天天看小說

第227章 太原告急(三)

之前的娘子關等戰役,晉綏軍雖然加入過戰鬥,但是閻錫山自身的嫡系部隊損失並不大,不像傅作義的部隊,損失的特別多,一個軍打下來也沒多少人了。

不知道閻錫山是怎麼想的,傅作義守城的確有一手。27年的天鎮一戰,傅作義的守城能力便顯露了出來,傅作義僅率一個團在當時還是國民軍的宋哲元部的進攻下,在天鎮堅守了三個月,之後便火速升爲師長。

而之後在對奉軍的涿州一戰,徹底奠定了傅作義的威名。當時的傅作義率領他當時手下的4師在孤立無援的情況下,在涿州扛住了奉軍百餘日的進攻,最後迫於形勢接受了改編,但他的4師還剩有700多人,他的能攻善守的能力也在當時的軍事界得到了公認,他也因此一舉成名。

中原大戰結束後,傅作義與張學良一同節制晉綏軍,加上其軍工昭著,在閻錫山迴歸山西之後,傅作義便受到了排擠,名義上是綏遠省政府主席,但是由於綏遠貧瘠,閻錫山有意的排擠,他的部隊實力一直無法得到擴充。

而此次太原城受到日軍威脅,閻錫山提出依城野戰,固守太原,但是存在著存在著保存實力的想法,對於所謂的‘保衛太原’都保持沉默。此時的晉綏軍不是所有的人都只知道保存實力,但是他們的部隊都在閻錫山的名下來調到了臨汾等地,無兵的他們可不想接這個必死的差事。

要知道此時的日軍可是有兩個完整的師團再加上兩個不完整的師團,算得上三個師團的兵力,即便之前的戰鬥有損傷,也不是他們能抗衡的。

看著眼前這些昔日的同僚以及長官,口頭上對防守太原的口號喊得挺響,但是真到了這種危機關頭,一個個都不說話,他非常的失望。傅作義不是不知道此時防守太原無異於以卵擊石,沒什麼用,反而會徒增傷亡。但他還是主動把這個必死的差事給攬過來了,他就憑著自己現在手上的兩個旅加上其他的一些部隊防守太原。

此時在太原城南門,傅作義正在送別閻錫山,此時的閻錫山倒是看著像那麼回事,穿著一個皮大衣,也不知道是真冷還是假冷,手裡拿著他那根心愛的柺杖,‘鄭重’地對傅作義說道。

“宜生啊(傅作義,字宜生),閻某人這次可是把太原交給你了,一定要把太原守住,不能把它拱手讓給日本人啊!”

此時的閻錫山,那是要多虛僞有多虛僞,太原這麼重要,你咋不派自己的嫡系軍隊來防守,反而讓手上總兵力加起來堪堪過萬的傅作義來守,面對數倍於己的日軍守得住纔怪。

“老漢,你放心!太原就交給我了,你們放心走吧!”傅作義雖然也看不慣此時閻錫山的故作好心,但還是耐住性子說道。

“宜生,城裡的所有物資你都可以調用,我等著你的好消息!”說完,隨著發動機的聲音響起,閻錫山就坐上汽車往南逃走了,只留下傅作義等人在太原城。

“軍長,這個閻老西也太不要臉了吧,我們之前就不該攬過來這個任務,爲閻錫山這種人效力,一點都不值!”一旁的35軍副軍長,傅作義的搭檔曾延毅,看著因爲汽車、騎兵過後捲起的煙塵,不忿的說道。

此時的太原城,除了那些不想逃的百姓之外,軍隊就剩下傅作義手下的一萬來人,要說下面的士兵沒有怨言是不可能的,可看到傅作義作爲軍長都在,他們也就私下裡說說,並沒有當著傅作義的面說。

“我們這不是爲閻錫山效力,而是在位抗日大業做貢獻,命令部隊開始部署城防事務,晚上就封城?!备底髁x堅定地說道。

“是!”

