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384章 春天來了

第384章 春天來了

楊川的一頓餃子宴,讓長安城血流成河,同時,也讓三輔之地的狗大戶和官吏們飽受其害。

張安世粗略計算過,光是這一場悄無聲息的‘瘟病’,便奪了九百多戶人家的性命,這還不包括那些附庸在狗大戶身上的狗腿子,以及那些專門替狗大戶們幹一些髒活兒、累活兒的‘遊俠兒’。

‘瘟病’爆發,流言四起。

長安城裡亂成了一鍋粥。

劉徹緊急調集北軍大營開到曲江池附近駐紮,另外,在皇宮周邊,便足足有兩支漢帝國最精銳的鐵騎拱衛,對長安城實行緊急管制。

未央宮裡出來的那一幫御醫,在皇帝的嚴厲斥責下,終於來到民間,卻往往是出工不出活兒,根本就不願去那些死人最多的地方去,生怕被瘟病奪了性命。

劉徹得知後,勃然大怒,一口氣砍掉了十幾顆腦袋,卻終究無濟於事。

這怨不得別人。

從文皇帝開始,醫者便漸漸成了皇室的御用之物,那些所謂的當世名醫一旦被皇室招募,便會由內府恩養,比一些在外征戰的將軍的俸祿還要高,雖然沒什麼爵位官階,但擋不住人家資歷深……

……

楊川莊子上,早早的便開始準備春耕了。

上林苑的三十萬畝屯田,如今都已責任到人,等若是承包給那些軍戶,每年只需上繳一定數額的錢糧,剩下的都是自己的,因而,都不用楊川去敦促,那些個軍戶便早早的開始給田地臥肥,那個田地啊,平整的比土炕還展拓,拳頭大的土疙瘩都尋不見一塊。

楊川家的三千多畝田地,如今除了種植麥子、穀子、糜子、大豆等作物,那些邊邊角角的地方不是菜田便是藥圃,一到春天,到處都開始泛綠。

一場春雨落下來。

第二天一大早,站在閣樓的窗前,便能看見遍地都是一層鵝黃色,不等露水散盡,春風吹上一個多時辰,那鵝黃色就成了淡綠色。

綠個瑩瑩,好看極了。

再過七八日,有些迫不及待的野花便會悄然開放,它們將會是這個春天的第一批客人。

“今年,該是元朔六年了吧?”

楊川帶著豹姐進了一趟秦嶺,在那裡呆了三五日,剛回到莊子上他都有些不適應了,那種深山寂靜、天地悄如的感覺,讓他都有些糊塗了。

“老師,如今是元狩元年,”侍奉一旁的張安世說道:“去歲乃元朔五年,老師說的其實也沒錯,今歲,的確應該是元朔六年,不過,皇帝聽從董仲舒和一些大讀書人的諫言,改了一個年號。”

楊川有點發呆。

在他的印象中,劉徹一輩子曾經改過很多年號,像什麼建元、元光、元朔、元狩、元鼎、元封、太初、天漢、太始、徵和、後元,零零總總,差不多要十幾個吧。

其中,最爲重要的應該是元朔、元狩兩個年號……

“不是應該還有個元朔六年麼?”

楊川愣了好一陣子,有些莫名的心虛,因爲,司馬遷的歷史書中記載得很是明白,元朔五年結束後便是元朔六年,元朔六年結束後,方纔是元狩元年。

也就是說。

楊川的穿越而來,已經開始略微改變了這個世界,甚至就連根本的時間線都出現了一些偏差?

“爲什麼改名爲元狩?”楊川突然問一句。

“聽司馬遷的說法,好像是因爲皇帝在上林苑狩獵,射倒一隻獨角五足的怪獸,故而,皇帝一時興起,便改了年號。”

張安世沉吟著繼續說道:“不過,這種說法有些牽強附會,學生以爲,皇帝的心思從根本上來說還是在北方,在匈奴。”

楊川微微點頭,甚爲欣慰的說道:“安世,能想到這一層,實屬難能可貴。”

他想了想,又問:“對了,朝堂上這幾日可有大事發生?”

