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420回 兵分三路

?長孫無忌面色漲的通紅,臉上隱隱有不甘之色,嘴脣直哆嗦,卻是沒有說什麼,說實在的,他說這些話並不是針對那些將領的,他也是在爲帝國考慮,高句麗和新羅等民族,他們雖然對於大唐來說,很是弱小,根本不能抵擋大唐軍隊的進攻,擊敗高句麗也是意料之中的事情,可是擊敗高句麗並不等於就能佔領高句麗,就能將對方的領土納入自己的版圖之內,就能將對方的百姓收爲己用,這是有一定的困難的,在這中間還是有許多程序要走的,最重要的就是民心,若是殺戮太盛,就會激起民心的變化,那些高句麗和新羅的百姓就會不認可大唐的統治,他們就會興兵造反,將大唐的數十萬大軍都拖入戰爭的泥潭之中,大唐也會因此而分心,將自己的軍隊安置在新羅三國那個彈丸之地,甚至到了最後,大唐不得不放棄這個花費了巨大氣力才佔領的彈丸之地,這對大唐來說是相當的不劃算的。所以長孫無忌認爲,若是對方能投降,那自然是好的,最起碼以後統治起來,還是很輕鬆的,佔領一個城池,那就要徹底的佔領這個城池。?

說實在的,長孫無忌這種老成謀國之言,在岑文本等人看來也是沒有錯誤的,甚至若是再其他的時刻,長孫無忌說出這種話來,也是沒有錯誤的,錯就錯在長孫無忌是在一個錯誤的時間,錯誤的地點說出這番話來,就會引起盧照辭的不滿了。軍中將領本就是鬥志昂揚,誰都想甩開膀子大幹一場,結果有人想在他們頭上戴上金箍,誰都不喜歡,長孫無忌這種做法有責難軍中將領之意。更爲重要的是,這件事情有前車之鑑的。當年楊廣是怎麼失敗的,就是因爲對方的詐降,在對方的詐降之中,一次又一次的浪費掉戰機的,不斷的消耗中原將士的生命,最後導致了百萬大軍都喪師在遼東城下,成就了淵氏的名聲,就是到現在,榮留王也是在蓋蘇文的高壓統治之下。被弄的王不像王,臣不像臣的,活的相當的痛苦。?

“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鼾睡,朕已經決定征討遼東,著禮部派人去高句麗,就說朕十分關心新羅三國的局勢,若是可以的話,就讓他們一起到長安來談談,這其實上,也沒有什麼解不開的結。長安若是嫌遠了,就在遼河邊上,告訴榮留王,朕會在遼河邊等著他們,若是不到,那就是違抗宗主國的聖旨。朕要起兵征討。”盧照辭冷笑道。?

“臣這就派人去。”岑文本嘴角露出一絲笑容,站起來身說道。可以想象,雙方已經打成這個樣子,高句麗都快要打到金城城下了,豈會退兵,而到長安來談判更是不可能,那蓋蘇文還生怕自己永遠都回不了平壤了呢至於在遼河邊,或許他也是沒有那個膽子的吧?

“陛下,若是這個蓋蘇文真的答應了在遼河邊和談的呢?”程咬金這個大嘴巴站起身來問道。偏偏臉上還是一臉的忠厚之色,看的別人心中暗自好笑。?

“蠢貨。你以爲蓋蘇文是你不成?朕會是楊廣不成?朕出動五十萬大軍出征新羅,就這樣簡簡單單的回師不成?朕丟不起那個人。”盧照辭冷笑道。、?

“是,是。”程咬金被盧照辭教訓了,臉上不但沒有任何鬱悶之色,反而露出一絲憨厚的笑容來,這貨就是一個欠罵的,衆人見狀紛紛搖了搖頭。?

