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403章 兩個【老鷹皮】

第403章 兩個【老鷹皮】

果如司馬遷所言,聽說長寧侯楊川與董仲舒將在隴西郡進(jìn)行一場‘勢均力敵的巔峰之戰(zhàn)’,漢帝國將近一半的讀書人坐不住了。

要不是有些讀書人家境貧寒,拿不出那幾十枚錢幣的盤纏,估計(jì)趕來蹭飯……

咳咳,估計(jì)趕來參與‘辯論大賽’的讀書人數(shù)量還會更多一些。

短短一個月,從各地趕來隴西郡的讀書人,便足足有兩千多人,在這樣一個信息閉塞,文化程度普遍偏低的時代,這個數(shù)字讓楊川自己都大吃一驚。

“想不到,跑來蹭飯的讀書人這麼多?”

楊川呲牙笑道:“不過,咱也別小氣,孔夫子不是說過嘛,有朋自遠(yuǎn)方來不亦樂乎?”

門外傳來董仲舒的爽朗笑聲,悠然道:“長寧侯別來無恙啊?”

楊川一邊向外走,一邊笑答:“還行還行。”

等到楊川走出後堂,一步踏進(jìn)前廳,董仲舒似笑非笑的捻鬚道:“長寧侯學(xué)富五車,不過,你這論語卻解得不對。”

楊川拱手,對著滿屋子的老讀書人施了一禮,道:“怎麼不對?”

董仲舒:“論語中,朋、友二字是分開解的,這個朋呢,是同門師兄弟的意思,就譬如子路去找子貢,便可用有朋自遠(yuǎn)方來,可不是你說的酒肉朋友的朋。”

楊川哈哈大笑,渾不在意的居中落座,道:“果然不是朋,咱二人之間的輩分不對。”

其他人尚未明白楊川的意思,董仲舒卻是老臉一紅,打了個哈哈,笑道:“好了好了,長寧侯,你不是常說打人不打臉、罵人不揭短嘛,怎的又要舊事重提?”

楊川哈哈大笑。

這個董仲舒,當(dāng)初爲(wèi)了爭奪刊印書籍的機(jī)會,不惜自降身價,喊自家的三名小婦人一聲‘師孃’,此事太過離譜,故而,被楊川當(dāng)面嘲笑過幾次後,董仲舒終於還是服軟了。

“董公,你曾經(jīng)說過你董氏門下弟子衆(zhòng)多,桃李滿天下,如今看來果然如此。”

楊川瞅一眼幾名李氏族老,以及圍攏在董仲舒身邊的那些讀書人,笑瞇瞇的繼續(xù)說道:“就是不知此番來到隴西郡,有何貴幹?”

董仲舒捻鬚笑道:“聽說長寧侯新任隴西郡太守,老夫心中喜不自勝,想這隴西郡,乃我大漢西北門戶,西拒氐羌,北抗匈奴,此間百姓人飽受戰(zhàn)亂之苦,人煙稀少也就罷了,偏生長期與氐羌混居,自然少了一二分聖人教化。

不瞞長寧侯,老夫也曾令門人弟子來過幾次隴西郡,倒也教了一些好學(xué)生。

此番前來,卻也無外乎教書、育人兩件事而已矣。”

楊川微微點(diǎn)頭:“哦,原來如此。”

董仲舒拱拱手,左右看看,突然問道:“長寧侯,聽說你曾揚(yáng)言要與老夫坐而論道、一決高下,可有此事?”

楊川:“有啊。”

董仲舒笑問:“長寧侯,農(nóng)桑稼穡和算術(shù)之學(xué)老夫不如你,可要論及聖賢文章,你長寧侯恐怕不如老夫,你真要與老夫論道?”

楊川呵呵笑道:“道不論不通,理不爭不正,這天底下的學(xué)問,在很多時候並不是誰對誰錯的問題,而是看誰說的道理更有道理一些罷了。

就譬如你董公的天人感應(yīng)之說,本侯就很是不以爲(wèi)然,以爲(wèi)不過是你董仲舒昏了頭,胡言亂語、胡說八道,以後就休要拿出來欺世盜名了。”

此言一出,衆(zhòng)人盡皆臉色不善,兇巴巴的瞪著楊川。

楊川卻渾不在意,端了一碗茶漱漱口,側(cè)頭吐在劉滿遞過來的痰盂中,這才淺飲一小口,讚歎一句:“這茶的味道不錯。”

“長寧侯,老夫知道你的學(xué)識甚爲(wèi)淵博,算術(shù)之學(xué)和農(nóng)桑稼穡方面的學(xué)問天下無雙,只不過,對於先聖文章、治國安邦平天下的學(xué)問,卻遠(yuǎn)不及老夫,你真要與老夫一決高下?”

