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三百一十二章 解縣

河東郡,安邑縣南端,鹽池之畔,張遼與郭嘉等人正在查看鹽池。

河東鹽池分爲兩個大池,一個在解縣西北,謂之解池,東西二十五里,南北二十里。一個就在安邑縣西南端,東西長五十一里,南北寬六裡,週一百一十四里,實際上是一個很大的鹹水湖。

河東鹽池自三皇五帝之時就開始出鹽,至如今,此地出產的鹽,北輸幷州,西輸關涼,南輸雒陽,東輸冀州、兗州。

漢武元狩四年,用桑弘羊等言,興鹽鐵之利,天下鹽官凡二十八郡,而河東安邑爲首,隨後不少天子都曾親自來看鹽池。

鹽自古以來就是人類生存的必需品,鹽池的重要性自然不言而喻。

正如郭嘉當初出謀,讓他選擇河東立足,除了地利之勢外,很大一個因素就是鹽池,掌握了河東鹽池,幾乎就是坐地收錢,而且能夠控制河東四面州郡的鹽事,換取自己需要的糧草、戰馬和兵器。

鹽池之水冬季不凍,鹽池四周都是鹽畦,儲存鹽池水,是專門用來曬鹽的。

一旁的毌丘興對張遼解說著曬鹽的過程:“鹽工在鹽池四面墾地爲畦,引水沃之,水耗鹽成。每年二月墾畦,四月引水,夏月驕陽燻蒸,南風動盪,上結鹽板,光潔堅厚,板上水約三寸,翻騰浪花,落板即成顆粒,謂之鬥粒鹽。若逢小雨,則色愈鮮明,鹽質愈佳,宜及時撈採,若遇大雨,鹽復解散,秋冬地冷池枯,不能生鹽,間或有之,硝鹼相雜,味亦不正,故八月而止,每年得鹽百餘萬石。”

張遼聽得不由連連點頭,他還以爲河東鹽池是隨時能曬出來的,如今聽毌丘興一說,才知道這個週期也很長,是按年計算的,也頗是不易。

他又問毌丘興:“如今鹽池是那些世家掌控?”

漢武帝時,遠擊匈奴,耗費巨大,爲了收攏軍資,實行鹽鐵官營,收山海之利,但漢武帝死後,霍光輔政,在世家豪強的推動下,又恢復了鹽鐵私營,到了後漢,曾有天子嘗試恢復鹽鐵官營,但擰不過世家勢力,以失敗告終。

如今的鹽池便是由地方豪族掌控,而朝廷只派出鹽官,收取鹽稅。

張遼知道,鹽池之中摻雜著太多的勢力,而毌丘興身爲河東本地人,瞭解的應該更多一些。

果然,毌丘興神色也頗是凝重:“此地鹽畦,計有三十多家參與其中,河東、河楠、弘農、幷州、關涼乃至河內均有。”

張遼聞言,不由皺起了眉頭,三十多個世家豪強……如果他直接採取暴力剷除的手段,估計立時就是四面楚歌了,這河東太守怕也不能做了。

“都有哪些世家?”他又問道。

毌丘興沉吟道:“原本汝南袁氏也有,但如今卻是被臨洮董氏佔據了,除此之外,還有弘農楊氏、劉氏、扶風竇氏、耿氏、安定皇甫氏、武威胡氏、楊氏、京兆韋氏、金氏、杜氏、馮翊吉氏、滎陽鄭氏、河內方氏、中山甄氏、太原王氏、河東衛氏、範氏……不過如今範氏、衛氏已被主公掃除,由郡府暫爲接管。”

尼瑪,這麼多蒼蠅!

張遼忍不住想拍額頭,他沉吟了下,看向毌丘興:“若是將他們的鹽畦收歸官營如何?”

毌丘興忙道:“鹽鐵官營乃與民爭利,使君此舉,恐失人心,當三思而行!”

