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一百零一章 桂林之戰(中)

大軍改換了道路,李定國目光所指便是這支大軍的目標。

嚴關,位於桂北興安縣湘桂走廊南口的獅子山與鳳凰山之間,該地地勢險要,兩邊爲高山峻嶺,中間留有一通道,嚴關就建在其中。“實爲楚粵之咽喉”,歷來“嶺南戰事,嘗繫於此”。

這裡並非是桂林與湖廣南部唯一的通路,但卻是戰略意義最爲至關重要的一處。恰如李定國所思的那般,早在六月十五,孔有德派李養性和孫龍北上的前一天,他就已經派出了西勝營總兵張勝與鐵騎右營總兵郭有名率精兵通過西延大埠直達嚴關,以卡住桂林的咽喉。

所謂西延,就是後世的資源縣,這兩營精銳穿越山區,潛行南下。至此時,也早已抵近嚴關之側,但是按照李定國的命令,卻並沒有急於攻城,反倒是等待良機。

李定國大軍一路南下,於六月二十九抵近嚴關。值此時,孔有德已接到了全州陷落的緊急軍情,連忙抽調桂林的部隊北上救援明軍南下的必經之路——嚴關。

早已潛伏在此多時的張勝、郭有名二將略施手段便奪取了嚴關,待到孔有德大軍匆忙抵達之際,明軍已然在嚴關之南列陣以待。

奪回嚴關,便可以禦敵於外,否則明軍自此便可以長驅直入,直抵桂林。這是孔有德最不願意看到的,也是李定國最急於去達成的目的,既然如此,雙方只是稍作休整,便迅速的拉開了陣勢。不過,這一次卻並非是清軍急切的奪回嚴關,反倒是明軍率先發起了進攻。

沉重的腳步聲踐踏著大地,並不僅僅是列陣而行的步兵,五十頭高大的戰象如同時一座座移動的小山似的,壓迫感鋪面而來。龐大的身軀之上,馭手、射手以及長矛手居高臨下,在起伏的山巒上時刻準備著向清軍發起致命一擊。

戰象身後,大隊的明軍步兵簇擁而來。這樣的場面,是出自遼東、北地的定南藩藩兵所絕少見的,當即就是一片的目瞪口呆。

換做是尋常軍隊,震驚很快就會轉化爲恐懼,進而在恐懼中潰散。但是這支藩兵久經征戰,只是稍作驚愕,隨著戰鼓聲如雲間的滾雷般響起,反倒是迎著明軍的勢不可擋衝了上去。

旗鼓示意,陣型變幻,長槍手上前,列陣而行。雙方的騎兵伴隨著戰爭的迅速靠近而退散開來,及至百步,漫天的箭雨便從南北兩個方向騰空而起。

勁射而起的箭矢在天空中劃過了一道拋物線,抵至頂點,登時便化作狂風暴雨般席捲雙方的戰陣。

清軍俱是征戰多年的老卒,明軍這邊也不乏跟隨大西軍轉戰南北的銳士,就算是那些到了雲南擴編起來的部隊,生於土司遍地的所在,民風彪悍,也不乏好勇鬥狠之徒,大西軍經營多年,李定國苦心操練,此刻面對的清軍第一波次攻擊,也全無半分懼色。

盾牌遮蔽身形,箭雨噼裡啪啦的打在盾牌上,間或有慘叫聲傳來,也不過是讓陣型稍作遲緩罷了。這其中,清軍的箭雨更是集中的向那些戰象射去,奈何皮糙肉厚,更是全無作用。

雙方的陣型還在步步逼近,待到三四十步的區間,標槍、飛斧投擲的同時,戰象陡然加速,明軍的步兵亦是吶喊著便衝殺了上來。

盤然大物向前衝鋒,巨大的動能勢不可擋。清軍投擲的標槍總算是能夠對戰象起到了些許殺傷,奈何這般痛楚,反倒是更激起了戰象的性子。

發了性子的戰象衝殺而來,清軍的長槍手列陣攛刺,反倒是連人帶槍撞倒、撞折了一大片。平素在騎兵面前堅不可摧的長槍林在這等生物面前卻彷彿就只是些鋪在地上的荊棘罷了,摧折、踐踏,粗長的象鼻甩開,所到之處,清軍的兵士應聲而飛,重重的撞在側後的清軍隊列上,將更多的清軍撞倒在地。馭手驅使著戰象進攻,射手拈弓搭箭,居高臨下的射殺著所見之處的每一個清軍軍官,而那長矛手則提矛刺殺,爲戰象清除側翼有可能對其造成威脅的清軍。

