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123回 討西域奇兵降伊吾,伐東夷戰(zhàn)船攻琉求

揚州王府的院子裡,三三兩兩站了不少文武官員,一個個低聲私語,無人敢嬉笑風聲,話語間不時張望著北面的臥房。

河間王楊弘已經(jīng)病重數(shù)日,六七個醫(yī)官站在外屋,愁眉不展,一股苦楚的中藥的味道依然還在屋中迴盪著。

長子楊慶、洞主那牙、海師何蠻、水軍主將朱寬四人在裡間屋,圍坐在河間王的病榻旁邊,時刻聽候著楊弘的差遣吩咐。

病榻上臥病的河間王楊弘已經(jīng)無力坐起,外傷不愈,內(nèi)疾復發(fā),泛紫的嘴脣、深陷的眼窩,蒼黃的臉龐,讓所有人都倍感擔憂。

楊弘環(huán)視著身邊的四個人,先對那牙說道:“洞主……”

“老王爺……”那牙探過身子,靠近牀前,等候吩咐。

楊弘道:“孤王把洞主帶到中原,教之文字,傳之禮儀,只爲將來開化島民,宏大皇恩,如今洞主與我等無二,等收復夷州諸島,洞主務必勸農(nóng)修學,教化百姓。”

“老王爺訓喻,那牙永記不忘!”

楊弘點了點頭,眼神又落在何蠻身上,何蠻也探過身子傾聽,楊弘道:“老弟呀,這裡也就你能和孤王稱兄道弟了。”

“老王爺……”何蠻忍不住老淚縱橫,深深握住了楊弘的雙手。

“你雖是陳國降將,但力排衆(zhòng)議,極力主張收復夷州,統(tǒng)一之功在衆(zhòng)人之上。孤王知命,我死之後,你爲東征主帥,節(jié)制江東、嶺南兩路水師,勿負君恩!”

“老王爺…….”何蠻臉脹得通紅,忍不住哭了起來。

何蠻回到凳子上,楊弘又召喚大將朱寬,“歡斯曾狂言,沒有三萬人馬登岸,休談收復夷州。如今三萬人馬湊齊了,你兌現(xiàn)不了承諾,休在返回大陸。”

“千歲放心,末將肝腦塗地,也要蕩平夷州!”

“嗯……”

看著朱寬咬碎牙根,志如磐石的決心,楊弘蒼白的臉上泛起了一絲欣慰。最後,楊弘命長子楊慶去取筆墨。

朱寬道:“千歲起身不便,就讓人代寫吧。”

“不,孤王親筆擬奏章,請旨開戰(zhàn)。慶兒給爲父舉紙。”

楊慶雙手舉著一張紙,朱寬潤好筆墨,將毛筆交於躺在牀上的楊弘,楊弘擡筆憋足力氣,洋洋灑灑,一氣呵成,寫下了一道奏疏。

寫罷之後,楊弘長談一口氣,說道:“快去交與皇上,孤王熬不過這個年了,但收復夷州的大事不能拖延。”

楊慶兩眼迸淚,哭泣道:“父王病重,還是留下孩兒盡孝吧。”

“你混賬,”楊弘劇烈的咳了幾聲,指著楊慶斥道:“孤王是兩朝忠臣,幾時有人這麼個逆子,快快去送!”

“是……”楊慶剛轉身要走,又轉身回來,哭著說道:“父王,您可一定要等到皇上的詔書啊!”言罷,奔跑著出了臥房。

就是這樣,楊慶帶著幾個侍衛(wèi),由運河北上東都,又換乘八百里快馬,日夜兼程,過嘉峪關,直奔河西走廊,到達張掖府,這才面見到蕭皇后。

在張掖行宮,楊慶訴說完河間王楊弘的病情,便拿出那份親筆奏章,此時諸葛穎、陰世師也奉命趕到行宮。

蕭皇后細細看了一番,便交與陰世師,眼神中帶著一絲沉重,說道:“哀家看不下去,還是將軍讀吧。”

陰世師展開奏疏,二眉緊皺,細細讀道:

