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四卷_第389章 著書立傳

“著書立傳,名垂青史!”

平陽公主說得淡定,神情間一副胸有成竹的樣子。

薛朗先前是沒想到,被平陽公主這麼一點,倒是明白了,不過,更加的沒自信了,遲疑的問:“可是,歷朝歷代對算學都不算重視吧?相比起經學類的,算學只是細枝末節,那個……寫本算學書就算著書立傳,就能名垂青史了?”

薛朗覺得無法相信。

平陽公主輕笑一聲,也不知心裡怎麼想的,竟然伸手摸了摸他臉,道:“別的算學書或引不起重視,但,我欲讓你寫的,乃是用作啓蒙之用的。”

薛朗眼睛一亮:“寫啓蒙書籍?”

平陽公主點點頭,道:“你所用的那個阿拉伯數字,易於書寫,易於計算,這便是最大的優勢,用來啓蒙可謂最佳。歷朝歷代,高深的算學書,已有數本,歷朝歷代,除了算學科之學生,很少有人鑽研。然可用作啓蒙者,幾乎沒有。幼陽寫一本,恰好可填補這項空白。再者,我朝初立,在初立國本便能寫出一本可傳承千年之著作,於聖人文治武功上,豈不是一件大大的好事?”

平陽公主笑看著薛朗,眼中帶著深意。這下,薛朗也轉過來彎兒來了!該怎麼說呢?這是政治素養,眼界、格局上的差距,非智商可以彌補!啊,有個這樣的老婆……有點兒驕傲,有點兒自豪,腫麼破?

這世間,不管哪朝哪代,有什麼書籍是人人都必須讀的?

啓蒙書籍!

比如唐朝,孩子們啓蒙都要讀的是《千字文》。若薛朗能寫一本用作啓蒙的算學書,一者可推廣阿拉伯數字,二者可不就是著書立傳、名垂青史麼!

這是第一個好處!第二個好處,於聖人來說,這也是功績一件。當然,聖人作爲開國皇帝,功績已經很大了,但是,在他剛立國的時間裡,便有這樣的一本書產生,於聖人來說,代表著他的文治,代表著他的英明神武。

薛朗忍不住暢想,等後世語數英史地都要學的時代,說起數學成就,他的名字肯定會名列其中,想想就覺得激動!反正,這件事,不論怎麼想,都是一樁大大的好事!簡直是有利無弊!

於是,薛朗雙掌一拍:“這件事做得!”

平陽公主見他想明白了,嫣然一笑,道:“如此,幼陽回去便可開始!不過,在此之前,這數字的叫法須得改一改,不能再叫做阿拉伯數字。”

薛朗有點兒不好意思:“這樣會不會太不要臉了些?”

平陽公主大笑,笑完對薛朗眨眨眼:“不過是嫌棄叫法拗口,改作中原叫法,翻譯一下罷了!”

薛朗懂了,翻譯也是進行再創作!默默豎起大拇指,堅定地道:“你說的好有道理!”

平陽公主再笑,提議道:“莫若改作薛氏數可好?”

“不行!堅決不行!”

這個堅決拉不下臉來!叫法可以改一下,但名稱堅決不好意思把自己的姓氏冠上去,薛朗說什麼都不同意。

平陽公主似有些遺憾,沉吟著,似乎還想說服薛朗。薛朗靈機一動,趕緊道:“這個數字的書寫和計算,比之漢字簡便了許多,不如就叫簡數吧,簡單的簡。”

平陽公主略作沉吟,頷首:“可!便叫簡數。”

薛朗這才放心的拍拍胸口,平陽公主嗔他一眼,道:“你這樣倒像是本宮在逼良爲娼似的。”

哦喲,本宮都出來了!

薛朗苦笑一聲,正色道:“我自是知道這是建瓴你的一片好意,希望藉此讓我聲望更高,你的好意我是知道的。但是呢,我確實不是創造人,我也是從別處學來的,不好意思佔爲己有,我過不了自己那關,是我迂腐,辜負了建瓴你的一片心!”

平陽公主凝目看了薛朗一陣,看薛朗笑容帶著歉疚之情,嘆了口氣,道:“我便是知道你是這樣的人,也知你定不會同意,不過還是忍不住想試試,薛朗,你很好,你可知,對你這些所謂的迂腐,我心底有多麼歡喜?”

薛朗被誇得眼睛一亮,笑得見牙不見眼:“真的嗎?不是嫌棄?”

平陽公主笑看著他,伸手拍拍他手背,道:“我幼時心性過於陰狠,阿孃曾教導我說,爲人行事當心地光明,行光明堂皇之道,君子畏德,?小人畏威;小人行事只爲自己,君子則利人利己。如要成事,還需君子。所以,凡事當向直中取,莫向曲中求。阿孃說,世間聰明之人多如過江之鯽,凡事皆想著取巧走捷徑,終難成大

器。”

薛朗點點頭,雖然與太穆皇后無緣面見,但只從平陽公主的言詞間便能聽出來,這是一位睿智、有遠見的女性。

在這個人治大於法治的時代,爲上者自然是品行好的的最佳,這便是君子。這樣的人行事有底線,行事的時候,即便是沽名釣譽也好,都會有點兒顧忌。得民心者得天下,皇帝的政策再好,也要好官來施行。

平陽公主道:“然則我自家知自家事,在阿孃教導之下,我雖學會依勢而行,走陽謀之道,但心底其實談不上光明,我始終無法做到阿孃的教導。可是,若是幼陽能做到,我也無限歡喜。”

因爲夫妻一體的緣故嗎?

