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二卷_第149章 “經驗教訓”

“如此,有勞李尚書,我這裡也會寫一份加急疏奏上疏,我等一起向聖人報喜。”

平陽公主的聲音穩穩的插進來,她略帶沙啞的聲音,似乎帶著安定人心的魅力,李綱的瞬間冷靜不少,不過,一張老臉還是激動得滿面紅光,薛朗生怕一個不好,老頭兒就厥過去了,還好,李綱經受住了土豆的震撼,他挺住了!

李綱點點頭,急急地就想往外走,似乎想趕回去寫疏奏,走了兩步,似乎想起什麼,立即轉回來交代薛朗:“薛諮議,這土豆種子稀少,可不能試吃了,全都留著,且待明年大豐收再試吃!”

難道吃貨的形象已經深入人心了?!

薛朗默默臉紅,不過,該說清楚的卻得必須說:“李尚書,做種只能留大的,小的天生就不足,留作種子不合格的。另外,一畝地大約需要20餘斤土豆做種子,這些收穫,減去小的,也足以種好幾畝,明年大豐收指日可待,後年想大面積推廣也不成問題。”

未盡之語就是,小的就可以吃了!

李綱直接吼了一句:“土豆本就稀少,要嘗也當聖人先嚐。”

薛朗滿臉無辜,他也沒說他要吃啊,只是盡本分提醒而已。不過,嘴上倒是乖覺的應道:“自當聖人先嚐!”

平陽公主不管這兩人的胡攪蠻纏,直接出聲下令:“幼陽快覈算畝產。”

“喏!”

薛朗不再搭理明顯快樂瘋了的李綱,在心裡默默覈算,答道:“稟殿下,土豆初略覈算的畝產應該能達到一千七百多,比紅薯略高,明年用耕地來種植,管理、肥料等再追加些,產量應更高。”

“好!”

平陽公主又穩又用力的喝彩一聲,眉目飛揚:“紅薯、土豆的產量皆能達到二十多石,此乃天大之祥瑞,李尚書?”

轉眼望向李綱,李綱道:“老臣李綱奉聖人敕命,覈查葦澤關平陽公主奏報祥瑞一事,經臣覈查,確有其事,產量屬實!”

平陽公主脣角露出淡淡的笑紋,朝李綱施禮:“有勞李尚書!”

李綱連忙回禮:“公主殿下多禮,此乃老臣分內之事,老臣不過是據實上奏。”

萬事俱定,李綱迴轉住處寫他的加急奏章去,連飯都忙不得留下來吃。薛朗讓人把大的土豆揀出來,小的留下,一分兩半,大半留著上京時候做給李淵陛下品嚐,小半揀出來,笑瞇瞇的湊到平陽公主身前,笑問:“敢問殿下,快到朝食,您喜歡吃炒的還是煎的?”

平陽公主微微一愕,旋即失笑,玉指朝

薛朗虛虛一點,倒是沒客氣:“幼陽有何推薦?”

薛朗一臉“殿下你問到行家了”的表情,笑瞇瞇的道:“如果是大土豆,那可以做的菜就多了,醋溜土豆絲、酸辣土豆絲、乾煸土豆絲等等,土豆是家常菜來著。這些小土豆,做法也挺多的,椒鹽、紅燒、醬燒、麻辣等等,吃法太多了!”

薛朗看了一眼小土豆的數目,開心的打個響指,自作主張道:“屬下看這小土豆也挺多的,乾脆做成三個菜吧!請殿下特批點兒胡椒,還有,朝食等等屬下,記得別叫人了,咱們一塊兒吃飯!”

說完,朝平陽公主拱拱手,自己就先走了。平陽公主微微一愣,失笑,道:“這個薛幼陽,也有如此性急之時,初雪,讓如圭給薛朗送三兩胡椒去。”

“喏!”

