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226章 太原告急(二)

在聽到王以哲的詢問,劉伯成見旁邊的李衛(wèi)國沒有制止,便繼續(xù)說道,“我們沒有太多的辦法,以閻錫山的性子肯定不會讓我們碰太原的,現(xiàn)在的情況是晉綏軍消極避戰(zhàn),我覺得閻錫山若是保不住太原,寧願給日本人也不會讓我們插手。”

“可是我們不可能不作爲吧,都是中國人,閻錫山不仁,我們不能不義!”

其他幾個人沒有說話,都看著坐在上首的指揮官李衛(wèi)國。

“劉師長,第二批入晉的那幾個師到什麼地方了?”李衛(wèi)國看了看地圖淡淡的問道。

作爲第二批入晉的八路軍有三個師,分別是彭雪楓的獨立一師、吉鴻昌的獨立三師、林標的獨立四師。黃公略的部隊則是分派了一個旅去防守陝南等地,剩下的部隊則是防守潼關、西安等地。關嚮應的獨立二師則是駐紮在延安,充當晉北八路軍的後備力量。

現(xiàn)在的情況是八路軍的第一批入晉的五個主力師都在晉北,往南增援的話不是很方便。若是算上衛(wèi)立煌南下的中央軍,整個太原附近就有30萬軍隊,到時候出點意外,那就是全線崩潰,李衛(wèi)國此時把主力軍調過去,反而會被拖累,而造成較大的損失。

所以此時李衛(wèi)國想看看第二批入晉的那三支部隊到什麼地方了,讓他們直接到晉南,策應晉中、晉東的戰(zhàn)事。

“報告副總司令,現(xiàn)在獨立一師剛到運城,三師和四師在平遙縣。”李振華拿出之前的一封電報,認真地說道。

“這樣吧,讓四師去太谷縣,三師南下匯合一師,前往長治、晉城等地,在那裡尋機建立根據(jù)地,並抵抗可能由邯鄲而來的日軍。若是晉綏軍不配合,不用理他們,但要注意團結川軍、中央軍合力抗敵。”李衛(wèi)國想了一會兒便吩咐道。

“是!那太原怎麼辦?而且軍情局傳來的消息,說是阪遠那個老小子不甘心之前的失敗,敗逃至河北後,補充了彈藥打算重整旗鼓。而且據(jù)可靠消息,日本華北方面軍派出了109師團、108師團的一個旅團沿著正太路增援日軍第二十師團。現(xiàn)在太原附近將擁有三個師團(阪遠以及108師團各半個),六萬多日軍,這對整個山西的戰(zhàn)事將會產生重大影響。”

聽李振華這麼一說,在座的另外四個主力部隊的主官都在那沉默不言,之前的忻口會戰(zhàn)雖然擊敗了近四萬的日軍,但是傷亡、物資消耗都很大,再去對付六萬多日軍,就有點吃力了。

“振華說的沒錯,現(xiàn)在的情況是對我們很不利,但我們沒有退路。在座的都是自己人,我想問問,你們對今後的山西怎麼看?”李衛(wèi)國此時並沒有去回答李振華的問題,而是問著一個有點偏離這次開會主題的問題,這讓五人都很疑惑。

“副總司令能說具體點嗎?”

見幾人很茫然的樣子,李衛(wèi)國知道自己的這個問題有點不好回答,便解釋開來,“日軍現(xiàn)在雖然有六萬來人,但是阪遠師團不足全盛時期的一半兵力,加上之前的大戰(zhàn),也沒有這麼快就恢復戰(zhàn)鬥力,所以解決現(xiàn)在的山西困境也不難,關鍵就是看值不值得。你們這下知道什麼意思了吧?”

