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二百一十五章 全作計劃

天子一時半會扶不起人,可不代表不想扶人。

從各路的世家大族中挑選可用之才,任在近臣清貴要職上,從中挑選和扶持可用之人,數(shù)年之後還是會形成一股牽制韓鐘的勢力。

至於能做到什麼地步,還得看各人的能力和家族的支持力度,韓鐘不可能,也沒有辦法阻制天子這樣用人。

除非韓鍾現(xiàn)在扯旗造反,當然這也不可能成功,只能造成與天子兩敗收場的結果。

韓鍾現(xiàn)在要做的就是鞏固手中的權力,與天子儘量修復一些關係,扶持自己鐘意的接班人來接相位權力,將韓黨的勢力保持下來,這樣數(shù)年之後韓鍾抽身引退,不至於被秋後算帳……

這就是政治,是大學問,天子的心思,韓鐘的應對,其實大致就是如此。

徐子先是地處福州一隅的普通國侯,京師之行,陳家的人都當他是僥倖成功,現(xiàn)在看來,這種事可沒有僥倖可言,對大勢和時機的把握缺一不可。

就以眼下徐子先的分析和判斷來說,積年世家的子弟怕是也遠遠不及。

陳篤光,陳篤中,陳篤名,還有陳正志,陳正賓,李明宇等人在此之前也有過商議,大體的判斷是和徐子先差不多,不過衆(zhòng)人是文官世家出身,又是官場中人,集衆(zhòng)人之力也沒有徐子先此時說的清楚明白,見的清楚,不僅陳篤敬對徐子先滿是欣賞,在場的人又豈有能例外的?

陳家當然不會綁在天子的戰(zhàn)車上,陳篤名可以去獲得進入兩府的資歷,但在入京前一定會擺明態(tài)度叫天子和韓鍾知道,陳家無意介入這種層級的朝爭。

“我們在花廳擺宴等著替明達接風洗塵……”陳正賓笑著道:“還要談東藩的事?現(xiàn)在就不要耽擱明達去見文珺了,一整車的花等著搬運哪。”

衆(zhòng)人皆是笑起來,陳篤敬眼中的滿意神色更明顯了。

徐子先能力再強,也比不得對自家女兒的些許關心,何況陳篤敬也看的出來,車馬上裝的花全是各地的名種花卉,保存運輸殊多不易,可不是容易得來的。

當下陳篤敬拍拍徐子先肩膀,說道:“你用心了。”

說罷衆(zhòng)人離開,由著徐子先帶著將大大小小的花盆搬入杏園。

陳文珺也早就在園中等著,十數(shù)名僕婦和丫鬟環(huán)繞左右伺候著,未婚夫妻再不講禮法,想單獨見面也是不可能。

眼看著心上良人將諸多名種花卉搬入園中,陳文珺霞飛滿面,低聲語道:“你用心了。”

老丈人和未婚妻子倒是一脈相承,夸人都是這麼一句。

徐子先微微一笑,說道:“這是你親自交代的,當然要辦好。”

兩人並肩而立,看著人將花卉移盆栽種,徐子先小聲介紹各種花的來歷,陳文珺則仔細聽著,眼中波光閃爍,時不時的瞟徐子先一眼,顯是對眼前情景,無比陶醉。徐子先長身玉立,陳文珺身材挺拔,風姿綽約,兩人並立,儼然神仙中人,引得丫鬟僕婦們交口讚頌起來。

“待我嫁到侯府,這些花怎麼辦?”眼看花園裡多了過百種奇珍異花,陳文珺反是發(fā)起愁來了。

“這些待你將來回孃家時再看。”徐子先笑道:“我都是買的雙份,南安侯府別院,也是叫人栽種了一份。”

說起嫁過去的情形,陳文珺這一下大羞,又不禁幻想起嫁過去時的情形。

看來徐子先和記憶中的情形不同,當年的陳文珺就是對徐子先的孤傲和桀驁氣息有些好奇,女孩子大抵如此,孤狼一般的男子容易引起她們的好奇心和憐憫心,所謂的感情不過如此。

現(xiàn)在的徐子先卻是與此前不同,強大而溫存,令女孩子有依靠感和信任感,陳文珺暗暗替自己慶幸,此前昌文侯府相中的人選很多,但如徐子先這般能力強,又心思細膩的夫君,怕是錯過了就誤了終身。

