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149章 正明三十九年

秦權自領了左路軍統帥,雖說不合法度,可既然鄭帝都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的默許了,那也就無人敢再多說些什麼。

徐林坐鎮中軍無可爭議,此時就還剩下一個右路軍統帥。

鄭帝傳旨由內閣和五大都督府共同商討出個人選。

如此一來,不管是被壓制久了的武將也好,還是那些一心想著出將入相的文臣也罷,都死死盯住了右路軍統率的位子。

當然,內閣中李嚴周景朝的這些已經拜相的閣老們不會去,五大都督府中張清、秦政這些已經功成名就的大都督們更不會去,也不可能去。

畢竟邊關上已經有了個晉王,再去個大都督,徐林這個西北巨蟒可就真要壓不住這些過江猛龍了。

在被東都百姓俗稱爲皇城的巍峨紅牆後,有一座奇珍異草,即便是在隆冬時節,也絲毫不顯單調的花園,此時梅花開得正盛,有兩位老者踏雪賞梅。

兩位老者年紀其實相差不多,可其中一位卻看起來要更爲蒼老一些,走了一段後,走在頭裡的老者走到一個亭子中坐下,一個身著蟒袍的中年無須男子侍立一旁,有兩個小太監擡著一個比平常火盆大上一倍的火盆輕輕放到亭子中。

在大鄭王朝,能使喚的太監的,唯有皇室中人,並且是郡王以上纔有資格。在宮內能讓內廷首宦孫士林親自侍候的也就只有一人了,鄭帝秦功。

鄭帝老邁,日倦政事,所以很多政事都被他發到內閣中,由內閣擬票,由於內閣是用藍筆所寫,遂稱“批藍”。然後再交由司禮監,由司禮監掌印太監代爲決斷,由於是硃筆所寫,這也就是所謂的“批紅”。

擬票和批紅缺一不可,若無擬票,則無紅可批,但若不批紅,不管內閣的擬票再怎麼利國利民,也是一紙空文。

這就是一直爲天下士子清流所詬病的宦官干政。但不管士子們如何反對,司禮監掌印太監也成爲堪與內閣首輔比肩的人物。

孫士林之所以是內廷外廷公認的首宦,就是因爲他是現任的司禮監掌印太監。當然站在他對面的那個老人也不遑多讓,大鄭文官之首,內閣第一人,太子太師首輔李嚴。

這次鄭帝遊園賞梅,司禮監第一人和內閣第一人均是陪同。

早有人在石凳上放了一層天鵝絨的坐墊,絲毫感覺不出石凳上的涼意。秦功坐在石凳上,一手搭在石桌上,一手對著仍舊站著的大鄭內閣首輔虛壓一下,“正方,坐,這裡不是朝堂,不用講究那麼多繁文縟節。”

大鄭首輔李嚴,字正方。

“謝陛下。”

李嚴輕施一禮後虛坐了半個凳子。

鄭帝問道:“正方啊,前些天我讓你們商議的人選,如今有著落了嗎?”

李嚴正色道:“回稟陛下,臣等商討了一日,內閣共擬票五人,但均被司禮監退回。”

一直侍立一旁的司禮監掌印太監孫士林搭腔道:“李相,非是我司禮監對你們內閣有異議,實在是內閣所選之人,撐不起西北一路大軍的架子,能力有限,非是將才。”

鄭帝臉上表情看不出喜怒,只是皺了皺眉頭,問道:“孫士林,你的意思呢?想舉薦誰?”

在大鄭,司禮監有批紅之權,被視爲內臣,故而孫士林這樣的頂級大宦官也是自稱爲臣。

孫士林彎腰,好似一個鈍角,輕聲道:“啓稟陛下,依臣愚見,前暗衛大都督,安國公蕭烈,似乎更加合適。一則安國公老成持重,是謀國之臣,再則,也好讓安國公將功折罪,平息朝野流言。”

鄭帝不置可否,轉而問道:“內閣擬票保舉的都有哪些人?”

孫士林低頭輕聲道:“回陛下的話,分別是宋王、平安侯、周國公、閒賦在家的老將李旭、現任天子親軍都督張武。”

爲君近四十年,鄭帝已然不用靠喜怒不形於色來維護自己的帝王形象,臨老更是從心所欲,直接冷聲道:“簡直是胡鬧,拿軍國大事當兒戲不成?平安侯和周國公帶過兵嗎?還有宋王?好歹平安侯和周國公還在兵部當過差事,不算不知兵,宋王一個文人,也來湊什麼熱鬧!孫士林!”

