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57章 君子好欺 君子不用欺

新羅此次派遣來的使者正是羅士信的“老朋友”,新羅未來的女王善德女王金德曼。

金德曼昔年東至長安覲見,在羅士信的撮合下得到與李世民一對一敘話的機會。金德曼憑藉她出色的政治天賦,坦誠的態度說服了李世民令大唐、新羅的關係百尺竿頭更進一步,成爲大唐在海東的代言人,得到了全新的發展機會。

但是這種情況並未維持很久,新羅再次陷入悲劇之中。

一直讓海東的老大、老二欺負,好不容易傍上了大樹,卻因大樹的關係,成爲了高句麗、百濟、大和三國共討的對象,直接讓三國以決定性的兵力優勢碾壓者打。若非羅士信進兵神速,他們甚至有直接滅亡的危險:雖然羅士信採取步步爲營的穩重打法,但進攻的時候一樣的奔放勢如破竹。

金德曼與年前長安一別,形色有些憔悴消瘦,作爲新羅內定的未來女王,她的父親真平王金白淨已經臥病在牀半年有餘,所有壓力都壓在年輕貌美的她身上。

這也是羅士信有些不願意見金德曼的原因,以個人的情感而言,金德曼真的不容易,一個姑娘家卻挑起整個國家的重擔,爲了自己的國家超心勞力,面對三個國家的強襲,硬生生的咬牙堅持著。但作爲大唐的統帥,羅士信對於金德曼佩服之餘,卻也存著提防之心。金德曼一介女流,卻表現的人才出色人才有能耐,難怪新羅在他手上蒸蒸日上。最後甚至一同海東三國。成爲歷史上第一個統一海東的國家。

“不能小覷啊!”

羅士信收起了佩服憐憫之心,道:“王女匆匆而來可是新羅有變?”

金德曼這時也無心去計較羅士信這是明知故問還是真的不知。禮拜道:“大和百濟十萬大軍已經殺入溟州,我軍困守孤城。新羅百年基業即將覆滅,還望大總管念及我新羅對天朝的赤膽忠心,挽救我新羅與水火之中。”

羅士信驚愕道:“想不到情況如此惡劣……”他動容的起身,來回走了兩步道:“我大唐十萬兵馬兵臨平壤城下,本想好好休整數日,待兵卒養精蓄銳,工匠建造出足夠的攻城器械之後,強攻平壤。現在各種攻城器械即將製作完工,正打算強攻平壤。”他左右爲難。不等金德曼接話,左拳擊右掌,道:“新羅乃我大唐盟邦,此次我軍能夠如此順利的行軍至此,也多虧了你們新羅抵禦住大和、百濟的攻勢。我羅士信決不能坐視新羅危機而不顧。平壤城早晚是我的,早一些,晚一些沒多大關係。我決定了,兩個時辰以後,分兵六萬解新羅之圍。”

從羅士信的猶豫到決定。只是短短的轉瞬之事。

金德曼卻在一驚一乍中,小心臟都快要跳出了口腔,一句話也說不出來,腦子都快要轉不過彎來了。

金德曼雖然是一介女流。然而在政治場上極具天賦:自從傍上了大唐這棵大樹,便將國策制定下來,成爲大唐在海東三國的代表。依仗大唐壯大自己。高句麗、大和、百濟三國聯盟,這在金德曼看來是一個難關。也是一個機會,一個讓新羅真正壯大的機會。面對三國襲擊。金德曼一邊向唐朝宣誓效忠,至死不悔,一邊扛著三國夾擊的壓力。他相信只要他們熬過這個難關,大唐絕技不會虧待他們。

也因如此,他們頂著壓力,不到這萬不得已的時候不打算向大唐求援。因爲一向大唐求援,性質就不一樣了。情況將變成唐軍幫助他們驅逐了百濟、大和兩路強敵,成了他們的救世主,而不是他們幫助唐軍抵擋住了百濟大和兩路大軍。