對薛朗來說,這簡直是世間最動聽的情話了!就跟入隊宣誓的少先隊員一樣,表情虔誠而又慎重的保證:“我會努力達到岳母大人的要求的,建瓴你記得監督我!”

說完,想了想,不好意思的道:“其實我也做不到真正的心地光明,我只是有原則和底線。我可以把所學寫出來,但是,讓我全部算作我自己發明創作的,去當創始人,實在拉不下臉來!大概和‘君子愛財取之以道’差不多吧!”

平陽公主大笑起來,笑得眼淚都出來了,撲簌簌墜落,望著薛朗的眼神,看得薛朗心都疼了,忍不住手臂一伸把人摟入懷裡,低聲道:“我說過的,我始終與你一起,你做不到的,我去做!你有什麼壓力和擔子,我都和你一起扛,一個人覺得沉,兩個人或許能讓你減輕些。我比較笨,目前只能想到這個辦法。”

“嗯!”

平陽公主眼中還帶著淚,從他懷裡擡頭,掛著淚珠的臉上,漾出一個絕美的笑容:“郎君這般叫做取捨皆有道,取捨二字,說來容易,然世間真能做到的,又有幾人?如此便好!我好開心,好歡喜!”

薛朗點頭,笑道:“我也是!”

薛朗知道,平陽公主心中怕是對太穆皇后抱著極大的歉疚感,這個歉疚感一直壓著她,但是,子欲養而親已不在,這個歉疚變成了她心中最大的遺憾。薛朗不知道該怎麼寬慰她,也想不出該怎麼做,唯一能做的便是陪著她,一直陪著她。兩個人一起,總比一個人的時候,肩上的擔子和心頭的壓力能輕些。

(本章完)

