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到管家的話,陳槺二話不說,拔腿就往裡衝,衣袍下襬被風掀起一道急促的弧度。
觀塵與元照交換了一個眼神,腳下也不含糊,快步跟了上去。
陳槺穿過縣衙的辦公區時,一路直奔內院。
等元照和觀塵跟著他跨進廖懷瑾的房門,正撞見廖懷瑾趴在牀沿,劇烈地弓著背,大口大口地嘔著鮮血,暗紅的血珠濺在青灰色牀褥上,觸目驚心。
“夫人!”陳槺臉色驟然慘白如紙,手裡的東西“哐當”落地,人已像離弦之箭般衝到牀前,一把將她攬進懷裡。
廖懷瑾早被病痛磨得形銷骨立,單薄的衣衫下凸起嶙峋的骨骼,滿頭青絲脫落得稀疏不堪,只剩幾縷枯黃貼在汗溼的額角。
她眼神渙散地望著陳槺,嘴角還掛著血沫,乾裂的嘴脣哆嗦著,氣若游絲地哀求:“相公……求求你……讓我死吧……讓我死……痛苦……真的太痛苦了……”
“夫人,再堅持堅持!”陳槺緊緊抱著她,指腹摩挲著她枯槁的臉頰,全然不在意那早已失卻往日光彩的容貌,聲音裡浸著濃重的哭腔,“我請了觀塵大師來,他會爲你念經祈福,定會讓你好受些的……別丟下我,千萬不能丟下我……”
“不……沒用的!都沒用的!”廖懷瑾突然激動起來,枯瘦的手在他胸前胡亂推搡,力道卻微弱得像片羽毛,“夫君,求你了……讓我死……我受夠了……真的受夠了!”
病魔早已榨乾了她所有力氣,她連撼動他半分都做不到。
陳槺的眼淚砸在她手背上,滾燙得灼人,他哽咽道:“你若走了,我又怎能獨活?”
聽到這話,廖懷瑾推搡的動作猛地一頓,渙散的眼神裡閃過一絲清明,隨即徹底安靜下來。
她太懂他的性子,說得出便做得到——她死,他絕不會茍活。
若不是爲了牽絆住他,她早已尋了短見。
望著妻子眼中那片死寂的灰,陳槺的心像被鈍刀反覆切割。
他輕輕將她放平在牀榻上,掖了掖被角,轉身快步走到觀塵面前,“撲通”一聲跪倒在地,額頭重重磕向地面。
“大師,求求您,救救我夫人!救救她!”他一遍遍地磕頭,青磚地面被撞得咚咚作響,額角很快泛起紅痕。
“陳施主快請起!快請起!”觀塵連忙俯身去扶,眉頭緊鎖——原以爲只是來念唸經,卻沒料到是這般危急光景。
他雖憐憫廖夫人,可自己根本不懂醫術。
佛門雖有不少精通岐黃之術的高僧,可他偏不在此列。
這般想著,他下意識地朝元照投去求助的目光——他不懂,阿青姑娘懂啊。
這些天相處下來,他已得知阿青的醫術傳自百花谷,百花谷妙手回春的能耐,便是佛門最頂尖的醫僧也難企及。
元照瞬間讀懂了他的眼神,無奈地嘆了口氣——這位大師,心腸實在太軟。
“行吧,”她攤了攤手,語氣帶著幾分調侃,“大師,這人情你又欠我一個。”
觀塵如蒙大赦,連忙點頭:“多謝元施主,貧僧感激不盡。”
“大師這熱心腸,在外頭怕是沒少欠人情吧?”元照小聲嘀咕。
觀塵卻搖了頭——他常年在雲棲寺清修,極少下山,哪來的人情可欠。
約莫半個時辰後,正在街上閒逛的阿青被匆匆請到縣衙後院。
看到廖懷瑾的模樣,饒是見慣了傷病的阿青也忍不住倒吸一口涼氣,她從未見過這般形容枯槁的人。
“阿青姑娘,我家夫人就拜託你了。”陳槺的聲音裡帶著最後的希冀,雙手微微顫抖。
阿青連忙擺手:“哎,別抱太大指望,你先前請了那麼多大夫都束手無策,我只能說盡力試試。”
“是是是,盡力就好,盡力就好。”陳槺連連點頭,眼中重新燃起一星微末的光。
阿青坐到牀沿,指尖搭上廖懷瑾的腕脈。
先前元照已用天拂手點了她的穴道,讓她暫時陷入昏迷——這雖是止痛的權宜之計,卻不能久用,否則她很可能在昏迷中痛斃。
人體的承受力,終究有限。
指尖搭在腕脈上許久,阿青的神色從平靜漸漸轉爲凝重,眉頭越皺越緊。
良久,她鬆開手,低頭沉思,指尖無意識地摩挲著袖口。
“怎麼樣,阿青姑娘?”陳槺小心翼翼地問,大氣都不敢喘。
阿青擡眼,語氣帶著困惑:“奇怪,廖夫人的脈象實在古怪。”
“哪裡古怪?”元照追問。
“從脈象看,體內確實生了病竈,可我總覺得有股說不出的違和感。”阿青蹙著眉,若有所思。
“什麼古怪?”元照好奇地問道。
“一時間我也說不上來。”阿青搖搖頭道。
“那……能治嗎?”陳槺的聲音帶著顫音,心提到了嗓子眼。
阿青長嘆一聲,緩緩搖了搖頭:“我治不了。”
若是解毒,她大可放手施爲,可治病這種事……她還不到火候啊!
