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三十章 慕名

“小二,這浙江地方,各處都有什麼特色之處,說來聽聽?”

銀子在前,小二自是抖擻著精神,當(dāng)即便把那錢塘十景聊了遍。陳凱一邊點(diǎn)頭,一邊津津有味的聽著,隨後又問起了其他的一些府縣的東西,比如紹興、比如寧波、比如衢州、再比如金華……

“金華地方,客官恕罪,小人知道的不多。早前,倒是聽金華來得客商說起過幾句有意思的。”

“哦?那邊說來聽聽?!?

“小人記得不甚清楚,倒是那其中的幾句,比如金華的唬頭、義烏的拳頭、武義的芋頭、蘭溪的埠頭,還有些印象?!?

金華縣於金華一府,乃是千年的府城,當(dāng)?shù)厝俗砸曀貋硎歉呷艘坏?;義烏當(dāng)?shù)孛耧L(fēng)彪悍,又出了戚家軍那般的強(qiáng)兵,拳頭二字顧名思義;武義縣,倒不是單單指此地盛產(chǎn)芋頭,說的卻是當(dāng)?shù)匾哉J(rèn)真種田聞名,形容上帶有三分木訥之意;而那蘭溪,位於衢江、婺江交匯之處,自那裡匯流爲(wèi)蘭江,順流而下,穿過嚴(yán)州府便是杭州,是杭嘉湖進(jìn)入金衢地區(qū)的水上要衝,所以碼頭是出了名的多的。

“這確有幾分意思?!?

接下來,繼續(xù)閒扯了幾句,陳凱便揮退了小二,旋即將鄺露、蔡巧等人叫來密談了起來。

“道宗師傅那邊,通知過去,繼續(xù)打探那人的下落。不過,無需強(qiáng)求?!?

“卑職明白?!?

“湛若,你不用繼續(xù)打探了,最近的幾日,多與出入文廟的那些讀書人交往,混熟了,就是最重要的?!?

“嗯,一切依竟成所言?!?

“至於我嘛,明天開始要爲(wèi)咱們準(zhǔn)備離開此地的行船。不過,咱們這一回,只坐蘭溪人的船……”

轉(zhuǎn)天,陳凱一早就出了客棧。帶著幾個人,一路南下,直奔城南的碼頭。杭州一城,是個不規(guī)則的長方形,從南到北長,從東到西短,呈長條狀,其中北面更寬,而南面則直抵到錢塘江。

京杭大運(yùn)河和錢塘江,一北一南,遙相而立。陳凱到時還早,隨便找人問了問,便與一蘭溪來的船主聊了起來。

“過些天,我要乘船去衢州。不過,近來還是要繼續(xù)訪友的,所以約定了時日,須得在富陽上船?!?

富陽縣在杭州府城西南,錢塘江的上游。船主沒有多問,只是有了個彼此的默契,也就罷了。至於定錢什麼的,陳凱這邊還沒有確定下來是什麼時候出發(fā),還要等到確定了行程日期再來與付。

“對了,閣下即是蘭溪人,可知蘭溪才子李仙侶其人?”

“沈郎去後難爲(wèi)句,婺女當(dāng)頭莫摘星,怎會不知?”

提及此人,船主頗有些引以爲(wèi)傲。說來到也正常,蘭溪,本就是以漁業(yè)、船運(yùn)等與那江河交匯之所在有關(guān)的產(chǎn)業(yè)聞名。放在金華一府,比之府城、東陽等縣,蘭溪在文名上並不甚顯眼,直到前些年出了個才子李仙侶,在八詠樓那處自南宋李清照題《詠八詠樓》後再無人敢再吟詩作聯(lián)的所在作此一聯(lián),蘭溪文事上的風(fēng)頭纔算是有了與其他各縣一較高下的名頭。

這是位當(dāng)代聞人,本地文士中的翹楚,船主自是知無不言言無不盡。很快,諸如李仙侶出生時的異象、相士說文曲星下凡的話、從小就與衆(zhòng)不同、長大了更是聞名當(dāng)?shù)刂惖恼f法一股腦的就倒了出來,生怕陳凱以爲(wèi)他有所誇張似的。

