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一卷_五十四章 大年初一起禍端(二)

全家人坐在那裡默默無言,聽著外面稀稀拉拉的鞭炮聲,喝著不知什麼滋味的酒,靜等著子時的到來。於昭楚知道這一切都是因爲自己的妻子所引起來的,感覺像是做了很大的虧心事似的,他把憤怒和委屈的淚水憋回肚子裡面,強顏歡笑招呼大家喝酒。

輕易不抽菸的於廣源又開始抽菸了,抽得於昭秦於昭楚垂頭喪氣。

子時到了,按照鳳鳴村的習俗,子時是發碼子的時間。

所謂發碼子就是通過放鞭炮燒紙燒香的方式向老天彙報一年的平安併爲來年祈求幸福。於昭秦弟兄三個強打精神陪著父母在天井裡燒香燒紙上供放鞭炮,做完這些之後,又象徵性地吃了幾個餃子,這就算髮完了碼子。

在發完碼子之後,本族的男人開始挨家挨戶相互拜年。每當這個時候,鳳鳴村的大街小巷到處都是拜年的人,這種熱鬧情景能一直延續到寅末。

於廣源因爲是五世單傳,親支近派極少,更兼輩數全村第一,所以他一般不用去給人去磕頭拜年,只是在家裡等著別人給他磕頭就是了。不光是於廣源,甚至他的三個兒子也基本不用去給人磕頭,但是於廣源教子一向嚴格,他年年叫老大老二去歲數較大的本族人家裡看看,雖然不能給活著的人磕頭,但是可以對著軸子上的祖先磕。

於家漸漸熱鬧起來,拜年的人們出出進進絡繹不絕。於家這麼大的一個家族,家家都去轉一遍基本不可能,所以除夕晚上磕頭只是在親支近派之間進行,於廣源沒有很近的親支近派,本來應該是除夕冷落,但是因爲於繼祖和於廣源在鳳鳴村裡的威望素著,來他家磕頭拜年的年年在鳳鳴村排第一位。於廣源早已經準備好了一簸箕銅子,對每一個來給他磕頭的孩子每人分一串,把孩子們打發得歡天喜地。

茶葉續了一次又一次,菸捲揭開一包又一包。於廣源家空前熱鬧。於廣源打發大兒子和小兒子去本族裡轉轉,而留下於昭楚在旁邊侍候。於昭楚倒水敬菸殷勤,且出門在外懂得不少事情,由他陪著聊天省下於廣源不少事。商蘭芝、李雲霞和婆婆李氏則在另一間盤著大炕的屋裡嗑著瓜子拉呱守夜,炕上並排睡著四個孩子。

等最後一批拜年的人離開之後,天色微明。全家人胡亂睡了一個多時辰就趕緊起來準備又一輪的拜年。

在鳳鳴村,晚上出來拜年的只限於男人,而婦女和小孩子們多在吃完早飯後挨家挨戶進行走動,相互拜年。

商蘭芝和李雲霞早已煎好年糕熬好小米粥等著全家人起來吃飯。沒有睡好覺的家人陸續起來團團坐到圓桌前面,就差龍玉榮和她的兒子沒來了,於昭楚趕緊跑到後院去叫,過了好長一段時間,龍玉榮才抱著孩子姍姍而來。

於廣源心裡憋著一肚子火,只顧低頭吃飯,全家人沒有一個吭聲的。李氏知道自己的丈夫動了真怒,就沒話找話說:“快吃飯,吃晚飯你們幾個帶著孩子去年齡大的家裡走走,拜拜年!”

不等他們吃完飯,外面來於廣源家拜年的大閨女小媳婦嘁嘁喳喳響成一片了。廣源一家趕緊收拾桌子準備待客,李氏讓三個兒媳帶著孩子出去拜年,龍玉榮馬上說自己沒有睡好覺身體不適不去了。

李氏嘴上不說心裡很不高興:你沒有睡好覺,別人更沒有睡好,這話你也好意思說出口!但是她一聲不吭,對商蘭芝、李雲霞說:“你們兩個領著孩子去吧。”兩個人趕緊答應著領著四個孩子就要走,龍玉榮卻對自己的兒子說:“你別去了,在家裡呆著就行。”

小傢伙看著哥哥姐姐們穿著新衣服串門,心裡癢癢得受不了,於是張著手讓李雲霞抱著走。龍玉榮不樂意了,沉下臉來說:“說不叫你去就不叫你去,下來!”接著不由分說從李雲霞的懷裡抱過孩子。

