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550回 薛禮掌軍

“蜀王殿下如此英勇,想必在天可汗心中也是極爲重要吧!不知道,天可汗陛下爲什麼沒有立蜀王殿下爲太子呢?或者天朝的太子殿下比殿下更加的英明不成?”樸文校雖然放棄了爭論,但是臉上仍然‘露’出一絲笑容來。

蜀王盧恪面‘色’一動,雙目中‘露’出一絲‘精’光來,但是很快就消失的無影無蹤,將面前的清酒一飲而盡,笑呵呵的說道:“父皇選擇太子,不是看他是否英勇,看他是否賢明,關鍵看他能否統治大局,治理天下。父皇所生的諸多皇子之中,各個都酷似父皇,尤其是當今太子殿下更是如此,孤王雖然英勇,但是如何能與當年太子殿下相提並論,孤王雖然賢明,但是當今太子殿下更爲賢明。這些都是孤王不能與之比擬的。所以他是太子殿下,而孤是一個親王殿下。呵呵,日後樸大人只要到了大唐,自然就能見到太子殿下的風采了,到時候,就明白孤王所言不差了。”

“原來如此,多謝王爺解釋。”樸文校嘴角‘露’出一絲笑容,雙目深邃,至於心中是如何想法,就不是別人所能想到的了。可是有一點是能肯定的,樸文校問話可不是一件很簡單的事情。果然,旁邊的金勝曼和閼川二人雙眼一亮,接著臉上也‘露’出一絲笑容來。

“兩天,孤王只給諸位兩天的時間,後天的晚上三更時分,打開慶州城‘門’,放我大唐大軍進城,不知道三位能不能做到?”盧恪顯然是因爲剛纔的問題,已經沒有任何興趣與三人閒聊了,冷著一張臉說道。

“自然可以。”閼川點了點頭,說道:“我們可以聚集兩千人的隊伍,駐守北‘門’的將領也是老夫的下人,足以放天朝大軍入城,只是不知道天朝大軍入城之後,能不能做到秋毫無犯?這慶州畢竟是我新羅的國都所在,還請殿下諒解。”

“哼!怎麼,不相信天朝的軍隊嗎?”盧恪冷笑道:“我天朝軍隊軍紀嚴明,除非對方抵抗,否則的話都是不會傷害半個平民的,孤王的軍隊可不是冠軍侯的軍隊,這點,你們放心就是了。只要你們打開城‘門’,只要他們不再與天朝的軍隊相抗衡,孤王自然會保證城內的平民不會出現任何安全上的問題。”

金勝曼、閼川和樸文校聞言,相互望了一眼,趕緊站起身來,拱手說道:“多謝王爺,我等遵命就是了。”

“如此甚好。”盧恪掃了三人一眼,臉上‘露’出滿意之‘色’,說道:“時間也不早了,孤王要回營了。”說著就站起身來,閼川見狀不敢怠慢,趕緊親自送了出去。

好半響,閼川才面‘色’凝重的走了進來。金勝曼見狀,深深的嘆了口氣,說道:“老大人不必擔心,蜀王殿下既然能進入慶州城,自然能出的了慶州城。”

“老臣倒不是擔心這蜀王的安全。大唐的錦衣衛神通廣大,高句麗之所以敗的如此之快,這些錦衣衛居功甚偉。”閼川搖了搖頭,說道:“老臣擔心的是大王進入大唐之後,大唐皇帝老臣是沒有見過,但是蜀王剛纔的一句話卻是提醒了老臣,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鼾睡。這句話足以說明大唐的態度了。”

“盧照辭難道真的是想吞併我新羅不成?哼哼,恐怕我們新羅數百萬子民是不會答應的。”樸文校嘴角‘露’出不屑之‘色’來。

“若真是如此,倒也好辦。”閼川搖了搖頭,世上的事情哪裡有如此簡單,若是以前,或許整個新羅子民還真的會像樸文校所說的那樣,揭竿起義,但是也正如同盧恪所說的那樣,如今的新羅已經不是往日的新羅了。往日的新羅,若是大唐大軍前來,那是叫入侵,新羅上下在金勝曼的領導下足以做到上下一心,共同對抗大唐,但是如今卻是不同,一來,金勝曼已經不是新羅的‘女’王了,而新羅之所以有今日,卻是因爲金‘春’秋貿然加入新羅三國的聯盟之中,對抗大唐軍隊所導致的。對於大唐軍隊來說,就是誅滅‘奸’佞了。掃平叛逆,可不是入侵這麼簡單了。更爲重要的是,在新羅上下,恐怕對天朝好感的也不知道有多少,這些人會不會像樸文校所說的那樣,忠於新羅,忠於‘女’王陛下呢?這點誰也不知道。甚至還有的人希望成爲大唐的一員呢!

