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357章 綏寧會戰(十七)

在李衛國回蘭州之後,綏寧戰場也出現了一些變化。先是日軍後續兩個師團的突然增援26師團,並帶來一個36門150mm的重型加農炮聯隊(屬於日軍華北方面軍直屬的重炮旅團之一),加上第十師團的炮兵聯隊裡有著24門105mm的榴彈炮(還有12門75mm野炮),足足60門重炮,是八路軍的兩倍多。

特別是那24門150mm加農炮,射程都在19公里的樣子,對八路軍的威脅太大。

爲了不讓僅有的重炮部隊損失,加之日軍人數已經達到了七萬之多,遠不是38兩個師兩萬多人能抵擋的。所以陳更當機立斷,便把兩個師往回撤,誘敵深入,在寧夏平原尋找機會殲滅這股日軍。

不得不說這是一個大膽的決定,這裡就有七萬日軍,後面加上第四師團以及增援的第二混成旅團,這就還有三萬人。萬一以銀川爲主要依託的防禦陣地,沒能擋住日軍的進攻,那麼整個防線都會崩潰,蘭州也肯定保不住。弄到現在,說白了就是八路軍打算跟日軍在寧夏平原一決死戰。

看見八路軍主動放棄了海勃灣地區,日軍反應也是很迅速,七萬大軍就這麼殺入了寧夏平原,特別是日軍戰車第一團把另外兩個滿編的戰車聯隊從司令官梅津美治郎手中要了過來,然後組建了突擊部隊。

這支突擊部隊,有戰車第一團以及第10師團組成,一共3萬多人,在黃河上搭建了浮橋直接殺向了銀川,打算一舉打下銀川,不可謂不膽大。

而另外的第26、第110師團則是緊隨其後,日軍的部隊就如一支矛頭,直接插向了銀川。綏寧會戰的最終決定輸贏的銀川保衛戰也就正式打響了!

。。。。。。

此時的銀川城,一片忙碌,日軍大舉殺來的消息傳遍了寧夏,不過這裡的八路軍士兵沒有慌張,而是在上級的命令下有條不紊的在佈置著一切。

八路軍銀川指揮部

“諸位,現在整個戰局的情況是,日軍七萬大軍,分成兩路殺來,一路是衝在最前面的日軍機械化部隊和第10師團,另外一隻則是由日軍司令官梅津美治郎親自率領的第26、110師團作爲後援,兩支部隊都攜帶有重型武器。

現在我們部隊計劃暫時是這麼回事。

此次銀川保衛戰,指揮部決定以67軍爲主要守城部隊,負責省城以及附近的守衛;

38軍的三個師負責防守石嘴山鎮至平羅縣一帶;

第十一縱隊的三個師銀川以東的賀蘭縣、包括黃河以東地區的防務;

第九縱隊的獨27師、獨28師在鄂托克旗集合,並調配一個坦克團,在日軍發起進攻之後,突襲海勃灣、烏達鎮、海南鎮等,切斷敵人的後路然後。

兩個騎兵旅在外圍負責巡視一些偏僻地區,以防日軍的抄小路偷襲;

以寧夏守備師、新編成的第十二縱隊、以及蘭州的中央警衛師甘肅守備師爲預備隊。

這次我們一共投入了30萬人,這是我們在西北目前所能抽調的最大的兵力,所以成敗在此一舉,關係著我西北根據地的生死存亡,我希望諸位都能認真對待。”

陳更望著眼前的這些高級將領,十分認真地說道,他希望他說的這些眼前這些人能夠緊急,並打好這一仗。

“是!”在陳更說完之後,眼前的這些師級以上的軍事將領都紛紛站直,認真地說道,聲音極其統一,他們的臉上也都充滿了嚴肅的表情。

“打贏這場仗,中央將在蘭州爲各位設立慶功宴,我希望到時候大家都能參加!散會吧!”

看了一下眼前這些面孔年齡不一的將領,陳更嚴肅的說道。這場戰鬥這麼大,他也不能保證這些最後都能安然活下來,戰場是殘酷的,他連自己的事都說不好,更別說這些人了!

