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11章 得了妄想癥的郡王

翌日一早,羅士信再度給蘇定方、劉仁軌、薛永、莫虎兒、奎託斯幾人踐行,將他們送離長安城,帶著些許離別的傷感返回了刑部。

因爲吃了一次虧,劉德威也不敢小覷羅士信。在沒有一定的把握下,決定不再動手,安安分分的幹著刑部侍郎的權值。

羅士信也知劉德威在刑部即有威望,自己勢單力薄一時間也動他不得,兩人處在一個和平時期,相互間平安無事。

馬周比約定的時間提前了一日,得知羅士信在刑部遇到的小小麻煩,正需要他從旁相助,便馬不停蹄的趕來長安,至刑部報道了。

羅士信對於馬周極爲信任,將自己的發現已經打開的局面,通通都告訴了馬周。

馬周也詳細的觀看了衆人的答卷,對於刑部的情況瞭解了一個大概,贊同羅士信的眼光,劉燕客確實是一個了不起的人物,值得拉攏。不過因爲對刑部瞭解不深,劉燕客是不是劉德威的人,這個難說。馬周的職位是刑部員外郎。這所謂員外郎即是設於正額以外的郎官,定員外增置之意。哪裡事情忙,有需求便調往哪裡。

羅士信將馬周調往司門,讓他切身實地的考察劉燕客,看他誰都值得拉攏。至於其他,可以徐徐圖之,唯有劉燕客這樣的人才慢不得。

隨著時間一天天的過去,大唐殲滅突厥的壯舉,在大規模的宣揚慶賀下漸漸淡漠,走出了議論。人總要往前走的,而不是沉迷於昔日的輝煌。不能自拔。因輝煌而滿足,反而失去了慶賀的目的。

在大勝突厥過後,很快令一則消息走漏出來,將天下人的目光吸引過去:李淵以身體不適唯由,著令大唐太子李世民監國。

雖然李世民一直在做監國之事。但是在此之前名義上是李淵將政務交由李世民,培養李世民的行政能力。真正的主事者,還是幕後的李淵。但是監國命令一下,則意味著李世民在監國期間將全面代替李淵,成爲大唐王朝的主宰。有心人已經察覺出這是李淵即將傳位於李世民的前奏。

消息一傳開,也引起了一陣轟動。但並沒有造成多少動盪。

只因李建成的太子黨已經成爲過去式了,李世民的手段極爲高明,胸懷也異於常人,他早已通過各種渠道瞭解到魏徵多次勸說李建成先下手爲強,將他殺了。但是對於魏徵這樣的人才。他沒有任何的責怪與處罰,反而倍加重視,將他任命爲尚書左丞。李建成麾下的第一謀主王珪也爲諫議大夫,至於其他人也各自得到了相應的任命,就連武將亦得到了重用,毫無打壓排除異己的做法。連原太子黨的核心人物都沒有遭受排擠,更別說只是跟李建成走的近的他們。

李世民如此胸襟氣度,讓滿朝文武先後歸心。就連李建成的死忠王珪、魏徵亦對李世民另眼相看。尤其是魏徵,他的心思如李淵一般,覺得李世民野心太大。很可能如楊廣一樣因爲野心將好不容易和平下來的王朝敗壞。但隨著接觸的深入,他也發現了李世民自身的優點,發現自己以前是杞人憂天。面對李世民的大肚,魏徵也盡心盡力的爲大唐效命,漸漸的成爲李世民的臂膀。

對於李世民即將監國,即將成爲大唐皇帝。滿朝文武幾乎沒有任何牴觸,大多人都在這兩年中認可了李世民在軍政上取得的成就。

當然這世事無絕對。對於李世民即將成爲大唐天子這一消息,一人卻是寢食難安。日夜驚恐,生怕自己受到清洗。

此人便是廬江王李瑗。

李瑗擔心自己被清洗是有原因的,李瑗是李淵的堂侄,他的父親是李哲是隋朝柱國、備身將軍,身來就錦衣玉食的,才能沒有半點。李淵用人向來親厚,李瑗雖然無才,卻也地位崇高,封廬江王,屢次得到無功晉升,直至升爲山南東道行臺右僕射。

唐初時,李淵將天下分爲六道行臺,以方便手握重兵的大將對外征討。因此行臺長官的權力極大,便如李世民當初的頭銜陝東道大行臺尚書令。擁有這個頭像的李世民幾乎就是一箇中原王,掌握河南中原一地的所有軍政大權以及官員的調任,土地的分配等等一系列的權力。也是因爲如此,歷史上李建成與李世民內鬥的不可開交的時候,李淵動了將天下一分爲二,一半給李建成一半給李世民的念頭,而分給李世民的地方正是整個中原。李世民留下的後手退路,也是中原,若不發動玄武門之變,而他爭奪太子之位失敗以後,便退回中原,在中原另立朝堂。

就是因爲陝東道大行臺尚書令這個職位,李世民在當時是實打實的中原王。

李瑗的山南東道行臺右僕射固然比不上李世民的大行臺尚書令,但也是手握軍政大權的雄職。當時除了李世民、李元吉這類皇帝的親生兒子以外,皇親之中李瑗的手中握有的實際權力是最大的,就連當時的李孝恭也比不上李瑗。