本地出了個名人,這本就是隻得吹噓的事情,放在古今中外,概莫如是。只是說到最後,船主似乎還很有些惋惜的樣子,因爲(wèi)自從是金華之屠,那位蘭溪才子就乾脆不參加科舉了。否則依他所見,考中狀元也並非是不可想的。

“是了,那位李十郎,如今卻不叫這個名字了,改名爲(wèi)漁,似有些遊戲人間的意思。”

暢談良久,似乎這船主早年也曾開蒙,只是僅限於開蒙,未曾深入罷了。那遊戲人間,是他所想倒也還在其次,陳凱聽到此處,恭維了句,便向那人問道:“想來,閣下與李仙侶,嗯,與李漁,乃是熟識?”

“熟識不敢,他來杭州時倒是乘的我的船?!?

“那是在下有幸了?!秉c(diǎn)了點(diǎn)頭,陳凱話鋒一轉(zhuǎn),當(dāng)即問道:“可否代爲(wèi)引薦一二?”

“有何不可,只是他近來忙於家事,見與不見在下是說不算的?!?

李漁,初名仙侶,後改名漁,字謫凡,號笠翁。明末清初文學(xué)家、戲劇家、戲劇理論家、美學(xué)家。長期的從而積累了豐富的戲曲創(chuàng)作和演出經(jīng)驗(yàn),從而提出了較爲(wèi)完善的戲劇理論體系,被後世譽(yù)爲(wèi)“中國戲劇理論始祖”、“世界喜劇大師”、“東方莎士比亞”,同時其人是休閒文化的倡導(dǎo)者、文化產(chǎn)業(yè)的先行者,被列入世界文化名人之一。

自從在院外聽了那幾句《牡丹亭》的唱詞,陳凱當(dāng)即便想到了此人,因爲(wèi)這個人用不了多久就會變得街知巷聞起來,他的《笠翁十種曲》、《閒庭偶寄》以及《***》等作品自誕生以來便收穫了極佳的反響,直至後世。而現(xiàn)在,這個人似乎還在爲(wèi)“賣賦爲(wèi)生”,同時爲(wèi)了家鄉(xiāng)的官司而欠下的那屁股債而撓頭呢吧。

“閣下只管引薦,成與不成,必有一份心意,還望笑納?!?

心意不心意的到不重要,船主很高興如陳凱這般的外鄉(xiāng)人能夠?qū)λ亦l(xiāng)的才子有著如此的仰慕之情。更何況,就船主的眼力來看,陳凱似乎是個頗有些氣魄的富商,如果陳凱與李漁相交甚歡的話,贈些財貨,也正好緩解李漁如今的經(jīng)濟(jì)困境。於他,能夠從中穿線,在二人間也是一份交情,或許會惠及將來也說不定。

想到此處,船主說幹就幹,當(dāng)即便帶著陳凱一行去尋李漁。李漁的家,距離此地說遠(yuǎn)不遠(yuǎn),說近卻也不近。所幸,這個時代,老鄉(xiāng)見老鄉(xiāng),還屬於兩眼淚汪汪的那種,同鄉(xiāng)人在異地很是抱團(tuán),很多同在一地的外鄉(xiāng)人之間或多或少的都會有些聯(lián)絡(luò),陳凱算準(zhǔn)了的就是這一點(diǎn),自然有跡可循。

臨近午飯時分,抵達(dá)李家,那是一處不起眼的院落,上書武林小築四字,倒也有幾分風(fēng)雅。但看周遭,出入皆是粗布麻衣的平民,又怎能想象到這會是一個早已成名的才子的居所。

敲開了房門,是個四十來歲的婦人,乍看衣裳布料,似乎很有些清貧。陳凱表明了來意,婦人連忙將陳凱等人請了進(jìn)來,便連忙回房。未及片刻,一個同樣四十來歲的中年男人走了出來,拱手行禮,對於這慕名而來的人士倒還客氣。

此人即是李漁,一個四十歲纔開始以寫戲劇爲(wèi)生的劇作家,但卻能夠在接下來的十五年內(nèi)以著每年一到三部的速度不斷的誕生作品,成爲(wèi)炙手可熱的戲劇家,不可謂不是一個傳奇。

初見了,陳凱未打算聊得太多,只是相談了片刻,不知是從哪聽到了一聲腸鳴,見李漁面露尷尬,他旋即便將蔡巧叫了過來。

“周圍尋個像樣些的酒樓,置辦幾席能吃的酒菜過來?!?