“與民爭利?”張遼哼道:“兩百年以來,倒是一直實行鹽鐵私營,沒見到百姓富庶,反倒是肥了那些世家豪強,與尋常百姓有何益處?”

鹽鐵這類國家命脈,著實不宜由世家豪強掌控和壟斷,否則只會讓世家勢力越發強大,可不是好事。

毌丘興又道:“此是國計,使君若行之,恐怕會受到天子問責。”

張遼挑了挑眉,這倒是個問題,眼下時機還不到,一旦董卓身死,關中失控,自己才能完全自主行事。

這時,郭嘉在一旁嘿聲道:“衛、範兩家所佔份額不小,他們被籍沒家產後,在鹽池的份額全由郡府接收,使君可以相國之名加強管制,則雖無官營之名,卻有官營之實。”

張遼咧了咧嘴,這個辦法不錯。郭嘉說的隱晦,但實際上就是要藉助董卓的名頭,先強行管控了鹽池再說,讓董卓擔個惡名,恐怕眼下也沒多少公卿和豪強趕去質詢董卓。

如果董卓問起自己,自己便可以說河東府庫空虛,要支持作戰,只能管控鹽池,加上李儒和田儀進言,想必董卓也不會過於問責。

而且對於今後鹽池的官營和私營,他也沒想好。單獨官營的弊端不小,產量會縮減,私營問題更大。他想到了後世的鹽引,事實上後世也沒有完全官營,只是合營。

不過無論如何,鹽池他是志在必得,縱然與那些世家爲敵,也在所不惜。

看著天色漸黑,他揮了揮手:“走!去解縣看看。”

……

解縣在鹽池西面,毗鄰鹽池,所以地位很重要。關於解縣的名字由來,頗是有趣,古籍記載,黃帝殺蚩尤於中冀,蚩尤肢體身首異處,蚩尤血入池化爲滷水,則解之鹽池也,因其尸解,故名爲解。

蚩尤之血化鹽池,張遼自然是不信的,河東鹽池真正的成因是億萬年前這裡曾是一片海域,後來歷經滄海桑田、地勢變遷才形成了如今的鹽池地質。不過,蚩尤和黃帝戰於此處,卻能反映出曾經的黃帝部落和蚩尤部落多半是爲了爭奪鹽池而戰鬥。

解縣一帶,田地頗多,他們一路向西數十里,地勢極爲平坦,兩側都是田野和密林,但很多田地卻都荒蕪了。

看到這大片荒田,張遼不由大爲嘆息。

戰亂帶來的災害的極爲嚴重的,大量的壯卒被招爲百姓,既加重了糧草的消耗,也減少了糧草的來源,饑荒遲早也會到來。

毌丘興彷彿知道張遼的想法,道:“解縣毗鄰鹽池,這一帶的百姓多被豪強僱傭,從事曬鹽和轉運之事,而且天子遷都長安之後,有官員來此徵募民夫,到南面中條山伐木,修復長安宮闕,除了解縣,還有附近的何北、大陽、蒲阪、汾陰數縣,都被徵調了不少民夫,家家戶戶都只剩下了老弱婦孺,故而耕田荒廢較多。”

張遼眉頭皺起,道:“天子遷都長安已有大半年,莫非宮闕還沒修葺完畢?”

毌丘興遲疑了下,低聲道:“長安宮闕已修葺完畢,但董相國又要在扶風郿縣修建郿塢,故而民夫都發到那裡去了。”

郿塢?