。。。。。。

平羅縣,這是日軍進攻銀川的第一站,雖然日軍也可繞過這裡,但是卻會面臨這裡的守軍威脅其後路。

此時的平羅縣,是38軍軍長孫蔚如帶著軍部直屬部隊以及李興中的177師約兩萬人負責防守。至於另外兩個師由於之前參加過大戰,損傷不少,就一起負責防守石嘴山鎮(也就是今天的石嘴山市區)附近地區。

此時的平羅縣,跟日軍打算進攻西北以來的變化很大,當時的平羅縣就是寧夏的一個小縣城,但是現在卻被打造成了一個軍事重鎮。它並不高大的城牆,被八路軍用混凝土給加固了,城裡面也是大量的防禦工事,城外也有著大量又寬又深的戰壕。

這些新建的工事,都是八路軍177師士兵和城裡的百姓忙活了近十幾天的成果。城裡的百姓都知道鬼子要打來,雖然八路軍勸他們離開這裡,但是他們大多都沒走,除了捨不得之外,他們也不想讓鬼子把自己的家禍害了,還不如留下來一起幫八路軍守城,以保住自己的家。

城裡的街道上到處都是忙碌的身影,作爲八路軍正規部隊的候補士兵,那些民兵部隊都在一起幫忙搬運物資,需要的時候還能拿起武器來幫助正規軍一起守城。

這些民兵年齡小的只有17、8歲,大的有30多歲,都是適合當兵的年齡。平時的他們除了幹農活之外,每個月都會接受一到兩次的軍事訓練,讓他們學會開槍以及傳授一些基礎的軍事知識。

“軍長,有了這些百姓的幫忙,我覺得我們守住平羅的希望更大了!”

縣城裡,副軍長段象武、177師師長李興中在陪著孫蔚如視察城防,開口說話的正是李興中。

“你們覺得現在的架勢想不想當初我們守西安的情況,當初我們一萬人在鎮嵩軍20萬人的進攻下堅守了八個月,現在想來也是一次壯舉!”

旁邊的段象武不知怎麼提起了這件陳年往事,這倒是引起了在場人士的共鳴。特別是這些軍官,大多是當初跟隨楊虎城參與了西安保衛戰的,可以現在情況完全變了,讓人唏噓不已。

“陳年往事,不必再提!現在我們的任務是守住平羅縣!”見自己的副軍長有點跑題了,孫蔚如連忙拉回道。

就在這時,一個士兵快速的跑了過來。

“報告軍長,指揮部急電,偵察機在平羅以北10公里發現日軍主力,不久之後就會到達咱們縣城。”

“終於來了,命令部隊做好戰鬥準備,所有老百姓也都躲入地窖!”

孫蔚如大聲的吩咐道。

“是!”

。。。。。。

蘭州兵工廠的武器試驗基地,只見一個圓柱狀武器,突然射出一發炮彈,直接打到了幾十米外的一個靶子,然後就看見那靶子立即就四分五裂的炸開。

隨後接著的試驗,靶子換成了一塊幾釐米厚的鋼板,然後重新裝彈的那圓柱狀武器有發射出去一枚炮彈。

爆炸過後,就看見那塊鋼板中間被擊穿了一個洞,炮彈在穿過洞之後就立即爆炸了。爆炸的威力,讓整個鋼板都被炸變形了,而且溫度也特別高,都還冒著煙。

“換成實物射擊吧,這個鋼板畢竟不是最合適的靶子!”正在後面觀看武器試驗的李衛國,看了一下效果雖然覺得還不錯,但是爲了保證武器的實用性,他更想看看這武器射擊真實目標會是什麼效果。

“好的副總司令!”

