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119回 奪兵權

“漢主殿下雖然讓憋功主掌漳關大軍。實際上還有件那就是任城王李道宗,他手上可是有三萬精銳大軍。一旦此人得知南征大軍被膘騎大將軍控制,而潢關大軍又被憨功掌控,恐怕就會不甘宗室將領的沒落,會鋌而走險,率領麾下精銳大軍直取長安,這樣一來,漢王殿下就會陷入被動之中。就是我等也不好向漢王殿下交代啊!”秦瓊臉上露出一絲憂色。

衆人也都點了點頭,別看盧照辭如今掌握京師,帝王廢立之事多操縱在手中,但是身邊的隱患卻是不少。稍微不留意。就有可能爲他人所滅的危險。所以鼻必須將一些的威脅撫殺在萌芽狀態。那徐世績等人是何等的人物,雖然是行軍大仗的。但是也能看透其中的虛實。盧照辭之所以不敢枉然稱帝,不就是這些宗室將軍的緣故嗎?讓徐世績取了潢關的兵權,也同樣是因爲這個緣故。

“這個李道宗雖然是宗室將領,但是爲人不好酒,也不貪杯跟不仗勢欺人,偏偏還禮賢下士,此人算是宗室之中極爲特殊的人了,要是想找藉口消弱他的兵權還是相當困難的。”徐世績想了想要來搖頭道:“可惜此人乃是宗室將領,否則倒是一個傑出的人才。要想尋他的短處。可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若是處理的不妥當,他手下的三萬大軍可不是好惹的,還是小心點好。”

“哼,你們幾個人,不認真琢磨著怎麼擊敗王世充,這個時候卻想著算計自家人,著實讓人氣憤。”程咬金在一邊聽著衆人怎麼算計著李道宗,黝黑的臉孔上露出一絲怒意來。秦瓊等人聞言,臉上也露出一絲羞惱之色,但是卻也不好反對的。

“哼,成王敗寇這也沒什麼。那李淵做的並不比漢王高明瞭多少。”羅士信卻冷。多道:“上至義寧天子小小年紀不照樣是被李淵毒死了嗎?魏公李密也照樣是被李淵算計死的。這些梟雄爲了自己的利益,哪裡在乎對手的死活。若是這個時候,勝利的是太子或者是秦王,或許比漢王做的更加過分。渣關一直以來都是長安的屏障,地處要衝,漢王豈會將這險關讓他人防守,李道宗乃是宗室將領,更是不能了。漢王這麼做,也是人之常情。而且做的光明磊落。嘿嘿。若是論行軍打仗,在座的並不徐大眼睛差了多少,可是漢王偏偏選了徐大眼賭。就是因爲秦兄和咬金當初參加了玄武門之變,但是又愛惜你們的人才。所以才一邊加了官職,一邊讓徐大眼睛這個瓦崗舊人來擔任統帥。徐大眼睛到是好機緣,當今陛下在的時候,封了你爲黎陽總管、萊國公。可就是沒有讓徐大眼睛掌過兵權。莫說指揮十五萬大軍,就是一萬五千人的戰爭都沒有,這是什麼,這就是信任,不是任何人都能給的。所以某覺得幫助漢王謀取李道宗也沒有什麼不對的。你們不謀取,難道等到大戰來臨的時候,他在背後捅刀子不成7三萬大軍可不是一個小數目啊”。

“如何謀之?”徐世績卻是打定主意。一定要取那李道宗的三萬大軍。不由的問道。

“可以與漢王調李孝恭一樣。將他調了出去,趁他不在,將三萬大軍打亂,分與諸軍之中。這樣一來。等到李道宗回來的時候,想反抗也是已經遲了李君羨想了想。雙眼一亮,頓時就有一個主意冒了

“從何等名義?”秦瓊皺著眉頭問道。

“迎接李孝恭。”徐世績雙眼中露出一絲陰冷來,冷笑道:“想來。他必定早就想和他的那個兄弟見面了,好商討關於潢關之事

“如此甚好秦瓊點、了點頭。

“不過還需要有一人配合。”徐世績掃了一眼一邊的程咬金笑道。

“俺老程配合你們。”程咬金沒好氣的說道。事情已經到了這個地步了,程咬金也沒有辦法了,也只有認命的份,更何況,盧照辭對自己也是不錯的。

“如此甚好,既然如此,我等就著召集衆將來。”徐世績臉色一喜。有程咬金的配合,想來那李道宗也不會懷疑。

果然,不過盞茶時間,衆將就雲集渣關徐世績府內,那徐世績網。剛提到要前去迎接李孝恭,以護衛李孝恭的到來,程咬金就準備接下命令來。那李道宗豈會讓這個能與自家兄長互通消息的機會消失在面前。趕緊起身領命,徐世績佯做推辭的模樣來,但是最終還是李道宗說服,讓他至南陽迎接李孝恭的到來。南陽離潢關有五天的路程,在這段時間內,足夠生許多的事情了。