“當年楊廣出征高句麗,手握有百萬大軍,就算沒有百萬,但是八十萬也是有的。他將這些大軍分成左右各十二軍,詔左十二軍出鏤方,長岑、溟海、蓋馬、建安、南蘇、遼東、玄菟、扶餘、朝鮮、沃沮、樂浪等道,右十二軍出黏蟬、含資、渾彌、臨屯、候城、提奚、蹋頓、肅慎、碣石、東暆、帶方、襄平等道,駱驛引途,總集平壤。可以說,楊廣手中的大軍足夠組成這二十四隻軍隊了,相互呼應,在遼東這片土地上,縱馬馳騁,可以將遼東這些城池犁過一片,也能實現最終的目標,那就是攻佔平壤。可是楊廣犯下了一個錯誤,那就是不應該對領軍的將領干涉太重,使的對方沒有自主權,事事請示,往來也不知道耗費了多少時間;第二,對敵人太過仁慈,哼哼,楊廣這次說是進攻高句麗,莫過於說他是爲了炫耀自己的武功的。其心思根本就不在打仗上,而是抱著不戰而屈人之兵的態度去對付高句麗,仗未打,自己已經輸了一半了。所以這點諸位一定要謹記。凡是朕的兵馬所向,鐵騎所指之處,都是朕的敵人,都是帝國的敵人。楊廣當年分了左右十二軍,今日朕分左中右三軍,中路軍出漁陽,過奚族,柳城郡,直抵遼東城下,左路軍過契丹,徵調契丹兵馬爲僕從軍,直抵遼東城下,右路軍過北平、燕郡,直抵遼東城下,三路大軍在遼東城下匯聚,先破遼東城。再談論其他,大將軍以爲如何?”?

“陛下此議甚好,不好高騖遠,一步接著一步,不但能快速的摧毀目標,更爲重要的是,大軍聚集在狹小的地帶,消除沿途的一切隱患,使的對方對我軍的糧草不再產生威脅。”李靖想了想,又說道:“臣剛纔聽陛下沒有提到水軍,不知道陛下是不是準備以水軍護衛大軍右翼?如此一來,我軍糧草更是沒有問題了。陸路大軍可以完全沒有後顧之憂。”?

“大將軍所言甚是。”盧照辭點了點頭,道:“水陸並進,朕也不是沒有想過,可是眼前的這種情況完全是沒有任何作用的。大家都知道,當年楊廣也採取的是水陸並進的方法,與他當年征伐江南有很大的關係,可是這大海與長江不同,長江之上,可以對陸軍進程看的一清二楚,兩者相互配合,相得益彰,可是在大海上卻是不同,大海茫茫,根本就看不清楚陸軍在幹什麼。而陸軍也不會知道水師已經到了什麼地方了,兩軍根本就不能相互配合,到了最後,只能是各自爲戰,失去陸軍掩護的水師,只能是被對方吃掉,當年的來護兒也是一個優秀的水師將領,可是到了最後,才數千人回到了陸地上,楊廣的水陸兩軍配合根本不能實現。朕也希望水陸配合,可是這幾乎是不可能的,所以這次進攻以陸軍爲主,水師就是用來擊敗對方水師,以護衛糧草。”盧照辭深深的嘆了一口氣,水陸配合?盧照辭有的時候,甚至希望海陸空三軍配合,如此一來,小小的高句麗就可以旦夕可下了,可惜的是,盧照辭知道這種情況是不可能發生的,首先雙方的通訊就成了一個大問題了,在大海之上,充滿著不可知的因素,或爲大風,或爲暴雨,都有可能改變海水師的命運,更是能耽誤水師的時間,雙方在何時進攻,何時不進攻,哪一方處在什麼位置等等這一系列的情況,都是充滿著不可知,不可預料的因素,在這個時代,沒有電話,沒有電報,更是沒有衛星監測,水陸兩軍配合是不可能發生的。盧照辭想都不敢想。?

“左中右三軍?”低下的將領們並沒有聽清李靖的話,因爲這裡沒有水師將領,他們都在盤算著即將出徵的將領之中,何人爲行軍總管,何人爲先鋒的事情,左中右三軍,並不是左右十二路大軍,這也意味著,行軍大總管也只有三個人了,而盧照辭要御駕親征,這中路軍的行軍大總管是不要想了,而剩下的兩個行軍大總管,衆人想到這裡,更是一臉的灰心喪氣之色。在武英殿內的衆多將領之中,有無數傑出的領軍將領,諸如李靖、徐世績、盧照應、秦勇等等,這些人都是能獨當一面,指揮過大軍的,都是行軍總管的主要人選,從他們手中奪取行軍大總管的位置,恐怕是很困難的。一時間,就是程咬金和尉遲恭兩個憨貨也不再說話了。?

“朕雖然御駕親征,但是行軍元帥卻不是朕,而是大將軍。呵呵,靖兄,這次又勞煩你了。”盧照辭笑呵呵的對李靖說道:“在本朝,這大元帥之位,還是由靖兄主掌最好。有靖兄在,我軍必勝啊”?

