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471章 都是些什麼玩意

呂哲接見馮劫和董翳的消息很快傳入了列國使節團的耳朵裡,不是列國在呂哲那邊有多少眼線,而是馮劫和董翳去面見呂哲的時候高出了大陣仗,使這件事情變得人盡皆知。

選擇先見秦國那邊的人,對馮劫和董翳離去後前去求見的人婉言推延,這就不得不讓列國的人好好想想有什麼含義了。

秦使和呂哲說了什麼,這是列國使節最爲感興趣也是最想知道的事情,他們使盡了相當多的手段,千方百計地的想要獲知那次都談了什麼,可是無論是開出多大的價碼去收買和拉攏,都沒有打聽來隻言片語。

開什麼玩笑啊!收買呂哲的親衛甲士,列國是想幹什麼,難道不知道這種行爲相當的惡劣嗎?列國的收買拉攏不但沒有收穫,反而招來了呂哲派人進行最嚴厲的警告。

呂哲的警告並不能達到杜絕的效果,畢竟出錢買消息在華夏大地上已經有了一千多年的歷史,在之後的歷史中還會再繼續出現。

不能大肆的用財帛收買,那麼列國就針對甲士的親人進行操作,嚴密關注列國舉動的燕彼將列國的這一行爲上報,呂哲本是想要將那些出面的列國人抓起來殺掉,可是不但燕彼,包括蒯通、蕭何等等在旁的人都是出言勸阻。

殺人是最野蠻的做法,他們這一勢力崛起的時間太短,軍力鼎盛已經個列國很深的印象。動輒殺人就要造成恐慌,也讓列國抓住藉口宣傳呂哲這一個集團是獸類之邦了。

出演勸阻的人是出自好意,不過心思並不多相同。有人很想試試保護呂哲的親衛甲士會不會經不住誘惑,幹出出賣呂哲的事情,若是有人出賣消息,那麼就早早的讓那個人人間蒸發,也省得在呂哲身邊埋下足以致命的隱患。

心思端正如蕭何和鄭君,兩人的想法則是比較乾脆,一個勢力不能光是擁有無力。總是還要有值得稱道的禮儀,華夏曆史上收買拉攏從來都不會斷絕。反應太過激烈勢必惹下話柄。

兩國交戰不斬來使,大概就是這麼一類的說法,因爲使者代表著一個國家。

“什麼?已經警告一次,對方不收斂我只能當做沒看見。這是諸侯該有的度量!?”呂哲很錯愕,這都是什麼說法,這種思維又是怎麼一個回事?

列國使節團帶來的隨從代表著使節的臉面,呂哲要是不想讓所有國家都提示,選擇視而不見聽而不聞纔是正確的做法。

“太過強硬,會自絕於人。”鄭君說著看了看左右,似乎是想獲得支持,見到蕭何頷首,酈食其微微點頭。這才繼續說:“主上已經是八個郡的君主,適當地在列國那邊展現寬容,不是軟弱的做法。”

什麼鬼道理啊?有著現代思維的呂哲做事相當的簡單。誰做出不利的事情就該從肉體和精神上給予消滅,一再的忍讓不是禮儀,會使人得寸進尺。可是他需要給臣下留點面子,如鄭君站出來發言的次數在他們這一勢力中很少見,鄭君站出來,南郡本地的番賢、陸南、賈平等在覈心任職的人也開始要活躍。這對於這個勢力來說是一件好事。

爲什麼呢?文臣之中早先只有蒯通和燕彼表現得最爲活躍,其餘人的人並沒有什麼活躍度。

一些原本不活躍的人在呂哲南征長沙成功將百越的五十萬人殲滅。季布和駱搖也率軍佔領閩南郡、南海郡之後,他們開始活躍了。

之前的不活躍是他們認爲呂哲的根基沒有穩定,認爲前途未卜之下心裡發虛,因此將自己藏了起來。到了現在只要是明眼人都能看出呂哲在去除掉南方百越的威脅之後,九江郡和廬江郡或許還有變數,可是哪怕最不利的結果也能保存南郡、蒼梧郡、長沙郡、衡山郡,怎麼也能稱霸一方,他們怎麼還願意繼續深藏,是該展現自己的存在了。

