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356章 定論(上)

諸多事情有了考慮,呂哲接下來要處理的事務也就是接見來到南陵城的各國使節。

其實認真的說起來,呂哲並不太想搭理趙魏韓三國,畢竟三國都是想來獲得援助,而他們並不能從趙魏韓三國身上獲得什麼實質上的利益,頂多是能賺取聲望而已。

聲望這種東西說重要是能夠提高知名度,在很多方面獲得道義上的支持。廣泛而言就是,呂哲若是獲得了趙魏韓三國的感激,那麼在未來的一段時間裡趙魏韓將在輿論上與呂哲保持一致。

呂哲需要獲取聲望嗎?蒯通、燕彼等等文臣認爲非常的需要,道義是一種摸不著看不見的東西,但是在很多時候有道義不能缺少。

按照他們的解釋,道義既是民心,民心既是根基,雖說來自趙魏韓三國的民心現在還看不出有什麼好處,可是日後呢?

“這筆買賣現在看起來吃虧,可是以後我們進軍中原會得到意料不到的好處。”燕彼如此說。

蒯通則是從佈局天下中來暢談,他認爲扶持魏韓符合本方的利益。

並不強大的韓魏在列國中怎麼說都有些許的香火情,列國不會讓魏韓變得強大,可是也不會不顧香火情將魏韓兩國滅國。再有他們在背後支持,韓魏立足於陳郡、泗水郡不會有什麼難度。而他們現在需要在北方有一塊緩衝區,扶持魏韓只需要付出很小的代價就能保證在相當的一段時間裡北境無憂。十分的劃算。

“可依照對吳芮的做法,扶持的同時進行滲透,也爲我們日後進軍中原提前做好準備。”蒯通是哪壺不開提哪壺。呂哲對吳芮的滲透是成功了沒錯,可是一切的安排根本就沒有發揮功用。

“嗯,說得對,我們付出相應的資源,在魏韓兩國的朝堂是該有大臣的名額。”燕彼立刻贊成。

戰國時期他國在某國安置大臣的事例太多了,強國對弱國拿幾個大臣的名額也是一個常例,列國對於弱國拿了強國的好處再安排幾個官職並不反感。反而認爲是各取所需。

呂哲也漸漸搞明白了現下的規則,所以聽到兩人說要選人派往魏韓朝堂當官倒沒覺得有什麼奇怪。

“其實說起來。魏韓兩國能對我們的回報也只能這樣。我們不提,他們也會自己提出,畢竟有我們派去的人手在兩國朝堂,他們也能利用選派而去的人震懾他人。”蒯通想得非常的透徹。

說白了。狐假虎威嘛,到時候魏韓兩國遭遇了其它勢力過火的要求,魏韓本國大臣站出來威懾力不足,由呂哲派去的人站出來拒絕,那提要求的人不得不得考慮一下呂哲這邊會有什麼反應了。

“對於趙國,他們不缺人力與財力,缺的糧食。趙國現在需要大量的糧食提供軍用,我們提出以糧食換取人口,趙使必然會答應。”蒯通已經就這件事情與呂哲商議了數次。

呂哲治下缺人。趙國位處人口稠密的中原卻是人口氾濫,他遲疑的是糧食不好運,遷移人口更加沒有那麼簡單。

在這個時代。老死不出鄉是常見的事情,從趙地到呂哲治下可是要走上幾百里路,從哪裡走還是個難題。

碭郡現在是秦趙戰區,這條路註定是走不通。那麼想從趙地南下也只有迂迴薛郡,再走泗水郡,然後進入九江郡這一條。

薛郡現在是齊國疆土。呂哲和齊國可是一點交情都沒有,齊國會放人口南下嗎?