“謝陛下信任。”李靖聲若洪鐘,站起身來大聲說道。他雖然年紀老邁,雖然腿腳有的時候不太利索,但是一旦奉到有仗要打,李靖頓時就來了精神,所有的毛病也消失的無影無蹤,又恢復了原來的模樣。面色紅潤,聲若洪鐘,行動之間,與壯年無疑,讓人驚訝。?

“三天後,朕會在朱雀門拜大將軍爲帥,統領全軍,出征高句麗,橫掃遼東,爲當年死在遼東的百萬將士們報仇雪恨。”盧照辭滿臉殺機,大聲的說道。?

“陛下萬歲,大將軍必勝。”武英殿內頓時響起了衆將的歡呼聲。這些傢伙臉上盡是興奮之色,總算是有仗可以打了,這些年看著那些小字輩們在外面征戰疆場,秦勇、祖明等人都是陛下的學生,立功自然是無話可說,可是如今倒好,薛仁貴、蘇定方這些三代將領都出現了,有的人也封了侯,封了郡公了,再打一仗,那不就是和自己這些老傢伙們相同了嗎?這可不行,老傢伙再不立功,難道要躺在功勞簿上等死不成?可是這天下已經太平,根本就是無仗可打,哪裡有立功的機會,如今好不容易出了一個高句麗,居然妄圖挑釁大唐,不教訓一下怎麼能行呢?等了好久,總算等到天子的最終命令了,要出征了,連大元帥都已經選好了,這下總算是有個盼頭了,哼哼,也該讓那些小子們認識一下,薑還是老的辣。這打仗也是一樣,還得老將出馬。?

“左路軍行軍大總管管驃騎大將軍徐世績,領胡國公程咬金、祖明、蘇定方等十二人爲偏將,領軍十五萬,出契丹,至遼東城下,右路軍行軍總管爲冠軍侯秦勇,鄂國公尉遲敬德、常何、薛仁貴等偏將十二名,以薛仁貴爲先鋒,領軍十五萬,出北平郡,直至遼東城下,中路軍以大將軍爲元帥,郎將劉波爲先鋒,其餘的人都跟著大將軍吧宣德殿大學士兼吏部尚書長孫無忌,宣德殿大學士兼工部尚書房玄齡,宣德殿大學士兼刑部尚書韋挺,跟隨朕出征,參贊軍機。涼王坐鎮長安,太子殿下監國,宣德殿首輔大臣岑文本,宣德殿大學士、兵部尚書杜如晦,宣德殿大學士兼禮部尚書王珪輔佐太子監國。”盧照辭又掃了衆人一眼,最後說道:“蜀王盧恪再三請求朕,想去遼東,朕也答應他了,就留在冠軍侯身邊吧讓他領軍一千,做個校尉吧”?

“啊是,末將遵旨。”秦勇面色一變,嘴角露出一絲苦澀來。蜀王殿下雖然不是太子,可是到底是天家之子,皇室血脈,這樣的人物留在自己的軍中,可是不是一件好事,若是蜀王出了事情,那自己這個冠軍侯也就是當到頭了。?

“不必擔心,凡是朕的子孫,若是想得到王位,就要在沙場上走上一遭,今日是蜀王,日後就是其他王爺,日後的太子也會如此。不經過沙場的洗禮,如何能知道江山來之不易。”盧照辭笑呵呵的擺了擺手,道:“就算蜀王戰死在疆場之上,也是自己本領不行,死了朕也不會怪你的。呵呵,想想朕的兒子,也不至於那麼差的,他可是跟隨驃騎大將軍學過幾天武藝的,哼哼,冠軍侯,蜀王去了你軍中,他就不是蜀王了,你要記住了。”?

“臣明白,只是不知道蜀王殿下何時去軍中,末將好做安排。”秦勇不敢不答應,趕緊問道。?

“蜀王殿下已經到軍中了,你也不必尋找,該怎麼做,就怎麼做,陛下之所以囑咐將軍,就是說萬一有一天,你在軍中碰到了蜀王殿下,不能伸張。”一邊的李靖笑呵呵的解釋道。其實,李靖此舉也是爲了以防萬一,校尉雖然能領軍一千,在王子之中,好像是一件很難的事情,可是在軍中可就不一樣了,十五萬大軍,一個領軍一千的校尉根本不算什麼,秦勇下面還有偏將、中郎將、郎將、將軍等等好幾個等級,哪裡還有什麼校尉的,平常的校尉連中郎將都很難看的的到,更何況他這個行軍總管的,若非盧照辭今日提起來,恐怕秦勇根本就不知道,在自己的大軍之中,居然出現了這樣的一個人物。?

