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124章 右相

草原與中都之間的戰(zhàn)事如黑雲(yún)壓城,草原諸部幾乎同時向後退去,不光是小部落,就連蕭煜賴以起家的四部,都開始朝著王庭方向靠攏。

原本黃漢吉部所在駐地,此刻已經(jīng)人去營空,只剩下一片好大的空地與周圍草場連成一片。雪剛剛停,一支騎隊踏著厚厚積雪來到這裡,騎隊之人皆是身著皮裘,頭戴貂帽,若是細(xì)心點看去,還能看到腰間那堪稱華麗的彎刀。

爲(wèi)首的是一名身著黑色貂裘的青年男子,貂裘算不上多麼華麗,甚至還有雜色。若在東都,權(quán)貴們是不屑於這種貂裘的,東都權(quán)貴更愛狐裘,貂裘除非是純色,否則不能與狐裘相提並論。與周圍其他騎士腰間綴滿寶石的彎刀不同,年輕人腰間掛的是一把樣式古樸的長劍,他率先在一個小丘上駐足,朝中都方向望去。

在年輕人身旁的是名面容枯槁的老者,用馬鞭指著中都方向,笑道:“中都西北一線,北靠白山,白山西北則是青河轉(zhuǎn)向?qū)⒉菰c中原兩分,河西側(cè)正是大鄭的河內(nèi)州。原本按照大汗的佈置,我們四部就像象棋裡橫行無阻的車,進可攻退可守,如果草原真有南下的中原的野心,西北一線去不得,則可繞開中都,由西南一線,**。西南一線,說到底就是兩個地形易守難攻,西涼走廊與河西平原,只要越過西涼走廊,再拔掉河西平原上的幾大營寨,整個西涼州就已是無險可守,好似那被脫了衣服的小娘們,沒有半點反抗餘地。”

聽到老者最後一句話,騎隊衆(zhòng)人皆是會心大笑,老者呵呵一笑,繼續(xù)說道:“大鄭西北四州,成三一之態(tài)勢,自西南往西北,分別是西涼州、西河州、河內(nèi)州,而位於三州之後的就是陝州,越過了西涼州,就有兩個選擇,一是順勢攻打陝州,繼而越過西嶺口,直逼直隸州乃至東都。二是繞過上行山,東進魯州、豫州等地。這次鄭帝調(diào)集西北四州之力,必定造成後防空虛,若是有一支騎兵由西南一線突進大鄭,到時不管是一還是二,都足以讓大鄭朝野震動,到時本就不願開戰(zhàn)的文臣自然會聒噪起來,往年草原之所以想戰(zhàn)就戰(zhàn),想和就和,東都諸公的軟弱態(tài)度可是其中關(guān)鍵,只要東都諸公在朝堂上施加壓力,足以讓徐林撤兵回防。”

一直是輕淡笑著的年輕人終於開口道:“黃臺吉倒是把東都諸公看得透徹。”

衆(zhòng)人又是大笑。

蕭煜笑著,笑意微冷,“東都諸公在乎的無非是一點華而不實的面子,草原只要名義上稱臣就好,至於西北死了多少人,丟了多少地,在他們眼中,苦寒之地而已,哪裡會在意這些。”

黃漢吉深有感觸的點頭道:“駙馬所說不錯,我年輕時曾隨使團出使大鄭,那時因西北戰(zhàn)事,汗王索要賠款,東都諸公開始很硬氣,扯皮了一個月功夫,最終把賠款改成賜幣,東都諸公就爽快答應(yīng),可銀子還是那些銀子,一分也沒少。”

一直在蕭煜另一側(cè)不顯山不露水的紫水陽嘴角露出一絲微嘲笑意,蕭煜之所以敢離開重兵駐紮的王庭來草原邊境,依仗的正是這位巫教長老。爲(wèi)了準(zhǔn)備即將到來的草原大戰(zhàn),秋葉已經(jīng)多日未曾露面,事實上蕭煜也不敢奢望讓秋葉這名道宗首徒來做自己護衛(wèi)。

一行人又朝西南方向行去,蕭煜故意落後了一步,與黃漢吉並肩而行,蕭煜輕聲說道:“紅娘子之亂雖平,但王庭內(nèi)部空虛,如今大敵當(dāng)前,博老資歷深厚,爲(wèi)人穩(wěn)重,出任左相之職,黃臺吉意下如何?”