“自吾皇登基以來,抵禦突厥進犯、剿滅北齊殘部、伐陳統(tǒng)一南北、招安嶺南六郡、收復南越交趾、營建東都、貫通運河、重興佛教、開科取士、南下江都、西征西域,此功德無量,秦皇漢武也不能比擬。而今討伐琉求,收復夷州,大戰(zhàn)在即,奈何老臣箭瘡難愈,舊病纏身,只恐再難出徵。弱水三千,只差橫舟一渡;孤島迴歸,惟有跨海動武。老臣深知,彌留之際,戰(zhàn)機方來,故而請旨開戰(zhàn)!

人之將死,其言也善。今見中原百姓徭役沉重,苦不堪言,老臣冒死進言,收復夷州之後,統(tǒng)一大業(yè)已成,皇上功蓋千古,無人能及。望陛下偃武興文,修生養(yǎng)民,廣施恩惠,永保社稷,成就千古一帝,陛下神武英明,必能獨步古今。老臣雖死之日,猶生之年。”

蕭珺聽罷這道奏疏,看著陰世師雙手抖顫,不覺淚水已奪目而出,感慨萬千,嘆道:“老千歲披肝瀝膽、鞠躬盡瘁,忠心可鑑。”

楊慶“撲通”跪到,眼含熱淚說道:“父王知想在臨終之前,等到陛下傳旨決戰(zhàn)的詔書。”

陰世師趕忙扶起楊慶,蕭皇后二眉緊鎖,難言道:“陛下已出玉門關,這可如何是好?”

只見諸葛穎作揖說道:“眼下十萬火急,只能請娘娘降懿旨訓示。”

蕭皇后有些遲疑,看了看幾個人眼神,衆(zhòng)人都望著蕭皇后表態(tài),蕭皇后問道:“軍政大事,讓哀家傳旨,是否欠妥?”

諸葛穎道:“事出緊急,皇上不在,臣等惟娘娘懿旨是尊。”

“臣也同意。”陰世師說。

楊慶作揖道:“父王恐怕也不能再等了。”

蕭珺望龍書案踱了幾步,又停住言道:“收復收復夷州諸島,乃是陛下夙願,哀家自當代筆擬旨。”遂喚過來陳婤,命準備筆墨,草擬懿旨。

蕭珺思量片刻,提筆寫下一道懿旨,交予楊慶,並叮囑道:“哀家再發(fā)一道懿旨,同時送往嶺南水師,旨到令行。”

“末將明白!”

楊慶封好懿旨,片刻不留,拜別蕭皇后,立刻返回江東。真可謂:

萬里折返不停蹄,只爲東海戰(zhàn)火急。

三載苦心盼今朝,千日養(yǎng)兵待奔襲。

浩浩東海難平復,嫋嫋狼煙欲東移。

收復臺灣非是夢,諸島遍插大隋旗。

東海枕戈待戰(zhàn),西域的隋軍也依舊馬不停蹄,伊吾國(今新疆哈密)原以爲有高山荒漠,險要阻隔,可以做屏障,萬沒想到,薛世雄依靠六十五頭駱駝突過大漠,進兵神速,勢如天降。

隋大業(yè)五年、公元609年一月,薛世雄率孤軍渡過沙漠,兵臨伊吾城下,伊吾人聞風喪膽,驚恐萬分,不戰(zhàn)而降,伊吾隨即納入大隋版圖,西域各國相繼畏懼,紛紛納表稱臣。

坐在伊吾國帶有異域風情的宮殿裡,隋煬帝左顧右盼還有些不習慣。隨行將官分列兩側,交頭接耳,品評著這西域?qū)m廷。

隋煬帝悠閒的拍了拍寶座扶手,問道衆(zhòng)人:“如今伊吾收復,西域諸國早已是人人自危,他們徹底怕了朕。”

虞世基讚道:“陛下不費吹灰之力,就把伊吾國從西域版圖上勾掉,這功績勝過漢武帝十倍吶。”

宇文述也作揖道:“吾皇雄才大略,臣等自愧不如啊。”

虞世基、宇文述一邊一個,奉承著拍馬屁,令隋煬帝十分得意,便問道:“各位愛卿,眼下之計,是進是退?”