張遼這纔想起董卓還搞過這個事,不由嘆了口氣,連連搖頭。

郿塢靠近關中和涼州的交界之處,董卓修建郿塢,就意味著雄心壯志盡失,只準備享受了,要留後路。

事實上,歷史上董卓修郿塢、公孫瓚建易京、袁術修宮闕,都是走向了衰亡。雄心盡失,遠見全無,哪能不敗。

這時,毌丘興又道:“前日司隸校尉派人來傳令,說是還要招募民夫,去扶風修建郿塢。這事使君已壓下兩日,再遲恐怕相國會問罪。”

張遼擺了擺手:“哪有百姓與他,先拖延著,等再捉些白波俘虜再說。”

毌丘興忙道:“如今郡縣之中多有傳言使君曾打過司隸校尉劉囂,若是再因此事得罪了他,恐怕他會趁機問罪……”

張遼咧了咧嘴:“怕什麼,我當初爲司馬,都敢揍他捉他,他要是不識相,敢來河東,再打一頓便是!到時候讓相國派人來領他回去。”

毌丘興臉頰不由抽搐了下,郭嘉則是哈哈大笑。

張遼轉了話題,指著那一片荒地道:“這一片方圓數十里,極爲平整,便作爲屯田之地罷。”

屯田最好的效果是集中一片進行,既便於管理,也不至於與其他自耕地混亂,這一塊地方倒是很適合,大多土地荒蕪,少數的自耕地也便於遷移。

不過看到這麼大片荒地還沒有整理,張遼不由皺起了眉頭。

他的政令已經下去近一個月,按說下面早該行動了,如今這裡怎麼還全無動靜?