“不管去與不去,我們都是要去的,不去又能怎麼樣呢?我們新羅上下還能反抗不成?”一邊的金勝曼忽然深深的嘆息道。她的雙目中‘露’出一絲悲傷的神‘色’來,望著遠方,好像能穿透時空得限制,淡淡的說道:“這場戰爭打下來,我新羅死傷的人已經夠多的了,不能再有任何的u樹你上了。若是以我一人的‘性’命換取整個新羅的安全,本宮願意。”

“大王?”閼川和樸文校聞言面‘色’一變,驚訝的望著金勝曼,卻是不知道說什麼話得好。

“呵呵!更何況,大唐皇帝也不會將本宮如何的。這點兩位放心就是了。”金勝曼笑呵呵的說道:“難道大唐皇帝能殺了屬國的大王不成?放心吧!朝中有閼川老大人在,想必不會出任何問題的。哎!其實整個金‘春’秋也是心急了一點,本宮沒有子嗣,日後的皇位還是會落到王品手中的,他金‘春’秋就是首要的人選,他是太著急了一點了。等等也是好的,或者不與大唐爲難,或許本宮也不會做出這個決定來的。”

“大王不必如此。”閼川搖了搖頭說道:“不管是金‘春’秋在位也好,或者是大王在位也好,大唐都不會放棄這個機會的。吞併我新羅三國,就能使的大唐東部得以太平,完全無後顧之憂。專心對付其他的國家。大唐皇帝英明神武,心懷天下,或許早就等著這個機會了,無論是何人,都不會躲過大唐的發難。”

金勝曼和樸文校聞言神情一愣,但是很快就反應過來,深深的嘆了口氣。好半響,金勝曼才淡淡的說道:“老大人,莫非是無計可解了?”

“有。只要大王能安然回國,自然可以解決此事。”閼川想了想說道:“只要大王坐鎮新羅,天長日久,新羅仍然是新羅人的新羅,大唐兵馬短時間內或許能佔領新羅,但是民心在我,時間久了,大唐軍隊就會迴歸大唐。到時候,就是我們的機會了。只是耗時比較長而已。”

“老大人說的輕巧,大王此去大唐,大唐皇帝還會放大王歸來嗎?”樸文校冷笑道:“大唐皇帝英明神武,他手下的那班大臣可都不是吃素的,心中也像明鏡似的,知道只要大王在大唐,新羅就會是大唐的新羅,一旦大王迴歸新羅,大唐的百萬大軍征戰所的戰果就會被我新羅所得,他們不會那麼簡簡單單的放大王歸國的。老大人也只是想象而已。”

“呵呵,這就靠樸大人的智慧了。”閼川不以爲意,笑呵呵的說道:“大唐皇帝雖然英明神武,身邊的臣子也都是聰慧絕倫之人,甚至連自家的兒子都是厲害角‘色’,城外的蜀王殿下就是一個例子。蜀王都是如此,更何況,大唐皇帝還有那麼多的兒子,剛纔樸大人所說的大唐太子的時候,老夫曾經看見蜀王臉上隱隱有不滿之‘色’,由此可見,有的時候,皇子太過優秀了也不是一件好事情,皇子奪嫡之事也不是不可能發生的事情。樸大人只要進入大唐之後,到時候利用諸皇子之間的矛盾,可以便宜行事,到時候,讓大王回國也不是不可能出現的。”閼川雙目中‘露’出一絲智慧的光芒來。

金勝曼和樸文校聞言雙眼一亮,金勝曼更是點了點頭,樸文校雙目中‘露’出思索之‘色’來,顯然是在思索著進入大唐之後,如何行事了。

“這麼做也不是不可能,只是此事待日後進入大唐之後,再做計較就是了,眼下最重要的是如何放大唐軍隊進入城中。此事關係到我等身價‘性’命,不可怠慢了。”金勝曼思索了片刻,說道:“樸大人行走方便,可以持閼老大人的書信,選擇忠勇的大臣,聚集各家各戶的下人奴僕之類的,親信兵馬打開兩天深夜,打開北‘門’,放大唐軍隊進入慶州城。不可怠慢。”樸文校聞言趕緊點了點頭。

