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299回 老成謀國陳叔達

”冷笑來,冷哼哼的說道:,“這些世家自認爲這個世間只有千年的世家而沒有千年的王朝,自以爲聯(lián)立國之初,外有強敵,不敢動他們,纔會如此放肆,以爲這個。時候還是前隋末年,以爲聯(lián)還是楊廣,這些傢伙爲了自己的權勢,居然不顧百姓的死活。貿(mào)然囤積糧食,使的糧食漲價,使的百姓沒有糧食吃,真是不知道死活。真是可惡

“臣妾明白了崔瑩瑩點了點頭,道:”只是陛下這次準備如何是好,要知道,這個時候收拾關東世家,恐怕還不是時候啊!”

“明年大將軍就要出塞了,這個時候收拾關東世家,不利於帝國的穩(wěn)定和發(fā)展,聯(lián)雖然討厭他們,恨不得將他們連根拔除,但是也不得不忍著,但是若是他們認爲聯(lián)是如此的好欺負,那就錯了,聯(lián)這次就是要讓他們認識到,聯(lián)纔是大唐的主人,在聯(lián)的江山之中,聯(lián)纔是唯一的主宰,順我者昌逆我者亡。這次聯(lián)就是要讓關東世家吃個大虧盧照辭嘴角露出一絲陰冷之色來。

“陛下,您看那實義能成嗎?”崔瑩瑩有些擔心的問道:“臣妾只是擔心蜀王心高氣傲,對關東世家印象也是不好的,到時候不明白陛下的心思,這樣一來,到時候,恐怕會壞了陛下的算計

“放心,陳叔達老奸巨猾,必定會明白聯(lián)的意思的。”盧照辭笑了笑道:“若是他連這個都不知道,又如何能立足官場到如今。盧恪雖然年輕,但是也是一個不簡單的人物。更何況,這個時候。那些人一門心思恐怕都在宣德殿大學士這個位置上,哪裡還有心思關注到其他的時期。”說著就將崔宏道等人召集衆(zhòng)人聚集在崔宅中的事情說了一遍。

“真是利令智昏,真是該殺崔瑩瑩轉首道:,“陛下,臣妾雖然是崔氏之女,但是卻是大唐的皇后,陛下若是有任何的決定,不必顧念臣妾的面子,該怎麼處置就怎麼處置,一律以朝廷爲重,一律以江止 社稷爲重

“聯(lián)有你這樣的皇后,乃是聯(lián)的福氣盧照辭點了點頭。歷史上的皇后不少。但是真正賢良之後卻沒有多少,自己能碰到一個,簡直就是自己的福氣。

“臣妾只是怕承祖會有想法的崔瑩瑩嘆了口氣道:,“承祖性格軟弱,實在不適合執(zhí)掌陛下的江山。臣妾真是擔心啊!一旦他與關東世家聯(lián)繫過深,非他之福啊”。

“這個聯(lián)也知道。”盧照辭點了點頭,嘆了口氣道:,“但願這次重創(chuàng)關東世家之後,這些傢伙能夠老實一拜??。

“若是等到他們知道陛下這次的目標根本不是這個宣德殿大學士的時候,不知道他們會怎麼想的崔瑩瑩一想到盧照辭的計策來,俏臉上不由的露出一絲笑容來,罕見的白了盧照辭一眼。

“天下熙熙,皆爲利來;天下攘攘,皆爲利往。這是不變的道理。”盧照辭嘴角露出一絲冰冷來,冷哼道:,“他們爲權勢迷惑了雙眼。妄圖威脅朝廷,威脅聯(lián),就應該做好被聯(lián)懲罰的準備。聯(lián)這次沒有將他們一網(wǎng)打盡,已經(jīng)很是仁慈了,但願他們能明白聯(lián)的決心,以後收斂點,哼哼,聯(lián)如今三十不到,統(tǒng)治天下還是有數(shù)十年之久,聯(lián)豈會讓這些世家好過。”

“陛下此舉倒是厲害,這下關東世家這次可是要到大黴了崔瑩瑩笑面如花。

“眼下,長安城內聯(lián)到是準備妥當了,就不知道洛陽如何了?。盧照辭嘆了口氣道:“長安城有太倉,糧食百萬餘石,還有實義家的糧食,足夠能將長安城內的糧食給平息下來,突厥的第一批賠款也已經(jīng)送來了,正好用來收購糧食,給予關東世家強有力的一擊。想必這些傢伙在長安儲存的糧食也不算多。哼哼

