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49章 平叛

在江夏大橋鄉這個地方,兩支軍隊還在這廝殺著,但若從空中望下去,一股軍隊正在逃跑,而後面卻有著三股軍隊在追著他。

“天不佑我呀!撤退!”看著自己的軍隊已經開始大面積潰敗,夏鬥寅也無力迴天了,只能含淚命令撤退。在最開始潰敗時,夏鬥寅並沒與放棄,爲了阻止士兵的潰退,他還槍殺了不少逃兵,但隨著時間的逝去,下面的部隊都不再聽夏鬥寅的命令了,都在逃跑。無奈之餘的夏鬥寅現在只有一個想法,那就是逃到老蔣的地盤去,老將會幫助他東山再起。

正因爲了他的這股逃生的信念,支撐著他逃到了安徽,可一清點自己的部隊,不到一千人,其他的要麼就是戰死、要麼投降,或者走散了。

“司令,這下大局已定了,武漢危局算是解除了。”李澤輝來到李衛國身邊,高興地說道,不過他手上居然綁了圈繃帶,上面還滲著血跡,顯然受了點傷。

“危局暫時解除了,讓士兵抓緊追擊叛軍,若抓到夏鬥寅,我會上報汪主席,給他重賞。李團長,你這是怎麼回事?”李衛國在下達了一個獎賞命令後,看見李澤輝手臂上的傷,驚訝的問道。

“沒事,剛纔被流彈擦了一下,醫務員非得給我包紮一下,搞得我像是受了多重的傷似的。”李澤輝看著自己的傷口不在乎的說道。

“沒事就好!”在得知自己部下沒什麼大礙的情況下,李衛國也就沒有多說什麼,畢竟打仗死人都很正常,受點傷算得了什麼。軍人人,忍一忍就過去了。

整個戰鬥持續了數個小時,李衛國以八千兵力打敗一萬叛軍,到了最後打掃完戰場清點了死傷以及收穫之後,李衛國看了之後,勉勵了一下作戰將士,並表示了對此次戰鬥的肯定。

此次平叛,李衛國這邊一共犧牲600餘人,受傷的有2000多人。至於叛軍則更慘了,2000多人被打死,6000餘人被俘虜(大部分是因爲受傷被俘),只有一千多人逃跑(跟隨夏鬥寅的不到一千,其他的則失散了)。除了俘虜衆多敵軍,李衛國這邊還繳獲能用的槍支7000餘支,機槍以及火炮則比較少(很多被李衛國這邊的炮擊炮炸沒了)。

。。。。。

“報告主席,前方傳來戰報,李衛國司令率領三個團在江夏大敗叛軍,打死叛軍2000餘人,俘虜6000餘人,繳獲武器彈藥若干,叛軍頭目夏鬥寅率殘部逃往安徽!”在汪精衛正在政府大樓爲城外的戰鬥擔心時,李衛國的捷報傳來,讓他瞬間放寬心了。

“好,李衛國果然不負衆望。好!太好了!傳令下去,讓財政部撥款兩萬元,犒勞平叛將士,再給李衛國單獨獎賞5000元。”汪精衛聽到捷報後,十分高興,但礙於李衛國是gcd員,並沒有提軍職的提拔,一個衛戌司令已經很好了。所以便單獨獎賞了一些錢財。

“是!”

此時的汪精衛其實已經有了‘清黨’的想法,但此事關係重大,他一個人也無法拍板,對於李衛國他也是愛恨交纏。

愛,是因爲他是黃埔畢業,但並沒有跟隨南京政府,反而給很多黃埔同學發去勸告,讓他們一起反蔣,這是一個原因。還有一個原因是因爲他打仗能力強,北伐以來每戰皆勝,戰績斐然,從戰前一個營長,晉升爲現在的副軍長以及武漢衛戌司令,戰功只是一個原因,他的頭腦也是一個原因。恨得原因就是,李衛國是gcd員,並不是國-民黨黨員,暫時並不是自己人。