“聖旨下!”待李道宗剛剛領著百人出了大營,朝南陽而去。那徐世績也不敢怠慢,趕緊清楚聖旨,大廳內衆將見狀,這才感覺到,恐怕這是一個陰謀,其對象就是李氏兄弟。但是面對徐世績的強悍,已經埋伏在大廳外的衆多士兵,無可奈何之下,只得跪下聽旨。待聽到徐世績爲大軍統帥,執天子劍的時候,衆人終於且平道宗衆對不弟二人被人家互崗舊將給賣到引悔一州的強大。衆將也紛紛到戈,分解李道宗大軍的行動也有條不紊的進行著,不過兩天的時間,就將事情完成了,那些李道宗的親信,也被徐世績借了一個由頭,以天子劍將那些死忠分子斬的乾乾淨淨,徐世績更是飛馬趕往京師請功不提。

“看看,這個徐世績,果真是不凡盧照辭書房內。盧照辭執著徐世績的請功報告,遞給旁邊的衆人。這個時候,盧照辭身邊的智囊團可不是當初的小魚三兩隻,天策府的謀士集團被他一網打盡,一個不落,這些人雖然很是忠心。但是更怕太子和齊王黨羽的報復,又有長孫無忌投靠在先,盧照辭又親自上門勸說,一時間許敬宗、高士廉等等都歸附在漢王府麾下,重新組成了學士團體。

“殿下算計無雙,如同再世諸葛,徐世績此招乃是仿照殿下,算不的什麼厲害,再厲害的莫過於殿下。”許敬宗不待衆人回答,就搶先回答道。一出口就盡是阿諛之詞。本來這些人都是文士。講究的是儒家的風骨。秦王剛剛離世。就被盧照辭招入麾下。這心態還沒有調整過來,此刻聽說徐世績算計了李道宗。使得李氏宗親中最爲厲害的兩人都失去了兵權,心中對這個徐世績很是不滿。但是此玄一見許敬宗如此模樣,心中更是氣憤非常,這位流氓才子過真是無恥,連這種話都說了出來。

盧照辭掃了衆人一言,就將衆人臉上的表情一一收入眼中,雖然心中也是不快,但是卻沒有說上什麼。當下笑道:“孤不過能想出一些小計來,但是若是論治理國家,安撫百姓,非諸位不可。”

高士廉等人聞言,臉色這纔好了不少。到底是文人。給他們戴上一頂高帽子,就算不會爲你辦事。但是態度卻是好了不少。

“殿下,陛下去年曾下令今年八月十開科舉,爲國選才,如今這長安城中,士子云集。不知道這科舉是否還要進行。”孔穎達忽然問道。衆學士聞言也紛紛望著盧照辭;靜靜的等待著盧照辭的回答。

“耍,要,這自然是要的。”盧照辭臉上微動,道:“自從前隋文皇帝到如今,科舉考試確實爲朝廷選取了不少的人才,當今陛下高瞻遠矚,纔會要求在武德四年八月十日開科舉士,收天下傑出人才爲己用。孤雖不才,但是也不敢違背陛下的心思。科舉考試自然是要舉行的。

不知道諸卿以爲如何?。

“殿下英明不過,這科舉考試。先要選一位主考官,不知道殿下可有人選?”孔穎達臉上露出一絲希翼的光芒來。這是大唐建立以來。第一次科舉考試,雖然衆人對科舉並不是很熱衷,但是也知道,隨著時間的展,科舉考試還會進行下去的。科舉考試的主考官權力極大。這種好事可不能落到其他人手上去了。

“嗯,孔博士說的極是。”盧照辭點了點頭,思索了片玄,又說道:“在座的諸位各個都是文壇巨擎,按說做一任主考官也是可以的,但是若是讓諸位哪一位做了主考官。恐怕有一人會找孤拼命哦”。

