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606回 只有朕纔有資格下棋

“哈哈”這個狄仁傑倒是聰明的很,皇兄,臣弟可是佩服死你了,果真是慧眼識英雄啊!居然知道皇兄在這裡,確實難得,確實難得。”秋仁杰話音剛落,就聽見中軍大帳內傳來一陣爽朗的聲音,聲音很大,如同巨雷一樣,震的狄仁傑耳朵都發麻,但是心中卻是極爲高興,天子果真是在裡面。只是讓他想不到的是,天子怎麼會在裡面,這個時候,天子不是在巴蜀的嗎?怎麼會出現關中。精通狄仁傑的他,此刻心中閃爍起了無數個念頭,瞬間以往的一切都出現在腦海之中。顯然長安、洛陽一案絕對不是什麼簡單的案件,這裡麪包含著許多的東西,在此案的背後,若是有一隻手在掌握著案件的發展方向的話,那這隻手的主人肯定就是大帳的中盧照辭了。只是天子爲什麼要這麼做,那就是狄仁傑不知道的事情,很好奇的事情了。

“進來吧,狄卿。”果然片刻之後,大帳內就傳來狄仁傑那熟悉的聲音,不是大唐貞觀天子盧照辭又是何人。

“臣狄仁傑拜見陛下。”,秋仁杰滿懷著複雜的心情,走進大帳,拜倒在地。

“狄卿是不是很驚訝,朕爲什麼會出現在這藍田大營之中。”盧照辭將手豐的棋子丟下。一邊的盧照應臉上卻是鬆了一口氣,他擅長於行軍大帳,若是硬是讓他和盧照辭下棋,他寧願率領大軍征戰沙場,也不願意留在這裡。這個時候一見狄仁傑進來,順手就將手中的棋子丟了下來認真的打量著狄仁傑。盧照辭也沒有在意這些,淡淡的望著地上的秋仁杰。

“陛下聖明。”,秋仁杰想也不想就說道。

“稱心中是不是很委屈?”,盧照辭忽然突如其來的問道。

“臣不敢,臣身爲陛下的臣子,陛下指向哪裡臣就打向哪裡。豈會有不滿的地方。”狄仁傑趕緊說道。

“你這麼說朕是很高興的,不過,你心中就算是有怨恨,朕也是可以理解的。”盧照辭淡淡的說道:“誰也不想被別人牽著鼻子走,更何況,想來這段時間以來,你也受到了或明或暗的威脅。這次你來藍田,就說明你的安全受到威脅,否則也不會到這裡來動用藍田大營的兵馬。朕是理解的。”

“陛下如此做,想必是有陛下的考慮。臣得陛下提拔授以全權,手執寒光劍,臣寧願粉身碎骨,也難以報答陛下對臣的厚恩。

”秋仁杰趕緊說道。他此刻已經是膽戰心驚,額頭上隱隱出現了汗水。崑崙鎮告急的消息早就傳遍了整個長安秦懷玉已經抵擋不住西南蠻族的入侵和祿東讚的種種計策,所以纔有天子出征。沒有想到的是,天子在這種情況下,居然沒有趕到西南,反而拋棄大軍,返回關中由此可見天子所要辦的事情比軍情還要重要而且此事還是與自己有很大關係,狄仁傑心中如何不緊張。

“呵呵!皇兄,您看臣弟在這裡,嘿嘿!可是憋了好多天了。”,盧照應掃了跪在地上的秋仁杰一眼紅黑色的臉孔上露出一絲笑容來。

“出去吧!懷英來了,你的任務也結束了。不過不準出了大營,爲兄等會還有任務要交給你。”盧照辭點了點頭,揮了揮手。那盧照應趕緊退了下去,一副急不可耐的神色來。半響之後,就聽見大營中響起了一陣巨雷的聲音。

“楊大眼睛,來,來,跟本王比劃比劃,看看你這幾天有沒有長進。”

聲音很大,讓地上的狄仁傑都差點忍俊不禁了。暗笑盧照應這個王爺沒有一點架子,難怪雖然是王爺,可是與軍中的將校們卻是打成了一片。

“狄卿,起來說話。”盧照辭也露出一絲笑容,和顏悅色的對狄仁傑和顏悅色的說道:“涼王也就是這個脾氣,這麼大的人了,就像個小孩子一樣。”,狄仁傑聞言趕緊說道:“涼王天性爽朗,愛兵如子,實在是我朝宗室王爺的楷模。”其實在秋仁杰心裡暗自感嘆,這個涼王能有如此性情,一方面是因爲涼王天性如此,但是一方面還是因爲有如此辦法,可以避免皇上的猜忌吧!只是這些東西,只能是他自己猜想的,不敢說出來而已。

