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47回 王世充(一)

“將軍,不知道將軍何時前去勸降?”大帳內,盧照辭正在觀看著手中的《道德經》,這個時候的《道德經》並不是如後世一樣,裡面沒有半個標點符號,讓人讀起來,十分的困難。因爲這樣一來,對於書中的每句話,都有著不同的斷句,不同的解釋。在盧照辭記憶中,最爲經典之是,就是“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這句話,就有好幾種解釋。

“房兄,你熟讀儒家經意,可知道此話和解?”盧照辭並沒有理睬房玄齡的話語,而是在幾案上取了一張白紙,右手取了毛筆,在上面寫了一句話,正是這句“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的話來。

房玄齡橫了盧照辭一眼,顯然因爲盧照辭並沒有回答自己的話氣惱,但是盧照辭既然興趣來了,他也不會貿然反對,更何況,房玄齡也是好學之人,一見對方要與自己探討學問,心中也有一份得意來,畢竟盧照辭不過十九歲的年紀,對儒家經典沒有房玄齡來的熟悉。一見盧照辭這等模樣,以爲盧照辭要請教自己學問,當下心中顯出一絲得意來。

當下取了毛筆,沾了沾硯臺上的黑墨,在紙上輕輕的點了幾下。只見上面就有一個明顯的斷句來。這個時候,李智雲的小腦袋也插了進來,一見紙上的句子,頓時張口道:“這句話我知道是什麼意思,先生曾經教過。嘿嘿,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是來自《論語.泰伯》第九章,東漢鄭公諱玄曾雲:民、冥也,其見人道遠。由、從也,言王者設教,務使人從之。若皆知其本末,則愚者或輕而不行。兄長,智雲說的可有理?”小臉中露出一絲笑容來,顯然是想得到盧照辭的誇獎。

盧照辭掃了一邊的房玄齡一眼,卻見他點了點頭,臉上還有一絲得意之色,顯然李智雲的這種解釋恐怕是來自他之口。當下笑道:“五郎的這種說法也是一種解釋,但是卻不符合聖人言語。聖人講究的是有教無類,其門下三千弟子,有賢者七十二人,這七十二人中,有書生,有農民,有商賈等等。若是按照五郎的這種解釋就與聖人言語有衝突了。”說著又取了毛筆,在紙上隨便點了點幾點。

“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房玄齡忽然睜大著眼睛,一副不可置信之色。他當然不會想到,這句話居然還有這種解釋。

“將軍此言?玄齡佩服。”房玄齡想了許久,方纔嘆了口氣道。臉上更是露出一絲慚愧之色來。

盧照辭見狀,也搖了搖頭。這種榮譽他自然是不會接受的。因爲這種斷句方法不是他說的,而是在後世一位天才叫做梁啓超的牛人說的。直接點出了聖人有教無類之本意。

“儒門經典如浩瀚如海,非我等能夠理解的。”盧照辭忽然若有所思的說道:“聖人也講究有教無類,只是眼下卻是不一樣啊。儒門經典大多是掌握在世家大族之中,恐怕就是玄齡也深受其害吧!”

房玄齡聞言,面上露出一絲激動之色來,複雜的望著盧照辭,道:“房某家中雖然殷實,也是官宦世家,但是房某爲了熟讀聖人之言,也曾遊學四方,受人白眼過。房某尚且如此,那些庶人寒族更是如此了。這上品無寒士,也不是沒有道理的。”

“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哎!如今不就是這種情況嗎?”盧照辭嘆了口氣道:“等到天下太平之時,某就在終南山下,開一書院,收萬書於其中,供四方有志之青年前來學習,無論是高門世家,或者是寒門士子,均可以前來。更請四方大儒前來講解儒家經意,廣開民智。”

房玄齡雙眼一亮,臉上漲的通紅,朝盧照辭拱手道:“將軍大仁大德,玄齡十分佩服。若是不嫌棄房某學識淺薄,願助將軍一臂之力。”