對於多數人的變化呂哲看在眼裡,蒯通和燕彼也明顯發現了,他們心裡可能對開始活躍的人有著這樣那樣的看法,可是從某些方面來說哪能不知道這些人的活躍代表著什麼。無非就是呂哲完全被看好了,他們這一勢力站穩腳跟了,願意展現自己才能的人開始巴望著能分到一些利益,在中樞纔會表現活躍想要獲得自己的話語權。

心裡可能會不喜,甚至是稍微的厭惡,但是呂哲是君主,君主從來都不能按照自己的喜好來做出決定,該選擇的是對勢力有助益的那一面,所以不但不能表現出內心裡的不喜和厭惡,還要適當的進行鼓勵。

人是羣體社會,政體就是由多數人來組成,以至於事情從來都不止有白與黑,灰色從來都佔著很大的面積,呂哲歡迎更多的人來展現自己的存在,相信蒯通和燕彼也是抱著支持的態度,因此纔會在那麼多人想要展現存在感的時候選擇默默站在一旁。

但是有一個很關鍵的問題,呂哲是歡迎更多的人湊過來,可是不會允許任何人來在大是大非上改變自己的意志,所以有人提出應該停止襲擾即將聯姻的楚國這個議題,呂哲立刻擡手阻止。

“什麼混賬話!”呂哲的臉上沒有怒意,君主從來都不是依靠憤怒來展現自己的威嚴:“國策已經制定,怎麼能朝令夕改?”

口誤了啊,他們還沒有立國呢,怎麼能叫國策。

不少人聽到呂哲說出“國策”兩字眼睛亮得就像是燈泡那樣,他們隱晦地互相用眼神交流了一下,最終燕彼站出來當出頭鳥。

“主上!”燕彼的語氣裡滿是興奮:“決定撤換旌旗了?”

爲了將“秦”字旌旗換成“呂”字,不少人已經連續多天明裡暗裡都對呂哲提起過,燕彼更是在偷偷的命家裡的僕從製作新的旌旗,這一行爲可以看出這個“第一家臣”是多麼的迫不及待。

“嗯?!”呂哲明顯一時間沒有反應過來,剛纔還在商議戰事,談完針對百越的後續入侵,話題轉到楚國,現在燕彼貿貿然出來談什麼旌旗?

更換旌旗是大事,不是說扯掉代表秦國的旗幟換上一個新的就算完事,而且所謂的換成“呂”字也是明顯不按規則來,要是真的將軍隊的旌旗全部換上“呂”字,那以後真的立國就只能叫“呂國”了。

按照自己姓氏立國是有習俗的,例如三家分晉之後的趙、魏、韓。按照封號……既是曾經被封爲什麼侯、什麼王,在征戰天下獲得最終勝利後,封號也成了國號。

呂哲從來沒有想過按照自己的姓氏來作爲國號,不是說謙讓還是什麼,光是覺得彆扭這一條來作爲理由就足夠了。

“您不是說過‘是應該換了’的話嗎?”燕彼沒有氣餒,他是家臣啊,家臣就該敢說他人所不敢說。他行稽首叩拜大禮:“現在是正名的最佳時機,換了吧!”

一衆人等在面面相覷之後也加入行列,不過他們不是家臣不需要稽首叩拜,只需彎腰成爲九十度供起雙手執禮。

呂哲看向沒有加入行列的蒯通和蕭何,還有從北方被召喚回來的共尉,風塵僕僕從前線回來的季布、駱搖,他看完了纔將目光轉向那羣出列行禮的人:“你們隨我來。”

蒯通、蕭何、共尉、駱搖知道是在招呼他們,行禮的人羣擡頭看見呂哲站起來已經轉身離去。

“你們……”蒯通好氣又好笑的擡手指了指:“主上是一位非常有主見的人,什麼時候應該做什麼事自有決斷,你們這樣的行爲不應該再有下一次了。”