“好了,諸位將軍,都散去了,三天後,朱雀門下集中,準備出征高句麗了。”盧照辭站起身來,揮了揮手說道。?

“末將等告退。”衆將見狀,紛紛站起身來,具體的戰略部署不可能在這裡說的,既然設立了行軍大總管,具體的戰略也是爲三路軍的行軍大總管自己決定,盧照辭乃是天子,御駕親征,所要知道的也只是最後的結果而已。他這個皇帝,也僅僅是起了一個象徵的作用,用來激勵將士們的士氣所用的,根本就不會像楊廣那樣,胡亂的指揮大軍,盧照辭深深的知道自己的作用,就算他有勇武蓋世,就算他有非凡的眼光,可是若是論指揮一場戰爭,他還是沒有李靖這樣的軍神牛叉。所以他毫不猶豫的就放權,任由李靖發揮。?

“陛下,其實輔機之言也不是不能考慮。”待衆人走了之後,岑文本和李靖卻留了下來,李靖沉默了半響,方說道:“我朝士兵若是殺戮過甚,最後我軍雖然取得了勝利,但是高句麗的那些百姓卻是對我朝憎恨非常,不利於我軍在新羅三國的統治,最後只會便宜了新羅女王,臣以爲,對高句麗上下要區別對待,真心臣服我大唐的,可以授予一官半職,幫助我大唐穩定新羅三國的局勢,只要我朝軍隊在新羅三國中扎穩了腳跟,難道還怕新羅女王不成?”?

“陛下,臣以爲大將軍所言甚是,還是網開一面的好。”岑文本也點了點頭,道:“若是可以的話,臣以爲陛下可以帶皇妃出行。”岑文本口中所說的皇妃乃是新羅公主。?

盧照辭點了點頭,讓新羅公主隨軍而行,在關鍵時候,讓其出面安定局勢,也不是不可以,大唐軍隊很是厲害,這點是不容否認的事情,盧照辭有信心可以度過遼河,攻佔遼東城,可是一旦進入遼東城之後呢?漫長的補給線,有可能成爲當地敵對分子的襲擾,損失也是很大的,弄不好會影響大軍的進攻方略,要知道數十萬大軍的糧草可是一個巨大的數目啊恐怕會有很多的糧車每日都會行走在前往遼東的官道之上。對於糧道的保護也是一個大問題,在大唐境內自然是沒有問題,可是進入高句麗境內,盧照辭一想到這裡,眉頭皺了起來。

