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二百零一章 簡單粗暴

鳴雷陣陣,細雨綿綿,春風送暖,翠野啓耕。

驚蟄之日,北軍駐地的虎賁校場內,近兩千虎賁騎兵騎著戰馬,在微涼的細雨中默然矗立,前方是虎賁和羽林兩校的百餘名將官。

除了戰馬偶爾仰頭噴鼻,擡蹄踏地,校場內再無旁的聲響。

校閱臺上,太子劉徹緩緩掃視眼前的將士們,胸中感慨萬千。

去年此時,他在此地目送他們揚鞭出征,遠赴西域;

今年此時,他在此地迎接他們昂首歸來,回返校營。

其中不少將士尚未及冠,卻已往返萬里,征戰經年,用馬刀和戰戟爲大漢浴血奮戰,立下赫赫軍功。

雖然安夷將軍公孫歂對他們頗多看顧,又有八千胡騎倚爲支援,但依舊有三百餘名將士馬革裹屍,其中的將官高達四十三人。

將官團的死亡率超過兩成!

不是他們太過莽撞,亦不是他們不夠武勇,而是他們在奮勇殺敵之餘,更不時冒險潛入西域腹地,進行實地勘測,以便爲日後大軍西征和移民提供行軍線路和可行性建議。

大多將官皆爲此而喪生羌人之手,便連屍身也尋不回來!

劉徹望著軍陣前的十餘輛蓋著厚厚氈布的車駕,上面載滿了戰死將士的骨灰罈。

依著過往的慣例,每場戰役後,交戰雙方都會派人打掃戰場,收斂己方將士的屍骸,部分屍骸會有親屬認領收殮,其餘無人認領收殮的,則由專門的義莊掩埋,以防戰後引發瘟疫。

唯有戰死的將帥,纔會專門將屍身運回原籍安葬。

劉徹卻特意爲虎賁和羽林將士立下的規矩,除非家眷親屬非要親自收斂屍骸,否則無論軍職高低,一律火化,將其骨灰帶回安葬!

甚麼就地掩埋,入土爲安?

狗屁!

但凡交給義莊處理的屍骸,大多是採取集體掩埋,挖個大坑便往裡扔。若是遇著有良心的,分別埋葬,卻也定是不會以棺槨下葬,頂多草蓆一卷,便是埋了,別說墓碑,便連墳頭都找不著!

絕不能讓將士們埋骨他鄉,生生被丟棄在亂葬崗裡!

即便是尋不到屍身的,也要將其平日穿戴的衣冠火化,好生帶回安葬!

隔著薄薄的雨霧,劉徹環視校場,一張張被細雨拂溼的年輕面龐,已然稚氣盡褪,化作剛毅英武。

他的眼角莫名有些溼潤,不禁心生自嘲,許是雨水浸入了眼瞼,刺激到了淚腺,否則似自己這般淡漠陰冷的性情,怎的會娘兮兮的流淚?

身居朝堂時,他能以天下爲棋盤,執萬民爲棋子,將士的生死亦只是戰報上那簡單而冰冷的數字。

但在校場之上,親眼看著這些活生生的少年,還有那十餘車骨灰罈,他的心依舊不禁微微發顫。

誠然,後世在華夏慘遭倭寇入侵時,爲數更多的英烈爲了保家衛國,不惜拋頭顱灑熱血,端是一寸山河一寸血,十萬青年十萬軍。

如今匈奴卻已被遠驅大漠,羌人更是刀俎下的魚肉,那麼,他將這些弱冠少年們匆匆推向沙場,在屍山血海中歷練成長,確有必要麼?

當真問心無愧麼?

他本已準備了大段的說辭,足以鼓舞士氣,激勵軍心,但此時卻哽在喉頭,難以說得出口。

或許,我能成爲福澤萬世的君主,卻做不來鐵血剽悍的將帥吧?

劉徹暗暗自嘲,想著興許是這具身體進了青春期,到了傷春悲秋的年紀,莫名有些娘兮兮的自怨自艾。

“將士們!”

劉徹沉默良久,方纔高聲問道:“你等可曾畏死?”

衆將士皆是愣怔,片刻後方纔有些默契的照著過往套路,齊齊應道:“死國者,不畏!”

“蠢!”

劉徹待得他們安靜下來,便是高聲呵斥道。

將士們皆是驚呆了,便連劉徹身後的虎賁校尉馬嶼和羽林校尉公孫賀都是微微張嘴,心道太子殿下莫不是淋了雨,風寒入腦,迷糊了?

