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六卷_第529章 時局變化

平陽公主微微一笑,倒也不介意爲(wèi)她的駙馬解惑,道:“你鮮少接觸行伍之事,即便接觸,也多是隻管後勤之事,自然不知二人之不同。”

平陽公主頓了頓,問道:“幼陽可知,用兵之道,最重要的是什麼?”

薛朗想了想,道:“我覺得關(guān)鍵還是人。”

平陽公主挑眉,饒有興趣的問道:“如此說法倒是稀奇,願聞其詳,請幼陽詳解。”

薛朗不好意思的笑笑,道:“姑妄言之,建瓴你就姑妄聽之吧。”

平陽公主微笑著頷首,靜待薛朗下文。薛朗略整理了下思路,道:“我覺得,不管是士卒還是將領(lǐng),都是人。軍隊是由人構(gòu)成的,人的素質(zhì)決定著軍隊的戰(zhàn)鬥力。如果一個將領(lǐng)能很好的識人、用人,那麼,他的隊伍就能高效的運轉(zhuǎn),如果不能,即便是把熊羆軍這樣的精兵交到手裡,也不過是是一條蟲,沒什麼戰(zhàn)鬥力。所以,人的要素應(yīng)該排在第一位。在此基礎(chǔ)上,才能說謀略之類的東西。”

平陽公主若所有思,贊同道:“幼陽看事務(wù)之角度總與旁人不同,每每發(fā)人深省。自古以來,若論軍伍之事,多強調(diào)將領(lǐng)之謀略、胸襟,鮮少有人從幼陽所言之角度看待。”

薛朗嘿嘿笑道:“我就是想得多些,加上不是內(nèi)行之人,就看看熱鬧。”

平陽公主莞爾,舒展眉頭,道:“即便是看熱鬧,能看出門道,也是幼陽才高。”

薛朗撓撓頭,道:“你這樣說,給我的感覺不像是妻子再誇丈夫,反而是上司在誇屬下。”

平陽公主一怔,失笑:“胡說!我不過是與你就事論事,哪有上下之分。”

說著,還伸手拍了他一下,拍完了,方纔道:“其實用幼陽的說法,也可把阿臨與子鳴之情況說通。兩人皆在我軍中做過將領(lǐng),初入伍時,阿臨于軍務(wù)之事並不熟悉,只憑悍勇折服士卒,同甘共苦,用幼陽的話說,憑藉的是先天的才幹與本能。”

薛朗點點頭。平陽公主續(xù)道:“子鳴則不同。初入伍時,或還有

生疏之處,然于軍伍中的事務(wù),可看出他是熟知的,只是,應(yīng)該是缺少實際操作經(jīng)驗,除了一開始有些生疏外,很快便能與所學(xué)結(jié)合起來,走出適合自己的路子,以極快的速度在兵卒中形成自己的威信,達到統(tǒng)御之目的。”

薛朗恍然:“所以,建瓴你才說,葉子鳴如今可爲(wèi)帥,而阿臨只能爲(wèi)將,是因爲(wèi)阿臨對部下的統(tǒng)御能力,還比不上葉子鳴?”

平陽公主頷首:“正是。葉子鳴與阿臨年紀(jì)相若,有如此才幹,定然是有名家教導(dǎo)之故,用你的話說,便是有理論教導(dǎo),葉子鳴非愚魯之輩,如今理論與實踐相結(jié)合,兩相印證之下,自然能極快的成長,統(tǒng)御一方。阿臨自學(xué)成才,雖天資出色,然還是歷練,非是戰(zhàn)事之歷練,而是人事之歷練,我們在臺州這幾年,恰好予他歷練之機,阿臨若願潛心蟄伏這幾年,來日必能一飛沖天!”