孫士林腰彎的更低,幾乎形成一個直角,輕聲應道:“臣在。”

鄭帝擡起手,思量著說道:“去,傳旨給宋王,罰他半年俸祿,讓他這段時間在家裡好好修生養性,什麼時候覺得差不多了,什麼時候再出來。”

孫士林低頭道:“諾。”說著輕輕向後退去。

在孫士林走後,李嚴站起身道:“內閣辦事不力,還請陛下責罰。”

鄭帝猛地咳嗽了一聲,一旁的宮女趕忙在他背後輕撫,他一手捂著胸口,一手對李嚴虛按了一下,示意他坐下。

李嚴上前一步,關切道:“陛下,您不要緊吧?”

一個宮女端過痰盂,鄭帝吐出一口濃痰,揮退在他背後的宮女,道:“老毛病了,不打緊,坐下說話。”

“諾。”

李嚴退後一步,重新坐回凳上。

輕舒一口氣後的鄭帝緩聲道:“正方,你我君臣多少年了?”

李嚴略一思量後回答道:“回稟陛下,臣是正明元年的進士,同年補了翰林編修的空缺,到今年已是三十九年了。”

鄭帝用手肘支持著身子,望著亭外一片傲然開放的梅花,嘆息道:“三十九年啊,一晃眼的功夫半甲子了。”

過了片刻後,鄭帝揮了揮手:“朕累了,李嚴你先退下吧。對了,明日內閣再擬個人選給朕送呈上來,朕親自審定。”

“諾。”

李嚴起身施禮,然後緩緩退出亭子。

鄭帝把宮女太監全部趕出亭子,一個人坐在亭子裡。

人在暮年,無非是兩種情況,一種是認命的、想的是身後事,還有就是不認命,想的是如何續命,以歷代帝王更甚。

鄭帝不想認命,可不得不認命。他是老了,可還不糊塗。知道從來沒有長生不死的帝王,也就沒在上面耗費心力,反而開始著手佈置身後之事。

一個輕盈的腳步聲從身後傳來,一個看起來不過三十許的美豔婦人走到鄭帝身後,輕輕爲他披上一件披風,“陛下,小心著涼。”

能在大鄭宮中與鄭帝如此說話的只剩一人,玉貴妃。

而就在秦顯被封爲太子之後,玉貴妃也就不是貴妃了,母憑子貴,已然被晉升爲皇貴妃。

鄭帝反手捉住玉妃的按在他肩膀上的右手,輕聲道:“朕沒記錯的話,你應該是正明二十年入宮的吧?”

玉貴妃微微低了下臻首,輕輕答應一聲:“是。”

鄭帝沒有轉身,仍舊是看著亭外梅花,“轉眼間你也入宮十九年了,從當年那個貴人變成了如今的皇貴妃,太子的母親,未來的聖母皇太后。”

玉貴妃抿了抿嘴脣,沒有說話。

鄭帝長嘆一聲:“今年是正面三十九年……三十九年。朕是三十歲登基,明年就是朕的七十大壽。人生七十古來稀,朕也老了,不過朕還有許多心願未了,再則,顯兒的年紀也太小了。如果……如果再給朕二十年,不,十年的光景,朕一定交給顯兒一個平平安安的天下。”