黃漢吉不動聲色,“全憑駙馬做主。”

蕭煜看了黃漢吉一眼,似乎是想要瞧出什麼端倪,可惜只是看到了一張枯槁皺紋堆積出的奇怪笑臉。

蕭煜猶豫了一下,繼續(xù)說道:“那右相之職,有調(diào)動諸部之權(quán),兼領(lǐng)王庭十二部兵權(quán),能擔(dān)任此職的就只有黃臺吉你和申東贊臺吉兩人。你有什麼打算?”

黃漢吉搖搖頭豁達(dá)笑道:“我現(xiàn)在已經(jīng)是草原上最大的臺吉,擁有最廣闊的草場,最大的部族和最精銳的兵士,若是再做右相,就是不識好歹了,申東贊雖然比我差一點,但也算是第二大臺吉,想來他和我的意思是一樣的。”

蕭煜點了點頭,“那你覺得誰能出任此職?”

黃漢吉指了指蕭煜,笑道:“左右二相,左相常設(shè),而右相不常設(shè),有時汗王也可自領(lǐng)自領(lǐng)右相,如今大汗已經(jīng)不在,公主不熟政事,不如駙馬自領(lǐng)右相。”

蕭煜開顏笑道:“黃臺吉親自保舉蕭某做這個右相,日後蕭某若是不能還你一個封汗,豈不是要被人罵是忘恩負(fù)義?”

黃漢吉哈哈笑道:“那我就等著駙馬的封汗了。”

蕭煜擡頭看了看日頭,“不早了,回吧。”

甜棗已經(jīng)扔給博努,由著博努去分配,至於兵權(quán)也抓算在手中,雖然還有黃漢吉與申東贊這兩大臺吉制約,可終歸是蕭煜佔了名分,由三人中最弱的一人升爲(wèi)三人之首。

蕭煜調(diào)轉(zhuǎn)馬頭,最後朝中都方向看了一眼,自嘲一笑,以前在安國公府,唯一的念頭就是成爲(wèi)一名修行者,後來成了修行者來到草原,也沒想到過自己會成爲(wèi)可以指點江山那幫人中的一員,世事無常,莫過如此。

……

青河,每逢寒冬來臨,河面多會結(jié)冰,若是遇到數(shù)十年不遇的酷寒天氣,在壺口等處還會出現(xiàn)冰封瀑布的奇景,可惜的是冰面再厚,也經(jīng)受不住成千上萬馬蹄的踐踏,若是想要以此渡過青河,進軍河內(nèi)州,無疑很不現(xiàn)實。

時值臘月,青河河面上已經(jīng)結(jié)了一層不薄不厚的冰層,雖然算不上冰封三尺,但僅僅是走在上面是絕對沒問題的。

此時,有一負(fù)劍的青衣道人獨自行走在青河之上,

在雪後初晴的天氣裡,整條青河就像一條橫貫了大陸的玉帶,連接起兩座雪山,交匯出兩個民族。

青衣道人緩緩擡頭,望向東南方向的雪峰,還有雪峰不遠(yuǎn)處的雄城。那裡是中都。

再過不久,那座雄城多年未開的正門將會打開,數(shù)以十萬計的騎兵由此進入草原。

兵分三路,中軍在中都。

青衣道人只是淡淡一笑,轉(zhuǎn)而低頭看向腳下冰封的河面。

忽然,青衣道人擡腳在冰面上一跺腳,這一腳沒有夾雜任何一點元氣,只是體魄的力量。

冰面上出現(xiàn)了一道細(xì)細(xì)的裂紋。

秋葉面無表情的盯著這道細(xì)縫,忽然有了一個很瘋狂的想法。

……

臘月初八,蕭煜結(jié)束爲(wèi)期七天的巡邊之行,返回王庭。

與此同時,以博努爲(wèi)首的王庭遺老,以黃漢吉和申東贊爲(wèi)首的各部臺吉罕見的齊聚的王庭。

這是自林遠(yuǎn)死後,王庭首次有如此氣象。

雖然這次少了摩輪寺和草原巫教這兩支重要勢力,但卻迎來了一尊前所未有的過江猛龍,道宗!

