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897章 必然趨勢

中亞各國與帝國的距離十分遙遠,哪怕是離帝國最近的巴克特里亞也有著平面地圖上六七千裡的路程,而這六七千裡充滿了沙漠、戈壁和山脈,小規模隊伍往來一趟至少是需要一年,要是大規模的軍隊行軍就更慢了,因此帝國的強大對他們的威脅並不是那麼嚴重。

帝國周邊現如今還剩下的勢力並不算少,但是能夠稍微與帝國?軍隊在正面戰場交戰的勢力並不多,東胡與匈奴是北邊草原上與帝國疆土相連的兩個大勢力,烏孫也能算一個,要是敵對狀態下,現在的東胡或許能夠與帝國交鋒一下,經過一場挫折的匈奴只能打打游擊,烏孫則是還有抵抗的能力。

與帝國疆域比鄰的另外一些小勢力,是草原上弱小的胡人部落,南亞次大陸生活在原始森林的野人部落。這些小勢力基本連抵抗帝國?軍隊的侵襲都無法辦到,帝國?軍隊到處,他們除了臣服就是遷移,除此沒有其它的辦法來保證生存。

中亞各國的使節在關注華夏的神系,東胡人和烏孫人重視的是帝國這邊的軍隊。

“果然祖輩的奉勸不能與華族人輕易開戰是有必要的。”

“是的,我們的祖先在很早以前就於華族人爆發過戰爭,屢次吃虧得出來的結論是華族不但人多,在一切技術上也要全面領先我們,不能輕易招惹這樣的敵人。”

“嗯,華族從來是一個記仇的族羣,並且他們佔據的棲息地也太得天獨厚了,要是沒有辦法開戰之後一次性滅掉,日後必然是要遭受無休止的報復?!?

那還真是東胡的祖先用血的教訓得來的組訓,夏與商時期遼東那邊盤踞的是夷人。夷人與中原人時常會爆發戰爭,前期的時候是夷人在戰爭中獲得優勢,但是越到後面夷人想要戰勝中原王朝就更困難,一直到周取代商,周王朝進行了多次征討夷人的戰役,將夷人驅趕到遼東更加北方。雙方纔算是安定下來。

時間不斷流逝,此後夷人在遼東以北的草原和森林安家落戶,分成了許許多多的部落和部族,他們也不是沒有再次南下找中原王朝的麻煩,可是若說以前還能逼得中原王朝傾盡全力招架,他們後面在面對周王朝旗下諸侯的交戰中就已經很難再取得勝利。他們不但難以取得勝利,反而是被周王室麾下的諸侯國……也就是燕國的軍隊不斷反攻,偷雞不著蝕把米之下被燕國侵佔了不少土地。

進入到戰國時代,遼東的衆多部落組建部落聯盟。他們有自己的聯盟名字,但是中原這邊是給取名叫東胡。東胡自華夏文明進入到戰國時代就已經很少南下,他們將主要的擴張方向定在草原那邊,因此主要的攻擊對象也就換成了渾庾人和匈奴人,偶爾還會穿越渾庾或是匈奴的地盤侵襲屈射人。

“歷史已經證明南下不是明智的選擇。我們在草原上擴張頻頻告捷,現在匈奴人愚蠢地域華族人開戰,匈奴南侵失敗不但自己損失了大概十一萬的勇士,連帶渾庾、屈射、呼揭等一些部族也損失了不少。正是我們新一輪向東面擴張的大好時機?!?

“大王已經向匈奴那邊派去了使節,要求吉脫獻上寶馬和牛羊。另外也討要至少五萬的女人,甚至是開口討要吉脫的閼氏?!?

“呵呵,弱肉強食,他們弱小,合該被敲詐。若是吉脫不面對現實,那麼我們就自己去搶。那時候就不止是那麼點代價!”

東胡王敲詐匈奴本該是發生在冒頓身上,那個時候冒頓剛剛乾掉頭曼奪取匈奴單于之位不久,現在卻是發生在了吉脫身上。

時間節點發生變動,東胡王敲詐的對象也變成了吉脫,就是不知道吉脫會怎麼應對?

