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湖,不小,但也就那麼大。
孤鶩山之戰,終究還是有人看到了,於是那個出身雷家堡的少年還有幹蘭城慘禍的罪魁禍首一戰成名。
雪月城,東歸酒肆。
江湖客的談論聲此起彼伏。
“聽說了嗎?那雷無桀和鬼鴉在孤鶩山一戰,那場面,嘖嘖嘖。”
一個滿臉絡腮鬍的大漢猛灌了一口酒,大聲說道。
“‘火灼虯龍’雷無桀,一劍劈開了孤鶩山,鬼鴉那老魔半截身子都被燒成了炭!”
旁邊一個身著青衫的劍客面有紅暈,微醺的酒意讓他打開了話匣子,手裡拿著一根竹筷,一邊敲打著瓷碗,一邊搖頭晃腦地說道。
“乖乖,雪月城的小輩都這般兇悍了?當年槍仙一槍破千軍,如今他徒弟一劍開山,這江湖怕是要變天!”
角落裡,一個疤臉刀客長吁短嘆,語氣中羨慕有之,感慨有之。
坐在他對面的是一個頭戴斗笠的年輕漢子,聽到周遭恭維的話,冷冷一笑。
“鬼道功法陰毒,那鬼鴉三兩日便能將幹蘭城煉成鬼域,其手段堪稱逆天,雷無桀能活下來,八成是青城山留了後手!”
“就是就是!要我說,鬼鴉這個老東西纔是深藏不露,短短數日便成就神遊玄境,他修習的《九幽鬼典》當真了得.”
“噓~~~噤聲!!那東西雖好,但雪月城和青城山都發布了追殺令,你還想不想活命了??”
這便是江湖的一角,但也是整個江湖的現狀,幹蘭城上萬人命的慘禍已經轟動了整個北離,而作爲此次交鋒的主角,雷無桀和鬼鴉名動江湖。
不過兩人名聲卻又有天差地別,雷無桀成了江湖新秀,被那些好事者冠上“灼火虯龍”雷少俠的美譽,而鬼鴉,則恰恰相反,一字“鬼”道便將他砸入萬丈深淵,“九幽老魔”之名不脛而走。
天啓城內,看著送回來的消息,酒仙百里東君搖了搖頭,隨後將其遞給了一旁的司空長風。
“那小子,這回倒是名揚天下了。”
司空長風打眼一看,嘴角微挑。
“少年人的江湖,總是這般壯麗,看的我都想去跟那個鬼鴉掰掰手腕了!!”
“寒衣,那小子成神遊了,還是不弱的神遊。”
李寒衣輕輕點了點頭。
古波不驚的臉上依舊沒有太多的表情,只是眼底那絲激動終究暴露了她此時的不平靜。
“這次讓我最意外的其實不是雷無桀那個小子,而是青城山的那位道劍仙。”
君玉是此事的親歷者,在幾人發表完感慨之後,神色變得有些縹緲。
“大師兄,怎麼說?”
百里東君三人相視一眼,有些詫異,情報當中,趙玉真的確出手了,但就整個戰局來說,其表現並沒有多亮眼。
“挫其銳,解其紛,和其光,同其塵,趙玉真遠比我想象的還要厲害。”
君玉掃了一眼李寒衣,道家傳承已久,其淵源甚至能夠追溯到上古時期。
不同於其他門派,喜歡招搖,道家和光同塵,低調行事,可關鍵時候,更能展現出道家的不同。
“趙玉真在神遊玄境上走的非常快,非常穩。”說到此處,君玉目光隱隱有幾分驚歎。
“東君,你是天生武脈,如今境界已至神遊玄境中期,戰力堪比神遊後期,進步已經可以說是神速,而趙玉真”
“到底是說不愧是一脈相傳,還是說他是天生道種,若是當時我沒有感覺錯,他的境界應該已經到達神遊玄境後期,只差一步便至半步歸真.”
百里東君和司空長風登時一愣,神遊玄境境界拔升之難,他們都親身經歷了,兩人絞盡腦汁,如今纔到神遊玄境中期,趙玉真破境時間還在百里東君之後,其進階速度怎麼可能會這麼快?
“怎麼可能??”
君玉緩緩吐出一口氣,悠悠一嘆。
“是啊!怎麼可能這麼快!!”
百里東君放下手裡的酒壺,看向君玉。
“師兄,趙玉真有破境的秘法??”
忽然,百里東君覺察到有一道目光落在了自己身上,他下意識看向李寒衣,卻見這個師妹一副防賊的目光看著自己。
“師妹.”
“我是那種人嗎??”
“大不了我用自己的秘術換不就是了”
李寒衣聽到這話,將視線移到別處,沒有吱聲。
“女大不中留啊!!”
百里東君對於李寒衣的偏心有些無可奈何,當然他本意也不打算白嫖,那種下作的事情,他還幹不出來。
“不排除這種可能,不過也有可能與他自身的經歷有關,神遊玄境之上的修煉更多講究的是悟道,道是什麼,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定義。”
“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只有看的足夠多,經歷的足夠多,才能在某個瞬間悟出自己的道。”
百里東君忽然擡起頭。
“師兄,之前我在莫衣那兒,參悟了垂天和海運,也沒有像你說的那樣,走的很遠啊?”
君玉眉頭一皺,莫衣所在的蓬萊島他沒有去過,但就百里東君之前的描述,不難發現,那個地方是一個極爲玄妙的地方,道蘊自生,在那裡悟道,事半功倍。
“道有很多,天地之道,紅塵之道,就比如這風、這雨、天上的雷霆,土裡的翠竹,街道上人們的貪嗔癡恨,生離死別,書院的入世,佛家的慈悲,無一不是道,道很多,悟道最缺的不是道,而是契機,也就是我們常說的機緣。”
“蓬萊島我未曾去過,不過就你之前的描述來說,那裡到處都是道蘊,本就是一處參禪悟道的寶地,可這萬丈紅塵,卻沒有這種條件,所以纔有了各門各派下山遊歷的說法。”
“神遊萬里,一念歸真。”
“如今你們都已經成就神遊,若閒來無事,不妨換一種心態去看看如今的天啓,特別是街頭巷弄之中,那些百姓的起居,微末小事也可能蘊含著天地至理。”
言及此處,君玉忽又說道:“還有你們兩個,不用偷聽,以後隨他們三個一起過來吧!修行之路艱險,大道往往獨行,多一個同道之人,不失爲一樁美事。”
“多謝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