“副總司令的意思是怕我們解了太原之圍後,怕閻錫山以及中央軍搶奪屬於我們的勝利果實?”一旁的彭得懷不確定的問道。

李衛(wèi)國沒有說話,只是微笑的看了看彭得淮,顯然是對方說的沒錯。

“副總司令的這個擔心我們是得重視,我們解了太原之圍後,到時候閻錫山肯定不會坐視我們做大,百般刁難肯定是免不了,說不定中央軍那邊也會對我們產生警惕之心,說白了就是得選好時機,不能幹吃力不討好的事。”劉伯成點頭說道,顯然也是明白了之前李衛(wèi)國言外之意。

而對於這件事,一旁的孫蔚如和王以哲並沒有插話,現(xiàn)在他們都屬於中共的陣營,沒有了中共的庇護,他們絕對會被老蔣給吃的骨頭都不剩。再加上,他們還沒有真正融入中共,所以也不好插手這關乎整個八戰(zhàn)區(qū)以後利益的決策,中共怎麼安排,他們就怎麼執(zhí)行就行了。

“其實在接下來太原可能爆發(fā)的戰(zhàn)爭,我們可以不必插手太多,反正現(xiàn)在那附近有著近三十萬軍隊,我們去個幾萬人也起不了多大的作用。我的計策有點損,不過若是能成功,就算時候閻錫山跟我們翻臉,我們也不用怕。”李振華開口說道,但是就是半天不說計策。

“李師長,你倒是說啊,吊什麼胃口!”一旁的彭得淮催促道。

“老彭,你別急啊!按照目前這個趨勢,閻錫山肯定會消極避戰(zhàn),而衛(wèi)立煌這邊忻口之戰(zhàn)也是消耗頗大,即便其第三軍加入,也很難再阻擋日軍第20、109兩個完整的師團。我的建議就是,趁著閻錫山失敗後,我們在出兵,到時候我們在想辦法從日軍手中奪回太原,之後就算是閻錫山要翻臉,也得考慮考慮有沒有實力了。”李振華冷笑道。

“這合適嗎?都是中國軍隊,我們這麼做會不會有點不道德,到頭來損失的還是抗日力量。”孫蔚如覺得這個招有點損,便忍不住質疑道。

“孫軍長,晉綏軍打成什麼樣子你又不是不知道,十幾萬裝備精良的晉綏軍就坐看其他軍隊跟日軍血拼,他卻消極避戰(zhàn),這樣的軍隊我看在日軍進攻面前,能不當漢奸就不錯了,所以不用管他們。我們趁此機會壯大力量,就可以爲整個抗日戰(zhàn)場做出更大的貢獻,孰輕孰重這很明顯的吧!”

“可是。。。”

在孫蔚如還想辯解的時候,李衛(wèi)國制止他了,“孫軍長,我知道你的意思,但是事實擺在面前。不是所有軍隊都像你們二人的軍隊那樣敢對日軍這麼硬幹,晉綏軍中除了傅作義以及綏遠的趙軍長,其他的人都受閻錫山的影響不敢對日作戰(zhàn),所以不用考慮他們的死活,這樣的軍隊存在就是恥辱。”

“可是,那樣百姓就會損失慘重,作爲軍人不就該保護百姓嗎?而且貴黨也是這麼倡導的!”

“孫軍長,我們也想去太原,可是閻錫山只跟衛(wèi)立煌求援,而不向我部求援,這裡面什麼情況你不會看不出來吧,我們可不回去熱臉貼人家冷屁股,閻錫山不長教訓不知道花兒爲什麼這樣紅!至於那些百姓,要恨就去恨閻錫山吧。”孫蔚如的話,剛說出口就知道不太合適,而李衛(wèi)國此時也有點惱怒,便略帶生硬的語氣說道。

“是!”孫蔚如也意識到了自己的錯誤,但他始終不相信閻錫山會捨得自己的大好地盤,捨得把其讓給日本人,說白了就是還未對國民政府徹底死心。

“這件事就按李師長所說的辦,孫軍長你接下來帶著你的部隊撤到黃河,118師、119師、還有王軍長的67軍留在忻口修整,129師即日出發(fā),尾隨衛(wèi)立煌的軍隊趕往太原,到時候駐紮在陽曲附近的山裡就行,儘量不要暴露行蹤。散會!”

