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40章 陰影背後的刀

這東北三國的形勢局面有點類似於東漢末年魏蜀吳三國鼎立的情況,他們彼此都吞噬了周邊的小諸侯,形成了三個較大的勢力。其中高句麗立國最早,勢力最爲強盛,猶如三國中的強魏。新羅百濟唯有聯合一氣,方能抵禦高句麗的強勢。

面對新羅百濟的聯軍,高句麗抵抗不住讓新羅佔領了佔領漢江上游地區。高句麗也改變了戰術,不在執著於一統朝鮮半島,將目光看向了西方,遼東一地。而新羅百濟失去了高句麗這個強敵,也開始內鬥起來,雙方圍著漢江下游地區展開了激烈的爭奪。

當初羅士信深入高句麗找尋孫思邈的時候,特地瞭解了朝鮮三國的情況。他們彼此之間相互攻伐,這點可以理解,在羅士信的預料之中,但是小日本也插上一腳就在他的意料之外了。

作爲一個穿越者,一個後世人就沒有不討厭日本的。

“日本,也就是大和國,他們那羣鳥人也參與了戰事?”羅士信叫著大和國還真有些不習慣,日本的叫法很多,扶桑、倭國什麼的,直到近年來他們才改了一個正統的叫法,自稱日出之國。不過大多人都不買他們的帳,以大和國稱之,日本這個叫法也是根據日出之國演變而來的。

李雲聰頷首道:“大和百濟相隔不遠,關係極爲密切。尤其是近年來,隋唐二朝擺脫了南北朝的亂戰之苦,發展迅速。經濟文化大幅度上升。他們似乎從百濟那裡吸取隋唐的制度,轉爲國內使用。”

“竊取他國長處,正是他們強盜性子的本能。”羅士信心中固然不屑。但也不得不承認在這方面日本做的確實是極好的。他們能夠毫不廉恥的學習他國的長處,將長處轉變成自己的,從而使自己更加富強。他們能夠從一奴隸社會的彈丸小國吸取到隋唐的先機制度政策轉爲封建社會,能夠吸取歐洲的科技,從而發展明治維新將國力提升,成爲當時的科技大國,便是最好的例證。

李雲聰不知羅士信爲何對大和國如此厭惡。不過他也有著同樣是感受接著道:“說強盜還是太客氣了,罵他們禽獸,還玷污禽獸呢。他們出兵幫助百濟攻打新羅。憑藉強悍的戰鬥力連續攻取了新羅十餘座城池,然而他們在攻佔這些城池之後,將一切都燒殺光了,只留給了百濟一個空殼。若不是新羅的金萸信果斷的放棄漢江下游。經過周密部署。沿積漢江一線,修築了二十個的防禦工事,將漢江下游的防禦被連成了一線,方纔抵禦住了大和百濟的聯軍。新羅現在受高句麗、百濟的壓迫,異常的艱難。叔父覺得新羅與我們脣齒相依,新羅若是滅了與我們沒有任何好處,反而會有滅頂之災,也有了此次的長安之行。來到唐朝。一路上果然如傳言的一樣。有了全新的氣象,與記憶中的隋朝猶若天淵之別。”他從軍征伐高句麗的時候。正直隋朝落敗期。天下因可怖的徭役而陷入危局之中,天下各處都有造反的聲音。而現在大唐百廢待興,天下思定,各種安定民心的政策也很是到位,比起那個時候的隋朝確實好上數倍。

羅士信與李雲聰邊吃邊聊,聽他詳細的說著東北三國朝鮮半島的局面,腦中卻在思量著怎麼樣才能爲大唐奪取最大的利益。

朝鮮半島地理位置並不算是絕佳,地處偏僻,除了長白山也沒有真正的價值意義,但是他卻位於大唐的大後方,有著特殊的戰略價值。否則的話,隋唐二朝也不會爲之勞師動衆不顧路途的險惡萬里遠征了。