第585回 皇帝也是人第477回 你們把孤當做傻子不成?第12回 陰氏兄妹之求親(四)第11回 獻霍邑(三)第250回 長孫無忌的引誘和脅迫第421回 淵蓋蘇文第622回 惶恐不安第387回 大決戰(五)第316回 澤州之事(一)第286回 君臣相悖第612回 攤牌第38回 定關中(一)第644回 資敵第702回 西域各國第46回 逼降屈突通(二)第91回 泄露第700回 皇孫第401回 倒太子進行時第362回 突厥劇變第658回 矛盾無處不在第24回 陰世師(一)第56回 一戰淺水原(一)第513回 玩的就是光明正大第113回 挾天子以令諸侯第225回 帝王忌諱第498回 楊胄第62回 李密之死第108回 常何來訪第670回 奪權第583回 狄仁傑的發現第455回 蓋蘇文殺到第578回 駭人聽聞第224回 爭強與藏拙第53回 李淵稱帝之東宮初定(完)第612回 攤牌第104回 詐死取慶州(二)第219回 蕭禹託孤第550回 薛禮掌軍第651回 陌刀神威第507回 燕歌行第7回 偶遇(三)第88回 多智似妖的岑文本第372回 崔氏得逞第40回 再見陰明月(一)第49回 風聲鶴唳(一)第109回 玄武門之變(一)第690回 神秘的崔統領第678回 辯機之死第148回 君威赫赫第613回 被拋棄的韋氏第358回 頡利的算計第28回 暗殺(一)第525回 武夷書院第166回 逼迫與拉攏第520回 冰城淮安第35回 李靖vs陰世師(二)第227回 勝州事變第480回 前隋餘孽第450回 各有算計第376回 殺機第172回 決戰虎牢關(一)第546回 拓土第253回 簡恭王之死第110回 玄武門之變(二)第594回 梅園第49回 風聲鶴唳(二)第619回 朕要殺人第476回 武媚娘之死第253回 簡恭王之死第130回 李靖還朝第58回 最毒婦人心第125回 處羅可汗之死第468回 輔機歸來第508回 天可汗第8回 奪權(二)第100回 推倒(一)第690回 神秘的崔統領第33回 李靖用兵(一)第164回 出衆風流長孫無垢第93回 詭異第521回 風捲殘雲第248回 使臣人選第168回 末路王世充第37回 李淵到來第709回 決戰第74回 父子打賭第447回 進軍第17回 取霍邑(二)第380回 景陽鐘聲響第367回 長安亂(二)第600回 被脅迫的達官貴人們第279回 兄弟相爭第53回 李淵稱帝之太子初定(二)弟五百零三回你還有希望嗎第473回 天子是妖孽第107回 小人物大作用第29回 山洞春色(一)第185回 韋挺闖宮第454回 壓抑第709回 決戰
第585回 皇帝也是人第477回 你們把孤當做傻子不成?第12回 陰氏兄妹之求親(四)第11回 獻霍邑(三)第250回 長孫無忌的引誘和脅迫第421回 淵蓋蘇文第622回 惶恐不安第387回 大決戰(五)第316回 澤州之事(一)第286回 君臣相悖第612回 攤牌第38回 定關中(一)第644回 資敵第702回 西域各國第46回 逼降屈突通(二)第91回 泄露第700回 皇孫第401回 倒太子進行時第362回 突厥劇變第658回 矛盾無處不在第24回 陰世師(一)第56回 一戰淺水原(一)第513回 玩的就是光明正大第113回 挾天子以令諸侯第225回 帝王忌諱第498回 楊胄第62回 李密之死第108回 常何來訪第670回 奪權第583回 狄仁傑的發現第455回 蓋蘇文殺到第578回 駭人聽聞第224回 爭強與藏拙第53回 李淵稱帝之東宮初定(完)第612回 攤牌第104回 詐死取慶州(二)第219回 蕭禹託孤第550回 薛禮掌軍第651回 陌刀神威第507回 燕歌行第7回 偶遇(三)第88回 多智似妖的岑文本第372回 崔氏得逞第40回 再見陰明月(一)第49回 風聲鶴唳(一)第109回 玄武門之變(一)第690回 神秘的崔統領第678回 辯機之死第148回 君威赫赫第613回 被拋棄的韋氏第358回 頡利的算計第28回 暗殺(一)第525回 武夷書院第166回 逼迫與拉攏第520回 冰城淮安第35回 李靖vs陰世師(二)第227回 勝州事變第480回 前隋餘孽第450回 各有算計第376回 殺機第172回 決戰虎牢關(一)第546回 拓土第253回 簡恭王之死第110回 玄武門之變(二)第594回 梅園第49回 風聲鶴唳(二)第619回 朕要殺人第476回 武媚娘之死第253回 簡恭王之死第130回 李靖還朝第58回 最毒婦人心第125回 處羅可汗之死第468回 輔機歸來第508回 天可汗第8回 奪權(二)第100回 推倒(一)第690回 神秘的崔統領第33回 李靖用兵(一)第164回 出衆風流長孫無垢第93回 詭異第521回 風捲殘雲第248回 使臣人選第168回 末路王世充第37回 李淵到來第709回 決戰第74回 父子打賭第447回 進軍第17回 取霍邑(二)第380回 景陽鐘聲響第367回 長安亂(二)第600回 被脅迫的達官貴人們第279回 兄弟相爭第53回 李淵稱帝之太子初定(二)弟五百零三回你還有希望嗎第473回 天子是妖孽第107回 小人物大作用第29回 山洞春色(一)第185回 韋挺闖宮第454回 壓抑第709回 決戰
主站蜘蛛池模板: 昌都县| 沂水县| 册亨县| 得荣县| 安吉县| 罗甸县| 瓦房店市| 酒泉市| 兴隆县| 隆安县| 巴南区| 栾川县| 万宁市| 石渠县| 琼海市| 商水县| 临桂县| 宁德市| 二手房| 盐山县| 自治县| 高安市| 新宁县| 全椒县| 明光市| 峨山| 舞钢市| 张家港市| 鞍山市| 增城市| 长岭县| 盐源县| 女性| 图木舒克市| 洛隆县| 开封县| 潞西市| 曲周县| 安宁市| 周宁县| 曲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