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10章 李世民的用心

劉仁軌恭謹好學,博涉文史。他雖不擅書法,分辨不出這幅《名姬帖》是真是假,但是對於字跡的漂亮與否,還是分辨的清楚的。

這幅《名姬帖》一筆一畫,如插花舞女,低昂美容;又如美女登臺、仙娥弄影,紅蓮映水、碧沼浮霞,這細膩到極致的筆法,也只有身爲女子,書聖王羲之書法的啓蒙恩師衛鑠衛夫人能夠寫出來。如果是仿照的,也意味著仿照的人擁有衛夫人的功底。

看著劉仁軌對手中的這幅古字帖如此的推崇備至,羅士信更是疑雲大起。

王羲之的大名,羅士信是如雷貫耳。尤其是他的《蘭亭集序》被譽爲天下第一行書,是當之無愧的書中聖者,號稱書聖的人物。作爲書聖的的師傅,就算衛夫人讓青出於藍而勝於藍的王羲之超越了,也不是個簡單的人物。

古人崇尚文學,尤其是在有這方面興趣愛好的人,都以收集古代名人字畫爲樂。

就拿歷史上的李世民來說,李世民酷愛書法,以隸書見長,筆力遒勁爲一時之絕。他特別崇拜王羲之,對於王羲之所遺留下來的墨寶《蘭亭集序》動了貪念,甚至不惜以皇帝之尊,向辯才討要不成,最後行騙奪取《蘭亭集序》。作爲九五至尊,行騙取之事,也足見喜好此道之人,對於名人字畫的最求之心。

這《名姬帖》極爲貴重,先前那人影。竟然連這寶貝都不要了。

便在羅士信遲疑的時候,站在陽臺外的莫虎兒卻驚疑了一聲,伸頭往隔壁瞧了瞧。

“怎麼了?”羅士信將《名姬帖》收好。放入長木盒之內,瞧著神情古怪的莫虎兒一樣。

“啊……”莫虎兒往右瞧了瞧遲疑道:“好像是魏老大,他就在我們隔壁。”

羅士信與劉仁軌互望了一眼,眼中有著莫名的意味。

“指不定讓你猜中了!”羅士信若有所指的說著,這個外放官員,未得奉召,不許入京。這是死的規矩。

那個魏雲光作爲王君廓的心腹,固然不在約束之內,但是他在這繡鳳熾華如此豪華的地方會客。已有些不正常了。更別說長孫順德一鬧,與之會客的人,竟然爬陽臺而逃……

這豈不是明擺著是此地無銀三百兩,隔壁王二不曾偷嘛?

若非做賊心虛。《名姬帖》這樣價值千金的寶貝不慎落下了。連撿都不揀,直接跑了。

劉仁軌頷首道:“也許,是朝堂上的人物,而且地位不低。認識長孫順德,也認得大將軍。大將軍可有印象?”

羅士信搖了搖頭,對方穿著便服,他只看到一個背影,這離開了兩年多。朝堂吸收了不少的新鮮血液,有很多他不認識的。這讓朝中文武記住他一個容易。讓他一下子記得幾百號人,卻不是容易的事情。他並沒有小說中那種能夠過目不忘的逆天本事,只是一個背影也實在認不出來人是誰。

不過對方應該認得他,不然不會如此驚慌失措。

“要不要我去打聽打聽?”蘇定方自告奮勇的說著,原本這是莫虎兒最喜歡做的事情,但念及莫虎兒與魏雲光關係匪淺,也就代替他擔次任務。

羅士信搖了搖頭,道:“一切都是猜測,沒個證據,沒有必要浪費精力,還會打草驚蛇。留個心,注意一下就行了。這在不瞭解情況,沒有發生問題的時候,將事情弄大,反而是我們的不對。我這刑部尚書,還沒有將刑部正式掌控起來,還是先將刑部掌控住了,在考慮其他。這個時候,節外生枝反而不美。不過……應該有什麼陰謀正在進行著。”

東宮太子府!