以戰象爲核心的衝擊陣型當即便把清軍的大陣衝了一個千創百孔,步兵無陣不戰,這是兵家鐵律,清軍登時一片混亂,而就在此時,緊隨戰象其後的明軍則當即便衝殺了上來。

長槍直刺、刀光閃爍,失去了陣型的保護,在明軍的迅猛突擊之下清軍的傷亡陡然提升,僅僅是在接戰的一瞬間就被殺傷了一片。而伴隨著戰象的不斷的突進,山擁之勢的明軍步兵趁勢席捲而來。

這是憑戰象破陣的最常見戰法,大西軍進入雲南後,得到了戰象這一兵種,很快就編練起了相應的戰術。

此刻,駕輕就熟的明軍借勢而爲,不斷的撕咬著清軍的陣型。戰鬥在實際接觸的一瞬間便出現了不利於清軍的情狀,這是孔有德所絕未有預料過的。不過,他乃是久經征戰,有著極強的心理素質,自然也不會輕易的選擇放棄,或是就此自暴自棄。

戰鼓敲響,後續的清軍當即便在那些經驗豐富的基層軍官和老兵們的帶領下發動反擊。前衝的人潮,奮勇向前的吶喊聲,節節敗退的前排清軍環顧四周,盡皆是這等氣象,受到整體的影響,甚至只是在後續清軍的推動下,他們也不得不以著更加猛烈的方式,憑著決死反擊的氣勢來阻滯明軍的快速突進。

漸漸的,明軍的攻擊勢頭竟被清軍拖緩了下來,戰鬥重新進入到了相持的階段,就連那些戰象也好像是尖刀卡進了石縫之中而不得寸進。

這樣的節奏,是清軍所最希望看到的,因爲他們的軍中久經陣戰的老兵更多,對傷亡的忍耐能力也更勝一籌。果不其然,隨著戰鬥進行,明軍的進攻氣勢越來越低,很快的,更有一頭戰象在飽受清軍射手攻擊的馭手的操控下,竟出現了退避的動作。

軍隊只有前進才能取得勝利,戰象是這支大軍的鋒矢,也同樣是膽魄,戰象一退,軍心就會動搖,進而潰敗。此時此刻,帥旗下,李定國望向遠方那面的那面孔字大旗,目光炯炯。他早已看明白了眼前的一切,也同樣認清了定南藩藩兵的強勁戰力,戰鬥到了現在這個份上,已經容不得他有絲毫的猶豫。

“斬馭手,擊鼓,再進!”

命令下達,退入了明軍陣型邊緣的戰象上,兼有指揮之權的射手當即便放下弓箭,拔出了腰刀,一刀將馭手砍殺,隨即奪過了馭手手上的繮繩。

馭手的首級被長矛手高高挑起,督戰隊高聲呼喝著前進的命令,當戰鼓聲的節奏再度進入進攻的區間,感受到了生命的威脅,馭手們紛紛死命的驅使著戰象前進,而簇擁著戰象的明軍戰陣也在鋒矢的帶領下發起了新一輪的猛攻。

憑藉著這一摧堅破陣如探囊取物的新兵種,明軍的攻勢從一開始就強烈非常。孔有德依靠著本部兵馬的悍勇,在付出了大量傷亡的同時也抗住了第一波次的進攻。如果按照正常的走向,清軍穩住了陣型後漸漸的展開更加兇猛的反擊,促使著明軍的敗退,那麼勝利者毋庸置疑。但是當明軍再度發起進攻,而且還是在軍法之下更爲猛烈的攻勢,本就已然是拼死反擊過了的清軍再想要重新穩住陣線,卻已經是千難萬難的了。

戰況經過了一小段波折,此刻也再度恢復到了一開始的節奏。明軍在戰象的加持下不斷的撕裂著清軍的陣型,傷亡在不斷的攀升,奈何兩側是山巒,孔有德已經再沒有了別的辦法。而伴隨著潰逃者的第一個轉身,清軍的戰陣在取勝無望的情況下也飛快的土崩瓦解。