“狄卿,你可知道朝廷最大的禍害是什麼?”盧照辭忽然沒頭沒腦的問道。

“大唐最大的禍害不在外,而在內。”,狄仁傑想了想,認真的說道:“陛下君臨天下,大唐繁華昌盛,十數年來,雖然帝國從來就沒有停止過征戰,可是對國力卻沒有絲毫的影響,不但如此,因爲戰爭不曾失敗過,繳獲甚多,奴隸、礦產、牛羊馬匹等物,都足以讓大唐百姓富庶。大唐百姓也能安居樂業,不同於漢武帝時期,漢武帝窮兵贖武,雖然對外戰爭大多都是勝利的,但是卻是勞民傷財,對帝國並沒有多大的好處。更是不同於楊廣時期的模樣。不過,也正因爲如此,大唐帝國建國不過二十年之久,但是上下卻是沉浸在大唐的繁華之中,太平的環境中,貪污之風、攀比之風等等都大行其道,臣記得清楚,三年前,臣要請客吃飯,隨時都可以宴請他人,可是如今呢?除非是三兩知己好友,一壺濁酒,三兩個小菜就可以了。若是其他人,那臣就要提前十幾天準備,否則的話,置辦的酒席,就會讓人笑話。三年前,臣的傣祿還有結餘,可是如今臣的傣祿幾乎是月月乾淨,沒有絲毫的結餘,臣身兼的官職不上,每月可以由八十貫的傣祿,如此傣祿尚且如此,那其他人更就不用提了。當然,臣在洛陽的時候,還曾經出席過那些世家的宴席,那臣就更不敢和他們相提並論了。他們每次宴請所有百人之多,所需要的酒食也不必說了”就是那些歌姬們,就有數十人,多達百人之多。臣是望塵莫及啊!”

“居然到了這種地步了?”,盧照辭面色一變,沒有想到的是,大唐內部之中,居然到了這種地步。貪污腐敗,奢靡之風是盧照辭最反感的事情,但是也不得不承認,歷朝歷代,到了太平盛世的時候,這種情況都會出現,而且時間越久,這種現象就更加的複雜,只是沒有想到的是”如今大唐才建國多少年,這種現狀就存在了,就是狄仁傑這樣的大臣也深受其苦,由此可見,如今官僚之間奢靡成風。

“還有譁”,盧照辭又輕輕的問道。

“內有世家掣肘。”,狄仁傑想了想又說道:“陛下這些年來,開科舉,興縣學、州學,鼓勵經商,攤丁入畝,官紳一體納糧,這些都是削弱世家的措施”但是陛下”不可否認的是”世家已經深入到大唐的每個角落,想一瞬間就將這些世家剷除的乾乾淨淨,那是不可能的。十幾年來,陛下的一系列舉措”雖然產生了一定的效果,但是仍然沒有從根本上解決世家的問題。世家”如今仍然佔據著重要的位置。只是陛下並不知道而已。”

“稱又不是朕,怎麼知道朕不知道呢?”,盧照辭卻笑呵呵的說道:“狄卿,你且接著說,朕倒要聽聽你這個傢伙還有什麼說的?”,盧照辭卻是沒有計較狄仁傑好失禮之處,而是指著旁邊的一個馬紮,讓狄仁傑坐了下來。

“謝陛下。”狄仁傑見狀,心中一喜,在馬紮上坐了下來,恭敬的說道:“臣在斷此案的時候,也曾好奇爲什麼錦衣衛如此強悍,在首輔大人那裡更是見識了大唐最精銳的軍隊,別人的一舉一動,岑先生都能知曉,可是洛陽一案,陛下或者宣德殿在此之前都沒有得到一點風聲,讓臣很是好奇。”

“呵呵!你好奇什麼?”盧照辭雙眼一亮,笑呵呵的說道:“朕告訴稱的是,洛陽錦衣衛已經徹底腐爛了,所以朕和宣德殿並不知道洛陽貪污案也是可以解釋的。”

