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六十一章 磨難即歷練

要知道,當下羣牧監牧馬的方式,與那些遊牧部落並無太大的區別。也基本上都是在草原上放養的,就算是想要從馬料中撈取一些好處,都沒有什麼餘地。與其花這麼大的代價,還不如收買兵部那些人,給各部騎兵送馬料更有甜頭。

沒有什麼好處的事情,任憑黃瓊打破腦袋也想不出還有什麼必要,採取誣告這樣的手段。從今天京兆府的馬市熱鬧程度來看,想要買一匹馬代步或是駕轅拉車,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大齊朝不缺馬,普通的馬無論是駕轅還是代步,甚至是耕地的馬數量還是很充足的。

販馬也一樣不困難,在屬地找人具保到各路轉運司衙門開張證明就可以。 只要販運的不是戰馬,基本上是沒有什麼麻煩的。除非是想要買到足夠多數量,而且可以充當戰馬的馬,纔有可能需要與羣牧監這樣的衙門打交道。想到這裡,黃瓊不由的吃了一驚。

轉過頭看著面前的宋之喚,在與同樣想到什麼的賈權對視一眼之後,黃瓊沉聲道:“你知道誣陷你父親的人,究竟是什麼人嗎?這世上從來沒有無緣無故的恨,也沒有無緣無故的愛。別人誣陷你父親,總得至少有一個說得過去的理由。”

“而且,你父親被人誣陷,也不至於不做任何辯解便自盡。就算有人手眼通天,可這大齊朝總該還是有說理的地方。按照《大齊律》你父親這樣的官員,即便被判死刑,也要經過刑部、大理寺、御史臺三司會審的。”

“你父親如此草率的便自盡,不給自己做任何辯解,你怎麼讓我相信這件事情不是真的,而是別人誣陷的?沒有一個準確的說辭,本王很難想象有人會在沒有任何好處的情況之下,便出面誣陷你的父親。別人誣陷你父親,總不該是爲了多貪污幾斤馬料吧。”

黃瓊的這番話,讓宋之喚也愣住了,好大一會之後才道:“父親爲官多年,雖說與同僚偶爾有些摩擦,但從不與人結怨。出面誣告的那個人,父親不僅未曾得罪過他,還曾經幫過他。而且此人性情膽小怕事,從來不敢做違背朝廷定律的事情。”

“這次他居然出面誣告父親,幾乎所有人都不敢相信,都想不出他誣陷父親的理由是什麼。不過在事出半年之前,景王曾經派人去過肅州馬場。景王派去的使者,與父親談了一些什麼,一向與我知無不言的父親,卻無論我怎麼詢問卻都未告訴我。”

“不過在景王派出的使者離開後,父親經常一夜一夜嘆息,給人一種大禍臨頭的感覺。因爲朝廷有定製,在邊地任職官員不得攜帶家眷。所以除了我被父親接往任所讀書,以及父親身邊的一個侍妾之外,其餘家人還都留在家鄉。”

“景王使者離開之後,父親曾讓人送信,讓母親立即帶著家人出去躲避。但派出送信的人,一去便沒有了迴音。兩個月之前朝廷派人索拿父親,連同屬下官員以及家屬進京。卻沒有想到在途經長安的時候,見到了被從家鄉帶過來的家人。”

“除了一個已經出嫁的姐姐之外,兩個妹妹和一個弟弟,連同祖母和母親一併被從家鄉押解準備進京。父親看到家人後,當時就臉色慘白。那個從家鄉押解家人來到長安的官員,在與父親單獨談了一個時辰後,父親當夜便投環自盡。”

“因爲是他單獨與父親談的話,誰也不知道他們談的是什麼。父親臨死之前,只在紙上寫了一個大大冤字。父親自盡,祖母當夜記怒攻心也去了。見到父親與祖母相繼過世,母親不忍獨活,更不想進京受辱,在渡黃河的時候也尋機跳河尋了短見。”

“可憐父親一心爲朝廷盡忠,兢兢戰戰從未敢有半點差錯和攜帶,最終卻只落得一個草蓆裹屍草草埋葬。年輕便守寡,獨自一人帶著父親生活的祖母,爲了讓父親出人頭地,可謂是吃盡了苦頭。好不容易等到父親進士及第,卻還未享受幾年清福,便又遭此大難。”

“還有母親,自與父親成親之後,便上侍奉祖母下養育了我們四個子女。父親三十歲進士及第後,便一直在外做官。家中全靠母親維持,才能只依靠父親俸祿便衣食無憂。我們幾個子女,也在母親教育之下成人。”