“象亦突陣,王師大奔,死亡不可勝計,橫屍遍野”,這是史書中對於這一幕的最終記述,而此刻卻還僅僅是剛剛開始罷了。

清軍兵敗如山倒,在明軍的驅趕之下,無數的清軍向著南面的大榕江逃去。孔有德在軍潰的第一瞬間就已經反應了過來,率領著麾下作爲預備隊的三千騎兵先行轉進。但是,他並沒有打算就此逃回桂林城,反倒是打算憑藉著這三千騎兵減緩明軍的追擊勢頭。因爲,即便是守城,他也需要更多的部隊。

潰敗的清軍亡命奔逃,後面追擊的明軍也已經顧不上什麼陣型了,追上去,將清軍砍殺當場已經成爲了他們腦海中唯一的念頭。

這正是孔有德等待多時的良機,當即便從大榕江附近的一處遠離潰兵的所在殺出。奔騰的洪流席捲而來,孔有德憑藉著豐富的戰鬥經驗甚至已經預見到了混亂的明軍追兵在鐵蹄下倉皇逃竄的景象。

奈何就在這時,遠處的一隊戰象踏著沉重的步伐奔跑來。待到不遠處,巨大而恐怖的嘶鳴聲響起,清軍的戰馬哪裡見識過這等聲音,當即便在恐懼中匆忙停下腳步,隨即不顧騎兵的命令亂做了一團。而此時,在遠處,早已習慣了戰象存在的明軍戰馬奔流而來,直取孔有德的帥旗!