大將軍麥鐵杖言道:“依末將之見,不如一鼓作氣,打到高昌國,收復整個西域。”

衆(zhòng)武將個個摩拳擦掌,請兵出戰(zhàn),楊廣沉思一番言道:“剿滅吐谷渾是爲肅清河西走廊,討伐伊吾是爲打通絲綢之路。如今兩件事都做到了,朕還指望著和西域諸國通商互市,富國富民呢。”

宇文述讚道:“陛下高瞻遠矚,深謀遠慮,臣等萬分仰慕。”後面虞世基等文武衆(zhòng)臣也跟著交口稱讚。

衆(zhòng)人正爲隋煬帝的遠大藍圖,說得起興,兵部尚書段文振,急匆匆來到殿前,作揖奏道:“啓奏陛下,皇后娘娘派人急報,河間王病危。”

“哦?”隋煬帝一驚,站起身來,說道:“朕的半壁江山不能沒有皇叔,討伐琉求在即,朕不能不顧後院。”

隋煬帝有了休戰(zhàn)收兵的心情,這可難得一見,宇文述趁機言道:“陛下打通西域,應恩威並濟,吐谷渾、伊吾先後剿平,西域小國已知厲害,不如朝會各國,讓他們納貢稱臣,永奉天子。”

宇文述一席話,正合心意,隋煬帝道:“傳諭西域諸國,天子爲蕃人交易懸遠,故而設置城郡,這纔打通西域。”遂傳下旨意,設置西海(今青海湖西岸)、河源(今青海湖南岸)、鄯善(今新疆羅布泊)、且末(今新疆且末縣)四郡,調(diào)發(fā)戍卒,大興屯田,以捍衛(wèi)西域商路。這纔是;

大隋恩威震西壤,收復青海拓新疆。

隆隆鐵蹄至此駐,絲綢之路復通商。

西域大捷,隋軍收兵,不做細說。單講楊慶快馬加鞭,日夜兼程,趕回了淮南揚州府。剛到府門便看到白幡高挑,素縞懸掛,若非喪事,豈能如此?

“不好!”

楊慶扔掉馬鞭,跑進府內(nèi),只見正院的客廳已經(jīng)佈置成靈堂,王府家眷一個個跪地痛哭,何滿、朱寬、那牙以及所屬將官都頭帶著白練,一舉棺槨擺放正中,堂上靈位寫的正是“大隋河間王楊弘之位”。

“父王——!”

楊慶一聲喊叫,傳來陣陣哭泣,何蠻、那牙、朱寬等人,俱已戴孝守靈,楊慶一頭撲倒河間王楊弘靈柩前,跪地哀鳴,失聲痛哭。

何蠻、朱寬趕忙拉起楊慶,攙扶安慰道:“公子節(jié)哀,公子節(jié)哀。”

“我父王何時病故?”

“昨夜二更,老千歲晏駕。”

楊慶解下身上包袱,捧在眼前,哭訴道:“父王,孩兒請來旨意,你爲何不等到今天,就撒手人寰了......”

何蠻扶起來楊慶,一旁接過包袱,問道:“皇上怎麼說?”

楊慶擦拭了眼淚,說道:“皇上已出玉門關西征,皇后娘娘坐朝,留守大臣唯皇后懿旨是遵。”

何蠻打開懿旨細細看了看,朱寬問道:“娘娘怎麼說?”

何蠻把懿旨交給朱寬,說道:“傳令三軍,兩日後起錨出海!”