三教之首,欲執(zhí)掌修行界之牛耳的道宗。

王府後花園內(nèi)有一引水入府鑄就的小湖,蕭煜和剛剛歸來的秋葉,加上摩輪寺弟子秋思,一同坐在湖邊亭中。

秋思嫺熟的擺弄著桌上的茶具,對於茶道竟是熟稔之極,蕭煜略顯驚奇的問道:“沒想到秋思上師還精通茶道。”

秋思皺了皺眉頭,繼而展眉一笑,“去大鄭遊歷時,一位官家小姐教我的。”

蕭煜點點頭,繼續(xù)看著秋思泡茶,洗茶。

秋葉始終神情淡然的坐在一旁,一言不發(fā)。

忽然蕭煜轉(zhuǎn)頭問道:“真人此行有什麼收穫?”

秋葉轉(zhuǎn)頭看向東南,說了兩個字:“青河。”

蕭煜也曾想過由西北一線渡過青河進軍河內(nèi)州,但黃漢吉的意思卻是由西南一線進軍西涼州,雖然都是打得以攻代守的主意,可進軍西涼州後的選擇卻是要更爲(wèi)靈活一點,若是進軍河內(nèi)州,就只剩下兵臨東都城下一路可走,蕭煜可不覺得自己現(xiàn)在能攻下東都,不但攻不下東都,反而還有被回軍後撤的徐林包了餃子的危險。

蕭煜皺著眉頭哦了一聲,沒有在個時候細(xì)問,而是扭頭望向亭外已經(jīng)結(jié)了一層薄冰的小湖,忽然笑道:“若是秋月禪師在這兒,你們?nèi)锏拿柺遣皇蔷退泯R了?”