現在大唐還有沒有遠征東北三國的心思,但只要遼東一日在高句麗手上,唐朝與高句麗就必然會有一戰。以唐朝的戰鬥風格,要打就以滅國爲第一目的,不去小打小鬧。不過高句麗環境惡劣,亦確實不好打。楊廣的下場就是前車之鑑,李世民在後來也曾大舉進攻,固然取得了不菲的戰果,奪回了遼東,攻取了高句麗十成,破敵數萬,最終因爲氣候轉冷,草枯水凍,糧草不繼的原因選擇退兵。此役李世民也意識到高句麗環境惡劣,不可力取,改變戰術依仗奪來的遼東,以偷襲襲擾疲敵爲主,消耗高句麗的實力。最終他的兒子高宗李治憑藉李世民弄出的大好局面,依仗蘇定方、李世績的征伐,再借助新羅的力量將高句麗覆滅。

新羅越是需要得到大唐的支持,越是受大唐的擺佈,他們的情況越是惡劣,越只能得依賴大唐爲大唐所用。

想必左天成也是如此想的,他想爲葬送在高句麗給堆砌成京官的那四五十萬的袍澤戰友報仇。這要報仇,小小的新羅是明顯指望不上的,大唐是他唯一的依仗。讓李雲聰親自護送新羅使者來唐,遠沒有單純的保護那麼簡單,想必也存著讓他進一步瞭解東北三國的情況,好根據明確的三國形勢來做出合理的判斷。

“你們現在住在哪兒?有時間我去找你,順便見見新羅王女。”羅士信略作思考,也有了定計。這敵人的敵人就是敵人,高句麗是大唐的敵人,百濟與小日本坑壑一氣,那就是他羅士信的敵人,這於情於理都不能坐視不管,該幫忙的還是要出點氣力的。

李雲聰見羅士信已經看破他的用意,頗爲不好意思道:“就住在長安驛館裡,我們在驛館還遇上了百濟的使者,彼此氣氛很是僵硬,若非在國都,周邊都有重兵護衛恐怕會打起來。我擔心他們會對王女不利,不敢陪士信兄多飲。”

相比李雲聰的不好意思,羅士信這裡就看談了許多,這人與人的相處,少不了相互需求,立場相對的時候。李雲聰爲他們的族人考慮,羅士信爲大唐考慮,關乎自己彼此的立場,朋友之間懷著異樣心思是可以理解的。

李雲聰一直心繫自身任務,只是與羅士信喝了個高興,便返回驛站保護新羅王女去了。

月黑風高夜,殺人放火天。

長安典客署。

自漢朝漢武帝打出大漢天威之後,朝見的異族漸漸增多,爲此他特別增加了招待外賓的機構鴻臚寺。此機構一直沿襲下來,唐朝在鴻臚寺的基礎上又增加了典客署,用來招待他國使節以及重要賓客。

大唐現在百廢待興,最需要的不是四方征戰而是養精蓄銳。唯有與各方交好,達成和平共識才能安穩的發展下去,爲將來的四方征戰打下基礎。

大唐新帝繼位,此時此刻選擇來朝見的外族使者大多存著與大唐交好的心思,面對這樣的人,唐朝順勢給了他們最好的招待,將他們盡數安置在典客署中,享受著一定的貴客待遇。

在典客署中有一個不是他國使者,卻比他國使者更加重要的貴客。

楊彥,一個無名小卒,一個享受著三品大員待遇的小卒。

要知道唐朝的品級與以往不同,二品以上的官員大多都是虛銜,沒有實際權力的。真正掌握實際權勢的大多都在三品官這一塊,就如幾位宰相,左右尚書僕射他們就是三品官。三品大員的待遇就如宰相的待遇,就連他國使者都沒有這個資格獲得這個待遇。

這讓一個地位低下的鐵匠,有著受寵若驚的感覺。

尤其是楊彥這樣沒有見過大世面的老實人。

楊彥自幼便生活在荊南鄂州。鄂州是極具盛名的鋼鐵之鄉,境內鐵礦產量豐富。三國時期便有記載:《古今刀劍錄》中“吳王孫權以黃武五年採武昌銅鐵,作千口劍萬口刀,各長三尺九寸,刀頭方,皆爲南銅越炭作之”,一直到現在,鄂州依然是鐵礦產量的寶地。

