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35節(jié) 會面(上)

從傳統(tǒng)的角度看,磕頭不過是行禮的一種方式,表達的是對長輩和尊者的敬意而已,至於人格——反正封建社會大家都沒啥人格。

在趙天霸來昆明之前,鄧名讓他轉(zhuǎn)述三個要求:第一就是他本人不向昆明的諸位王公磕頭;第二就是他帶來的川軍官兵不向昆明的王公和文武官員磕頭;第三就是鄧名和手下軍官不接受昆明人磕頭。

用任堂的話說,成都現(xiàn)在已經(jīng)是“禮樂崩壞”,鄧名打著“不許侮辱朝廷功名”的名義把應有的叩首禮都廢除了。雖然任堂很享受和鄧名平起平坐,但這並不妨礙他發(fā)發(fā)牢騷,畢竟代價是任堂也享受不到別人的叩首禮了。

趙天霸沒敢把鄧名的話直截了當?shù)剞D(zhuǎn)述給李定國,他感覺就算昆明方面能忍受鄧名的第一個要求,但當他們聽到第二條時肯定會勃然大怒,認爲這是成都在故意羞辱昆明,把成都的士兵地位都提高到和晉王平級的地步;別說是本國士兵對親王,就是敵國的使者覲見也要行叩首禮。至於趙天霸本人,更是絕對不會把在成都養(yǎng)成的習慣帶到昆明來。

鄧名的第一個要求讓房間內(nèi)寂靜下來,沒有一個人出聲,都默默地望向李定國,等候著晉王的決定。在退出昆明的時候,李定國曾經(jīng)向南明朝廷交還黃鉞,但當他返回昆明時,永曆派了一個官員又把黃鉞送回來,以表示他對晉王的絕對信任。這個官員名叫陳佐才,現(xiàn)在他也和大家一起站在屋內(nèi)。雖然陳佐才同樣沒有說話,但一絲不滿已經(jīng)浮到了臉上——假黃鉞的親王地位與監(jiān)國相當,別說一個只有提督名義的鄧名,就是首輔馬吉祥見了李定國也要磕頭。

李定國展顏一笑:“當然可以。鄧提督武功赫赫,本王很是敬重,來到昆明,本王以兄弟視之,只論同袍之情,不論上下尊卑。”

晉王的表態(tài)並沒有打消其他人的不滿,尤其是陳佐才。親王可以給人恩惠,但應該由李定國開口,即便如此,若是鄧名把朝廷的威信放在心上的話,就應該識趣地謙讓,哪怕不三跪九叩,一跪一叩也是應該的,是對朝廷的親王和皇上的黃鉞起碼的尊敬。而現(xiàn)在鄧名開口提出要求,不但顯得狂妄,而且跡近要挾。

“人還沒到昆明,就要蔑視朝廷,給皇上、朝廷和晉王一個下馬威嗎?”既然李定國已經(jīng)開口了,陳佐才也不爭辯,但心裡的不滿越發(fā)重了。

其他幾個將領心裡也都有想法,但都沒有宣諸於口。白文選他們都知道李定國已經(jīng)決心和鄧名聯(lián)合,現(xiàn)在雲(yún)南的情況也要求昆明忍讓,而且部將們還有聯(lián)合成都壓制建昌的想法。爲了一個禮儀和鄧名鬧出不快會影響大計,並不符合昆明的利益。

“聽說鄧名是宗室。”李定國在答應的同時,心裡的疑雲(yún)也更重了一些。根據(jù)朱元璋定下的制度,普通百姓地位再高也無法和朱家的人相比,哪怕對方是個旁系再傳的鎮(zhèn)國將軍、甚至中尉之流,只要是朱家的人,官員見了就得磕頭,即使是閣老、尚書也不例外,李定國最多就是和他們平起平坐。

“還有什麼要求嗎?”李定國又問道。

“嗯,是的。”趙天霸感到屋內(nèi)的氣氛有些不妙,沒敢把鄧名的第二條要求講出來,而是改了一下次序先說第三條:“長江提督希望晉王下令,全昆明的文武,包括百姓都不要向他行大禮,軍禮便好。”

和提出第一條時的寂靜不同,屋內(nèi)響起了一片嗡嗡聲,李定國的臉上也顯得有些迷惑:“長江提督此言何意?”

