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551回 君臣

“末將拜見大將軍。”平壤城內,盧恪終於見到了闊別已久的李靖。李靖仍然是與以前一樣,紅光滿面,但是盧恪仍然從他的雙目之中感覺到了一絲疲憊之色。想來是因爲繁重的軍務勞累所導致的。

“殿下不必多禮。”李靖點了點頭,卻是沒有起身相迎,只是淡淡的說道:“老夫腿疾發作,不便起身,還請殿下恕罪。”

“老將軍爲我大唐江山社稷辛苦,纔會造成如此模樣。末將爲宗室之後,心中很是慚愧,豈敢讓大將軍相迎。”盧恪心中微微一嘆,趕緊說道。

“你來的正好。明日就隨老夫一起回京吧!”李靖點了點頭,說道:“陛下憐憫李靖,纔會讓老夫回京!老夫若是再不回京,恐怕以後再也沒有機會活著見陛下了。”

“大將軍老當益壯,豈能說出這種話來。”盧恪面色一緊,趕緊勸阻道。

“呵呵!老夫的身體老夫自己知道。”李靖卻是不在意,笑呵呵的擺了擺手,說懂道:“倒是讓老夫沒有想到的是,蜀王殿下居然敢冒險進入慶州城內,說服了金勝曼和閼川等人,讓我軍能順利攻入慶州城內。真是英雄出少年啊!”

“大將軍,孤王那麼做對嗎?”盧恪頓時知道自己的一舉一動必定是瞞不過李靖的雙目,不敢怠慢,趕緊問道。

“對與不對,不是你我說的算,而是陛下說的算。”李靖雙目中略帶深意的望著盧恪一眼,說道:“蜀王仁義,在整個京師都明白這個道理,可是殿下,你若是與陛下同輩,或者是宗室中的其他王爺,倒也沒有什麼,可是偏偏與太子殿下同輩,殿下越是出衆,對殿下來說,越是不利啊!”

“孤王只想做一個閒散的親王而與,並沒有其他的念頭。”盧恪面色一變,趕緊低著頭說道。言語之中露出一絲憤懣之色來。

李靖深深的嘆了口氣,說道:“殿下英勇果敢,言出必行,想必此言也是殿下的真心話。說實在的,就是老夫也不同意殿下繼任東宮太子之位。殿下如今自己有如此念想,那自然是最好的了,陛下知道了肯定也會高興的。”

“大將軍,孤王實在是不明白,當今太子也就罷了,孤王是比不上他,可是爲什麼當初立太子的時候,就有那麼多的人反對立孤呢?最後讓章懷太子當了太子,難道孤王比章懷太子差了許多嗎?或者說,父皇真的是看中他嫡子的身份?”盧恪忽然擡起頭來問道。顯然是不甘心自己當年居然鬥不過章懷太子盧承祖。

“呵呵!此事恐怕放在你心裡恐怕是困擾了好久了吧!”李靖笑呵呵的說道。目光之中充斥著睿智之色,他望著盧恪,好像能看透他的心思一樣。

“不錯。”盧恪也不掩飾點了點頭說道。

“老夫當年不過是一個降將,得陛下重用,陛下當年縱橫關中的時候,兵馬不多,但是除掉騎兵之外,兵馬盡數掌握在我手中。如今老夫已經是大將軍了。在看看岑文本岑大人吧!當年是老夫親自將其擒拿的,雖然在江南薄有名聲,但是一入大唐,按照道理,也不過做一個普通的淺紅色官員而已。可是因爲陛下的緣故,他不過十幾年間就成了一個首輔大臣了。一人之下萬人之上。還有其他的官員,有許多都是寒門子弟出身,可是都已經成爲朝廷的棟樑之才了。”李靖好像是在回憶什麼似的,臉上露出一絲笑容來,說道:“殿下用人不在乎門第之見的差別,只要此人有才都能用之,殿下以爲,陛下要立太子也會立那些只有身份,而沒有才能的皇子作爲太子嗎?”