金德曼最擔心的便是大唐將他們視爲炮灰,用之便棄,卻不想羅士信決意如此乾脆,只是自己稍作猶豫就將事情定下來了。

“金德曼代表新羅上下謝大總管救命之恩!”金德曼深深作揖,眼中感動。

羅士信直接叫來了劉仁軌,讓他吩咐下去出兵溟州。

劉仁軌茫然道:“原定機會不是等拿下平壤,再來收拾大和百濟?這突然改變計劃,對我軍有著一定的影響。”

羅士信毫不猶豫的道:“我大唐乃王者之師,絕不做虧心之事,怎能坐視盟軍生死於不顧?兵事如水,多變本就是將士必需面對的情況,若這點變化都受不了,打什麼仗,當什麼兵。給我安排下去,即可準備。”

劉仁軌欲言又止,想了想調頭去了。

唐軍的整備速度不可謂不快,六萬大軍的調度一個一個時辰便準備妥當,分配好糧食物資。

羅士信親自領兵與金德曼一到往溟州行軍。

金德曼看著雄赳赳氣昂昂的唐軍,心底一陣羨慕,看著一臉剛正的羅士信,心思活絡了起來:這個羅士信真丈夫,講信義,成爲人中君子,君子可欺。

唐軍進兵神速,短短三日行軍五百里,直接進入溟州腹心。

這得知唐軍支援,大和、百濟步步逼近的聯盟軍竟然在第一時間撤退了三十里,坐觀情況。

羅士信看著前線金庾信送來的戰報,登時哭笑不得。他還想在正門光明正大的教訓教訓小日本,教教他們做人的道理,這他方剛跨過漢江流域進入溟州,還未及抵達前線,小日本就嚇的退了三十里。若他六萬大軍抵達前線與金庾信合兵一處,小日本還不龜縮到孃胎裡去。

羅士信大感沒趣,只能將兵馬暫時駐紮在何瑟羅州外,與金德曼一起入城去拜見新羅國王真平王金白淨。

羅士信來到何瑟羅州城門外,迎接他的是一張大牀:一張金黃色的華麗大牀。

金德曼看得怔了怔,突然神色大變,驚呼道:“爹爹!”

新羅說的也是扶余語系,羅士信聽得懂,見金色的大牀上隱隱約約的躺著一人,也翻身下馬大步走上了前去。

金白淨久病纏身,已經到了膏肓絕境,下不了牀走不了路,得知羅士信大軍到來,迷離之際吩咐金勝曼將他擡出來迎接。

“見過真平王!”羅士信雙手抱拳,並未行禮。金白淨雖是真平王,卻是附屬國的王爺,地位與羅士信這個三軍統帥平級。這出門在外,羅士信也不能在外邊丟了天朝上國的臉。

金白淨嘴角輕輕蠕動,以羅士信的六識都挺不清晰。

金德曼的妹妹金勝曼卻早已默契的附耳聆聽,待金白淨說完,方纔作揖道:“父王說我新羅永記天朝上國與大總管的營救恩情,他已無法下地爲天朝祈福,覲見天朝君王。此事一了,新羅未來的第二王女將會齋戒沐浴,爲天朝祈福一月,第一王女隨大總管返唐,親自覲見天朝君王以表謝意。”

羅士信當即表示,大唐將熱情的歡迎大唐的朋友,讓金白淨保重身體,邀請他日後親自前往大唐長安。

金白淨咧嘴笑著,讓金德曼、金勝曼兩兄妹招呼羅士信等大唐勇士入城。

羅士信等人入城受到了新羅百姓熱情的歡呼,對於絕境得存的他們,沒有什麼比救世主更加親切了。

新羅困守孤城,也沒有什麼好招待的,羅士信他們求的也不是這個,而是等著金庾信回來召開軍事會議。

不過半日,羅士信得到了金德曼的邀請。

羅士信領著劉仁軌來到了何瑟羅州的臨時行宮。

時隔多年,羅士信還是認出了當年在國內城相會的新羅第一名將金庾信,他就在屋外等著羅士信,負責迎接他入內。

金庾信較之當年穩重了許多,蓄起了絡腮鬍子,不認真瞧還真認不出來。他的武藝也有了十足的進步,整個人看起來就如一把鋒利的寶劍。

“金將軍多年不見,風采依舊!”不等他開口,羅士信打起了招呼。

金庾信點頭行禮,應道:“小將才能有限,也只能原地踏步。大總管比之當年卻更加英偉神武。”