第37章 羅漢相第250章 中州謀劃(二)第198章 逍遙遊第39章 送回東都第161章 雪中劍第156章 劍道二宗第51章 佔盡上風(fēng)第7章 他年我爲(wèi)王第198章 那條河碎了第61章 傘和破境第300章 了斷第51章 落下的花第133章 再去草原(三)第153章 擋劍第19章 論道(六)第67章 兩湖戰(zhàn)事(四)第136章 雪後初晴第67章 拳重如山,傘不可破第46章 望風(fēng)而降第256章 鎮(zhèn)魔井第186章 一劍與鍛體第66章 真實的草原第43章 領(lǐng)兵三萬臨王庭第198章 逍遙遊第216章 齊州響馬第191章 美人四相第38章 蕭煜的情第63章 將計就計第222章 兵圍三面(一)第96章 化龍第169章 千里下江都(三)第339章 上陣父子第85章 白雪下的陰霾第215章 聞香第272章 離中州第92章 顧命第144章 緣字第42章 天下震動第189章 八方雲(yún)動第28章 兄弟第172章 誅殺第4章 玉塵第107章 大婚(一)第178章 大喜(下)第26章 摩輪寺滅第43章 領(lǐng)兵三萬臨王庭第218章 識時務(wù)者第55章 偷襲第88章 若是我死了第79章 潛力與尋求投資第12章 客來第92章 顧命第286章 南北對峙第298章 歸政親政,封王就藩第108章 鬥劍第331章 戰(zhàn)未必要勝第172章 誅殺第58章 夜探第103章 祁山多歧路第83章 都有要找的人第70章 一劍東來第8章 見掌教(下)第98章 一個夢第166章 後建形勢(下)第225章 深夜訪客第182章 鉅鹿會始第173章 死戰(zhàn)第322章 江南士族第173章 帝和王第146章 何謂五氣又朝元第277章 兄妹(下)第178章 大喜(下)第162章 出世,退兵,回城第143章 大雪山下第149章 正明三十九年第258章 有人團圓有人離別(上)第248章 中州第158章 四串?dāng)?shù)珠第159章 道人扶棺第24章 神符下的山洞第53章 女子何至如此第208章 叩關(guān)第16章 渾身解數(shù)第66章 有人自湖上來第75章 新舊第136章 壞東西第355章 氣數(shù)已盡第112章 康莊大道第47章 草原上的先生第71章 敗了第312章 暗流涌動第124章 僵局第157章 狀元紅第110章 歸客第1章 中都督查使第84章 入城回城第65章 仙人植寶樹,平地起扶搖第155章 西北修行界第88章 除夕第53章 圍殺
第37章 羅漢相第250章 中州謀劃(二)第198章 逍遙遊第39章 送回東都第161章 雪中劍第156章 劍道二宗第51章 佔盡上風(fēng)第7章 他年我爲(wèi)王第198章 那條河碎了第61章 傘和破境第300章 了斷第51章 落下的花第133章 再去草原(三)第153章 擋劍第19章 論道(六)第67章 兩湖戰(zhàn)事(四)第136章 雪後初晴第67章 拳重如山,傘不可破第46章 望風(fēng)而降第256章 鎮(zhèn)魔井第186章 一劍與鍛體第66章 真實的草原第43章 領(lǐng)兵三萬臨王庭第198章 逍遙遊第216章 齊州響馬第191章 美人四相第38章 蕭煜的情第63章 將計就計第222章 兵圍三面(一)第96章 化龍第169章 千里下江都(三)第339章 上陣父子第85章 白雪下的陰霾第215章 聞香第272章 離中州第92章 顧命第144章 緣字第42章 天下震動第189章 八方雲(yún)動第28章 兄弟第172章 誅殺第4章 玉塵第107章 大婚(一)第178章 大喜(下)第26章 摩輪寺滅第43章 領(lǐng)兵三萬臨王庭第218章 識時務(wù)者第55章 偷襲第88章 若是我死了第79章 潛力與尋求投資第12章 客來第92章 顧命第286章 南北對峙第298章 歸政親政,封王就藩第108章 鬥劍第331章 戰(zhàn)未必要勝第172章 誅殺第58章 夜探第103章 祁山多歧路第83章 都有要找的人第70章 一劍東來第8章 見掌教(下)第98章 一個夢第166章 後建形勢(下)第225章 深夜訪客第182章 鉅鹿會始第173章 死戰(zhàn)第322章 江南士族第173章 帝和王第146章 何謂五氣又朝元第277章 兄妹(下)第178章 大喜(下)第162章 出世,退兵,回城第143章 大雪山下第149章 正明三十九年第258章 有人團圓有人離別(上)第248章 中州第158章 四串?dāng)?shù)珠第159章 道人扶棺第24章 神符下的山洞第53章 女子何至如此第208章 叩關(guān)第16章 渾身解數(shù)第66章 有人自湖上來第75章 新舊第136章 壞東西第355章 氣數(shù)已盡第112章 康莊大道第47章 草原上的先生第71章 敗了第312章 暗流涌動第124章 僵局第157章 狀元紅第110章 歸客第1章 中都督查使第84章 入城回城第65章 仙人植寶樹,平地起扶搖第155章 西北修行界第88章 除夕第53章 圍殺
主站蜘蛛池模板: 威信县| 忻城县| 清水河县| 丰台区| 天峻县| 报价| 法库县| 宝丰县| 东乌| 涪陵区| 罗山县| 垣曲县| 苗栗县| 安仁县| 四平市| 中江县| 湟源县| 青冈县| 聂荣县| 南开区| 阳东县| 奎屯市| 万年县| 乌鲁木齐市| 富民县| 桂阳县| 都匀市| 游戏| 阿拉善右旗| 玉山县| 弥渡县| 固镇县| 金平| 潼南县| 明水县| 精河县| 松阳县| 原平市| 铜鼓县| 攀枝花市| 宜川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