“何人如此大膽,敢來危險殿下?”崔仁師不滿的說道。他對這個主考官也是羨慕已久,這可是讓崔氏子弟進入朝堂的好機會啊!和他打著一樣主意的並不在少數,一聽的盧照辭好像不準備在在坐的衆人中選取一人當主考官,臉上都露出一絲失望來,更是對盧照辭心中的那個人選十分的好奇。

“蕭禹”。盧照辭口中吐出兩個字來。

一干學士聞言紛紛住了嘴巴。這個老夫子如今是禮部尚書,開口祖,閉口祖刮,開口說市的,閉口說禮的,讓人十分的難纏。他不但是江左世家大族出聲,更爲重要的是,他身份尊貴,還是前隋的國舅。深受士人敬重的,就是孔穎達等人見到他都得恭恭敬敬,不敢有絲毫的怠慢。整個朝廷之中,恐怕確實只有他纔有這個資格當選席主考

的。

“殿下,這主考官定下後,還有兩名副主考呢!”奉文本掃了同僚一眼,臉上露出一絲笑意來。那衆人聞言,臉上又露出一絲喜色來,這正主考落不到自己手上來,這副主考之位可得落入自己手中來。一時間都望著盧照辭,等待盧照辭的命令。

“聽說孔先生編訂了《五經正義》,排除經學內部的家法師說等門戶之見,於衆學中擇優而定一尊。廣採以備博覽,從而結束了自西漢以來的各種紛爭。摒棄南學與北學的地域偏見,兼容百氏,融合南北。將西漢以來的經學成果盡行保存。使前師之說不致泯滅,後代學者有所鑽仰。從今日起,我大唐就以這個,《五經正義》爲經學標準解釋。這第一副主考,就由孔先生來擔任,諸位可有什麼意見?”盧照辭想了想,望了衆人一眼。

衆人聞言,思索了好半響,才無奈的點了點頭。古人成名,莫過於

弈旬書曬細凹曰迅姍不一樣的體蛤止州、立身、立言。文人講究的就是立言。孔穎達就是做野世點。立言。故而能名揚天下,衆人雖然不服氣,但是也得不承認,他確實有這個資格來擔任副主考。

“這第二副主考嘛,就讓本先生來擔任吧!舉先生爲了孤,立下了不少功勞。這點就當做獎賞吧!”盧照辭並沒有說明原因,就將第二副主考的個置留給了舉文本。衆學士雖然不甘,但是一聽到是盧照辭獎賞本文本的功勞的,也不就不再說話了。只有崔仁師臉上露出一絲怨憤來。說到立下功勞,他自認爲不比本文本這個外來人差上多少,可是爲什麼盧照辭讓奉文本這個寒族書生當副主考呢?他很是憤怒,但是卻又不敢當著盧照辭面前火。只得將怒火埋在心中,他誓若是有機會,一定要讓舉文本好看。

衆人又談了一會,盧照辭方讓衆人告辭而去,卻是將奉文本留了下來,崔仁師見狀,心中更是嫉妒了。

“房兄,知道今日殿下爲什麼點了這三人當主考嗎?”一路上,杜如晦、杜聳、房玄齡三人緩慢的行走在青磚之上。

“蕭禹乃是老臣了,此人雖然對世家子弟又所好感,但是不能否認。此人確實有些才幹,更何況。殿下剛剛掌握大權,對於那些老臣子能拉攏的就拉攏,能利用的就利用,這些人也不是各個都是裴寂那種人物。殿下短時間內還是需要世家大族的支持的,所以就點了蕭禹爲主考官。”房玄齡微微一笑道:“至於。舉文本嗎?莫要忘記了,殿下其實對世家子並沒有什麼好感,否則他在終南山下建書院做什麼,就是爲了支持寒族子弟,奉文本作爲副主考,就是這個原因了。而孔穎達就更是簡單了,他會以才而論才的,有他在,蕭老夫子是不會做的太過的。“到底是房玄齡,跟隨殿下時間久了,也明白殿下的心思了。”杜如晦哈哈夫笑道:“只是不知道殿下的一番心思在蕭老夫子那裡能不能實現了。”

“蕭老夫子是何等的倔強,講究的是上品無寒士,殿下的算盤不知道還能不能打的想了。”杜淹也哈哈大笑。

“哼,蕭老夫子武是不知道,不過崔大人今日可就虧大了,他可是對這主考官嚮往已久了,蕭老夫子他是爭不過的,這孔學士著《五經正義》,他也是爭不過的,原本以爲這最後一個副主考能落到他頭上去。只可惜的,他是崔氏旁支,他要是做了主考官,恐怕榜上再也沒有一個寒士了。殿下豈會讓他當主考。”杜如畸冷笑道:“若是論功勞。舉文本可不比他立下的功勞少。隻身入齊王府,也因爲有了他的存在。纔會有了殿下的今天。殿下豈會不補償此人。崔大人可是鬥不過這位的