“是啊。弱肉強食,所以我們面對中原新出現的這個王朝,應該謹慎再謹慎。”

“嗯,是應該謹慎。”

東胡使節團從遼東以北進入帝國,一路上拖拖拉拉走了將近半年,他們走得慢是想要觀察新興的帝國是一個什麼樣的國家。

按照正常情況,一片土地上經過戰亂應該是呈現破敗不堪的一面,然而東胡使節團進入到帝國地界,看到的不但是戰爭造成的廢墟已經基本被剷平。他們所過之處也是處處在進行大規模的建設,雖然還能看到戰亂留下的部分痕跡,可是更多的是熱火朝天的建設熱情,生活在這片土地的人,他們似乎也已經從戰亂中走出來,展現的是一種對生活的盼頭,有著高昂的建設熱情。

平民很快撫平戰爭帶來的創傷,那是因爲華夏這邊經過很長一段時間的特殊時期,自周王室勢微以來,春秋戰國那一段歲月裡,華夏這邊的平民對戰爭壓根就不陌生,應該說早就習慣了戰火連天的環境,他們不過是與祖祖輩輩一樣,戰爭的時候該幹麼,戰爭之後又該幹麼,一種慣性的延續。

東胡那些人看到華夏大地建設熱情卻是有特殊的背景,要是沒有呂哲制定的相關政策,戰亂之後應該幹麼還幹麼的民衆依然還是會用自己的方式撫平創傷,可是因爲呂哲制定的政策,這片大地上民衆至少是不用再苦苦求生,只要參與建設至少是能吃飽肚子又有工錢可拿,建設的又是他們賴以生存的土地,哪會沒有熱情?而這是東胡人所不知道的,所以他們驚奇看到的建設熱情。

一路上東胡使節團也在觀察帝國的軍隊,他們在邊界處的時候有遭遇過帝國的邊境軍團,那些野戰軍團無一不是呈現精銳氣質,至少是在武器裝備上被武裝到了牙齒。他們進入帝國腹地經常也會路過一些駐軍的駐地,得到的觀察是帝國腹地駐軍或許沒有邊境軍團的銳氣,內地駐軍的武器裝備也沒有邊境軍團那麼奢侈,但是至少該配備兵器並不缺少。

“這是一片富庶的土地,生活在這片土地的人也非常勤勞,治理國家的統治階層懂得利用富庶土地和勤勞的平民?!?

“嗯。所以我們不但不能與之交惡,還應當儘量保持友善關係。”

“是的,這一次與他們一同針對匈奴,是建立友情至關重要的一步?!?

“或許我們也應該學習那些從遙遠西方到來的各國,與帝國在貿易商進行加強?”

“應當的,我們需要帝國這邊的布匹、兵器、糧食。帝國需要我們的馬匹、牛、羊和皮毛、藥材等等,是應該加強貿易!”

呂哲對擴張有著超乎想象的熱情,然而擴張依賴的就是有強大的軍隊,那樣一來帝國在武裝自己的士兵上面從來都不吝嗇,特別是在一些野戰軍團的士兵耗費上更是能夠算得上奢侈。

野戰兵團的戰兵,他們除開主武器的劍、刀、槍之外也會配上一柄匕首,所有兵器都是鐵兵,匕首一般是用來切割肉食,必要的時候就是防身的超短貼身兵器。像是弓弩兵。他們除開武裝的弓或是弩,必要的箭矢,一定還會有至少一柄短兵。防禦裝備上要看兵種區別,最次也會配置一件皮質的甲冑。額外還有一些零碎的東西,如水袋、飯盒、毛毯等等生活上的必需品。

相對起呂哲所統治的國家,不管是華夏大地還是其它地方,從未有一個統治者願意耗費那麼龐大的資源來武裝軍隊,有一些君王是武裝不起。更多的是不樂意。

鐵製兵器啊!現在世界上所有已知的國家或勢力,他們使用的主流兵器是什麼材質?基本上都還是在使用青銅兵器。只有少數國家的軍隊會在精銳軍團配置鐵質兵器,但是帝國卻是已經在軍隊更換了鐵製兵器。

在鐵質兵器沒有變成平常的兵器之前,一柄合格鐵劍的價值遠比想象中來得高。拿個最簡單的例子,中亞各國有使節團和商旅來到帝國,他們在市面上可以買到鐵兵,那些鐵兵的材質遠不如軍中的質量。可是一柄普通的鐵劍都需要耗費十貫以上的銅錢。

按照帝國與外來人那邊的貨幣匯率,一貫錢等於一兩(既五十克)白銀,那麼一柄普通鐵劍的價值就是差不多三十枚銀幣。銀幣既地中海和中亞流通比較廣的四德拉克馬銀幣,這種類型的銀幣每一枚重量是十七點一九克。

三十枚四德拉克馬銀幣才能購買一柄普通鐵劍聽上去是不是很誇張?的確是非常誇張,但架不住不是所有國家都掌握冶鐵技術。冶鐵技術現如今還是一種流傳不廣的技術,甚至是掌握的冶鐵技術也分先進和落後。

中亞的那些人用三十枚銀幣購買一柄鐵製兵器並不感到貴,事實上他們之中的很人多甚至感到帝國這邊的鐵劍一柄才三十銀幣略略有些便宜。會有這種想法比較簡單,那是有人用從中亞那邊帶來的鐵劍與帝國這邊的鐵劍互劈,結果是兩把鐵劍都出現缺口,但是帝國這邊的鐵劍缺口明顯比較小。

鐵質兵器在帝國這邊區分軍隊制式和民間使用,軍中制式的兵器質量和款式當然就是普及化,民間的鐵製兵器卻並不是所有兵器能保證都是一樣的質量?;蛟S是拿出來比較的鐵劍屬於質量較好的那一柄,因此中亞那些人才覺得物有所值?