。。。。。

這次平叛的勝利也對北伐起到了一定的幫助,本來因爲夏鬥寅的反叛,讓唐生智以及張發奎感到很糾結。現在北伐大軍已經跟奉軍交上火了,若是真讓夏鬥寅拿下了武漢,北伐軍肯定得撤回來,就算只用兩個師回援也會對前線的戰爭產生影響。而且若是回援的部隊沒有奪回武漢,那就會產生連鎖反應。

所以李衛國的這次勝利也讓北伐軍沒有了後顧之憂,間接地爲北伐軍大敗奉軍於河南送上了一個助攻。

回到武漢的李衛國欣然接受了汪精衛的獎賞。這2萬銀元,李衛國給每個參戰的士兵發了2個銀元,剩下的則是給受傷的傷員(主要是重傷員)。自己的5000銀元除了自己截留了1000給周雯補貼家用,剩下的4000都給情報部門了,這次平叛,情報部門的情報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除此之外,爲了迎接後面的一些重大變故,李衛國再一次把自己的部隊給整編了一次。武漢方面,以第六團爲基礎,加上從俘虜的叛軍士兵中選出一部分,編爲武漢警備旅,屬於李衛國直轄的。其中李澤輝出任旅長。

襄陽方面,則是編爲四個旅,一團以及補充一團編爲第一旅,下轄三個團,旅長李振華,副旅長盧德銘;二團和三團編爲第二旅,黃公略出任旅長,賈恩溢爲副旅長;補充二團與四團編爲第三旅,王爾琢任旅長,林-彪出任副旅長;五團和炮團編爲第四旅,李東出任旅長,粟裕出任副旅長。其中炮團則是打散,把下面的炮以及部隊,分散在各個旅,成立單獨的炮兵營,增強各個旅的單獨作戰能力。

至於其他的幾個像警衛團、教導團、輜重團並沒有改動。至於防區李衛國在跟聶榮臻以及陳賡商量了一下,十堰地區(之前由書友說我的這個地名有問題,我查了十堰在民國叫勳陽府,但畢竟很多地名我不可能都給查到,所以以後聶榮出現的地名一般都是現在的稱呼,一些重要的,我再按照當時的叫法。)以及安康的防務由第一旅接管;襄陽的防務則由警衛團、教導團負責。第二旅則進駐棗陽,第三旅進駐新野、鄧州,第四旅進駐宜城,第五旅(李澤輝旅的內部稱號)則跟隨李衛國駐紮武昌。

李衛國的做法武漢政府雖有察覺,但並不是很瞭解具體情況,所以對於他擴編軍隊的做法並沒有反對(主要是警備旅的做法,其他的武漢政府這會沒有心思去關注。)。至於他爲什麼這麼大動作擴軍,也跟目前的局勢發展有關係。

河南的北伐戰爭進展迅速,在五月一號這天,之前國民軍的馮玉祥正式出任國民革命軍第二集團軍的總司令一職,所部也編爲國民革命軍第二集團軍,隨後他便率麾下的部隊響應北伐,從潼關而出與武漢方面的軍隊會師於鄭州。兩支軍隊合力打敗了奉軍,並清除了吳佩孚的殘留勢力。

在河南大勝之後,武漢方面的北伐軍就開始班師而歸,此時武漢政府與gcd的矛盾已經開始寫顯現。

就在夏鬥寅叛變時,湖南的許克祥也發動了“馬日事變”,解除了工人糾察隊與農民自衛武裝的武器,釋放了被關押的劣紳,大肆抓捕gcd員、國-民黨左-派以及革命羣衆,並大規模屠殺。而剛北伐歸來的唐生智選擇站在反叛的許克祥一邊,鎮壓工農運動。接著他便以“解決湘事”爲由率軍回到湖南,開始搜捕gcd人以及革命羣衆。