說完李衛(wèi)國頭也不回就走了,留下這些人在那相互看著。

“孫軍長,你剛纔真的說錯話了,找個機會去給副總司令道個歉吧!”王以哲來到孫蔚如面前,拍了拍其肩膀,建議道。

王以哲早在西安事變前就在周恩萊的引薦下加入了我黨,所以他雖然是張學良的親信,但他也是中共的人,所以很多事還是比較明瞭的。

而另外幾人也都搖了搖頭,各自離去了,只留下孫蔚如一個人在那發(fā)呆。一個好好地會議就這麼被破壞了,擱誰誰也不高興。

“副總司令!”就在李衛(wèi)國離去之後,後面李振華等人便跑著追了上來,而看到來人之後,李衛(wèi)國便停了下來。

“還有什麼事嗎?”

“副總,孫軍長也是口直心快,您就別生氣了!”來人之一的程雲(yún)認真地給孫蔚如求情道。

“他的這個口直心快的毛病該改改,先讓他反省段時間再說吧!”

“可是這會不會讓他產生對我黨的牴觸心理?畢竟他也算是我們陣營的!”程雲(yún)擔憂的說道,孫蔚如可是中央極力爭取的對象,要是這麼被趕走了,有點不好交差。

“我們要的是對我黨認同的人,而且現(xiàn)在孫蔚如已經(jīng)上了老蔣的黑名單,投靠老蔣註定他會被排擠甚至架空,他不會不知道這個道理。”李衛(wèi)國冷笑道。

“副總,那我們現(xiàn)在手上還有那麼多日式武器怎麼辦?這跟我們的使用的武器不一致,我們幾個軍官都不知道怎麼處理這些武器。”

“這倒是一個問題,這些日式武器也挺不錯的,扔了也太可惜了。這樣吧,把所有的日式武器全部集合起來統(tǒng)一使用,,雖然其性能還不錯,但畢竟會增加後勤負擔,你們三個好好考慮吧,師有誰想要這批武器的就來跟我說,先到先得。不過那些野炮我要了,我要加強一下總部的炮兵團。”

現(xiàn)在八路軍手上在忻口繳獲的能用的日式步槍,以及衛(wèi)立煌送過來的一部分,有一萬多支槍,分散使用沒什麼威力,集中起來效果才明顯。

李振華三人相互看了看,都在思考要不要這部分武器,李衛(wèi)國所說的也正是他們所擔心的。

只見李振華思考了一會兒便上前說道,“副總,這批武器我的師要了,我倒要看看,同樣的裝備,我的一萬多人能打日軍多少人!”

“你確定?”李衛(wèi)國看了看自己這個堂弟,他的心裡其實是不想讓他把這批日式武器拿過去的,果然擔心什麼就來什麼,而且李衛(wèi)國剛纔都把話說出去了,總不能立馬就反悔吧。

“我確定!”

見自己這個堂弟這麼固執(zhí),李衛(wèi)國認真地看了對方一會兒,便也鬆口了,“既然你要這批武器,後面找程副主任把這批武器領了吧,這批日式武器就把你部隊裡的漢陽造全部替換下來,以後若是還有繳獲,日式武器也有限供應你部,爭取把你們全部打造爲日械師。

還有,彭師長、劉師長,等過了這段時間,你們的部隊也逐漸把漢陽造替換成紅四式步槍吧,到時候就讓事實證明看看日械適合我軍,還是德械適合。”

既然李振華打算接受這一批日式武器,那李衛(wèi)國就直接想把119師打造成日械師,反正延安的兵工廠能生產基本的日式武器,也不用擔心彈藥補充問題。可是畢竟把119師搞成日械師,外人看難免不是偏心,所以也不能虧待在場的另外兩個師,公平纔是最重要的。

“是!”

李衛(wèi)國的意思很明顯了,就是讓幾支部隊之間相互競爭,軍人嘛,沒點血性如何打仗,俗話說文無第一武無第二,競爭才能激發(fā)出部隊的潛力。

在李衛(wèi)國這邊安排好了之後,各部隊也在抓緊修整,因爲接下來的戰(zhàn)鬥說來就來,提前做好準備纔是最重要的。

不過接下來的局勢發(fā)展就有點好玩了,本來應該死守的太原的晉綏軍直接放棄了太原,把太原扔給了兵力不多的傅作義。而此時的傅作義手上雖有三個旅外加不少步兵團以及炮兵團,看著番號多,只是一共就萬把人,讓他去對付日軍六萬多人實在很難。

之前這段時間真的忙壞了,一些事也不可控,所以耽擱了這麼久,實在不好意思,後面應該能保持正常更新了!順便再次招收龍?zhí)祝邢敕ǖ目梢栽谠u論區(qū)留言!