在李衛國的吩咐後,這次的靶子則是換成了一輛t-26坦克,不過看樣子損壞的有點嚴重,裝甲上那密集的彈坑,意味著這輛坦克也捱了不少槍子兒。

就是不知道這坦克,是平時裝甲部隊訓練壞的,還是被兵工廠試驗的武器給搞壞的,不過這都不重要了。

只見那種正在試驗的武器,再一次發射出一枚炮彈,而在炮彈發射出去的同時,後方噴射出了一股火焰。在發射出去的炮彈飛行兩秒後,那輛t-26坦克就被這枚炮彈穿過,然後在裡面發生了爆炸,瞬間之前只是略顯損壞的坦克這下徹底報廢了。

大量的黑煙從坦克裡冒出,幸好這輛坦克就是用來試驗用的,停這也有一段時間了,裡面既沒炮彈,也沒燃油,所以爆炸的威力看著並不是很強。

“趙科長,這款火箭筒的具體性能你給我說說吧!”李衛國對著旁邊的那位30歲左右的男子問道。

沒錯,這款試驗的武器就是單兵火箭筒,這是李衛國打算用來對付鬼子坦克以及防禦工事的重要武器。這也是他來兵工廠爲什麼會看這麼一次武器試驗,主要是他親自觀看的武器試驗,都誰是他非常重視的武器。

“報告首長,這款火箭筒口徑40mm,目前發射的主要是60mm的穿甲彈以及殺傷榴彈。它採用的是機械式瞄準具,初速爲35/s,射程爲50m,可以擊穿80mm以內的裝甲。

它全攜帶時全長630mm,戰鬥狀態長960mm,發射器重,戰鬥狀態時重分炮彈不同分別爲、。

雖然它在性能上不算特別出衆,但是它的造價很低。一根常見的無縫鋼管通過改裝一下就可以製造成發射部,而且還可以重複發射。至於炮彈則是得重新投入生產,不過大規模生產後,它的炮彈價格估計介於40擲彈筒和82炮擊炮所採用的炮彈價格之間。”

趙科長聽到了李衛國的吩咐後,便婉婉道來,顯然對於這款武器,他還是做了很充分的準備的。

“當然你們能僅根據我的一張草圖就設計並製造出這麼一款劃時代的武器,我還是感到欣慰的。不過我希望你們根據我的要求,再認真改良這款武器。

我對這款武器的要求是:首先,射程必須在100到150米之間;其次,破甲能力最好達到100以上;最後,它的初速必須保證在50m每秒以上。

如何改進這款武器,我給你們提個建議,可以通過增加炮彈尾部發射藥的來提高射速以及射程,至於破甲方面的能力我會吩咐炸藥部門的人負責。”

李衛國把自己知道的一些如何改進火箭炮的知識告訴了眼前這位把火箭筒研製出來的趙科長。

其實對於這款武器,李衛國已經很滿足了。雖然趕不上鐵拳和巴祖卡的破甲威力,也趕不上巴祖卡的射程,甚至連瞄準具都是機械式瞄準具,不是採用的光學瞄準鏡。

但這款武器在亞洲戰場絕對是很強的一款單兵支援武器了,對於鬼子97式坦克,只要到了射程範圍內,一殺一個準。誰讓這款鬼子的主力坦克,最厚部位的裝甲也不到50mm,所以這款火箭筒在近距離擊毀鬼子坦克和裝甲車是沒問題的。

而且這款武器還可以用來摧毀碉堡等防禦工事,效果也是很明顯的。

其實這款武器是李衛國按照記憶中的rpg-7火箭筒給相關專家畫了一個草圖,說了大概的一些東西,所以設計出來的樣品跟rpg-7在外形上很像。但是性能嘛,一個天一個地,沒法比。

想著後世所說的20世紀末和21世紀初的游擊戰的三大神器rpg-7火箭筒、107火箭炮、ak-47。自己現在搞了一個弱化版的rpg-7;ak-47這玩意別想了,沒戲;最後一個107火箭炮,李衛國挺有想法,不過在技術上,暫時還克服不了。

“對了,還有一點忘說了,我希望在5天內,生產50具發射器和500枚這種炮彈,你能完成嗎?人員方面我會吩咐你們廠長給你協調!”

