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42章 天下震動

兩封幾乎同時到達的奏章同時震驚了大鄭朝堂。

前一封是西河州巡撫宋明文的絕筆,也是西河州巡撫衙門送出的最後一封奏章,致使大鄭朝野震動。正明四十年,三月初一,西北二十萬叛軍在叛臣徐林的率領下,由西涼州**西河州,西河州總兵官戰死,巡撫宋明文墜城殉國,西河州布政使李天夏獻城而降。西河州也成爲繼西涼州之後失陷的第二州。雖然在中都失陷之後,大鄭諸公早就預料到會有這一天,但真當這一天來臨時,朝堂之上又免不了一番爭吵。

至於第二封奏章,則是前暗衛大都督蕭烈之次子蕭瑾竟被蕭煜放回東都,同時帶回了由現任叛軍軍師中郎將藍玉親自操筆,遞給鄭帝的一封請罪摺子。叛軍賊首蕭煜在大肆肆虐西北的同時,竟然心懷叵測地主動要求請封爵位,表示自己仍舊是大鄭臣子,不乏有人私下揣測,蕭煜這一手就是爲了噁心鄭帝,當然也不乏有先見之明的人指出,若是應允蕭煜此諾,雖然顧全了大鄭臉面,卻意味著要重新開放漕運,西北那等苦寒之地,兵強馬壯,卻產糧不豐,這是西北較之中原的最大劣勢,開放了漕運,就意味著這一西北劣勢也會被徹底抹去。待到蕭逆徹底穩定西北之日,就是蕭逆大軍南下之時,此舉無疑是養虎爲患。

原本已經沉寂的大都督蕭烈,隨著次子蕭瑾的迴歸和長子蕭煜的請罪摺子,再次被推上風口浪尖。只是蕭烈卻渾然不覺,仍舊是閉門謝客,讓蕭瑾隨母親去公主府居住,他則是獨居安國公府。

此時安國公府中,來了一位特殊客人,由大管事親自陪著進門。看到此人,府中原本因爲家主被貶而惴惴不安的僕役丫鬟,在看到此人後,臉上又升起了一絲希翼,難道說公爺還有復起的希望?再聯想到大公子那封鬧得沸沸揚揚的請罪摺子,心中倒是安穩不少。

垂垂老矣的大管事在正堂前止步,微微躬身道:“孫大人,公爺已經等候多時了。”

身穿繡麒麟一品武官袍服的中年人微微頷首道:“有勞大管事了。”

老人緩緩搖頭道:“孫大人言重了,這本就是老奴的分內之事,孫大人自己進去吧,老奴就不進去了。”

中年人再一點頭,邁步走進正堂。

蕭烈坐在正堂主座上,微微擡了下眼皮後,輕聲道:“立功兄,坐吧。”

新任暗衛大都督孫立功徑直坐到蕭烈右手邊的次座上,說道:“大都督,最近朝堂上下已經有讓你重新出山的傳言了。“

蕭烈淡淡笑了笑,“有些苗頭了,卻還不到火候。”

孫立功說道:“從西嶺口到大易一線,共有一十八座軍鎮,除去西北軍、東北軍、天子親軍,剩餘北地精銳大軍盡數彙集於此。由此可見,陛下雖然還在強撐,但也已經開始害怕大公子的西北大軍,害怕有朝一日,真的會被西北軍兵臨城下,所以這西嶺口一線必定會設一名大都督總領北地軍政大權。而中都失陷,五大都督府少了中都大都督,要再補上一人,八成會是在江都那邊選出一名江都大都督。”

蕭烈點頭道:“兩個大都督的位子,江都那邊先不去說,總領北地軍政大權的這位大都督,八成會落在秦政的頭上。而這一十八座軍鎮的作用,就是死守,讓西北大軍不得南下半步,同時封鎖西北漕運,讓蕭煜的西北大軍缺糧缺餉的情況下不戰自潰。不過這一切有個前提,就是牧人起願意死磕蕭煜,防止蕭煜從西涼州出兵豫州、魯州等地,這樣纔有可能將蕭煜徹底困死。立功兄,若你是牧人起,你會怎麼辦?”

孫立功苦笑道:“自然是坐壁上觀。”

蕭烈笑道:“是啊,壁上觀,那困死蕭煜就成了個笑話,死守也就只是死守。所以此次蕭煜上書表示願意稱臣,鄭帝八成會答應下來。”

孫立功疑問道:“那大都督你……”

蕭烈一擺手道:“至於我重新出山之事,還要再沉上一沉,不到無人可用,鄭帝是絕對不會重新啓用我的。所以,你不要妄動,只是靜觀其變即可。”

孫立功點頭道:“卑職知曉了。”

……

內閣,文華殿。

內閣首輔、文華殿大學士李嚴將手中摺子狠狠摔在桌上,氣極而笑道:“好一個蕭家父子,也真不愧是父子,唱的一出好雙簧,一個在西北搞風搞雨,一個就在東都放出起復的風聲,是將我內閣視作兒戲,將朝堂玩弄於鼓掌之上不成?!”