李建成意圖擴展軍事力量,李瑗這外在的實力是他首要拉攏的對象。

李瑗面對當朝太子的拉攏,哪裡還有二話,直接成爲了李建成最有利的臂膀之一。

當時李建成還沒有拉攏羅藝,他手上最強的軍事二人組正是李元吉與李瑗。

李元吉是公認的二貨,李瑗也是一個二貨。兩個二貨加起來,不會有負負得正的效果,只會越來越二。

李元吉利用李瑗在山南東道的權勢,在襄鄧一代安插了自己的勢力,爲“遷都”做未雨綢繆。

總之李元吉怎麼安排,李瑗怎麼配合,他作了許許多多幫助李建成、李元吉對付李世民的勾當。只是因爲他在任期間毫無功績,李淵都看不下去,將他改任幽州都督,將他丟到了幽州……因爲他的懦弱,李淵還特地給他安排了王君廓這樣的猛將。

就算失去了利用價值,李瑗也毫無疑問的是太子黨的一員。

結果事到如今……李瑗自然是悲劇了。

李建成被貶蜀中,李元吉失蹤多年,存活的機率渺茫……

世上沒有後悔藥吃,李瑗自從李建成失敗被貶之後,一直就擔心自己受到連累。廬江王、幽州總管,誠可謂是位高權重,卻因爲當初站錯了位子,沒過一天的安心日子。

這得到李世民監國即將登基爲帝,整個人更是惶恐不安。

這古往今來,新皇即位,幾乎無一例外,對於身懷從龍之功的人物大勢封賞,對於那些曾經反抗他的人物殺雞儆猴,從不手軟。

李瑗便如得了妄想癥一樣,時時刻刻的妄想著李世民要洗清他,拿他開刀……

越想越怕,越怕越想……

整個人就如神經了一樣,神神叨叨的。

“岳父大人,朝中來人了……”王君廓畢恭畢敬的來到了李瑗的住所知會,說道:“陛下派遣通事舍人崔敦禮來拜會,不知爲了什麼事情。”

“啊!”李瑗手心一抖,手中的茶盞摔落在地,四分五裂,驚懼道:“這可如何是好……完了完了,太子這是要向我動手了。”

王君廓看著惶恐不安的李瑗,眼中透露著一絲蔑視,心底輕輕的哼了一聲,面上卻無比恭敬的道:“岳父大人不用擔心,形勢未必如此的糟糕。不如先聽一聽崔敦禮的來意,指不定是特地嘉獎岳父的呢?岳父大人鎮守幽州邊陲之地,致使邊疆安定,從未遇過賊寇襲擾,勞苦功高。幽州在岳父大人的治理下也是一片祥和,百姓安居樂業。太子殿下憑什麼針對您?”

李瑗一聽也覺得有點道理,心中略微安定,頷首道:“賢婿客氣了,這一切大多都是你的功勞。”深深的吸了口氣道:“走吧,我們去見一見那個叫崔敦禮的使者……”

“崔敦禮見過郡王殿下,奉陛下聖喻,特召郡王殿下回京朝見。”崔敦禮出生博陵崔氏,禮節做的十足,一舉一動,儒雅非凡。

李瑗聞言臉色卻是慘白,豪無血色,身子竟然晃了晃,險些向後栽倒下去。

崔敦禮見李瑗突然如此驚恐,心中疑雲大起,不動聲色的看了一旁的王君廓一眼:想起來此行監國太子李世民的吩咐:“孤得到王君廓傳來的消息說廬江王李瑗暗中培植親信,集結兵馬,疑有反意。你此去請李瑗,切勿小心注意,探查廬江王是否擁有反意。若真有反意,火速來報。”

“外放大將得皇帝召見回朝是一件光榮的事情,廬江王如此驚恐,難道?”

崔敦禮感覺自己呼吸有些急促了。

李瑗蒼白著臉,半響才反應過來,一口應下,讓人送崔敦禮下去休息。

崔敦禮這一走遠,李瑗便迫不及待的來到王君廓面前,震恐道:“不妙不妙,這個時候將我誆騙回朝,哪有什麼好事!”

王君廓憤然道:“想不到李世民如此狠毒,岳父大人這一去哪裡還有半點活路,如今您擁兵數萬,何必自投羅網……小婿願意追隨岳父大人,殊死一搏。”()