“那章懷太子呢?”盧恪心中還是有些不滿。

“章懷太子是個例外。”李靖淡淡的解釋道:“當年立太子的時候,突厥大軍陳兵長安城外,長安城破,不足以抵擋突厥大軍,陛下雖然設下了計策,可是卻是沒有十足的把握,所以纔會立下太子,否則的話,陛下也不會在那個時候立太子了。至於爲什麼立章懷太子,而不是立殿下,這就更好解釋了。因爲當時殿下身邊無人可用,殿下雖然身懷兩朝皇室血脈,可是身邊卻是沒有可用之人。這纔是最主要的。再看看章懷太子,因爲崔仁師的緣故,關東世家盡數爲章懷太子所用,一旦長安城被攻破,自然有人帶著章懷太子前往洛陽,繼承大統,洛陽是個什麼地方,殿下比老夫清楚,當年那裡可是關東世家的中心所在。殿下想想看,若是陛下立了殿下做太子,關東世家會甘心輔佐殿下嗎?顯然是不會,所以陛下才會在無奈之下,立了章懷太子,實際上,章懷太子也並不是一個愚蠢之人,只是心太軟,對於世家太過於依賴,以後若是讓他繼承了天子之位,必定不是朝廷之福,所以纔會被陛下所廢。呵呵!不過,若是殿下爲太子的話,此刻恐怕也會被廢,因爲殿下可以做將軍,可以做統帥,但是絕對不能做皇帝。”

“爲什麼?”盧恪不滿的問道。

“因爲殿下個性剛烈。”李靖一針見血的指出了盧恪身上的弱點,說道:“別看皇帝看上去風光的很,但是其中的苦楚卻是隻有皇帝一個人知道。皇帝要忍受的住孤獨,要忍受的住背叛,要心狠手辣,殿下個性太過剛烈了,不是一個好皇帝。一旦遇見見不得的勾當的時候,就會做出不理智的決定來。卻不知道如何用最佳的方式來解決此事。這也是章懷太子被廢之後,陛下並沒有選擇殿下作爲太子的主要原因。殿下,試問若是發現自己的親信背叛了自己,殿下會如何去做?”

“哼,自然是殺之而後快了。”盧恪想也不想的就說道。但是很快俊臉就羞的通紅。剛剛李靖還在說,一個帝王要忍受的住背叛,顯然他是做不到這一點的。難怪剛剛李靖會說出這麼一番話來,按照他盧恪的心思,確實是忍受不了別人的背叛。

“歷朝歷代,所躲不開的都是黨爭,殿下,您若是成爲天子,也會遇到這種事情,殿下你以爲你能處理好嗎?”李靖又搖了搖頭,說道:“其實這種事情是任何人都處理不好的。當今陛下也是如此,但是陛下卻是能將其控制在自己能掌握的範圍之內,殿下卻是不能。擔保果然這些事情都是一個重要的方面,而另一方面,殿下的血脈也是一個原因之一。畢竟殿下乃是前隋之後,儘管隋煬帝已經得到陛下的平反,可是天下人心中會怎麼想,就是陛下也不知道,陛下爲了江山社稷,就算再怎麼喜歡殿下,也不會讓殿下成爲太子的。而當年的越王在治國之道或者說是權謀之術上,遠在殿下之上,殿下是處處爭強,可是越王是不顯山不露水,躲在一邊,看著諸皇子爭鬥,自己卻是一心服侍天子,一心鑽研學問,加上長孫無忌等人在身邊幫助,殿下又如何能斗的過太子殿下呢!”李靖話一說話,就靜靜的望著盧恪,雙目中閃爍著莫名的神色來。

“孤王明白了,多謝大將軍提醒。”好半響,盧恪才深深的嘆了口氣,朝李靖拱了拱手,苦笑道:“其實末將也並不喜歡當這個太子,只是當年的情況,大將軍也是知曉的。若不是大哥逼迫,還有崔仁師等關東世家的逼迫,孤王豈會和他們爭什麼太子之位。”李靖點了點頭,先不說盧恪此刻所說的話是不是真心話,但是此刻大局已定,和盧照辭交往十數年的李靖隱隱約約的也能猜測到盧照辭的心思。

“只是大將軍,孤王現在擔心的是日後的日子。”盧恪想了想,方纔說道:“涼王叔之所以是涼王叔,因爲他不可能繼承帝位,所以父皇信任他,但是末將卻是不一樣。末將擔心的是以後的事情。”

“殿下不必擔心,想來陛下已經有了安排。”李靖笑呵呵的擺了擺手說道:“當今太子殿下仁厚,只要殿下沒有非分之想,太子殿下與殿下還是兄弟。”