“小妹很期盼你早些過去……”徐子先不動聲色的拉著陳文珺的手,有些冷,他繼續(xù)道:“秀娘是苦命人,也盼你早點過去主持侯府,嗯,當然最期盼的還是我。”

……

侯府花廳裡酒宴早就擺下了。

菜式不多,也不是太講究,陪客一個也沒有,此次見面不是之前嬌客上門的狀態(tài),五禮俱備,陳家也不必要搞大排場了。

徐子先在客位坐下,陳篤敬坐主位,其餘諸長輩,平輩,先後落座。

衆(zhòng)人也不寒暄,各自飲了一杯後,陳正賓先道:“朝廷此次將東藩六千戶給明達,其實就是把東藩扔給明達了。”

陳篤中點頭道:“東藩現(xiàn)在口數(shù)一萬三千,戶不滿三千,我不知道朝廷怎麼這麼厚臉皮?”

衆(zhòng)人俱是有些不滿,徐子先的大功在手,朝廷封賞要麼賜爵,要麼給官職,要麼就是增加實封戶數(shù)。

加到六千戶看似大方,但地方格局陷制在東藩,戶數(shù)不足,由得徐子先自補。

看似大方,但在陳家上下看來,東藩二百年都沒有經(jīng)營成功,現(xiàn)在交給徐子先又怎樣?

陳篤中苦笑道:“明達有意東藩,不過我要先聲明,東藩地方主要是各寨聚集而居,沒有商行也沒有幾家店鋪,也沒有什麼工廠,各家的實封戶數(shù)和隱戶,除了口錢之外,主要就是進奉錢,靠四處攬工做活賺的錢來交納於上。東藩想賺這錢都沒這門路,實封在東藩,無非就是有一兩萬免費的丁口可用,還不知道用在何處?”

陳篤光說道:“此前我們商量好的,買器械,耕牛,給衣袍,食物,助建房舍,吸引流民,然後叫他們拿棉花來抵,明達受封,是不是會有什麼變化?”

這也是陳家上下最關注的事,所有人都看向了徐子先。

現(xiàn)在東藩除了軍政大權名義上還歸朝廷,其實所有的移民還不足三千戶,剩下的由徐子先自己引入百姓編戶齊民,仍然算是南安侯府之下的人。

如果徐子先不願叫別家佔便宜,用免費的力役,一樣能把諸多事情給做起來。

這樣的話,雖然早期要困難一些,但與陳家的合作基礎其實並不牢固了,徐子先能自己吃下去,爲什麼要將利益讓出一部份出來?

“還是照原議來辦。”徐子先道:“口錢還算合理,四十天力役也算合理,多餘的進奉錢我連南安官莊也打算免了,隱戶不易,和官戶一體對待,東藩的開發(fā),四十天絕計不夠,還是需要大量的人員,錢糧,器械的投入,還要建立商行,碼頭,這些事也得堅持去做,要給百姓看到好處和希望,他們纔會跟著我們走。若是想儉省,驅百姓如牛馬,東藩的開發(fā)也絕計不會成功。”

陳篤敬在內(nèi)的諸人,倒是都沒有想到徐子先會是這樣的表態(tài),一時間,各人都有些楞徵住了。

他們原本以爲,徐子先有意開發(fā)東藩,朝廷以養(yǎng)馬的名義把徐子先丟在東藩,這對南安侯府也是個不錯的契機,遷來流民,補足六千戶,東藩等於是徐子先的封地……對朝廷來說則是去掉一個難題,對東藩朝廷早就是食之無味,棄之可惜。在朝廷極盛之時,東藩也沒有經(jīng)營成功,澎湖倒是發(fā)展的比東藩要好的多。

若是分封澎湖,朝廷反而不樂意,澎湖有縣城,諸鎮(zhèn),諸島,有駐軍,商行上也比東藩發(fā)達一些,澎湖一共也就不到萬戶,封六千戶,等於是把澎湖分給徐子先,朝廷斷然不肯。