“這絕對不是錦衣衛的辦事方式,哪怕按照陛下所說的是洛陽錦衣衛已經全部腐爛了,可是如此大的事情,卻沒有一點風聲走漏,臣還很好奇,洛陽的御史們難道也被對方腐蝕了嗎?臣不是這麼認爲的。”秋仁杰振奮了一下精神,說道:“後來陛下將鄭仁基放了出來,讓他和臣等一起辦案,長安案發生了,狴下不顧羣臣議論,依然讓臣來主持此案,讓臣受寵若驚的同時,又暗自尋思著陛下爲什麼這麼做。這次陛下更是從巴蜀之地,趕回藍田大營,顯然在關中,有比崑崙鎮失陷還要重要的事情。陛下曾經說過,大唐最大的敵人不在外,而在內,所以臣才能更加確定自己心中所想。”,“哦。那你現在知道了?”盧照辭好奇的問道。

“微臣以爲陛下的目標並不是洛陽貪污案件,或者說是長安血案,陛下的目標是關東和關中世家。陛下想借著這個機會,徹底的剷除大唐的這個毒瘤。”狄仁傑猛的站起身來,葬倒在地,說道:“還請陛下恕臣死罪。”

“狄仁傑啊,狄仁傑。”盧照辭望著秋仁杰半響,忽然哈哈大笑,指著狄仁傑說道:“朕知道你善於推斷,善於斷案,但是沒有想到,你居然如此的厲害,朕不過露出一點破綻,就被你知曉,狄仁傑啊!狄仁傑,可以說,若是誰能作爲你的仇人,想必這個人連睡覺都要小心了。”,“陛下謬讚了,臣這一切都是陛下給的,陛下說臣智慧過人,那臣就智慧過人。”,狄仁傑笑呵呵的說道。

“你知道朕爲什麼要呆在這裡?”,盧照辭指著一邊的馬紮說道。

“陛下恐怕是想給長安城內那些人致命一擊吧!”,狄仁傑點了點頭說道:“臣只是前面衝鋒陷陣的,陛下坐鎮其後。陛下,臣說的可是如此。

”,“不錯,你說的不錯。”,盧照辭點了點頭,說道:“朕呆在這裡,就是爲了迷惑長安的那些人,如今你在明處,他們都會盯著你的,不會注意到棋盤之外的人,朕要下棋”你們這些人都是棋子,朕雖然說的很難聽,但是事實如此, 整今天下”只有朕才能做下棋之人。”,“臣明白。”狄仁傑連連點頭。在心裡他並沒有不高興的時候,因爲天子至高無上,這是天定,狄仁傑心中只有敬服,更何況,天下蕓蕓衆生,能作爲天子的棋子之人,可不是每個人都有這個機會的。

“你準備怎麼做?想必,你來這裡已經有了定稿了吧!”,盧照辭嘆了口氣說道。

“陛下,臣在查洛陽一案的時候”就發現了一個疑點,那就是弘農一案,欽差夾臣的死亡,並不是關東世家所爲,恐怕是有人嫁禍關東世家的,現場又做的如此緊密,非是一般人可以做到的,此人必定是精通刑律,對我大唐的斷案手法極爲熟練,而在長安一案中,劉惠父子和吳能的死亡”更是如此”唯有一個人能輕易的使喚刑部的牢頭衙役。所以臣想從他身上找到突破口。

”,狄仁傑不敢怠慢”趕緊說道。

“那你找到了馴”,盧照辭又問道。

“韋挺與關隴道的那些異族們關係甚好。在弘農一案中,就有人說曾經有一隊異族人販馬經過弘農。所以臣斷定,這些人必定是關隴道的異族。而且臣還聽說韋挺之子韋壽光在數日之前,離開長安”韋府上的人說是照顧關隴道上韋氏的生意去了。以前韋挺府上的老護衛韋封消失了許久。”狄仁傑仔細分析道:“臣還在刑部的那幾個牢卒中得知,在劉惠父子死亡的前夜,曾經見過兩個人,一個酷似韋壽光,一個酷似韋封的人進入刑部大牢中的。這兩個人很是有嫌疑,所以臣想先從這個韋壽光身上查出線索來。”

“很不錯,條理清晰。”,盧照辭讚許的點了點頭,又說道:“朕聽說,這個韋挺可是號稱韋半城啊!他與關中世家中長孫、太原王氏,還是其他的大大小小的世家都大有關聯,關係甚佳啊!”