董仲舒神情肅穆至極,目光炯炯的盯著楊川,看上去還真有幾分天下第一大讀書人的架勢,讓追隨他的那些讀書人忍不住暗暗叫好。

可在楊川眼裡,老賊不經(jīng)意的眨了眨眼,二人便有了默契。

“背的書多,就不一定學(xué)問好,學(xué)問好,就不一定人品好,”楊川不置可否的輕笑一聲,悠然道:“董公,你是咱大漢最大的讀書人,裝了半肚子的聖人文章,這一點(diǎn),本侯還是頗爲(wèi)佩服的,只不過,這讀書之事,可不是你背誦文章多就學(xué)習(xí)好,食古不化,生吞活剝,東拉西扯,生搬硬套,這纔是你們這些讀書人的通病呢。”

楊川一邊喝著茶水一邊輕描淡寫的將天下讀書人輕薄一番,讓他那原本極爲(wèi)俊俏的臉龐,尤其顯得面目可憎,自然招來一片‘嗡嗡嗡’,卻是董仲舒門下弟子與李姓族老、讀書人們交頭接耳、竊竊私語。

董仲舒目光閃動,淡淡道:“長寧侯,既然如此,咱二人就辯上一辯。”

楊川點(diǎn)頭:“好。”

接下來,二人便約定了‘辯論會’的時間。

至於地點(diǎn),自然便是楊川家門前的那片空地,半山腰修出一個平臺,搭了兩溜帳篷,擺上桌椅板凳,各種美食、美酒、茶水,流水般的送上來。

可能因爲(wèi)出身廚子的緣故,所以,兩世爲(wèi)人的楊川,最爲(wèi)喜愛的一件事情便是吃席。

他喜歡這種熱熱鬧鬧的氣氛,聞著食物的香氣,看著衆(zhòng)人各不相同的吃相,居中而坐的楊川竟會生出一絲十分奇怪的想法:這天底下的皇帝,可不就跟自己一樣,高高在上,以天下江山爲(wèi)餐桌,以百姓供養(yǎng)爲(wèi)恩賞,讓天底下的這當(dāng)官的大吃大喝?

而且,光是大吃大喝還不夠。

這人的一顆心啊,其實(shí)就是天底下最大的深淵,就一無底洞,無論是當(dāng)皇帝的還是當(dāng)官的,若只是這般吃吃喝喝、拉拉扯扯,天下還亂不了。

畢竟,以眼下的漢帝國來說,約莫是一千五百名百姓人,供養(yǎng)一名大漢官吏,就算每一名百姓人從口糧裡節(jié)省下一口兩口,那當(dāng)官的也能吃成一頭大肥豬。

哪裡如後世有些王朝,七八名百姓人供養(yǎng)一名朝廷官吏……

……

前線吃緊,後方緊吃。

接下來的半個月時間,楊川與董仲舒的‘辯論賽’遲遲不見動靜,倒是源源不斷趕來的讀書人卻越來越多,原本搭建的帳篷不夠用了,便乾脆搬進(jìn)尚未完工的‘臨洮新城’。

平日間,這些讀書人吃吃喝喝的,滿腦子都是聖賢文章,就想著要在辯論賽上一鳴驚人,就算不能贏了長寧侯楊川,可是,能在天下讀書人面前一展風(fēng)采,那也是極好的一件事情。

當(dāng)然,絕大多數(shù)讀書人的心思,說到底還是想在楊川這位大漢新貴面前刷一波存在感。

這一點(diǎn),楊川心知肚明。

同樣的,董仲舒其實(shí)也很清楚。

沒辦法,漢帝國在楊川、董仲舒、南宮公主等人的共同努力下,設(shè)立了所謂的‘太學(xué)院’,似乎有點(diǎn)‘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繁榮景象,裡面的年輕學(xué)子倒也不少。

可這幾人心裡頭清楚得很,所謂的太學(xué)院,在各地權(quán)貴、名門望族的暗箱操作下,真正的寒門學(xué)子百中無一,幾乎清一色的‘貴三代’,沒什麼屁用。

爲(wèi)此,就連身爲(wèi)太學(xué)院祭酒的楊川,都懶得去太學(xué)院上班。

這一次隴西郡的‘辯論賽’,在楊川這裡,是一場針對朝廷、李氏家族的算計(jì),在董仲舒那裡,也是如此;可在天下讀書人眼裡,卻無異於一場‘天下文會’,是難得一見的機(jī)會,若能在貴人面前刷一波存在感,說不定便能一步登天……

“這便是臨洮新城?”