況且這病癥蹊蹺,便是凌霄姐姐來了,查不出根由,怕是也難有辦法。
聽到這話,陳槺的肩膀瞬間垮了下去,眼中的光一點點熄滅,整個人像被抽走了魂魄。
“不過,”阿青話鋒一轉,“我再仔細查查,說不定找出病因,就能有法子了。”
這話像一劑強心針,讓陳槺猛地擡起頭,眼中又亮起微光。他對著阿青深深一揖:“那就有勞阿青姑娘了。”
阿青擺擺手,示意衆人先出去:“我得好好給廖夫人檢查檢查,你們在外等候吧。”
衆人退出房間後,見陳槺仍愁眉不展地立在廊下,觀塵溫聲安慰:“陳施主莫要太過憂心,阿青施主醫術高明,定會有辦法的。”
“但願如此吧。”陳槺長嘆了口氣,強打起精神,“諸位不如暫且住下?也好方便阿青姑娘就近診治。”
衆人略一猶豫,便應了下來。
“那我們先回客棧搬行李?”元照提議。“聽元施主的。”觀塵點頭應道。
一行人剛出院門,就見先前那位管家又匆匆趕來,神色焦急:“大人,師爺正急著找您,說是有要事相商。”
陳槺臉色一變,連忙朝元照幾人拱手致歉:“抱歉,陳某有公務在身,不能相陪,還請見諒。”
“陳施主乃一地父母官,事務繁忙,不必掛心我等。”觀塵溫聲道。
陳槺又轉向管家:“鍾叔,給幾位客人安排幾間上好的客房,務必好好招待,不可怠慢。”
“是,老爺。”管家鍾叔躬身應下。
陳槺腳步匆匆地離去後,鍾叔便領著衆人往府外走。
行至一處花園時,只見一棵老槐樹下立著個與觀塵年紀相仿的男子,身著勁裝,腰間佩刀,見了他們後便遙遙拱手。
“那位是……”元照看向鍾叔。
鍾叔瞥了眼那男子的方向,低聲道:“是六扇門的總捕頭謝驚弦,來泗水縣查案,暫時住在府裡。”
元照幾人恍然大悟——原來這就是潘世恩的頂頭上司。
說話間,謝驚弦已邁步走了過來,步伐沉穩,眼神銳利。
到了近前,他先朝觀塵拱手:“觀塵大師。”
“謝施主。”觀塵微微頷首迴應。
他又轉向元照,目光在她臉上停留片刻,笑道:“想必這位就是元姑娘了吧?”
“元照。”她言簡意賅地回了禮,神色平靜。
元照察覺到他正用一種探究的目光打量自己,便挑眉問道:“謝總捕頭,我身上有什麼不妥嗎?”
“姑娘誤會了。”謝驚弦收回目光,笑道,“只是覺得姑娘有些眼熟,像我一位故人,他恰好也姓元。”
元照心中一動——這位總捕頭來自上京城,莫非是國公府的舊識?她面上卻不動聲色,只淡淡笑道:“那可真是巧了。”
“聽說元姑娘來自塞外?”謝驚弦又問,語氣隨意——顯然潘世恩已向他稟報過她們的來歷。
“正是。”元照點頭,這並非什麼需要隱瞞的事。
“家中還有什麼親人嗎?”他又追問。
元照嘴角勾起一抹似笑非笑的弧度:“謝總捕頭這是在查我底細?”