李衛國剛纔說著說著,差點忘了一件最重要的事,就是儘快生產出來,他得拿到戰場上去檢驗這款武器的實戰性。

“沒問題!只要資源方面協調好,我就是親自加班加點也要把這50具發射器以及相配套的炮彈生產出來。”

聽到李衛國的吩咐,趙科長連忙站直了身子,敬了一個並不標準的禮然後認真地說道。

“這武器暫時先這麼生產著,具體軍方打算採購多少,後面會給你們兵工廠下達目標。你現在的任務就是有機會給我改良這款武器,若是做好了你就是中國火箭筒甚至亞洲火箭筒第一人,明白了嗎?”

李衛國知道這些人才又是在乎的不是錢,而是名聲,所以他才如此說道。

“明白!對了首長,這款武器還沒有名字呢?要不你給取一下吧!”

“名字?我想想,既然是你研製出來的,就以你的姓首字母z加上幾年的年份是39年,就叫z39式40mm火箭筒!”

李衛國想了一會兒,便認真地說道。

第145章 中華蘇維埃共和國(四)第528章 觀察團事件(二)第614章 興安嶺雄風(十四)第100章 漢中攻略(二)第549章 43年的到來(四)第590章 津浦線風雲(六)第126章 第二次反圍剿(十)第283章 晉東南之戰(七)第540章 太原光復(一)第208章 諜影第378章 諾門坎事件(三)第194章 東征(四)第515章 收復外蒙(二)第525章 奪取新疆(三)第606章 興安嶺雄風(六)第289章 晉東南之戰(十三)第523章 奪取新疆第341章 綏寧會戰(一)第98章 入川(四)第386章 第三大規模掃蕩(二)第409章 百團大戰(四)第499章 中國軍人在緬甸(六)第622章 攻克濟南(五)第504章 察哈爾反擊戰(二)第326章 天津(一)第443章 蘇日中立條約(二)第373章 晉西事變(五)第246章 新的任命(二)第277章 晉東南之戰第631章 武漢反擊戰第446章 除閻計劃(三)第177章 事件後續(二)第10章 空閒之餘(二)第234章 天津(九)第517章 收復外蒙(四)第517章 收復外蒙(四)第202章 激戰板垣師團(九)第283章 晉東南之戰(七)第187章 《莫斯科協定》第127章 第二次反圍剿(十一)第584章 緬甸反擊戰(十)第202章 西安事變(一)第232章 奇襲太原(三)第587章 津浦線風雲(三)第34章 衝突第546章 43年的到來(一)第203章 西安事變(二)第559章 日軍的反擊(十)第155章 西征前奏之紅四方面軍來投第139章 谷城起義第601章 興安嶺雄風(一)第551章 日軍的反擊(二)第146章 一二八事變第474章 珍珠港事件(二)第45章 五大召開第321章 長治之戰(二)第469章 華北大掃蕩(十八)第573章 戰平漢線(九)第131章 九一八(一)第569章 戰平漢線(五)第343章 綏寧會戰(三)第237章 奇襲太原(六)第23章 武漢之戰(四)第473章 珍珠港事件(一)第224章 忻口‘大捷’第534章 觀察團事件(八)第610章 興安嶺雄風(十)第46章 二次北伐以及平叛第506章 察哈爾反擊戰(四)第212章 激戰板垣師團第25章 武漢之戰(六)第462章 華北大掃蕩(十一)第392章 第三次大規模反圍剿(八)第227章 太原告急(三)第110章 中東路事件第417章 百團大戰(十二)第90章 李立民以及東陵盜墓事件第156章 西征前奏之紅四方面軍來投(二)第271章 綏西攻防戰(六)第479章 渡河戰役(二)第596章 津浦線風雲(十二)第384章 周昆事件和整風運動第558章 日軍的反擊(九)第461章 華北大掃蕩(十)第534章 觀察團事件(八)第5章 安仁之戰(二)第462章 華北大掃蕩(十一)第447章 除閻計劃(四)第459章 華北大掃蕩(八)第57章 武漢起義(六)第491章 南洋風雲(三)第294章 徐州會戰第362章 綏寧會戰之反攻(二)第609章 興安嶺雄風(九)第41章 在襄陽(四)第230章 奇襲太原第186章 根據地風雲(二)第370章 晉西事變(二)第184章 權力分配會議第484章 渡河戰役(七)