劉徹卻是繼續道:“虎賁和羽林皆是孤王親手創辦,成軍時亦是孤王爲你等授旗,在孤王面前,你等裝甚麼裝?當孤王是傻子,還是以爲孤王聽不得真話?”

“你我皆是血肉之軀,刀斧加身,誰不曉得疼?若有一線生機,誰又甘願赴死?”

“孤王怕死,怕得厲害,只想著長命百歲,享盡富貴榮華!”

“你等卻皆言不曾畏死,豈非是嘲弄孤王麼?”

劉徹沉著臉,高聲喝問,略帶嘶啞的聲線在靜寂的校場久久迴盪。

“看看這些車駕,都好生看看!”

他指著不遠處的那十餘輛大車,語帶哀慼道:“車上盡皆載著你等昔日的袍澤,他們曾替你等擋箭,曾替你等斷後,爲你等捨生取義!”

校場依舊靜默無聲,卻漸漸涌起一股難以言說的悲愴感。

“孤王會將他們好生安葬,將他們的名籍仔細記下。朝廷將在焉支山北,在那片你們爲大漢開拓出的疆土上,建立一座雄城,名爲武威!”

劉徹頓了頓,復又道:“武威城中,會立起一方通天之碑,爲此城而亡的所有英烈,其名籍都將銘刻碑上。碑成之日,孤王必當親臨武威,在碑前奉以三牲,祭拜英靈!”

將士們紛紛擡眸,本是哀慼的眼神中蘊起絲絲微光,太子殿下若真能以儲君之尊,祭祀之禮前去祭拜,當能告慰爲國捐軀的袍澤。

劉徹感受到他們漸漸灼熱的目光,卻是不喜反怒,沉聲喝問道:“怎麼?覺得這樣便知足了?便能讓你等熱血澎湃,日後繼續奮勇捐軀?”

“蠢驢!一羣蠢驢!”

劉徹真真出離的憤怒了,怒罵道:“他們之所以甘願赴死,是想讓你等能活著班師回朝,是想讓我大漢百姓不再受外族欺辱凌虐,是想讓我大漢社稷永保安寧!”

“你等都用腦子想想,今後如何好生活著,才能不辜負了他們!”

劉徹見得將士們皆是垂首不語,便是指著將官團中的一位少年道:“你,上校閱臺來,近前答話。”

少年不敢怠慢,忙是翻身下馬,邁著大步登上校閱臺,向劉徹單膝跪地道:“末將羽林屯長趙立,見過太子殿下!”

劉徹卻並未讓他起身,頹自問道:“你爲何從軍!”

“回殿下,末將的爹爹曾是雁門邊卒,喪於匈奴之手,只得與兄長相依爲命,兄長卻又因爲我找尋吃食,凍死在深山之中!”

趙立絲毫不加掩飾的恨聲道:“末將想報仇,想殺光覬覦我大漢的所有蠻夷!”

劉徹微微頜首,再度擡手,指著將官團中的另一位少年,“你也上前答話!”

他認得這少年,秦立,驍騎將軍秦勇的嫡長孫,雖掛著個太子庶子的名頭,卻被他丟給李當戶,塞進虎賁歷練,此番更是隨軍遠赴西域征戰。

秦立亦是疾步登臺,單膝跪地道:“末將虎賁屯長秦立,見過太子殿下!”

劉徹復又問道:“你又爲何從軍!”

秦立猶豫片刻,硬著頭皮道:“末將出身……武勳世家,爲永繼家風,故而……”

“夠了!”

劉徹擺手止住他話頭,復又扭臉看著趙立,問道:“趙立,你以爲秦立此人如何?可爲將帥否?”

趙立毫不客氣的坦言道:“忠義果敢有餘,卻過於寬仁,狠不下心腸,可爲帳下將官,卻不足爲主帥!”

劉徹揚眉,又是問道:“秦立,那你以爲趙立如何?”

秦立語帶苦澀道:“勇武剽悍,心思機敏,我遠不及他。”

劉徹呵斥道:“大點聲,教將士們都能聽到!”

秦立面露掙扎之色,卻也只得高聲複述了一遍。

本是靜寂的校場登時發出陣陣悉悉索索的聲響,畢竟在場的將士們絕大多數都是虎賁衛,如今見得虎賁屯長當著太子殿下的面自認不如羽林屯長,自是頗爲不悅。

“你等是否心懷不忿?是否心有不甘?覺得秦立憑著家世才做了屯長,丟了你們虎賁衛的顏面?”

劉徹冷冷環視校場,厲聲呵斥道:“你等過往立下的軍功,軍吏都盡數報於孤王知曉,秦立殺敵五百餘,生擒羌酋九人,這屯長做不做得?”