謝驚弦連忙拱手致歉:“抱歉,辦案久了,習慣成自然,多有唐突,還請姑娘莫怪。”
其實他只是想確認——姓元,又生得像元家人,很難不讓人聯想到鎮國公府。
“無妨。”元照大度地擺擺手,語氣帶著幾分調侃,“只是謝總捕頭下次可得注意,姑娘家的私事可不能隨便問,不然容易引起誤會哦。”
“姑娘教訓的是。”謝驚弦坦然受教,神色謙遜。
“我們還有事要辦,就不和謝總捕頭閒聊了。”元照轉身欲走,又回頭補了句,“謝總捕頭有功夫打聽姑娘家的消息,不如多想想怎麼破了那活屍案,纔是正理。”
說罷便帶著衆人揚長而去。
謝驚弦望著她們的背影,無奈地搖了搖頭——這姑娘,倒是促狹得很。
與此同時,陳槺怒氣衝衝地推開書房門,只見管家口中的那位師爺正大搖大擺地坐在書桌後,手中毛筆在紙上沙沙遊走。
“你急匆匆叫我來,到底什麼事?!”陳槺的聲音裡帶著壓抑的怒火。
那師爺放下毛筆,原本平靜的臉上瞬間覆上一層寒霜,擡眼看向他:“你還好意思問我?先前你把六扇門的人請進府裡,我沒說什麼,如今又把觀塵那夥人弄進來,是存心要跟我作對嗎?”
陳槺臉色也沉了下來,冷笑一聲:“要怪就怪你自己!當初你答應要治好我夫人,我才幫你遮掩那些齷齪事,否則憑你做的勾當,早就被六扇門查出來了!
如今你承諾的事沒做到,還讓她的病情越來越重——你不行,難道我還不能請別人來?”
師爺被氣得胸膛劇烈起伏,拍著桌子站起身:“做人要講良心!若不是我,你夫人早死了,哪能拖到現在?現在反倒來怪我無能?”
“良心?”陳槺像是聽到了天大的笑話,眼中滿是嘲諷,“你這種人,也配談良心?”
“我是沒良心。”師爺也冷笑起來,眼神銳利如刀,“可你呢?明面上是受全縣百姓愛戴的青天大老爺,暗地裡還不是和我同流合污,做著見不得人的勾當?”
這話像一盆冰水,瞬間澆滅了陳槺所有的怒火。
他踉蹌著後退一步,扶住桌沿才穩住身形,臉上血色盡褪,滿是頹敗與痛苦,彷彿隨時都會倒下。
師爺見狀,眼中閃過一絲譏誚:“事到如今還裝什麼聖人!我勸你把尾巴藏好了,別被六扇門的人和觀塵那和尚抓住把柄,不然到時候,不止你我,你夫人也要跟著遭殃!”
“用不著你提醒!”陳槺咬著牙丟下這句話,猛地轉身,甩著衣袖大步離開了書房。
陳槺走後,師爺轉身走向身後的書架,伸手在一摞線裝書後摸索片刻,書架突然“轟隆隆”地向右側挪動,露出一個黑黝黝的密室入口。
他擡腳走了進去,身後的書架又緩緩合攏,恢復原狀。
進入密室後,師爺順著一條石階一路向下,石階兩旁的牆壁上鑲嵌著一顆顆夜明珠,將幽暗的通道照得如同白晝。
石階盡頭是個類似地牢的空間,整齊排列著數十個鐵籠,籠中景象觸目驚心——有的關著已被植入活屍蠱的怪物,面目猙獰,在籠中瘋狂嘶吼衝撞;有的關著活人,卻眼神呆滯,形如槁木,顯然已被折磨得沒了生趣。
密室中央有個石臺,上面躺著一具被粗繩牢牢縛住四肢與脖頸的活屍。
見有人靠近,它立刻發出淒厲的嘶吼,瘋狂掙扎扭動,可不管它如何用力,卻始終掙不脫束縛。
師爺面無表情地走到石臺邊,拿起一旁的鋒利短刀,小心翼翼地劃開活屍的胸膛,從中取出一隻通體翠綠、形狀怪異的蟲子——這便是經過無數次改良的活屍之蠱。
他用刀尖挑起那蠕動的蠱蟲,小心翼翼地放進一個陶罐裡。
罐中已有幾十條類似的蟲子,正相互糾纏啃噬,發出細微的窸窣聲。
師爺盯著罐中蠱蟲看了半晌,取來紙筆,仔細記錄下它們的成長狀況,臉上沒有絲毫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