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166章 後建形勢(下)

鉅鹿城城主府,佔地廣闊,尤其是城主府前的那片青石板鋪就的巨大空地,更是早年間大楚駐守鉅鹿城的將軍校閱士兵所在,足足佔地三十畝。

蕭煜的三千虎衛(wèi)就是停在此處,而蕭煜等一行四人則是繼續(xù)向府內(nèi)走去。

四人慢慢分成兩撥,蕭疏和蕭政走在前面引路,蕭煜和慕容燕並肩走在後面。

慕容燕不像是與人言語,倒像是在獨自感慨道:“蕭盛功在東都風(fēng)生水起,而我卻狼狽似喪家犬,轉(zhuǎn)眼間他的兒子都已成家立業(yè),我仍舊孤身一人,世事無常,世事無常。”

蕭煜頗有哭笑不得之感。

慕容燕搖搖頭道:“明光,論地位功業(yè),你與我們這些老輩人已經(jīng)相差無幾,甚至猶有過之,可說起心態(tài),有些東西你還是體會不到。”

蕭煜平靜道:“你方唱罷我登場,城頭變化大王旗。”

慕容燕一笑道:“這次你大張旗鼓地來鉅鹿城與我會晤,後建那邊肯定會有動作,就是不知道會是哪位長老過來。”

蕭煜輕聲笑道:“難道是大長老出關(guān)了?那四位長老不是各自爲(wèi)政嗎?”

慕容燕苦笑道:“小皇帝的密詔,等於變相地將五王聯(lián)合在了一起,現(xiàn)在大梁城易主,那四位長老也不得不順應(yīng)形勢,先著手把我這個最大的麻煩解決掉,然後才能繼續(xù)內(nèi)鬥。畢竟安內(nèi)必先攘外。”

蕭政和蕭疏剛剛跨過中門,天邊有一抹暗雲(yún)急速涌來。

蕭煜回頭望去,臉色平靜。

四名身影分散立在黑雲(yún)之上,望著腳下的鉅鹿城,虎視眈眈。

鉅鹿城,滿城震動。

竟然是後建魔教的四位長老聯(lián)袂而至。

東長老李詡,西長老孫平,南長老謝仙,北長老馮義。

緊接著蕭政和蕭疏也看到了頭頂上的厚重鉛雲(yún),以及鉛雲(yún)上那四道身影。

蕭政面無表情,蕭疏臉色沉重。

魔教四長老竟然這麼快達成了和解,遠遠超出兩人的預(yù)料之外,也就是說他們寄希望於五王不合而無暇東顧鉅鹿城的算盤徹底落空了。

反倒是蕭煜和慕容燕早有預(yù)感,並未如何失落驚訝。

四位長老孤身前來,沒有一兵一卒,擺明了是要用修行界的方式解決問題。

蕭煜和慕容燕也不得不應(yīng)戰(zhàn)了。

老話說得好,江湖事江湖了。

蕭煜轉(zhuǎn)過身來,背對中門,然後揮了揮手。

三千虎營瞬間東西兩分,向兩側(cè)後撤退去,蕭疏和蕭政也隨之退進中門之內(nèi)。

這片曾經(jīng)的校閱校場中只剩下蕭煜和慕容燕兩人,出人意料,慕容燕這個“局內(nèi)當(dāng)事人”沒有說話,反而是作爲(wèi)局外人的蕭煜大聲開口道:“諸位長老,此番興師動衆(zhòng)所爲(wèi)何事?莫不是又想要蕭某的項上人頭?”