兩日之後,河間王楊弘入殮埋葬,江東水師,三軍戴孝,爲老王爺送葬。祭奠之後,何蠻拿出蕭皇后懿旨,對衆(zhòng)將士喊道:“皇上遠征西域,三軍當以皇后懿旨是遵:

走馬出江遊,浩淼付東流,皇威隔海望,東吳有夷州。

開基西北境,列勳東南候。文治賴僕射,武功有千牛。

提劍興縱起,止戈方自羞。久懷凌霄志,而今討琉求。

旌鼓遙萬里,功業(yè)傳千秋。若爲男兒身,躍馬踏海溝。”

讀罷此懿旨,衆(zhòng)人心生感慨,將士羣情激昂。海師何蠻傳下將令,全軍登船,宣戰(zhàn)琉求國。隋大業(yè)五年、公元609年正月,大將何蠻、朱寬統(tǒng)率江東水師,共計兩萬出兵馬,由長江口東征,沿高華島(今*)奔赴夷州。開始了歷史上第二次收復臺灣。

五日之後,皇后懿旨也傳到嶺南,嶺南水師隨即發(fā)兵,陳棱、張鎮(zhèn)周率一萬水軍,戰(zhàn)船百艘,出兵義安(廣東潮州),兩路舟師南北夾擊對夷州諸島形成合圍之勢。

陳棱、張鎮(zhèn)周統(tǒng)率嶺南水軍出海,海上劈波斬浪,不見盡頭,行駛了兩日,衆(zhòng)將官站在船頭觀瞧,陳棱頗有些焦慮,問道張鎮(zhèn)周:“我們已經(jīng)航行了兩天,不知何時才能到達夷州島。”

張鎮(zhèn)周道:“從航圖和風向來看,前方應到一鯤身島。”

“一鯤身島?”

“是啊,一鯤身島在大陸和夷州島之間,兩岸的漁民爲方便交易,習慣在一鯤身島做買賣。此番東征,必先取一鯤身島。”

“嗯。”陳棱立刻傳下軍令,命船隊加速前行,直奔一鯤身島。

穿過一陣陣巨浪,一個小小的島嶼呈現(xiàn)在衆(zhòng)人眼前,似乎還有一些小漁船在島嶼周圍來來往往,張鎮(zhèn)周打眼望去,指著小島方向說道:“陳將軍,前面便是一鯤身島。”

“傳令各船,速在一鯤身島登陸。”

旗艦戰(zhàn)船的桅桿上旗手一陣旗語,衆(zhòng)多戰(zhàn)船一字排開,直逼一鯤身島。漸漸迫近,一陣喧囂聲傳來,島上百姓還不知是大隋的水軍殺來,竟以爲是大陸來做交易的商船,諸多百姓紛紛拿著貨物雲(yún)集島邊期待交易。

戰(zhàn)船紛紛靠岸,巨大的船板搭到岸邊,隋軍將士刀槍林立,蜂擁而出,渴望交易的島民,嚇得四散而亂,島上有一隊琉求國的兵士,見島民大亂,一羣官軍登岸,分別拔出彎刀,堵截上來。

陳棱、張鎮(zhèn)周站在船頭,遠遠望去,看見一羣散亂的守島兵士,前來應戰(zhàn)。張鎮(zhèn)周大聲喝道:“鳴炮開戰(zhàn)!”

“嗒、嗒……”幾聲信炮,打響天空,朵朵煙霧如雲(yún)散開,隋軍將士聞炮而進直撲琉求兵。琉求國哪裡見過信炮,以爲是天公震怒,還未交戰(zhàn),就已經(jīng)心慌意亂。

隋軍將士一鼓作氣,把迎戰(zhàn)的琉求兵衝得七零八落,雙方混戰(zhàn)廝殺,一場好鬥。真可謂:

大浪興風不可收,勿將戰(zhàn)船當商郵。

三聲信炮竄天起,隋軍威風掃琉求。

波濤不飲灘頭血,孤島難埋英雄頭。

一鼓作氣攻臺澎,鐵騎渡海踏夷州。

第56回 河間王姑蘇擒樊猛,東海兵吳縣斬蕭瓛第49回 寄兵詩孔範再遣書,戰(zhàn)延州五牙破水寨第88回 裴文安急諫渡黃河,麥鐵杖惡戰(zhàn)蒲津關第106回 探東海何蠻返洛陽,遊揚州一下江都宮第164回 託忠良搭救遺腹子,戰(zhàn)童山兩家折兵將第167回 討叛軍王薄走聊城,哄賊子家僕探蕭後第153回 竇建德河間襲隋營,堯君素西京傳懿旨第68回 重興佛院三請智顗,木舍訪賢潘徽獻計第51回 韓擒虎俘敵收南豫,來護兒斬將震丹陽第168回 蕭美娘二番封皇后,孫安祖詐敗唬許王第116回 入京師易服邀洞主,討西海親征比漢武第112回 虞世基參劾斬忠臣,小縣令衙門斗陳棱第62回 梅嘴山梟首吳世華,橫浦關計收麥鐵杖第45回 伐陳國三軍進淮南,謀換帥密奏入關中第77回 做草房巫術咒楊廣,抄東宮問罪廢太子第13回 晉王爺求賢邀諸葛,蕭王妃無才惹獨孤第178回 二度南征圖謀復辟,三服毒丸可汗歸天第81回 宣文殿太子擒燕榮,仁壽宮蕭妃傳密信第105回 乾陽殿賢才對詩篇,雲(yún)霄堂太子命歸天第141回 隋煬帝三徵高句麗,蕭皇后重逢楊伯醜第133回 諸葛穎遺計救敗軍,魚俱瓚虐俘犯皇后第148回 出僞證冤案斬李渾,進諫言暴君殺忠臣第17回 會五王塞北起雄兵,襲少帥突厥換將旗第23回 衆(zhòng)皇親赴宴寧安殿,太子妃嫉生秀春園第147回 散流言雁門解重圍,說讖語刑房誘口供第108回 演百戲唬弄倭使者,赴檀洞土王宴隋臣第135回 二徵高麗隋主催糧,叛軍起兵謀反黎陽第61回 諸葛穎反間懸咒詩,鄱陽王自戕圍帥帳第172回 齊善行巧計助佳緣,蕭美娘三封皇貴妃第28回 假書信青州催兵糧,真刺客魏州刺王妃第181回 連環(huán)計牛羊燒雁門,折勇將突厥圍馬邑第141回 隋煬帝三徵高句麗,蕭皇后重逢楊伯醜第110回 出塞北揚威會部盟,巡長城密議修馳道第154回 涑水河暴雨退隋兵,風陵渡單騎戰(zhàn)唐軍第191回 編隋書魏徵訪楊府,寫頌歌蕭氏遊河東第154回 涑水河暴雨退隋兵,風陵渡單騎戰(zhàn)唐軍第133回 諸葛穎遺計救敗軍,魚俱瓚虐俘犯皇后第169回 接內(nèi)應王薄引夏兵,歸長安蘇威哭舊主第115回 避颱風退兵反大陸,擴宮室拒諫貶忠臣第97回 橫渡南海討伐林邑,盤鬥蛇寨兩戰(zhàn)隋師第22回 送行宴色賊戲王妃,竹舍茶術士說富貴第78回 探禁地楊廣演情親,改年號文帝換儲君第185回 蕭太后臨陣換主將,隋唐軍激戰(zhàn)惡陽山第72回 修宮宇暴政掠民夫,送綢緞泄密說要案第83回 隋煬帝即位登至尊,雲(yún)定興滅親求仕途第3回 東平王臨終送孤女,西樑國降旨平兇宅第148回 出僞證冤案斬李渾,進諫言暴君殺忠臣第58回 宣文殿羣賞有功臣,御書房同議南征帥第156回 成象殿進諫述志賦 瓊花池吟詩獻歲宴第44回 呈密奏裴忌獻地圖,誤軍機楊勇失兵權第68回 