一旁的一名輔臣勸道:“李相莫要動怒,蕭烈雖然放出風聲,但是涉及到江山社稷安危,陛下明察秋毫,又豈會將自身安危繫於此人之手?故而陛下是斷不會啓用他的。”

李嚴點點頭道:“我倒不是擔心蕭烈會被起復,只是周景朝那邊力主議和,陛下似乎也頗爲意動,實乃鼠目寸光,自掘墳墓!”

李嚴此話卻將鄭帝一起罵了進去,輔臣嚇得一顫,急忙道:“李相,慎言吶!”

李嚴也知自己此言不妥,輕咳一聲後道:“你去司禮監走一趟,探聽一下孫中官的意思。”

輔臣應諾而去。

次日朝會。

內閣次輔、武英殿大學士周景朝上書主張與蕭煜議和,接受蕭煜稱臣。並且私下對鄭帝密奏言道,如今後建燕赤王晉爲攝政王,統領五王議政,後建已顯一統之象,值此關頭,大鄭大敵是後建而非藩鎮,理應安撫蕭煜,籠絡牧人起,借後建之手消磨藩鎮,而大鄭則趁此時機,休養生息,今日忍辱負重,以待明日之中興再起。

對於周景朝所言,鄭帝頗爲心動,畢竟西北戰敗,大鄭元氣大傷,西涼州一役後,大鄭已經再無力與蕭煜戰於西北關外,只能退守關內。如果雙線作戰,一旦敗亡,就再無回天之力。

雖說衆人早就得了風聲,但真正得知的時候,但難免又是震驚一番,只是首輔大人都一動不動,置若罔聞,其他人誰還敢不識趣多嘴,整個朝堂一片寂靜。

鄭帝下旨,“準,令內閣議擬此事。”

同時另外下旨,加封東都大都督、直隸總督秦政爲少保、加勳上柱國,總領北地軍政。

秦政以不到四十之齡,便位列三孤,統掌半****權,不得不說又是一場氣勢洶洶的朝野震動。

若是在往常,這兩道旨意就已經足以讓文武百官津津樂道,可興許是最近能讓朝野震動的消息太多而已經麻木的緣故,這次竟是沒有掀起太大波瀾。但在三日閣議之後,由內閣票擬,司禮監批紅,鄭帝親自批閱的一道旨意卻讓整個王朝地動山搖。

“感念北都大都督牧人起鎮守邊關多年,勞苦功高,特旨加封其爲東平郡王,掛兵部尚書銜,總領東北軍政,節制東北三州。”

“原駙馬都尉蕭煜開疆西都,居功甚偉,特旨加封其爲西平郡王,加授特進光祿大夫,加勳上柱國,實授正一品大都督品秩,掛兵部尚書銜,總領西北軍政,節制西北五州。”

“擢升原江都左都督陸謙爲江都大都督,初授光祿大夫,掛兵部左侍郎銜,總領江都軍務,位列五大都督府,有議事之權。”

“原中都大都督徐林官復原職,去其五大都督府議事之權,總領中都、西河州軍務,受西平郡王節制。”

“實授草原臺吉黃漢吉爲西都大都督,初授光祿大夫,封一等伯,總領西都、草原各部軍務,受西平郡王節制。”

“其餘各左右都督,西平郡王可自行任命。”

“西河州巡撫宋明文忠勇可嘉,贈太子少師,諡文襄。”