如果剛纔那個要求是鄧名自擡身價,那麼這個要求就是極大地自貶了,這種自相矛盾的行爲讓李定國和其他人都感到非常不解。

“啓稟王上,正如王上剛纔所說,長江提督也希望與昆明將士只論同袍之情,不論上下尊卑。”趙天霸一點兒也不笨,他的腦子非常靈活,馬上就把李定國剛纔的那番話用了起來:“長江提督當時就是這麼和卑職解釋的。”

“原來如此。”李定國笑道。

屋內(nèi)充滿一片歡笑聲,剛纔的緊張氣氛頓時散去不少,白文選、賀九義和馬寶剛纔胸中的怨氣差不多都散去了。和李定國關係最好的白文選輕鬆地說道:“長江提督仁厚,不過這樣做不太好吧,不能讓昆明的將士們失了禮數(shù)。”

陳佐才更是出言反對:“鄧提督的心意大王自然明白,不過這與禮不合。”

李定國微微點頭,顯然就要出口贊同衆(zhòng)人的意見。他覺得鄧名提出這個要求,客氣的分量很大,多半不是鄧名的本意,禮尚往來,李定國當然不能託大接受。

“無妨,無妨。”見李定國有拒絕的意思,趙天霸急忙道:“長江提督說了,如果各位將軍不介意的話,他的衛(wèi)士也會一概用軍禮,以示川、滇兩軍皆爲兄弟。”

“哦。”李定國聞言又遲疑了一下。聽起來鄧名頗有誠意,似乎是鄧名極力想表現(xiàn)友好關係的一個姿態(tài)。片刻後晉王點點頭:“也好,現(xiàn)在軍情緊急,強敵壓境,雙方就用軍禮罷。”

“大王,此事不妥。”陳佐才依舊不同意,著急地說:“現(xiàn)在不是在軍中,可是禮數(shù)一樣不可缺少。長江提督雖然沒有本職,但也是文督師任命的,又有大功於國家,怎麼可以讓軍士輕慢?”

聽陳佐才這麼說,趙天霸的心中卻是一喜,顯然昆明的將領們不認爲鄧名是存心失禮了。趙天霸連忙說鄧名確實有誠意,最後李定國沒有采納陳佐才的意見,而是表示行軍禮也很好,讓士兵們居安思危——雖然實際上時局很危急。

定下了雙方見面的禮儀後,李定國就安心等待鄧名抵達。趙天霸告辭走出來,悄悄擦去了額頭上的汗水:“總算是沒造成大麻煩。”

……

五月十日,鄧名和李嗣業(yè)抵達昆明,晉王李定國親自出城迎接。見到假黃鉞的親王后,鄧名急忙上前深深地躬身抱拳:“大王,末將參見。”

“鄧提督來了。”李定國也抱拳還禮。

上次鄧名來昆明的時候,城中的百姓都被吳三桂轟了出去,而現(xiàn)在照樣也沒有多少百姓,除了西營的軍隊就是一些工匠住在裡邊。走進城中後,看到還有大片的廢墟沒有清理,李定國指著被燻黑的幾處城牆,笑著對鄧名說道:“這些還是提督上次來昆明的時候留下的呢。”

現(xiàn)在的昆明就和當初的成都一樣,周圍的農(nóng)田、水渠都被連續(xù)的戰(zhàn)爭摧毀,軍官和工匠只能由軍方提供口糧和其他生活必需品,昆明只是相當於一座特別大的軍事堡壘而已,在繁榮方面甚至不如成都。李定國希望形勢能夠不斷地好轉(zhuǎn),不但軍人的生活改善,而且人口數(shù)量增加以後城市逐漸恢復,出現(xiàn)手工業(yè),再往後出現(xiàn)商業(yè)甚至酒館、旅店,那時就需要加固城牆將這些人羣保護起來。

看到昆明的現(xiàn)狀,鄧名心裡也是暗暗感慨,李定國的狀況比鄧名想像得還要差。

寒暄了幾句後,鄧名就問道:“不知道我有什麼事可以幫得上大王呢?”

李定國沉吟了一下,覺得沒有必要對鄧名隱瞞,現(xiàn)在不是打腫臉充胖子的時候,就提出了最迫切的要求:“糧食。”

目前對於雲(yún)南來說,沒有比糧食更重要的東西了。昆明竭盡全力也只能滿足軍隊的最低需求。李定國雖然希望有大批的百姓定居下來發(fā)展生產(chǎn),可是有心無力。其實雲(yún)南還有不少逃難到其它地方的百姓,但他們都被明軍的重稅嚇住了,寧可藏身深山野林也不願意重新回到明軍的控制下。而明軍的重稅還會讓百姓進一步逃亡,導致明軍稅源的進一步萎縮。