平陽公主顯然很看好江臨,這般說辭,聽得薛朗挺高興,公主殿下識人的眼光已經(jīng)被無數(shù)的事實證明過。薛朗不知道玄武門還會不會發(fā)生,不過,這幾年也非好時機,阿臨潛心歷練一番也好,等他歷練出來,想來,世事已然有一番變化。

夫妻倆兒說著話,水奴已不知什麼時候在母親懷中睡著了。小寶貝在吃和睡上,從來不鬧人,困了只要有人抱著,也不需要怎麼哄,自己就睡著了。吃就更簡單,定時定點,十分規(guī)律,算是個很好帶的小寶寶。

把水奴交給奶孃,讓她帶下去放牀上睡,薛朗突然想起一事:“方纔我去找衡宇聊天的時候,從他字裡話間,二郎中毒的事情已經(jīng)在京中傳開了?”

平陽公主的手一頓,方纔還帶著笑意的面容瞬間沉凝,頷首:“確實如此,雖不說人盡皆知,然差不多的人家,多已知道。”

薛朗默然,難怪對平陽公主的書信,太子反應(yīng)那般大,下毒下得人盡皆知……太子也是蠻可憐的!何況,還可能是替人背鍋的情況下……想來太子心中定然憋屈至極。

平陽公主道:“幸好我們來了臺州,不然,這兩年在

長安的日子是怕要不好過。”

“怎麼?又出了什麼事兒?”

“近日,京中皆在盛傳,突厥今年會攻打長安,也不知傳言真假。只是,若放任傳言擴大,朝廷定然會做出反應(yīng),不然,不足以安民心。”

薛朗心中一緊——

這個傳言還是出現(xiàn)了嗎?歷史記載上,因爲(wèi)這個傳言在長安城盛行,搞得長安人心惶惶,聖人李淵只好提前部署兵事,以防禦突厥進攻。

但是,爲(wèi)了削秦王李世民的權(quán)力,這次抵禦突厥進攻的統(tǒng)帥,李淵給了李元吉,秦王手下的將領(lǐng)也盡皆調(diào)派到李元吉手下,太子李建成趁此機會,把秦王天策府的部屬杜如晦、房玄齡等驅(qū)逐出京,直接下狠手砍掉了秦王的“左膀右臂”!

只是,現(xiàn)在李元吉已非齊王,聖人直接降了他的爵位,還會給他做統(tǒng)帥的機會嗎?玄武門事變……可還會如期上演?薛朗想不出來,他根本猜不出聖人的打算。

“郎君何事憂慮?”

平陽公主問道。薛朗嘆了口氣,道:“若說以前還能看出聖人的立場,如今卻是看不分明瞭!”

平陽公主一嘆,道:“阿耶如何想,我也猜不透。”

兩人對望一眼,皆有無力之感。然時局及世事的發(fā)展並不以人的意志爲(wèi)轉(zhuǎn)移,就在長安城內(nèi)關(guān)於今夏突厥會進攻長安的傳言傳得越來越盛的時候,地處內(nèi)陸沿海的吳地,也到了插秧的時節(jié)。

薛朗身爲(wèi)督農(nóng)官,又到了忙碌的時候,乘船、乘車在吳地之內(nèi)種了占城稻的地方倒出轉(zhuǎn)悠。平陽公主心疼他,除了長儉,又擇了兩個侍女過來照顧他,不過,被薛朗婉拒了!

自從荷香爲(wèi)了救他意外被殺害後,薛朗心裡就有些抗拒貼身侍女。他不知道爲(wèi)什麼會有人想殺他,但在主兇沒查到之前,少幾個貼身的人,或許,能少傷害幾條人命。並非薛朗軟弱,他只是覺得身邊的位置應(yīng)該是荷香的,在沒查到真兇之前,荷香的位置不能給別人。

這是一種承諾,也是一種對自己的警惕!