初雪領命而去。公主殿下心情不錯,一路嘴角都噙著笑紋,回正廳去等薛朗給她做土豆吃——

公主殿下還是有點期待的。

話說,薛朗急匆匆奔回聽風院,一進門就讓秀娘去殺雞。秀娘習慣了這個主人的心血來潮,讓幹什麼就幹什麼,一句多餘的話都不問,直接燒上開水,準備殺雞。

薛朗跑回來纔想起沒摘辣椒,又讓長儉拿著他的信物去種植園那裡摘點兒辣椒回來。

剛把水燒開,開始殺雞,如圭內侍官來了,送來薛朗需要的胡椒,一小袋,別說這一頓,就是多吃幾頓都儘夠的。

“多謝內侍官。”

薛朗連忙道謝。如圭擺擺手:“我乃是奉殿下命送來,殿下還等著呢,就不擾薛諮議做事,先告辭了!”

薛朗送走如圭,秀娘那邊雞也殺好了。這雞不算大,不過兩斤多點兒,不足三斤。褪了毛,宰殺好,考慮到公主殿下第一次吃辣椒,只簡單的切了三個下去熗鍋。

先把切好的雞肉塊倒進鍋裡翻炒,把血水炒出來,然後把洗切好的土豆倒進去,加水,鍋蓋蓋上,小火慢慢燜。

然後另燒一眼竈,撿出六個小土豆,下水煮,準備三個一盤菜的做兩道菜,一道是椒鹽小土豆,一道是紅燒小土豆。最後剩下四個小土豆,切絲,做個醋溜土豆絲。

一共就拿回來十多個土豆,做出四個菜,薛朗已然覺得滿意。吃個新鮮的話,想來公主殿下也會滿意的。

還好朝食蘇寒一般是在醫寮吃,很少回來吃,不然,薛朗敢說這些菜還不夠蘇寒一個人吃呢。

平陽公主在正廳等了約大半個時辰,手裡的書只看了一半,就有人來報:“稟娘子,薛諮議送菜來

了!”

平陽公主眉頭微微一挑,道:“請薛諮議進來。”

“喏。”

薛朗帶著人進來,行禮後在自己座位坐下,等著人擺飯。區區四個菜,其中兩個份量還不多,平陽公主面前是兩個土豆一碟,薛朗這邊才一個土豆一碟子。醋溜土豆絲也是,給平陽公主的多些,薛朗自己少些,唯有土豆燜雞快,幾乎是平分,每人面前一大盤。

平陽公主一看,問道:“爲何給我兩個,幼陽只留一個?”

薛朗正心滿意足的拿著饅頭蘸土豆燜雞的湯汁吃,聞言笑道:“殿下第一次吃土豆,自然要給您多點兒,屬下以前吃慣了,吃一個就夠了,再說,土豆燜雞份量多呢,以前最喜歡用裡面的湯汁拌飯吃,可惜,這裡買不到好吃的米飯,蘸饅頭吃也一樣。”

平陽公主看薛朗一眼,不再說話,執起筷子,先吃椒鹽小土豆,點點頭,再吃一個紅燒小土豆——

薛朗笑問:“殿下,好吃嗎?”

平陽公主沒答,只是眼珠一轉,朝初雪道:“薛諮議桌上這兩道菜只有一個,孤苦伶仃,多有可憐,不如端過來我這桌上,與我桌上剩下的一起,想來就有伴了!”

“咦?!”

薛朗直接沒反應過來。

初雪姑娘滿臉的笑,腳下動作飛快,在薛朗還沒反應過來的時候,就一手一個碟子,直接把薛朗打算留著最後吃的椒鹽小土豆和紅燒小土豆給端到平陽公主面前去了!

平陽公主動作優雅舒展,其實速度並不慢的一筷子一個,一個接著一個,沒一會兒功夫就把一共六個小土豆給吃下肚去了,吃完滿意的頷首:“本宮嘗來,這土豆比紅薯更合口味,多謝薛諮議謙讓!”

薛朗……薛朗已經傻了!

臥槽!臥槽!臥槽!明明沒謙讓,是你讓人搶過去的好嗎?

平陽公主纔不管薛朗心裡的吐槽,學著薛朗撕饅頭蘸湯汁吃,吃了一口,滿意的點頭,一邊吃饅頭,一邊偶爾拿筷子吃塊雞肉,還不忘提醒薛朗:“薛諮議,腹誹上司可是犯錯之事,薛諮議還當專心享用美食纔是!”

