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亞瑟,凌慧少爺到底在什麼地方?”蕭旋氣勢洶洶的衝到凱明面前,厲聲質問。
“蕭旋老爺,凱明說得很明白了,少爺貴體有恙,在房間休息。”幾乎就被蕭旋揪著衣領問罪了,可凱明的回答卻還是一如既往的平淡。
“哼,連我也不能說嗎?還是說,你也不知道?那麼,外面傳的都是真的咯?”凱明的反應氣勢在蕭旋的預料之內,他也是爲了要確認那個說法纔來的。
“已經傳出去了嗎?”凱明的語氣透出不安和擔心,還有淡淡的嘆息。真是完美的演技呢,那些流言實際上都是他放出去的。
“那你打算怎麼辦?連對方是什麼身份都不知道!”蕭旋並不大驚小怪的叫罵,知道這個時候不管再說什麼也沒有用了,唯一的出路就是尋找解決的辦法。
“只要少爺日子過得舒心,沒有什麼不可以的。”凱明對蕭旋的擔心完全不意爲然,言下之意並不急著將少爺要回來。
“無藥可救!”聽完凱明輕描淡寫的回答,蕭旋徹底被激怒了,一邊憤然拂袖而去,一邊決定將少爺失蹤的風聲放出去,卻正中凱明下懷。
凱明早就掌握了凌慧的行蹤,當然,他沒有證據,就如同凌慧的潛意識那樣,凱明也預料到了事情的發生,儘管他儘量避免,可它還是這樣發生了。看起來從很早以前開始,他就沒有完全掌控全局了吧。
少爺究竟知道了什麼,知道了多少?他是想要親身證實傳言還是從一開始就知道了一切?凱明在那一瞬間對他所知的一切都產生了懷疑,他不知道該相信什麼,所有的事實都開始違揹他的意願,那些一廂情願的幻象在這一瞬間全數破滅,逼著他推翻了自己先前一切的結論。
對他來說,追溯事情的起源遠比就出他家少爺重要得多並且急迫得多。他清楚凌慧的所在,也清楚那個人會將他最重視的少爺侍奉得萬無一失;卻不知道他精心的策劃和一向準確的劇本爲什麼會產生這樣大的偏差。
其他的都不重要了。不,不是不重要,是已經有人在做了,做著他們自己都不知道的事。
缺證據不是嗎?這有如何難得倒凱明,不就是一番徹查的工夫嘛。缺理由不是嗎?這又如何需要他親自出馬,不就是找個炮灰替自己分散那些人的注意力嘛。
凱明毫不客氣的選擇了蕭旋來充當他的炮灰,於是纔會發生剛纔那一幕,此時此刻蕭旋的行動,完全在凱明的計劃之中。
凌慧失蹤的消息很快在小範圍內傳播開去,所有當晚到場的人都急於澄清自己的嫌疑,有了這樣的心態,消息在社交圈內飛傳,很快就帶著凱明想要的“信息”轉回到了他那裡。
凱明暗中派人將消息全部傳到了蕭旋耳中,那個高智商的男人很快從衆多的來賓中分離出了嫌犯的名單,更值得慶幸的是,名單上只有著五個人的姓名,而其中的三個都是能夠毫無疑問排除的錯誤選項:凱明,蕭旋,蕭韓。
“是蕭落嗎?”蕭旋不斷在心中重複著這個疑問句,猶豫著不知該不該去相信。
不就是調查嗎,那就直接查了就是了。這是凱明的語氣中傳達給蕭旋的信息,既然決定了就要做,既然要做,那就乾脆做得徹底一點。
蕭旋在彙報給凱明之前擅自主張進行了調查,以長老會的名義,自是沒有太多人會有反面論調,多數人都選擇了順從,反正事情對他們構不成多大損失。
有目的性的調查,二個嫌疑人中排除掉錯誤的那一個,蕭旋調動了蕭氏內部的情報組織,輕而易舉的得到了想要的答案。
“蕭旋老爺,調查結束了嗎?”凱明找到蕭旋,十分合適的時間。
“亞瑟,你來這裡有何貴幹?”蕭旋顯然沒有忘記之前的不合,語氣甚是不悅。
“蕭旋老爺,凱明有個不情之請,請蕭旋老爺務必要答應,既然查出了結果,滿足了您的好奇心,還請您務必要保密纔是。”凱明將右手放在胸前,微微欠身,頗有幾分懇請的意味,可語義中卻略帶強硬。
“亞瑟,你究竟打的什麼算盤?”蕭旋重重的蹙了蹙眉,毫不隱藏不悅和厭惡,卻沒有要拒絕的意思。
“凱明自然不會允許少爺有任何的閃失,蕭旋老爺不需要繼續操心了。”凱明沒有跟他閒扯下去的打算,乾乾脆脆的行過禮,退出了蕭旋的房間,第一步計劃達成了,接下來,還有很多事情等著他去做。
既然長老會內部對凌慧的去向已經做出判斷,那就由不得對方說不了,凱明果斷的公開了凌慧失蹤的消息,僅僅一小時後,就在整個歐洲掀起了渲染大波。
凱明很快發佈了第二則消息,希望能將一張信用卡交到凱明手裡,一張信用額度超億元,並且由凱明個人負責還款的卡。
凱明連續放出絕不追蹤的消息,聲明此舉只是爲了保證凌慧少爺的吃穿用度,是他的個人意願而並非蕭氏集團的集體行爲,希望對方能夠接受。
正當凱明的行爲成爲社會焦點而被受評議之時,銀行公開了該卡最新的消費記錄。凱明被視爲幼稚的行動成功的排除了所有非議,與此同時,一筆又一筆鉅款的花費也開始讓更多的人瞠目結舌。
凱明確實履行了不追蹤的承諾,也沒有對“綁架”的行爲深究,凱明“白送”信用卡的事也因此蒙上了一層迷霧,在所有人眼中,漸漸演變爲浪費金錢,助紂爲虐的惡行。
但當凌慧從Lance手中拿到這張卡的時候確不由自主的微笑起來。凱明不但只道他在哪裡,而且並不擔心他的安全,從醒來後就心生擔憂的凌慧終於能夠放下心來。
凱明這麼做並不是沒有意義的,凌慧在遠離凱明的某個角落猜測著凱明的用意。
以指紋代替簽名的信用卡,在各大銀行目前都只是試用階段罷了,雖然幾度想要普及,卻始終因爲各種各樣的原因而被迫終止,當然,蕭氏作爲第一批試用者,卻一直採用了這種方式。
既保證了凌慧的供給又確認了凌慧的安全,多數人都止步於這樣的推斷,卻仍有個例對此保留了疑議。
推薦給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