殿內金德曼走了出來道:“大總管、劉先生請進,金將軍帶來了最新的消息,斗膽請大總管前來議事。”

一行人走進大殿,金德曼先道:“大總管威名暴於天下,這方面我新羅無人可比。如何進行接下來的決戰,還請大總管下令調遣。”

羅士信也不客氣,論及身份他與金德曼的父親平級,金德曼要差他一籌。

羅士信直接上了主位,詢問大和、百濟的情況。

金庾信道:“大總管神威蓋世,天朝兵馬一入溟州,大和百濟先後推出了溟州,分別歸國死守據點,似乎不想與大總管正面交鋒。”

“明智的選擇!”羅士信道:“他們耗得起,我大唐卻有些耗不起。我們只能速戰速決,我不瞭解新羅的情況,貿然只會新羅大軍反而無所適從。新羅大軍依舊歸金將軍率領,我們兵分兩路,我率我的兵馬南下對付大和國,幫助你們收復良州、尚州。至於金將軍,你去對付百濟,收復康州。當然若有本事滅了百濟,那也是你的能耐,事後我絕不插手干涉。”

他這話音一落,金德曼、金庾信立刻震驚了。

這不等於羅士信給了他們吞併百濟,將百濟變爲新羅的權利?

君子不用欺,方正!