想要擺脫惡性循環(huán),李定國只有三個辦法,裁軍、戰(zhàn)爭和糧食輸入。裁軍能夠減少支出,但在強敵壓境的狀況下不能考慮;戰(zhàn)爭是馬寶極力主張的,打下建昌就能吸收大量的男丁,獲得劉文秀的儲藏,但李定國也不同意;最後就是糧食輸入,不但能讓明軍喘上一口氣,而且還可以號召百姓返鄉(xiāng)。

相對雲(yún)南和貴州,四川的物產(chǎn)要豐富得多。明朝奢安之亂的時候,雲(yún)貴明軍就是靠著四川的糧食長期圍困叛軍。在鄧名前世的清末,四川的協(xié)餉也是雲(yún)貴邊軍的支柱。不過現(xiàn)在的情況完全不同,即使鄧名有江南的糧食,也無法途徑無人區(qū)運送到昆明。現(xiàn)在成都到建昌有一條薄弱的交通線,沿途有驛站,可以讓運糧的部隊找到歇腳避雨的地方,雖然運量有限,但耗損仍在可接受的範圍內(nèi)。而成都到昆明並不存在這麼一條補給線。

鄧名告訴李定國:“若是大王需要糧食,只能由建昌送來。”

在來昆明之前,鄧名已經(jīng)和馮雙禮談過這個問題。依靠劉文秀的儲存,建昌的西營兵過得一直不錯,大片的軍屯耕地也都是現(xiàn)成的,而且通過交換人口還獲得了成都的不少糧食。這一年來建昌的儲備不但沒有減少,反倒還有少量盈餘,只是馮雙禮不會白白地拿出糧食來。