“洛陽乃是東都,關東世家的力量多集中在那裡,陛下應該將注意力都集中在那裡。”崔瑩瑩點了點頭,道:,“只是這個時候,關東世家的力量恐怕都被陛下引到長安來了,對於洛陽,他們恐怕是沒有精力去應付羹義了。更何況,他們就算關注的是洛陽,目光也僅僅是落在蜀王身上。

竇義正好見機行事

“愛妃說的不錯,聯(lián)也是這麼想。盧照辭點了點頭道:“這次他們去洛陽,表面上是以恪兒爲首,陳叔達爲輔,但是實際上卻是以竇義爲首。這點,想必陳叔達此人也是知道的。有他在明處,替竇義做掩護,洛陽之行,肯定能做出一番成績來。”崔瑩瑩點了點頭,只是眉頭之上隱隱有一絲憂愁之色來。而處在興奮之中得盧照辭卻沒有注意到這些,仍然是不停的摸著下巴小臉上露出一絲得意之色來。

潢關前往洛陽的官道之上,一隊數(shù)百人的御林軍護送著三輛馬車緩緩而行,前面一輛馬車成明黃中間輛馬車顏煮朱紫,後面輛馬卓卻很是普漏,輛馬車正是不久纔出京的盧恪和陳叔達、實義三人。盧恪乃是皇子,又是奉盧照辭之命坐鎮(zhèn)洛陽,三人之中是爲最大,車爲明黃,旗幟硃紅,是代天子的標誌。

“來人,去請陳叔達大人來此一敘。”馬車之內,盧恪略顯英武的小臉之上,露出一絲興奮之色來。這是他第二次奉盧照辭之命,代替天子行動。一次比一次意義更加重大,更爲重要的是,這次坐鎮(zhèn)洛陽的時機更是這樣的詭異,不由得不讓他有其他的想法。

“臣陳叔達拜見殿下。”片刻之後,陳叔達就上了盧恪的馬車,恭恭敬敬的朝盧恪拜了一拜。到底江左陳氏之主,對盧恪甚是有禮。

“老大人請坐盧恪不敢怠慢,趕緊對陳叔達拱了拱手,道:,王有一事不明,所以特請老大人前來相商雖然他是皇子,但是陳叔達非是尋常人物,更是支持他的中間人物,也是他拉攏的對象,盧恪總的做出一副禮賢下士的模樣來。

“小王爺可是要問陛下爲什麼這個時候將殿下派出京來,坐鎮(zhèn)洛陽?。陳叔達臉上露出一絲笑容來。很顯然,他是很享受這種待遇的,接了盧恪這一禮,坐在盧恪的面前,神情恭敬而不低下。

“不錯,真是如此盧恪臉上現(xiàn)出一絲驚喜來,拱手說道:“京中情勢一天三變,宣德殿大學士的位置是那樣的讓人激動心絃,這個時候,正是有志者奮發(fā)有爲的時候,父皇爲什麼要讓小王和老大人出京呢?。

“小王爺問的恐怕是太子之位吧!”陳叔達臉上露出一絲神秘的笑容來

“嘿嘿!”盧恪聞言臉上露出一絲尷尬之色來。

“殿下,太子之個這次是不要想了。

”陳叔達嘆了口氣道:“陛下這次讓殿下前來洛陽是有其他事情的

“什備事情?。盧恪面色一變,驚訝的問道。

“糧價陳叔達笑道:“小殿下可是看見後面的那輛車了,戶部郎中寰義。此人原本是個商人出身,但是因爲陛下賞識,參與和突厥的和談,所以做了禮部的員外郎,取得了很大的成功,爲我大唐帶來了許多的金銀,充斥了朝廷的國庫,但是陛下從未升他的官職,因爲陛下也是看不上商人的,可是這次呢?將他升到戶部,任郎中。這個時候讓他跟隨殿下去東都洛陽,殿下難道就沒有想到什麼嗎?”