期間唐生智還專門來找過一次李衛國,讓他放棄gcd身份,並可以提拔其爲軍長,但在李衛國義正言辭的拒絕了唐生智的‘好意’,最後兩人便不歡而散。

。。。。。

武漢政府開始逐漸暴露出其反-共的傾向,武漢的局勢變的非常複雜,黨中央這時候也在猶豫,是否要逼著武漢政府嚴懲許克祥,但又怕引起國共合作破裂,所以也一直持著妥協。

而在此時卻爆出了一個在黨內引起了非常大的震動的一件事。那就是共產國際代表羅易泄露了一個非常的重要的機密文件,導致汪精衛加快了分-共的步伐。

原來在五月份時,共產國際代表羅易在勸說鮑羅廷以及陳獨秀無效之後,他便直接致電莫斯科,給斯大林發了電報。隨後共產國際執委會便發來一個挽救中國革命的一個緊急指示,史稱“五月緊急指示”。內容是要求實行土地革命,動員千百萬農民自行沒收土地,組建八個師或者十個師的可靠軍隊,組織革命法庭嚴懲叛變軍官等。

五月緊急指示在當時的情況下根本不可能執行,鮑羅廷收到這個指示後覺得很‘荒唐可笑’,就決定暫緩執行。他的想法沒錯,這個時候武漢政府正在籌謀分-共,沒法執行。對此陳獨秀則擔心會造成合作破裂,也就支持暫不執行。

本來這個指示不執行還沒什麼大事,但就共產國際代表羅易卻去把這消息給了汪精衛。而且還是他親自去送的,還把中文譯本留給了汪精衛。但汪精衛在看了之後很是震驚,雖說執行之後共產國際會全力支持,但他不是傻子,這內容對國-民黨百害而無一利,就拒絕執行。