就在傅作義在佈置城防事務的時候,衛立煌率領他的十來萬中央軍大軍也趕到了太原,不過在得知閻錫山已經率部逃至晉南等地之後,他也非常的氣憤。說好了是讓他來增援,現在他來了,閻錫山卻率著自己的嫡系跑了,這叫什麼事?這不是坑人嗎,頓時間,衛立煌對閻錫山的印象就變得非常的差,言而無信在他這種人眼裡那可是大忌。

得知現在太原城只有傅作義的一萬來人在防守,太原方圓百里沒有其他軍隊之後,衛立煌只能先讓部隊在太原城外稍事休息,他則把一衆軍長叫來,商量現在該怎麼辦。

此時的會議室氣氛很凝重,一衆中央軍軍長都非常的生氣,自己等人剛剛打完忻口會戰就來增援太原,現在可好,被豬隊友給賣了。一時這些軍長都在爲閻錫山的不守信用感到不恥,這樣的爲人,難怪打不過自家委員長。

“副總司令,我們不能在太原久待,現在晉綏軍除了傅作義部都跑了,孫副總司令(孫連仲,率部參加過娘子關戰役)的部隊也損失慘重,被迫撤離。而八路軍那邊還在忻口一帶,現在整個太原附近就只有我們這剛剛打完一場打仗的十來萬中央軍,以及傅作義這一萬軍隊,實在不適合再打一次大仗!”

會議一開始,劉茂恩就反對留在太原打保衛戰,根本不值得。

一旁的李默庵也站起來附和道,“副總司令,現在日軍有著六萬餘人,就算提出阪遠那半個師團,也剩五萬左右的軍隊,即便對方也經歷過大戰,但我部剛剛打完一場大戰,下面的士兵都缺乏休息,彈藥也很緊缺,所以我們還是撤到晉南,等休整之後再做打算爲好。

而且閻錫山這次完全是把我們出賣了,我們犯不著爲他保住太原,而白白犧牲我們的士兵!”

“就是!閻錫山這人真不厚道!”

一時間諸位軍長都在指責閻錫山的言而無信。

“安靜一下!我知道你們什麼意思,現在的情況,我也沒有預料到,還是先請示委員長那邊吧!吩咐下去,先讓士兵好好休息會兒,幾天的行軍也累了,等委員的指示出來了再做打算?!?

見下面的軍長都不贊同打這場太原保衛戰,衛立煌雖然有心幫傅作義,但他也無法在這件事上做決定,只能請示上面。

不出意外,請示發出去沒多久,老蔣的只是就傳來了:爾等部隊速離開太原,撤至晉南等地修整,保存抗日力量。

看著這個回覆,衛立煌也有點失望,既然自家委員長都下命令了,他只能執行。走之前他專門去見了一下傅作義,也讓其早作打算,他的部隊一撤,太原真的沒法守了,希望其保存實力,伺機再戰。

但傅作義卻說:“守土抗戰,這是軍人的責任。野戰軍若是在,太原當然要守;野戰軍走了,太原還是要守。至於後果,考慮不了那麼多!”

在勸說無望之後,衛立煌只能在傅作義的親自送別下,離開了太原城。在衛立煌一走之後,太原城也就徹底封上了。

就在第三天,日軍第二十師團的一個旅團率先抵達了太原城外,在飛機大炮的掩護下,攻城行動正式開始,太原保衛戰也就正式打響了。

工程開始前,日軍的陸軍航空部隊就有計劃地轟炸太原城的重要目標,而日軍步兵則在大口徑榴彈炮以及衆多的野炮掩護下進攻太原城關北兵工廠以及東北城外的黃國粱墳的前進陣地。

由於藉助於正太線的便利,日軍的大口徑榴彈炮部隊得以開到太原城外,不像之前忻口會戰由於日軍的重炮部隊不能進來,所以當時的中國軍隊只是受到75mm左右的野炮轟炸,大口徑的榴彈炮卻是沒有。