“一個戶部郎中能幹什麼?而且還是一個商人出身,豈能入我的門下?。盧恪這些話卻是沒有說出來,只是淡淡的搖了搖頭。

陳叔達見狀,輕輕的嘆了口氣,眼前之人雖然外邊傳言是酷似當今天子,但是實際上,卻是與當今天子相差甚遠,當今天子用人不拘一格,凡是有用,皆爲所用。眼前的這位王爺還注重其他,這一番比較就相差巴籌了,但是無奈江左世家的未來都是落在此人身上,一想到這裡,也只能心中嘆了口氣,拱手說道:“殿下,你可不能小瞧著此人,此人實際上是不學有術,十分的不凡,雖然地位低賤,但是若是得此人,那就是無窮無盡的財富啊!當然陛下看中的並不在這裡,陛下這次讓他前來洛陽,就是爲了平衡東都的糧價的

“平衡東都糧價?”盧恪驚訝的問道。

“隨著崔仁師被關入天牢,兩京糧價瞬間暴漲陳叔達嘴角露出一絲冷笑來,說道:“能做到這一點的,當今天下除掉關東世家之外,沒有其他人有此本事了。這些人是在威脅陛下啊!陛下戎馬一生,殺伐決斷,非尋常的帝王可以與之比擬的,手中兵馬甚是強悍,剛剛平定天下,那些將軍們可是不願意放過任何立功的機會啊!他們是很樂意出動兵馬的。所以那些世家不敢光明正大的來反對陛下,讓陛下將崔仁師放出來,官復原職,繼續(xù)力挺太子,好爲他們關東世家獲取更多的東西。所以他們纔會使用這一招,用軟刀子來要挾陛下。陛下是殺也不好殺,抓也不好抓,畢竟他們的力量還是過於強悍,所以纔會想到竇義。嘿嘿,殿下,竇義此來就是平衡糧價的,河洛周圍的糧倉盡數(shù)爲竇義所用,就是用來打擊關東世家的,百餘萬石糧食可不是簡單的數(shù)目啊!若是不出意外的話,這次關東世家可是要到黴了。”

“老大人,關東世家可不是簡單的貨色,他們不會讓自己口袋裡的銀錢變成父皇的。這個寰義一個人能應付的了整個關東世家嗎?。盧恪臉上露出一絲輕視之色來。

“殿下真的以爲與關東世家對抗的只有竇義一個人嗎?不,在他的背後,可是站著不少人。王爺、老臣、宣德殿的所有大臣、軍方,還有一個人,那就是陛下陳叔達伸出了五個指頭來,笑道:“老臣可是看的清清楚楚,這,二兇迂推不討是場鬧劇而下可是看清楚了 圳德殿大學士的位置已經(jīng)吸引了多少人,尤其是關東世家,這個時候關東世家恐怕早就發(fā)動所有的力量,拉攏羣臣、後宮,各個王爺,就是爲了那宣德殿大學士的位置,殿下以爲這個時候,他們還有心思關注到這糧價之事嗎?”

“明修棧道暗渡陳倉?,小盧恪睜大著雙眼,驚訝的望著陳叔達,臉上更是露出一絲興奮之色來。若真是如此的話,可是大有意思了。

“王爺,這可是一個小好差事啊!”陳叔達輕輕的嘆了口氣道:“這是殿下的機會。殿下一定要把握住,妥善的完成這個任務

“請老大人指教。”盧恪面色嚴正。

“這次宣德殿大學士之爭,最後勝出的都不是那四個人,而是此刻呆在牢裡的崔仁師,只有他才能入宣德殿的。關東世家就算吃了大虧,但是瘦死的駱駐比馬大,他們還是有可能危及到朝廷的統(tǒng)治的。而且關東世家這次可是花了大氣力,他們在朝中的力量本就是佔據(jù)了上風,廷推的結果還是崔仁師的陳叔達冷笑道:“但是事情已經(jīng)發(fā)生了第一次,就能發(fā)生第二次,崔仁師就算入了宣德殿,成了宣德殿大學士,可是到底是犯了陛下的忌諱,所以已經(jīng)是沒有以前那麼信任他了,或者陛下從來就沒有信任過他。能被關入天牢第一次,也同樣能被關入第二次。從內廷得到的消息,陛下對太子殿下已經(jīng)很是不滿,已經(jīng)有了廢太子的念頭,只是被宣德殿羣臣反對。所以才保住了太子之位。這次太子能保住位置,並不保證下次還能保住位置。

殿下這次若是完成了陛下交代的事情,殿下在陛下心中的分量就增大了不少,日後只要時間一到,就能入主東宮

“按照老大人的意思是說,這次要小王去配合這個竇義了?。盧恪臉上微微有些不悅之色。他是一個堂堂的王爺,最有希望入主東宮之人,如今卻要讓他去配合一個低賤的商人,這是讓他難以接受的,就算他這個商人對盧恪來說意義很是重大,他一想起來,心中還是有些疙瘩的。

“不錯陳叔達點了點頭,正容道:,“殿下不但要配合他,而且要全力配合他。明面上這次洛陽之行是以殿下爲首,但是實際上 卻是以竇義爲主。進入洛陽之後,寰義的話就是命令,無論是殿下還是老臣,都是要遵守的??。