張安世從袖中摸出一卷宣紙,不動聲色的遞過來:“三輔之地突然鬧起了瘟病,皇帝大怒之下,砍掉了一些官吏和御醫的腦袋,自己卻躲在上林苑去了。

劉陵出獄,如老師所料,不僅沒有再受到任何懲處,而且,還被封爲淮南王;皇帝臨去上林苑給大農令傳下旨意,讓你病體痊癒後便回到長安城,修築茂陵城的同時,順便給劉陵修築一座闊氣的淮南王府。

還有,丞相公孫弘最近幾日告病在家,聽說整日整夜的咳嗽不止,都吐血了。

還有幾名老臣也告病不出。

甚至,已經有十一位老臣陳情皇帝,懇求皇帝賜他們一個告老還鄉的恩賞……”

張安世這哈慫,一顆腦袋瓜簡直不可思議,只要他聽過的和見過的事情,事無鉅細,都能很快梳理的整整齊齊,一絲不茍,不愧是後世能成爲大漢頂樑柱的人物,朝堂上大凡小事,似乎就沒有一樣他不知道的。

楊川瞅著張安世,眼角含笑:“看看,這朝堂上終於有點意思了吧?”

張安世點頭:“老師以退爲進,學生受教了。”

楊川卻搖頭,淡然道:“不,不是以退爲進,而是以退爲退。”

張安世有些困惑的望著楊川,很認真的想了想,終於還是沒想明白,便乾脆拱手問道:“請老師賜教。”

楊川望著春意盎然的大地,渾濁的渭水,以及渭水對岸那一片太學院的閣樓亭臺,以及遠處秦嶺之巔的皚皚白雪,俊俏臉龐上漸漸浮現出一抹微笑。

“安世,你看這片天地,多好,多廣闊,”他遙指大地,輕笑道:“你可能並不知曉,我這幾年想盡一切辦法的鑽營當官,在長安城賺錢、升官、發財,並不惜自污名聲與曹襄等紈絝惡少同流合污,最大的目的,並非在長安城當一輩子大官。”

“有人說我楊川早年意在爵位,但求一官半職。”

“後來,我的爵位越來越高,官階也越來越大,如今才十八歲便位列三公九卿,可以說是權傾朝野,算得上一個人物了。”

“於是,便又有人說我楊川如今意在丞相,想要鬥倒公孫弘取而代之。”

“就連皇帝估計也是如此認爲的,故而,這纔有了他故意慫恿我與公孫弘纏鬥,就像著讓我們都一個頭破血流、兩敗俱傷,他一個當皇帝纔好搞平衡之術。”

“這是頗爲常見的帝王心術,不足爲奇,後面你會每天都面對這玩意兒。”

“而實際上,張安世。”

楊川擡頭看一眼黛青色的天空,深吸一口氣,憋了七八個呼吸後方才緩緩吐出,道:“實際上,我一開始的想法便是離開長安城。”

張安世有些聽不明白了。

他眨巴著眼,訥訥問道:“老師當年歷經千辛萬苦,好不容易來到長安城,怎的卻說從一開始便想著要離開?”

這哈慫的言外之意就很是明顯,那便是,既然你一開始就想著要離開長安城,那爲何還要想盡一切辦法的鑽進來?

楊川隨口說一句“等你到了我這個年紀就明白了”,便結束了渭水邊的這一場談話。

因爲,他看見天上飛來兩隻沙雕,還伴隨著幾聲頗爲焦急的鳴叫之聲,似乎出了什麼大事。

霍去病的沙雕?

他仰著臉仔細觀看一會兒,最終確定,還真是霍去病的大雕……

“安世,如果讓你當縣令,三年之內,能做到什麼程度?”楊川突然轉頭,正色問道。

張安世呆了一呆,應道:“這要看是哪個縣。”

楊川頗有深意的笑問:“若是長安縣令呢?”

張安世搖頭,直截了當的說道:“老師,學生可以在朔方郡那邊當一個十分出色的縣令,甚至,還可以帶出一支大漢最精銳的騎兵;

然而,在長安縣,卻當不好這個縣令。

老師,這長安縣聽上去很好,油水很足,各種條件也極好,理應是一個肥差,然而,也僅僅是肥差而已。

別人可能能當好這個縣令,但我不行。”

楊川頗爲好奇的問道:“你爲何不行?”