朝野震動。

繼而天下震動。

第46章 軍議第17章 風起第48章 滾回西北去第8章 送不送第122章 夜襲第153章 韓瑄第32章 帝王心術第82章 初見蕭瑾第144章 後手,無悔第59章 蜀王第33章 秋思第70章 一劍東來第67章 千軍中擒賊王第136章 戰鬼王(上)第77章 當時初見第45章 塔上的道第57章 我叫林寒第51章 佔盡上風第64章 那本書第204章 並騎入中都第95章 急轉直下第18章 投壺第94章 事後第282章 秋獵(二)第167章 青河以北第43章 來了一位散修挑戰者第203章 女子何苦爲難女子第185章 道術坊第131章 父子兄弟第280章 而今邁步,從頭再越第111章 大婚(完)第78章 破甲入營第107章 小驛站第170章 好大口氣第125章 來使第60章 與秋葉的第一次對話第53章 北蠻子第79章 袍袖似鐵第67章 拳重如山,傘不可破第59章 青水冢第89章 火海地獄第280章 而今邁步,從頭再越第184章 不能死第218章 識時務者第116章 逍遙一劍第227章 老僧與菩提第16章 秋臺第246章 離江都第159章 派系第6章 上道宗(下)第265章 孤墳如訴第93章 覆手之間起驚雷第81章 修行界便是俗世,三教九流第61章 道宗東來第155章 文人第124章 簡文元年第126章 同飲此杯第225章 兵圍三面(四)第37章 家事國事第201章 天下第十第6章 青河邊第198章 那條河碎了第126章 大紅燈籠高高掛(上)第131章 登天第77章 指點第52章 神仙斬龍第261章 趙無極第49章 又見烏雲蔽日第86章 直上九重樓第98章 終究小看了我第55章 事終第349章 天罰雷刑(四)第163章 才子佳人第44章 走出不一樣的路第298章 歸政親政,封王就藩第50章 雨幕下的琴師第150章 爲虎作倀第85章 金丹大道第118章 入寺第222章 變了第38章 又見三法第204章 雙秦兩人第126章 名器第265章 有龍伏雲第131章 再去草原(一)第216章 面南背北第112章 山道外,山腳下第196章 不能動亦是不敢動第264章 姐弟兩人第92章 善劍而隨緣第265章 有龍伏雲第32章 修佛與修魔第14章 商路重開第94章 上山下山第138章 渡劫天人第29章 大名府南謹仁第164章 潰逃第8章 受禪壇第185章 國事艱難第43章 那些年,那些事
第46章 軍議第17章 風起第48章 滾回西北去第8章 送不送第122章 夜襲第153章 韓瑄第32章 帝王心術第82章 初見蕭瑾第144章 後手,無悔第59章 蜀王第33章 秋思第70章 一劍東來第67章 千軍中擒賊王第136章 戰鬼王(上)第77章 當時初見第45章 塔上的道第57章 我叫林寒第51章 佔盡上風第64章 那本書第204章 並騎入中都第95章 急轉直下第18章 投壺第94章 事後第282章 秋獵(二)第167章 青河以北第43章 來了一位散修挑戰者第203章 女子何苦爲難女子第185章 道術坊第131章 父子兄弟第280章 而今邁步,從頭再越第111章 大婚(完)第78章 破甲入營第107章 小驛站第170章 好大口氣第125章 來使第60章 與秋葉的第一次對話第53章 北蠻子第79章 袍袖似鐵第67章 拳重如山,傘不可破第59章 青水冢第89章 火海地獄第280章 而今邁步,從頭再越第184章 不能死第218章 識時務者第116章 逍遙一劍第227章 老僧與菩提第16章 秋臺第246章 離江都第159章 派系第6章 上道宗(下)第265章 孤墳如訴第93章 覆手之間起驚雷第81章 修行界便是俗世,三教九流第61章 道宗東來第155章 文人第124章 簡文元年第126章 同飲此杯第225章 兵圍三面(四)第37章 家事國事第201章 天下第十第6章 青河邊第198章 那條河碎了第126章 大紅燈籠高高掛(上)第131章 登天第77章 指點第52章 神仙斬龍第261章 趙無極第49章 又見烏雲蔽日第86章 直上九重樓第98章 終究小看了我第55章 事終第349章 天罰雷刑(四)第163章 才子佳人第44章 走出不一樣的路第298章 歸政親政,封王就藩第50章 雨幕下的琴師第150章 爲虎作倀第85章 金丹大道第118章 入寺第222章 變了第38章 又見三法第204章 雙秦兩人第126章 名器第265章 有龍伏雲第131章 再去草原(一)第216章 面南背北第112章 山道外,山腳下第196章 不能動亦是不敢動第264章 姐弟兩人第92章 善劍而隨緣第265章 有龍伏雲第32章 修佛與修魔第14章 商路重開第94章 上山下山第138章 渡劫天人第29章 大名府南謹仁第164章 潰逃第8章 受禪壇第185章 國事艱難第43章 那些年,那些事
主站蜘蛛池模板: 嘉鱼县| 德清县| 福建省| 弥勒县| 通河县| 清丰县| 长沙市| 玉林市| 白朗县| 黄陵县| 梁平县| 宁津县| 个旧市| 武邑县| 佛冈县| 池州市| 贵溪市| 中方县| 怀安县| 新蔡县| 新沂市| 广安市| 马边| 柳河县| 淄博市| 财经| 长岛县| 拜城县| 宝山区| 尚志市| 南丹县| 蓬溪县| 温宿县| 泸水县| 伊通| 广宗县| 陆丰市| 荣昌县| 乐平市| 合江县| 乐清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