“他能尖得起這麼大的禮嗎?”盧恪嘴角露出一絲冷笑道。

“陛下選取下一任君主,不但要看他的出身,更重要的是要看他的胸懷,看他的雅量,看他的治國才能。”陳叔達語重心長的說道:,“而這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要有用人之能。殿下,您瞭解那商場爭鬥,你知道什麼時候該出倉,什麼時候該收糧食嗎?對洛陽的商人,何人該打,何人該拉,這些你都知道嗎?殿下不知道,老臣也不知道,唯有熟知商場之事的竇義知道。所以說我們要想完成陛下交代的任務,就必須放權給他,爲他保駕護航。明面上殿下是沒有什麼功勞,但是實際上,殿下的功勞都是記在陛下的心中

“老大人的話小王記住了盧恪深深的吸了一口氣,點了點小頭道:“既然如此,洛陽之行,就讓竇義做主就是了小王也聽他的

“不,這遠遠不夠陳叔達見狀搖了搖頭道:“殿下,您不但要任由竇義發(fā)揮,給予他的任何便利,更爲重要的是,你要爲竇義保駕護航,迷惑關東世家的人。嘿嘿,這些世家經(jīng)歷了無數(shù)的聳月,家中還有不少的老不死的,陛下之舉雖然能瞞的過別人,但是恐怕在那些老不死的人眼中,恐怕還要稍遜一籌,只是就算他們知道陛下的打算也是沒有辦法的,因爲陛下用的是陽謀,他們是沒有辦法破解的,除非他們不想要讓那個小宣德殿大學士的位置了。”

“還請老大人明言盧恪面容一正,趕緊說道。

“殿下要大造聲勢,將那些老傢伙的注意力都吸引到殿下導上來,只有這樣,才能削弱實義的影響小才能讓竇義全心全意的爲陛下做事,擺平東都糧價上漲之事陳叔達毫不猶豫的說道:“一個小小的戶部郎中,何人會注意的,沒有人會注意的。這樣就能方便實義做事了。嘿嘿,同樣是保駕護航,一個是被動的做事,一個是主動的做事。這兩者是不一樣的。陛下知道後,必定會對殿下進行嘉獎的。相比較而言,擁有關東世家支持的太子殿下這次就遜色了不少了