第145章 中華蘇維埃共和國(四)第528章 觀察團事件(二)第614章 興安嶺雄風(十四)第100章 漢中攻略(二)第549章 43年的到來(四)第590章 津浦線風雲(六)第126章 第二次反圍剿(十)第283章 晉東南之戰(七)第540章 太原光復(一)第208章 諜影第378章 諾門坎事件(三)第194章 東征(四)第515章 收復外蒙(二)第525章 奪取新疆(三)第606章 興安嶺雄風(六)第289章 晉東南之戰(十三)第523章 奪取新疆第341章 綏寧會戰(一)第98章 入川(四)第386章 第三大規模掃蕩(二)第409章 百團大戰(四)第499章 中國軍人在緬甸(六)第622章 攻克濟南(五)第504章 察哈爾反擊戰(二)第326章 天津(一)第443章 蘇日中立條約(二)第373章 晉西事變(五)第246章 新的任命(二)第277章 晉東南之戰第631章 武漢反擊戰第446章 除閻計劃(三)第177章 事件後續(二)第10章 空閒之餘(二)第234章 天津(九)第517章 收復外蒙(四)第517章 收復外蒙(四)第202章 激戰板垣師團(九)第283章 晉東南之戰(七)第187章 《莫斯科協定》第127章 第二次反圍剿(十一)第584章 緬甸反擊戰(十)第202章 西安事變(一)第232章 奇襲太原(三)第587章 津浦線風雲(三)第34章 衝突第546章 43年的到來(一)第203章 西安事變(二)第559章 日軍的反擊(十)第155章 西征前奏之紅四方面軍來投第139章 谷城起義第601章 興安嶺雄風(一)第551章 日軍的反擊(二)第146章 一二八事變第474章 珍珠港事件(二)第45章 五大召開第321章 長治之戰(二)第469章 華北大掃蕩(十八)第573章 戰平漢線(九)第131章 九一八(一)第569章 戰平漢線(五)第343章 綏寧會戰(三)第237章 奇襲太原(六)第23章 武漢之戰(四)第473章 珍珠港事件(一)第224章 忻口‘大捷’第534章 觀察團事件(八)第610章 興安嶺雄風(十)第46章 二次北伐以及平叛第506章 察哈爾反擊戰(四)第212章 激戰板垣師團第25章 武漢之戰(六)第462章 華北大掃蕩(十一)第392章 第三次大規模反圍剿(八)第227章 太原告急(三)第110章 中東路事件第417章 百團大戰(十二)第90章 李立民以及東陵盜墓事件第156章 西征前奏之紅四方面軍來投(二)第271章 綏西攻防戰(六)第479章 渡河戰役(二)第596章 津浦線風雲(十二)第384章 周昆事件和整風運動第558章 日軍的反擊(九)第461章 華北大掃蕩(十)第534章 觀察團事件(八)第5章 安仁之戰(二)第462章 華北大掃蕩(十一)第447章 除閻計劃(四)第459章 華北大掃蕩(八)第57章 武漢起義(六)第491章 南洋風雲(三)第294章 徐州會戰第362章 綏寧會戰之反攻(二)第609章 興安嶺雄風(九)第41章 在襄陽(四)第230章 奇襲太原第186章 根據地風雲(二)第370章 晉西事變(二)第184章 權力分配會議第484章 渡河戰役(七)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安龙县| 通海县| 三明市| 黄平县| 宁武县| 民权县| 周至县| 开化县| 铜川市| 常州市| 贵港市| 楚雄市| 佳木斯市| 杭锦旗| 闵行区| 浦城县| 商河县| 宜春市| 将乐县| 密山市| 上饶市| 左权县| 普陀区| 城步| 凉山| 灌阳县| 登封市| 敖汉旗| 油尖旺区| 金昌市| 安宁市| 景德镇市| 左云县| 卓尼县| 黔江区| 聂拉木县| 江油市| 九江市| 安国市| 仁怀市| 宣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