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三卷_第178章 朝議出兵

突厥頡利可汗率十五萬大軍入雁門,兵擾幷州;別部擾原州,大震關陷。

這個消息一通知,衆臣面容嚴肅了幾分,卻沒有什麼驚訝過度的樣子。聖人李淵直接道:“年初,薛卿家就曾有言,言道今年突厥定會南下,我朝一直爲此在做防範。如今,頡利果然來也!”

因爲有了薛朗,朝廷對突厥的南下,並非沒有防備。只是,薛朗不在京中,不知道朝廷對此有什麼措施,可做了人事方面的調整等。

封德彝道:“可慮者爲只怕南下的突厥部衆非止頡利。此外,尚有劉黑闥!”

南下劫掠的突厥,最大的一支是頡利可汗的十五萬大軍,其餘諸部,雖然沒有這麼聲勢浩大,但是來犯者衆,加上還在作亂攻伐的劉黑闥,給唐朝諸州的防禦造成很大壓力。

秦王面容堅毅,直接請戰:“聖人,臣請領兵迎擊突厥。頡利南下,聲勢正盛,如於此時予以迎頭痛擊,滅其聲勢,則其餘諸部之患便迎刃而解。如若不能滅頡利聲勢,則突厥聲勢日壯,必定影響我軍士氣,屆時,易打之戰也將變成困苦之戰。”

薛朗就是打仗門外漢,也懂了秦王的意思,行軍之道,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於敵人聲勢浩大之時給予迎頭痛擊,滅敵聲威,壯己聲威,正是時候。

李淵沉吟一陣,道:“地圖!”

立即有內侍擡出一張巨大的地圖,不知道是什麼獸皮所做,劃的自然沒有現代精細,畫風還是那麼粗獷、抽象。反正薛朗跟著過去圍觀了一陣,字能看懂,但其他都看不懂,對這張地圖要表達的地理概況還是完全看不明白。

李淵接過內侍遞過來的一根手杖,以手杖點著地圖,道:“此乃幷州、原州,乃是頡利率兵攻伐之地;這些州,乃是劉黑闥作亂之地。還有這幾州,乃是與突厥有接壤之地,皆有突厥兵患。”

李淵點過地圖,立即皺起眉頭——

與突厥接壤的地方多,加上劉黑闥,對唐軍而言,防禦壓力太大!衆臣也皺起眉頭,

就連主戰的秦王也是皺眉沉思。

一箇中年文臣直接道:“稟聖人,如今內有劉黑闥攜突厥兵作亂,外有頡利率部入雁門,可謂內憂外患。古語有云,鑲外必先安內。臣以爲,朝廷當以平定劉黑闥爲先,之後纔是突厥,平定劉黑闥不過是須臾之功,掃平突厥卻須花費時日,是故,臣請聖人與突厥議和,忍一時之氣。”

這是主張議和。

李淵道:“鄭卿言之有理。”

原來這廝就是太常卿鄭元壽。薛朗特意偷偷打量了他幾眼,鄭元壽之所以提議和,也不是軟弱的人,而是從老成謀國的角度出發。

這人可是真正的有膽有識有謀的能人,自隋以來,一共五次出使突厥,每次都是臨危受命,每次都能安然而歸不說,還能完成使命。對這樣的能人,薛朗表示佩服。

封德彝出聲道:“臣反對!”

“封卿家爲何反對?”

李淵問道。封德彝慨然道:“我朝對突厥南下,已然早有防範,打的非是無準備之戰。何況,自古哪有未戰先求和的道理?如此示弱於突厥,豈不是更加壯大突厥聲威,陷我朝與被動之中麼?臣建議先打,打了勝戰再議和,如此方纔能佔據主動。”

李淵也點頭:“封卿家言之有理!”

所以,聖人你到底是支持哪邊?

一時間,朝上衆臣爲先戰還是先和,爭辯不休。李淵一時間似乎也拿不定主意,也願意讓衆臣辯論一下,看哪個選擇更有利。

薛朗聽得頭疼,朗聲道:“稟聖人,臣有話說。”

“薛卿家請講。”

薛朗道:“稟聖人,突厥今年鬧饑荒,纔是第一年。但凡饑荒一起,豈是一年就能結束的?何況,突厥不擅農耕,以畜牧爲生,抗災能力較之我中原百姓更爲弱一些。只是,他們男女老幼皆弓馬嫺熟,餓肚子的時候,最先做的選擇肯定是南下劫掠。未來幾年,突厥肯定會頻繁叩邊,即便議和,也不過是用金銀換得短暫的、虛假的和平。可是,歷來只有

打出來的和平,沒有議和議出來的和平!”

薛朗頓了頓,加重語氣,續道:“再則,我朝初立,如若朝廷未戰先和,讓天下臣民怎麼看?所謂上有行,下必效之。先有鐵骨錚錚之大唐,方有鐵骨錚錚、寧死不屈之大唐子民!是故,臣主張,這一戰必須打!而且必須狠狠地打,最好把突厥打疼打痛,讓他下次再想南下之時,不要再用屁股決定腦袋,而是用腦袋想一想,如此,方纔能換來短暫的安寧,以讓我朝分出精力安內。而待我朝內患平定,就是突厥滅亡之時!”

