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二,真不知道你生那麼多幹嘛。瞧瞧我們家裡三兄弟,知道爲什麼以前那麼窮麼,那都是因爲人多導致資源分散了。現在你又搞一個出來,以後這資源只會越來越少。”陳銘厲話鋒一轉,開始說起了孩子方面。
“纔不是一個呢,我準備再生一個,逸楓喜歡女兒!”張萱此時插話道。
“呵呵,我們陳家多少代都沒有生過女的,如果出現了,那肯定不是陳家的種!”陳銘厲冷笑道。
這句話看似有些荒唐,然而未來卻成了現實。
陳逸楓沒有理他,吃完飯大家就不歡而散了。
其實吧,陳家這個情況倒是有些像《大宅門》裡的劇情。
車上,陳逸楓沉著個臉說道:“你那個哥哥和弟弟太不像話了,居然連偷材料的事情都做的出來。不處理他們的話,以後我這個董事長該怎麼當?廠裡的人不會閒言閒語?”
廠裡有家賊,這事情有多嚴重陳逸楓心裡還是曉得的,他憋到現在一直沒有說。但剛剛與陳銘厲大吵了一番後,藉著這股勁就一股腦說了出來。
“你大哥的話就是真的了?搞不好他是在挑撥我們之間的關係呢。我知道,張家的人進了公司他就一直不爽,但也沒有必要誣陷人吧。”張萱反駁道。
“還誣陷?監控都拍到了,而且我連材料的去向都調查清楚了。”
“材料去哪了?”
“去了……”陳逸楓想了想,還是沒有說出來。
難道說去新德了?
“說不上來了吧,其實你也不知道!”張萱哼唧了一聲。
“你……”
車上,兩個人還在爲這件事而爭吵。
認識到現在,兩人基本沒有吵過架。
然而從這一刻開始,情況就有了些變化。
六月。
全球最大社交網站Facebook在紐約納斯達克上市,刷新美利堅互聯網企業IPO紀錄。然而,其上市也標識著美利堅網絡股泡沫達到頂峰,隨後股價大幅下跌。
華國幣和櫻花幣正式開展直接交易,這一政策有利於減少兩國企業匯率風險,促進雙邊經貿互通,提高區域合作水平。
陳熙接到了汪顯齊的電話,說是供銷社的領導想與他見面。
這段時間,他一直在忙別的事情,那就是將土澳的錢給轉到內地來。
以前陳熙也看過一些小說和電視劇,裡面的主角在全球各地賺了很多錢。但是打錢匯款的時候似乎就像是普通轉賬似的秒到賬,這其實非常不合理。
想要將非常大的一筆資金轉移到國外去,過程其實是很漫長的。
每個國家的資金監管程序不同,處理的方式也不同。
在合法的情況下,不少老闆都會選擇貿易途徑去轉移資金,但是這裡面有一個稅的問題存在。
就拿內地來說,想把數十億,甚至上百億的錢合法的弄到國外去,其實是挺困難的。
但如果將大批的錢合法弄到內地來,這相對要稍微容易一些。
這說稍微容易一點,其實也不容易。如果把這事交給專業的機構去做的話,那種數量一個億左右的錢,機構一般是不會去幫你辦的,他們嫌少!一般行業內都是兩個億起做。
因爲機構幫你轉錢,那是需要從中獲得好處的。他們覺得一個億左右的資金,自己忙活半天是賺不了幾個錢的。
那麼如何將陳熙在土澳的那些錢轉移到內地呢?