到現在還看不出來就不是蒯通,燕彼或許沒有那樣的心思,可是已經被當成了出頭鳥,其餘人等看看都是誰,是那些急於表現的人,今天的一切很明顯是他們對呂哲的第一次試探。

還是關於地位和話語權的問題,呂哲的成就最低也會是一方霸主,他們是在試探呂哲是一個什麼樣的人,能不能被人所影響。

很多時候臣下都會試探君王,一旦是易於被影響的君王,他們就會變本加厲地爭奪話語權,更多幹出一些私心極重的事情來向上爬。

今天的試探已經有結果了,呂哲是一個認定了什麼就是什麼的君王,這樣的君王不是誰都能施加影響力的。且他們從呂哲所表現出來的姿態來看,這樣的試探是不能再繼續了,特別是不能再像一起商量過似得,糾結起來成爲團伙一同的勸諫,不然該是結黨行爲了。

自己效力的君主只招呼幾個人就離去,那是在表現出不滿的態度了,他們怎麼還敢不知道收斂?只是他們有點犯糊塗也有點失望,燕彼身爲家臣都猜不透呂哲的內心想法,難得與呂哲有過接觸的人該怎麼去猜?猜不中一位君王的想法,那隻能幹出實打實的政績纔有晉身之資。

後知後覺的燕彼終於是發現自己成了出頭鳥,他認爲要是自己這個家臣勸諫可能還會成功,可是加入這些利益薰心的傢伙才使這件事情功敗垂成,不由擺出一臉臭臭的表情。)。

第366章 再謀(上)第416章 峰迴路轉第1000章 遺留產物第942章 兄弟兩(下)第666章 局部(上)第674章 最後的機會(五)第596章 萬惡的期盼第31章 選鋒將至第969章 甲不離身第66章 吃虧是福?第463章 強者的自覺(下)第607章 戰匈奴(十一)第464章 一驚一乍(上)第1011章 時刻微笑如陳平第437章 開竅與迷惑第588章 艱難的呼吸(下)第237章 相續登場(下)第114章 平地驚雷第965章 就是那個李信!第828章 虎口奪食嗎?第1087章 羅馬?哪個旮旯的?第239章 三傑之其二第280章 登陸,穿插第153章 荒唐可笑?第589章 讓我們創造歷史吧!(上)第213章 兵不厭詐(下)第998章 唯有苦笑應對第972章 樓蘭王城第255章 開始也是結束(下)第614章 時光如梭(四)第293章 解惑而來第175章 情勢多變第339章 中原諸事第1079章 漢帝國名稱的由來第224章 援軍再抵第360章 忐忑不安(下)第151章 情勢惡化第894章 極度的渴望第977章 任由蹂躪第964章 即將踏出的第一步第960章 堅實後盾下的嘴臉第287章 都在遲疑,都在害怕第952章 治國難第578章 即將到來的亂世重典時代(四)第121章 疑點重重第523章 要“世界大戰”了?(五)第1060章 一個通緝犯第581章 不幸中的萬幸(上)第950章 空有其名的阿房宮第943章 立身,立志第811章 秦王殿第1040章 傻不巴幾的第345章 艱難第221章 一觸即潰第45章 因時應命第137章 意外與就緒第729章 漠南(十五)第818章 未來的帝國軍第522章 要“世界大戰”了?(四)第535章 戰爭還有暫停的?第1061章 出大事了第650章 歡迎來到新時代(五)第388章 玩物等於喪志?(上)第991章 功在千秋第780章 蓄勢而待發第1107章 都要老了第632章 大勢(五)第140章 燕彼的奮鬥第39章 良機難尋第370章 欲~望(上)第690章 餘音(十一)第1020章 可憐?可恨?第121章 疑點重重第205章 即將成行的幕府第871章 需要與現實第9章 血腥直道第152章 處處烽煙第294章 巨盜與嘆息第1018章 這叫什麼事!第736章 南下(上)第794章 心情都不賴第1030章 打造英雄第993章 東胡第490章 錯誤的理解方式第285章 再次碰撞第736章 南下(上)第560章 別樣的橫槓原理(上)第506章 忌憚?第413章 制衡(下)第577章 即將到來的亂世重典時代(三)第457章 未雨綢繆第441章 刮目相看(下)第307章 什麼情況?第112章 君子、小人第981章 帝國的態度第424章 焦灼第833章 匈奴分~裂的開始第66章 吃虧是福?第332章 家業