這靠山吃山,靠水吃水,鄂州盛產鐵礦,他們的冶煉水平在整個大唐王朝都是數一數二的。

楊彥便是其中的一個鐵匠世家,因爲鋼鐵是國有資源,大部分的鋼鐵都爲國家承包,他們這些小鐵匠只能靠著自己憑藉運氣在一些廢棄的鐵礦或者儲藏量不多的礦地挖掘質量不足的鐵礦,來滿足百姓的生活所需。楊彥會鍊鋼,而且手藝不錯,鋼的質地勝過鐵數籌,很是實用,供不應求。但是因爲鐵礦的供應不足,這供不應求,只是因爲產量低下,並非生意紅火,大賺特賺。生活依舊異常拮據,並沒有因此得到改善。尤其是前幾年,楊彥的老父親得了重病,臥病在牀,身子癱瘓,需要高額的費用,還要請人專門照顧起居。當時正逢亂世,情況更嚴峻幾分。

楊彥在生活所迫之下,開始想著如果用手中不多的鐵,冶煉成更多的鋼,以緩解壓力。

皇天不負有心人,在他的努力下當真讓他改良了冶煉方法,成功的消除了不必要的損耗,以定額的鐵煉製成更多的鋼。

楊彥的發明引起了鄂州刺史的注意,上表朝廷,但因楊恭仁迂腐,不重視這些奇淫巧計,無視掉了,知道長孫無忌的發現。

楊彥知道明天就要面見皇帝,作爲一個小民,他緊張的覺也睡不好。翻著他的冶煉心得,免得上繳給皇帝的時候出現錯別字。

就在這時,一把刀出現在了楊彥的脖頸處輕輕一拉!

ps:??卡文,食言了!慚愧!