第167章 不介意當次**第41章 頡利的決斷第19章 誘惑第234章 刺殺羅士信第63章 扇耳光第41章 突厥入侵第34章 說親第104章 故人之後第70章 唯有一人第50章 斬盡殺絕第28章 命中的福星第38章 兵無戰心第29章 熱情歡迎第32章 真實的蕭後第47章 縱慾過度第42章 那個第198章 跳樑小醜 不值冒險第55章 從龍之功第93章 血戰第300章 幫著選擇第283章 輝煌的勝利第263章 環環相扣第14章 大有蹊蹺第47章 箭術對決第57章 君子好欺 君子不用欺第55章 魏徵、羅士信,兩中二兄弟第3章 說服,大唐邁向航海時代第一步第255章 爲老不尊的李淵第12章 秦瓊揚威第265章 再鬧大一些第231章 驚現神論第239章 中毒的羅士信,也叫羅士信第275章 不做死,不會死第40章 陰影背後的刀第167章 不介意當次**第31章 李世民的麻煩第50章 毀京觀 兵指平壤第41章 尉遲敬德第42章 投降第186章 偷天換日第57章 忍氣吞聲第53章 論功行賞第39章 突厥乞降第26章 你們有那個膽子?第38章 羅藝之死第63章 扇耳光第24章 付出獲得的回報第8章 老程的兒子第7章 邊兵疲弱的因由第115章 朝參會議第285章 一個噴嚏第100章 真正的醫者第82章 兩個西貝貨第35章 早有準備第56章 那就給突利面子第78章 更強而已第24章 扯淡的理由第217章 開解平陽第1章 悲劇第54章 意外的發現第39章 故人到來第59章 一切都按計劃進行第30章 康蘇密投降第253章 陪李淵聊家常第35章 洞房趣事第291章 安撫小醋罈子第2章 暗藏內憂第242章 不知怨誰恨誰第290章 放下一切的覺悟第1章 有美遠來 朔方大變第36章 開啓貞觀王朝第196章 弄巧成拙?第63章 扇耳光第252章 “失蹤”的後續第186章 偷天換日第33章 穩定不拖後腿的大後方亦是取勝關鍵第25章 借勢一擊第20章 大膽假設第228章 可我在乎!第46章 巨漢的挑釁第35章 夜街偶遇第49章 坐等入甕第9章 兄弟第296章 洞房花燭夜第39章 故人到來第14章 “勝券在握”第98章 三個遺憾第23章 扭轉局面 黃雀在後第201章 三刀敗敵第263章 環環相扣第11章 得了妄想癥的郡王第241章 鄭麗琬以身試毒第32章 真實的蕭後第55章 魏徵、羅士信,兩中二兄弟第25章 堵嘴第104章 故人之後第177章 形勢嚴峻第60章 打臉與踩臉第106章 晉升大將軍第147章 空城計?
第167章 不介意當次**第41章 頡利的決斷第19章 誘惑第234章 刺殺羅士信第63章 扇耳光第41章 突厥入侵第34章 說親第104章 故人之後第70章 唯有一人第50章 斬盡殺絕第28章 命中的福星第38章 兵無戰心第29章 熱情歡迎第32章 真實的蕭後第47章 縱慾過度第42章 那個第198章 跳樑小醜 不值冒險第55章 從龍之功第93章 血戰第300章 幫著選擇第283章 輝煌的勝利第263章 環環相扣第14章 大有蹊蹺第47章 箭術對決第57章 君子好欺 君子不用欺第55章 魏徵、羅士信,兩中二兄弟第3章 說服,大唐邁向航海時代第一步第255章 爲老不尊的李淵第12章 秦瓊揚威第265章 再鬧大一些第231章 驚現神論第239章 中毒的羅士信,也叫羅士信第275章 不做死,不會死第40章 陰影背後的刀第167章 不介意當次**第31章 李世民的麻煩第50章 毀京觀 兵指平壤第41章 尉遲敬德第42章 投降第186章 偷天換日第57章 忍氣吞聲第53章 論功行賞第39章 突厥乞降第26章 你們有那個膽子?第38章 羅藝之死第63章 扇耳光第24章 付出獲得的回報第8章 老程的兒子第7章 邊兵疲弱的因由第115章 朝參會議第285章 一個噴嚏第100章 真正的醫者第82章 兩個西貝貨第35章 早有準備第56章 那就給突利面子第78章 更強而已第24章 扯淡的理由第217章 開解平陽第1章 悲劇第54章 意外的發現第39章 故人到來第59章 一切都按計劃進行第30章 康蘇密投降第253章 陪李淵聊家常第35章 洞房趣事第291章 安撫小醋罈子第2章 暗藏內憂第242章 不知怨誰恨誰第290章 放下一切的覺悟第1章 有美遠來 朔方大變第36章 開啓貞觀王朝第196章 弄巧成拙?第63章 扇耳光第252章 “失蹤”的後續第186章 偷天換日第33章 穩定不拖後腿的大後方亦是取勝關鍵第25章 借勢一擊第20章 大膽假設第228章 可我在乎!第46章 巨漢的挑釁第35章 夜街偶遇第49章 坐等入甕第9章 兄弟第296章 洞房花燭夜第39章 故人到來第14章 “勝券在握”第98章 三個遺憾第23章 扭轉局面 黃雀在後第201章 三刀敗敵第263章 環環相扣第11章 得了妄想癥的郡王第241章 鄭麗琬以身試毒第32章 真實的蕭後第55章 魏徵、羅士信,兩中二兄弟第25章 堵嘴第104章 故人之後第177章 形勢嚴峻第60章 打臉與踩臉第106章 晉升大將軍第147章 空城計?
主站蜘蛛池模板: 海口市| 静海县| 开阳县| 双牌县| 湾仔区| 晋州市| 涞源县| 无极县| 启东市| 石台县| 广南县| 开原市| 铜陵市| 南京市| 平谷区| 依兰县| 建宁县| 云南省| 台南县| 瑞安市| 正蓝旗| 平江县| 察雅县| 台东县| 灌南县| 马山县| 金昌市| 重庆市| 磐石市| 宁德市| 星座| 上饶县| 双辽市| 钟山县| 武安市| 沁源县| 库尔勒市| 武宁县| 榕江县| 鹤壁市| 太湖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