薛朗一窒,旋即嘆道:“今天學會的經驗,好吃的千萬不要留到後面吃,有風險的!”

語氣十分可憐!

“噗嗤!”

平陽公主忍俊不禁,笑出聲來,身旁伺候的侍女們,也是笑做一團,一時間,滿室的笑聲。

薛朗一邊啃饅頭,一邊心說,看在你笑得這麼開懷的份上,就原諒你搶我食物的仇恨吧!

(本章完)

第六卷_第535章 坦誠以待第二卷_第131章 薛朗式勸慰第四卷_第353章 給秦王的“大禮”第三卷_第245章 與太子飲宴第四卷_第305章 招待聖人第五卷_第467章 呆女婿第四卷_第400章 舊友第七卷_第589章 新的任命第三卷_第274章 關懷第三卷_第246章 共議未來第五卷_第465章 難題第五卷_第467章 呆女婿第四卷_第408章 兩處忙第五卷_第414章 各有算計第一卷_第36章 殺豬第二卷_第78章 爲了一致的目標努力第三卷_第154章 鐵粉李綱第四卷_第294章 過年福利第三卷_第247章 繼任人選第二卷_第138章 喜報第二卷_第75章 大海無量薛幼陽第四卷_第311章 新的工作環境第二卷_第125章 葉卿入夥第一卷_第3章 葦澤關第三卷_第213章 新僕人上崗第四卷_第314章 聖人召見第二卷_第146章 安身立命之法第五卷_第446章 禮成第五卷_第476章 論儲第七卷_第546章 父女終相聚第一卷_第41章 聞香而來第二卷_第125章 葉卿入夥第四卷_第361章 相遇是緣第四卷_第293章 年來了第四卷_第315章 三策第三卷_第169章 預定任期第七卷_第583章 再次參與朝議第五卷_第423章 分明第三卷_第191章 家事安排第六卷_第528章 論將第一卷_第39章 暗潮涌動第六卷_第538章 成王敗寇第七卷_第579章 敏銳第四卷_第311章 新的工作環境第四卷_第398章 刷一波好感第三卷_第179章 議定第三卷_第230章 姐弟情深第二卷_第111章 包子生崽第三卷_第278章 萬民送行第二卷_第129章 收紅薯了第四卷_第304章 認真的蘇寒第五卷_第425章 預熱第四卷_第353章 給秦王的“大禮”第一卷_第41章 聞香而來第六卷_第493章 補第一更第五卷_第476章 論儲第三卷_第255章 謎底第四卷_第300章 上元佳節第五卷_第437章 天家第五卷_第442章 元正第二卷_第54章 論曲轅犁的利益最大化第三卷_第185章 蘇氏一門第三卷_第206章 陪客第六卷_第533章 入骨相思知不知第六卷_第514章 忠孝兩全第六卷_第530章 方興未艾第五卷_第414章 各有算計第四卷_第345章 著名歷史事件第二卷_第139章 江臨娶親之內情第三卷_第226章 惟願平安第二卷_第83章 發工錢的學問第七卷_第552章 尷尬的巧遇第六卷_第484章 契機第二卷_第59章 流產的四輪馬車第三卷_第277章 真猛士當惺惺相惜第三卷_第217章 下大雪了第二卷_第108章 護佑安危第四卷_第318章 紫宸殿密議第五卷_第472章 若是君心似我心第四卷_第330章 小狗崽們第三卷_第171章 安排第二卷_第75章 大海無量薛幼陽第五卷_第413章 忙碌的秋天第六卷_卡文請假條第四卷_第357章 唐朝的氣質第四卷_第351章 長安的春耕第三卷_第179章 議定第六卷_第482章 似曾相識第二卷_第80章 人心換人心第二卷_第80章 人心換人心第二卷_第74章 太極式推廣會議第四卷_第291章 來做個自我介紹吧第一卷_第49章 變化第二卷_第114章 好買賣第一卷_第38章 制犁和熬油第七卷_第554章 愛屋及烏第七卷_第582章 以退爲進第三卷_第198章 歸來初敘第三卷_第233章 戰歇
