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四十二章 力從地起(十二)

“陳凱,你到底有沒有拿你自己當作是個大明的臣子!”

聞言,郭之奇自是勃然大怒。君君臣臣,父父子子,這是聖人之言。君爲臣綱、父爲子綱、夫爲妻綱,三綱五常,更是倫理道德、政治制度的基礎。陳凱此間一張口,卻完全是一副與朝廷討價還價的態度,全然是一副商賈交易的嘴臉,哪有半點兒爲人臣子的覺悟。

若非,此來實在是使命重大,郭之奇聽到這話就已經拂袖而去了,哪裡還會繼續多言。只是,這話一出口,他卻立刻回想起了陳凱的前言——誠如其人所言,他們確實沒有拿陳凱當作是正統的文官,就算是陳凱一口一個忠孝節義,他們也未必會相信。放在一些膚淺的傢伙口中,或許還要拿陳凱的“白身”來譏諷他是否懂得什麼是忠孝節義……

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堂堂全浙,豈無材勇?這是戚繼光當年倡議募兵時與名臣胡宗憲的書信中的原話,放在中國的其他地方也同樣適用。

郭之奇久歷宦海,形形色色的人和事見得太多了,最是清楚,這世上從不缺那等滿嘴仁義道德,一肚子男盜女娼的貨色。更不會真的相信什麼沒讀過孔孟經典就不懂得忠孝仁義的昏話。只是即便如此,如陳凱這般已爲明廷封疆的人物竟還能說出這樣的話來,仍舊讓他十分的不舒服。

眼前的督師大學士這般,盡數看在了陳凱的眼裡。對此,他是早有預料的,因爲他的這般說辭確是不符合這個時代的習慣的,但是他卻仍舊選擇了這般。

冷冷一笑,陳凱繼而對那滿臉怒容的郭之奇言道:“在諸君眼中,我陳凱不就應該是一個死心塌地的效忠國姓,竭盡全力的爲鄭家謀求那至尊位的當代趙普嗎?”

說到此處,陳凱卻是一聲噗嗤:“我是國姓的堂妹夫,似乎比趙普之於宋太祖那等純粹的幕僚與東主之間的關係更親近。而趙普當年號稱半本論語治天下,我也就是蒙學時還認真讀過一些。這麼一進一出的話,好像還真差不多呢。”

陳凱的語氣之中,盡是調侃,郭之奇焉能聽不出來。只是沒等他做出反應,陳凱卻是厲聲喝道:“爾等太過小視於我了!”

沒有“未免”,也沒有“吧”,有的只是一個斬釘截鐵。陳凱的聲調陡然一起,著實讓原本還滿心憤懣的郭之奇爲之一愣,就連那股子沖天而起的憤怒也被攔腰截斷。

趙普的說法,於他們之中是並沒有過的,起碼他是沒有聽說過。但是,這麼多年,粵西文官集團對於陳凱的防備歸根到底還是在於中樞對藩鎮的防備——他們畏懼於鄭氏集團的不斷膨脹,畏懼於大藩鎮對小朝廷的權柄的破壞,畏懼於一旦鄭氏集團擁有了取明而代之的可能的時候,他們這些明臣在名與位之間所必然要做出的選擇。

如果,鄭氏集團的勢力始終侷限於爲明廷所控制的規模,那麼防備還會有,卻不必如現在這般。可是這些年來,鄭氏集團的勢力不斷膨脹,而明廷能夠掌控的權柄、土地、人丁卻越來越少。同樣的問題,不僅限於永曆朝廷與鄭氏集團之間,曾經的秦王府、如今的晉王府,其實對於永曆朝廷而言都是不可或缺,但卻必然要加以提防的力量——想要中興大明,這些力量就是必須倚重的,但若是大明中興了,藩鎮在這一過程中卻膨脹過度,那麼很可能就會釀成爲他人作嫁衣裳的結局。

指望一個王朝擁有“改朝換代若是可以令民族更加興盛,那麼一切犧牲就都是值得的”的覺悟,這本就是癡人說夢,只是從宏觀的角度去看待歷史纔可能會存在的。

這一點,郭之奇不具有,永曆朝廷同樣不具有。而對於陳凱來說,他即便是可以去如此看待,也未必會真的做出這樣的選擇,因爲從更加宏觀的角度去看,這世上有著遠比單純的改朝換代更爲行之有效的方法。

“諮議局!”