南陵市面上的鐵製兵器在很短的時間內就被從國外來的那些人購置一空,幾乎是市面上擺上多少就賣掉多少,造成的現象是鐵製兵器的價格上揚,南陵周邊一些縣城的鐵製兵器也在被購置之列。

不但是中亞各國的人在購置兵器,隨著東胡使節團的到來也加入爭購,直接導致的現象就是讓市面販售的兵器提高價錢和出現斷檔,他們近期一直在聯繫能夠製作兵器的作坊或是工廠,可是並沒有得到有建設性的回覆。那些商家給出的答案是需要得到來自執政府的許可,然後才能接受大批量的訂單。

“賄賂帝國官員可行嗎?讓這個帝國的官員同意民間的兵器製造商接受我們的訂單?!?

“應該可以吧!但是我們能不能改變一下策略,不是向他們的民間商人購置兵器,是直接向他們的官方下達訂單?”

“好主意??!”

帝國這邊在很多行業上都需要專門的經營執照,像是開店、開辦作坊或是工廠,每一種行業都是需要得到來自官方的記錄。執照的作用有許多,其中一種是官方便於登記有多少類型的行業,然後是審查營業情況進行賦稅上收取和返還,更重要的一個環節是監督每一家執照登記人對待工人的待遇。

帝國針對商業的賦稅並不是只進不出,從各行各業收取的賦稅會在一年的結餘之後進行部分的返還,返還的數額雖然並不算多,但是隨著賦稅返還的會有一些用錢買不到的榮譽,常年的納入大戶甚至是能在一些官方訂單上面取得優勢。

隨著商業和工業不斷的發展和膨脹,帝國現如今的工人階層也是一直在增加,呂哲無比清楚利潤是建立在剝削之上的道理,他也就趁著資~本~主~義的概念還沒有成型之前就先行建立相關的監督制度。

當然,工人階層的待遇和福利政策配套只是僅限於帝國在冊人士,在帝國戶籍上沒有登記的那些人,如曾經在戰亂中作惡多端的一批人,或是帝國?軍隊向外擴張的戰俘和抓捕的奴隸,這些人就沒人去管他們的死活了。

現實情況是什麼?是隨著商業的發展,需要的勞工一再增加,聘請帝國人有最低基礎薪資和規定的工作時間,甚至是一些福利和工傷的付出,導致的現象是各商家更加青睞於購買奴隸作爲勞力,這也就造成另外一種現象。那就是對奴隸的需求一再增加,讓對外開拓的軍方針對異族的抓住更加頻繁,軍隊對外戰爭追求的已經不是殺死多少敵軍,是能夠在哪一次戰事中活捉更多的敵人,然後再押解回國賣給需要的人。