“可憐我的父母,一個爲官清廉一輩子,去只落得一個草蓆裹屍。一個勤儉持家、任勞任怨卻落得一個屍骨無存。而父親雖然自盡,可朝廷卻沒有打算放過我的家人。而是將我與弟妹押解到京,在京城刑部大獄了關了半個月之後,便全部發賣爲奴。”

“我僥倖被陳夫人買回,可憐我的弟妹至今還不知道流落到了何方。尤其我那兩個如花似玉的妹妹,不知道會不會被髮落到教坊司?”說到這裡,想起家人悲慘的經歷,宋之喚的眼淚又流了下來。

聽完宋之喚的遭遇,黃瓊只是站起身來,在屋子內來回踱了一會步。擡起頭,對賈權道:“這事情我出面不方便,而且那些官員也不一定給我這個新出爐郡王面子。這樣你拿著我的帖子去找永王,讓永王尋找一下他的家人。”

“如果他的弟妹還沒有被賣掉,你讓永王出面贖買出來。如果已經被賣掉,那就想辦法把人找回來。這件事情,你現在就去辦。還有,你讓李海去陳夫人那裡,把他的賣身契給取回來。”

黃瓊的吩咐,讓賈權微微皺了皺眉頭。明顯對黃瓊這個做法,並不是很贊同的賈權。原本想要說些什麼,之後看了一眼身邊的宋之喚,猶豫了一下還是沒有說出口。還是按照黃瓊的吩咐,去辦這件事情了。

待賈權離去之後,黃瓊看了看面前聽到自己,居然派人去找自己的弟妹,激動不已想要說什麼的宋之喚,舉手製止了他想說的話後,看著他道:“有的事情,真的假不了,假的真不了。你父親案情,我不知道,也不瞭解。”

“而且你找本王,想要與你父親洗冤,我只能說你找錯人了。我現在唯一能做的事情,就是把你的弟妹儘可能的找回來,讓你們兄妹團聚。至於再多的事情,我恐怕是無能爲力的。尤其你的話中,你父親的死還涉及到一個當朝親王,這事我就更加的無能爲力。”

“我現在給你兩個選擇,一個是等到你弟妹找到之後,離開我這裡,去尋找有能力可以爲你父親洗冤的人。第二個,就是在我這裡繼續讀書。無論你做出那個選擇,我都不會怪罪你。不過你走出這座府邸大門一步,你就與我這座河間郡王府再無一點關係。”

“你在外面,不要提起你在我這裡的經歷,更不要和別人說與我曾經有過關係。無論你在外面遇到什麼事情,河間郡王府都不會成爲你,還有你弟妹的保護。說這些話不是因爲別的,是因爲我現在還沒有能力,去爲任何一個人撐起一片天。”

“不僅僅是對你,這府中的每一個人,只要離開這座王府,我都不會給予任何的承諾。你父親的事情,看起來只是被人誣陷,但實際上其中的水很深的。尤其還涉及到一位當朝親王的情況之下,我不能不考慮插手進去,我有沒有那個能力去承擔後果。”

“當然,你可以選擇繼續留下來。但如果你選擇留在我這裡,就耐下心來繼續讀你的書,報仇的事情永遠不要在想了。事情總有大白於天下的那一天,但在那天之前,除了等待你什麼都做不了。”

黃瓊的這番話說完,之前還滿懷期待的宋之喚不由得愣住了。好大一會才道:“王爺,您不相信我的話?我宋之喚對天發誓,如果我之前與王爺說的那些,有半句假話便天誅地滅,死後下十八層地獄,永遠不得超生。”

對於宋之喚起誓,黃瓊搖了搖頭道:“如果不信的話,我就不會與你說之前的那番話了。無論你發在重的誓,我的答案還是一樣的。事情在真相大白之前,除了收留你們一家人之外,我什麼都幫不上你。至少在眼下,我還沒有那個能力。”

說到這裡,黃瓊看著發愣的宋之喚笑了笑道:“在你弟妹被找到之前,你也不要太過於著急給我答案。我可以給你一點時間,你可以好好的考慮一下,究竟該怎麼選擇。有什麼不明白的事情,你可以與賈先生談談。”

“你是一個聰明的人,可惜之前被保護的太好了。有些不太通世故,書生氣也有些過重,行事也有些操切。有些事情,眼光要放長遠一些,不要急於一時。儘管等待對你來說是一種磨難,但這種磨難卻是你成長所必須的經歷。”