狄仁傑神情一動,臉上露出駭然的神色來,好半響,才說道:,“臣也替聽說過,太子殿平曾經也抱怨過,關中世家已經抱成團,對朝廷大事多有不利的影響。”,狄仁傑聲音中充斥著一絲苦澀來,好像真的明白了什麼。

“哦!太子也說過這些話的?那倒是不錯。”盧照辭掃了秋仁杰一眼,好像並沒有看穿了秋仁杰在爲盧承烈說話的計策,而是笑呵呵的說道:“你既然明白,那自然是很好。你下去辦事吧!朕讓程千里聽你調遣,領軍一萬,就讓你橫掃關隴道上的盜匪吧!錦衣衛也會配合你的。尋找這個韋壽光的下落。”

“臣謝陛下。”,狄仁傑雙眼一亮,趕緊拜倒在地說道:“臣絕不辜負陛下重託。”

“不光是朕,還有太子,太子能有你這樣的臣子,是他的幸事。”,盧照辭輕輕的說道:“不要擔心什麼,只要朕和太子在,就沒有人將你怎麼樣的。”

“臣遵旨。”狄仁傑心中一鬆,趕緊退了下去。擦了擦額頭上的冷汗,輕輕的鬆了一口氣。心裡的大石頓時放了下來。此次斷案之後,必定會遭到衆人的反對,恐怕彈劾的奏章將會堆滿天子的案頭。日後自己也將成爲官場上的獨夫。但是獨夫又能如何呢?只要天子和太子在,就會有他秋仁杰的位置。更何況,在他心裡,世家大族都是朝廷的毒瘤,就那麼一小撮人卻佔據了大唐大部分的錢財、土地,這些人若不能削弱,日後必定會成爲大唐的禍害,甚至還會成爲第二個前隋也說不定。

半響之後,就見藍田大營中衝出一支兵馬,居然有萬人之多,狄仁傑懷抱寒光劍,臉色冷峻,呼嘯而過,徑自穿過關中大地,朝西北方向飛奔而去,空中有不少的信鴿飛來飛去,最後都落入狄仁傑身邊的一位相貌普通的士兵手中,士兵不時的對狄仁傑說著什麼,顯然這個人就是盧照辭派人的錦衣衛人員。

萬餘大軍呼嘯而過,震動整個關中大地,狄仁傑懷抱寒光劍殺往關隴道的消息,瞬間就在關中大地傳了開來。

“這個狄仁傑真是大膽,居然調動一萬大軍,就算他有寒光劍在手,也不能調動一萬兵馬,還敢殺向關隴道。真是大膽,他想幹什麼?難道真是衝著那些關隴道上的盜匪嗎?”,“參他,參他。”

“對,仗著寒光劍在手,居然不將朝廷的律法放在眼中,真是大膽,此人就是奸賊。”

“我們一起參他。”

長安城內的怒火瞬間就被點燃了,本來衆人對狄仁傑就已經不滿,這下找到一個藉口,豈能放過他。更何況,在有心人的推動下,一股暗潮瞬間形成。只是讓人驚訝的是,宣德殿和總參謀部對這種情況並沒有做出任何表態來。