第四百八十五章 佈局與離間第六十一章 想法第四百四十四章 休屠各部第二百六十二章 戰孫堅(三)第六百五十二章 退走第五百六十七章 大亂第六百七十七章 秋風掃落葉第五百六十五章 目標長安第六百五十一章 搜尋第七百二十五章 遠來消息第五百五十二章 出手第五百七十一章 紛亂第六百九十八章 一個命令第一百零六章 萬馬奔騰第六百二十一章 病由第五百六十九章 天子東歸第六百三十二章 直襲壽春第六十七章 推手第二百八十八章 上任前的謀劃第三十四章 吊打第四十章 離開第二百八十三章 兩箭第八十七章 王方的報復!第五百四十八章 陳宮之謀第一百六十二章 一聲雷霆驚坐起第四百七十六章 血戰第四十章 離開第十五章 厚黑第四百七十五章 填河第六百三十九章 風雨欲來第五百四十章 搜刮第八十六章 各謀第五百六十二章 有人第七百三十章 幕後推手第二百六十七章 再見董卓第四十五章 唐突第二百八十章 董卓大敗第一百一十五章 坑蒙第一百零一章 臨機應變第三百二十章 謀奪上黨第六百六十一章 城頭吐血第七百一十一章 落幕第六百一十八章 暗處第六百六十三章 教導和佈局第二百二十四章 韓卻與陌刀第七百二十章 涼州謠第四百二十三章 長安亂(十六)第七百三十一章 關東之亂第四百六十四章 河套大漠第五百八十六章 東澗第一百六十七章 沿途第十三章 機智應對第七百一十八章 袁氏兄弟第二百八十二章 再詐第二十一章 暴起第五百四十六章 曹操出兵第二百五十九章 夜離第一百七十一章 雨住第五十一章 踩第四百二十六章 妙計敗敵第二百五十九章 夜離第四百七十六章 血戰第三百五十二章 責難第二百三十章 突如其來的驚喜第一百零一章 臨機應變第一百八十三章 能不能打大舅子?第五百九十二章 北渡第一百四十六章 惡人第四百三十六章 回家第四百三十五章 用人第三百六十七章 嫁禍第一百二十八章 上門女婿第三百五十一章 長安秋第三百零九章 河東書院第一百八十三章 能不能打大舅子?第一百三十五章 遷都之始第二百四十七章 佈局潁川第六百四十六章 曹操的狡詐第三百九十五章 最佳選擇第三百零四章 玉璽第四百七十章 郭嘉的敏銳第四百二十七章 離間第六十三章 風雪第三百零五章 衛固入彀第三百五十九章 毒蛇低頭第四百四十二章 決定第一百二十八章 上門女婿第一百一十章 退袁紹第十八章 風物第四百三十四章 北上幷州第三百四十二章 離間第九十三章 胡軫兵敗第三百五十四章 執金吾第九十八章 天子劍第二百九十三章 使君上任(二)第二百零一章 獵虎第六百五十九章 袁術大回軍第二十章 路中悍鬼第二百二十八章 郭跑跑第八十三章 找茬
第四百八十五章 佈局與離間第六十一章 想法第四百四十四章 休屠各部第二百六十二章 戰孫堅(三)第六百五十二章 退走第五百六十七章 大亂第六百七十七章 秋風掃落葉第五百六十五章 目標長安第六百五十一章 搜尋第七百二十五章 遠來消息第五百五十二章 出手第五百七十一章 紛亂第六百九十八章 一個命令第一百零六章 萬馬奔騰第六百二十一章 病由第五百六十九章 天子東歸第六百三十二章 直襲壽春第六十七章 推手第二百八十八章 上任前的謀劃第三十四章 吊打第四十章 離開第二百八十三章 兩箭第八十七章 王方的報復!第五百四十八章 陳宮之謀第一百六十二章 一聲雷霆驚坐起第四百七十六章 血戰第四十章 離開第十五章 厚黑第四百七十五章 填河第六百三十九章 風雨欲來第五百四十章 搜刮第八十六章 各謀第五百六十二章 有人第七百三十章 幕後推手第二百六十七章 再見董卓第四十五章 唐突第二百八十章 董卓大敗第一百一十五章 坑蒙第一百零一章 臨機應變第三百二十章 謀奪上黨第六百六十一章 城頭吐血第七百一十一章 落幕第六百一十八章 暗處第六百六十三章 教導和佈局第二百二十四章 韓卻與陌刀第七百二十章 涼州謠第四百二十三章 長安亂(十六)第七百三十一章 關東之亂第四百六十四章 河套大漠第五百八十六章 東澗第一百六十七章 沿途第十三章 機智應對第七百一十八章 袁氏兄弟第二百八十二章 再詐第二十一章 暴起第五百四十六章 曹操出兵第二百五十九章 夜離第一百七十一章 雨住第五十一章 踩第四百二十六章 妙計敗敵第二百五十九章 夜離第四百七十六章 血戰第三百五十二章 責難第二百三十章 突如其來的驚喜第一百零一章 臨機應變第一百八十三章 能不能打大舅子?第五百九十二章 北渡第一百四十六章 惡人第四百三十六章 回家第四百三十五章 用人第三百六十七章 嫁禍第一百二十八章 上門女婿第三百五十一章 長安秋第三百零九章 河東書院第一百八十三章 能不能打大舅子?第一百三十五章 遷都之始第二百四十七章 佈局潁川第六百四十六章 曹操的狡詐第三百九十五章 最佳選擇第三百零四章 玉璽第四百七十章 郭嘉的敏銳第四百二十七章 離間第六十三章 風雪第三百零五章 衛固入彀第三百五十九章 毒蛇低頭第四百四十二章 決定第一百二十八章 上門女婿第一百一十章 退袁紹第十八章 風物第四百三十四章 北上幷州第三百四十二章 離間第九十三章 胡軫兵敗第三百五十四章 執金吾第九十八章 天子劍第二百九十三章 使君上任(二)第二百零一章 獵虎第六百五十九章 袁術大回軍第二十章 路中悍鬼第二百二十八章 郭跑跑第八十三章 找茬
主站蜘蛛池模板: 文登市| 广水市| 丰镇市| 石门县| 甘德县| 丹阳市| 舞钢市| 衡山县| 鹤庆县| 舟曲县| 且末县| 家居| 女性| 同心县| 温宿县| 巴林右旗| 黄浦区| 通化县| 长宁县| 儋州市| 松滋市| 兴和县| 苍溪县| 新津县| 东丰县| 册亨县| 永定县| 宝山区| 黑水县| 芷江| 博罗县| 扬中市| 同心县| 长沙市| 娄烦县| 卫辉市| 连江县| 伊金霍洛旗| 榆社县| 神木县| 博乐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