李詡一襲黑色華服,面容看起來不過是五十許歲,若非此時高踞雲(yún)端,倒更像是東都城裡養(yǎng)尊處優(yōu)的老國公之流。

蕭煜之所以如此開口,是因爲(wèi)上次他來鉅鹿城時曾險些命喪李詡之手,最後關(guān)頭還是由大真人微塵出手相救,方能安然返回中都。

李詡面容平靜,開口道:“蕭煜,今日我等前來,不止是你,就連慕容燕的人頭,也要一併帶走。”

站在蕭煜身旁的慕容燕伸手摸了摸自己的腦袋,大笑道:“李詡啊李詡,你也不怕風(fēng)大閃了舌頭。”

說話間慕容燕另外一隻手已經(jīng)按在了腰間的刀首上,刀鞘中元氣如滾滾大河。

有慕容燕這位天下第五人在身側(cè),蕭煜沒有出手的意思,只是靜觀其變。

世人皆知後建大將軍慕容燕最擅徒手對敵,卻不知他還有一刀,此刀名爲(wèi)蓮華,本是佛門戒刀,被歷代佛門高僧大德佛法加持,說是一等一的至寶也不爲(wèi)過,深藏佛門祖庭之中。不過在當(dāng)年佛門三分時,流落世間,幾經(jīng)輾轉(zhuǎn)多人之手,最後落到了慕容氏手中,又被上代慕容氏家主送給自己最小的兒子慕容燕,後來慕容燕出走慕容氏,便將此刀一同帶走。

天空中的四位魔教長老已經(jīng)分爲(wèi)四方站立,東方位置是手持黑玉盤龍的東長老李詡,西方位置是身材矮小的西長老孫平,南方位置是氣態(tài)淡泊出塵的南長老謝仙,北方位置是渾身鬼氣森森的北長老馮義。

“你們四個不是上官仙塵的一合之?dāng)常瑓s敢來我面前大放厥詞,慕容燕不才,願試諸位手段如何。”

慕容燕說完之後探臂伸手,五指併攏如刀,以武道一途躋身天下十人之列的慕容燕輕喝一聲,手刀劃出一道巨大的彎月狀弧度向天空中劈去。

李詡一步踏出,手中黑玉盤龍向前遞出,不躲不避,以黑玉盤龍抵住這道霸道刀芒,在天空中一直向後退去近百丈才堪堪止住身形。

馮義冷哼一聲,雙袖一抖,兩道青色劍光自袖口而出,裹挾著滾滾鬼氣,如同兩條孽龍飛向慕容燕。

慕容燕伸出雙手,屈指而彈,發(fā)出兩道清脆聲響後,兩柄飛劍被震散了鬼氣顯露出真容,然後哀鳴著倒飛而回。

慕容燕從容依舊。

仙風(fēng)道骨的謝仙身穿一身黑白道袍,飄然似仙,擡起大袖,如同漫天花雨一般祭出數(shù)十道符篆,符篆有靈,在空中排列成陣,煌煌奪目。

謝仙一出手便是道宗符篆派的看家手段。

西北內(nèi)部派系山頭林立,道宗內(nèi)部同樣如此,千年下來,許多道宗弟子雖然師出同源,但卻可能分屬不同派系,根據(jù)所行道路不同,共分爲(wèi)五派,分別是積善、經(jīng)典、符篆、丹鼎以及占驗。

其中積善派講究入世積累善功,以掌教真人紫塵爲(wèi)尊,也是道宗千年大計的主要推動者,不過在紫塵飛昇之後,只剩下清塵獨自一人支撐,已然不復(fù)當(dāng)年鼎盛之勢。而經(jīng)典派則是講究出世參契,守一、坐忘、朝徹,窮經(jīng)皓首,不外如是,此派處在一個不上不下的位置,以玄塵爲(wèi)代表人物。符篆派不用多言,精通符篆、陣法,也是最爲(wèi)勢大的一派,玉塵、微塵等人皆是此派中人。丹鼎派興盛一時,先有無塵後有天塵,算是傳承有序。至於占驗派,有奇門遁甲、六壬課、太乙神數(shù)、六爻易佔、文王課、推命術(shù)、相術(shù)、堪輿、圖讖、望雲(yún)、省氣等,可測明辨吉兇、預(yù)測禍福、知天知人,以青塵爲(wèi)首。

謝仙是符篆派中人,也是掌教真人在後建魔教留下的一顆棋子,不過隨著掌教真人登天飛昇,謝仙這顆棋子怕是連顏色都已經(jīng)變了。

符陣氣機牽扯之間,有泰山壓頂之勢!