第四章 永曆十一年(三)第八十七章 鐵壁(中)第八十七章 壓縮(上)第十八章 順治十四年(五)第八章 永曆十一年(七)第九十二章 質變時刻(下)第一百零八章 織霧(二)第十八章 楸枰三局(四)第二百一十九章 夜火(中)第十七章 肇慶之戰(上)第九章 波及(四)第一百三十四章 爆炸(下)第六十六章 相見(下)第二百零一章 密謀第八十一章 不速之客(一)第三十章 慕名第一百一十章 先行者(中)第六十八章 新會之戰(上)第五十章 早春時節(五)第二十六章 加碼(完)第二百二十五章 七傷拳(下)(爲盟主龍戰於野加更1/4)第六章 從保寧到衡陽第六十二章 藏頭露尾(七)第二百三十五章 退(五)第六十二章 逐龍鎮虎(下)第四十一章 無恥之尤(六)第三章 求生路(下)第五十八章 一曲忠誠的讚歌(上)第六十二章 藏頭露尾(七)第二十三章 加速(三)第三十一章 力從地起(一)第一百二十八章 三岔口(三)第五十四章 蓄力(四)第七十四章 小盈嶺之戰第三十四章 栽花插柳(九)第十五章 站隊第八十四章 棋局(上)第二百三十一章 退(一)第四十五章 定策(中)第七十三章 埋人第十三章 新官上任(中)第八十二章 遲到(完)第四十章 獻策(下)第一百零二章 再見(一)第五十二章 奪魄(一)第一百三十五章 冬月(中)第一百零七章 織霧(一)第一百零六章 再見(五)第一百五十章 定情第二百三十六章 跋扈(上)第四十六章 漸變(一)第二十一章 加碼(三)第一百零一章 季孫之憂(四)第七十四章 築基(六)第七十三章 鎮撫(下)第九十九章 反擊(上)第四十六章 加塞(下)第一章 期限第二十六章 影響第六十六章 明修棧道(下)第四十一章 求變(二)第一百一十六章 霧盡花開(三)第九十七章 高估(四)第四十二章 求變(三)第一百四十二章 見面禮(中)第一百二十六章 三岔口(一)第一百六十章 串聯(二)第五十六章 奪城第五十九章 歸來(三)第一百五十三章 二進宮(下)第八十一章 對攻(上)第八十章 厚積薄發(下)第三十八章 一場戲(五)第五十九章 合流(下)第六十八章 螳螂與黃雀(四)第十六章 順治十四年(三)第二百一十六章 家與國(五)第一百零六章 與民爭利第七十二章 不一樣的新會之戰(下)第五十章 追魂(三)第六十二章 藏頭露尾(七)第九十四章 高估(一)第四十四章 求變(五)第七十九章 英德(上)第二十五章 加速(五)第一百零一章 季孫之憂(四)第五十六章 爆發(中)第一百一十六章 驅狼吞虎(五)第二十七章 栽花插柳(二)第七十八章 抉擇(下)第四十八章 漸變(三)第四十章 力從地起(十)第三十五章 栽花插柳(完)第四十九章 擠壓(五)第八十一章 遲到(五)第八十八章 壓縮(下)第三十二章 永曆七年的夏(下)第二十二章 打蛇七寸(下)第二十一章 加碼(三)第九十八章 驚變
第四章 永曆十一年(三)第八十七章 鐵壁(中)第八十七章 壓縮(上)第十八章 順治十四年(五)第八章 永曆十一年(七)第九十二章 質變時刻(下)第一百零八章 織霧(二)第十八章 楸枰三局(四)第二百一十九章 夜火(中)第十七章 肇慶之戰(上)第九章 波及(四)第一百三十四章 爆炸(下)第六十六章 相見(下)第二百零一章 密謀第八十一章 不速之客(一)第三十章 慕名第一百一十章 先行者(中)第六十八章 新會之戰(上)第五十章 早春時節(五)第二十六章 加碼(完)第二百二十五章 七傷拳(下)(爲盟主龍戰於野加更1/4)第六章 從保寧到衡陽第六十二章 藏頭露尾(七)第二百三十五章 退(五)第六十二章 逐龍鎮虎(下)第四十一章 無恥之尤(六)第三章 求生路(下)第五十八章 一曲忠誠的讚歌(上)第六十二章 藏頭露尾(七)第二十三章 加速(三)第三十一章 力從地起(一)第一百二十八章 三岔口(三)第五十四章 蓄力(四)第七十四章 小盈嶺之戰第三十四章 栽花插柳(九)第十五章 站隊第八十四章 棋局(上)第二百三十一章 退(一)第四十五章 定策(中)第七十三章 埋人第十三章 新官上任(中)第八十二章 遲到(完)第四十章 獻策(下)第一百零二章 再見(一)第五十二章 奪魄(一)第一百三十五章 冬月(中)第一百零七章 織霧(一)第一百零六章 再見(五)第一百五十章 定情第二百三十六章 跋扈(上)第四十六章 漸變(一)第二十一章 加碼(三)第一百零一章 季孫之憂(四)第七十四章 築基(六)第七十三章 鎮撫(下)第九十九章 反擊(上)第四十六章 加塞(下)第一章 期限第二十六章 影響第六十六章 明修棧道(下)第四十一章 求變(二)第一百一十六章 霧盡花開(三)第九十七章 高估(四)第四十二章 求變(三)第一百四十二章 見面禮(中)第一百二十六章 三岔口(一)第一百六十章 串聯(二)第五十六章 奪城第五十九章 歸來(三)第一百五十三章 二進宮(下)第八十一章 對攻(上)第八十章 厚積薄發(下)第三十八章 一場戲(五)第五十九章 合流(下)第六十八章 螳螂與黃雀(四)第十六章 順治十四年(三)第二百一十六章 家與國(五)第一百零六章 與民爭利第七十二章 不一樣的新會之戰(下)第五十章 追魂(三)第六十二章 藏頭露尾(七)第九十四章 高估(一)第四十四章 求變(五)第七十九章 英德(上)第二十五章 加速(五)第一百零一章 季孫之憂(四)第五十六章 爆發(中)第一百一十六章 驅狼吞虎(五)第二十七章 栽花插柳(二)第七十八章 抉擇(下)第四十八章 漸變(三)第四十章 力從地起(十)第三十五章 栽花插柳(完)第四十九章 擠壓(五)第八十一章 遲到(五)第八十八章 壓縮(下)第三十二章 永曆七年的夏(下)第二十二章 打蛇七寸(下)第二十一章 加碼(三)第九十八章 驚變
主站蜘蛛池模板: 峨眉山市| 肥西县| 睢宁县| 宜君县| 玉溪市| 新干县| 大同市| 双辽市| 台南市| 绥德县| 枝江市| 香河县| 四会市| 房产| 铁岭市| 内丘县| 福清市| 那曲县| 和龙市| 宜良县| 景谷| 鹰潭市| 南丹县| 金平| 东乌珠穆沁旗| 宝应县| 怀化市| 祁连县| 新乐市| 阳山县| 夹江县| 冷水江市| 刚察县| 萨迦县| 上思县| 周至县| 饶平县| 齐齐哈尔市| 宣城市| 丰城市| 凌源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