張安世極誠懇的說道:“學生的心還不夠黑,也不夠硬,心思也不夠陰……而最重要的一點,則是我抱的大腿還不夠粗。”

楊川哈哈大笑,被這哈慫成功惹笑了。

張安世說的是實情,一個沒什麼根基、背景和勢力的人,想要在長安縣當縣令,就得提前做好受氣包的心理準備,因爲,就算街邊小攤小販裡,說不定就有人能直通天命,一旦招惹下,可能便是一場沒來由的禍患。

所以,除了一些豪門世族出來的庸才、廢材,憑藉其無所事事、左右逢源的和稀泥工夫,方能在長安城當好縣令。

其他人,都不行。

“那你就去茂陵新城當縣令吧,”楊川眼睛望著天上飛來的那兩隻傻雕,口中隨意安頓著:“老師之所以一直拖著茂陵新城的夯築,便是不想親自去做有些事,免得被人給盯上,什麼事兒都幹不成。”

“讀書人們有一句俗話,說什麼樹欲靜而風不止。”

“實際上,這句話本身就有問題,你想啊,作爲一棵樹,你的主要作用不就是爲人遮風擋雨的麼?你還想幹什麼?”

“安世,你記住,這人啊,不要什麼都想著要自己去做,更不能想著有什麼好處和功勞,便想著一個人獨吞,那樣終究會吃壞肚子,給自己埋一粒禍患的種子,說不定哪天就讓你後悔不迭。”

張安世思索片刻,道:“老師,我明白了。”

楊川站起身來,活動著筋骨,笑道:“明白就好,我就怕你們幾個哈慫搶著去殺雞宰羊劈柴餵馬,卻忘了自己原本的身份,應該是一個好廚子……”

……

傻雕來了,霍去病還會遠嗎?

果然,小半個時辰後,一身破爛甲冑的霍去病來了,胯下的那匹踏雲騅一如既往的神駿,哪怕其身上遍佈傷痕,讓楊川看了都有些心驚肉跳。

這半年來,霍去病在西南之地都經歷了些什麼?

“也沒什麼,就是去了一趟漢中,然後,繞道斜谷,在深山老林裡穿行一個月,在川蜀以西打了幾仗,滅了十幾個連名字都沒有的小國。”

征戰歸來,霍去病看上去有些疲憊,對羽林軍的西南之行似乎根本就不願提及,只是一味的催促楊川:“趕緊弄一頓好酒好肉,饞死耶耶了。”

看著毫無形象的霍去病,楊川沒有再多問西南之事,而是親自下廚,燒了七八個熱菜,又涼拌了六個小野菜,卻無外乎爆炒牛肚、清燉羊肉、酸爛肉等‘硬菜’。

霍去病的胃口極好,只要是楊川家的飯菜,他敞開肚皮吃,差不多能咥掉兩條羊腿,一大盤酸爛肉,外加兩片鬆軟酥脆的鍋盔。

然後,喝一口楊川親手沖泡的三炮臺,愜意的都想放屁了。

“楊川,還是你家好,”霍去病吃飽喝足,連喝三碗茶,便毫無形象的往書架上一靠,“昨日南征歸來,皇帝宴請大將軍和有功將士,一頓烤全羊吃的我都想吐了。”

楊川笑瞇瞇的瞅著霍去病,仔細觀察這貨嘴角、兩腮和下巴位置那一層黑不拉幾的絨毛,嘿嘿笑道:“去病,怎麼回事,去了一趟南方之地,怎麼連鬍鬚都長出來了?”

霍去病伸手摸一摸自己的下巴,沒好氣的罵道:“幸好在大軍開拔前你私下給蜀中卓王孫家打過招呼,準備了足夠的鐵器、竹甲、皮甲、馬匹、糧食和戰車,要不然,這一趟恐怕就回不來了。

那地方又熱又溼,大軍行進每日不足三十里便須安營紮寨,要不然,將士們會得一種奇怪的病,一會兒發熱一會兒發冷,上吐下竄,有不少人還沒上戰場就死了……”

對眼下的西南之地,楊川其實一無所知,他也不過就是通過正常推斷,將那邊的降水、溫度提高了一些,差不多與後世的兩廣之地持平,然後,纔有的放矢的給羽林軍調集了一批糧食、藥材、兵械等。

劉徹突然改變主意,讓霍去病長驅直入滅了西南十幾個小國,甚至,楊川覺得可能只不過是一些部落、寨子而已……

說實話,楊川到現在都有些困惑,皇帝此舉,意在誰?