第620章 攻克濟南(三)第595章 津浦線風雲(yún)(十一)第586章 津浦線風雲(yún)(二)第557章 日軍的反擊(八)第122章 第二次反圍剿(六)第486章 渡河戰(zhàn)役(九)第586章 津浦線風雲(yún)(二)第212章 激戰(zhàn)板垣師團第193章 東征(三)第516章 收復外蒙(三)第55章 武漢起義(四)第102章 漢中攻略(四)第126章 第二次反圍剿(十)第189章 《莫斯科協(xié)定》第378章 諾門坎事件(三)第527章 觀察團事件(一)第172章 西征(十五)第442章 汾陽協(xié)定與蘇日中立條約第275章 挺進山東(二)第556章 日軍的反擊(七)第244章 奇襲太原第485章 渡河戰(zhàn)役(八)第329章 天津(四)第590章 津浦線風雲(yún)(六)第92章 東陵盜墓案第421章 皖南事變(一)第270章 綏西攻防戰(zhàn)(五)第146章 一二八事變第34章 衝突第633章 武漢反擊戰(zhàn)(三)第310章 第一次反掃蕩(四)第95章 入川第542章 太原光復(三)第376章 諾門坎事件第234章 中日山西空戰(zhàn)(二)第263章 晉綏根據(jù)地(四)第103章 漢中攻略(五)第92章 東陵盜墓案第160章 西征(三)第128章 第二次反圍剿(十二)第236章 奇襲太原(五)第118章 第二次反圍剿(二)第58章 武漢起義(七)第412章 百團大戰(zhàn)(七)第59章 武漢起義(八)第189章 《莫斯科協(xié)定》第72章 崛起(三)第504章 察哈爾反擊戰(zhàn)(二)第111章 夜襲第396章 第三次大規(guī)模反掃蕩(十二)第623章 攻克濟南(六)第93章 固軍壩起義第129章 第二次反圍剿第240章 奇襲太原(九)第474章 珍珠港事件(二)第421章 皖南事變(一)第202章 西安事變(一)第18章 汀泗橋之戰(zhàn)第282章 晉東南之戰(zhàn)(六)第359章 綏寧會戰(zhàn)(十九)第416章 百團大戰(zhàn)(十一)第345章 綏寧會戰(zhàn)(五)第417章 百團大戰(zhàn)(十二)第438章 日軍挺進隊的災難(一)第558章 日軍的反擊(九)第601章 興安嶺雄風(一)第342章 綏寧會戰(zhàn)(二)第420章 黃橋戰(zhàn)役第571章 戰(zhàn)平漢線(七)第549章 43年的到來(四)第341章 綏寧會戰(zhàn)(一)第495章 中國軍人在緬甸(二)第391章 第三次大規(guī)模反掃蕩(七)第363章 綏寧會戰(zhàn)之反攻(三)第437章 閻錫山的動搖(二)第629章 爾虞我詐的德黑蘭(四)第93章 固軍壩起義第224章 忻口‘大捷’第554章 日軍的反擊(五)第191章 東征第455章 華北大掃蕩(四)第325章 玉門石油(二)第560章 日軍的反擊(十一)第299章 援助(二)第14章 升職第15章 北伐之戰(zhàn)平江(一)第163章 西征(六)第146章 一二八事變第579章 緬甸反擊戰(zhàn)(五)第164章 西征(七)第480章 渡河戰(zhàn)役(三)第235章 奇襲太原(四)第116章 中原大戰(zhàn)第289章 晉東南之戰(zhàn)(十三)第229章 太原!太原!(二)第161章 西征(四)第576章 緬甸反擊戰(zhàn)(二)第178章 營救第599章 津浦線風雲(yún)(十五)第227章 太原告急(三)