孩子無助地看著大娘和嬸子,敢怒而不敢言。正好於昭湘出來看到這一幕,就對小侄子說:“跟著大娘去逛逛。”得到支持的小傢伙突然來了底氣,掙扎著要從龍玉榮的懷裡下來。

龍玉榮突然來了氣,賭氣就是不鬆手,小傢伙張開小手朝著她的臉上撓過去!龍玉榮的臉上立即出現了兩道血痕。

她勃然大怒,把孩子放下來,一隻手拽著孩子的胳膊,另一隻手朝著孩子的屁股打去。這小傢伙脾氣緊隨於昭湘,捱了打不僅不哭而且要和他親孃拼命。商蘭芝和李雲霞趕緊上來解勸,於昭湘則冷冷地在旁邊瞅著她們娘倆。

小傢伙的不屈服終於把龍玉榮徹底激怒了。打了親生孩子本來就傷了自己的心,再看到於昭湘站在旁邊不言不語好像看熱鬧的樣子,一股邪火在心裡油然而生。也是氣急不擇言,她竟然朝著於昭湘說:“自個養不出孩子來,拿著人家的解饞。”

於昭湘離得遠一些,沒有聽得很清楚,但是商蘭芝和李雲霞可是聽得清清楚楚!李雲霞的臉一下子由白變紅,再變黃,緊接著她迴轉身一路小跑回到自己的房間,趴在炕上泣不長聲!

於昭湘這時才明白過來龍玉榮說的是什麼話。他冷冷地對龍玉榮說:“你再說一遍!”

氣頭上的龍玉榮絲毫沒有意識到危險的存在,直著嗓子喊道:“我的孩子不用你管,有本事自己養去!”

商蘭芝阻擋已經來不及了,她深知老三的脾氣,知道昨天晚上龍女的指桑罵槐已經讓於昭湘忍了再忍了,這次恐怕要出事、要出大事!她趕緊向屋裡喊:“孩他爹,他叔,快出來!”

晚了!於昭湘已經揪住了龍女的頭髮,“啪”地一聲,一個耳光打得龍玉榮原地轉了一個圈!龍女暈頭轉向了好大一會兒才清醒過來,她瘋了一樣挓挲著雙手要和於老三拼命。

於昭湘不吃這一套,他擡起右腿準備向龍玉榮踢去卻被兩個人從後面死死抱住,這兩個人就是他的兩個哥哥。

也就是在這個時候,龍玉榮的一隻手夠到了他的脖子,脖子上立即出現一道血痕!

於昭湘怒從心頭起惡向膽邊生,他一個轉身揪住於昭秦把他甩向一邊,順便飛起一腳踢倒於昭楚!朝著龍女奔過來準備痛下殺手!

“叔叔,叔叔。”一個稚氣的聲音使得於昭湘瞬間冷靜下來,低頭看去,卻見昭楚的兒子抱著自己的腿叫喊。他一把抱起侄子,冷冷地瞅了龍女一眼,只一眼就讓她渾身起雞皮疙瘩!