在沒有解決怎麼遷移人口的難度之前。呂哲認爲說什麼糧食換人口都太早了。

“主上,您不是整編軍隊嗎?整編出來的軍隊總該需要拉練,到時候將軍隊拉練的方向定在北方,既能運送糧食北上,又能將人口帶回。順帶的事情罷了。”蒯通說得輕鬆寫意,那邊呂哲卻是聽得眉頭挑了起來。

燕彼一聽樂了,他是堅定的北上派,對於呂哲要先攻打嶺南的既定方針本來就不樂意,立刻搭腔:“是啊是啊,一樣是拉練軍隊,到時候北上一圈,一舉兩得嘛。”

好一個順帶,好一個一舉兩得,呂哲狐疑地看著兩人:“你們知道自己在說什麼嗎?”

軍隊北上,那將會牽動局勢,首先做出反應的就會是秦國,那時候是不是又要來一次大戰?

“既然要幫,索性就多幫一點。我們派軍北上,秦軍的攻勢必然會緩下來,給趙國更多的喘息之機。”蒯通說的很堅定。

呂哲眼神完全變了,銳利地盯著蒯通。

幫助趙國符合他們的利益,可是趙國還沒有那個分量來讓他們在沒有足夠的休生養息之前投入大戰。軍隊北上不是一件開玩笑的事情,一旦呂哲的軍隊北上,秦軍會不會緩下進攻趙國的腳步是不知道了,可是秦軍再次南下的事情肯定會發生。

呂哲爲什麼定了先南後北的戰略,爲的就是先解決南方不留下隱患,避免發生兩線作戰的窘境,蒯通明明知道呂哲先南後北是要避免這些,竟然提議軍隊北上,這是想幹什麼!?

“主上,通有一個疑問。”被銳利的眼神盯著,蒯通心裡說沒有壓力是不可能的,但是他既然會有那樣的提議,必然是有相應的考慮:“我們不想過早與秦國陷入戰爭狀態,那麼秦國願意在這個時候與我們交戰嗎?”

燕彼低聲插了一句:“秦國肯定是不想這個時候和我們打,不然封官賜爵做什麼。”

呂哲沒有說話,眼神也依然銳利。

“彼的話說對也對,說錯也錯。”蒯通說著對燕彼歉然一笑,然後才繼續說:“秦國現在不是不想和我們打,而是和我們打不得。試想,如果秦國有能力剿滅我們,怎麼可能會放過?因此,一旦發生我軍北上的事情,通有七成的把握認爲秦國不但不會出兵南下,反而會極力的安撫。”

呂哲陷入了沉思,他覺得蒯通所說還真的很有可能,因此依然是看著蒯通,但是眼神卻不再銳利。

“現在應該是秦國怕我們,而不是我們怕秦國。主上以爲呢?”蒯通笑著問。

這一下,呂哲不得不承認蒯通說得有道理,可是依這個假設就認爲出兵北上秦國只會安撫而不會採取武力措施也太武斷了。

“駱搖攻進巴郡似乎快兩個月了,秦國到現在還沒有任何的責斥過來。”燕彼淡淡的說了一句。

“對的。我們已經攻進巴郡兩個月了,先後拿下巴郡兩縣。秦國會沒有收到枳縣和朐忍縣被我們攻佔的消息嗎?他們收到了,但是沒有任何申斥過來。從這裡能看出秦國在沒有解決中原之前,對我們的隱忍會有多大。現在的隱忍並不是我們強大到秦國無法抗衡,而是秦國已經在多線作戰,實在不能再增加我們這一路的進攻了。”蒯通越說情緒變得越加激動:“我們早晚要與秦國一戰,主上定下先南後北的戰略無可厚非,但是一有機會拖慢秦軍耽誤秦軍,我們也應該做。不但要做,而且還要最大限度的去做,既是爲了幫我們爭取休生養息和掃平南方的時間,也是要盡最大的可能性去削弱秦國啊!”