李世民收到了到了中書省中書令楊恭仁送上的奏章,跟著又收到了羅士信在刑部的所作所爲,得意的大笑起來。

“怎麼樣,我沒瞧錯人吧!哈哈,馬周還沒來呢,劉德威都沒能奈何的了大將軍。這馬週一到,大將軍有了可信可用之人,劉德威又如何是他的對手?”李世民沾沾自喜的說著,當初對於羅士信的安置,李淵、李世民之間有過分歧。

李淵因爲李世民的破突厥大局,接受了讓他寶貝女兒守了兩年活寡。可將這個護犢的老頭子心疼的,突厥戰事一結束便著手安排將羅士信調回長安了。

依照他老人家的本意是將羅士信直接升爲兵部尚書,讓他執掌兵部大權。

羅士信固然年輕,可有威望有資歷還是皇親國戚,當任兵部尚書是綽綽有餘的,而李世民則覺得兵部尚書這個位子未來可以給羅士信,但是當前李靖卻是不二人選。

李靖用兵如神,治軍超凡,戰略目光尤爲長遠。李世民自己心懷天下,意圖與秦皇漢武一教高下。需要李靖這樣具有超凡戰略目光的人物在兵部這個位置上輔佐他,佈局天下。而羅士信在他看來更多是開疆擴土,披荊斬棘的刀。所以李靖比羅士信更加適合兵部尚書執掌兵部,而羅士信則退而求其次,調任爲刑部尚書。

李淵以有禪位之心,也沒有拒絕李世民的提議,在他看來羅士信這個刑部尚書大多用來過渡。就如文官政治地位到了一定境界,跟著大軍出征打仗,鍍鍍金回來晉升宰相一樣。讓羅士信擔任刑部尚書也是存著鍍金之念,在羅士信的履歷上添加一筆,增加他的政治基礎。

不只是李淵如此想,絕大多數人都是這麼想的。

這幾乎是一種習俗慣例,也沒人指望羅士信在刑部能夠幹什麼。

但是李世民卻是例外,對他極爲看好。與羅士信聊天時的態度,目的只是爲了激將而已。簡單的手段,對於羅士信這種性格的人是極爲慣用的,哪怕是他知道自己存著激將之心,也會義無反顧的踩進陷阱,這纔是羅士信。

對於李世民這份自信,就算是房玄齡、杜如晦這樣的人物都抱著遲疑的態度,不知李世民這份盲目的自信是從何而來的。他們曾指點過羅士信古文造詣,對他的文化水平有著一定的瞭解。就算士別三日當刮目相待,卻也不至於將觸手伸到刑部這方面的事情來。

結果出乎他們的預料,羅士信竟然單槍匹馬的鬧了這麼一出。在心腹馬周還未有抵達的情況下,先一步的爲自己打開了局面。

“了不起!”惜字如金的杜如晦,說了三個字。

房玄齡也嘆道:“大將軍這份隨機應變的本事,著實讓屬下想象不到,看走眼了,還是殿下英明。”

李世民自得的道:“你們呀就是不曉得吸取教訓,不看朔方之事?大將軍又豈會治世了?朔方的情況,你們又不是不瞭解,他能夠將短短年餘時間讓朔方大變樣,便是讓你們來,也未必能夠做的比他更好。”

房玄齡、杜如晦皆無言以對。

李世民冷笑道:“很多人將朔方的功績歸功於馬周,真是婦人之見。馬周如此人物,能夠心甘情願對大將軍效力,這便是大將軍的能力。一個擅於發掘人才,擅於培養人才,擅於運用人才的人,就算什麼也不會,一樣能夠勝任任何職位。大將軍就是這樣的人,別說是給他一個有父皇有我給他撐腰的刑部,就算給他丟在叫天不應叫地不靈的深山老林,他也能跟山中的猴子打成一片,活的有滋有味。”