“只要全須全尾的回來就行,”楊川給霍去病換了一碗新茶,親手端過去,“先讓將士們好好休整一段日子,過不了一兩個月,估計又要出征了。”

霍去病點頭,甚爲疲憊的說道:“是啊,又要出征了。”

楊川看著霍去病的樣子,突然覺得什麼地方有點不對勁兒。

擱以前,這憨貨只要聽到能打仗,便會激動得睡不著覺,恨不得立即便能提槍上馬、上陣殺敵,可這一次……

怎麼有點消極怠工的意思?

楊川不動聲色的說道:“皇帝誓滅匈奴種,接下來的這兩三年,漠北之地將會是咱弟兄的主要戰場,得提前做一些準備。”

霍去病卻突然嘆一口氣,十分幽怨的說道:“不是去打匈奴。”

“昨日酒宴之上,皇帝已經說過,讓大將軍統帥五路精銳大軍北征匈奴,卻讓我帶三千羽林孤兒去什麼狗屁隴西郡……”

連著兩章被審覈、屏蔽,廚子也是沒轍了。

算了,就這樣吧。

(本章完)

第168章 豹姐懷孕了?第181章 朝中有人好種田第160章 我只是一個廚子啊……第39章 用拳頭說話第280章 印自己的書,讓儒生們哭去吧第314章 城頭擂鼓者,紅顏戎裝第432章 一錘定音第103章 屁股坐歪了(求追讀)第445章 援軍來了,卻又好像沒來第89章 賭約與飼料(求追讀)第62章 羊盤啊第354章 活兒好,該賞!第406章 大漢敗類第443章 這是一道硬菜第298章 楊川:攤牌了,我不是人第294章 麥子熟了第390章 那就別浪費糧食了第387章 蒜泥肘花第56章 庖丁解牛第43章 宮裡來的?第82章 接著饞(求追讀)第105章 刀子嘴 豆腐渣心(求追讀)第403章 兩個【老鷹皮】第355章 老劉家的人賭品真好第266章 劉徹要搞事了第100章 動了殺機第276章 江湖不全是打打殺殺第241章 我有一位朋友……第90章 皇帝這種生物(求追讀)第25章 封建迷信害死人第448章 你越反抗,本侯便越興奮第380章 楊川病了?第112章 侯門似海(求首訂)第345章 死人的話比活人的管用第87章 剩餘價值(求追讀)第382章 餃子 豹姐與小姑第312章 這道就叫硬菜吧!第24章 大雪山使者第59章 戰!第437章 這纔是開始第31章 司馬遷啊……第259章 兩個狗大戶第342章 兩隻鹹豬手第359章 給狗大戶們挖個坑第78章 被人告下了第412章 兩頭犟馬戶第77章 這該死的時代啊第323章 暴走的陳阿嬌第246章 小女子無以爲報……第322章 楊川家的親戚第256章 強行降智第174章 已經遲了第91章 要得,硬是要得!(求追讀)第379章 難纏的老劉家婦人第213章 解決吃飯問題第256章 強行降智第162章 皇帝要來了第198章 楊川小賊!第100章 動了殺機第129章 再熬熬……第304章 秘密武器與皇帝的影子第72章 犯病的曹襄第269章 督郵 司馬遷?第192章 廟小妖風大第271章 生亦何歡?第259章 兩個狗大戶第134章 誤入幽谷中第96章 全部弄死(求追讀)第206章 漢家女?第257章 千年王八第92章 雕奸啊第460章 地球儀 小婦人與‘大鍋飯’第434章 兩手都要黑第272章 歷史,是一場遊戲第301章 雞鹿塞第328章 那一年的長安城啊第117章 三鹿小奶糕第167章 你回去養狗吧第289章 先扔個王炸再說第47章 涮羊肉(中)第218章 不知道匈奴人如何窩冬……第174章 已經遲了第258章 自帶音效的男人第175章 打造野戰營的第一步第62章 羊盤啊第348章 錢幣 狗大戶和危機第146章 卓氏的請求第34章 明日有雨第192章 廟小妖風大第341章 朕,誓滅匈奴!第165章 劉徹的惡趣味第339章 看看這事鬧的第181章 朝中有人好種田第392章 東方朔與德什麼社第404章 不僅要給升官,還要讓他們發財第403章 兩個【老鷹皮】第452章 給劉徹畫大餅第417章 肥肉 誘餌與屠殺第335章 董仲舒那老不羞的第415章 【論:第一性的重要】