“啪啪啪!”

一陣笏板擊掌聲,就連主張議和的鄭元壽,也轉而支持起薛朗的發言。聖人看薛朗的目光充滿讚賞,道:“卿家之言,有如暮鼓晨鐘,震耳發聵,發人深省。朕要治下之子民,鐵骨錚錚,遇強不怯,寧死不屈,有禮有節!議和一事且作罷,今日且議何人可領兵對戰突厥頡利可汗?卿家可由舉薦人選?”

最後這句居然是問薛朗的。薛朗被問得有些傻眼,他只知道貞觀朝的著名將領,高祖朝的將領……略略知道幾個,詳細的並不知道,於是,想了想,道:“稟聖人,微臣初歸,於我朝將領並不熟悉。只知平陽公主軍功赫赫,秦王能征善戰,只如今公主鎮守關隘,唯有秦王在朝,何不問策秦王?”

打仗秦王是行家,薛朗心安理得的推給他,順便幫他的主上平陽公主刷刷存在感。李淵顯然心情不錯,從善如流道:“秦王有何建議?”

秦王李世民立即起身,站到地圖前,接過手杖,指著地圖道:“稟聖人,臣建議,可兵分四路,一路出幽州,一路出秦州,正面出擊突厥。另再派兵兩路,趕赴雲中、夏州,突襲突厥,以斷突厥後路。至於頡利……臣自請帶兵,攜牀弩、神臂弓,迎戰頡利。”

太子建成驚聲問道:“牀弩、神臂弓已然成軍矣?”

秦王望向太子,答道:“自得牀弩、神臂弓,臣弟便著人日夜趕工,擇麾下士卒以練之,如今已成一營之數,迎擊突厥足矣!”

(本章完)