“承烈太子孤王自然是不擔心的,孤王擔心的是其他人。”盧恪搖了搖頭,說道:“末將雖然是在高句麗,可是也曾聽說了朝中的一些事情。朝中可是有不少人都埋怨孤王殺戮過盛,準備處罰孤王呢!哼哼,說的徹底點,這些人還不是的擔心孤王回去之後,會動搖承烈的東宮之位嗎?真是好笑,孤王若是想要,一定要鍥而不捨,若是不想要,就是送給孤王孤王也不稀罕。哎!可惜的是,孤王一旦還朝,恐怕再也沒有領軍的機會了,到時候,真要落入他們之手了。”

“呵呵,殿下何必如此灰心喪氣呢!殿下難道沒有看見,宣德殿裡的大學士都已經換了不少人嗎?”李靖自然知道盧恪言語之中所指的人是何人,笑呵呵的說道:“放心吧!陛下不但是一個好皇帝,同樣也是一個好父親。殿下的安全自然是沒有任何問題的,這一點,老夫會以性命作保。”

“多謝老將軍了。”盧恪點了點頭,至於他心中究竟聽信了幾分那也只有他自己才知道了。帝王的心思是不可琢磨的,同樣這些皇子們的心思也同樣是不可琢磨的,能在皇宮中立足的人都是不簡單的人物。、

那李靖也點了點頭,兩人又說了一番話,才讓盧恪離開中軍大帳,次日,李靖才領著二十萬大軍班師回朝。在路途中,又接到聖旨,天子賜下朱紫馬車,以四匹白馬拉著,與李靖乘坐。前面也打起了親王儀仗,氣勢恢宏。讓李靖威風不已,足以可以和任何皇子相媲美了。可以說皇恩浩蕩。李靖心中微微嘆了口氣。

“大將軍,父皇此舉可是皇恩浩蕩啊!”盧恪不明白其中的含義,不由的笑呵呵的說道。周圍的衆人也都連連點頭,臉上也都露出興奮之色來,做人臣子能得到如此高的獎賞已經是非常難得了,而大將軍李靖從一個降臣能得到如此高的獎賞,那更是難得了。

“哎!老夫老了,這次回朝之後,就準備告老還鄉了。”李靖拍了拍自己的右腿,臉上露出一絲無奈之色來,說道:“日後的天下也是你們年輕人的天下了,與老夫沒有任何關係了。閒暇之時,或許會在武學之中教教弟子。回家之中逗弄一下孫兒,過上一些悠閒的日子了。可惜了,老夫的右腿,否則還能再爲陛下征戰一番。”他如何不知道,盧照辭這是想讓他放棄軍權的前兆。一方面固然是因爲自己久掌軍中,威望太高的緣故,但是更重要的是腿疾的緣故,加上年紀大了,盧照辭不願意再讓自己日夜辛勞,纔會做出這個決定。當初若是不要要征戰高句麗,天子想盡快殲滅高句麗,纔會出動如此多的大軍,如此多的將領,纔會讓自己擔任副帥領軍出征,否則的話,自己這個時候,恐怕是在武學之中教導弟子了。這次之後,是真的不能再領軍出戰了。

盧恪等人卻是不明白天子的心思,臉上的羨慕之色卻是沒有少了多少。這些將領又如何明白此刻李靖心中所想呢?沿途之上,又有各級官府接送,幸虧是班師回朝,大軍一路過去,都是由個州府供應糧草,加上馳道的修建,大軍前進速度快速無比。

等剛過黃河岸邊的時候,纔不過一個月的時間,這個時候,又傳來天子聖旨,加封薛仁貴爲徵北大將軍,僅僅在李靖、徐世績、盧照應和秦勇之後,成爲大唐軍隊中第五位巨頭,李靖更加明白盧照辭的心思了。

“太子的大喜之日就要到來了。”李靖忽然對身邊的盧恪說道:“想必蜀王成親的日子也快了,蜀王殿下,不知道可有意中人?到時候,老夫可以作伐。”李靖臉上也露出笑容來。皇子成親,哪裡需要李靖去作伐的。只要下一道聖旨就可以了。

“若是如此,就多謝大將軍了。”盧恪趕緊拱手說道,這些日子,兩人倒也聊的開來,明知道李靖是開玩笑的,但是盧恪還是拱手說道。

“大將軍,看。”就在這個時候,身邊的中軍護衛忽然指著遠處驚訝的叫道。這個時候,不光是他,就是那些隨行的士兵也都驚訝的叫了起來,紛紛發出一陣陣歡呼之聲。原來,在遠處的一個高崗之上,明黃龍旗隨風飄舞,金黃色大旗之下,一個身著龍袍的中年人正騎在馬上,他的周圍,有無數御林軍拱衛左右,在黑色的羽林之中,明黃色身影是那樣的清晰。卻是天子親自來迎。