第163回 羣諫第611回 招供第558回 天子教子第167回 帝王無情第88回 多智似妖的岑文本第155回 年號貞觀第708回 火燒巨尺谷(二)第701回 父子相仇第357回 攻城第16回 父子兄弟(一)第20回 柴紹之死(一)第61回 宜將勝勇追窮寇第450回 各有算計第179回 甘衝遭貶第607回 圍剿第603回 兔子急了第29回 山洞春色(二)第682回 李靖死第194回 詐第276回 和親第693回 春風不度玉門關第487回 卿有首輔之才第697回 何爲大國第458回 分兵第30回 李靖(二)第709回 決戰第15回 奪糧(一)第30回 李靖(二)第628回 長孫無忌的頓悟第181回 關東世家第368回 長安亂(三)第339回 突厥襲到第181回 關東世家第3回 此子非池中之物第206回 羅藝之死第30回 李靖(三)第536回 太子督軍第537回 長孫無忌下課了第122回 長孫無忌出使突厥第510回 草草了事的祭祖大典第475回 無情最是帝王家第3回 此子非池中之物第137回 羅藝反了第234回 勝州失陷(二)第341回 那一箭的風情第191回 頡利南下第89回 岑文本出仕第180回 悲劇的王世充第554回 此人不殺,大唐難安第171回 王伏寶之死第11回 獻霍邑(二)第159回 攤丁入畝第535回 天子很生氣,後果很嚴重第677回 揭穿第554回 此人不殺,大唐難安第535回 天子很生氣,後果很嚴重第580回 盧承泰的心思第94回 虛虛實實亂帝心第205回 楊岌殺兄第252回 叔侄之邦第678回 辯機之死第512回 草原明珠第48回 一戰王世充(二)第524回 章懷太子第283回 職業軍隊的設想第289回 泄露第485回 懷英第20回 柴紹之死(一)第549回 談判第582回 天子發飆了第363回 叢林法則第290回 你還有什麼指揮不了的第563回 盧恪的夢中情人第652回 狼狽而逃第138回 引蛇出洞第454回 壓抑第341回 那一箭的風情第700回 皇孫第653回 事件擴大化第90回 錦衣衛和粘桿處第16回 父子兄弟(二0)第624回 鬥王珪第47回 王世充(二)第706回 民族尊嚴第183回 後宮諸女第7回 偶遇(三)第513回 玩的就是光明正大第228回 李靖出征第260回 韋府神秘人第279回 兄弟相爭第1回 我要活下去第84回 福將程咬金第394回 出使新羅第172回 決戰虎牢關(一)第666回 兄弟交心第30回 李靖(三)第539回 祿東贊鬱悶了第159回 攤丁入畝第139回 死道友不死貧道
第163回 羣諫第611回 招供第558回 天子教子第167回 帝王無情第88回 多智似妖的岑文本第155回 年號貞觀第708回 火燒巨尺谷(二)第701回 父子相仇第357回 攻城第16回 父子兄弟(一)第20回 柴紹之死(一)第61回 宜將勝勇追窮寇第450回 各有算計第179回 甘衝遭貶第607回 圍剿第603回 兔子急了第29回 山洞春色(二)第682回 李靖死第194回 詐第276回 和親第693回 春風不度玉門關第487回 卿有首輔之才第697回 何爲大國第458回 分兵第30回 李靖(二)第709回 決戰第15回 奪糧(一)第30回 李靖(二)第628回 長孫無忌的頓悟第181回 關東世家第368回 長安亂(三)第339回 突厥襲到第181回 關東世家第3回 此子非池中之物第206回 羅藝之死第30回 李靖(三)第536回 太子督軍第537回 長孫無忌下課了第122回 長孫無忌出使突厥第510回 草草了事的祭祖大典第475回 無情最是帝王家第3回 此子非池中之物第137回 羅藝反了第234回 勝州失陷(二)第341回 那一箭的風情第191回 頡利南下第89回 岑文本出仕第180回 悲劇的王世充第554回 此人不殺,大唐難安第171回 王伏寶之死第11回 獻霍邑(二)第159回 攤丁入畝第535回 天子很生氣,後果很嚴重第677回 揭穿第554回 此人不殺,大唐難安第535回 天子很生氣,後果很嚴重第580回 盧承泰的心思第94回 虛虛實實亂帝心第205回 楊岌殺兄第252回 叔侄之邦第678回 辯機之死第512回 草原明珠第48回 一戰王世充(二)第524回 章懷太子第283回 職業軍隊的設想第289回 泄露第485回 懷英第20回 柴紹之死(一)第549回 談判第582回 天子發飆了第363回 叢林法則第290回 你還有什麼指揮不了的第563回 盧恪的夢中情人第652回 狼狽而逃第138回 引蛇出洞第454回 壓抑第341回 那一箭的風情第700回 皇孫第653回 事件擴大化第90回 錦衣衛和粘桿處第16回 父子兄弟(二0)第624回 鬥王珪第47回 王世充(二)第706回 民族尊嚴第183回 後宮諸女第7回 偶遇(三)第513回 玩的就是光明正大第228回 李靖出征第260回 韋府神秘人第279回 兄弟相爭第1回 我要活下去第84回 福將程咬金第394回 出使新羅第172回 決戰虎牢關(一)第666回 兄弟交心第30回 李靖(三)第539回 祿東贊鬱悶了第159回 攤丁入畝第139回 死道友不死貧道
主站蜘蛛池模板: 延安市| 行唐县| 康定县| 宜春市| 曲水县| 教育| 吉安市| 禹州市| 望谟县| 全椒县| 车险| 郑州市| 绥化市| 镇安县| 米易县| 永安市| 宾川县| 汕尾市| 临邑县| 正定县| 宝清县| 彭山县| 井陉县| 长治县| 永州市| 天等县| 正安县| 泾源县| 天镇县| 黎城县| 高陵县| 夏津县| 伊宁县| 琼结县| 鄂州市| 大厂| 雅安市| 漾濞| 揭阳市| 双江| 利川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