“那可說不定,別忘了,殿下的正妻可是崔氏之女。日後,這中宮之位難道還給了五公主不成?。杜淹搖了搖頭道:“最不濟,他也是一個國舅衆人聞言也都默默不語。雖然杜淹的很讓人不平,但是說的卻是事實。這十八學士大多是秦王府出聲,在秦王府內,李世民最信任的人不就是長孫無忌嗎?衆人雖然不滿意,但是也不得不承認這個,事實。

“嘿嘿,我們這位殿下可與秦王不同。”忽然背後傳來一陣冷笑聲。衆人面色一變。回頭望去,卻見是許敬宗滿面冷笑之色,望著衆人。

“許大人何出此言?”杜淹皺了皺眉頭,他雖然不喜許敬宗,但是這個時候也不得不小心應付了。

“殿下若是秦王的話,恐怕這次那個副主考的位置之中,必有一人是長孫無忌。”許敬宗冷笑道:“殿下雖然讓崔大人進了核心,但是實際上卻並不是信任這位崔大人。天下尚未平定,這位世家門閥可還是沒有定下心來。聽說,當初殿下玄武門之變後。這位崔大人力勸殿下稱帝,也就是殿下雄才大略,不爲眼前的利益所動,拒絕了稱帝。嘿嘿。所以說,漢王殿下與秦王是不同的。

衆人聞言暗自思索了一番,也不的不承認,這個許敬宗雖然是個流氓才子,但是若是論對人心的瞭解,卻遠在衆人之上,這不是衆人能夠比擬的。

“許大人果真是不凡,難怪能的秦王和漢王的信任了,在下佩服杜淹認真的看了許敬宗望了一眼,淡淡的拱了拱手,轉身就走。那房玄齡等人顯然也不想與他交往過身,也都點了點頭。告辭而去。

“哼,都是假裝正義之人,也不是在背後議論他人嗎?哼,一羣僞君子,小瞧了我又怎麼滴天下的君王都是喜歡我許敬宗這樣的人物的許敬宗望著衆人離去的方向。臉上露出一絲冷笑,輕輕的啐了一口,也出了儀門。只是他不知道的是,在他的身後,崔仁師正一臉陰冷的望著衆人,好半響才離去。