第43章 承諾第57章 驚才絕豔林銀屏第77章 滾落的混元傘第90章 一氣化三清第61章 傘和破境第124章 大內侍衛第70章 兩湖戰事(七)第235章 天下事第264章 蕭氏如山第175章 化沙爲兵第173章 蕭駙馬進城第65章 兩湖戰事(二)第102章 風起第235章 我的世界(上)第347章 天罰雷刑(二)第203章 中都不得入第226章 佛寶第60章 秋葉必須死第285章 秋獵(五)第124章 僵局第187章 博列爾努努第51章 對戰千騎第13章 看道典的人第41章 無嗣第313章 夜話第215章 聞香第91章 血海地獄,踏月慕容第110章 大婚(四)第92章 湘州第220章 聖子第275章 再上梅山,毫釐之爭第61章 說書人說大公子第171章 千里下江都(五)第174章 兇獸第218章 識時務者第47章 修行諸事第281章 秋獵(一)第54章 第七寶第52章 修行者的價值觀第184章 蕭煜和藍玉第69章 元屠第70章 黃漢吉的試探第304章 齊聚齊州(一)第84章 入城回城第51章 落下的花第80章 盟友,仙子,冬至第1章 蕭氏一族第55章 十八元氣盡入眼第68章 有人山巔出遊萬里第32章 修佛與修魔第61章 傘和破境第255章 中州謀劃(七)第61章 說書人說大公子第172章 誅殺第107章 風雪第333章 秋雨淒冷第18章 跪了和信了第55章 入蜀第61章 所謂經驗第122章 教他規矩第234章 坐死關第30章 變化第314章 大戰與大戰第19章 劍動第54章 第七寶第155章 文人第112章 歸途第180章 煙塵江都第24章 神符下的山洞第172章 誅殺第178章 玄壇下第114章 看佛說禪第74章 蕭烈的警惕第132章 再去草原(二)第190章 東湖別院第42章 敲打,試探,要什麼第65章 兩湖戰事(二)第130章 迴夢(上)第11章 暗流第316章 離別不過生死第156章 劍道二宗第113章 刺殺第295章 老將能飯,飲江江南第190章 我有六相第112章 煙雨一劍,凡人凡心第20章 雲起第189章 藍玉三劍第218章 一人換一人第54章 亂戰第91章 相父母后第157章 東北牧家第74章 神遊萬里見妻第178章 千里下江都(十二)第96章 對酒酌談第169章 萬戶侯第24章 神符下的山洞第320章 圍城而戰(中)第118章 其心可誅第292章 有舍有得第338章 當年劍仙
第43章 承諾第57章 驚才絕豔林銀屏第77章 滾落的混元傘第90章 一氣化三清第61章 傘和破境第124章 大內侍衛第70章 兩湖戰事(七)第235章 天下事第264章 蕭氏如山第175章 化沙爲兵第173章 蕭駙馬進城第65章 兩湖戰事(二)第102章 風起第235章 我的世界(上)第347章 天罰雷刑(二)第203章 中都不得入第226章 佛寶第60章 秋葉必須死第285章 秋獵(五)第124章 僵局第187章 博列爾努努第51章 對戰千騎第13章 看道典的人第41章 無嗣第313章 夜話第215章 聞香第91章 血海地獄,踏月慕容第110章 大婚(四)第92章 湘州第220章 聖子第275章 再上梅山,毫釐之爭第61章 說書人說大公子第171章 千里下江都(五)第174章 兇獸第218章 識時務者第47章 修行諸事第281章 秋獵(一)第54章 第七寶第52章 修行者的價值觀第184章 蕭煜和藍玉第69章 元屠第70章 黃漢吉的試探第304章 齊聚齊州(一)第84章 入城回城第51章 落下的花第80章 盟友,仙子,冬至第1章 蕭氏一族第55章 十八元氣盡入眼第68章 有人山巔出遊萬里第32章 修佛與修魔第61章 傘和破境第255章 中州謀劃(七)第61章 說書人說大公子第172章 誅殺第107章 風雪第333章 秋雨淒冷第18章 跪了和信了第55章 入蜀第61章 所謂經驗第122章 教他規矩第234章 坐死關第30章 變化第314章 大戰與大戰第19章 劍動第54章 第七寶第155章 文人第112章 歸途第180章 煙塵江都第24章 神符下的山洞第172章 誅殺第178章 玄壇下第114章 看佛說禪第74章 蕭烈的警惕第132章 再去草原(二)第190章 東湖別院第42章 敲打,試探,要什麼第65章 兩湖戰事(二)第130章 迴夢(上)第11章 暗流第316章 離別不過生死第156章 劍道二宗第113章 刺殺第295章 老將能飯,飲江江南第190章 我有六相第112章 煙雨一劍,凡人凡心第20章 雲起第189章 藍玉三劍第218章 一人換一人第54章 亂戰第91章 相父母后第157章 東北牧家第74章 神遊萬里見妻第178章 千里下江都(十二)第96章 對酒酌談第169章 萬戶侯第24章 神符下的山洞第320章 圍城而戰(中)第118章 其心可誅第292章 有舍有得第338章 當年劍仙
主站蜘蛛池模板: 普陀区| 广宗县| 姚安县| 益阳市| 启东市| 同心县| 乌兰浩特市| 龙州县| 故城县| 澄江县| 渝北区| 息烽县| 云龙县| 汝城县| 思南县| 腾冲县| 金门县| 本溪| 苏尼特左旗| 江阴市| 古浪县| 上虞市| 汉阴县| 文化| 青州市| 洛扎县| 体育| 乌拉特前旗| 阳朔县| 安化县| 靖边县| 梨树县| 永丰县| 吉林省| 万源市| 九龙城区| 大姚县| 宁乡县| 会宁县| 沙雅县| 互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