重興佛院三請智顗,木舍訪賢潘徽獻計第148回 出僞證冤案斬李渾,進諫言暴君殺忠臣第57回 隋太子巧言召兄弟,晉王妃牛車救公主第148回 出僞證冤案斬李渾,進諫言暴君殺忠臣第102回 蕭皇后贈笛逼饞臣,越國公求死做遺詩第22回 送行宴色賊戲王妃,竹舍茶術士說富貴第67回 戰(zhàn)丹陽棒殺許飛雄,訪高僧二進光宅寺第144回 王伏寶誤闖高雞泊,竇建德刺駕馬到崮第32回 逸香閣色賊戲蕩婦,宣文殿悍妻告御史第167回 討叛軍王薄走聊城,哄賊子家僕探蕭後第96回 衛(wèi)文升易服返寧陵,隋煬帝賞梅遊東園第184回 長安城僞裝十里兵,渭水河誓血白馬盟第136回 魚俱羅殺宮起異志,樊子蓋斬將立威名第35回 遊訪關中蕭瑒報憂,王府家宴公主傳情第57回 隋太子巧言召兄弟,晉王妃牛車救公主第11回 苦肉計詐取晉王心,特色禮謀劃宛城遊第6回 江陵城誤撞太子駕,望江樓密談興亡策第17回 會五王塞北起雄兵,襲少帥突厥換將旗第91回 漢王獻城叛軍覆滅,蕭後祈福華山遇襲第190回 絕情詩婉拒突厥主,罵史官怒斥孔穎達第125回 訪漢儒火燒花草陣,吞琉求收復夷州島第10回 觀江景易袍結兄弟,乘夜色巧設脫身計第150回 宴江都蕭皇后動怒,送布鞋宇文述亡疾第98回 大黃山縱火驅(qū)毒蛇,闍黎江深坑陷戰(zhàn)象第99回 送急章皇后探宣華,斬妖僧隋軍收交趾第67回 戰(zhàn)丹陽棒殺許飛雄,訪高僧二進光宅寺第33回 百官朝會恩怨難分,東宮議政奸臣奏本第64回 哭南朝女豪傑歸順,訴東宮太子妃告狀第45回 伐陳國三軍進淮南,謀換帥密奏入關中第3回 東平王臨終送孤女,西樑國降旨平兇宅第130回 長城賦詩一徵高麗,勇渡遼河血戰(zhàn)強敵第12回 宇文述探訪寶光閣,蕭王妃祭掃皇后祠第31回 攀林澗太子邀神算,寧安殿蕭妃二進宮第15回 宋嬤嬤戒尺興家法,宇文述獻策請北伐第135回 二徵高麗隋主催糧,叛軍起兵謀反黎陽第147回 散流言雁門解重圍,說讖語刑房誘口供第30回 起譁變趙修羅降隋,薦賢能司天監(jiān)舉才第86回 屈突通遞送假遺詔,慕容遐急傳真檄文第123回 討西域奇兵降伊吾,伐東夷戰(zhàn)船攻琉求第53回 德教殿淫詞戲臣妻,白土崗放煙阻頑敵第98回 大黃山縱火驅(qū)毒蛇,闍黎江深坑陷戰(zhàn)象第33回 百官朝會恩怨難分,東宮議政奸臣奏本第86回 屈突通遞送假遺詔,慕容遐急傳真檄文第171回 萬春宮使臣說密事,武強縣文武鬧分歧第176回 聚漢民蕭珺走定襄,御唐兵突厥掠晉陽第59回 封帥位楊廣再復職,赴家宴陳主重團圓第27回 高寶寧三將襲隋營,趙修羅糊塗被放生第47回 江總賦詩遣書勵兵,楊素盼雪鐵騎過江第49回 寄兵詩孔範再遣書,戰(zhàn)延州五牙破水寨第63回 送犀杖兩拒隋使臣,入番州三訪冼夫人