第195章 搗毀營地第44章 狄家人傑第31章 白眼狼第183章 都是我羅家的人第187章 興趣相投第192章 唱雙簧第83章 新羅姐妹花第267章 無腦護犢第229章 直指長安第45章 才色**第68章 螺旋射法第50章 滾第20章 中計取城第106章 晉升大將軍第52章 黃雀背後的獵人第40章 兵不血刃第12章 君子與小人第128章 了卻心事第253章 陪李淵聊家常第225章 錯綜複雜第5章 三方密謀第41章 尉遲敬德第23章 收穫巨大第8章 大唐秦王第49章 斬首第50章 毀京觀 兵指平壤第103章 恩上心處第39章 故人到來第58章 虎嘯狼無影第48章 天可汗應該是你的第126章 險勝第43章 好戲纔剛剛開場第25章 堵嘴第214章 亂起 疑惑第2章 遇襲第101章 秦王論馬第261章 弒君謀反第21章 你快我也快第4章 妙法應對第9章 兄弟第77章 逢林莫入第40章 兵不血刃第34章 說親第59章 一石數鳥第294章 以鼓破琴第88章 匹馬襲營第59章 一切都按計劃進行第35章 早有準備第215章 殺秦王之議第17章 謀策第217章 開解平陽第68章 螺旋射法第283章 輝煌的勝利第52章 自作自受第28章 指點薛仁貴第26章 好的開始第140章 唯戰而已第260章 滿足的笑容第41章 尉遲敬德第67章 捷報傳達第235章 蠱術毒術第14章 “勝券在握”第63章 扇耳光第90章 錯漏一人第26章 你們有那個膽子?第79章 信任第24章 扯淡的理由第38章 心技一體第238章 誤會、中毒第67章 一箭雙鵰第296章 洞房花燭夜第22章 露出馬腳第54章 虯髯客的交易第42章 更有經驗第59章 一石數鳥第42章 投降第29章 花言巧語第161章 李淵服氣第208章 軍神李靖第177章 形勢嚴峻第11章 萬般謀劃皆是浮雲第177章 形勢嚴峻第3章 說服,大唐邁向航海時代第一步第83章 新羅姐妹花第176章 溺水者第164章 “瘋夜叉”第30章 中秋夜宴第55章 給我突利一個面子第214章 亂起 疑惑第16章 一查到底第52章 黃雀背後的獵人第175章 救災第3章 攻城第276章 悲催的羅藝第280章 連環突擊之術第61章 走近路第25章 堵嘴第157章 百利無一害第51章 小惡劣的性格第23章 收穫巨大
第195章 搗毀營地第44章 狄家人傑第31章 白眼狼第183章 都是我羅家的人第187章 興趣相投第192章 唱雙簧第83章 新羅姐妹花第267章 無腦護犢第229章 直指長安第45章 才色**第68章 螺旋射法第50章 滾第20章 中計取城第106章 晉升大將軍第52章 黃雀背後的獵人第40章 兵不血刃第12章 君子與小人第128章 了卻心事第253章 陪李淵聊家常第225章 錯綜複雜第5章 三方密謀第41章 尉遲敬德第23章 收穫巨大第8章 大唐秦王第49章 斬首第50章 毀京觀 兵指平壤第103章 恩上心處第39章 故人到來第58章 虎嘯狼無影第48章 天可汗應該是你的第126章 險勝第43章 好戲纔剛剛開場第25章 堵嘴第214章 亂起 疑惑第2章 遇襲第101章 秦王論馬第261章 弒君謀反第21章 你快我也快第4章 妙法應對第9章 兄弟第77章 逢林莫入第40章 兵不血刃第34章 說親第59章 一石數鳥第294章 以鼓破琴第88章 匹馬襲營第59章 一切都按計劃進行第35章 早有準備第215章 殺秦王之議第17章 謀策第217章 開解平陽第68章 螺旋射法第283章 輝煌的勝利第52章 自作自受第28章 指點薛仁貴第26章 好的開始第140章 唯戰而已第260章 滿足的笑容第41章 尉遲敬德第67章 捷報傳達第235章 蠱術毒術第14章 “勝券在握”第63章 扇耳光第90章 錯漏一人第26章 你們有那個膽子?第79章 信任第24章 扯淡的理由第38章 心技一體第238章 誤會、中毒第67章 一箭雙鵰第296章 洞房花燭夜第22章 露出馬腳第54章 虯髯客的交易第42章 更有經驗第59章 一石數鳥第42章 投降第29章 花言巧語第161章 李淵服氣第208章 軍神李靖第177章 形勢嚴峻第11章 萬般謀劃皆是浮雲第177章 形勢嚴峻第3章 說服,大唐邁向航海時代第一步第83章 新羅姐妹花第176章 溺水者第164章 “瘋夜叉”第30章 中秋夜宴第55章 給我突利一個面子第214章 亂起 疑惑第16章 一查到底第52章 黃雀背後的獵人第175章 救災第3章 攻城第276章 悲催的羅藝第280章 連環突擊之術第61章 走近路第25章 堵嘴第157章 百利無一害第51章 小惡劣的性格第23章 收穫巨大
主站蜘蛛池模板: 元氏县| 七台河市| 微山县| 酒泉市| 河津市| 崇阳县| 驻马店市| 平果县| 邻水| 思南县| 长乐市| 丰原市| 石狮市| 台南市| 淮滨县| 余干县| 阜宁县| 潼南县| 巫山县| 綦江县| 静乐县| 万载县| 从江县| 英吉沙县| 邵阳市| 乌鲁木齐县| 昌平区| 宿迁市| 曲麻莱县| 九寨沟县| 喀什市| 镇远县| 九江县| 兴城市| 灌南县| 南华县| 北流市| 繁峙县| 甘南县| 织金县| 固镇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