在隆隆的炮聲中,太原東北的城牆一段被猛烈的炮火炸開了一個缺口,此時的附近陣地都被濃濃的硝煙瀰漫,日軍重炮的轟炸簡直是地動山搖。城內陣地裡的傅作義部隊,都捂著耳朵,並留意著日軍是否進攻。

當然,由於太原有著自己的兵工廠,很多武器都堆放在倉庫根本來不及搬走,傅作義也不客氣,直接拉出來用。雖然沒有大口徑的榴彈炮,但是75mm口徑的山炮還是有不少,雙方就這麼互相開始炮戰,場面也是非常的激烈和血腥。

而日軍也趁著炮火的壓制,開始排出大量步兵進攻,防守的傅作義部隊也依據之前構築好的陣地,在面對敵人的優勢兵力的進攻下,也拼死反擊,擊退了敵人一波又一波的瘋狂進攻,牢牢地守住了陣地。

有什麼樣的長官,就有什麼樣的士兵。俗話說,兵熊熊一個,將熊熊一窩,就是這個道理。作爲上司的傅作義都能親自在城裡指揮作戰,下面的士兵就更別說了,也正是因爲如此,傅作義的部隊在第一天能擋住敵人數次的瘋狂進攻。

。。。。。。

太原的消息,也很快通過太原城軍情局的情報人員傳到了李衛國等八戰區各個指揮員的耳中。而得知閻錫山棄城而逃後,孫蔚如也知道自己之前真的說錯話了,李衛國等人的預言沒想到真的變成了現實。閻錫山坐擁十幾萬軍隊都不怎麼抵抗就放棄太原,導致傅作義僅率孤軍防守,明顯人一看就看出來是什麼原因了。

知道了錯了的孫蔚如,趁著還沒走便親自來到李衛國處,爲之前的不當言語表示歉意,希望李衛國能讓他率軍前去支援傅作義的部隊?,F在的太原明顯是個坑,李衛國怎麼會派部隊前去支援,便耐著性子勸孫蔚如好好休整,打仗的機會多得是。

此時的太原城,不是李衛國不想去支援,傅作義的爲人他還是挺佩服的,不說他的能力,光他在歷史上促進北平和平解放的功勞就值得他稱讚。但是現在情況是,日軍明顯是帶著爲之前忻口的戰敗復仇心態來的,此時去救傅作義,無異於把日軍的目光全部吸引到他的身上,這對八路軍的發展可不算是好事。

若是他預料的沒錯的話,此時的日軍重點還是放在南撤的中央軍以及晉綏軍等國軍的身上,要知道他們此時的兵力加起來還有三十萬軍隊,這對日軍來說纔是最大的威脅。所以李衛國現在就在禍水南引,等日軍主力都走了之後,他的部隊纔有機會渾水摸魚。

“副總,現在我們怎麼辦,日軍即便主力會去追國軍,但是他們不肯能把我們忘了,我們是不是得提前做好戰鬥準備?”一旁的李振華試探的問道。

“準備是肯定的!李師長、彭師長,即刻起,你們二人的部隊各分出一個旅,以團營的編制,在忻口兩側的山西等地建議根據地,接管當地的防務,做好羣衆的工作!

你們剩下的部隊,也做好準備,日軍的報復肯定會來,我們就是要切斷大同與太原日軍的聯繫,不能讓他們通過鐵路匯合,所以把轄區的鐵路都給我扒了,反正沒有車皮,我們也用不上鐵路!”

“是!”

“副總司令,拿我的部隊怎麼辦?不能就這麼幹看著吧!”見李振華等人都有任務,王以哲便主動請戰道。

“還真有一個任務,有點艱鉅,我讓你南下,伺機配合奪回太原你敢嗎?”李衛國笑著看著王以哲,看對方有沒有這魄力。

“副總司令,現在明顯日軍有著巨大的優勢,我的部隊就剩兩萬來人。不是我怕死,而是我現在去無異於以卵擊石??!”