第56回 河間王姑蘇擒樊猛,東海兵吳縣斬蕭瓛第49回 寄兵詩孔範再遣書,戰(zhàn)延州五牙破水寨第88回 裴文安急諫渡黃河,麥鐵杖惡戰(zhàn)蒲津關第106回 探東海何蠻返洛陽,遊揚州一下江都宮第164回 託忠良搭救遺腹子,戰(zhàn)童山兩家折兵將第167回 討叛軍王薄走聊城,哄賊子家僕探蕭後第153回 竇建德河間襲隋營,堯君素西京傳懿旨第68回 重興佛院三請智顗,木舍訪賢潘徽獻計第51回 韓擒虎俘敵收南豫,來護兒斬將震丹陽第168回 蕭美娘二番封皇后,孫安祖詐敗唬許王第116回 入京師易服邀洞主,討西海親征比漢武第112回 虞世基參劾斬忠臣,小縣令衙門斗陳棱第62回 梅嘴山梟首吳世華,橫浦關計收麥鐵杖第45回 伐陳國三軍進淮南,謀換帥密奏入關中第77回 做草房巫術咒楊廣,抄東宮問罪廢太子第13回 晉王爺求賢邀諸葛,蕭王妃無才惹獨孤第178回 二度南征圖謀復辟,三服毒丸可汗歸天第81回 宣文殿太子擒燕榮,仁壽宮蕭妃傳密信第105回 乾陽殿賢才對詩篇,雲(yún)霄堂太子命歸天第141回 隋煬帝三徵高句麗,蕭皇后重逢楊伯醜第133回 諸葛穎遺計救敗軍,魚俱瓚虐俘犯皇后第148回 出僞證冤案斬李渾,進諫言暴君殺忠臣第17回 會五王塞北起雄兵,襲少帥突厥換將旗第23回 衆(zhòng)皇親赴宴寧安殿,太子妃嫉生秀春園第147回 散流言雁門解重圍,說讖語刑房誘口供第108回 演百戲唬弄倭使者,赴檀洞土王宴隋臣第135回 二徵高麗隋主催糧,叛軍起兵謀反黎陽第61回 諸葛穎反間懸咒詩,鄱陽王自戕圍帥帳第172回 齊善行巧計助佳緣,蕭美娘三封皇貴妃第28回 假書信青州催兵糧,真刺客魏州刺王妃第181回 連環(huán)計牛羊燒雁門,折勇將突厥圍馬邑第141回 隋煬帝三徵高句麗,蕭皇后重逢楊伯醜第110回 出塞北揚威會部盟,巡長城密議修馳道第154回 涑水河暴雨退隋兵,風陵渡單騎戰(zhàn)唐軍第191回 編隋書魏徵訪楊府,寫頌歌蕭氏遊河東第154回 涑水河暴雨退隋兵,風陵渡單騎戰(zhàn)唐軍第133回 諸葛穎遺計救敗軍,魚俱瓚虐俘犯皇后第169回 接內(nèi)應王薄引夏兵,歸長安蘇威哭舊主第115回 避颱風退兵反大陸,擴宮室拒諫貶忠臣第97回 橫渡南海討伐林邑,盤鬥蛇寨兩戰(zhàn)隋師第22回 送行宴色賊戲王妃,竹舍茶術士說富貴第78回 探禁地楊廣演情親,改年號文帝換儲君第185回 蕭太后臨陣換主將,隋唐軍激戰(zhàn)惡陽山第72回 修宮宇暴政掠民夫,送綢緞泄密說要案第83回 隋煬帝即位登至尊,雲(yún)定興滅親求仕途第3回 東平王臨終送孤女,西樑國降旨平兇宅第148回 出僞證冤案斬李渾,進諫言暴君殺忠臣第58回 宣文殿羣賞有功臣,御書房同議南征帥第156回 成象殿進諫述志賦 瓊花池吟詩獻歲宴第44回 呈密奏裴忌獻地圖,誤軍機楊勇失兵權第68回 重興佛院三請智顗,木舍訪賢潘徽獻計第148回 出僞證冤案斬李渾,進諫言暴君殺忠臣第57回 隋太子巧言召兄弟,晉王妃牛車救公主第148回 出僞證冤案斬李渾,進諫言暴君殺忠臣第102回 蕭皇后贈笛逼饞臣,越國公求死做遺詩第22回 送行宴色賊戲王妃,竹舍茶術士說富貴第67回 戰(zhàn)丹陽棒殺許飛雄,訪高僧二進光宅寺第144回 