第六卷_第532章 莫名來意第四卷_第391章 送禮需謹慎第二卷_第148章 挖土豆第二卷_第149章 “經驗教訓”第一卷_第52章 隱情第四卷_第290章 點歪的技能點第三卷_第231章 秦王的致謝第四卷_第411章 推廣之策第三卷_第180章 趕工第五卷_第428章 秋雨連綿第二卷_第131章 薛朗式勸慰第二卷_第121章 求才若渴第四卷_第357章 唐朝的氣質第二卷_第137章 紅薯宴第四卷_第389章 著書立傳第二卷_第68章 請教第一卷_第22章 老把式薛朗第一卷_第21章 貧窮的覺悟第三卷_第173章 超級大“炸彈”第五卷_第478章 再見長安第五卷_第465章 難題第二卷_第69章 箇中曲折不由人第一卷_第27章 踏入正軌第三卷_第156章 驛館等宣第二卷_第78章 爲了一致的目標努力第一卷_第42章 好肉就好酒第三卷_第248章 暴露了?第二卷_第100章 急救第四卷_第343章 感情從互相信任開始第一卷_第20章 搭檔第七卷_第556章 人心變化第五卷_第426章 遴選第七卷_第548章 平陽之怒第三卷_第179章 議定第四卷_第369章 櫻桃熟了第三卷_第210章 寒冬降臨第三卷_第180章 趕工第三卷_第191章 家事安排第二卷_第114章 好買賣第二卷_第135章 熱鬧的夜第三卷_第171章 安排第三卷_第187章 過堂三問第七卷_第595章 名臣與名相第四卷_第316章 以才爲聘第七卷_第563章 真意第六卷_第526章 盡人事第二卷_第53章 試犁第五卷_第434章 試探第五卷_第430章 懟他!第三卷_第177章 頡利入關第二卷_第128章 蘇醫生的“真面目”第七卷_第573章 父親的心事第五卷_第451章 又是上元日第五卷_第464章 紛紛擾擾第五卷_第459章 探問第四卷_第376章 平陽公主的舊傷第六卷_第540章 心有所懼第六卷_第487章 釋然第二卷_第122章 神醫後裔第四卷_第372章 秦王妃的謀略第五卷_第453章 不知疾苦第五卷_第438章 深坐蹙蛾眉第四卷_第402章 悠閒假期第三卷_第232章 主僕敘話第四卷_第391章 送禮需謹慎第四卷_第351章 長安的春耕第六卷_第492章 公主出京第五卷_第461章 謀算將來第一卷_第7章 面見準備第五卷_第444章 黃道吉日宜嫁娶第二卷_第117章 好上司的典範第六卷_第521章 憂心第六卷_第526章 盡人事第四卷_第390章 下聘第七卷_第550章 觸動第三卷_第176章 暴富第四卷_第301章 花市燈如晝第三卷_第254章 奚落第五卷_第433章 清閒的長安人民第三卷_第167章 論經濟第三卷_第240章節 太子到來第三卷_第199章 長安行報告會第七卷_第594章 家書抵萬金第七卷_第585章 臨時主官第七卷_第594章 家書抵萬金第四卷_第377章 一定是開門方式不對第五卷_第433章 清閒的長安人民第三卷_第191章 家事安排第一卷_第8章 醫者仁心第七卷_第552章 尷尬的巧遇第二卷_第126章 隊伍初成第四卷_第330章 小狗崽們第二卷_第126章 隊伍初成第二卷_第115章 畫風不同須謹慎第二卷_第140章 何人平事第四卷_第311章 新的工作環境第三卷_第223章 斥候江臨第三卷_第251章 暗傷第三卷_第211章 後勤問題第四卷_第400章 舊友
第六卷_第532章 莫名來意第四卷_第391章 送禮需謹慎第二卷_第148章 挖土豆第二卷_第149章 “經驗教訓”第一卷_第52章 隱情第四卷_第290章 點歪的技能點第三卷_第231章 秦王的致謝第四卷_第411章 推廣之策第三卷_第180章 趕工第五卷_第428章 秋雨連綿第二卷_第131章 薛朗式勸慰第二卷_第121章 求才若渴第四卷_第357章 唐朝的氣質第二卷_第137章 紅薯宴第四卷_第389章 著書立傳第二卷_第68章 請教第一卷_第22章 老把式薛朗第一卷_第21章 貧窮的覺悟第三卷_第173章 超級大“炸彈”第五卷_第478章 再見長安第五卷_第465章 難題第二卷_第69章 箇中曲折不由人第一卷_第27章 踏入正軌第三卷_第156章 驛館等宣第二卷_第78章 爲了一致的目標努力第一卷_第42章 好肉就好酒第三卷_第248章 暴露了?第二卷_第100章 急救第四卷_第343章 感情從互相信任開始第一卷_第20章 搭檔第七卷_第556章 人心變化第五卷_第426章 遴選第七卷_第548章 平陽之怒第三卷_第179章 議定第四卷_第369章 櫻桃熟了第三卷_第210章 寒冬降臨第三卷_第180章 趕工第三卷_第191章 家事安排第二卷_第114章 好買賣第二卷_第135章 熱鬧的夜第三卷_第171章 安排第三卷_第187章 過堂三問第七卷_第595章 名臣與名相第四卷_第316章 以才爲聘第七卷_第563章 真意第六卷_第526章 盡人事第二卷_第53章 試犁第五卷_第434章 試探第五卷_第430章 懟他!第三卷_第177章 頡利入關第二卷_第128章 蘇醫生的“真面目”第七卷_第573章 父親的心事第五卷_第451章 又是上元日第五卷_第464章 紛紛擾擾第五卷_第459章 探問第四卷_第376章 平陽公主的舊傷第六卷_第540章 心有所懼第六卷_第487章 釋然第二卷_第122章 神醫後裔第四卷_第372章 秦王妃的謀略第五卷_第453章 不知疾苦第五卷_第438章 深坐蹙蛾眉第四卷_第402章 悠閒假期第三卷_第232章 主僕敘話第四卷_第391章 送禮需謹慎第四卷_第351章 長安的春耕第六卷_第492章 公主出京第五卷_第461章 謀算將來第一卷_第7章 面見準備第五卷_第444章 黃道吉日宜嫁娶第二卷_第117章 好上司的典範第六卷_第521章 憂心第六卷_第526章 盡人事第四卷_第390章 下聘第七卷_第550章 觸動第三卷_第176章 暴富第四卷_第301章 花市燈如晝第三卷_第254章 奚落第五卷_第433章 清閒的長安人民第三卷_第167章 論經濟第三卷_第240章節 太子到來第三卷_第199章 長安行報告會第七卷_第594章 家書抵萬金第七卷_第585章 臨時主官第七卷_第594章 家書抵萬金第四卷_第377章 一定是開門方式不對第五卷_第433章 清閒的長安人民第三卷_第191章 家事安排第一卷_第8章 醫者仁心第七卷_第552章 尷尬的巧遇第二卷_第126章 隊伍初成第四卷_第330章 小狗崽們第二卷_第126章 隊伍初成第二卷_第115章 畫風不同須謹慎第二卷_第140章 何人平事第四卷_第311章 新的工作環境第三卷_第223章 斥候江臨第三卷_第251章 暗傷第三卷_第211章 後勤問題第四卷_第400章 舊友
主站蜘蛛池模板: 灵宝市| 定结县| 武强县| 神木县| 临澧县| 古蔺县| 大港区| 普兰县| 乾安县| 纳雍县| 新龙县| 漳州市| 墨脱县| 丽水市| 满城县| 韶山市| 洛川县| 韶山市| 布拖县| 乐安县| 塘沽区| 禹州市| 内江市| 磐石市| 伊通| 竹山县| 教育| 玛多县| 金溪县| 景宁| 弋阳县| 新和县| 舞钢市| 东港市| 綦江县| 土默特右旗| 元朗区| 南城县| 赤壁市| 宁德市| 林口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