“嘖嘖,長寧侯好大的手筆,這城牆,這街道,這屋舍,比長安城的都要結(jié)實(shí)、闊綽一二分呢!”

“賢弟慎言,此爲(wèi)地方郡守治所,怎能與帝都相提並論!”

“……”

平日間吃肉喝酒時,這些讀書人望著河谷地帶熱火朝天的築城工地,並沒有幾個人關(guān)心過,此番一進(jìn)城,登時便被眼前一幕驚呆了。

城牆箭垛的高大結(jié)實(shí)自不待言,全部採用石塊堆壘、水泥混凝土澆築的方式,那些讀書人自然看不懂其中道理,反正就是覺得比黃土夯築的城牆牢靠上檔次;真正讓讀書人們目瞪口呆的,卻還是那十幾條四通八達(dá)的街道,足足有七八丈寬,整體呈現(xiàn)出一種十分好看的淡青色,平展展的,硬得很,馬車行駛在其上,竟是一絲一毫的顛簸都不曾有,哪像長安城的黃泥大道,雨天全是水坑爛泥塘,晴天塵土飛揚(yáng)能嗆死個人。

眼瞅著讀書人們大驚小怪的樣子,楊川一陣心累。

不就是幾堵水泥混凝土澆築的城牆和幾條馳道麼,至於如此大驚小怪?

若是讓他們知道,這些道路下面都被挖空,用石塊、水凝混凝土、鐵條等箍成了甬道,修築了排洪溝,不僅可以應(yīng)對百年一遇的大洪水,還能在戰(zhàn)時進(jìn)行地下運(yùn)兵運(yùn)糧……

估計(jì)這些讀書人都會罵他這位長寧侯是敗家子吧?

漢帝國的讀書人,向來重視口頭交流,楊川稱之爲(wèi)‘嘴交’。

對於農(nóng)桑稼穡之事,對於工程機(jī)械之事,向來都是嗤之以鼻,認(rèn)爲(wèi)這些玩意兒都是僕役、工匠等下等人應(yīng)該去幹的事情,君子嘛,憂國憂民,升官發(fā)財(cái)睡婦人才是正道。

當(dāng)然,並非所有的讀書人都如此。

董仲舒就不一樣。

這老賊進(jìn)城時就跳下馬車,硬拖著長寧侯楊川跟他一起緩步而行,一路上喋喋不休,東問西問,竟是比楊川家的幾名學(xué)生還要認(rèn)真好學(xué)。

“長寧侯,接下來做什麼?”

趁人不備,老賊突然壓低聲音問一句。

楊川不動聲色的說道:“把你的學(xué)生撒出去,開荒屯田,興辦學(xué)堂,三年之內(nèi),讓隴西郡富起來。”

董仲舒點(diǎn)頭,對楊川的計(jì)劃自然是瞭然於胸,道:“好。”

然後,只見老賊大踏步走到自己的馬車前,一步跨上去,就站在車轅的踏板上,大袖飄飄的朗聲說道:“長寧侯,你休要欺人太甚,不就一座小小的城池麼?真以爲(wèi)我儒門讀書人是好惹的?”

一嗓子便將所有人的目光吸引過去,齊齊看向董仲舒。

董仲舒十分騷包的彈一彈衣冠上看不見的塵埃,負(fù)手而立,淡然說道:“長寧侯,老夫與你的這一場論道,能否換一種方式?”

楊川面無表情的說道:“董公,你若不敢比試,就趕緊回長安城去,本侯再送你十幾名小舞娘、小廚娘、小歌娘?”

董仲舒冷哼一聲,開口道:“長寧侯,你可敢與老夫打賭?”

楊川:“賭什麼?”

董仲舒沉吟幾聲,道:“都說你長寧侯楊川熟稔農(nóng)耕稼穡,很會搞錢,在朔方郡當(dāng)太守時,只用了一年時間,便將一片不毛之地治理的井井有條、生機(jī)勃勃,老夫便與你賭一把農(nóng)耕稼穡之事,如何?”

楊川輕笑一聲:“怎麼,將天下讀書人召喚過來,就不敢與本侯論道了?”

董仲舒搖頭,傲然道:“不是老夫不敢與你論道,而是那種坐而論道的事情太過無趣,古人云,行萬里路,讀萬卷書,老夫只不過想給世人證明一次,我儒門讀書人不僅書讀得好,就算是治國平天下的本事,比你長寧侯一點(diǎn)都不遜色。

這樣吧,老夫以三年?duì)?wèi)期,與你長寧侯賭上一場。

三年內(nèi),老夫和門人弟子治理的幾個縣,若是不如你長寧侯親自治理的幾個縣,老夫甘拜下風(fēng),從此退隱山林,不再招收門人弟子,一直到死,如何?”