王伏寶誤闖高雞泊,竇建德刺駕馬到崮第32回 逸香閣色賊戲蕩婦,宣文殿悍妻告御史第167回 討叛軍王薄走聊城,哄賊子家僕探蕭後第96回 衛(wèi)文升易服返寧陵,隋煬帝賞梅遊東園第184回 長安城僞裝十里兵,渭水河誓血白馬盟第136回 魚俱羅殺宮起異志,樊子蓋斬將立威名第35回 遊訪關中蕭瑒報憂,王府家宴公主傳情第57回 隋太子巧言召兄弟,晉王妃牛車救公主第11回 苦肉計詐取晉王心,特色禮謀劃宛城遊第6回 江陵城誤撞太子駕,望江樓密談興亡策第17回 會五王塞北起雄兵,襲少帥突厥換將旗第91回 漢王獻城叛軍覆滅,蕭後祈福華山遇襲第190回 絕情詩婉拒突厥主,罵史官怒斥孔穎達第125回 訪漢儒火燒花草陣,吞琉求收復夷州島第10回 觀江景易袍結兄弟,乘夜色巧設脫身計第150回 宴江都蕭皇后動怒,送布鞋宇文述亡疾第98回 大黃山縱火驅(qū)毒蛇,闍黎江深坑陷戰(zhàn)象第99回 送急章皇后探宣華,斬妖僧隋軍收交趾第67回 戰(zhàn)丹陽棒殺許飛雄,訪高僧二進光宅寺第33回 百官朝會恩怨難分,東宮議政奸臣奏本第64回 哭南朝女豪傑歸順,訴東宮太子妃告狀第45回 伐陳國三軍進淮南,謀換帥密奏入關中第3回 東平王臨終送孤女,西樑國降旨平兇宅第130回 長城賦詩一徵高麗,勇渡遼河血戰(zhàn)強敵第12回 宇文述探訪寶光閣,蕭王妃祭掃皇后祠第31回 攀林澗太子邀神算,寧安殿蕭妃二進宮第15回 宋嬤嬤戒尺興家法,宇文述獻策請北伐第135回 二徵高麗隋主催糧,叛軍起兵謀反黎陽第147回 散流言雁門解重圍,說讖語刑房誘口供第30回 起譁變趙修羅降隋,薦賢能司天監(jiān)舉才第86回 屈突通遞送假遺詔,慕容遐急傳真檄文第123回 討西域奇兵降伊吾,伐東夷戰(zhàn)船攻琉求第53回 德教殿淫詞戲臣妻,白土崗放煙阻頑敵第98回 大黃山縱火驅(qū)毒蛇,闍黎江深坑陷戰(zhàn)象第33回 百官朝會恩怨難分,東宮議政奸臣奏本第86回 屈突通遞送假遺詔,慕容遐急傳真檄文第171回 萬春宮使臣說密事,武強縣文武鬧分歧第176回 聚漢民蕭珺走定襄,御唐兵突厥掠晉陽第59回 封帥位楊廣再復職,赴家宴陳主重團圓第27回 高寶寧三將襲隋營,趙修羅糊塗被放生第47回 江總賦詩遣書勵兵,楊素盼雪鐵騎過江第49回 寄兵詩孔範再遣書,戰(zhàn)延州五牙破水寨第63回 送犀杖兩拒隋使臣,入番州三訪冼夫人
主站蜘蛛池模板: 阿城市| 炎陵县| 牙克石市| 望谟县| 德令哈市| 左贡县| 潮安县| 天镇县| 天峻县| 丰都县| 闽清县| 尉犁县| 锦州市| 南溪县| 星座| 华安县| 宝鸡市| 玉林市| 张家川| 泗洪县| 高阳县| 新巴尔虎左旗| 鲜城| 抚远县| 衡阳县| 本溪市| 高要市| 鱼台县| 锦州市| 易门县| 怀来县| 荔波县| 三门县| 墨竹工卡县| 泽库县| 苏尼特左旗| 漾濞| 文水县| 涪陵区| 烟台市| 甘洛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