東藩就不同了,徐子先拿去對朝廷來說也是無傷大雅,反正是治外之地,治外之民的感覺,徐子先在東藩也折騰不出什麼大浪來……而南安侯府則可以完全的利用東藩民力,此前與昌文侯府的約定,應該會產(chǎn)生一些變化。

不料徐子先並不願改變,這隻能說明一點,第一,徐子先體恤民力,厚德愛民,這是事實而不是人們的虛傳。第二點,便是徐子先在東藩有更遠大的志向,民力不輕用,幾萬口六千戶的民力,四十天免役,並不能完成徐子先想要的目標,其所求甚大,志向甚遠,所求的遠超過陳府衆(zhòng)人的想象。

“不知道我們能幫助多少?”陳篤光略有遲疑的道:“一年要投入十幾二十萬貫,這是小事,怕就是明達所求甚大,將來怕是要投入更多?”

“昌文侯府只要繼續(xù)在棉田一事上投入就好。”徐子先微微一笑,說道:“還是照原議,這兩年開出數(shù)十萬畝的棉田,資金方面所需也就是幾十萬貫,南安和昌文兩家侯府照對半出資,利潤也是對半分成。我要額外請求的便是,昌文侯府帶頭,海外船隊在澎湖補水,補食的同時,可以到東藩貿(mào)易,昌文侯府可以建一兩家商行,棉花,布匹之外,也能做一些瓷器,茶葉,生絲,還有東藩的豆類,皮毛,沙金生意。”

從兩浙和江南,還有大魏北方南下的商船,多半是在登州和澎湖兩地補充食水,大魏船隻,遠航能力稍弱,多半是順著洋流沿海行駛,澎湖處於島鏈之中,過澎湖後不管是去呂宋或蘭芳,三佛齊,暹羅都是南向即可,往倭國更是方便,距離和洋流都很合適。