慕容燕握住腰間刀柄。

有大風(fēng)起,有云涌動。

慕容燕拔刀暴起。

天空中有連綿雷聲炸響,刀鞘內(nèi)如長河的洶涌刀氣以一線之勢撕裂天空。

這是慕容燕觀青河之水而悟出的一刀,每逢汛期青河水勢浩浩蕩蕩,勢不可擋,如大水泄崑崙。

慕容燕的這一刀如大河傾瀉,東流入海。

雖然稍遜上官仙塵張口吐出半個劍宗,但已然相去不遠。

一刀席捲。

符陣瞬間支離破碎。

漫天黑雲(yún)盡數(shù)散去。

即便是四位後建魔教長老聯(lián)手,也不得不暫避這一刀的鋒芒!

但是,這只是半刀而已。

一去一回方爲(wèi)一刀。

原本一往無前的刀勢驟然一停,然後猛然後撤。

青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又復(fù)回。

洶涌刀氣瞬間佈滿了整個天空,不見黑雲(yún),不見符篆,不見四位魔教長老。

只餘這一刀而已。

慕容燕手掌蓮華,臉色平靜。

一次次戰(zhàn)場廝殺,一次次險死還生,他從一個慕容家棄子成爲(wèi)今日的後建大將軍。

最開始,他所能憑藉的,也僅僅只有手中一刀而已。

第11章 崑崙五千裡(中)第163章 有客來第42章 天下震動第59章 各自逃命第192章 男人女人第48章 滾回西北去第234章 國事第18章 論道(五)第80章 劍來第93章 論今第275章 再上梅山,毫釐之爭第323章 而立之年第68章 何謂浩然正氣第289章 新王第48章 無憂矣第320章 圍城而戰(zhàn)(中)第130章 迴夢(上)第230章 迴夢第279章 朝堂之上,一道聖旨第281章 天使傳旨,內(nèi)廷總管第132章 再去草原(二)第80章 金丹第32章 修佛與修魔第12章 靈虛第81章 宮內(nèi)宮外第278章 姐第62章 一世安寧第69章 公主殿下第27章 破七星第73章 天機榜第164章 潰逃第173章 千里下江都(七)第123章 挑動太湖天下反第185章 國事艱難第254章 不忘初心第144章 觀戰(zhàn)第14章 商路重開第148章 一身寶光壓萬鬼第171章 千里下江都(五)第142章 定風(fēng)波(三)第27章 三品第129章 嫁人和聽法第111章 劍魔第133章 西涼第49章 黑水萬第13章 謀議第160章 刀劍來第106章 走西口第161章 雪中劍第166章 白離音第100章 女子心思和天下大亂第276章 父子收官,梟雄暮年第158章 江南春第104章 祁山亂局第165章 後建形勢(中)第251章 中州謀劃(三)第14章 商路重開第79章 登門惡客第322章 江南士族第50章 雨幕下的琴師第56章 黑色漩渦第198章 那條河碎了第88章 若是我死了第48章 夜路小心第34章 小院裡的蕭煜,城門口的蕭烈第163章 家宴(下)第10章 崑崙五千裡(上)第199章 雙劍四象,刺劍還劍第193章 約法三章第167章 兩座書房第79章 潛力與尋求投資第166章 後建形勢(下)第66章 送劍收劍第67章 天人戰(zhàn)履霜第114章 李代桃僵第100章 羅布淖爾第140章 定風(fēng)波(一)第164章 家事國事天下事(上)第8章 見掌教(下)第118章 雖千人吾往矣第282章 霸王之鑑,入主東都第2章 從天落下的人第182章 八絕第84章 太乙分光劍第155章 拼命一劍第114章 飲茶第168章 兩方籌謀第171章 鉅鹿城第64章 那本書第149章 正明三十九年第143章 天人之戰(zhàn)第14章 蕭煜的目的第157章 狀元紅第2章 從天落下的人第194章 王霸、道侶第255章 聽?wèi)虻男乃?/a>第284章 秋獵(四)第69章 公主殿下第53章 聖女第163章 才子佳人
