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一卷_第28章 論學

“礦物質……微生物……這又是幼陽在佛郎機所學?不知是屬於哪一科的學問?”

公主殿下已經學會自己推理聯想了。

薛朗道:“礦物質是屬於化學,微生物屬於生物學?!?

公主殿下饒有興趣的問道:“化學已聽幼陽說過,這生物學又是做何學問的?”

薛朗道:“生物就是研究一切有生命的物體的學問。上至萬物之靈的人類,下至人眼看不見的細微之物,只要是活的都研究?!?

公主殿下點點頭,沒再追問。薛朗叫來馬元良,交代他白天有太陽的時候打開窗戶曬太陽,沒有太陽的時候,就把窗戶關起來。

薛朗要去偏廳那邊,匯合柳女官整理剛交接來的文書、賬冊,公主殿下要回去正廳,剛好一路。

平陽公主把薛朗叫到身旁,閒話家常似的說道:“我記得幼陽曾說過,在佛郎機,幼童從六歲開始,要連續上12年的學,分別學習幼陽所說的這些學問,對否?”

“沒錯!小學學的簡單,主要是學基礎,主課是語文、數學,穿插一些其他科的啓蒙課程;中學漸漸加深課程的難度,到大學,就是學生自己選擇感興趣的科目專研學問?!?

平陽公主道:“大學?這又要學幾年?”

“一般是四年?!?

“如此算來,豈不是要上十六年的學?”

公主殿下難掩訝色。薛朗頓了頓,在現代都習慣,很少算念幾年書,這會兒一算,到大學就十六年,如果再加上碩士、博士,人生的三分之一都用來上學了。人類爲了生存求知,也是蠻拼的。

於是,薛朗感嘆道:“經殿下這麼一說,還真是,從小學到大學居然要學十六年?!?

平陽公主道:“整整十六載,其中只怕花費不小,一個普通的家庭,能否承擔得起?”

“能否承擔得起,還要看家庭。就算在佛郎機,教育支出在家庭支出裡,佔有的比重也是非常大的

。普通家庭如果沒有什麼變故之類的,負擔一個孩子的教育花費沒有問題;如果家中有了變故,花銷加大,那負擔孩子的教育花費就是一個大大的難題?!?

薛朗想到自己,教育貸款要大學纔有,高中階段是沒有的,於是他只能輟學。

平陽公主道:“如此看來,不管在哪裡,上學求知都是一筆巨大的開支,無錢是不行的?!?

“殿下說對了!在佛郎機,不管男女老幼、權貴平民都有‘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的思想,整個國家的國力,有一部分是要投入到教育事業裡的。彼時,小學六年,初中三年,被稱作義務教育,學費什麼的是免除的,國家律法規定,但凡該國子民,皆必須接受義務教育,家長也必須配合,否則,就是違反律法的事情。”

其實國家規定強制的義務教育是好事。在經濟發達地區或許看不出,在貧窮偏僻的地區,義務教育的好處就顯出來了。

最最起碼的,上學上到初中,簡單的計算總是會的,字也多數都認識,出門打工,看個路牌,計算一下自己的經濟收入什麼的,起碼不會被人矇騙。

“有這等規定?開支從何而來?難道是國家賦稅?”

這下,平陽公主是真驚奇了,杏眼瞪得圓溜溜的,少了幾分清冷,多了幾分可愛。薛朗道:“彼時,國家曾對國民宣傳,再苦不能苦孩子,再窮不能窮教育。教育之道,功在當代,利在千秋。啓發民智,勢在必行。幾乎所有的學校都是國家開設,教書的先生們,俸祿也是國家發的,一切都是國家出錢,學生只需要自己準備生活費、書本筆墨花費這些?!?

平陽公主不是什麼都不懂的人,只一聽就明白其中花銷的巨大,腳步停下,表情幾乎可用呆滯來形容,驚呼:“學校的屋舍,教書的先生,上學的桌椅板凳,等等,如此巨大的花費,全部皆有國家賦稅出?那佛郎機該是如何的富有?”

公主殿下有些失聲,被自己腦海中估算的數字嚇

到。薛朗沒解釋,雖然知道其中肯定有公主殿下誤會的地方,不過,如果能因此間接的影響到李唐王朝對教育的投入和態度,那真是再好沒有。

中華民族本來就是重視教育和傳承的民族??v觀彼時世界所謂的四大文明古國,真正從古到今傳承延續的也就只有中華文明,這其中自然和本民族好學上進、重視教育傳承的習慣分不開。

於是,薛朗道:“並沒有多富有,只是,社會經濟、國家經濟發展到一定階段的時候,就可以做到,佛郎機做到彼時的局面,花費了許多許多年。如果放到這裡……依我看,先把基礎的溫飽問題解決再說吧。”

平陽公主一窒,似笑非笑的看薛朗一眼:“幼陽果真如自己所說一般誠實。”

呃……這是被公主殿下抱怨了嗎?