“哈哈,能得玄齡相助,盧某之事必成就一半。”盧照辭雙眼一亮,精光四射。雖然日後自己成了李淵的女婿,但是在用人方面,李淵最相信的是他的幾個兒子,至於自己,只是平衡朝局之用。一直到玄武門之變,自己出徵的機會必定不多。這就能剩下大量的時間,還不如做些有意義的事情。更爲重要的是,只要自己的書院一開,必然有許多人都會前來學習,無論是世家子弟也好,還是寒門子弟也好,都會受自己的恩惠,這些人都是資源,都是財富,使盧氏不斷髮展的財富。

“玄齡,某有一方法可以大量的印製書籍。而且成本並不高,印刷的書籍越多,所耗的成本越來越小。”盧照辭忽然又拋出一個大炸彈來。

“這,將軍,你可得想好了。”相反,房玄齡臉上不見有半點的興奮之色,反而是臉色凝重,好半響才望了盧照辭一眼,說道:“若真是有此神術,那世家恐怕會視將軍爲死敵。”房玄齡說的不是沒有道理,世家之所以高高在上,其中一部分固然是數代的積累,但是更多的是,這些高門貴族掌握了大量的稀缺資源,這些高深的學識就是其中之一。只要有這些儒家經典掌握在世家之手,朝堂之上必有其一席之位。若是盧照辭將這些諸子經典刊印成冊,發行天下,世家就失去了最重要的屏障,寒族士子就會因此事實力大增,日後朝堂之上,就能與高門世家對陣朝堂。這樣一來,那些高門世家還不恨死盧照辭了。

“這些世家大族固然在歷史上起著很重要的作用,但是到如今,已經是沒落與腐朽的代名詞詞。楊家父子雖然柄國日淺,但是創下了科舉之道,收天下人才爲己用,爲寒族士子得到一線生機。科舉的出現,已經表明世家門閥已經開始沒落了。”盧照辭冷笑道:“本將軍不過是在後面推了一把而已。他們就算恨我,也阻擋不住歷史的潮流。若是阻擋,必然會被歷史所粉碎。”