第502回 說你蠢,你還真蠢第38回 定關中(四)第606回 只有朕纔有資格下棋第89回 岑文本出仕第21回 李秀寧(三)第638回 南王第568回 大案開啓第141回 黑手初現第414回 小人物的拒絕第587回 夜闖禁宮第195回 又詐第677回 揭穿第613回 被拋棄的韋氏第16回 父子兄弟(三)第335回 越王心思第37回 李淵到來第112回 稱帝乎第566回 你,你,皇上第25回 漣漪(三)第295回 長安糧價飛漲的背後第250回 長孫無忌的引誘和脅迫第94回 虛虛實實亂帝心第17回 取霍邑(二)第590回 盧恪也害怕了第346回 告誡第428回 渡河,渡河第119回 奪兵權第450回 各有算計第18回 玄甲鐵騎(二)第91回 泄露第7回 偶遇(三)第624回 鬥王珪第292回 軍中大換防第681回 英烈祠第51回 武德殿風雲(二)第452回 慘烈第290回 你還有什麼指揮不了的第57回 再戰淺水原(二)第154回 孤只要土地第530回 岑文本的勸告弟五百八十一回金殿之上羣起而攻之第52回 壓海棠(一)第709回 決戰第199回 渭河之戰第167回 帝王無情第111回 玄武門之變(三)第587回 夜闖禁宮第137回 羅藝反了第179回 甘衝遭貶第609回 收網第310回 瓦解第350回 盧承烈的試探第64回 雙雄聯手(二)第396回 決議遷都第157回 大商人竇義第137回 羅藝反了第551回 君臣第100回 推倒(一)第130回 李靖還朝第508回 天可汗第439回 夜襲第621回 唐漢第6回 金鷹堂(二)第58回 最毒婦人心第58回 最毒婦人心第502回 說你蠢,你還真蠢第194回 詐第5回 覆滅(一)第575回 一老一少組團玩人第130回 李靖還朝第614回 出大事了第177回 捨得一身剮 敢把皇帝拉下馬第378回 還朝第176回 俘虜竇建德第657回 狗急跳牆第46回 逼降屈突通(三)第45回 慧空與袁天罡(一)第445回 破城第16回 父子兄弟(二0)第42回 抉擇(二)第453回 可惡第473回 長孫無垢的決定第509回 幽州行營第339回 突厥襲到第78回 敗逃(三)第100回 推倒(一)第537回 長孫無忌下課了第325回 關門打狗第20回 柴紹之死(二)第111回 玄武門之變(三)第324回 引蛇出洞第292回 軍中大換防第706回 民族尊嚴第651回 陌刀神威第284回 識人之明無過於朕第197回 各自的算計第708回 火燒巨尺谷(二)第550回 薛禮掌軍第16回 父子兄弟(二0)第455回 蓋蘇文殺到
第502回 說你蠢,你還真蠢第38回 定關中(四)第606回 只有朕纔有資格下棋第89回 岑文本出仕第21回 李秀寧(三)第638回 南王第568回 大案開啓第141回 黑手初現第414回 小人物的拒絕第587回 夜闖禁宮第195回 又詐第677回 揭穿第613回 被拋棄的韋氏第16回 父子兄弟(三)第335回 越王心思第37回 李淵到來第112回 稱帝乎第566回 你,你,皇上第25回 漣漪(三)第295回 長安糧價飛漲的背後第250回 長孫無忌的引誘和脅迫第94回 虛虛實實亂帝心第17回 取霍邑(二)第590回 盧恪也害怕了第346回 告誡第428回 渡河,渡河第119回 奪兵權第450回 各有算計第18回 玄甲鐵騎(二)第91回 泄露第7回 偶遇(三)第624回 鬥王珪第292回 軍中大換防第681回 英烈祠第51回 武德殿風雲(二)第452回 慘烈第290回 你還有什麼指揮不了的第57回 再戰淺水原(二)第154回 孤只要土地第530回 岑文本的勸告弟五百八十一回金殿之上羣起而攻之第52回 壓海棠(一)第709回 決戰第199回 渭河之戰第167回 帝王無情第111回 玄武門之變(三)第587回 夜闖禁宮第137回 羅藝反了第179回 甘衝遭貶第609回 收網第310回 瓦解第350回 盧承烈的試探第64回 雙雄聯手(二)第396回 決議遷都第157回 大商人竇義第137回 羅藝反了第551回 君臣第100回 推倒(一)第130回 李靖還朝第508回 天可汗第439回 夜襲第621回 唐漢第6回 金鷹堂(二)第58回 最毒婦人心第58回 最毒婦人心第502回 說你蠢,你還真蠢第194回 詐第5回 覆滅(一)第575回 一老一少組團玩人第130回 李靖還朝第614回 出大事了第177回 捨得一身剮 敢把皇帝拉下馬第378回 還朝第176回 俘虜竇建德第657回 狗急跳牆第46回 逼降屈突通(三)第45回 慧空與袁天罡(一)第445回 破城第16回 父子兄弟(二0)第42回 抉擇(二)第453回 可惡第473回 長孫無垢的決定第509回 幽州行營第339回 突厥襲到第78回 敗逃(三)第100回 推倒(一)第537回 長孫無忌下課了第325回 關門打狗第20回 柴紹之死(二)第111回 玄武門之變(三)第324回 引蛇出洞第292回 軍中大換防第706回 民族尊嚴第651回 陌刀神威第284回 識人之明無過於朕第197回 各自的算計第708回 火燒巨尺谷(二)第550回 薛禮掌軍第16回 父子兄弟(二0)第455回 蓋蘇文殺到
主站蜘蛛池模板: 鹤壁市| 崇州市| 禄劝| 定陶县| 迁西县| 潼南县| 大关县| 祁连县| 石嘴山市| 都江堰市| 福安市| 清徐县| 高碑店市| 甘肃省| 宁河县| 丰顺县| 张北县| 宝清县| 若羌县| 西丰县| 合水县| 繁昌县| 蓝田县| 普兰县| 临城县| 华亭县| 乐都县| 河池市| 宁都县| 桑日县| 新昌县| 大宁县| 德江县| 大荔县| 阿克苏市| 桂林市| 尉犁县| 和静县| 太湖县| 肥城市| 泸定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