先前低聲議論的將士皆是默然,滿臉羞愧之色。

他們雖是不喜隨軍賺取軍功,積累資歷的權貴子弟,卻甚是欽佩身先士卒的世家子,否則鐵血秦氏也不會受到衆多關中男兒的敬仰。

“孤王不願多說甚麼大義凜然的話,只想告訴你等,每位浴血奮戰的將士都不會被朝廷遺忘,更不會被孤王遺忘!”

劉徹再度提高聲調,繼續道:“死傷者,朝廷會好生撫卹其親眷,撫其老,使之安養天年;養其幼,使之茁壯成長!歸來者,朝廷亦有重賞,爵位,貲財,皆依軍功賜下!”

他頓了頓,復又道:“你等日後加官進爵,得成勳貴,蔭妻庇子,那你等後人豈非也是世家子弟?與秦立有何不同?”

“孤王麾下的將士,家世出身不論,諂媚討好無用,想要榮華富貴,想要高官厚祿,便用軍功來換!”

“入伍從軍,端是刀頭舔血的行當,性命都能豁出去,何必故做矯情,簡單粗暴便好!”

劉徹緩步走到身側的數十個巨大的木箱前,在衆目睽睽下,將之盡數掀開。

金錠!

所有的箱子裡都是金錠,沒有甚麼旁的珠玉寶物,獨獨就是金錠。

真真如他所言,簡單,直接,粗暴!

“將這些金錠給將士們盡數分了!”

劉徹向馬嶼和公孫賀吩咐一句,復又高聲道:“既已離京一年,孤王便讓你等休沐十日。家中有親眷的,早些回去報個平安,若是孤身一人的,拿著金子,出營玩個痛快!”

“記著!十日後,都給孤王老老實實滾回來,日後還有更多爵位和貲財讓你等用命來換!”

“諾!”

將士們登時盡掃陰霾,歡聲應諾道。

跟著殿下,有肉吃!