第997章 互相瞭解很重要第579章 非戰之罪(上)第244章 弩箭對弩箭第995章 血腥貿易第1102章 野人什麼的第510章 最糾結的事情第423章 讓冷靜去見鬼!(下)第291章 鼠目寸光第545章 悠著點第449章 膽戰心驚(下)第327章 初議內政(下)第303章 緊急時刻(下)第211章 萬事俱備第602章 多而雜第174章 小勝而驕第601章 迫近了第934章 意義第407章 惡客第902章 似乎有點危險?第126章 出兵,出兵!(上)第126章 出兵,出兵!(上)第625章 果然啊……第927章 蒲類國第1033章 必須的安全感第924章 超前,還是落後?第736章 南下(上)第1094章 小夥伴們第948章 處處有筆跡第1077章 四大文明古國之三第4章 此是悍秦第290章 利己利人第648章 歡迎來到新時代(三)第81章 ‘呵’的意思第1072章 貴圈真亂第467章 鐵器時代第532章 沒那麼簡單第222章 敵襲!敵襲!第1057章 貿易總是從軍火開始第626章 狗血透頂第441章 刮目相看(下)第356章 定論(上)第351章 張良(下)第403章 奇聞第62章 飢腸轆轆第723章 漠南(九)第274章 不告而戰第663章 苗頭第665章 當猜測成爲事實第393章 長沙勢態第997章 互相瞭解很重要第495章 似乎是……大朝會?(中)第420章 祈禱儀式第575章 即將到來的亂世重典時代(一)第129章 如履薄冰第537章 早過時了(上)第507章 坑兒子的爹第662章 逆極爲反第621章 徹底亂套了第481章 另類的震懾(下)第306章 秦系將領第543章 歷史性的一刻(中)第609章 戰匈奴(十三)第231章 局部態勢第941章 兄弟兩(上)第375章 痛快的瘋癲(下)第576章 即將到來的亂世重典時代(二)第131章 物傷其類第68章 新的起點第442章 走向名將之路第917章 新官上任第146章 因小失大第1020章 可憐?可恨?第281章 欲哭無淚第155章 兵發黔中第610章 戰匈奴(十四)第1038章 誰來當儒家的季孫氏第312章 名聲?呵!第1077章 四大文明古國之三第254章 開始也是結束(中)第650章 歡迎來到新時代(五)第205章 即將成行的幕府第272章 大不同第751章 史爲鑑第674章 最後的機會(五)第726章 漠南(十二)第498章 不該是這樣子第91章 終見任囂第15章 囊中羞澀第1073章 超越千年第761章 什麼樣的未來第296章 作孽第378章 假象(上)第435章 我叫譯籲宋(上)第130章 值不值得第930章 西域這麼塊地方第658章 國祚(六)第1021章 值得深思第574章 即將發黃騰達的陳平?第561章 別樣的橫槓原理(下)第870章 步伐有點大
第997章 互相瞭解很重要第579章 非戰之罪(上)第244章 弩箭對弩箭第995章 血腥貿易第1102章 野人什麼的第510章 最糾結的事情第423章 讓冷靜去見鬼!(下)第291章 鼠目寸光第545章 悠著點第449章 膽戰心驚(下)第327章 初議內政(下)第303章 緊急時刻(下)第211章 萬事俱備第602章 多而雜第174章 小勝而驕第601章 迫近了第934章 意義第407章 惡客第902章 似乎有點危險?第126章 出兵,出兵!(上)第126章 出兵,出兵!(上)第625章 果然啊……第927章 蒲類國第1033章 必須的安全感第924章 超前,還是落後?第736章 南下(上)第1094章 小夥伴們第948章 處處有筆跡第1077章 四大文明古國之三第4章 此是悍秦第290章 利己利人第648章 歡迎來到新時代(三)第81章 ‘呵’的意思第1072章 貴圈真亂第467章 鐵器時代第532章 沒那麼簡單第222章 敵襲!敵襲!第1057章 貿易總是從軍火開始第626章 狗血透頂第441章 刮目相看(下)第356章 定論(上)第351章 張良(下)第403章 奇聞第62章 飢腸轆轆第723章 漠南(九)第274章 不告而戰第663章 苗頭第665章 當猜測成爲事實第393章 長沙勢態第997章 互相瞭解很重要第495章 似乎是……大朝會?(中)第420章 祈禱儀式第575章 即將到來的亂世重典時代(一)第129章 如履薄冰第537章 早過時了(上)第507章 坑兒子的爹第662章 逆極爲反第621章 徹底亂套了第481章 另類的震懾(下)第306章 秦系將領第543章 歷史性的一刻(中)第609章 戰匈奴(十三)第231章 局部態勢第941章 兄弟兩(上)第375章 痛快的瘋癲(下)第576章 即將到來的亂世重典時代(二)第131章 物傷其類第68章 新的起點第442章 走向名將之路第917章 新官上任第146章 因小失大第1020章 可憐?可恨?第281章 欲哭無淚第155章 兵發黔中第610章 戰匈奴(十四)第1038章 誰來當儒家的季孫氏第312章 名聲?呵!第1077章 四大文明古國之三第254章 開始也是結束(中)第650章 歡迎來到新時代(五)第205章 即將成行的幕府第272章 大不同第751章 史爲鑑第674章 最後的機會(五)第726章 漠南(十二)第498章 不該是這樣子第91章 終見任囂第15章 囊中羞澀第1073章 超越千年第761章 什麼樣的未來第296章 作孽第378章 假象(上)第435章 我叫譯籲宋(上)第130章 值不值得第930章 西域這麼塊地方第658章 國祚(六)第1021章 值得深思第574章 即將發黃騰達的陳平?第561章 別樣的橫槓原理(下)第870章 步伐有點大
主站蜘蛛池模板: 彩票| 常宁市| 蛟河市| 溧阳市| 沽源县| 大冶市| 新龙县| 都安| 通化市| 闽清县| 尼玛县| 丹巴县| 富宁县| 谷城县| 景宁| 石屏县| 含山县| 上林县| 东光县| 化德县| 西城区| 台南市| 来宾市| 宣城市| 泰来县| 宜章县| 开鲁县| 松原市| 嫩江县| 河源市| 英超| 渝中区| 交口县| 康保县| 澄迈县| 融水| 贵州省| 泸西县| 张家川| 冕宁县| 左贡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