這裡會使用QFLP(Qualified Foreign Limited Partner),合格境外有限合夥人制度,專爲境外機構投資者設計。此制度要求這些機構在通過特定的資格審批程序,並遵循外匯資金監管規定後,方能將其境外資本兌換爲華國幣,進而投資於華國國內的私募股權投資(PE)及風險投資(VC)市場。
QFLP的結構主體主要包括“外資管外資”、“外資管內資”以及“內資管外資”三種形式。
外資管外資:由境外股東或境外股東與境內股東共同成立外資私募基金管理公司,作爲管理人,合格境外投資者和合格境內投資人作爲有限合夥人,成立QFLP基金。
外資管內資:外商投資股權投資管理企業管理內資股權投資企業。即由境外股東或境外股東與境內股東共同成立外資私募基金管理公司,由該外資私募基金管理公司作爲管理人,合格境內投資人作爲有限合夥人,成立QFLP基金。
內資管外資:由境內股東(一般爲合作方)成立私募基金管理公司或通過已經成立的內資私募基金管理公司作爲管理人,合格境外投資者和合格境內投資人作爲有限合夥人,成立QFLP基金。
不過這個QFLP並不是什麼城市都可以做的,有些地方能做,有些地方屬於半開放。
首先,先要去HK設立QFLP基金、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進行私募基金備案。
接著就是根據QFLP政策的要求,並在內地開立一個託管賬戶,用於存放和管理從境外轉入的資金。
也就是將土澳的資金通過銀行渠道匯入HK的QFLP基金賬戶。
在資金到賬後,再按照內地的外匯管理規定進行外匯兌換,將澳幣兌換爲華國幣。
那怎麼把錢變爲私人的呢,這就屬於後期操作了,不太好講。
至於怎麼反向操作把內地的錢弄到海外去,那成本就有些高了,需要用到SPV、QDII等。所以陳熙投資他國儘量都會使用土澳的資金來操作。
華京,供銷總社門口。
“呦,陳小子,這在哪似乎都能碰到你呢!”一下車,陳熙就看見馮運正對自己招手。
“這不是馮總嘛,好巧好巧!”陳熙上前跟他握了個手。
“也不是巧,你今天來這肯定是來談事情的吧。”馮運賤兮兮的笑了笑。
“哦?馮總來這也是談事的嗎?”
“別裝啦,供銷社的領導約了我見面,你現在又突然出現在這裡。我們要談的肯定都是同一件事……”
“我有點不太明白呀,馮總究竟說的是什麼事?”
“哈哈,你小子把你爸的那些功夫都學會了,居然跟我裝聾作啞起來了。實話告訴你吧,我前陣子在搞農村電商,你應該聽說過……但是這後面出了點小問題。據我所知,就在我放棄那個項目以後,這供銷社的人居然趁熱打鐵也搞起了農村電商。當然啦,連我們阿巴阿巴集團都解決不了的大問題,他們怎麼能解決的了?這結果自然是失敗了……今天他叫我們來,你肯定也知道是爲什麼了,那就是找一家企業合作,共同參與農村項目……”馮運將陳熙拉到一旁小聲說道。
車邊上的汪植父子,他就當是沒看見似的。
既然馮運都已經把話說明白了,陳熙也就不裝了:“馮總,那你是什麼打算?”
“我有什麼打算?我的打算自然是要……大力發展農村啦。”馮運一本正經的說道。
“哦?馮總你是個生意人,上次在會上說的是改變食品安全問題。現在突然又變成了大力發展農村?這好像對你們阿巴阿巴集團來說沒有什麼利可圖吧。”陳熙忍住想笑的衝動。
“瞧你這話說的,我們要爲建設國家而著想。當然啦,這錢肯定是要賺的。我上次去農村看了一下,他們那邊連好路都沒有幾條,阿巴阿巴想要在那邊發展,肯定是要先建設後賺錢的……”
“哦……原來是這樣呀,馮總可真是吾輩楷模,企業家的典範。”陳熙給他豎了個大拇指。
馮運難得的有些臉紅的拍了拍他的肩膀,示意進去再說。
等到了供銷社會議室,與一衆大小領導互相握手介紹後,陳熙這才認真打量起面前這個老熟人,供銷總社的負責人-範宏遠。
此人年紀輕輕就坐上了高位,能力自然是出衆的。
要想再上一步,那就必須要獲得更高的政績才行。
今天談的這個項目,有關範宏遠的未來前途,這個領導爲此也非常的重視。
範宏遠輕輕咳嗽了一聲,會議室內的交談聲逐漸平息,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到了他的身上:“今天召集大家來這裡,是爲了探討一個關乎我們國家農村發展、農民福祉的重大議題。隨著時代的進步,三農問題-農業、農村、農民的問題,依然是我們國家發展道路上的重要挑戰。供銷社作爲連接城鄉、服務三農的重要力量,我們有責任也有義務去尋找創新的解決方案。
