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三卷_第167章 論經濟

事情皆有好壞兩方面!

不管什麼樣的政策和計劃,身爲制定人就要儘可能的考慮到方方面面,朝議的時候不僅要議好的一面,壞的一面必然也要有所準備。世上沒有完全完美的事情。

薛朗的習慣,考慮事情的時候,往往同時考慮好壞兩方面,所謂兩權相害取其輕。很多時候,沒有那麼多機會給你改正,機會錯過了就是錯過了。薛朗已經習慣了這樣的思考方式,儘量的理智,儘量的客觀。

在座皆是飽學之士,對薛朗產能過剩的說法,聽了略一思索就明白了。秦王道:“薛郡公這產能過剩形容得頗爲精妙?!?

薛朗朝秦王拱拱手算是感謝。薛朗道:“其實不需要憂慮所謂產能過剩的問題。不知道諸公是否關注過我朝的經濟運行模式的問題?”

“經濟模式?何意?”

這是李淵問的。薛朗默默蛋疼,想了想,道:“就是我朝經濟運行之總體特徵。”

李淵點點頭,道:“薛卿繼續。”

“喏?!?

薛朗道:“我朝之經濟運行,可以說從古至今,有幾個總體的特徵一直沒有變過,可以歸結爲運行模式。”

衆人面上一時間皆有點兒迷茫之色,顯然這個問題沒人關注過。薛朗接著道:“我朝的經濟運行,總體來說,可以稱作小農經濟,最大的特徵有三。其一,分散;其二,封閉;其三,自給自足。”

衆人還是一臉迷茫之色,也對,古代幾乎沒有專門研究經濟的人,自然懂的人就少。李綱道:“自給自足尚能理解之,分散、封閉從何而來?老夫不明其中之義,請幼陽解惑?!?

薛朗道:“所謂分散、封閉,其實可以一起說。我朝之生產耕作,可以說自上古以來,皆是以家庭爲主,男耕女織,自耕自食,自給自足,既分散,又封閉,幾乎很少有商品上的流通。”

太子迷茫的問道:“薛郡公,如此不好嗎?男耕女織,各有其職,方能安居樂業,國泰民安?”

太子這個問題問得好,作爲統治者的

角度來說,自然希望民衆都有事情做。有事情做就有產出,有產出就能填肚子。大家都忙,就沒空閒鬧事,社會就能安定,對統治者來說,自然是安定最爲重要。

薛朗道:“稟太子,無所謂好壞,這只是我朝經濟的特徵,所謂存在即合理,這些特徵能廣泛存在,說明是被社會、時代、百姓所承認和接納的,是適宜的。所謂天下大勢,順勢應時,既然是被時代和百姓接納的,那便是勢。朝廷自需順勢而行,則國泰民安,如若逆勢而行,那就是不給人活路,這是要出大事的!”

薛朗說得通俗易懂,太子也不是全然草包,一聽就懂了,還彬彬有禮的道:“建成受教,多謝薛郡公?!?

薛朗連忙還禮:“太子客氣。”

李淵擺擺手,道:“薛卿請繼續解惑。”

“喏。”

薛朗接著道:“縱觀歷朝歷代,百姓生活之所需,衣食住行,幾乎都是自給自足的模式。除了鹽是人人皆需要,自己無法生產故而全國都流通外,即便是金銀絹帛,在有些鄉下地方,幾乎都很少流通,而是多采取以物易物的方式交易?!?

衆人一聽,再思索對照,還真是如此。中國的銀、銅其實不多,歷朝歷代之所以沒出現銀、銅危機,其實很大原因是民間交易,除了銀、銅,多以絹帛代替。絹帛布匹也是可以當做銀錢使用的。

薛朗看大家都已經想明白,便接著道:“根據這樣的經濟運行模式,其實完全不用擔心會發生產能過剩的問題。首先,以家庭爲基礎的生產模式,限定了產出;其次,封閉的特點導致的就是沒有流通渠道,也沒有流通的需要,既然沒有需要,就不會有多餘的產出,肯定以滿足自己的需要爲首要之事,不會有太多剩餘;最後,因爲分散,即便每家每戶皆有一點剩餘,問題也不大,因爲形不成規模,只要沒有形成規模,就不會氾濫成災,也就不存在產能過剩的危險。所以,諸公的擔憂,完全可以放下,無須掛懷?!?

薛朗發完言,坦然望著大家。

“好!”

李淵帶頭誇讚,衆臣……包括太子,皆以笏擊掌表達對薛朗精彩發言的讚賞。薛朗身爲末學後進,自然只能躬身作揖表示感謝支持。

一直保持沉默傾聽,安靜思索之態的秦王,這時才道:“今日聽薛郡公一席話,世民對‘士農工商’之語,心中若有所悟。如若依照薛郡公之語,對待商者之問題,無需如臨大敵,給予太多重視乎?”