薛朗打了個哈哈:“屬下曾聽先祖講過,晉時用人,曾有‘上品無寒士,下品無庶民’的論調。人的地位只靠血統出身論,不論人品與才學,能不能有出息,就看投胎的技術。對吧?”

“投胎技術……”

公主殿下莞爾:“此言頗妙,道盡其中緣由。晉時確實如此。”

薛朗道:“其實,會有那種論調,除了士族世家把持朝政之外,還有一個很大的原因,那就是知識的普及率!”

“知識的普及率?何解?”

薛朗解釋道:“所謂知識的普及率,就是上過學的人在人口總數中的比重。舉個例子,假設人口總數是100個,上過學的人只有5個,那知識普及率就可以算作是百分之五?!?

平陽公主點點頭,算是明白了,示意薛朗接著講。

薛朗道:“知識的傳播,除了先生教授,還要依靠書籍的傳播。那時候,書籍絕大部分掌控在士族手裡,貧寒之士就算有求學之心,也沒有求學之道。沒有書,怎麼學?買不起筆墨紙硯,怎麼學?付不起先生的束脩,怎麼學?何況,士族與世家是天然的利益同盟?!?

(本章完)

第五卷_第478章 再見長安第三卷_第202章 上班之後的第一個驚喜第二卷_第133章 章節名取不出來第三卷_第200章 小狗崽的歸屬第三卷_第183章 奚落第七卷_第583章 再次參與朝議第五卷_第426章 遴選第三卷_第241章 苦心勸慰第一卷_第22章 老把式薛朗第二卷_第75章 大海無量薛幼陽第三卷_第177章 頡利入關第二卷_第94章 幹勁十足的公主殿下第四卷_第388章 共商大計第二卷_第141章 聖人御使到第六卷_第517章 週歲第四卷_第387章 豁然開朗第四卷_第375章 殷殷囑咐第六卷_第516章 一家團聚第二卷_第103章 君子以德立天地間第二卷_第75章 大海無量薛幼陽第四卷_第298章 蠢蠢欲動第五卷_第430章 懟他!第五卷_第476章 論儲第四卷_第286章 各有內情兩不知第七卷_第544章 到長安第七卷_第570章 “農神”的傳說第五卷_第473章 求情第五卷_第452章 新年新氣象第三卷_第226章 惟願平安第三卷_第170章 御賜宅邸第二卷_第81章 法不外傳第四卷_第333章 來,學才藝吧!第三卷_第244章 花園散心第三卷_第272章 言和第四卷_第368章 家宅安第三卷_第179章 議定第一卷_第23章 小結第四卷_第381章 差異第二卷_第133章 章節名取不出來第四卷_第393章 離京避暑第四卷_第380章 意外的宴請第三卷_第153章 各司其職第四卷_第409章 風雲涌動第五卷_第427章 大勢所趨第三卷_第227章 迎戰突厥第三卷_第228章 供藥第四卷_第406章 流言第三卷_第182章 長安裡坊第六卷_第480章 安頓第三卷_第204章 消極怠工第三卷_第231章 秦王的致謝第三卷_第246章 共議未來第四卷_第301章 花市燈如晝第六卷_第528章 論將第二卷_第104章 家的樣子第二卷_第81章 法不外傳第六卷_第535章 坦誠以待第三卷_第198章 歸來初敘第六卷_第493章 補第一更第三卷_第169章 預定任期第三卷_第161章 普天同慶第二卷_第132章 論突厥第四卷_第336章 後顧之憂第三卷_第153章 各司其職第四卷_第389章 著書立傳第七卷_第564章 行動起來第一卷_第37章 庫房增肥第一式第二卷_第124章 疑惑第三卷_第158章 面聖第一卷_第23章 小結第六卷_第528章 論將第二卷_第106章 幕後第三卷_第224章 江臨帶回來的消息第三卷_第251章 暗傷第三卷_第182章 長安裡坊第七卷_第572章 日常第二卷_第109章 農莊漸成第七卷_第586章 臥病第三卷_第212章 解決之道第三卷_第180章 趕工第五卷_第423章 分明第三卷_第199章 長安行報告會第一卷_第29章 初論政第七卷_第573章 父親的心事第一卷_第33章 最後的視頻第六卷_第532章 莫名來意第四卷_第338章 趙郡王的禮物第六卷_第487章 釋然第四卷_第411章 推廣之策第四卷_第351章 長安的春耕第二卷_第135章 熱鬧的夜第二卷_第112章 軍需官日常第四卷_第368章 家宅安第二卷_第100章 急救第二卷_第98章 人市見聞第四卷_第409章 風雲涌動第四卷_第281章 一家之主不好當第四卷_第366章 薛公懲奸第四卷_第379章 真火第六卷_第492章 公主出京