這下事情就大發了。

第555章 日軍的反擊(六)第24章 武漢之戰(五)第482章 渡河戰役(五)第478章 渡河戰役(一)第91章 東陵盜墓事件(續)第97章 入川(三)第591章 津浦線作戰(七)第409章 百團大戰(四)第230章 奇襲太原第24章 武漢之戰(五)第7章 安仁之戰(四)第380章 第一次反共高潮(二)第220章 激戰板垣師團(七)第397章 大同戰役(一)第434章 交易第185章 根據地風雲第39章 在襄陽(二)第66章 秘密協議第357章 綏寧會戰(十七)第607章 興安嶺雄風(七)第114章 歸程第515章 收復外蒙(二)第473章 珍珠港事件(一)第70章 崛起(一)第398章 大同戰役(二)第611章 興安嶺雄風(十一)第544章 太原光復(五)第283章 晉東南之戰(七)第621章 攻克濟南(四)第14章 升職第607章 興安嶺雄風(七)第367章 調動第443章 蘇日中立條約(二)第370章 晉西事變(二)第1章 獨立團營長第148章 一二八事變第14章 升職第38章 到達襄陽第249章 回蘭州第133章 九一八(三)第510章 察哈爾反擊戰(八)第89章 喜事降臨第145章 中華蘇維埃共和國(四)第488章 渡河之戰第456章 華北大掃蕩(五)第220章 激戰板垣師團(七)第378章 諾門坎事件(三)第342章 綏寧會戰(二)第208章 諜影第479章 渡河戰役(二)第428章 皖南事變(八)第314章 第一次反掃蕩(八)第297章 新四軍首戰(三)第444章 除閻計劃(一)第158章 西征第588章 津浦線風雲(四)第352章 綏寧會戰(十二)第398章 大同戰役(二)第357章 綏寧會戰(十七)第636章 大結局(上)第517章 收復外蒙(四)第83章 第一次反圍剿第182章 長征(三)第255章 相聚第381章 第一次反共高潮(三)第580章 緬甸反擊戰(六)第72章 崛起(三)第540章 太原光復(一)第432章 中條山之戰(三)第45章 五大召開第509章 察哈爾反擊戰(七)第9章 空閒之餘第420章 黃橋戰役第606章 興安嶺雄風(六)第366章 綏寧會戰終第154章 川軍的五路圍攻(六)第68章 編制以軍裝問題第440章 大年初一第171章 西征(十四)第402章 大同戰役(六)第101章 漢中攻略(三)第247章 新的任命(三)第518章 收復外蒙(五)第452章 華北大掃蕩(一)第169章 西征(十二)第437章 閻錫山的動搖(二)第250章 回蘭州(二)第194章 東征(四)第514章 收復外蒙(一)第134章 九一八(四)第435章 閻錫山的動搖第339章 天津第266章 綏西攻防戰第525章 奪取新疆(三)第600章 津浦線風雲(十六)第216章 激戰板垣師團(四)第488章 渡河之戰第605章 興安嶺雄風(五)第47章 平叛(二)
第555章 日軍的反擊(六)第24章 武漢之戰(五)第482章 渡河戰役(五)第478章 渡河戰役(一)第91章 東陵盜墓事件(續)第97章 入川(三)第591章 津浦線作戰(七)第409章 百團大戰(四)第230章 奇襲太原第24章 武漢之戰(五)第7章 安仁之戰(四)第380章 第一次反共高潮(二)第220章 激戰板垣師團(七)第397章 大同戰役(一)第434章 交易第185章 根據地風雲第39章 在襄陽(二)第66章 秘密協議第357章 綏寧會戰(十七)第607章 興安嶺雄風(七)第114章 歸程第515章 收復外蒙(二)第473章 珍珠港事件(一)第70章 崛起(一)第398章 大同戰役(二)第611章 興安嶺雄風(十一)第544章 太原光復(五)第283章 晉東南之戰(七)第621章 攻克濟南(四)第14章 升職第607章 興安嶺雄風(七)第367章 調動第443章 蘇日中立條約(二)第370章 晉西事變(二)第1章 獨立團營長第148章 一二八事變第14章 升職第38章 到達襄陽第249章 回蘭州第133章 九一八(三)第510章 察哈爾反擊戰(八)第89章 喜事降臨第145章 中華蘇維埃共和國(四)第488章 渡河之戰第456章 華北大掃蕩(五)第220章 激戰板垣師團(七)第378章 諾門坎事件(三)第342章 綏寧會戰(二)第208章 諜影第479章 渡河戰役(二)第428章 皖南事變(八)第314章 第一次反掃蕩(八)第297章 新四軍首戰(三)第444章 除閻計劃(一)第158章 西征第588章 津浦線風雲(四)第352章 綏寧會戰(十二)第398章 大同戰役(二)第357章 綏寧會戰(十七)第636章 大結局(上)第517章 收復外蒙(四)第83章 第一次反圍剿第182章 長征(三)第255章 相聚第381章 第一次反共高潮(三)第580章 緬甸反擊戰(六)第72章 崛起(三)第540章 太原光復(一)第432章 中條山之戰(三)第45章 五大召開第509章 察哈爾反擊戰(七)第9章 空閒之餘第420章 黃橋戰役第606章 興安嶺雄風(六)第366章 綏寧會戰終第154章 川軍的五路圍攻(六)第68章 編制以軍裝問題第440章 大年初一第171章 西征(十四)第402章 大同戰役(六)第101章 漢中攻略(三)第247章 新的任命(三)第518章 收復外蒙(五)第452章 華北大掃蕩(一)第169章 西征(十二)第437章 閻錫山的動搖(二)第250章 回蘭州(二)第194章 東征(四)第514章 收復外蒙(一)第134章 九一八(四)第435章 閻錫山的動搖第339章 天津第266章 綏西攻防戰第525章 奪取新疆(三)第600章 津浦線風雲(十六)第216章 激戰板垣師團(四)第488章 渡河之戰第605章 興安嶺雄風(五)第47章 平叛(二)
主站蜘蛛池模板: 河间市| 黄平县| 古浪县| 正宁县| 当涂县| 清涧县| 汝南县| 同仁县| 全椒县| 丰台区| 宜丰县| 施秉县| 克东县| 祁阳县| 武威市| 锦州市| 淄博市| 茌平县| 揭东县| 株洲县| 长子县| 逊克县| 包头市| 慈溪市| 开远市| 东安县| 茶陵县| 乌兰察布市| 鲁山县| 山阴县| 连南| 玛沁县| 黄冈市| 洪湖市| 宿迁市| 萝北县| 保山市| 开江县| 莱阳市| 岚皋县| 平利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