“這些話我愛聽!”燕彼心裡樂壞了,他剛要開口說話,卻見呂哲擡手,示意要靜一靜。

在任何時代,鄉土難離都是必然會有的情緒,怎麼去規劃南下的人口由趙國頭疼,因此呂哲倒是不在乎交易的人口趙國會以什麼方式來處理。他也知道蒯通說的沒錯,不但是他們在避免與秦國過早的交戰,秦國也不希望他們這時候攻秦。

現在最大限度的幫助趙國,是真的在幫他們自己。

現在想方設法的削弱秦國,他們在未來遭遇的秦國威脅力度就會減少一分。

這些道理呂哲都懂,可是懂和怎麼抉擇是兩回事。

從某些方面來說,呂哲並不太樂意在匈奴即將南下的當口去爲秦國添堵,可是情感是情感,實際利益是利益。

“七成把握嗎?”呂哲終於開口說話。

“是!”蒯通該說的已經說完,不需要再長篇累牘了。

“司馬欣等秦將現在走到哪裡了?”呂哲看向燕彼。

燕彼立刻答:“那些秦將已經到了與廬江郡接壤的沙羨(現代梁子湖附近),再有明天會抵達南陵。”

呂哲點了一下頭。他下達的軍令是秦系將領返回南陵,軍隊則是留在廬江郡。

除了司馬欣所率的那些秦軍留在廬江郡,呂哲原先從會章郡帶回的秦軍也在向蒼梧郡調動。原本的十一萬秦軍現在所剩的數量只有十萬出頭,這些部隊呂哲是沒可能留在南郡,那麼不管是留在廬江郡還是調往蒼梧郡,兩路的部隊在接下來都有一個相同的使命,那邊是進行修正等待命令向長沙郡發動光復之戰。

蒯通已經露出了喜悅的笑容,呂哲會將話題轉到麾下的秦系那邊,那是真的在考慮出兵北上了。

燕彼顯然也是意識到了這點,他以前不怎麼待見蒯通,現在看蒯通的眼神卻是變得異常的親善。

“我已經命叔孫通在撰寫禮儀法度,”呂哲深吸了一口:“接下來,先爲諸君安排正式的職能,該升官的升官,該獲賞的獲賞。”