(本章完)

第五卷_第475章 翁婿之間第五卷_第429章 “巨坑”第三卷_第156章 驛館等宣第三卷_第190章 功成第四卷_第410章 定策第一卷_第31章 關(guān)於薛朗此人的用後感第三卷_第182章 長安裡坊第四卷_第340章 論好席糾的必要性第二卷_第91章 薛朗展示會第五卷_第463章 六月天第四卷_第356章 長安水邊多麗人第四卷_第361章 相遇是緣第四卷_第400章 舊友第三卷_第164章 忍讓一二第七卷_第582章 以退爲(wèi)進第四卷_第392章 毛腳女婿第四卷_第280章 來吧,互相傷害!第七卷_第554章 愛屋及烏第四卷_第285章 梅花開矣第三卷_第211章 後勤問題第二卷_第117章 好上司的典範(fàn)第五卷_第460章 論腹黑的闊怕之處第二卷_第92章 諸般準(zhǔn)備第四卷_第405章 紅薯再獲豐收第三卷_第253章 爲(wèi)何介懷第三卷_第214章 棉花的文章第四卷_第279章 質(zhì)樸的馬車第四卷_第293章 年來了第七卷_第562章 規(guī)勸第七卷_第586章 臥病第四卷_第302章 無題第六卷_第509章 財帛利祿動人心第二卷_第58章 所謂的奇花異草第二卷_第80章 人心換人心第四卷_第381章 差異第七卷_第543章 衆(zhòng)生之態(tài)第一卷_第11章 初唐數(shù)學(xué)第一課第七卷_第575章 敘舊第二卷_第72章 儀式第三卷_第159章 萬民請命第三卷_第272章 言和第三卷_第195章 迴歸葦澤關(guān)第六卷_第538章 成王敗寇第四卷_第349章 太子仁厚第四卷_第320章 神秘訪客第五卷_第439章 冬狩第四卷_第338章 趙郡王的禮物第三卷_第252章 告病第一卷_第11章 初唐數(shù)學(xué)第一課第四卷_第298章 蠢蠢欲動第七卷_第553章第七卷_第573章 父親的心事第一卷_第1章 荒野奇遇第四卷_第345章 著名歷史事件第二卷_第82章 論軍第三卷_第243章 泥人也有三分性第一卷_第49章 變化第一卷_第22章 老把式薛朗第五卷_第464章 紛紛擾擾第二卷_第55章 決議第六卷_第526章 盡人事第五卷_第427章 大勢所趨第五卷_第448章 一波三折第一卷_第15章 安頓第六卷_卡文請假條第四卷_第405章 紅薯再獲豐收第三卷_第195章 迴歸葦澤關(guān)第七卷_第560章 防治之法第三卷_第171章 安排第二卷_第112章 軍需官日常第五卷_第466章 求教第二卷_第91章 薛朗展示會第五卷_第459章 探問第五卷_第451章 又是上元日第二卷_第146章 安身立命之法第四卷_第372章 秦王妃的謀略第三卷_第155章 準(zhǔn)備好了嗎第五卷_第419章 又到重陽第二卷_第124章 疑惑第四卷_第362章 江臨調(diào)職第六卷_第482章 似曾相識第四卷_第399章 尋幽訪勝第二卷_第74章 太極式推廣會議第二卷_第136章 不打不相識第六卷_第489章 眼見風(fēng)波起第一卷_第19章 寂寞的嘴炮第一卷_第22章 老把式薛朗第六卷_第533章 入骨相思知不知第五卷_第463章 六月天第四卷_第348章 籌謀功成第五卷_第438章 深坐蹙蛾眉第二卷_第110章 論讀書第二卷_第146章 安身立命之法第一卷_第3章 葦澤關(guān)第七卷_第562章 規(guī)勸第三卷_第196章 車內(nèi)敘話第一卷_第13章 公主殿下第二卷_第124章 疑惑第二卷_第134章 與吃貨爲(wèi)鄰第二卷_第81章 法不外傳