正因爲一直在澎湖補充食水,所以澎湖發(fā)展的還算不錯,當然,這不錯也就是相對於東藩而言。

對陳府來說,徐子先的請求不算太過份,要有一些投入,對麾下的商民要有一些交代,也就只是如此,不算是大費周章。

第二百一十三章 拜會第四百八十六章 開府親王第三百五十七章 勇士之血第一百六十四章 見王直第二百八十七章 初成第四百七十四章 中山王纛第五百七十六章 艦隊第一百九十四章 放榜第一百八十五章 談妥第二百八十七章 初成第二百一十四章 讚賞第五百七十七章 再造第一百零二章 教訓第二十九章 馬蹄金第四百七十八章 化龍之戰(zhàn)第一百八十三章 不過如此第三百五十九章 但請放心第一百一十章 謀劃第三百七十五章 鼓吏第三百五十五章 長途第四百六十四章 打響第七十五章 融合第九十七章 同心第三百三十三章 農(nóng)官第二百零七章 新卒第七章 不是頑笑第五百四十二章 填壕第三百二十五章 帳篷第一百九十九章 敕書第四百一十四章 各方第二百二十八章 何時平盜第四百九十一章 有子第二百五十章 海灘上第一百三十章 收穫第五章 文學版第二百九十七章 建州王越第二百章 南薰門外第四百六十八章 慘敗第三百九十一章 展旗第一百一十八章 向前第二百八十八章 班底第三十二章 人才難得第二百八十二章 有罪無罪?第二百四十九章 大收穫第五百零六章 步伐第五百零七章 異國風俗第七十五章 融合第四百六十五章 各有算盤第二百四十四章 擋不住第十章 兄弟閒談第五百三十三章 展望第二百零九章 骨架第三百一十六章 文明的曲線第一百四十六章 帳目第四百八十三章 步步爲營第二十三章 發(fā)動第四百二十七章 分裂的帝國第一百四十五章 東藩棉田第一百二十三章 城頭上第四百四十五章 山谷襲殺第四百四十五章 山谷襲殺第一百四十八章 登船第二百八十八章 班底第三百二十一章 豪情第五百零七章 異國風俗第一百七十六章 府外第一百二十章 騎兵第一百四十五章 東藩棉田第二百三十八章 招安可能第四百六十章 斷壁殘垣第一百二十章 騎兵第二百七十一章 變化第二百二十五章 知州第七章 不是頑笑第二百三十七章 入寨第四百四十八章 撤離第四百四十七章 斷舍離第五百七十四章 蝦夷地第三百二十章 開荒第一百九十六章 酬功第一百八十章 遲到第三百九十三章 呼嘯第三百二十二章 迎接第五百零五章 巧遇第二十一章 逼迫第四百八十一章 就縛第二百零一章 丈夫所爲第八十七章 融入第一百四十二章 用間第三百八十一章 撲朔迷離*首頁大封加更第一百八十二章 生於安樂第四十二章 敵蹤第五百四十一章 步戰(zhàn)第一百零二章 教訓第三百九十一章 展旗第十一章 時光第七十八章 毀約第五百六十四章 大敵第五百零六章 步伐第三百零八章 潛藏的衝突
第二百一十三章 拜會第四百八十六章 開府親王第三百五十七章 勇士之血第一百六十四章 見王直第二百八十七章 初成第四百七十四章 中山王纛第五百七十六章 艦隊第一百九十四章 放榜第一百八十五章 談妥第二百八十七章 初成第二百一十四章 讚賞第五百七十七章 再造第一百零二章 教訓第二十九章 馬蹄金第四百七十八章 化龍之戰(zhàn)第一百八十三章 不過如此第三百五十九章 但請放心第一百一十章 謀劃第三百七十五章 鼓吏第三百五十五章 長途第四百六十四章 打響第七十五章 融合第九十七章 同心第三百三十三章 農(nóng)官第二百零七章 新卒第七章 不是頑笑第五百四十二章 填壕第三百二十五章 帳篷第一百九十九章 敕書第四百一十四章 各方第二百二十八章 何時平盜第四百九十一章 有子第二百五十章 海灘上第一百三十章 收穫第五章 文學版第二百九十七章 建州王越第二百章 南薰門外第四百六十八章 慘敗第三百九十一章 展旗第一百一十八章 向前第二百八十八章 班底第三十二章 人才難得第二百八十二章 有罪無罪?第二百四十九章 大收穫第五百零六章 步伐第五百零七章 異國風俗第七十五章 融合第四百六十五章 各有算盤第二百四十四章 擋不住第十章 兄弟閒談第五百三十三章 展望第二百零九章 骨架第三百一十六章 文明的曲線第一百四十六章 帳目第四百八十三章 步步爲營第二十三章 發(fā)動第四百二十七章 分裂的帝國第一百四十五章 東藩棉田第一百二十三章 城頭上第四百四十五章 山谷襲殺第四百四十五章 山谷襲殺第一百四十八章 登船第二百八十八章 班底第三百二十一章 豪情第五百零七章 異國風俗第一百七十六章 府外第一百二十章 騎兵第一百四十五章 東藩棉田第二百三十八章 招安可能第四百六十章 斷壁殘垣第一百二十章 騎兵第二百七十一章 變化第二百二十五章 知州第七章 不是頑笑第二百三十七章 入寨第四百四十八章 撤離第四百四十七章 斷舍離第五百七十四章 蝦夷地第三百二十章 開荒第一百九十六章 酬功第一百八十章 遲到第三百九十三章 呼嘯第三百二十二章 迎接第五百零五章 巧遇第二十一章 逼迫第四百八十一章 就縛第二百零一章 丈夫所爲第八十七章 融入第一百四十二章 用間第三百八十一章 撲朔迷離*首頁大封加更第一百八十二章 生於安樂第四十二章 敵蹤第五百四十一章 步戰(zhàn)第一百零二章 教訓第三百九十一章 展旗第十一章 時光第七十八章 毀約第五百六十四章 大敵第五百零六章 步伐第三百零八章 潛藏的衝突
主站蜘蛛池模板: 洪雅县| 罗城| 东台市| 乐亭县| 甘孜| 抚宁县| 玉屏| 赫章县| 斗六市| 酉阳| 岳阳县| 南乐县| 明光市| 晋州市| 兴海县| 小金县| 宁夏| 房产| 车险| 新安县| 牡丹江市| 彭水| 无棣县| 双鸭山市| 团风县| 拜城县| 绥芬河市| 龙海市| 封开县| 广南县| 怀安县| 灵丘县| 广州市| 来宾市| 南昌市| 扬州市| 肇州县| 成都市| 广南县| 远安县| 潮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