“陛下英明!”房玄齡、杜如晦齊聲說道,也不得不服,李世民這用人識人的本事,即便才智如他們者,也無法窺知一二。

“只是可惜啊!”李世民突然長嘆了一聲:“劉德威還是個人才,若大將軍能夠改變他的看法,到可以大用。不然此人就算有張良、諸葛之才,也不堪大用。”

原來李世民在執掌尚書省的時候便發現了刑部有劉德威這一號人物,劉德威此人有人說他鐵面無私,也有人說他刻板不近人情。一切只因爲他的剛正不阿,秉公執法,讓刑部以及大理寺上下無不敬佩。

李世民也有心提拔,將之視爲刑部尚書的不二人選,但是很快他發現劉德威有著可怕的思想。因天下大亂,李唐對於人才的需求,如同曹操一樣,不拘一格,只要有一技之長,不論品行如何,一律收容。但隨著天下太平,弊端也得以顯現。很多私德有虧卻有功社稷朝廷的人物因本性難改,行不法之事。

劉德威便覺得朝中這類人大有存在,從小缺乏教養,凡事隨意而行,理當重用那些有教養出生高貴的人爲官,方能造福一方。

如此想法令李世民驚愕之餘也產生危機感,劉德威有這番念頭,若是由他成長,影響他人,豈不引發勢族與寒門的相互攻伐?

果斷用不得。

李世民即將成爲大唐的新皇帝,他需要一個可以信任的人坐鎮刑部,以預防皇權交替而衍生的重重問題。

羅士信正好立下大功,爲人剛直不阿,不畏強權,能力也無問題,無疑是最佳的人選。

李世民想著昔年的心腹王君廓前段時間暗自給他的密信,眼中閃過一絲血腥氣……

ps:??不知不覺五點了,睡覺去...