這話問的,不止薛朗暗自喝彩,即便是幾個老臣,聖人李淵,也忍不住多看了秦王幾眼。秦王這悟性,這舉一反三的能力,這還真是天生的,別人羨慕不來,也嫉妒不來。

李建成也不是草包,但是,比之秦王的靈慧而言,資質顯得太過普通,這是天才與凡人的差距,非人力可改變的。薛朗都忍不住想同情他一下了。不過,顯然不能,只能在心裡默默嘆息,可憐的太子。

薛朗道:“所謂士農工商,其實是相依相輔,相互依存的。如果只論分工,不論其他,農、工、商其實都可以算是生產者,士是管理者。其中,農是最基本的生產者,生產出基本的物資,然後是工加工成商品,最後是商促使商品流通。所謂有需要纔會有存在,存在即合理,士農工商皆是社會運行的一個環節,對商人的存在,不需要如臨大敵。還是那句話,人要生存,衣食住行皆是根本,商人的存在,要有富餘的產出之後才行,如果連肚子都吃不飽,怎麼做商人?只是呢,朝廷身爲管理者,在現在仍有許多人都無法保證溫飽的情況下,政策上向農耕傾斜,勸農之策乃是國之根本?!?

秦王聽得眼現異彩,向薛朗致謝道:“多謝薛郡公指教,世民受教矣?!?

李淵也聽得若有所思,摸著鬍鬚道:“今日薛卿所言,其中一些道理,往日也有博學大家論過,可皆無有薛卿今日這般深入淺出,通俗易懂,薛卿大才,平陽有功也!”

這個評價蠻高的,薛朗謙虛道:“聖人過譽。既然秦王問到商人的問題,其實微臣還有幾句話想說。”

李淵感興趣的看他一眼,道:“薛卿家且講來。”

(本章完)