第168章 豹姐懷孕了?第181章 朝中有人好種田第160章 我只是一個廚子啊……第39章 用拳頭說話第280章 印自己的書,讓儒生們哭去吧第314章 城頭擂鼓者,紅顏戎裝第432章 一錘定音第103章 屁股坐歪了(求追讀)第445章 援軍來了,卻又好像沒來第89章 賭約與飼料(求追讀)第62章 羊盤啊第354章 活兒好,該賞!第406章 大漢敗類第443章 這是一道硬菜第298章 楊川:攤牌了,我不是人第294章 麥子熟了第390章 那就別浪費糧食了第387章 蒜泥肘花第56章 庖丁解牛第43章 宮裡來的?第82章 接著饞(求追讀)第105章 刀子嘴 豆腐渣心(求追讀)第403章 兩個【老鷹皮】第355章 老劉家的人賭品真好第266章 劉徹要搞事了第100章 動了殺機第276章 江湖不全是打打殺殺第241章 我有一位朋友……第90章 皇帝這種生物(求追讀)第25章 封建迷信害死人第448章 你越反抗,本侯便越興奮第380章 楊川病了?第112章 侯門似海(求首訂)第345章 死人的話比活人的管用第87章 剩餘價值(求追讀)第382章 餃子 豹姐與小姑第312章 這道就叫硬菜吧!第24章 大雪山使者第59章 戰!第437章 這纔是開始第31章 司馬遷啊……第259章 兩個狗大戶第342章 兩隻鹹豬手第359章 給狗大戶們挖個坑第78章 被人告下了第412章 兩頭犟馬戶第77章 這該死的時代啊第323章 暴走的陳阿嬌第246章 小女子無以爲報……第322章 楊川家的親戚第256章 強行降智第174章 已經遲了第91章 要得,硬是要得!(求追讀)第379章 難纏的老劉家婦人第213章 解決吃飯問題第256章 強行降智第162章 皇帝要來了第198章 楊川小賊!第100章 動了殺機第129章 再熬熬……第304章 秘密武器與皇帝的影子第72章 犯病的曹襄第269章 督郵 司馬遷?第192章 廟小妖風大第271章 生亦何歡?第259章 兩個狗大戶第134章 誤入幽谷中第96章 全部弄死(求追讀)第206章 漢家女?第257章 千年王八第92章 雕奸啊第460章 地球儀 小婦人與‘大鍋飯’第434章 兩手都要黑第272章 歷史,是一場遊戲第301章 雞鹿塞第328章 那一年的長安城啊第117章 三鹿小奶糕第167章 你回去養狗吧第289章 先扔個王炸再說第47章 涮羊肉(中)第218章 不知道匈奴人如何窩冬……第174章 已經遲了第258章 自帶音效的男人第175章 打造野戰營的第一步第62章 羊盤啊第348章 錢幣 狗大戶和危機第146章 卓氏的請求第34章 明日有雨第192章 廟小妖風大第341章 朕,誓滅匈奴!第165章 劉徹的惡趣味第339章 看看這事鬧的第181章 朝中有人好種田第392章 東方朔與德什麼社第404章 不僅要給升官,還要讓他們發財第403章 兩個【老鷹皮】第452章 給劉徹畫大餅第417章 肥肉 誘餌與屠殺第335章 董仲舒那老不羞的第415章 【論:第一性的重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定日县| 徐州市| 嘉祥县| 阿瓦提县| 石泉县| 阳春市| 库车县| 确山县| 龙游县| 文山县| 安图县| 富民县| 吉林省| 于田县| 临高县| 遂川县| 荥经县| 淮北市| 科尔| 南雄市| 广东省| 托里县| 宁明县| 平定县| 西青区| 西安市| 新河县| 东安县| 凤翔县| 榕江县| 山东省| 波密县| 本溪| 松桃| 梁山县| 辰溪县| 平果县| 白沙| 和田县| 罗山县| 新源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