“皇上。”李靖見狀嘴脣直哆嗦。往日的一切都一一呈現在自己的面前。每次自己出徵歸來,盧照辭都是出迎十里,親自迎接自己,如今更是出迎至黃河岸邊,這種姿態足以讓李靖心中感動不已。當下不敢怠慢,趕緊下了馬車,也不顧自己的足疾,命人備了戰馬,在衆人的攙扶下,翻身上馬,朝高崗而去。周圍的盧恪等將領趕緊跟隨左右。

遠處的盧照辭見狀,也不敢怠慢,驅動戰馬,飛身下了高崗,朝李靖迎了過來。身後的御林軍也隨之而動。

“靖兄。”

“陛下。”

盧照辭的聲音仍然是那樣的剛勁而有力,充斥著威嚴。李靖的聲音還是那樣的中氣十足,只是隱隱有一絲哽咽。

“臣李靖拜見陛下。”很快兩人相遇,李靖不敢怠慢趕緊從馬上滾了下來,翻身拜倒在地,在他們不遠處,盧恪等人也都翻身下馬,紛紛跪倒在地,山呼萬歲。

“靖兄你我不必如此。”盧照辭見狀,趕緊跳了下來,一把將李靖攙扶起來,拍著李靖那蒼老的手說道:“朕與靖兄相交多年,這些俗禮要之何用,靖兄請起。”

“陛下龍精虎猛,老臣見之心中欣慰不已。”李靖深深的望著盧照辭說道。

“朕在洛陽聽說大將軍足疾又犯,卻是心中著急萬分,纔將靖兄從前線請了回來,還請靖兄莫怪啊!”盧照辭深深的嘆了口氣說道。他的臉上帶有一絲慚愧之色,說道:“當初也因爲高句麗之事關係重大,朕明知道靖兄有足疾還讓靖兄出征,是朕的過錯。”

“哈哈,陛下,若是當初您不讓老臣出征,老臣心中肯定會怨恨陛下的。”李靖卻哈哈大笑說道:“揚威於國門之外可是陛下給老臣的機會啊!”

“走吧!走吧!靖兄,這個時候你還不回長安城,恐怕承烈真的要找你算賬了,要知道朕爲了等大將軍還朝,可是將承烈成親的日子向後推了不少天了,再也不能再等了。”盧照辭哈哈大笑道。