第一卷_六十四章 新官上任三把火(一)第一卷_八十一章 鐵齒銅牙趙萬後第一卷_一一零章 深山抱得美人歸(二)第一卷_七十五章 十里亭初戰告捷第一卷_三十二章 槐蔭侯奇人奇技(一)第一卷_一百章 全軍上下齊扮豬(一)第一卷_一零六章 伊仁伍大限將至(二)第一卷_五十七章 兩利相權從其重第一卷_一一二章 樹欲靜而風不止(一)第一卷_一一八章 天涯遊子歸故鄉(二)第一卷_八十二章 何景泗變節投敵(一)第一卷_一三四章 商芝村內出奇兵(二)第一卷_一二四章 李琪身世大揭秘(二)第一卷_九十一章 人百負之而不恨(二)第一卷_三十二章 槐蔭侯奇人奇技(二)第一卷_六十六章 癡老漢捨生取義(一)第一卷_三十章 忤逆兒子氣死爹(二)第一卷_九十七章 問世間情爲何物(一)第一卷_一一一章 靈秀山水多情種(一)第一卷_五十二章 跑馬山裡遇故知(三)第一卷_第五章:鳳鳴鎮人過大年(一)第一卷_一二五章 骨肉相殘爲哪般(二)第一卷_九十三章 桃花有意逐流水第一卷_一一二章 樹欲靜而風不止(二)第一卷_一零一章 肥豬突然變猛虎(一)第一卷_一一五章 徐明候連出妙手(二)第一卷_一二五章 骨肉相殘爲哪般(二)第一卷_四十一章 夫妻卻無肌膚親第一卷_九十七章 問世間情爲何物(一)第一卷_五十三章 孟憲仁臨終託孤第一卷_一三八章 大結局1(二)第一卷_一二一章 千里他鄉遇故知(二)第一卷_一一零章 深山抱得美人歸(二)第一卷_五十七章 兩利相權從其重第一卷_一二八章 趙魏鐵嘴說明候(一)第一卷_二十八章 開店不怕大肚漢(二)第一卷_七十六章 慘絕人寰大屠殺第一卷_一零九章 若有人兮山之阿(二)第一卷_二十六章 只羨鴛鴦不羨仙第一卷_九十四章 機關算盡太聰明第一卷_九十九章 靈異頻現於家院第一卷_三十六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一)第一卷_八十三章 正軍紀槍決逃兵(二)第一卷_一二二章 裡許元來別有人(二)第一卷_八十章 日軍再襲鳳鳴村(一)第一卷_一二九章 水底月爲天上月(二)第一卷_一一四章 五百英魂照鳳嶺(二)第一卷_二十章 徐明候智對逼婚(一)第一卷_一三七章 崔霽清走投無路(一)第一卷_二十章 徐明候智對逼婚(三)第一卷_一百章 全軍上下齊扮豬(二)第一卷_五十一章 槐蔭侯妻離子散第一卷_一三八章 大結局1(二)第一卷_三十七章 十年之功一旦廢(二)第一卷_九十一章 人百負之而不恨(二)第一卷_九十二章 苦中有樂慶新春(一)第一卷_一二九章 水底月爲天上月(一)第一卷_一一九章 蝴蝶雙雙舞春風(二)第一卷_十一章 拄杖侄子襁褓姑第一卷_一一一章 靈秀山水多情種(三)第一卷_七十一章 老三抓賭露絕技(二)第一卷_第八章 春宵一刻值千金第一卷_三十二章 槐蔭侯奇人奇技(二)第一卷_第三章 於繼祖白天遇鬼第一卷_四十八章 欠下錢來是大爺第一卷_十八章 相見時難別亦難第一卷_一三零章 “從了”二字值千金(二)第一卷_三十四章 明侯初識於昭湘(一)第一卷_五十七章 兩利相權從其重第一卷_三十四章 明侯初識於昭湘(一)第一卷_七十五章 十里亭初戰告捷第一卷_九十一章 人百負之而不恨(一)第一卷_三十五章 閃電成親爲哪般(一)第一卷_一三四章 商芝村內出奇兵(一)第一卷_一零九章 若有人兮山之阿(三)第一卷_一三二章 不捨晝夜巡營地(三)第一卷_八十九章 風馳雨驟立腳跟(一)第一卷_五十三章 孟憲仁臨終託孤第一卷_一零三章 伊仁伍無惡不作第一卷_一三二章 不捨晝夜巡營地(二)第一卷_一二一章 千里他鄉遇故知(一)第一卷_六十三章 明候解甲歸故鄉第一卷_一二九章 水底月爲天上月(一)第一卷_二十五章 除卻巫山不是雲(三)第一卷_一一七章 一朝成名天下知第一卷_八十二章 何景泗變節投敵(一)第一卷_三十九章 親上加親未必親(二)第一卷_一二一章 千里他鄉遇故知(一)第一卷_八十七章 何景泗死裡逃生(一)第一卷_十七章 金風玉露初相逢(一)第一卷_九十一章 人百負之而不恨(一)第一卷_九十五章 李琪天下第一覓(一)第一卷_一零六章 伊仁伍大限將至(二)第一卷_一三一章 眼中人是面前人(一)第一卷_一百章 全軍上下齊扮豬(一)第一卷_六十四章 新官上任三把火(一)第一卷_一一三章 李隊長窺破謎底(二)第一卷_一一五章 徐明候連出妙手(一)第一卷_四十九章 一副春聯奪五命(一)第一卷_九十六章 衆志成城反掃蕩(二)