“要想能真正爲你父親,或是說你的家人報仇,這種磨難你是逃不過去的。都說菩薩是普渡衆生,可這世上的菩薩,那座不是經歷過千刀萬鑿才被雕磨出來的?沒有經歷過雕琢的玉,永遠都只能是塊石頭。年輕人多經歷過一些磨難,未必就是一件壞事。”

只是說這番話的時候,黃瓊卻忘記了自己現在也是一個年輕人,甚至比眼前被他教訓的宋之喚還要小兩三歲。只不過黃瓊說這番頗爲有些少年老成的話,而且擺出一副老氣橫秋樣子的時候,儘管有些引人發笑,但宋之喚卻並沒有笑。

言罷,黃瓊便不在說話。而站在他面前的宋之喚,也有些不知道該如何回答,一時之間黃瓊的書房顯得有些沉默。直到李海的進來,這股異樣的沉默才被打破。接過李海遞過來的賣身契,黃瓊仔細看了一遍。

看到手中這張賣身契上,京兆府的大印之後,微微嘆息一聲。把這張賣身契,就著李海順手點燃的燭火燒掉。而那邊的宋之喚,呆呆的看著黃瓊手上燃燒的賣身契,對黃瓊最後一番話裡面的意思,卻是有些似懂非懂。

第三百章 酒醉後的意外第二百五十七章 景王秘事第八十五章 冷遇第四百九十九章 滿意的皇帝第八百零七章 我還是我第七百零八章 燈下美人第四十二章 歲月催人第六百四十三章 再謹慎一些沒壞處第六百八十八章 覆土禮第一百四十六章 陳瑤的堅持第九百一十二章 一朝天子一朝臣第一百八十八章 語氣不對的皇帝第三百四十三章 帶刺的花第八百二十八章 你這是後宮干政第五百七十四章 投鼠忌器第二十一章 溫德殿外第三百零四章 聖旨第四百零九章 意外的重逢第八百六十六章 失望與調人第三百三十七章 一文不值第七百七十九章 別樣的敘家常第七百二十二章 盟旗制度第五百八十一章 破格第二百六十五章 梅蘭竹菊第六百零三章 先上車的永王第一百九十五章 盡力而爲第三百九十一章 輸的不僅僅是蜀王第七百零四章 借題發揮第三百四十三章 帶刺的花第一百二十八章 頂撞與馬屁第二百四十章 活的不行死的也行第二百三十八章 俠之大成第五百五十八章 不對的感覺第十六章 往事並不如煙(一)第四百一十九章 女人天生三分醋第三百二十一章 補償第七百零四章 借題發揮第一百九十八章 把你的餘生交給我第六百五十二章 善後(一)第二百三十九章 棄子第二百八十三章 何瑤的安全感第一百六十一章 官場另類第一百七十章 懵逼的三角關係第七十二章 肥羊?第六百一十六章 遷怒第二百四十章 活的不行死的也行第八百五十八章 聽牆根的人第三百零五章 章程第八百六十九章 於明遠的約定第三百二十五章 桂林郡王府第六百八十九章 噩耗與忠言第十七章 往事並不如煙(二)第六百二十八章 各懷心思第一百一十五章 第一次公開交鋒第四百三十七章 根本之地第七百四十六章 命運的安排第五百八十六章 被薅了幾十年羊毛的朝廷第二百二十章 風雨系同舟第一百四十三章 挑撥離間第四章 冷宮歲月第二百六十八章 密旨第六百二十四章 英王三箭定寧夏第四百八十六章 百害而無一利第七百四十九章 難以擺脫的宿命第七十六章 天家無私事第三百五十二章 流水席第五百二十章 沒有一個善茬子第二百二十七章 給他機會第七百二十三章 毛骨悚然的貢品第八百一十二章 狗急跳牆的永王第三百一十二章 何瑤的敲打第二百二十八章 序幕第八百五十八章 聽牆根的人第四百二十一章 無眠的人很多第六百九十章 薑還是老的辣第五章 成長的歷程第六百二十七章 與子同袍、豈曰無衣第七百一十四章 打一巴掌給一個甜棗第一百三十章 人君氣量?第五百七十二章 人選與權利第四百五十五章 因禍得福第七百七十一章 不要那麼苛刻第三百五十七章 決不食言第七百七十五章 並不簡單的慶陽長子第六百五十八章 給範家兩個月第五百四十三章 你好自爲之第八百三十章 老爺子不肯說的秘密第二百九十九章 何必呢?第三百七十八章 自問做的合格嗎?第六百四十八章 城破第三百零七章 探視第一百五十一章 只能靠英王自己第二百二十二章 範劍的歪招第八百二十二章 文和更恰當一些第七百九十章 慶陽一府的家教第五十七章 改變就從今天開始第三百零四章 聖旨第二百四十五章 懷璧其罪第八百七十章 要遭天譴的第四十章 隱憂