第一卷_第1章 荒野奇遇第三卷_第181章 任務完成度80%第五卷_第478章 再見長安第四卷_第373章 倉惶無聲第六卷_第508章 靠岸第七卷_第587章 叮囑第六卷_第501章 相聚第三卷_第201章 穿越“福利”第六卷_第499章 殤逝第三卷_第201章 穿越“福利”第七卷_第546章 父女終相聚第二卷_第76章 質問第三卷_第219章 豆漿生崽第四卷_第341章 基礎建設第五卷_第443章 殷殷囑咐第一卷_第15章 安頓第一卷_第42章 好肉就好酒第四卷_第390章 下聘第二卷_第116章 論功行賞第五卷_第439章 冬狩第六卷_第528章 論將第六卷_第520章 兩難第四卷_第395章 靈光一閃第五卷_第461章 謀算將來第四卷_第335章 籌謀前程第二卷_第77章 公主解惑第四卷_第407章 臨門第二卷_第79章 移栽第四卷_第340章 論好席糾的必要性第六卷_第527章 好友相聚第五卷_第445章 催妝詩第五卷_第429章 “巨坑”第三卷_第214章 棉花的文章第一卷_第38章 制犁和熬油第四卷_第326章 閃亮登場第七卷_請假第四卷_第338章 趙郡王的禮物第七卷_第561章 事成第四卷_第305章 招待聖人第三卷_第231章 秦王的致謝第七卷_第546章 父女終相聚第五卷_第433章 清閒的長安人民第五卷_第477章 不足第三卷_第176章 暴富第四卷_第316章 以才爲聘第三卷_第248章 暴露了?第七卷_第565章 未雨綢繆第三卷_第198章 歸來初敘第五卷_第453章 不知疾苦第四卷_第384章 好基友的悠閒假期第四卷_第305章 招待聖人第四卷_第299章 安排第五卷_第433章 清閒的長安人民第四卷_第324章 求技能點!第四卷_第339章 飲宴第五卷_第437章 天家第五卷_第477章 不足第三卷_第223章 斥候江臨第五卷_第451章 又是上元日第三卷_第272章 言和第四卷_第327章 與秦王論政第六卷_第526章 盡人事第六卷_第499章 殤逝第三卷_第214章 棉花的文章第五卷_第459章 探問第五卷_第453章 不知疾苦第三卷_第168章 聖人慾留人第二卷_第121章 求才若渴第二卷_第66章 保媒第六卷_第520章 兩難第五卷_第467章 呆女婿第六卷_第497章 驚變第二卷_第103章 君子以德立天地間第六卷_第482章 似曾相識第六卷_第499章 殤逝第一卷_第37章 庫房增肥第一式第六卷_第512章 來意第二卷_第121章 求才若渴第一卷_第26章 第一次議事第五卷_第448章 一波三折第三卷_第206章 陪客第四卷_第289章 撩妹技能爲零的闊怕第六卷_第504章 最清閒的年第二卷_第119章 長兄之責第二卷_第140章 何人平事第四卷_第372章 秦王妃的謀略第一卷_第44章 逛街第六卷_第516章 一家團聚第一卷_第15章 安頓第六卷_第530章 方興未艾第七卷_第578章 應對第三卷_第213章 新僕人上崗第三卷_第252章 告病第七卷_第570章 “農神”的傳說第六卷_第495章 蹊蹺第四卷_第285章 梅花開矣第六卷_第523章 大醫之心第六卷_第509章 財帛利祿動人心第五卷_第461章 謀算將來第六卷_第529章 時局變化
第一卷_第1章 荒野奇遇第三卷_第181章 任務完成度80%第五卷_第478章 再見長安第四卷_第373章 倉惶無聲第六卷_第508章 靠岸第七卷_第587章 叮囑第六卷_第501章 相聚第三卷_第201章 穿越“福利”第六卷_第499章 殤逝第三卷_第201章 穿越“福利”第七卷_第546章 父女終相聚第二卷_第76章 質問第三卷_第219章 豆漿生崽第四卷_第341章 基礎建設第五卷_第443章 殷殷囑咐第一卷_第15章 安頓第一卷_第42章 好肉就好酒第四卷_第390章 下聘第二卷_第116章 論功行賞第五卷_第439章 冬狩第六卷_第528章 論將第六卷_第520章 兩難第四卷_第395章 靈光一閃第五卷_第461章 謀算將來第四卷_第335章 籌謀前程第二卷_第77章 公主解惑第四卷_第407章 臨門第二卷_第79章 移栽第四卷_第340章 論好席糾的必要性第六卷_第527章 好友相聚第五卷_第445章 催妝詩第五卷_第429章 “巨坑”第三卷_第214章 棉花的文章第一卷_第38章 制犁和熬油第四卷_第326章 閃亮登場第七卷_請假第四卷_第338章 趙郡王的禮物第七卷_第561章 事成第四卷_第305章 招待聖人第三卷_第231章 秦王的致謝第七卷_第546章 父女終相聚第五卷_第433章 清閒的長安人民第五卷_第477章 不足第三卷_第176章 暴富第四卷_第316章 以才爲聘第三卷_第248章 暴露了?第七卷_第565章 未雨綢繆第三卷_第198章 歸來初敘第五卷_第453章 不知疾苦第四卷_第384章 好基友的悠閒假期第四卷_第305章 招待聖人第四卷_第299章 安排第五卷_第433章 清閒的長安人民第四卷_第324章 求技能點!第四卷_第339章 飲宴第五卷_第437章 天家第五卷_第477章 不足第三卷_第223章 斥候江臨第五卷_第451章 又是上元日第三卷_第272章 言和第四卷_第327章 與秦王論政第六卷_第526章 盡人事第六卷_第499章 殤逝第三卷_第214章 棉花的文章第五卷_第459章 探問第五卷_第453章 不知疾苦第三卷_第168章 聖人慾留人第二卷_第121章 求才若渴第二卷_第66章 保媒第六卷_第520章 兩難第五卷_第467章 呆女婿第六卷_第497章 驚變第二卷_第103章 君子以德立天地間第六卷_第482章 似曾相識第六卷_第499章 殤逝第一卷_第37章 庫房增肥第一式第六卷_第512章 來意第二卷_第121章 求才若渴第一卷_第26章 第一次議事第五卷_第448章 一波三折第三卷_第206章 陪客第四卷_第289章 撩妹技能爲零的闊怕第六卷_第504章 最清閒的年第二卷_第119章 長兄之責第二卷_第140章 何人平事第四卷_第372章 秦王妃的謀略第一卷_第44章 逛街第六卷_第516章 一家團聚第一卷_第15章 安頓第六卷_第530章 方興未艾第七卷_第578章 應對第三卷_第213章 新僕人上崗第三卷_第252章 告病第七卷_第570章 “農神”的傳說第六卷_第495章 蹊蹺第四卷_第285章 梅花開矣第六卷_第523章 大醫之心第六卷_第509章 財帛利祿動人心第五卷_第461章 謀算將來第六卷_第529章 時局變化
主站蜘蛛池模板: 广水市| 工布江达县| 报价| 武功县| 通江县| 满城县| 千阳县| 内江市| 论坛| 交城县| 开远市| 板桥市| 葫芦岛市| 新源县| 丰原市| 资兴市| 拉萨市| 榕江县| 安顺市| 河曲县| 五莲县| 许昌县| 筠连县| 阳新县| 涞水县| 烟台市| 安塞县| 当阳市| 平遥县| 淳安县| 洛扎县| 应城市| 无极县| 方山县| 安庆市| 河源市| 张家川| 林甸县| 三江| 甘南县| 万盛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