董仲舒此言一出,衆(zhòng)人登時大驚失色。

長寧侯楊川人品不行,名聲不佳,在眼下的漢帝國讀書人眼裡,其實(shí)就跟平陽侯曹襄、舞陽侯樊離等紈絝惡少並無二致,都能被點(diǎn)評成‘長安城四大惡少之一’,可人家在農(nóng)耕稼穡和做買賣搞錢方面,卻也是有目共睹,無論誰提起來,都會忍不住伸出大拇指點(diǎn)個贊……

董仲舒要與楊川賭農(nóng)耕稼穡,這不是用自己的短處,比人家的長處麼?

自取其辱。

這是諸多讀書人的一致想法。

甚至,已經(jīng)有人開始勸解董仲舒,自然又是一陣嘈雜紛亂。

“董公,請三思。”

“董公不可也!”

“……”

董仲舒卻絲毫不爲(wèi)所動,只是微微搖頭,嘆一口氣,瞅著楊川問一句:“怎的,長寧侯不敢還是不願?你可要知曉,老夫這是以自己的短處,與你長寧侯的長處比試,難道這一份膽氣都沒有了?”

楊川微微皺眉,似乎在反覆沉吟、思量著什麼。

良久良久,他才頗爲(wèi)勉強(qiáng)的說道:“也罷,本侯答應(yīng)董公便是,若本侯輸了,自會自當(dāng)請辭隴西郡太守一職,並上表請奏皇帝,將本侯的爵位降一階,如何?”

(本章完)