城外,盧恪深深的望著身後的城牆,早就有親兵護衛著盧恪朝大營而去。他此刻心情甚好,此次冒險進入城內,卻是取得了很大的好處,最起碼慶州城已經是掌握之中了。盧恪深深的嘆了口氣。終於在臨走之前,將慶州城攻取下來,最關鍵的一仗已經取得了決定‘性’的勝利。剩下的功勞或許自己得不到,但是有了這個功勞,足以讓盧恪風光回朝。他心中很是高興。嘴角也‘露’出一絲笑容來。

“殿下,薛將軍已經在大營等候多時了。”就在這時候,轅‘門’處出現一個人影,卻是自己的副將任博安。

“薛將軍?哪個薛將軍?”盧恪從馬上跳了下來。漫不經心的問道。

“薛仁貴薛將軍?”任博安趕緊說道。

“他怎麼來了?”盧恪心中一緊,驚訝的問道,神情卻是不敢怠慢,趕緊朝大營內走去,在大唐軍隊之中,有四個梯隊,大將軍李靖、驃騎大將軍徐世績、冠軍侯秦勇,最後就是薛仁貴了,這位深的天子信賴的名將,甚至天子還將自己的兵器方天畫戟賜予了薛仁貴,足以說明這位薛仁貴是深的天子信賴的,日後前程不可限量,盧恪雖然很是矜持,但是面對薛仁貴,卻是不敢怠慢。

“聽說傳來大將軍的命令。”任博安趕緊說道。

“大將軍的命令?”盧恪聞言一愣,深深的嘆了口氣,說道:“看來,大將軍要領孤王回京了,可惜了,孤王恐怕是看不到慶州城被我軍攻破了。如此巨大的功勞恐怕就要被薛將軍得去了。”

“呵呵,不管怎麼樣,全軍上下都知道,慶州城之所以如此輕鬆的被攻破,還不是殿下的功勞嗎?薛將軍心中也是明白的。”任博安嘴角‘露’出一些笑容來,說道:“殿下冒險入慶州城,能說服金勝曼,獻城投降,日後傳揚開來,不光流傳千古,肯定會被陛下所讚賞的,殿下,只要有陛下一句話,殿下就是沒有功勞也是有功勞的,更何況,殿下有如此大功勞,陛下豈會不賞賜?”

“說的也是。”盧恪點了點頭,說道:“走吧!進去見薛將軍,不久之後,這位將軍‘弄’不好就是我大唐的大將軍了。只是不知道名號是什麼?”

“大將軍?這是不是也太快了一點了。”任博安驚訝的說道。

“慢,已經不慢了。”盧恪搖了搖頭,苦笑道:“大將軍已經很老了,而且身體也不好,這次回京,恐怕再也不能領兵了。徐世績即將繼承大將軍的位置,然後就是秦勇,最後就輪到薛仁貴了,這三個人可是太子的保駕之臣。有這三個人在,大唐的太子之位就不會有任何問題了。只是不知道,這新羅三國的數十萬大軍由何人接掌,真是讓人驚訝啊!”

“總不會是薛仁貴那個少年郎吧!”

任博安面‘色’一動,朝盧恪深深的望了一眼,卻是不見有盧恪臉上有絲毫的不悅之‘色’,心中微微嘆了一口氣。眼前的這位皇子英明果敢,說句實話,也卻是一位上好的君王,可惜的是,在他的身邊,還有不少傑出的皇子,當今太子更是厲害無比,坐穩江山,蜀王殿下真是生不逢時啊!只是不知道這個蜀王殿下心中到底是怎麼想的。

“哼哼,博安,你也以爲孤王對太子心中不滿?”盧恪忽然哈哈大笑說道:“莫說是別人是那麼認爲的,就是連金勝曼、閼川等人也自以爲孤王對太子很是不滿。哼哼,若是孤不表現出這一點,那金勝曼他們會進京覲見父皇嗎?太子就是太子啊!孤王不想成爲太子,只想成爲一個涼王而已。走吧!走吧!去見薛將軍吧!如此大的功勞,居然拱手讓給了薛將軍,就算是心中早有準備,還是有一點不舒服的。”

“末將見過蜀王殿下。”中軍大帳內,薛仁貴一席雪白戰袍,一見盧恪前來,趕緊拱手說道:“殿下辛苦了。”

“將軍遠道而來,纔是辛苦呢?”盧恪笑呵呵拱手說道:“同時爲大唐效命,孤王乃是父皇的兒子,立點小小的功勞也是應該的,不值得將軍如此誇讚。只是不知道將軍深夜前來是所謂何事?”