“將軍,莫要忘記了,你也世家之一啊?”房玄齡好奇的問道。

第19回 排擠(二)第284回 識人之明無過於朕第340回 龍困定襄第546回 拓土第181回 關東世家第7回 偶遇(二)第196回 再詐第95回 慶州之反(二)第41回 密謀(一)第632回 定計第240回 詭計第459回 無邊滾木蕭蕭下第302回 暗戰(一)第21回 李秀寧(二)第6回 太原王氏(三)第53回 李淵稱帝之太子初定(一)第498回 楊胄第343回 宣德殿羣槍舌箭第27回 離間(一)第61回 宜將勝勇追窮寇第57回 再戰淺水原(一)第15回 奪糧(三)第529回 對策第24回 陰世師(三)第172回 決戰虎牢關(一)第51回 武德殿風雲(三)第528回 迎賓之議第58回 最毒婦人心第34回 六花陣(三)第35回 李靖vs陰世師(二)第34回 六花陣(一)第588回 許敬宗害怕了第517回 守淮安(二)第22回 威逼利誘(一)第612回 攤牌第389回 大決戰(七)第572回 鄭麗婉進京第631回 人在城在,人亡城亡第54回 薛舉再犯(二)第532回 春明門下第153回 家與國第294回 懷疑第88回 多智似妖的岑文本第515回 狹路相逢第472回 武媚娘馴馬第661回 鬱悶的張氏父子第397回 配享太廟的李靖第431回 送幾個美女給你第55回 潰敗(三)第306回 崔仁師出獄第501回 潰逃第50回 楊廣之死(二)第674回 辯機的大神通第283回 職業軍隊的設想第559回 迫不及待了第317回 澤州之事第215回 暴怒第551回 君臣第30回 李靖(三)第517回 守淮安(二)第162回 長孫無垢第589回 難得糊塗第430回 遼東城下第475回 無情最是帝王家第320回 城下交鋒第124回 處羅可汗之死第585回 皇帝也是人第410回 外戚第410回 外戚第358回 頡利的算計第170回 竇建德第615回 救還是不救第698回 兄弟相見第383回 大決戰(一)第158回 本與末第211回 如此義子第34回 六花陣(二)第432回 送美女也沒用第463回 太子之聲第429回 原來是他第127回 李淵退位第501回 潰逃第376回 殺機第21回 李秀寧(二)第427回 明修棧道暗渡陳倉第85回 對策第409回 太子薨第125回 處羅可汗之死第127回 李淵退位第29回 山洞春色(一)第351回 計中計第294回 懷疑第300回 都迷糊了第619回 朕要殺人第673回 天子是不能有愛好的第254回 簡恭王之死(二)第573回 黃河相迎第194回 詐第56回 一戰淺水原(二)第31回 火燒瓦橋溝(一)
第19回 排擠(二)第284回 識人之明無過於朕第340回 龍困定襄第546回 拓土第181回 關東世家第7回 偶遇(二)第196回 再詐第95回 慶州之反(二)第41回 密謀(一)第632回 定計第240回 詭計第459回 無邊滾木蕭蕭下第302回 暗戰(一)第21回 李秀寧(二)第6回 太原王氏(三)第53回 李淵稱帝之太子初定(一)第498回 楊胄第343回 宣德殿羣槍舌箭第27回 離間(一)第61回 宜將勝勇追窮寇第57回 再戰淺水原(一)第15回 奪糧(三)第529回 對策第24回 陰世師(三)第172回 決戰虎牢關(一)第51回 武德殿風雲(三)第528回 迎賓之議第58回 最毒婦人心第34回 六花陣(三)第35回 李靖vs陰世師(二)第34回 六花陣(一)第588回 許敬宗害怕了第517回 守淮安(二)第22回 威逼利誘(一)第612回 攤牌第389回 大決戰(七)第572回 鄭麗婉進京第631回 人在城在,人亡城亡第54回 薛舉再犯(二)第532回 春明門下第153回 家與國第294回 懷疑第88回 多智似妖的岑文本第515回 狹路相逢第472回 武媚娘馴馬第661回 鬱悶的張氏父子第397回 配享太廟的李靖第431回 送幾個美女給你第55回 潰敗(三)第306回 崔仁師出獄第501回 潰逃第50回 楊廣之死(二)第674回 辯機的大神通第283回 職業軍隊的設想第559回 迫不及待了第317回 澤州之事第215回 暴怒第551回 君臣第30回 李靖(三)第517回 守淮安(二)第162回 長孫無垢第589回 難得糊塗第430回 遼東城下第475回 無情最是帝王家第320回 城下交鋒第124回 處羅可汗之死第585回 皇帝也是人第410回 外戚第410回 外戚第358回 頡利的算計第170回 竇建德第615回 救還是不救第698回 兄弟相見第383回 大決戰(一)第158回 本與末第211回 如此義子第34回 六花陣(二)第432回 送美女也沒用第463回 太子之聲第429回 原來是他第127回 李淵退位第501回 潰逃第376回 殺機第21回 李秀寧(二)第427回 明修棧道暗渡陳倉第85回 對策第409回 太子薨第125回 處羅可汗之死第127回 李淵退位第29回 山洞春色(一)第351回 計中計第294回 懷疑第300回 都迷糊了第619回 朕要殺人第673回 天子是不能有愛好的第254回 簡恭王之死(二)第573回 黃河相迎第194回 詐第56回 一戰淺水原(二)第31回 火燒瓦橋溝(一)
主站蜘蛛池模板: 田东县| 石景山区| 同德县| 宜君县| 昭平县| 淮南市| 新竹县| 湖口县| 中超| 章丘市| 固安县| 绥棱县| 沂水县| 榆社县| 京山县| 芜湖市| 竹山县| 莎车县| 渝北区| 古浪县| 凉城县| 沙河市| 本溪| 武城县| 浏阳市| 遵义县| 广河县| 屏边| 阳原县| 郧西县| 乃东县| 许昌县| 敦煌市| 阿巴嘎旗| 大厂| 长汀县| 顺昌县| 仪陇县| 鸡东县| 张家界市| 巴东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