第11章 崑崙五千裡(中)第163章 有客來第42章 天下震動第59章 各自逃命第192章 男人女人第48章 滾回西北去第234章 國事第18章 論道(五)第80章 劍來第93章 論今第275章 再上梅山,毫釐之爭第323章 而立之年第68章 何謂浩然正氣第289章 新王第48章 無憂矣第320章 圍城而戰(zhàn)(中)第130章 迴夢(上)第230章 迴夢第279章 朝堂之上,一道聖旨第281章 天使傳旨,內(nèi)廷總管第132章 再去草原(二)第80章 金丹第32章 修佛與修魔第12章 靈虛第81章 宮內(nèi)宮外第278章 姐第62章 一世安寧第69章 公主殿下第27章 破七星第73章 天機榜第164章 潰逃第173章 千里下江都(七)第123章 挑動太湖天下反第185章 國事艱難第254章 不忘初心第144章 觀戰(zhàn)第14章 商路重開第148章 一身寶光壓萬鬼第171章 千里下江都(五)第142章 定風(fēng)波(三)第27章 三品第129章 嫁人和聽法第111章 劍魔第133章 西涼第49章 黑水萬第13章 謀議第160章 刀劍來第106章 走西口第161章 雪中劍第166章 白離音第100章 女子心思和天下大亂第276章 父子收官,梟雄暮年第158章 江南春第104章 祁山亂局第165章 後建形勢(中)第251章 中州謀劃(三)第14章 商路重開第79章 登門惡客第322章 江南士族第50章 雨幕下的琴師第56章 黑色漩渦第198章 那條河碎了第88章 若是我死了第48章 夜路小心第34章 小院裡的蕭煜,城門口的蕭烈第163章 家宴(下)第10章 崑崙五千裡(上)第199章 雙劍四象,刺劍還劍第193章 約法三章第167章 兩座書房第79章 潛力與尋求投資第166章 後建形勢(下)第66章 送劍收劍第67章 天人戰(zhàn)履霜第114章 李代桃僵第100章 羅布淖爾第140章 定風(fēng)波(一)第164章 家事國事天下事(上)第8章 見掌教(下)第118章 雖千人吾往矣第282章 霸王之鑑,入主東都第2章 從天落下的人第182章 八絕第84章 太乙分光劍第155章 拼命一劍第114章 飲茶第168章 兩方籌謀第171章 鉅鹿城第64章 那本書第149章 正明三十九年第143章 天人之戰(zhàn)第14章 蕭煜的目的第157章 狀元紅第2章 從天落下的人第194章 王霸、道侶第255章 聽?wèi)虻男乃?/a>第284章 秋獵(四)第69章 公主殿下第53章 聖女第163章 才子佳人
主站蜘蛛池模板: 甘肃省| 依兰县| 海丰县| 兴安县| 阿克苏市| 平阳县| 巩义市| 黎川县| 揭东县| 固安县| 苏尼特右旗| 福泉市| 江达县| 夏河县| 阿鲁科尔沁旗| 房产| 兴义市| 台中市| 嵩明县| 昌吉市| 翁牛特旗| 保亭| 顺平县| 灵武市| 新晃| 鸡泽县| 金昌市| 慈利县| 北碚区| 淅川县| 镇沅| 应用必备| 南投市| 郴州市| 嵊泗县| 蓬莱市| 玛纳斯县| 大关县| 丰都县| 岑巩县| 准格尔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