第366章 再謀(上)第416章 峰迴路轉第1000章 遺留產物第942章 兄弟兩(下)第666章 局部(上)第674章 最後的機會(五)第596章 萬惡的期盼第31章 選鋒將至第969章 甲不離身第66章 吃虧是福?第463章 強者的自覺(下)第607章 戰匈奴(十一)第464章 一驚一乍(上)第1011章 時刻微笑如陳平第437章 開竅與迷惑第588章 艱難的呼吸(下)第237章 相續登場(下)第114章 平地驚雷第965章 就是那個李信!第828章 虎口奪食嗎?第1087章 羅馬?哪個旮旯的?第239章 三傑之其二第280章 登陸,穿插第153章 荒唐可笑?第589章 讓我們創造歷史吧!(上)第213章 兵不厭詐(下)第998章 唯有苦笑應對第972章 樓蘭王城第255章 開始也是結束(下)第614章 時光如梭(四)第293章 解惑而來第175章 情勢多變第339章 中原諸事第1079章 漢帝國名稱的由來第224章 援軍再抵第360章 忐忑不安(下)第151章 情勢惡化第894章 極度的渴望第977章 任由蹂躪第964章 即將踏出的第一步第960章 堅實後盾下的嘴臉第287章 都在遲疑,都在害怕第952章 治國難第578章 即將到來的亂世重典時代(四)第121章 疑點重重第523章 要“世界大戰”了?(五)第1060章 一個通緝犯第581章 不幸中的萬幸(上)第950章 空有其名的阿房宮第943章 立身,立志第811章 秦王殿第1040章 傻不巴幾的第345章 艱難第221章 一觸即潰第45章 因時應命第137章 意外與就緒第729章 漠南(十五)第818章 未來的帝國軍第522章 要“世界大戰”了?(四)第535章 戰爭還有暫停的?第1061章 出大事了第650章 歡迎來到新時代(五)第388章 玩物等於喪志?(上)第991章 功在千秋第780章 蓄勢而待發第1107章 都要老了第632章 大勢(五)第140章 燕彼的奮鬥第39章 良機難尋第370章 欲~望(上)第690章 餘音(十一)第1020章 可憐?可恨?第121章 疑點重重第205章 即將成行的幕府第871章 需要與現實第9章 血腥直道第152章 處處烽煙第294章 巨盜與嘆息第1018章 這叫什麼事!第736章 南下(上)第794章 心情都不賴第1030章 打造英雄第993章 東胡第490章 錯誤的理解方式第285章 再次碰撞第736章 南下(上)第560章 別樣的橫槓原理(上)第506章 忌憚?第413章 制衡(下)第577章 即將到來的亂世重典時代(三)第457章 未雨綢繆第441章 刮目相看(下)第307章 什麼情況?第112章 君子、小人第981章 帝國的態度第424章 焦灼第833章 匈奴分~裂的開始第66章 吃虧是福?第332章 家業
主站蜘蛛池模板: 双城市| 阿勒泰市| 广饶县| 五台县| 什邡市| 武乡县| 营口市| 襄城县| 壤塘县| 霍城县| 庐江县| 始兴县| 普定县| 桑日县| 通海县| 琼结县| 张家界市| 咸宁市| 仁化县| 商都县| 昆山市| 曲阳县| 象州县| 信宜市| 望都县| 小金县| 河津市| 旬阳县| 凤阳县| 原阳县| 镇宁| 海宁市| 时尚| 聊城市| 平度市| 八宿县| 贺兰县| 漾濞| 柳江县| 民丰县| 邢台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