“哦,若真是如此,老臣是要趕緊回長安了了。”李靖心中一動,也摸著鬍鬚哈哈大笑道:“走,陛下,現在就走。”說著就朝著隨後而來的馬車走去。

第141回 黑手初現第650回 殺伐決斷第189回 裴寂的陰謀第696回 城頭激戰第24回 陰世師(三)第480回 前隋餘孽第26回 暗潮(一)第20回 柴紹之死(一)第612回 攤牌第271回 二十四功臣第28回 暗殺(三)第255回 要挾第57回 再戰淺水原(一)第156回 人之貪慾第151回 大勝與落幕第307回 崔仁師的毒計第17回 取霍邑(一)第695回 大唐天子在此第585回 皇帝也是人第685回 混戰第367回 長安亂(二)第324回 引蛇出洞第30回 李靖(二)第166回 逼迫與拉攏第629回 松贊干布第632回 定計第467回 日月當空曰曌第47回 王世充(二)第311回 結親第151回 大勝與落幕第173回 俘將第398回 大將軍上朝第188回 裴寂打人第302回 暗戰(一)第472回 武媚娘馴馬第332回 佈局第10回 宋老生(二)第254回 簡恭王之死(二)第329回 三王第506回 不患寡而患不均第463回 太子之聲第588回 許敬宗害怕了第151回 大勝與落幕第95回 慶州之反(一)第21回 李秀寧(一)第549回 談判第430回 遼東城下第217回 甘衝之死(一)第651回 陌刀神威第347回 讓人滲得慌第50回 楊廣之死(三)第573回 黃河相迎第473回 天子是妖孽第163回 羣諫第374回 蹤跡第356回 兵者,詭道也!第270回 抗議頂個鳥用第496回 狄仁傑斷案第33回 李靖用兵(四)第404回 金城夜宴第154回 孤只要土地第134回 君子欺之以方第28回 暗殺(二)第225回 帝王忌諱第304回 下套第320回 城下交鋒第315回 暗議第65回 李淳風第521回 風捲殘雲第711回 二賺也先隆佑第48回 一戰王世充(一)第346回 告誡第582回 天子發飆了第82回 殺人殺到手痠第577回 才女鄭麗婉第450回 各有算計第22回 威逼利誘(一)第20回 柴紹之死(一)第92回 長林軍(二)第54回 薛舉再犯(一)第439回 夜襲第263回 突厥俘虜第48回 一戰王世充(三)第17回 取霍邑(四)第353回 援軍到第185回 韋挺闖宮第294回 懷疑第123回 處羅可汗之死第351回 計中計第62回 李密之死第215回 暴怒第578回 駭人聽聞第108回 常何來訪第488回 黑手出現第181回 關東世家第16回 父子兄弟(一)第703回 波斯來客第585回 皇帝也是人第114回 漢王盧照辭第182回 關東世家
第141回 黑手初現第650回 殺伐決斷第189回 裴寂的陰謀第696回 城頭激戰第24回 陰世師(三)第480回 前隋餘孽第26回 暗潮(一)第20回 柴紹之死(一)第612回 攤牌第271回 二十四功臣第28回 暗殺(三)第255回 要挾第57回 再戰淺水原(一)第156回 人之貪慾第151回 大勝與落幕第307回 崔仁師的毒計第17回 取霍邑(一)第695回 大唐天子在此第585回 皇帝也是人第685回 混戰第367回 長安亂(二)第324回 引蛇出洞第30回 李靖(二)第166回 逼迫與拉攏第629回 松贊干布第632回 定計第467回 日月當空曰曌第47回 王世充(二)第311回 結親第151回 大勝與落幕第173回 俘將第398回 大將軍上朝第188回 裴寂打人第302回 暗戰(一)第472回 武媚娘馴馬第332回 佈局第10回 宋老生(二)第254回 簡恭王之死(二)第329回 三王第506回 不患寡而患不均第463回 太子之聲第588回 許敬宗害怕了第151回 大勝與落幕第95回 慶州之反(一)第21回 李秀寧(一)第549回 談判第430回 遼東城下第217回 甘衝之死(一)第651回 陌刀神威第347回 讓人滲得慌第50回 楊廣之死(三)第573回 黃河相迎第473回 天子是妖孽第163回 羣諫第374回 蹤跡第356回 兵者,詭道也!第270回 抗議頂個鳥用第496回 狄仁傑斷案第33回 李靖用兵(四)第404回 金城夜宴第154回 孤只要土地第134回 君子欺之以方第28回 暗殺(二)第225回 帝王忌諱第304回 下套第320回 城下交鋒第315回 暗議第65回 李淳風第521回 風捲殘雲第711回 二賺也先隆佑第48回 一戰王世充(一)第346回 告誡第582回 天子發飆了第82回 殺人殺到手痠第577回 才女鄭麗婉第450回 各有算計第22回 威逼利誘(一)第20回 柴紹之死(一)第92回 長林軍(二)第54回 薛舉再犯(一)第439回 夜襲第263回 突厥俘虜第48回 一戰王世充(三)第17回 取霍邑(四)第353回 援軍到第185回 韋挺闖宮第294回 懷疑第123回 處羅可汗之死第351回 計中計第62回 李密之死第215回 暴怒第578回 駭人聽聞第108回 常何來訪第488回 黑手出現第181回 關東世家第16回 父子兄弟(一)第703回 波斯來客第585回 皇帝也是人第114回 漢王盧照辭第182回 關東世家
主站蜘蛛池模板: 霍城县| 南召县| 景德镇市| 元氏县| 金乡县| 浙江省| 思茅市| 景宁| 翼城县| 博爱县| 仙桃市| 高青县| 杨浦区| 图片| 湄潭县| 广元市| 安溪县| 牡丹江市| 搜索| 海林市| 疏附县| 漯河市| 肃南| 丰顺县| 龙江县| 嘉鱼县| 乌鲁木齐县| 乐山市| 黄大仙区| 佛坪县| 镇巴县| 上高县| 屯昌县| 陇南市| 凤庆县| 林芝县| 民勤县| 吉木萨尔县| 客服| 东方市| 吉隆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