第一卷_六十四章 新官上任三把火(一)第一卷_八十一章 鐵齒銅牙趙萬後第一卷_一一零章 深山抱得美人歸(二)第一卷_七十五章 十里亭初戰告捷第一卷_三十二章 槐蔭侯奇人奇技(一)第一卷_一百章 全軍上下齊扮豬(一)第一卷_一零六章 伊仁伍大限將至(二)第一卷_五十七章 兩利相權從其重第一卷_一一二章 樹欲靜而風不止(一)第一卷_一一八章 天涯遊子歸故鄉(二)第一卷_八十二章 何景泗變節投敵(一)第一卷_一三四章 商芝村內出奇兵(二)第一卷_一二四章 李琪身世大揭秘(二)第一卷_九十一章 人百負之而不恨(二)第一卷_三十二章 槐蔭侯奇人奇技(二)第一卷_六十六章 癡老漢捨生取義(一)第一卷_三十章 忤逆兒子氣死爹(二)第一卷_九十七章 問世間情爲何物(一)第一卷_一一一章 靈秀山水多情種(一)第一卷_五十二章 跑馬山裡遇故知(三)第一卷_第五章:鳳鳴鎮人過大年(一)第一卷_一二五章 骨肉相殘爲哪般(二)第一卷_九十三章 桃花有意逐流水第一卷_一一二章 樹欲靜而風不止(二)第一卷_一零一章 肥豬突然變猛虎(一)第一卷_一一五章 徐明候連出妙手(二)第一卷_一二五章 骨肉相殘爲哪般(二)第一卷_四十一章 夫妻卻無肌膚親第一卷_九十七章 問世間情爲何物(一)第一卷_五十三章 孟憲仁臨終託孤第一卷_一三八章 大結局1(二)第一卷_一二一章 千里他鄉遇故知(二)第一卷_一一零章 深山抱得美人歸(二)第一卷_五十七章 兩利相權從其重第一卷_一二八章 趙魏鐵嘴說明候(一)第一卷_二十八章 開店不怕大肚漢(二)第一卷_七十六章 慘絕人寰大屠殺第一卷_一零九章 若有人兮山之阿(二)第一卷_二十六章 只羨鴛鴦不羨仙第一卷_九十四章 機關算盡太聰明第一卷_九十九章 靈異頻現於家院第一卷_三十六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一)第一卷_八十三章 正軍紀槍決逃兵(二)第一卷_一二二章 裡許元來別有人(二)第一卷_八十章 日軍再襲鳳鳴村(一)第一卷_一二九章 水底月爲天上月(二)第一卷_一一四章 五百英魂照鳳嶺(二)第一卷_二十章 徐明候智對逼婚(一)第一卷_一三七章 崔霽清走投無路(一)第一卷_二十章 徐明候智對逼婚(三)第一卷_一百章 全軍上下齊扮豬(二)第一卷_五十一章 槐蔭侯妻離子散第一卷_一三八章 大結局1(二)第一卷_三十七章 十年之功一旦廢(二)第一卷_九十一章 人百負之而不恨(二)第一卷_九十二章 苦中有樂慶新春(一)第一卷_一二九章 水底月爲天上月(一)第一卷_一一九章 蝴蝶雙雙舞春風(二)第一卷_十一章 拄杖侄子襁褓姑第一卷_一一一章 靈秀山水多情種(三)第一卷_七十一章 老三抓賭露絕技(二)第一卷_第八章 春宵一刻值千金第一卷_三十二章 槐蔭侯奇人奇技(二)第一卷_第三章 於繼祖白天遇鬼第一卷_四十八章 欠下錢來是大爺第一卷_十八章 相見時難別亦難第一卷_一三零章 “從了”二字值千金(二)第一卷_三十四章 明侯初識於昭湘(一)第一卷_五十七章 兩利相權從其重第一卷_三十四章 明侯初識於昭湘(一)第一卷_七十五章 十里亭初戰告捷第一卷_九十一章 人百負之而不恨(一)第一卷_三十五章 閃電成親爲哪般(一)第一卷_一三四章 商芝村內出奇兵(一)第一卷_一零九章 若有人兮山之阿(三)第一卷_一三二章 不捨晝夜巡營地(三)第一卷_八十九章 風馳雨驟立腳跟(一)第一卷_五十三章 孟憲仁臨終託孤第一卷_一零三章 伊仁伍無惡不作第一卷_一三二章 不捨晝夜巡營地(二)第一卷_一二一章 千里他鄉遇故知(一)第一卷_六十三章 明候解甲歸故鄉第一卷_一二九章 水底月爲天上月(一)第一卷_二十五章 除卻巫山不是雲(三)第一卷_一一七章 一朝成名天下知第一卷_八十二章 何景泗變節投敵(一)第一卷_三十九章 親上加親未必親(二)第一卷_一二一章 千里他鄉遇故知(一)第一卷_八十七章 何景泗死裡逃生(一)第一卷_十七章 金風玉露初相逢(一)第一卷_九十一章 人百負之而不恨(一)第一卷_九十五章 李琪天下第一覓(一)第一卷_一零六章 伊仁伍大限將至(二)第一卷_一三一章 眼中人是面前人(一)第一卷_一百章 全軍上下齊扮豬(一)第一卷_六十四章 新官上任三把火(一)第一卷_一一三章 李隊長窺破謎底(二)第一卷_一一五章 徐明候連出妙手(一)第一卷_四十九章 一副春聯奪五命(一)第一卷_九十六章 衆志成城反掃蕩(二)
主站蜘蛛池模板: 潢川县| 横峰县| 四会市| 徐州市| 枝江市| 平罗县| 土默特右旗| 灌阳县| 融水| 金寨县| 易门县| 海丰县| 南漳县| 建阳市| 临澧县| 长泰县| 南康市| 大悟县| 罗田县| 丰镇市| 修水县| 剑阁县| 鄂托克旗| 三原县| 盘锦市| 冀州市| 蓝山县| 甘南县| 丽江市| 开鲁县| 抚顺县| 宁远县| 靖宇县| 白水县| 郎溪县| 荥阳市| 方正县| 瑞安市| 尼勒克县| 佛教| 青海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