第五卷_第478章 再見長安第三卷_第202章 上班之後的第一個驚喜第二卷_第133章 章節名取不出來第三卷_第200章 小狗崽的歸屬第三卷_第183章 奚落第七卷_第583章 再次參與朝議第五卷_第426章 遴選第三卷_第241章 苦心勸慰第一卷_第22章 老把式薛朗第二卷_第75章 大海無量薛幼陽第三卷_第177章 頡利入關第二卷_第94章 幹勁十足的公主殿下第四卷_第388章 共商大計第二卷_第141章 聖人御使到第六卷_第517章 週歲第四卷_第387章 豁然開朗第四卷_第375章 殷殷囑咐第六卷_第516章 一家團聚第二卷_第103章 君子以德立天地間第二卷_第75章 大海無量薛幼陽第四卷_第298章 蠢蠢欲動第五卷_第430章 懟他!第五卷_第476章 論儲第四卷_第286章 各有內情兩不知第七卷_第544章 到長安第七卷_第570章 “農神”的傳說第五卷_第473章 求情第五卷_第452章 新年新氣象第三卷_第226章 惟願平安第三卷_第170章 御賜宅邸第二卷_第81章 法不外傳第四卷_第333章 來,學才藝吧!第三卷_第244章 花園散心第三卷_第272章 言和第四卷_第368章 家宅安第三卷_第179章 議定第一卷_第23章 小結第四卷_第381章 差異第二卷_第133章 章節名取不出來第四卷_第393章 離京避暑第四卷_第380章 意外的宴請第三卷_第153章 各司其職第四卷_第409章 風雲涌動第五卷_第427章 大勢所趨第三卷_第227章 迎戰突厥第三卷_第228章 供藥第四卷_第406章 流言第三卷_第182章 長安裡坊第六卷_第480章 安頓第三卷_第204章 消極怠工第三卷_第231章 秦王的致謝第三卷_第246章 共議未來第四卷_第301章 花市燈如晝第六卷_第528章 論將第二卷_第104章 家的樣子第二卷_第81章 法不外傳第六卷_第535章 坦誠以待第三卷_第198章 歸來初敘第六卷_第493章 補第一更第三卷_第169章 預定任期第三卷_第161章 普天同慶第二卷_第132章 論突厥第四卷_第336章 後顧之憂第三卷_第153章 各司其職第四卷_第389章 著書立傳第七卷_第564章 行動起來第一卷_第37章 庫房增肥第一式第二卷_第124章 疑惑第三卷_第158章 面聖第一卷_第23章 小結第六卷_第528章 論將第二卷_第106章 幕後第三卷_第224章 江臨帶回來的消息第三卷_第251章 暗傷第三卷_第182章 長安裡坊第七卷_第572章 日常第二卷_第109章 農莊漸成第七卷_第586章 臥病第三卷_第212章 解決之道第三卷_第180章 趕工第五卷_第423章 分明第三卷_第199章 長安行報告會第一卷_第29章 初論政第七卷_第573章 父親的心事第一卷_第33章 最後的視頻第六卷_第532章 莫名來意第四卷_第338章 趙郡王的禮物第六卷_第487章 釋然第四卷_第411章 推廣之策第四卷_第351章 長安的春耕第二卷_第135章 熱鬧的夜第二卷_第112章 軍需官日常第四卷_第368章 家宅安第二卷_第100章 急救第二卷_第98章 人市見聞第四卷_第409章 風雲涌動第四卷_第281章 一家之主不好當第四卷_第366章 薛公懲奸第四卷_第379章 真火第六卷_第492章 公主出京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三门峡市| 南汇区| 长宁县| 大悟县| 定南县| 洛宁县| 什邡市| 嘉祥县| 荥阳市| 家居| 吉木乃县| 阳原县| 永平县| 清徐县| 上蔡县| 墨脱县| 拜泉县| 云梦县| 琼海市| 思南县| 乌海市| 普定县| 陆川县| 新河县| 漳平市| 乃东县| 西盟| 探索| 绵阳市| 聊城市| 云林县| 筠连县| 龙泉市| 县级市| 布拖县| 额尔古纳市| 同德县| 鞍山市| 英德市| 琼海市| 界首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