“哦!奉大將軍之命,請殿下立刻回京。”薛仁貴不敢怠慢,趕緊拱手說道。

“不知道孤王這軍隊是由何人掌握?”盧恪點了點頭,說道:“大軍不能無首。更何況,即將要攻打慶州,孤王已經和金勝曼約好,兩天後,三更時分打開北‘門’,放我大軍入城。將軍可不要忘記了。”

“本將奉聖旨,從即刻起接管三軍。”薛仁貴忽然從手袖之中取出虎符來,遞給盧恪,說道:“請先鋒將軍檢驗虎符。”

“父皇居然將此物放給你了?”盧恪雙目中驚訝之‘色’一閃而過,望著薛仁貴的雙目中‘露’出驚訝之‘色’來,還有一絲嫉妒之‘色’,望著薛仁貴手中得的那塊虎符,點了點頭,伸手接了過來,檢驗了一番,恭恭敬敬的將虎符還了回去,拱手說道:“盧恪‘交’令。請將軍升帳。”有此虎符在身,薛仁貴可以執掌數十萬大軍,確實讓是人羨慕。

“陛下有聖旨,大軍一分爲二,大將軍率領一部分軍隊回朝,而末將只是率領一部分軍隊繼續攻打新羅三國,掃平新羅三國。”薛仁貴趕緊說道:“說起來慚愧,陛下和大將軍勞心勞力,才平定新羅三國大部,剩下的也不過是一些土‘激’瓦狗而已,末將可是撿了一個便宜,末將也是慚愧啊!這次殿下又冒險深入慶州城,解決了新羅三國最大的困難,使的末將能輕鬆攻下新羅,末將受之有愧啊!”

“前人栽樹後人乘涼,自古如此。更何況,就算孤不進入慶州城,依照將軍的能耐,進入慶州城也只是遲早的事情。”盧恪擺了擺手說道:“孤這次跟隨大軍進入高句麗,表現平平,若是就這樣回去,朝中上下也會譏諷本王,若是再不立點功勞,恐怕真是不好見父皇了。”

“殿下謙虛了。”薛仁貴嘴巴張了張,卻是搖了搖頭。

“將軍可是有什麼未解之事?”盧恪看的分明,趕緊問道。

“大將軍身體不適,但是心中牽掛陛下,恐怕會進軍快速,勞累過甚,殿下,可是要小心纔好。”薛仁貴趕緊說道:“尤其是大將軍,自從進入高句麗後,足疾不時發作,最近更是嚴重了不少。殿下可不能怠慢了。”

