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鈴學園最盛大的音樂會。
或者說,Y省最具代表性的音樂盛宴,在全國都享有盛名的傳統。
甚至比聖誕晚會更加重要。
連續七天,由整個學校中精心挑選出的七個人輪流登臺,這是藝術文化節的最後一個節目了,也是這場盛典的最終決賽,勝負排名至此也將揭曉。
除了在之前的比賽中同樣取得不錯成績的學生之外,其餘學生都只能坐在教室中通過直播觀看比賽,即使月鈴學園的音樂廳可謂全國數一數二的巨型室內劇院,但還是無法容納所有慕名而來觀看的校外來賓。
凌慧和凱明二人在學校胡鬧出的傳奇故事早就開始在校外流傳,經凱明此次暗地推波助瀾,這次音樂會就更成爲了人們的焦點。
歷屆在月鈴的音樂文化節的歷史上留下大名的獲勝者中也有不少聞訊趕來,一些仍然從事音樂事業的著名校友也特意趕回來參加了評委團,對於某兩個傳說中的神秘人物表示好奇。
儘管在中國這樣一個信息封閉的國家,這樣偏居一隅的小事還不足以引起“社會各界”人士的關注,自然也沒有可能傳到國外,甚至是國際頂尖人士的耳中,但凱明還是不免擔心如此之大的動靜可能會給凌慧帶來不必要的危險。 шшш?T Tκan?¢〇
凌慧對此並不在意,彷彿這就是他所期望的。
總之,多說已經無益,當凌慧踏入音樂廳後臺的那一剎那,觸發的劇情任務就不可能再暫停。
“少爺,今天是小提琴,《夢幻》和《沉思》。”凱明回到後臺的琴房,房中只有凌慧一個人,面對著電腦坐著,看上去甚是悠閒。
“小提琴?”凌慧的眼中帶著一分詫異,能夠料到葉思菡會拉小提琴,但是卻沒有想到她竟然會用這來打頭炮,看樣子她也有著幾分挑釁之意。
“是的,少爺。”因爲沒有外人在,凱明又恢復了平日的稱呼。
“《夢幻》和《沉思》啊……”凌慧迅速在腦中搜羅這譜子,不由得皺了皺眉頭,這孩子,感情她沒有參加過比賽啊,竟然選了兩首如此舒緩的曲子,她存心想讓觀衆睡著嘛……
“少爺,要不要換一首曲子,這樣並不適合比賽。”凱明的擔心並不是多餘的,其他參賽者的水平雖然不可能和他們相提並論,但能在千人中脫穎而出,也絕非弱者,這樣即使能勝過葉思菡,也有可能影響最後的成績。
“沒關係的,跟著我就好。”在半秒鐘的停頓之後,凌慧做出最後的決定,曲子不好當然可以換,但這並非唯一的解決方法,還可以改的嘛,變奏和即興創作對他們來講就和演奏一樣簡單。
話音未落,身後響起的敲門聲,馬上就輪到他們了,比賽的秩序人員開始催場。
“知道了。”凱明應了一句,轉身去取凌慧的小提琴,然後跟在凌慧身後出了琴房。
沒有過一遍的練習,兩人的臉上都看不出絲毫的緊張,前一個人的演奏在掌聲中結束,凌慧則在衆人看到曲目後的議論紛紛中,踱著優雅的步子,走到了舞臺的中央。
兩人在臺上的禮節和颱風絕對勝於任何一組選手,恰到好處而不顯僵硬的微笑讓他們在幾秒鐘之內便重新奪回了衆人的注意力。
從觸弦的一刻起,凌慧便時而輕閉雙眼,時而用清澈的雙眸掃過觀衆席的角角落落。曲子的每一個音都是完美的,凱明一直注視著凌慧,恰到好處的爲他的每一個音錦上添花,或者,沒有人在注意著這一點,音樂已經完全和全場的氣氛融合,所有人都只關注著臺上這兩個俊秀的少年,欣賞著他們的每一個動作。
凌慧滿意的露出一抹不易察覺的微笑,凱明的注意力立刻全部集中到了凌慧舞動的手指上。
悠揚的和諧在頃刻間被擊破,就像是敲碎了玻璃,引起場內若有若無的躁動。幾千人的觀衆席,即使僅僅是稍稍挪動身子,全場同時發聲引起的共鳴也足以幫助凌慧將全場的氣氛變得輕快和活躍。
升了一個小調,凌慧憑著手指的感覺,表現著出乎意料歡快的□□,凱明則會意的大篇幅的利用琶音,營造出高調的奢華。
兩人交互的默契,讓氣氛環環緊扣地不斷上升,沒有應接不暇,每一次的攀升都是順其自然,讓聽衆情不自禁的隨著音樂變得激動,不由自主的起立,證明著一把小提琴和一架鋼琴也能勝過龐大的管絃樂隊和千人的人聲合唱。
樂曲理所當然的在高音結束,凌慧沒有再做什麼的打算,甚至在掌聲還未曾響起之際,便從舞臺上華麗麗的消失。他不是觀賞性動物,自然不會留著讓人像觀察動物一樣盯著他。
“凌慧,可以回別墅了。”凌慧還沒有走出後臺,凱明便輕聲提醒道。
這七場音樂會除了演奏就沒有他們出場的機會,甚至連每天的頒獎典禮,他們七個人都是不可以出席的,像凌慧那樣還拿到了其他獎的,都會由專人負責送到他們手上,前提是他們不能在任何公衆場合露面。
直到最後一天下午,會有一個見面會,和那天晚上,藝術文化節的閉幕式,也是最終的頒獎典禮,只有在這些活動中,他們可以出現在衆人的眼前。
凌慧在聽說了葉思菡第二天的曲目後徹底絕望,這女的貌似……很缺少藝術細胞,凌慧被迫放棄了和她演奏一樣曲子的計劃,將她的兩首曲子合二爲一,加上另一首鋼琴曲作爲曲目。
隨著音樂會的進行,凌慧演奏的樂曲的難度逐漸增加,樂器也由小提琴和鋼琴換成了長笛、雙簧管……能想到的乾脆全部用了一遍。
放棄悠揚動聽的曲目,選擇挑戰技術上的難度,李斯特,《唐璜的回憶》,另一首卻是著名的莫扎特《D大調雙鋼琴奏鳴曲》,算是動聽,但明顯是在炫耀著他們的默契,像是一個人擁有兩雙手一般,早已經超乎一般的“配合”之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