第七卷_第569章 “糧公”第三卷_第224章 江臨帶回來的消息第六卷_第490章 畫技小成第六卷_第541章 念頭通達百骸輕第一卷_第40章 人生難懂是人心第四卷_第316章 以才爲聘第五卷_第478章 再見長安第三卷_第219章 豆漿生崽第二卷_第77章 公主解惑第四卷_第406章 流言第五卷_第449章 青青子衿第四卷_第331章 黑豆有主第三卷_第167章 論經濟第四卷_第303章 矇在鼓裡的聖人第六卷_第509章 財帛利祿動人心第五卷_第451章 又是上元日第六卷_第531章 兄弟密議第二卷_第102章 異姓兄弟第七卷_第561章 事成第三卷_第219章 豆漿生崽第三卷_第178章 朝議出兵第七卷_第582章 以退爲進第一卷_第40章 人生難懂是人心第六卷_第534章 帝心難測第六卷_第527章 好友相聚第六卷_第498章 到達第五卷_第424章 補救措施第四卷_第337章 變化第三卷_第166章 宣政殿朝議第三卷_第232章 主僕敘話第六卷_第520章 兩難第一卷_第28章 論學第六卷_第531章 兄弟密議第四卷_第384章 好基友的悠閒假期第一卷_第32章 精明的公主殿下第四卷_第309章 新官上任第六卷_第490章 畫技小成第三卷_第240章節 太子到來第一卷_第24章 論食材豐富的重要性第四卷_第282章 錢啊錢第七卷_第568章 晉封第二卷_第55章 決議第五卷_第430章 懟他!第四卷_第390章 下聘第四卷_第295章 宮宴第四卷_第343章 感情從互相信任開始第四卷_第324章 求技能點!第三卷_第275章 李弘節到任第四卷_第356章 新科士子第四卷_第409章 風雲涌動第六卷_第495章 蹊蹺第四卷_第292章 不聽話的嘴巴第二卷_第113章 不平第三卷_第249章 黯然神傷第二卷_第134章 與吃貨爲鄰第六卷_第540章 心有所懼第五卷_第440章 明悟第三卷_第224章 江臨帶回來的消息第五卷_第430章 懟他!第六卷_第506章 洗三第四卷_第405章 紅薯再獲豐收第六卷_第502章 長遠之計第四卷_第296章 天下酒友是一家第四卷_第310章 工作劃分第二卷_第87章 飛泉觀水第一卷_第8章 醫者仁心第六卷_第492章 公主出京第四卷_第296章 天下酒友是一家第三卷_第227章 迎戰突厥第三卷_第162章 加官進爵第六卷_第489章 眼見風波起第四卷_第279章 質樸的馬車第三卷_第206章 陪客第七卷_第569章 “糧公”第四卷_第324章 求技能點!第二卷_第143章 來自公主的請教第四卷_第320章 神秘訪客第五卷_第459章 探問第四卷_第394章 隨行仁智宮第二卷_第121章 求才若渴第五卷_第476章 論儲第四卷_第392章 毛腳女婿第四卷_第298章 蠢蠢欲動第四卷_第326章 閃亮登場第一卷_第27章 踏入正軌第一卷_第2章 醒來世界變了第二卷_第138章 喜報第六卷_第491章 醒悟第三卷_第225章 饅頭威武第四卷_第359章 暗潮涌動第四卷_第337章 變化第三卷_第272章 言和第一卷_第25章 論開發菜品的重要性第二卷_第104章 家的樣子第三卷_第156章 驛館等宣第三卷_第187章 過堂三問第一卷_第39章 暗潮涌動第三卷_第182章 長安裡坊第四卷_第399章 尋幽訪勝
第七卷_第569章 “糧公”第三卷_第224章 江臨帶回來的消息第六卷_第490章 畫技小成第六卷_第541章 念頭通達百骸輕第一卷_第40章 人生難懂是人心第四卷_第316章 以才爲聘第五卷_第478章 再見長安第三卷_第219章 豆漿生崽第二卷_第77章 公主解惑第四卷_第406章 流言第五卷_第449章 青青子衿第四卷_第331章 黑豆有主第三卷_第167章 論經濟第四卷_第303章 矇在鼓裡的聖人第六卷_第509章 財帛利祿動人心第五卷_第451章 又是上元日第六卷_第531章 兄弟密議第二卷_第102章 異姓兄弟第七卷_第561章 事成第三卷_第219章 豆漿生崽第三卷_第178章 朝議出兵第七卷_第582章 以退爲進第一卷_第40章 人生難懂是人心第六卷_第534章 帝心難測第六卷_第527章 好友相聚第六卷_第498章 到達第五卷_第424章 補救措施第四卷_第337章 變化第三卷_第166章 宣政殿朝議第三卷_第232章 主僕敘話第六卷_第520章 兩難第一卷_第28章 論學第六卷_第531章 兄弟密議第四卷_第384章 好基友的悠閒假期第一卷_第32章 精明的公主殿下第四卷_第309章 新官上任第六卷_第490章 畫技小成第三卷_第240章節 太子到來第一卷_第24章 論食材豐富的重要性第四卷_第282章 錢啊錢第七卷_第568章 晉封第二卷_第55章 決議第五卷_第430章 懟他!第四卷_第390章 下聘第四卷_第295章 宮宴第四卷_第343章 感情從互相信任開始第四卷_第324章 求技能點!第三卷_第275章 李弘節到任第四卷_第356章 新科士子第四卷_第409章 風雲涌動第六卷_第495章 蹊蹺第四卷_第292章 不聽話的嘴巴第二卷_第113章 不平第三卷_第249章 黯然神傷第二卷_第134章 與吃貨爲鄰第六卷_第540章 心有所懼第五卷_第440章 明悟第三卷_第224章 江臨帶回來的消息第五卷_第430章 懟他!第六卷_第506章 洗三第四卷_第405章 紅薯再獲豐收第六卷_第502章 長遠之計第四卷_第296章 天下酒友是一家第四卷_第310章 工作劃分第二卷_第87章 飛泉觀水第一卷_第8章 醫者仁心第六卷_第492章 公主出京第四卷_第296章 天下酒友是一家第三卷_第227章 迎戰突厥第三卷_第162章 加官進爵第六卷_第489章 眼見風波起第四卷_第279章 質樸的馬車第三卷_第206章 陪客第七卷_第569章 “糧公”第四卷_第324章 求技能點!第二卷_第143章 來自公主的請教第四卷_第320章 神秘訪客第五卷_第459章 探問第四卷_第394章 隨行仁智宮第二卷_第121章 求才若渴第五卷_第476章 論儲第四卷_第392章 毛腳女婿第四卷_第298章 蠢蠢欲動第四卷_第326章 閃亮登場第一卷_第27章 踏入正軌第一卷_第2章 醒來世界變了第二卷_第138章 喜報第六卷_第491章 醒悟第三卷_第225章 饅頭威武第四卷_第359章 暗潮涌動第四卷_第337章 變化第三卷_第272章 言和第一卷_第25章 論開發菜品的重要性第二卷_第104章 家的樣子第三卷_第156章 驛館等宣第三卷_第187章 過堂三問第一卷_第39章 暗潮涌動第三卷_第182章 長安裡坊第四卷_第399章 尋幽訪勝
主站蜘蛛池模板: 合作市| 邢台市| 营山县| 仪征市| 合肥市| 古田县| 双城市| 阿拉善左旗| 余干县| 文昌市| 伊通| 青海省| 大渡口区| 济宁市| 同心县| 广东省| 安图县| 健康| 红河县| 永宁县| 虞城县| 木兰县| 萨嘎县| 修水县| 陇南市| 建阳市| 伽师县| 萨迦县| 岱山县| 通榆县| 红原县| 九台市| 昭通市| 安岳县| 山丹县| 伊春市| 宣化县| 东宁县| 海淀区| 彩票| 祁连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