“王軍長,你放心,不是讓你現在行動,而是等日軍主力離開太原之後再行動?,F在你的任務就是趁著黑夜行軍,避開主幹路,悄悄開拔到離太原不遠的地方,等候時機!”

“是!”

我馬上要出門,第三更可能有點晚,勿等!

第164章 西征(七)第196章 東征(六)第133章 九一八(三)第351章 綏寧會戰(十一)第371章 晉西事變(三)第527章 觀察團事件(一)第530章 觀察團事件(四)第297章 新四軍首戰(三)第74章 崛起(五)第634章 武漢反擊戰(四)第276章 挺進山東(三)第433章 中條山之戰(四)第633章 武漢反擊戰(三)第461章 華北大掃蕩(十)第84章 新年第71章 崛起(二)第611章 興安嶺雄風(十一)第281章 晉東南之戰(五)第443章 蘇日中立條約(二)第392章 第三次大規模反圍剿(八)第423章 皖南事變(三)第130章 漢中協定和紅二、四方面軍第62章 大撤退(二)第576章 緬甸反擊戰(二)第458章 華北大掃蕩(七)第124章 第二次反圍剿(八)第362章 綏寧會戰之反攻(二)第398章 大同戰役(二)第92章 東陵盜墓案第123章 第二次反圍剿(七)第175章 噩耗接踵而來第233章 中日山西空戰(一)第142章 十堰改編和中華蘇維埃共和國第78章 第一次反圍剿(四)第321章 長治之戰(二)第191章 東征第58章 武漢起義(七)第459章 華北大掃蕩(八)第43章 四一二第393章 第三次大規模反掃蕩(九)第244章 奇襲太原第339章 天津第293章 洛陽會議(二)第177章 事件後續(二)第578章 緬甸反擊戰(四)第276章 挺進山東(三)第616章 興安嶺雄風(十六)第581章 緬甸反擊戰(七)第14章 升職第490章 南洋風雲(二)第267章 綏西攻防戰(二)第124章 第二次反圍剿(八)第565章 戰平漢線(一)第411章 百團大戰(六)第567章 戰平漢線(三)第541章 太原光復(二)第232章 天津(七)第382章 僞南京國民政府第214章 激戰板垣師團(三)第145章 中華蘇維埃共和國(四)第525章 奪取新疆(三)第387章 第三次大規模反掃蕩(三)第500章 撤離冀中第131章 九一八(一)第490章 南洋風雲(二)第628章 爾虞我詐的得黑蘭(三)第98章 入川(四)第48章 平叛(三)第175章 噩耗接踵而來第149章 川軍的五路圍攻以及西征前奏(一)第234章 中日山西空戰(二)第519章 收復外蒙(六)第312章 第一次反掃蕩(六)第264章 衛立煌來訪第551章 日軍的反擊(二)第627章 爾虞我詐的德黑蘭(二)第545章 太原光復(六)第236章 天津(十一)第328章 天津(三)第366章 綏寧會戰終第54章 武漢起義(三)第422章 皖南事變(二)第78章 第一次反圍剿(四)第174章 西征(十七)第551章 日軍的反擊(二)第289章 晉東南之戰(十三)第404章 大同戰役(八)第636章 大結局(上)第347章 綏寧會戰(七)第473章 珍珠港事件(一)第165章 西征(八)第442章 汾陽協定與蘇日中立條約第101章 漢中攻略(三)第399章 大同戰役(三)第494章 中國軍隊在緬甸(一)第578章 緬甸反擊戰(四)第350章 綏寧會戰(十)第588章 津浦線風雲(四)第508章 察哈爾反擊戰(六)