近期,我們供銷社經過深入調研和分析,認爲要解決三農問題,單靠供銷社自身的力量是不夠的。我們需要引入市場機制,藉助社會資本和技術力量,共同推動農村經濟的發展。因此,我們計劃尋找一家有實力、有經驗、有社會責任感的企業,與供銷社共同成立一家新公司。
這家新公司將以解決三農問題爲核心目標,通過整合資源、創新模式、提升效率,推動農業現代化、農村美麗化、農民增收。我們希望通過這一舉措,不僅能夠提升供銷社的服務能力,更能夠帶動整個農村產業鏈的發展,爲鄉村振興戰略貢獻力量。
在選擇合作伙伴時,我們將嚴格把關,確保對方具備強大的資金實力、先進的技術支持、豐富的管理經驗以及良好的企業信譽。我們相信,只有強強聯合,才能產生更大的協同效應,更好地服務於三農……”
領導畢竟是領導,講了一大堆東西,卻沒有提及之前供銷社搞電商失敗的事,反而是高舉著鄉村振興的大旗,以更加積極向上的姿態,號召大家共同展望未來,致力於解決三農問題的新路徑。
對於這個範宏遠,陳熙還是挺了解的。
爲人沒有什麼架子,吃飯要求也不高,甚至還和他一起吃過街邊臭豆腐。
而且這人比較能接受新事物,也就是敢於改革。
但是一個人有優點就有缺點,範宏遠與別的領導差不多。你將一份完美的方案遞到他面前,他總要給你修修改改,把他變得不完美……
範宏遠說完,他就示意馮運說話。
馮運看了看陳熙,又看了看面前的領導道:“我們阿巴阿巴集團在長期的經營實踐中,積累了極爲豐富的農村商業運營經驗。農村與城市在諸多方面存在著本質上的差異,這些差異導致了在實施項目時會遇到一系列的問題。
就拿我前不久親自下鄉考察的經歷來說吧,我深刻體會到北方農村的路況問題之嚴峻。正所謂‘要想富,先修路’,這句話絕非空談。農村道路狀況的改善,是開展其他所有農村項目的前提和基礎。如果道路不通暢,物流問題就會成爲制約農村發展的巨大瓶頸。無論是農業生產資料的輸入,還是農產品的輸出,都會因此受到嚴重影響。
更具體地說,物流問題直接關係到我們在農村開展項目的效率和成本。如果設備、貨物等無法順暢地運進運出,那麼項目的實施進度將大打折扣,成本也會因此飆升……”
陳熙聽完心裡狂笑,這馮運真的是嘴皮子溜。
什麼豐富的農村商業經驗,鬼扯呢!
不過他說的還是很有道理的,這物流問題的確不小。
在馮運說完後,範宏遠也是點頭表示同意,接著又開始發言:“馮總所言極是,確實觸及了農村物流發展的核心痛點。就在前幾天,我參加了國家關於‘快遞下鄉工程’的重要會議,該工程就是將高效便捷的快遞服務全面覆蓋至農村地區,以激活農村經濟活力,促進農產品上行與工業品下行雙向流通。然而,在實踐試推進的過程中,我們遇到了一個普遍且棘手的問題‘最後一公里’配送難題……”
說到這個最後一公里問題,其實主要體現在幾個方面。
一是件量少且分散,導致配送成本高昂。相較於城市地區,農村地區的快遞需求相對零散,且分佈廣泛,這使得快遞公司難以形成規模效應,單位配送成本居高不下。加之部分偏遠農村地區人口稀疏,配送距離遠,進一步加劇了成本負擔。
二是基礎設施薄弱,網點佈局不足。農村地區的基礎設施建設相對滯後,尤其是交通和通信網絡,這直接限制了快遞網點的佈局和配送效率。許多村莊缺乏穩定的快遞服務點,導致快遞無法及時送達村民手中,形成了‘最後一公里’的配送盲區。
三是技術與人才短缺,服務質量參差不齊。農村地區的信息化水平相對較低,缺乏先進的物流管理系統和自動化設備,導致配送效率低下。同時,專業人才匱乏,難以提供高質量的快遞服務,影響了用戶體驗和快遞品牌的口碑。
這個‘最後一公里’的解決問題,前世就是在類似這種會上,不斷提出、完善解決的。
當時,陳熙參加了不少會,參會有多家企業、官方機構等各界人士。
大家坐在一起討論解決方案。
陳熙提出了使用改裝電動三輪車,來解決最後一公里問題。就是貨車集體將快遞運到站點,再通過三輪車來分批發放。
馮運提出的是建立快遞存站點-也就是那個笨鳥驛站。
一些快遞公司如順風、華通、員通等,那就是提出用自身的物流網絡和資源優勢,逐步將快遞服務延伸至農村地區,提高了配送效率和服務質量。
講簡單點,也就是他們有人、有設備,可以更好的分快遞、送快遞。畢竟人家是專業的物流公司。
官方機構則是爲快遞下鄉工程開各種通道、宣傳等。
就這樣,最後一公里的問題算是有了解決方案。
範宏遠說完就將目光看向兩人,意思就是想讓他們看看有什麼解決方案。
既然他們兩人是來與人合作的,那肯定就要展現出自己公司的優勢。
所以,領導提出的問題,那一定是要好好回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