第三百章 酒醉後的意外第二百五十七章 景王秘事第八十五章 冷遇第四百九十九章 滿意的皇帝第八百零七章 我還是我第七百零八章 燈下美人第四十二章 歲月催人第六百四十三章 再謹慎一些沒壞處第六百八十八章 覆土禮第一百四十六章 陳瑤的堅持第九百一十二章 一朝天子一朝臣第一百八十八章 語氣不對的皇帝第三百四十三章 帶刺的花第八百二十八章 你這是後宮干政第五百七十四章 投鼠忌器第二十一章 溫德殿外第三百零四章 聖旨第四百零九章 意外的重逢第八百六十六章 失望與調人第三百三十七章 一文不值第七百七十九章 別樣的敘家常第七百二十二章 盟旗制度第五百八十一章 破格第二百六十五章 梅蘭竹菊第六百零三章 先上車的永王第一百九十五章 盡力而爲第三百九十一章 輸的不僅僅是蜀王第七百零四章 借題發揮第三百四十三章 帶刺的花第一百二十八章 頂撞與馬屁第二百四十章 活的不行死的也行第二百三十八章 俠之大成第五百五十八章 不對的感覺第十六章 往事並不如煙(一)第四百一十九章 女人天生三分醋第三百二十一章 補償第七百零四章 借題發揮第一百九十八章 把你的餘生交給我第六百五十二章 善後(一)第二百三十九章 棄子第二百八十三章 何瑤的安全感第一百六十一章 官場另類第一百七十章 懵逼的三角關係第七十二章 肥羊?第六百一十六章 遷怒第二百四十章 活的不行死的也行第八百五十八章 聽牆根的人第三百零五章 章程第八百六十九章 於明遠的約定第三百二十五章 桂林郡王府第六百八十九章 噩耗與忠言第十七章 往事並不如煙(二)第六百二十八章 各懷心思第一百一十五章 第一次公開交鋒第四百三十七章 根本之地第七百四十六章 命運的安排第五百八十六章 被薅了幾十年羊毛的朝廷第二百二十章 風雨系同舟第一百四十三章 挑撥離間第四章 冷宮歲月第二百六十八章 密旨第六百二十四章 英王三箭定寧夏第四百八十六章 百害而無一利第七百四十九章 難以擺脫的宿命第七十六章 天家無私事第三百五十二章 流水席第五百二十章 沒有一個善茬子第二百二十七章 給他機會第七百二十三章 毛骨悚然的貢品第八百一十二章 狗急跳牆的永王第三百一十二章 何瑤的敲打第二百二十八章 序幕第八百五十八章 聽牆根的人第四百二十一章 無眠的人很多第六百九十章 薑還是老的辣第五章 成長的歷程第六百二十七章 與子同袍、豈曰無衣第七百一十四章 打一巴掌給一個甜棗第一百三十章 人君氣量?第五百七十二章 人選與權利第四百五十五章 因禍得福第七百七十一章 不要那麼苛刻第三百五十七章 決不食言第七百七十五章 並不簡單的慶陽長子第六百五十八章 給範家兩個月第五百四十三章 你好自爲之第八百三十章 老爺子不肯說的秘密第二百九十九章 何必呢?第三百七十八章 自問做的合格嗎?第六百四十八章 城破第三百零七章 探視第一百五十一章 只能靠英王自己第二百二十二章 範劍的歪招第八百二十二章 文和更恰當一些第七百九十章 慶陽一府的家教第五十七章 改變就從今天開始第三百零四章 聖旨第二百四十五章 懷璧其罪第八百七十章 要遭天譴的第四十章 隱憂
主站蜘蛛池模板: 彰武县| 雅江县| 株洲市| 招远市| 东阿县| 冕宁县| 新河县| 阜新市| 抚松县| 内乡县| 徐闻县| 福建省| 长汀县| 灯塔市| 连州市| 资源县| 大足县| 黄骅市| 道孚县| 介休市| 永川市| 德庆县| 安顺市| 大理市| 余姚市| 马关县| 嘉禾县| 酒泉市| 上栗县| 定边县| 临潭县| 余庆县| 稻城县| 枞阳县| 阿荣旗| 喀喇沁旗| 武义县| 九寨沟县| 安岳县| 晋城| 安龙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