“老大人果真是老成謀國,小王十分的佩服。”盧恪臉上閃爍著興奮之色。這些老傢伙各個都是不凡。

第229回 勝州城下第183回 後宮諸女第138回 引蛇出洞第255回 要挾第703回 波斯來客第256回 背叛第627回 自我限制第63回 狼狽而逃的裴監(jiān)(二)第418回 出征前的準備第421回 淵蓋蘇文第403回 杖斃第154回 孤只要土地第267回 本官很忙第523回 武夷山下第703回 波斯來客第10回 宋老生(二)第25回 漣漪(二)第91回 泄露第562回 欺行霸市第598回 狼來了第23回 收羣雄(一)第31回 火燒瓦橋溝(一)第712回 不是自己太愚笨,而是敵人太狡猾第33回 李靖用兵(一)第21回 李秀寧(三)第504回 范陽盧氏第302回 暗戰(zhàn)(一)第61回 宜將勝勇追窮寇第351回 計中計第383回 大決戰(zhàn)(一)第99回 杯具的陰明空第591回 鄭麗婉失蹤第4回 草上飛第115回 李淵的反撲(一)第521回 風捲殘雲(yún)第543回 大唐軍事顧問第561回 大唐衙內的商業(yè)頭腦第15回 奪糧(一)第88回 多智似妖的岑文本第410回 外戚第451回 攻城開始第47回 王世充(二)第437回 清涼山之戰(zhàn)(二)第341回 那一箭的風情第654回 岑文本的預感第139回 死道友不死貧道第389回 大決戰(zhàn)(七)第326回 請君入甕第91回 泄露第87回 親迎第579回 老成謀國第354回 混戰(zhàn)(一)第217回 甘衝之死(一)第393回 新羅三國第681回 英烈祠第366回 長安亂(一)第467回 日月當空曰曌第639回 薛仁貴初嘗敗績第401回 倒太子進行時第632回 定計第479回 江上遇襲第291回 罷官、下獄第24回 陰世師(三)第253回 簡恭王之死第62回 李密之死第415回 帝國在準備第7回 偶遇(二)第521回 風捲殘雲(yún)第246回 忘戰(zhàn)必危第48回 一戰(zhàn)王世充(一)第3回 此子非池中之物第363回 叢林法則第22回 威逼利誘(三)第261回 千古君臣第242回 拋棄第325回 關門打狗第273回 平衡第280回 各打五十大板第643回 穩(wěn)若泰山鬆州城第699回 漢人中最不缺少的東西第17回 取霍邑(三)第38回 定關中(三)第555回 祿東贊聲東擊西第518回 守淮安(三)第418回 出征前的準備第510回 草草了事的祭祖大典第420回 兵分三路第210回 杜姬第234回 勝州失陷(二)第629回 松贊干布第489回 天子要還朝第46回 逼降屈突通(二)第428回 渡河,渡河第661回 鬱悶的張氏父子第145回 著急的蕭禹第8回 奪權(二)第262回 配享太廟第33回 李靖用兵(一)第10回 宋老生(二)第63回 狼狽而逃的裴監(jiān)(二)
第229回 勝州城下第183回 後宮諸女第138回 引蛇出洞第255回 要挾第703回 波斯來客第256回 背叛第627回 自我限制第63回 狼狽而逃的裴監(jiān)(二)第418回 出征前的準備第421回 淵蓋蘇文第403回 杖斃第154回 孤只要土地第267回 本官很忙第523回 武夷山下第703回 波斯來客第10回 宋老生(二)第25回 漣漪(二)第91回 泄露第562回 欺行霸市第598回 狼來了第23回 收羣雄(一)第31回 火燒瓦橋溝(一)第712回 不是自己太愚笨,而是敵人太狡猾第33回 李靖用兵(一)第21回 李秀寧(三)第504回 范陽盧氏第302回 暗戰(zhàn)(一)第61回 宜將勝勇追窮寇第351回 計中計第383回 大決戰(zhàn)(一)第99回 杯具的陰明空第591回 鄭麗婉失蹤第4回 草上飛第115回 李淵的反撲(一)第521回 風捲殘雲(yún)第543回 大唐軍事顧問第561回 大唐衙內的商業(yè)頭腦第15回 奪糧(一)第88回 多智似妖的岑文本第410回 外戚第451回 攻城開始第47回 王世充(二)第437回 清涼山之戰(zhàn)(二)第341回 那一箭的風情第654回 岑文本的預感第139回 死道友不死貧道第389回 大決戰(zhàn)(七)第326回 請君入甕第91回 泄露第87回 親迎第579回 老成謀國第354回 混戰(zhàn)(一)第217回 甘衝之死(一)第393回 新羅三國第681回 英烈祠第366回 長安亂(一)第467回 日月當空曰曌第639回 薛仁貴初嘗敗績第401回 倒太子進行時第632回 定計第479回 江上遇襲第291回 罷官、下獄第24回 陰世師(三)第253回 簡恭王之死第62回 李密之死第415回 帝國在準備第7回 偶遇(二)第521回 風捲殘雲(yún)第246回 忘戰(zhàn)必危第48回 一戰(zhàn)王世充(一)第3回 此子非池中之物第363回 叢林法則第22回 威逼利誘(三)第261回 千古君臣第242回 拋棄第325回 關門打狗第273回 平衡第280回 各打五十大板第643回 穩(wěn)若泰山鬆州城第699回 漢人中最不缺少的東西第17回 取霍邑(三)第38回 定關中(三)第555回 祿東贊聲東擊西第518回 守淮安(三)第418回 出征前的準備第510回 草草了事的祭祖大典第420回 兵分三路第210回 杜姬第234回 勝州失陷(二)第629回 松贊干布第489回 天子要還朝第46回 逼降屈突通(二)第428回 渡河,渡河第661回 鬱悶的張氏父子第145回 著急的蕭禹第8回 奪權(二)第262回 配享太廟第33回 李靖用兵(一)第10回 宋老生(二)第63回 狼狽而逃的裴監(jiān)(二)
主站蜘蛛池模板: 武冈市| 勐海县| 伽师县| 屏东县| 蕉岭县| 元氏县| 安吉县| 青浦区| 睢宁县| 会理县| 包头市| 普陀区| 华蓥市| 漠河县| 淅川县| 临安市| 全南县| 盘锦市| 麻阳| 民县| 修武县| 德保县| 沂水县| 灵宝市| 余姚市| 满洲里市| 荔波县| 彭州市| 北流市| 普兰店市| 博野县| 福贡县| 隆昌县| 建阳市| 长春市| 福海县| 从化市| 滨海县| 朝阳市| 大冶市| 阜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