第四百六十三章 雒越復國第一百三十八章 協從理政第七百二十章 太子邀約第一百一十一章 河朔戰況第五百七十五章 微服出宮第七百八十九章 羯人南下第一百零一章 楋跋花兒第五十一章 諸般算計第六百二十五章 電力照明第一百零六章 播下種子第二百四十五章 大義滅親第二百四十四章 綠林好漢第八百一十七章 匈奴都尉第七百零五章 羅馬權鬥第四百四十八章 有限戰爭第二百三十二章 河湟谷地第六百八十四章 太子策問第四百一十五章 隋珠驚現第六百一十三章 京衛趕至第四百一十二章 今歲三伏第七百六十一章 困獸猶鬥第一百二十九章 關城大捷第三百八十八章 兩軍接戰第一百四十八章 募民屯田第七百五十八章 何爲皇商第四百一十四章 組建暗衛第四百九十五章 掌控西域第五百三十章 勒石蔥嶺第四百六十四章 匈奴分裂第一百三十九章 田間軼事第四十五章 劉榮歸國 第七百七十八章 猶太祭祀第六百七十九章 皇后贈馬第五百八十六章 馳道驛站第五百九十一章 劉乘之子第六百四十章 血祭之年(中)第三百七十二章 魯圖圖魯第七百二十一章 事出意外第五十九章 艾格服飾第二百八十九章 偶染風寒第七百七十六章 太子來援第四百九十三章 月氏借道第六百二十四章 國之爪牙第六百五十八章 餓狼出城第六百三十八章 國之重器第五百三十二章 子承父業第一百八十五章 悍然出手第一百三十五章 隴西豪強第三百五十章 諸越形勢第五百八十七章 倭國伊予第四章 甘泉夜宴第一百七十七章 發行國債第二百零三章 悄然萌生第四百六十二章 單車問世第四百零三章 春滿人間第一百三十九章 田間軼事第二百一十六章 賀蘭在望第六百八十一章 皇帝急召第三百八十二章 全軍潰逃第二百一十五章 文君出蜀第二百八十三章 太廟及冠第七百五十九章 安排見習第一百四十四章 拍賣戰俘 第三百九十九章 重整軍制第三百七十六章 皇后有孕第四百三十九章 鑄鋼爲炮第一百四十一章 天家氣象第六百一十九章 母女探病第三百四十章 經濟作物第六百零一章 欺人太甚第六百四十四章 宮邸女學第三百九十三章 陪伴嬌妻第五十七章 醫學見習第三百一十章 營養早膳第三百九十五章 處置薄氏第七百二十四章 入宮赴宴第五百二十五章 賊子就擒第一章 夜色未央第三章 冊立太子第八百零七章 釜底抽薪第六百三十七章 鐵道竣工第二百八十九章 偶染風寒第十五章 孤臣不孤 第四百二十六章 朝鮮割地第六百七十二章 騎軍借道第二百七十二章 秋季局勢第五百九十八章 遠交近攻第二百八十一章 實地考察第一百四十九章 大軍班師第一百五十三章 樑國風起第三十四章 上林春狩第七百八十八章 陽春三月第一百零九章 將門犬子第一百零二章 東市巧遇 第二百四十章 朝鮮作妖第三百八十七章 列陣決戰第二百八十一章 實地考察第一百二十一章 騎兵對決第六百七十五章 伴駕出行
第四百六十三章 雒越復國第一百三十八章 協從理政第七百二十章 太子邀約第一百一十一章 河朔戰況第五百七十五章 微服出宮第七百八十九章 羯人南下第一百零一章 楋跋花兒第五十一章 諸般算計第六百二十五章 電力照明第一百零六章 播下種子第二百四十五章 大義滅親第二百四十四章 綠林好漢第八百一十七章 匈奴都尉第七百零五章 羅馬權鬥第四百四十八章 有限戰爭第二百三十二章 河湟谷地第六百八十四章 太子策問第四百一十五章 隋珠驚現第六百一十三章 京衛趕至第四百一十二章 今歲三伏第七百六十一章 困獸猶鬥第一百二十九章 關城大捷第三百八十八章 兩軍接戰第一百四十八章 募民屯田第七百五十八章 何爲皇商第四百一十四章 組建暗衛第四百九十五章 掌控西域第五百三十章 勒石蔥嶺第四百六十四章 匈奴分裂第一百三十九章 田間軼事第四十五章 劉榮歸國 第七百七十八章 猶太祭祀第六百七十九章 皇后贈馬第五百八十六章 馳道驛站第五百九十一章 劉乘之子第六百四十章 血祭之年(中)第三百七十二章 魯圖圖魯第七百二十一章 事出意外第五十九章 艾格服飾第二百八十九章 偶染風寒第七百七十六章 太子來援第四百九十三章 月氏借道第六百二十四章 國之爪牙第六百五十八章 餓狼出城第六百三十八章 國之重器第五百三十二章 子承父業第一百八十五章 悍然出手第一百三十五章 隴西豪強第三百五十章 諸越形勢第五百八十七章 倭國伊予第四章 甘泉夜宴第一百七十七章 發行國債第二百零三章 悄然萌生第四百六十二章 單車問世第四百零三章 春滿人間第一百三十九章 田間軼事第二百一十六章 賀蘭在望第六百八十一章 皇帝急召第三百八十二章 全軍潰逃第二百一十五章 文君出蜀第二百八十三章 太廟及冠第七百五十九章 安排見習第一百四十四章 拍賣戰俘 第三百九十九章 重整軍制第三百七十六章 皇后有孕第四百三十九章 鑄鋼爲炮第一百四十一章 天家氣象第六百一十九章 母女探病第三百四十章 經濟作物第六百零一章 欺人太甚第六百四十四章 宮邸女學第三百九十三章 陪伴嬌妻第五十七章 醫學見習第三百一十章 營養早膳第三百九十五章 處置薄氏第七百二十四章 入宮赴宴第五百二十五章 賊子就擒第一章 夜色未央第三章 冊立太子第八百零七章 釜底抽薪第六百三十七章 鐵道竣工第二百八十九章 偶染風寒第十五章 孤臣不孤 第四百二十六章 朝鮮割地第六百七十二章 騎軍借道第二百七十二章 秋季局勢第五百九十八章 遠交近攻第二百八十一章 實地考察第一百四十九章 大軍班師第一百五十三章 樑國風起第三十四章 上林春狩第七百八十八章 陽春三月第一百零九章 將門犬子第一百零二章 東市巧遇 第二百四十章 朝鮮作妖第三百八十七章 列陣決戰第二百八十一章 實地考察第一百二十一章 騎兵對決第六百七十五章 伴駕出行
主站蜘蛛池模板: 洞口县| 湟中县| 通州市| 台州市| 巴马| 利辛县| 江达县| 湄潭县| 满城县| 巴塘县| 即墨市| 张家口市| 门头沟区| 林州市| 于田县| 东乌珠穆沁旗| 安义县| 建昌县| 辽阳市| 东辽县| 宁海县| 昂仁县| 永德县| 阿拉善右旗| 丹棱县| 安徽省| 襄汾县| 景泰县| 宝应县| 太湖县| 拉萨市| 天津市| 鹤峰县| 濮阳县| 开远市| 宝山区| 静海县| 额敏县| 平遥县| 游戏| 上饶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