第45節(jié) 突破(上)第15節(jié) 朋友第32節(jié) 突圍第29節(jié) 解圍(下)第55節(jié) 俘虜(下)第34節(jié) 晉王(下)第30節(jié) 威壓(上)第8節(jié) 紛亂第60節(jié) 爭奪(下)第56節(jié) 推銷(下)第32節(jié) 血戰(zhàn)(上)第28節(jié) 盟軍(下)第14節(jié) 肉票第65節(jié) 援助(下)第50節(jié) 追擊(中)第11節(jié) 攻勢(下)第55節(jié) 壓力(上)第17節(jié) 虛招(上)第5節(jié) 協(xié)作(下)第39節(jié) 嚮導(上)第5節(jié) 重整(上)第46節(jié) 合營第27節(jié) 合作(下)第11節(jié) 攔截第38節(jié) 隔江第45節(jié) 合作第8節(jié) 戰(zhàn)備(上)第46節(jié) 證券(下)第62節(jié) 蠢動(上)第53節(jié) 慘痛(下)第1節(jié) 誤會(下)第36節(jié) 修路第13節(jié) 天明(上)第47節(jié) 贖買(上)第43節(jié) 續(xù)戰(zhàn)(上)第36節(jié) 備戰(zhàn)第7節(jié) 北上第2節(jié) 目標(下)第41節(jié) 爭奪(下)第58節(jié) 同盟(上)第4節(jié) 一致(上)第26節(jié) 佈防第46節(jié) 戰(zhàn)備(上)第25節(jié) 捷報第15節(jié) 雙贏第43節(jié) 輕取第51節(jié) 保衛(wèi)(下)第7節(jié) 演變(下)第32節(jié) 奉節(jié)第18節(jié) 恐怖(上)第58節(jié) 遺孤第62節(jié) 蠢動(上)第8節(jié) 紛亂第47節(jié) 證據(jù)(下)第50節(jié) 懷疑第39節(jié) 王佐(上)第42節(jié) 說客第2節(jié) 默契第54節(jié) 官銜第22節(jié) 搶攻(下)第54節(jié) 霸氣(下)第32節(jié) 奉節(jié)第22節(jié) 突破(上)第57節(jié) 夜戰(zhàn)(上)第33節(jié) 唐王第28節(jié) 欠條第3節(jié) 君臣第16節(jié) 鹽業(yè)第47節(jié) 矛盾第25節(jié) 壓力(上)第24節(jié) 洞悉第52節(jié) 往事(下)第28節(jié) 借刀第50節(jié) 懷疑第37節(jié) 軍火第57節(jié) 分贓(下)第37節(jié) 軍火第6節(jié) 親征(上)第48節(jié) 賀禮第13節(jié) 試探(下)第26節(jié) 兄弟(上)第54節(jié) 權變(下)第23節(jié) 援助第12節(jié) 圍困(上)第23節(jié) 援助第53節(jié) 烈焰第4節(jié) 一致(下)第5節(jié) 潤滑第37節(jié) 軍火第15節(jié) 相識(下)第19節(jié) 忠心(下)第37節(jié) 報告(下)第25節(jié) 捷報第6節(jié) 勇士第48節(jié) 打賭第57節(jié) 分贓(上)第36節(jié) 方向(上)第22節(jié) 退讓(上)第11節(jié) 實驗第22節(jié) 搶攻(下)
第45節(jié) 突破(上)第15節(jié) 朋友第32節(jié) 突圍第29節(jié) 解圍(下)第55節(jié) 俘虜(下)第34節(jié) 晉王(下)第30節(jié) 威壓(上)第8節(jié) 紛亂第60節(jié) 爭奪(下)第56節(jié) 推銷(下)第32節(jié) 血戰(zhàn)(上)第28節(jié) 盟軍(下)第14節(jié) 肉票第65節(jié) 援助(下)第50節(jié) 追擊(中)第11節(jié) 攻勢(下)第55節(jié) 壓力(上)第17節(jié) 虛招(上)第5節(jié) 協(xié)作(下)第39節(jié) 嚮導(上)第5節(jié) 重整(上)第46節(jié) 合營第27節(jié) 合作(下)第11節(jié) 攔截第38節(jié) 隔江第45節(jié) 合作第8節(jié) 戰(zhàn)備(上)第46節(jié) 證券(下)第62節(jié) 蠢動(上)第53節(jié) 慘痛(下)第1節(jié) 誤會(下)第36節(jié) 修路第13節(jié) 天明(上)第47節(jié) 贖買(上)第43節(jié) 續(xù)戰(zhàn)(上)第36節(jié) 備戰(zhàn)第7節(jié) 北上第2節(jié) 目標(下)第41節(jié) 爭奪(下)第58節(jié) 同盟(上)第4節(jié) 一致(上)第26節(jié) 佈防第46節(jié) 戰(zhàn)備(上)第25節(jié) 捷報第15節(jié) 雙贏第43節(jié) 輕取第51節(jié) 保衛(wèi)(下)第7節(jié) 演變(下)第32節(jié) 奉節(jié)第18節(jié) 恐怖(上)第58節(jié) 遺孤第62節(jié) 蠢動(上)第8節(jié) 紛亂第47節(jié) 證據(jù)(下)第50節(jié) 懷疑第39節(jié) 王佐(上)第42節(jié) 說客第2節(jié) 默契第54節(jié) 官銜第22節(jié) 搶攻(下)第54節(jié) 霸氣(下)第32節(jié) 奉節(jié)第22節(jié) 突破(上)第57節(jié) 夜戰(zhàn)(上)第33節(jié) 唐王第28節(jié) 欠條第3節(jié) 君臣第16節(jié) 鹽業(yè)第47節(jié) 矛盾第25節(jié) 壓力(上)第24節(jié) 洞悉第52節(jié) 往事(下)第28節(jié) 借刀第50節(jié) 懷疑第37節(jié) 軍火第57節(jié) 分贓(下)第37節(jié) 軍火第6節(jié) 親征(上)第48節(jié) 賀禮第13節(jié) 試探(下)第26節(jié) 兄弟(上)第54節(jié) 權變(下)第23節(jié) 援助第12節(jié) 圍困(上)第23節(jié) 援助第53節(jié) 烈焰第4節(jié) 一致(下)第5節(jié) 潤滑第37節(jié) 軍火第15節(jié) 相識(下)第19節(jié) 忠心(下)第37節(jié) 報告(下)第25節(jié) 捷報第6節(jié) 勇士第48節(jié) 打賭第57節(jié) 分贓(上)第36節(jié) 方向(上)第22節(jié) 退讓(上)第11節(jié) 實驗第22節(jié) 搶攻(下)
主站蜘蛛池模板: 商水县| 光泽县| 江孜县| 察哈| 库车县| 鹤壁市| 大英县| 鲜城| 林周县| 永州市| 灵璧县| 玛多县| 河南省| 浙江省| 萨迦县| 黑河市| 启东市| 阳西县| 黄浦区| 报价| 屏南县| 冕宁县| 尖扎县| 任丘市| 青岛市| 长垣县| 丹寨县| 新竹市| 兴隆县| 胶州市| 丹棱县| 星座| 石家庄市| 淮南市| 黎川县| 庄河市| 无锡市| 张家口市| 灵武市| 大渡口区| 伊宁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