第六卷_第535章 坦誠以待第二卷_第131章 薛朗式勸慰第四卷_第353章 給秦王的“大禮”第三卷_第245章 與太子飲宴第四卷_第305章 招待聖人第五卷_第467章 呆女婿第四卷_第400章 舊友第七卷_第589章 新的任命第三卷_第274章 關懷第三卷_第246章 共議未來第五卷_第465章 難題第五卷_第467章 呆女婿第四卷_第408章 兩處忙第五卷_第414章 各有算計第一卷_第36章 殺豬第二卷_第78章 爲了一致的目標努力第三卷_第154章 鐵粉李綱第四卷_第294章 過年福利第三卷_第247章 繼任人選第二卷_第138章 喜報第二卷_第75章 大海無量薛幼陽第四卷_第311章 新的工作環境第二卷_第125章 葉卿入夥第一卷_第3章 葦澤關第三卷_第213章 新僕人上崗第四卷_第314章 聖人召見第二卷_第146章 安身立命之法第五卷_第446章 禮成第五卷_第476章 論儲第七卷_第546章 父女終相聚第一卷_第41章 聞香而來第二卷_第125章 葉卿入夥第四卷_第361章 相遇是緣第四卷_第293章 年來了第四卷_第315章 三策第三卷_第169章 預定任期第七卷_第583章 再次參與朝議第五卷_第423章 分明第三卷_第191章 家事安排第六卷_第528章 論將第一卷_第39章 暗潮涌動第六卷_第538章 成王敗寇第七卷_第579章 敏銳第四卷_第311章 新的工作環境第四卷_第398章 刷一波好感第三卷_第179章 議定第三卷_第230章 姐弟情深第二卷_第111章 包子生崽第三卷_第278章 萬民送行第二卷_第129章 收紅薯了第四卷_第304章 認真的蘇寒第五卷_第425章 預熱第四卷_第353章 給秦王的“大禮”第一卷_第41章 聞香而來第六卷_第493章 補第一更第五卷_第476章 論儲第三卷_第255章 謎底第四卷_第300章 上元佳節第五卷_第437章 天家第五卷_第442章 元正第二卷_第54章 論曲轅犁的利益最大化第三卷_第185章 蘇氏一門第三卷_第206章 陪客第六卷_第533章 入骨相思知不知第六卷_第514章 忠孝兩全第六卷_第530章 方興未艾第五卷_第414章 各有算計第四卷_第345章 著名歷史事件第二卷_第139章 江臨娶親之內情第三卷_第226章 惟願平安第二卷_第83章 發工錢的學問第七卷_第552章 尷尬的巧遇第六卷_第484章 契機第二卷_第59章 流產的四輪馬車第三卷_第277章 真猛士當惺惺相惜第三卷_第217章 下大雪了第二卷_第108章 護佑安危第四卷_第318章 紫宸殿密議第五卷_第472章 若是君心似我心第四卷_第330章 小狗崽們第三卷_第171章 安排第二卷_第75章 大海無量薛幼陽第五卷_第413章 忙碌的秋天第六卷_卡文請假條第四卷_第357章 唐朝的氣質第四卷_第351章 長安的春耕第三卷_第179章 議定第六卷_第482章 似曾相識第二卷_第80章 人心換人心第二卷_第80章 人心換人心第二卷_第74章 太極式推廣會議第四卷_第291章 來做個自我介紹吧第一卷_第49章 變化第二卷_第114章 好買賣第一卷_第38章 制犁和熬油第七卷_第554章 愛屋及烏第七卷_第582章 以退爲進第三卷_第198章 歸來初敘第三卷_第233章 戰歇
主站蜘蛛池模板: 漳平市| 南江县| 凤城市| 隆德县| 龙江县| 福安市| 永定县| 讷河市| 苗栗市| 略阳县| 文安县| 额敏县| 贵南县| 新丰县| 达拉特旗| 酉阳| 安龙县| 武义县| 鹤庆县| 晋江市| 通海县| 西乌珠穆沁旗| 富宁县| 句容市| 洪洞县| 盐边县| 增城市| 昌黎县| 岳阳县| 中宁县| 南和县| 广饶县| 裕民县| 泽普县| 河西区| 静安区| 隆安县| 通化市| 响水县| 静海县| 台中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