“我就說郭督師是個聰明人,否則也不會一再相邀。”

陳凱撫掌而贊,郭之奇卻似乎是在一瞬間想明白了許多:“但是,皇明祖制……”

“督師,明人不說暗話,皇明祖制救不了現在的大明!”毫不客氣的打斷了郭之奇的話語,陳凱旋即補充道:“我陳凱沒有功名佐身,但自問書還是有讀過一些的。皇明之前,漢、晉、宋三朝皆是險些亡國,卻能夠實現中興。這裡面,實際上是有一個共同之處,恰恰是皇明這十餘年來做得最差的。”

陳凱此言既出,郭之奇當即便是愣在了當場,哪裡還有半點兒養氣的功夫。讀書多年,史書不敢說是遍讀,但也著實看過不少,自然也少不了箇中感悟。

此間,陳凱所指的三朝中興,便是後世稱其爲東漢、東晉和南宋的那三次。他們的前身,西漢、西晉和北宋,亡於外戚篡奪、外族入侵以及親藩內戰,表面上如此,實際上更是不乏王朝統治崩壞的內因在。但是三次中興過後,東漢之於西漢、南宋之於北宋,國祚卻能夠相差無幾,而東晉之於西晉則更是後者的兩倍之多。

這些數字,郭之奇的腦海中本無概念,但是今日經陳凱一指,哪怕只有一個模糊的印象,也足以讓他恍然大悟。

是士族豪強幫助光武帝掃平羣雄、再建炎漢!

是南遷的北方門閥和江南的士族地主協力之下,方纔能遏止五胡亂華對漢家文明的進一步滅絕!

更是早在北宋時就已經確立了的君與士大夫共天下的國策,才讓狼狽逃竄江南的四大名將抵制金兵徹底滅宋的野心的潛在力量!

也恰恰是在拉攏士大夫階層這一封建時代的中堅力量爲己所用方面,南明做得遠不如她的對手。如此,以兩百餘年早已腐朽之王朝,抗衡新近崛起,正處於上升期的蠻族政權,本就是劣勢對抗的情況下,失敗往往只是個時間問題而已。

坐在太師椅上,郭之奇心中的震驚無以復加。對於諮議局,他和他背後的文官集團並沒有過思量,但是更多的還是傾向於陳凱借釋放部分地方權力來拉攏基層有力人士,以增強其人在廣東的力量。如今看來,他們確實是小瞧了陳凱,他們這羣飽讀詩書,在官場上拼殺不知多少年的精英們卻遠不如一個連童生都沒考過的“文盲”更能看清本質,二者之間甚至可以說是雲泥之別!

“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竟成有今日成就,果非僥倖。”

震驚達到了頂點,一聲由衷的嘆息,就連稱呼都變成了表字。陳凱遜謝一番,心中卻是不由發笑。

王朝中興,表面上最大的受益者是前朝皇室,但實際上卻是士大夫階層的饕餮盛宴。此刻,已經再是不同的政治集團之間謀求合作的討價還價。郭之奇,以及他背後的文官集團,具是儒家士大夫的政治成分。當階級利益趨於一致,什麼舊怨、前仇,早前一切的不愉快都只是些無足輕重的東西罷了。謀求利益的最大化,這纔是最重要的事情!