第160章 我只是一個廚子啊……第353章 無禮的衛(wèi)子夫第150章 有人哭第147章 長門宮怨?第309章 霍去病果然是楊川家的哈慫!第151章 有人笑第337章 都是老賊啊第164章 開胃菜第208章 擼草打兔子第305章 終於通透了第304章 秘密武器與皇帝的影子第60章 黑暗料理(上)第406章 大漢敗類第215章 生意的本質(zhì)第388章 吃相要好看第352章 論人心:最終卻不過一地雞毛第110章 暗流涌動中(求首訂)第106章 一桃殺三士?(求追讀)第15章 關(guān)心則亂第168章 豹姐懷孕了?第24章 大雪山使者第98章 天大的禍?zhǔn)?/a>第402章 來一場公平的坐而論道吧第465章 小小書童第329章 爆炒牛肚絲兒第244章 老師,我小姨十六歲了……第34章 明日有雨第458章 元狩元年的臘月二十三第364章 主動的滿月公主第347章 陳阿嬌的警告第266章 劉徹要搞事了第353章 無禮的衛(wèi)子夫第214章 天大地大第63章 張騫啊……(求追讀啊)第295章 這是釜底抽薪啊第267章 做兩筆買賣,聽一番話第10章 亂中取勝?第229章 子在川上曰第239章 這糟老頭子壞的很第183章 迷之殺局第235章 二姨給你撐腰!第262章 這瓜 挺甜……第7章 十三姨,我還小……第377章 讓她嚐嚐本廚子的手段第366章 黴毒:就是倒黴的毒第458章 元狩元年的臘月二十三第218章 不知道匈奴人如何窩冬……一點(diǎn)說明第254章 鬥狗大戶第372章 本侯這一菜刀剁下去第118章 館陶公主第339章 看看這事鬧的第442章 紅燒獅子頭第283章 這便開始敲詐勒索了?第32章 玩笑開大了第161章 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第435章 阿鐵 少女和大祭司第225章 既想白嫖,還想挖牆角?第152章 用菜刀講道理第457章 大漢背鍋俠:霍去病第363章 噶韭菜前的一點(diǎn)小日常第270章 狠人大帝的手段第321章 來自長安城的惡意第420章 特色美食:【羊肉串】第63章 張騫啊……(求追讀啊)第5章 天堂與地獄第36章 長安城啊第328章 那一年的長安城啊第398章 白馬羌人第205章 搞一波?第73章 平陽公主第337章 都是老賊啊第346章 家庭教師的日常:教書育人打公主第452章 給劉徹畫大餅第71章 饕餮第173章 賢者時刻第238章 你們啊,就剩下嘴硬了……第244章 老師,我小姨十六歲了……第313章 雖千萬人,吾往矣!第46章 涮羊肉(上)第352章 論人心:最終卻不過一地雞毛第232章 ***……?第424章 【論:神蹟?shù)谋匾浴?/a>第341章 朕,誓滅匈奴!第143章 不準(zhǔn)打臉啊第303章 這是高壓鍋啊第304章 秘密武器與皇帝的影子第457章 大漢背鍋俠:霍去病第339章 看看這事鬧的第125章 楊氏榨菜第38章 與子同袍第216章 啊,終於消停了第277章 做一個好人第417章 肥肉 誘餌與屠殺第396章 此去西北路迢迢第467章 楊川,請自重!第262章 這瓜 挺甜……第50章 豹姐,給力啊第16章 兩隻小雕第189章 想的美!
第160章 我只是一個廚子啊……第353章 無禮的衛(wèi)子夫第150章 有人哭第147章 長門宮怨?第309章 霍去病果然是楊川家的哈慫!第151章 有人笑第337章 都是老賊啊第164章 開胃菜第208章 擼草打兔子第305章 終於通透了第304章 秘密武器與皇帝的影子第60章 黑暗料理(上)第406章 大漢敗類第215章 生意的本質(zhì)第388章 吃相要好看第352章 論人心:最終卻不過一地雞毛第110章 暗流涌動中(求首訂)第106章 一桃殺三士?(求追讀)第15章 關(guān)心則亂第168章 豹姐懷孕了?第24章 大雪山使者第98章 天大的禍?zhǔn)?/a>第402章 來一場公平的坐而論道吧第465章 小小書童第329章 爆炒牛肚絲兒第244章 老師,我小姨十六歲了……第34章 明日有雨第458章 元狩元年的臘月二十三第364章 主動的滿月公主第347章 陳阿嬌的警告第266章 劉徹要搞事了第353章 無禮的衛(wèi)子夫第214章 天大地大第63章 張騫啊……(求追讀啊)第295章 這是釜底抽薪啊第267章 做兩筆買賣,聽一番話第10章 亂中取勝?第229章 子在川上曰第239章 這糟老頭子壞的很第183章 迷之殺局第235章 二姨給你撐腰!第262章 這瓜 挺甜……第7章 十三姨,我還小……第377章 讓她嚐嚐本廚子的手段第366章 黴毒:就是倒黴的毒第458章 元狩元年的臘月二十三第218章 不知道匈奴人如何窩冬……一點(diǎn)說明第254章 鬥狗大戶第372章 本侯這一菜刀剁下去第118章 館陶公主第339章 看看這事鬧的第442章 紅燒獅子頭第283章 這便開始敲詐勒索了?第32章 玩笑開大了第161章 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第435章 阿鐵 少女和大祭司第225章 既想白嫖,還想挖牆角?第152章 用菜刀講道理第457章 大漢背鍋俠:霍去病第363章 噶韭菜前的一點(diǎn)小日常第270章 狠人大帝的手段第321章 來自長安城的惡意第420章 特色美食:【羊肉串】第63章 張騫啊……(求追讀啊)第5章 天堂與地獄第36章 長安城啊第328章 那一年的長安城啊第398章 白馬羌人第205章 搞一波?第73章 平陽公主第337章 都是老賊啊第346章 家庭教師的日常:教書育人打公主第452章 給劉徹畫大餅第71章 饕餮第173章 賢者時刻第238章 你們啊,就剩下嘴硬了……第244章 老師,我小姨十六歲了……第313章 雖千萬人,吾往矣!第46章 涮羊肉(上)第352章 論人心:最終卻不過一地雞毛第232章 ***……?第424章 【論:神蹟?shù)谋匾浴?/a>第341章 朕,誓滅匈奴!第143章 不準(zhǔn)打臉啊第303章 這是高壓鍋啊第304章 秘密武器與皇帝的影子第457章 大漢背鍋俠:霍去病第339章 看看這事鬧的第125章 楊氏榨菜第38章 與子同袍第216章 啊,終於消停了第277章 做一個好人第417章 肥肉 誘餌與屠殺第396章 此去西北路迢迢第467章 楊川,請自重!第262章 這瓜 挺甜……第50章 豹姐,給力啊第16章 兩隻小雕第189章 想的美!
主站蜘蛛池模板: 化州市| 修文县| 开封县| 灌南县| 突泉县| 临江市| 上饶市| 汕尾市| 庄河市| 汕尾市| 革吉县| 张家口市| 拉孜县| 寿宁县| 大渡口区| 马边| 星座| 黄骅市| 宁国市| 漳州市| 中山市| 攀枝花市| 垫江县| 平远县| 金溪县| 鹿邑县| 辛集市| 苏尼特右旗| 松潘县| 凤凰县| 丰城市| 栾城县| 丰原市| 息烽县| 栾川县| 阿城市| 达孜县| 布尔津县| 延川县| 宁国市| 九龙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