第51章 真正的敵人第49章 跟老子比橫第55章 小日本的胃口與算計第31章 跪獻傳國玉璽第97章 藏兵谷第14章 “勝券在握”第53章 天下第一豪俠第48章 人馬俱碎第47章 立威第11章 願聽大總管號令第48章 人馬俱碎第13章 擒敵第220章 當自己是羅士信?第38章 鐵面羅第116章 巧辯第275章 不做死,不會死第172章 確實需要降降火第57章 前嫌盡釋第159章 丟糞坑 押上來第1章 新官上任第236章 鄭麗琬歸來第22章 李靖的詭異舉動第180章 李建成 李世民的選擇第260章 滿足的笑容第98章 三個遺憾第236章 鄭麗琬歸來第270章 玩過火了第31章 白眼狼第250章 狩獵(上)第44章 狄家人傑第17章 歷史改變第50章 斬盡殺絕第271章 許爲太子第190章 巧遇杜伏威第94章 手刃“軍神”第76章 異域同胞第26章 好的開始第9章 兄弟第51章 小惡劣的性格第208章 軍神李靖第257章 羅士信的目標,野望第8章 小小的異樣第11章 羅士信求見第125章 巔峰對決第139章 因爲簡單,所以感動第177章 形勢嚴峻第71章 一肩挑下第98章 三個遺憾第42章 更有經驗第3章 草原紛爭第40章 變革第10章 李世民的用心第27章 平陽駕到第22章 突厥打獵回來第19章 竟然是她第9章 向羅藝求助第47章 圖謀不軌第227章 李世民夜訪與紅帖子第116章 巧辯第53章 羅士信戰五行遁術第8章 修書求賢第211章 登城之戰第270章 玩過火了第56章 想要個孩子第65章 壯志雄心第192章 唱雙簧第190章 巧遇杜伏威第99章 返回北平 秦王迎接第26章 鄭家有女第210章 一日太多,只須半日第149章 投降第77章 逢林莫入第29章 花言巧語第36章 勝利果實第48章 援兵抵達 甕中之鱉第13章 虛張聲勢 聲東擊西第37章 夫妻殊榮第40章 唐軍入城第234章 刺殺羅士信第292章 迎親第32章 平陽出場第299章 李世民的用意第5章 慶州都督羅士信第118章 齊王囂張第190章 巧遇杜伏威第42章 更有經驗第46章 巨漢的挑釁第5章 慶州都督羅士信第140章 唯戰而已第30章 中秋夜宴第105章 後悔的李建成第14章 契吳山馬賊第52章 擬定對策 故人求見第3章 攻城第195章 搗毀營地第53章 論功行賞第33章 穩定不拖後腿的大後方亦是取勝關鍵第40章 變革第202章 鎮服第179章 殿下選誰?
第51章 真正的敵人第49章 跟老子比橫第55章 小日本的胃口與算計第31章 跪獻傳國玉璽第97章 藏兵谷第14章 “勝券在握”第53章 天下第一豪俠第48章 人馬俱碎第47章 立威第11章 願聽大總管號令第48章 人馬俱碎第13章 擒敵第220章 當自己是羅士信?第38章 鐵面羅第116章 巧辯第275章 不做死,不會死第172章 確實需要降降火第57章 前嫌盡釋第159章 丟糞坑 押上來第1章 新官上任第236章 鄭麗琬歸來第22章 李靖的詭異舉動第180章 李建成 李世民的選擇第260章 滿足的笑容第98章 三個遺憾第236章 鄭麗琬歸來第270章 玩過火了第31章 白眼狼第250章 狩獵(上)第44章 狄家人傑第17章 歷史改變第50章 斬盡殺絕第271章 許爲太子第190章 巧遇杜伏威第94章 手刃“軍神”第76章 異域同胞第26章 好的開始第9章 兄弟第51章 小惡劣的性格第208章 軍神李靖第257章 羅士信的目標,野望第8章 小小的異樣第11章 羅士信求見第125章 巔峰對決第139章 因爲簡單,所以感動第177章 形勢嚴峻第71章 一肩挑下第98章 三個遺憾第42章 更有經驗第3章 草原紛爭第40章 變革第10章 李世民的用心第27章 平陽駕到第22章 突厥打獵回來第19章 竟然是她第9章 向羅藝求助第47章 圖謀不軌第227章 李世民夜訪與紅帖子第116章 巧辯第53章 羅士信戰五行遁術第8章 修書求賢第211章 登城之戰第270章 玩過火了第56章 想要個孩子第65章 壯志雄心第192章 唱雙簧第190章 巧遇杜伏威第99章 返回北平 秦王迎接第26章 鄭家有女第210章 一日太多,只須半日第149章 投降第77章 逢林莫入第29章 花言巧語第36章 勝利果實第48章 援兵抵達 甕中之鱉第13章 虛張聲勢 聲東擊西第37章 夫妻殊榮第40章 唐軍入城第234章 刺殺羅士信第292章 迎親第32章 平陽出場第299章 李世民的用意第5章 慶州都督羅士信第118章 齊王囂張第190章 巧遇杜伏威第42章 更有經驗第46章 巨漢的挑釁第5章 慶州都督羅士信第140章 唯戰而已第30章 中秋夜宴第105章 後悔的李建成第14章 契吳山馬賊第52章 擬定對策 故人求見第3章 攻城第195章 搗毀營地第53章 論功行賞第33章 穩定不拖後腿的大後方亦是取勝關鍵第40章 變革第202章 鎮服第179章 殿下選誰?
主站蜘蛛池模板: 芦山县| 三原县| 宁蒗| 邵阳市| 秦安县| 泽州县| 宁乡县| 海宁市| 建德市| 昭通市| 获嘉县| 新蔡县| 古交市| 泾阳县| 巴中市| 米易县| 汤原县| 铜山县| 冕宁县| 辽宁省| 搜索| 涞水县| 桦甸市| 海原县| 土默特右旗| 秦安县| 炉霍县| 鹰潭市| 喀喇沁旗| 鸡泽县| 阿尔山市| 乌兰察布市| 二连浩特市| 龙州县| 肇州县| 盐池县| 如皋市| 加查县| 富川| 马公市| 积石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