第164章 西征(七)第196章 東征(六)第133章 九一八(三)第351章 綏寧會戰(十一)第371章 晉西事變(三)第527章 觀察團事件(一)第530章 觀察團事件(四)第297章 新四軍首戰(三)第74章 崛起(五)第634章 武漢反擊戰(四)第276章 挺進山東(三)第433章 中條山之戰(四)第633章 武漢反擊戰(三)第461章 華北大掃蕩(十)第84章 新年第71章 崛起(二)第611章 興安嶺雄風(十一)第281章 晉東南之戰(五)第443章 蘇日中立條約(二)第392章 第三次大規模反圍剿(八)第423章 皖南事變(三)第130章 漢中協定和紅二、四方面軍第62章 大撤退(二)第576章 緬甸反擊戰(二)第458章 華北大掃蕩(七)第124章 第二次反圍剿(八)第362章 綏寧會戰之反攻(二)第398章 大同戰役(二)第92章 東陵盜墓案第123章 第二次反圍剿(七)第175章 噩耗接踵而來第233章 中日山西空戰(一)第142章 十堰改編和中華蘇維埃共和國第78章 第一次反圍剿(四)第321章 長治之戰(二)第191章 東征第58章 武漢起義(七)第459章 華北大掃蕩(八)第43章 四一二第393章 第三次大規模反掃蕩(九)第244章 奇襲太原第339章 天津第293章 洛陽會議(二)第177章 事件後續(二)第578章 緬甸反擊戰(四)第276章 挺進山東(三)第616章 興安嶺雄風(十六)第581章 緬甸反擊戰(七)第14章 升職第490章 南洋風雲(二)第267章 綏西攻防戰(二)第124章 第二次反圍剿(八)第565章 戰平漢線(一)第411章 百團大戰(六)第567章 戰平漢線(三)第541章 太原光復(二)第232章 天津(七)第382章 僞南京國民政府第214章 激戰板垣師團(三)第145章 中華蘇維埃共和國(四)第525章 奪取新疆(三)第387章 第三次大規模反掃蕩(三)第500章 撤離冀中第131章 九一八(一)第490章 南洋風雲(二)第628章 爾虞我詐的得黑蘭(三)第98章 入川(四)第48章 平叛(三)第175章 噩耗接踵而來第149章 川軍的五路圍攻以及西征前奏(一)第234章 中日山西空戰(二)第519章 收復外蒙(六)第312章 第一次反掃蕩(六)第264章 衛立煌來訪第551章 日軍的反擊(二)第627章 爾虞我詐的德黑蘭(二)第545章 太原光復(六)第236章 天津(十一)第328章 天津(三)第366章 綏寧會戰終第54章 武漢起義(三)第422章 皖南事變(二)第78章 第一次反圍剿(四)第174章 西征(十七)第551章 日軍的反擊(二)第289章 晉東南之戰(十三)第404章 大同戰役(八)第636章 大結局(上)第347章 綏寧會戰(七)第473章 珍珠港事件(一)第165章 西征(八)第442章 汾陽協定與蘇日中立條約第101章 漢中攻略(三)第399章 大同戰役(三)第494章 中國軍隊在緬甸(一)第578章 緬甸反擊戰(四)第350章 綏寧會戰(十)第588章 津浦線風雲(四)第508章 察哈爾反擊戰(六)
主站蜘蛛池模板: 和林格尔县| 惠水县| 鸡泽县| 霍林郭勒市| 太谷县| 天峨县| 壶关县| 彭泽县| 潮安县| 杨浦区| 柳州市| 木里| 孟连| 泗水县| 曲松县| 交城县| 滨州市| 马山县| 安乡县| 澄迈县| 彰化市| 肃南| 荃湾区| 于田县| 维西| 青铜峡市| 延安市| 农安县| 金塔县| 柳江县| 承德市| 民和| 岳阳县| 南皮县| 通山县| 伊春市| 黔东| 泰州市| 酒泉市| 教育| 大邑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