蒯通與燕彼對視一眼,兩人同時對著呂哲躬身行禮。()。.。

第271章 秦人?楚人?第314章 變局(上)第585章 超乎想像的複雜(上)第559章 誘人的假設第937章 啥?都是炎黃苗裔?第236章 相續登場(上)第996章 神奇的色雷斯人第507章 坑兒子的爹第744章 理念不同第312章 名聲?呵!第626章 狗血透頂第918章 有此殊榮第19章 或許註定第98章 什麼交代第223章 功虧於潰第88章 所謂道德第403章 奇聞第645章 歡迎來到新時代(一)第429章 紙面上的戰爭潛力第188章 空口白牙第38章 天堂地獄第221章 一觸即潰第551章 天大的好事?第671章 最後的機會(二)第242章 終於開始了第887章 預料中的反彈第293章 解惑而來第260章 我死之後第740章 第一次(中)第202章 雨季到來第691章 餘音(十二)第404章 佈局開始(上)第901章 箭在弦上第831章 五年計劃(下)第596章 萬惡的期盼第105章 深思、警惕第477章 胡來第148章 踟躇滿志第857章 善始善終第631章 大勢(四)第979章 終究是要流血的第283章 甕中之鱉?第324章 免得誤會第401章 百家?(下)第919章 近憂和遠慮第1056章 有點意思了第529章 開始分陣營了?第344章 睏乏第610章 戰匈奴(十四)第93章 愛才?狡詐?第33章 或有轉機第881章 南、北洋艦隊第323章 悽慘不過吳芮第454章 玩火(上)第981章 帝國的態度第35章 絢麗奪目第883章 歡迎來搞!第599章 龐然大物的誕生(下)第855章 頭疼的帝國大管家第22章 是否橫禍第775章 秦北征第344章 睏乏第3章 胡思亂想第763章 紛亂第713章 戰匈奴(十七)第664章 詭異第698章 戰匈奴(二)第744章 理念不同第1044章 我想當帝國人,可以嗎?第278章 芥蒂第108章 是假的吧?第68章 新的起點第198章 蒯通的立身第558章 秦改國策第723章 漠南(九)第583章 種族存亡之際第334章 插曲,夏侯遇彭越第85章 情深潭水第669章 在路上(下)第1105章 非不行,是不能。第989章 太欺負人了第508章 封賞與思量(上)第844章 都沒反應過來第672章 最後的機會(三)第576章 即將到來的亂世重典時代(二)第382章 甜棗(上)第73章 烏雲蓋日第875章 凡事皆有因第417章 徐巖的後路第346章 明白人(上)第268章 以安其心第607章 歡呼吧!(下)第287章 都在遲疑,都在害怕第1006章 沒這麼當官的!第689章 餘音(十)第519章 要“世界大戰”了?(一)第1069章 兩個匈奴第802章 塵封往事第713章 戰匈奴(十七)第436章 我叫譯籲宋(下)
第271章 秦人?楚人?第314章 變局(上)第585章 超乎想像的複雜(上)第559章 誘人的假設第937章 啥?都是炎黃苗裔?第236章 相續登場(上)第996章 神奇的色雷斯人第507章 坑兒子的爹第744章 理念不同第312章 名聲?呵!第626章 狗血透頂第918章 有此殊榮第19章 或許註定第98章 什麼交代第223章 功虧於潰第88章 所謂道德第403章 奇聞第645章 歡迎來到新時代(一)第429章 紙面上的戰爭潛力第188章 空口白牙第38章 天堂地獄第221章 一觸即潰第551章 天大的好事?第671章 最後的機會(二)第242章 終於開始了第887章 預料中的反彈第293章 解惑而來第260章 我死之後第740章 第一次(中)第202章 雨季到來第691章 餘音(十二)第404章 佈局開始(上)第901章 箭在弦上第831章 五年計劃(下)第596章 萬惡的期盼第105章 深思、警惕第477章 胡來第148章 踟躇滿志第857章 善始善終第631章 大勢(四)第979章 終究是要流血的第283章 甕中之鱉?第324章 免得誤會第401章 百家?(下)第919章 近憂和遠慮第1056章 有點意思了第529章 開始分陣營了?第344章 睏乏第610章 戰匈奴(十四)第93章 愛才?狡詐?第33章 或有轉機第881章 南、北洋艦隊第323章 悽慘不過吳芮第454章 玩火(上)第981章 帝國的態度第35章 絢麗奪目第883章 歡迎來搞!第599章 龐然大物的誕生(下)第855章 頭疼的帝國大管家第22章 是否橫禍第775章 秦北征第344章 睏乏第3章 胡思亂想第763章 紛亂第713章 戰匈奴(十七)第664章 詭異第698章 戰匈奴(二)第744章 理念不同第1044章 我想當帝國人,可以嗎?第278章 芥蒂第108章 是假的吧?第68章 新的起點第198章 蒯通的立身第558章 秦改國策第723章 漠南(九)第583章 種族存亡之際第334章 插曲,夏侯遇彭越第85章 情深潭水第669章 在路上(下)第1105章 非不行,是不能。第989章 太欺負人了第508章 封賞與思量(上)第844章 都沒反應過來第672章 最後的機會(三)第576章 即將到來的亂世重典時代(二)第382章 甜棗(上)第73章 烏雲蓋日第875章 凡事皆有因第417章 徐巖的後路第346章 明白人(上)第268章 以安其心第607章 歡呼吧!(下)第287章 都在遲疑,都在害怕第1006章 沒這麼當官的!第689章 餘音(十)第519章 要“世界大戰”了?(一)第1069章 兩個匈奴第802章 塵封往事第713章 戰匈奴(十七)第436章 我叫譯籲宋(下)
主站蜘蛛池模板: 弥勒县| 夏河县| 禹州市| 松潘县| 巴彦淖尔市| 苏尼特右旗| 犍为县| 阿合奇县| 莲花县| 措美县| 彰化县| 兴城市| 西林县| 榆中县| 志丹县| 山阳县| 石林| 东平县| 全南县| 濮阳县| 政和县| 舞钢市| 上饶市| 加查县| 自贡市| 双柏县| 高雄县| 南江县| 伊川县| 增城市| 建阳市| 天峨县| 湖口县| 榕江县| 东方市| 万山特区| 万荣县| 吴川市| 镇康县| 奉化市| 贵州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