第二百零九章 文官守城法(五)第四十八章 漸變(三)第六十八章 初見(下)第八十章 亂象第六十七章 暗度陳倉(上)第一百四十九章 亂象第四十三章 路客與刀客(四)第四章 永曆十一年(三)第一章 四府巡撫(上)(二合一大章)第三十八章 一場戲(五)第五十二章 擠壓(八)第一百零八章 擺事實(shí),講道理第二十七章 栽花插柳(二)第九十九章 轉(zhuǎn)折第九十七章 永曆六年的夏(下)第十二章 波及(七)第十一章 波及(六)第六十一章 藏頭露尾(六)第八十章 厚積薄發(fā)(下)第八章 波及(三)第九十八章 驚變第十二章 隱患(上)第三十一章 底牌第三十八章 一場戲(五)第七十九章 分水(下)第一百一十七章 重返舊地(下)第二百一十三章 家與國(二)第二百二十六章 恩斷(爲(wèi)盟主龍戰(zhàn)於野加更2/4)第八章 永曆十一年(七)第一百八十九章 嫌隙第八十七章 壓縮(上)第七章 永曆十一年(六)第三十五章 力從地起(五)第八十四章 不速之客(四)第八十七章 追亡(上)第四十八章 追魂(一)第五十四章 奪魄(三)第二十章 竊取第十八章 楸枰三局(四)第二百四十章 刺虎(中)第一百零五章 建設(shè)第二百零六章 文官守城法(二)第八十三章 突破第三十二章 魔鬼(下)第六十五章 螳螂與黃雀(一)第一百九十章 展望(一)第二百零八章 文官守城法(四)第一百零六章 季孫之憂(完)第一百七十四章 掙扎(一)第一百二十七章 三岔口(二)第四章 交融第八十五章 不速之客(五)第十二章 新官上任(上)第三十四章 栽花插柳(九)第十二章 新官上任(上)第二十一章 加碼(三)第十一章 甕中捉鱉第四十九章 漸變(四)第二十章 暗流(上)第二百零二章 爆發(fā)(上)第一百七十八章 掙扎(五)第十九章 順治十四年(完)第六十五章 螳螂與黃雀(一)第一百一十三章 蝴蝶(中)第二百二十章 夜火(下)第二十四章 加碼(六)第二十二章 微瀾(中)第一百七十二章 求活(四)第十四章 新官上任(下)第一百四十一章 見面禮(上)第八十一章 夯築第五十五章 奪魄(四)第十八章 佈局(下)第九十二章 質(zhì)變時刻(下)第三十七章 無恥之尤(二)第四十二章 求變(三)第六章 效馬骨(一)第一百零四章 十倍之限第八十四章 不速之客(四)第七十八章 抉擇(下)第二百二十五章 七傷拳(下)(爲(wèi)盟主龍戰(zhàn)於野加更1/4)第五十四章 蓄力(四)第二十六章 影響寫在卷尾的話第一百六十五章 狂飆(一)第一百二十章 生意(四)第一百三十二章 三岔口(七)第二百一十四章 家與國(三)第二百一十一章 貪婪第五十九章 一曲忠誠的讚歌(下)第六十九章 新會之戰(zhàn)(下)第六十八章 新會之戰(zhàn)(上)第十章 遺澤(上)第一百九十章 展望(一)第一百零三章 不戰(zhàn)第一百五十七章 挑唆(四)第六章 波及(一)第三十五章 各方(三)第九十五章 落子無悔(十)第四章 交融