第一百四十三章 見面禮(下)第一百三十四章 冬月(上)第二十五章 禮尚往來(下)第一百二十四章 秋風(四)第一百零四章 季孫之憂(七)第五十九章 一曲忠誠的讚歌(下)第八十五章 破軍(下)第一百七十五章 掙扎(二)第一百一十四章 蝴蝶(下)第一百二十二章 默契(上)第八章 永曆十一年(七)第三十三章 力從地起(三)第九十四章 種子(下)第三十章 加速(十)第二章 四府巡撫(中)(二合一大章)第一百四十三章 見面禮(下)第九十一章 質變時刻(上)第三十六章 一場戲(三)第一百八十三章 怒吼(五)第一百一十九章 物是人非(中)第九十章 江東橋之戰第八十一章 不速之客(一)第四十一章 無恥之尤(六)第四十一章 求變(二)第一百八十九章 嫌隙第一百二十三章 秋風(三)第四章 戰端再啓(上)第一百六十九章 求活(一)第五十二章 圖窮匕見(二)第七十二章 不一樣的新會之戰(下)第七十二章 不一樣的新會之戰(下)第九十三章 種子(上)第四十四章 定策(上)第一百七十五章 掙扎(二)第十四章 關門打狗(下)第六十一章 爭執第一百七十五章 掙扎(二)第五十章 漸變(五)第一百三十章 三岔口(五)第五十二章 奪魄(一)第一百二十章 霧盡花開(七)第二百二十七章 義絕第十一章 永曆十一年(十)第一百二十八章 三岔口(三)第八十九章 舊事(一)第八十三章 突破第二十九章 加速(九)第八十八章 追亡(下)第八十九章 意義第一百一十四章 蝴蝶(下)第七十九章 英德(上)第一百零五章 建設第一百四十章 啓程第一百一十章 先行者(中)第二百零五章 文官守城法(一)第三十五章 力從地起(五)第十二章 新官上任(上)第八十一章 遲到(五)第一百零三章 再見(二)第一百二十三章 秋風(三)第一百二十章 物是人非(下)第六十五章 明修棧道(中)第九十一章 恍如昨夜(中)第二百三十四章 退(四)第四十三章 明日之血(下)第二十三章 錢山之戰(上)第一百一十二章 蝴蝶(上)第八十一章 對攻(上)第四十一章 求變(二)第四章 戰端再啓(上)第九十九章 季孫之憂(二)第八十四章 棋局(上)第七十七章 烈火烹油(下)第七十一章 填土第十五章 壓榨(一)第四章 戰端再啓(上)第一百二十九章 舊局(下)第六十五章 鉅變第九十五章 高估(二)第十八章 楸枰三局(四)第二百零五章 文官守城法(一)第一百五十一章 二進宮(上)第七十五章 築基(七)第九十一章 恍如昨夜(中)第一百六十七章 狂飆(三)第二十一章 微瀾(上)第一百一十七章 霧盡花開(四)第九十四章 落子無悔(九)第五十三章 蓄力(三)第一百章 季孫之憂(三)第四十五章 擠壓(一)第二百二十三章 清算第一百四十六章 試水(三)第二章 永曆十一年(一)第四十五章 擠壓(一)第一百一十章 鷗汀寨(上)第二十三章 錢山之戰(上)第一百七十六章 掙扎(三)第二百一十一章 貪婪第八十六章 不速之客(六)
第一百四十三章 見面禮(下)第一百三十四章 冬月(上)第二十五章 禮尚往來(下)第一百二十四章 秋風(四)第一百零四章 季孫之憂(七)第五十九章 一曲忠誠的讚歌(下)第八十五章 破軍(下)第一百七十五章 掙扎(二)第一百一十四章 蝴蝶(下)第一百二十二章 默契(上)第八章 永曆十一年(七)第三十三章 力從地起(三)第九十四章 種子(下)第三十章 加速(十)第二章 四府巡撫(中)(二合一大章)第一百四十三章 見面禮(下)第九十一章 質變時刻(上)第三十六章 一場戲(三)第一百八十三章 怒吼(五)第一百一十九章 物是人非(中)第九十章 江東橋之戰第八十一章 不速之客(一)第四十一章 無恥之尤(六)第四十一章 求變(二)第一百八十九章 嫌隙第一百二十三章 秋風(三)第四章 戰端再啓(上)第一百六十九章 求活(一)第五十二章 圖窮匕見(二)第七十二章 不一樣的新會之戰(下)第七十二章 不一樣的新會之戰(下)第九十三章 種子(上)第四十四章 定策(上)第一百七十五章 掙扎(二)第十四章 關門打狗(下)第六十一章 爭執第一百七十五章 掙扎(二)第五十章 漸變(五)第一百三十章 三岔口(五)第五十二章 奪魄(一)第一百二十章 霧盡花開(七)第二百二十七章 義絕第十一章 永曆十一年(十)第一百二十八章 三岔口(三)第八十九章 舊事(一)第八十三章 突破第二十九章 加速(九)第八十八章 追亡(下)第八十九章 意義第一百一十四章 蝴蝶(下)第七十九章 英德(上)第一百零五章 建設第一百四十章 啓程第一百一十章 先行者(中)第二百零五章 文官守城法(一)第三十五章 力從地起(五)第十二章 新官上任(上)第八十一章 遲到(五)第一百零三章 再見(二)第一百二十三章 秋風(三)第一百二十章 物是人非(下)第六十五章 明修棧道(中)第九十一章 恍如昨夜(中)第二百三十四章 退(四)第四十三章 明日之血(下)第二十三章 錢山之戰(上)第一百一十二章 蝴蝶(上)第八十一章 對攻(上)第四十一章 求變(二)第四章 戰端再啓(上)第九十九章 季孫之憂(二)第八十四章 棋局(上)第七十七章 烈火烹油(下)第七十一章 填土第十五章 壓榨(一)第四章 戰端再啓(上)第一百二十九章 舊局(下)第六十五章 鉅變第九十五章 高估(二)第十八章 楸枰三局(四)第二百零五章 文官守城法(一)第一百五十一章 二進宮(上)第七十五章 築基(七)第九十一章 恍如昨夜(中)第一百六十七章 狂飆(三)第二十一章 微瀾(上)第一百一十七章 霧盡花開(四)第九十四章 落子無悔(九)第五十三章 蓄力(三)第一百章 季孫之憂(三)第四十五章 擠壓(一)第二百二十三章 清算第一百四十六章 試水(三)第二章 永曆十一年(一)第四十五章 擠壓(一)第一百一十章 鷗汀寨(上)第二十三章 錢山之戰(上)第一百七十六章 掙扎(三)第二百一十一章 貪婪第八十六章 不速之客(六)
主站蜘蛛池模板: 内乡县| 洮南市| 寿光市| 南雄市| 万山特区| 张北县| 丰台区| 米林县| 白玉县| 天长市| 启东市| 巩留县| 纳雍县| 台南县| 陆川县| 徐水县| 东平县| 策勒县| 万全县| 逊克县| 闽清县| 遵义县| 久治县| 盐亭县| 勐海县| 石泉县| 汉阴县| 沙田区| 荣成市| 新郑市| 甘肃省| 岐山县| 宿迁市| 华坪县| 南木林县| 永年县| 凉城县| 湛江市| 仪陇县| 东城区| 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