第62章 碾壓性的勝利第96章 不聽話,換個聽話的第18章 以戰養戰第27章 出將從文成美談第33章 李靖的用意第15章 放風箏戰術之誰放誰第234章 刺殺羅士信第36章 勝利果實第55章 從龍之功第37章 高歌一曲第272章 讓突厥一事無成第18章 以戰養戰第10章 滿足第178章 豬一樣的指揮,神一樣的隊友第78章 更強而已第255章 爲老不尊的李淵第38章 楊萬春的底氣第29章 熱情歡迎第136章 暗流洶涌第35章 洞房趣事第22章 突厥打獵回來第52章 擬定對策 故人求見第20章 平陽展翅第40章 唐軍入城第181章 慌亂第38章 兵無戰心第11章 得了妄想癥的郡王第198章 跳樑小醜 不值冒險第54章 意外的發現第24章 扯淡的理由第14章 虛中有實 實中有虛第4章 不降死,願降生第52章 獻俘儀式第56章 不謙虛 不稀罕第299章 李世民的用意第257章 羅士信的目標,野望第5章 慶州都督羅士信第56章 不謙虛 不稀罕第155章 “單獨會面”第8章 大唐秦王第33章 自作聰明第54章 機關算盡第267章 無腦護犢第48章 各有進展第42章 覺醒與退讓第204章 默契無間第211章 登城之戰第31章 跪獻傳國玉璽第76章 異域同胞第2章 遇襲第233章 力挽狂瀾第34章 三面夾擊第52章 黃雀背後的獵人第29章 花言巧語第46章 對決靺鞨騎兵第14章 “勝券在握”第16章 血腥味第158章 喜得助臂 漁陽落陷第33章 相信我第44章 狄家人傑第30章 中秋夜宴第244章 過於顯眼的幕後黑手第147章 空城計?第127章 一起看看平陽第27章 出將從文成美談第39章 輪番進攻第193章 奇人異士第157章 百利無一害第230章 遷都?有毛病吧!第44章 小丑一樣第195章 搗毀營地第14章 虛中有實 實中有虛第88章 匹馬襲營第22章 露出馬腳第11章 得了妄想癥的郡王第9章 兩路大軍 主帥人選第95章 簡單的會晤第23章 事找上門第21章 正面迎擊第21章 放心查,大膽查第61章 走近路第24章 付出獲得的回報第135章 平陽入仕第56章 各耍心計第40章 陰影背後的刀第38章 心技一體第160章 殺俘第105章 後悔的李建成第76章 異域同胞第208章 軍神李靖第124章 寶刀神槍第115章 朝參會議第43章 好戲纔剛剛開場第202章 鎮服第55章 魏徵、羅士信,兩中二兄弟第58章 虎嘯狼無影第152章 存心泄密第7章 有錢,任性第35章 洞房趣事
第62章 碾壓性的勝利第96章 不聽話,換個聽話的第18章 以戰養戰第27章 出將從文成美談第33章 李靖的用意第15章 放風箏戰術之誰放誰第234章 刺殺羅士信第36章 勝利果實第55章 從龍之功第37章 高歌一曲第272章 讓突厥一事無成第18章 以戰養戰第10章 滿足第178章 豬一樣的指揮,神一樣的隊友第78章 更強而已第255章 爲老不尊的李淵第38章 楊萬春的底氣第29章 熱情歡迎第136章 暗流洶涌第35章 洞房趣事第22章 突厥打獵回來第52章 擬定對策 故人求見第20章 平陽展翅第40章 唐軍入城第181章 慌亂第38章 兵無戰心第11章 得了妄想癥的郡王第198章 跳樑小醜 不值冒險第54章 意外的發現第24章 扯淡的理由第14章 虛中有實 實中有虛第4章 不降死,願降生第52章 獻俘儀式第56章 不謙虛 不稀罕第299章 李世民的用意第257章 羅士信的目標,野望第5章 慶州都督羅士信第56章 不謙虛 不稀罕第155章 “單獨會面”第8章 大唐秦王第33章 自作聰明第54章 機關算盡第267章 無腦護犢第48章 各有進展第42章 覺醒與退讓第204章 默契無間第211章 登城之戰第31章 跪獻傳國玉璽第76章 異域同胞第2章 遇襲第233章 力挽狂瀾第34章 三面夾擊第52章 黃雀背後的獵人第29章 花言巧語第46章 對決靺鞨騎兵第14章 “勝券在握”第16章 血腥味第158章 喜得助臂 漁陽落陷第33章 相信我第44章 狄家人傑第30章 中秋夜宴第244章 過於顯眼的幕後黑手第147章 空城計?第127章 一起看看平陽第27章 出將從文成美談第39章 輪番進攻第193章 奇人異士第157章 百利無一害第230章 遷都?有毛病吧!第44章 小丑一樣第195章 搗毀營地第14章 虛中有實 實中有虛第88章 匹馬襲營第22章 露出馬腳第11章 得了妄想癥的郡王第9章 兩路大軍 主帥人選第95章 簡單的會晤第23章 事找上門第21章 正面迎擊第21章 放心查,大膽查第61章 走近路第24章 付出獲得的回報第135章 平陽入仕第56章 各耍心計第40章 陰影背後的刀第38章 心技一體第160章 殺俘第105章 後悔的李建成第76章 異域同胞第208章 軍神李靖第124章 寶刀神槍第115章 朝參會議第43章 好戲纔剛剛開場第202章 鎮服第55章 魏徵、羅士信,兩中二兄弟第58章 虎嘯狼無影第152章 存心泄密第7章 有錢,任性第35章 洞房趣事
主站蜘蛛池模板: 谷城县| 集贤县| 叶城县| 西充县| 丽江市| 博罗县| 南阳市| 本溪| 中方县| 南江县| 莒南县| 星座| 汽车| 长葛市| 榆中县| 永平县| 依兰县| 即墨市| 门源| 清涧县| 正定县| 五大连池市| 江安县| 内丘县| 青浦区| 高阳县| 宁陵县| 宜宾县| 西乌珠穆沁旗| 东乌| 探索| 淮北市| 新源县| 祁门县| 称多县| 澜沧| 龙口市| 诸暨市| 安化县| 教育| 肃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