第五卷_第475章 翁婿之間第五卷_第429章 “巨坑”第三卷_第156章 驛館等宣第三卷_第190章 功成第四卷_第410章 定策第一卷_第31章 關(guān)於薛朗此人的用後感第三卷_第182章 長安裡坊第四卷_第340章 論好席糾的必要性第二卷_第91章 薛朗展示會第五卷_第463章 六月天第四卷_第356章 長安水邊多麗人第四卷_第361章 相遇是緣第四卷_第400章 舊友第三卷_第164章 忍讓一二第七卷_第582章 以退爲(wèi)進第四卷_第392章 毛腳女婿第四卷_第280章 來吧,互相傷害!第七卷_第554章 愛屋及烏第四卷_第285章 梅花開矣第三卷_第211章 後勤問題第二卷_第117章 好上司的典範(fàn)第五卷_第460章 論腹黑的闊怕之處第二卷_第92章 諸般準(zhǔn)備第四卷_第405章 紅薯再獲豐收第三卷_第253章 爲(wèi)何介懷第三卷_第214章 棉花的文章第四卷_第279章 質(zhì)樸的馬車第四卷_第293章 年來了第七卷_第562章 規(guī)勸第七卷_第586章 臥病第四卷_第302章 無題第六卷_第509章 財帛利祿動人心第二卷_第58章 所謂的奇花異草第二卷_第80章 人心換人心第四卷_第381章 差異第七卷_第543章 衆(zhòng)生之態(tài)第一卷_第11章 初唐數(shù)學(xué)第一課第七卷_第575章 敘舊第二卷_第72章 儀式第三卷_第159章 萬民請命第三卷_第272章 言和第三卷_第195章 迴歸葦澤關(guān)第六卷_第538章 成王敗寇第四卷_第349章 太子仁厚第四卷_第320章 神秘訪客第五卷_第439章 冬狩第四卷_第338章 趙郡王的禮物第三卷_第252章 告病第一卷_第11章 初唐數(shù)學(xué)第一課第四卷_第298章 蠢蠢欲動第七卷_第553章第七卷_第573章 父親的心事第一卷_第1章 荒野奇遇第四卷_第345章 著名歷史事件第二卷_第82章 論軍第三卷_第243章 泥人也有三分性第一卷_第49章 變化第一卷_第22章 老把式薛朗第五卷_第464章 紛紛擾擾第二卷_第55章 決議第六卷_第526章 盡人事第五卷_第427章 大勢所趨第五卷_第448章 一波三折第一卷_第15章 安頓第六卷_卡文請假條第四卷_第405章 紅薯再獲豐收第三卷_第195章 迴歸葦澤關(guān)第七卷_第560章 防治之法第三卷_第171章 安排第二卷_第112章 軍需官日常第五卷_第466章 求教第二卷_第91章 薛朗展示會第五卷_第459章 探問第五卷_第451章 又是上元日第二卷_第146章 安身立命之法第四卷_第372章 秦王妃的謀略第三卷_第155章 準(zhǔn)備好了嗎第五卷_第419章 又到重陽第二卷_第124章 疑惑第四卷_第362章 江臨調(diào)職第六卷_第482章 似曾相識第四卷_第399章 尋幽訪勝第二卷_第74章 太極式推廣會議第二卷_第136章 不打不相識第六卷_第489章 眼見風(fēng)波起第一卷_第19章 寂寞的嘴炮第一卷_第22章 老把式薛朗第六卷_第533章 入骨相思知不知第五卷_第463章 六月天第四卷_第348章 籌謀功成第五卷_第438章 深坐蹙蛾眉第二卷_第110章 論讀書第二卷_第146章 安身立命之法第一卷_第3章 葦澤關(guān)第七卷_第562章 規(guī)勸第三卷_第196章 車內(nèi)敘話第一卷_第13章 公主殿下第二卷_第124章 疑惑第二卷_第134章 與吃貨爲(wèi)鄰第二卷_第81章 法不外傳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亚东县| 江安县| 桐梓县| 龙岩市| 隆尧县| 冷水江市| 禹城市| 石城县| 拜城县| 万年县| 信宜市| 洛扎县| 清水河县| 二连浩特市| 通渭县| 恭城| 建湖县| 西林县| 海宁市| 遂平县| 新野县| 深州市| 岑巩县| 漠河县| 察隅县| 福海县| 龙海市| 宣武区| 灌南县| 抚宁县| 法库县| 太和县| 陈巴尔虎旗| 沾益县| 黄大仙区| 曲周县| 静安区| 玉环县| 鲁甸县| 广安市| 常熟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