“將軍放心,這點孤王曉得。”盧恪面‘色’一緊,趕緊點了點頭說道。

第76回 天策上將和臨汾郡王第276回 和親第95回 慶州之反(二)第116回 李淵的反撲(二)第37回 李淵到來第55回 潰敗(三)第495回 太子心機第114回 漢王盧照辭第626回 一切都在掌握之中第462回 終南巧遇第307回 崔仁師的毒計第434回 高奸是怎樣煉成的第292回 軍中大換防第48回 一戰王世充(二)第227回 勝州事變第382回 虎狼之師第31回 火燒瓦橋溝(二)第241回 天下烏鴉一般黑第51回 武德殿風雲(一)第429回 原來是他第653回 事件擴大化第426回 君臣相知第441回 風水輪流轉第530回 岑文本的勸告第461回 媚娘進京第594回 梅園第476回 武媚娘之死第534回 盧承烈的選擇第30回 李靖(三)第544回 駙馬第494回 夜宴殺機第84回 福將程咬金第260回 韋府神秘人第184回 人太多了第658回 矛盾無處不在第505回 就是不給你面子第544回 駙馬第2回 刁奴第111回 玄武門之變(三)第357回 攻城第426回 君臣相知第637回 以正克奇第657回 狗急跳牆第698回 兄弟相見第270回 抗議頂個鳥用第6回 太原王氏(一)第10回 宋老生(一)第148回 君威赫赫第35回 李靖vs陰世師(一)第25回 漣漪(三)第91回 泄露第47回 王世充(一)第439回 夜襲第530回 岑文本的勸告第397回 配享太廟的李靖第635回 逃走第231回 六親不認第161回 盧承祖第412回 打響攻佔高句麗的第一槍第139回 死道友不死貧道第663回 皇上駕到第439回 夜襲第51回 武德殿風雲(二)第367回 長安亂(二)第31回 火燒瓦橋溝(一)第333回 如意算盤第279回 兄弟相爭第177回 捨得一身剮 敢把皇帝拉下馬第116回 李淵的反撲(二)第643回 穩若泰山鬆州城第387回 大決戰(五)第552回 李靖病重第661回 鬱悶的張氏父子第634回 內訌第409回 太子薨第246回 忘戰必危第22回 威逼利誘(三)地五百一十六回 守淮安一第671回 易主第343回 宣德殿羣槍舌箭第340回 龍困定襄第102回 鳳威第299回 老成謀國陳叔達第11回 獻霍邑(四)第224回 爭強與藏拙第24回 陰世師(二)第419回 朕不是楊廣那個傻蛋第343回 宣德殿羣槍舌箭第101回 推倒(二)第308回 從此關東無聯盟第402回 不,叫父親第692回 子學父第260回 韋府神秘人第617回 兩難之間第656回 謠言四起第600回 被脅迫的達官貴人們第307回 崔仁師的毒計第71回 尉遲恭第280回 各打五十大板第426回 君臣相知
第76回 天策上將和臨汾郡王第276回 和親第95回 慶州之反(二)第116回 李淵的反撲(二)第37回 李淵到來第55回 潰敗(三)第495回 太子心機第114回 漢王盧照辭第626回 一切都在掌握之中第462回 終南巧遇第307回 崔仁師的毒計第434回 高奸是怎樣煉成的第292回 軍中大換防第48回 一戰王世充(二)第227回 勝州事變第382回 虎狼之師第31回 火燒瓦橋溝(二)第241回 天下烏鴉一般黑第51回 武德殿風雲(一)第429回 原來是他第653回 事件擴大化第426回 君臣相知第441回 風水輪流轉第530回 岑文本的勸告第461回 媚娘進京第594回 梅園第476回 武媚娘之死第534回 盧承烈的選擇第30回 李靖(三)第544回 駙馬第494回 夜宴殺機第84回 福將程咬金第260回 韋府神秘人第184回 人太多了第658回 矛盾無處不在第505回 就是不給你面子第544回 駙馬第2回 刁奴第111回 玄武門之變(三)第357回 攻城第426回 君臣相知第637回 以正克奇第657回 狗急跳牆第698回 兄弟相見第270回 抗議頂個鳥用第6回 太原王氏(一)第10回 宋老生(一)第148回 君威赫赫第35回 李靖vs陰世師(一)第25回 漣漪(三)第91回 泄露第47回 王世充(一)第439回 夜襲第530回 岑文本的勸告第397回 配享太廟的李靖第635回 逃走第231回 六親不認第161回 盧承祖第412回 打響攻佔高句麗的第一槍第139回 死道友不死貧道第663回 皇上駕到第439回 夜襲第51回 武德殿風雲(二)第367回 長安亂(二)第31回 火燒瓦橋溝(一)第333回 如意算盤第279回 兄弟相爭第177回 捨得一身剮 敢把皇帝拉下馬第116回 李淵的反撲(二)第643回 穩若泰山鬆州城第387回 大決戰(五)第552回 李靖病重第661回 鬱悶的張氏父子第634回 內訌第409回 太子薨第246回 忘戰必危第22回 威逼利誘(三)地五百一十六回 守淮安一第671回 易主第343回 宣德殿羣槍舌箭第340回 龍困定襄第102回 鳳威第299回 老成謀國陳叔達第11回 獻霍邑(四)第224回 爭強與藏拙第24回 陰世師(二)第419回 朕不是楊廣那個傻蛋第343回 宣德殿羣槍舌箭第101回 推倒(二)第308回 從此關東無聯盟第402回 不,叫父親第692回 子學父第260回 韋府神秘人第617回 兩難之間第656回 謠言四起第600回 被脅迫的達官貴人們第307回 崔仁師的毒計第71回 尉遲恭第280回 各打五十大板第426回 君臣相知
主站蜘蛛池模板: 河北省| 叙永县| 竹山县| 木兰县| 昌乐县| 辽源市| 江达县| 玛曲县| 孟津县| 克拉玛依市| 陆河县| 大石桥市| 巴中市| 左云县| 增城市| 合水县| 安阳市| 达州市| 金沙县| 武隆县| 杂多县| 泗洪县| 清河县| 罗山县| 津市市| 禄丰县| 凌源市| 隆尧县| 华阴市| 玉门市| 苏尼特右旗| 瓦房店市| 大连市| 财经| 和田县| 朔州市| 凌海市| 兴山县| 水城县| 舞钢市| 讷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