第二百零九章 文官守城法(五)第四十八章 漸變(三)第六十八章 初見(下)第八十章 亂象第六十七章 暗度陳倉(上)第一百四十九章 亂象第四十三章 路客與刀客(四)第四章 永曆十一年(三)第一章 四府巡撫(上)(二合一大章)第三十八章 一場戲(五)第五十二章 擠壓(八)第一百零八章 擺事實(shí),講道理第二十七章 栽花插柳(二)第九十九章 轉(zhuǎn)折第九十七章 永曆六年的夏(下)第十二章 波及(七)第十一章 波及(六)第六十一章 藏頭露尾(六)第八十章 厚積薄發(fā)(下)第八章 波及(三)第九十八章 驚變第十二章 隱患(上)第三十一章 底牌第三十八章 一場戲(五)第七十九章 分水(下)第一百一十七章 重返舊地(下)第二百一十三章 家與國(二)第二百二十六章 恩斷(爲(wèi)盟主龍戰(zhàn)於野加更2/4)第八章 永曆十一年(七)第一百八十九章 嫌隙第八十七章 壓縮(上)第七章 永曆十一年(六)第三十五章 力從地起(五)第八十四章 不速之客(四)第八十七章 追亡(上)第四十八章 追魂(一)第五十四章 奪魄(三)第二十章 竊取第十八章 楸枰三局(四)第二百四十章 刺虎(中)第一百零五章 建設(shè)第二百零六章 文官守城法(二)第八十三章 突破第三十二章 魔鬼(下)第六十五章 螳螂與黃雀(一)第一百九十章 展望(一)第二百零八章 文官守城法(四)第一百零六章 季孫之憂(完)第一百七十四章 掙扎(一)第一百二十七章 三岔口(二)第四章 交融第八十五章 不速之客(五)第十二章 新官上任(上)第三十四章 栽花插柳(九)第十二章 新官上任(上)第二十一章 加碼(三)第十一章 甕中捉鱉第四十九章 漸變(四)第二十章 暗流(上)第二百零二章 爆發(fā)(上)第一百七十八章 掙扎(五)第十九章 順治十四年(完)第六十五章 螳螂與黃雀(一)第一百一十三章 蝴蝶(中)第二百二十章 夜火(下)第二十四章 加碼(六)第二十二章 微瀾(中)第一百七十二章 求活(四)第十四章 新官上任(下)第一百四十一章 見面禮(上)第八十一章 夯築第五十五章 奪魄(四)第十八章 佈局(下)第九十二章 質(zhì)變時刻(下)第三十七章 無恥之尤(二)第四十二章 求變(三)第六章 效馬骨(一)第一百零四章 十倍之限第八十四章 不速之客(四)第七十八章 抉擇(下)第二百二十五章 七傷拳(下)(爲(wèi)盟主龍戰(zhàn)於野加更1/4)第五十四章 蓄力(四)第二十六章 影響寫在卷尾的話第一百六十五章 狂飆(一)第一百二十章 生意(四)第一百三十二章 三岔口(七)第二百一十四章 家與國(三)第二百一十一章 貪婪第五十九章 一曲忠誠的讚歌(下)第六十九章 新會之戰(zhàn)(下)第六十八章 新會之戰(zhàn)(上)第十章 遺澤(上)第一百九十章 展望(一)第一百零三章 不戰(zhàn)第一百五十七章 挑唆(四)第六章 波及(一)第三十五章 各方(三)第九十五章 落子無悔(十)第四章 交融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丰县| 永川市| 漠河县| 章丘市| 枣庄市| 汾西县| 错那县| 荆州市| 峨边| 新宁县| 河曲县| 万山特区| 龙州县| 漳平市| 江达县| 巴林左旗| 廊坊市| 高唐县| 内江市| 班玛县| 定州市| 永清县| 九台市| 博兴县| 招远市| 慈溪市| 平武县| 郁南县| 阳新县| 西林县| 宁乡县| 德格县| 楚雄市| 英山县| 通许县| 杭锦旗| 日照市| 老河口市| 泗水县| 吉林省| 曲松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