第620章 攻克濟南(三)第595章 津浦線風雲(yún)(十一)第586章 津浦線風雲(yún)(二)第557章 日軍的反擊(八)第122章 第二次反圍剿(六)第486章 渡河戰(zhàn)役(九)第586章 津浦線風雲(yún)(二)第212章 激戰(zhàn)板垣師團第193章 東征(三)第516章 收復外蒙(三)第55章 武漢起義(四)第102章 漢中攻略(四)第126章 第二次反圍剿(十)第189章 《莫斯科協(xié)定》第378章 諾門坎事件(三)第527章 觀察團事件(一)第172章 西征(十五)第442章 汾陽協(xié)定與蘇日中立條約第275章 挺進山東(二)第556章 日軍的反擊(七)第244章 奇襲太原第485章 渡河戰(zhàn)役(八)第329章 天津(四)第590章 津浦線風雲(yún)(六)第92章 東陵盜墓案第421章 皖南事變(一)第270章 綏西攻防戰(zhàn)(五)第146章 一二八事變第34章 衝突第633章 武漢反擊戰(zhàn)(三)第310章 第一次反掃蕩(四)第95章 入川第542章 太原光復(三)第376章 諾門坎事件第234章 中日山西空戰(zhàn)(二)第263章 晉綏根據(jù)地(四)第103章 漢中攻略(五)第92章 東陵盜墓案第160章 西征(三)第128章 第二次反圍剿(十二)第236章 奇襲太原(五)第118章 第二次反圍剿(二)第58章 武漢起義(七)第412章 百團大戰(zhàn)(七)第59章 武漢起義(八)第189章 《莫斯科協(xié)定》第72章 崛起(三)第504章 察哈爾反擊戰(zhàn)(二)第111章 夜襲第396章 第三次大規(guī)模反掃蕩(十二)第623章 攻克濟南(六)第93章 固軍壩起義第129章 第二次反圍剿第240章 奇襲太原(九)第474章 珍珠港事件(二)第421章 皖南事變(一)第202章 西安事變(一)第18章 汀泗橋之戰(zhàn)第282章 晉東南之戰(zhàn)(六)第359章 綏寧會戰(zhàn)(十九)第416章 百團大戰(zhàn)(十一)第345章 綏寧會戰(zhàn)(五)第417章 百團大戰(zhàn)(十二)第438章 日軍挺進隊的災難(一)第558章 日軍的反擊(九)第601章 興安嶺雄風(一)第342章 綏寧會戰(zhàn)(二)第420章 黃橋戰(zhàn)役第571章 戰(zhàn)平漢線(七)第549章 43年的到來(四)第341章 綏寧會戰(zhàn)(一)第495章 中國軍人在緬甸(二)第391章 第三次大規(guī)模反掃蕩(七)第363章 綏寧會戰(zhàn)之反攻(三)第437章 閻錫山的動搖(二)第629章 爾虞我詐的德黑蘭(四)第93章 固軍壩起義第224章 忻口‘大捷’第554章 日軍的反擊(五)第191章 東征第455章 華北大掃蕩(四)第325章 玉門石油(二)第560章 日軍的反擊(十一)第299章 援助(二)第14章 升職第15章 北伐之戰(zhàn)平江(一)第163章 西征(六)第146章 一二八事變第579章 緬甸反擊戰(zhàn)(五)第164章 西征(七)第480章 渡河戰(zhàn)役(三)第235章 奇襲太原(四)第116章 中原大戰(zhàn)第289章 晉東南之戰(zhàn)(十三)第229章 太原!太原!(二)第161章 西征(四)第576章 緬甸反擊戰(zhàn)(二)第178章 營救第599章 津浦線風雲(yún)(十五)第227章 太原告急(三)
主站蜘蛛池模板: 达州市| 涿鹿县| 海林市| 福清市| 浦江县| 海城市| 泊头市| 伊吾县| 遂宁市| 宁乡县| 甘谷县| 神木县| 如皋市| 渑池县| 安阳市| 手游| 红安县| 武隆县| 探索| 萨嘎县| 车险| 方山县| 洞口县| 吴旗县| 宜兰市| 金山区| 玉山县| 剑河县| 上林县| 东平县| 巴东县| 祁阳县| 南乐县| 讷河市| 江都市| 建德市| 秦皇岛市| 隆昌县| 辉县市| 方正县| 五大连池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