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960章 堅實後盾下的嘴臉

使節(jié)團的武裝人員全部算起來大概有五萬出頭,劉邦有過很精細的計算,除開正規(guī)軍的一萬二千人之外,大概有二萬左右是軍中退役的人員,餘下的那些則是民間之前的遊俠之類。

軍中退役人員年紀大多是相對大,最爲年輕也有三十五歲以上,年老一些的甚至有五十歲左右的一羣人。年紀大一些其實沒有什麼壞處,說明他們擁有充足的作戰(zhàn)經驗,不需要他們長途追殺的情況下,定點作戰(zhàn)基本是不太需要體力,再則哪怕是需要幹體力活的時候不是有戰(zhàn)馬能夠代步嘛。

遊俠擅長的不是軍陣搏殺,他們一般會有比較好的個人武技,很適合執(zhí)行保衛(wèi)任務和定位刺殺,劉邦在使節(jié)團的時候除了一應公務就是與遊俠們廝混,他從中找到了一批任何可以用的人才,平時比較籠絡。

正如劉邦所知道的那樣,軍中退役的人員有豐富的軍中生活概念,韓信對他們進行序列編制的時候,那批人不但很快進入狀態(tài),且很快就推選出一批軍官出來,不到兩個月一支有軍中退役士兵組成的臨時軍團就出現(xiàn)了,並且表現(xiàn)出了不俗的協(xié)同能力。

“哪怕是那些沒有在軍中服役過的人,他們夏季和冬季也需要接受操練,基本是適應集體生活。”餘樊君臉上的表情比較感慨:“陛下實在高瞻遠矚,國民軍事化,軍方從來不缺兵源,連帶這一次我們也得到了助力。”

使節(jié)團的五萬武裝人員只要編隊就能形成一個軍團,這是沒有任何疑問的事情,當初規(guī)劃使節(jié)團隨行人數(shù)的時候也是出自這樣的考慮,爲的就是在有必要的時刻有兵可用。當作爲提防的準備變成了實際有效的執(zhí)行方案,知道內情的人誰不是有諸多的感慨,只差拱手對著東南面的帝都稱頌一句“陛下英明”或是“畢竟聖明”了。

“那些退役的士卒對重新被徵召很是興奮。”陳餘臉上有著矜持的笑容:“只是現(xiàn)在暫時不能讓他們穿上軍隊的戰(zhàn)袍,他們對此有著不小的遺憾。”

劉邦卻是“哼”了一聲,說道:“戰(zhàn)士配合,他們的僱主卻是一羣逐利小人。”

說到底武裝人員是受到各個商隊的僱傭才隨行。自簽訂契約之後,單人、小團隊、大團隊規(guī)模的僱傭兵,他們實際上是要聽命於各個僱主。劉邦作爲正使有權利在需要的時候徵募使節(jié)團的武裝人員,可是無論從哪一方面也沒有規(guī)定說徵募可以無償。

商隊僱傭的武裝人員被徵募。等於是他們與武裝人員簽訂的契約暫時停止,雖然在過後那些武裝人員仍然需要履行契約責任,可暫停的期間無論怎麼看都是商隊受到了損失。

“南陵商會的會長陸向率先要求補償,其餘商會和個人商賈也提出相應的要求。”劉邦一臉想要破罵的表情,可是硬生生地忍住了。悶聲道:“真是……不懂大勢啊!”

劉邦哪裡敢真的罵嘛!南陵商會是南郡各大氏族的集合體,有一些小道消息說皇帝本人在南陵商會也有入股。其餘的商會來頭沒有那麼大,可是一個個商會多多少少也會帝國勳貴的背景,怎麼也是不該輕易得罪。私人商賈可能沒有太大的來頭,但是不罵商會去罵私人商賈,已經是帝國三等男爵的劉邦可不想那麼掉份。

帝國重視軍事的時候沒有落下經濟發(fā)展,任何年頭有錢的基本是大氏族或是官紳、勳貴,皇帝從來都是在經濟上優(yōu)厚追隨者,有錢了的勳貴怎麼也是會置辦產業(yè),劉邦自己就有產業(yè)。甚至是隨行使節(jié)團的商隊中就有他的一支,這也是他不能罵出口的原因之一。

劉邦最爲難以理解的是,爲什麼是有皇帝背景的南陵商會也最先跳出來,不得不深思是不是對自己有什麼意見?

事實上,劉邦也知道皇帝對自己有意見,曾經有那麼一次可發(fā)生了一些事情,劉肥邀請衆(zhòng)多王子和勳貴出遊,結果出事了,那一次要不是長江南岸的火藥作坊出現(xiàn)事故牽扯了皇帝的注意力,還不知道會惹出多大的禍事。另外還有別的原因。是他太黏糊魏豹,想著爭取封地到南亞次大陸那一塊,皇帝似乎也不願意看到這個結果,纔有他作爲使節(jié)團正使出使的差事。

皇帝對自己有意見。這是一件多麼令人恐懼的事情?劉邦比較幸運的是遇到一個遵守明面規(guī)則的皇帝,只要調查沒有觸犯律法,不會被皇帝一聲令下滅了個滿門。皇帝遵守自己制定的遊戲規(guī)則是一件好事,至少大家不用擔心皇帝看自己不順眼的時候九族皆滅……好吧,有史以來似乎也沒發(fā)生什麼滅九族的慘事,至多就是被夷三族。誅滅九族那是要到朱明皇朝纔出現(xiàn),然後“我大清”發(fā)揚光大。

皇帝有意見,哪怕是沒有滅門之禍也能想象出心理壓力該有多大,劉邦處心積慮想要立下大功勞,無非就是想要讓皇帝對自己轉變態(tài)度,可是陸向帶頭那麼一整,他的心情不由忐忑起來,本來想要獨吞的大功勞也攤開來說,期望的不就是陳餘、韓信和餘樊君的支持?

事實也證明劉邦這一步走對了,各個商會要求補償,韓信一出面很快就確定補償方案,隨行的武裝人員被抽調公用時,武裝人員的薪水由官方支付,其餘倒是沒有提出什麼要求。

劉邦很清楚各個商會是在賣韓信這個皇帝唯一的徒弟面子,要是由其他人去協(xié)商,還不知道各個商會要提出什麼要求,可以肯定是的是要被刮下一層皮。

“跟隨前來烏孫王庭的一萬八千士卒,選自武裝人員的六千是可堪一戰(zhàn)的士卒。”不是韓信不將所有部隊帶來烏孫王庭,是烏孫王勃西靡很是客氣且隱晦表示過,所以只能是這麼多人。他又說:“其餘的武裝人員大部分是在商隊駐紮地,另外那些……”,說著看向劉邦。

“唔!一些被我安排到各處首領那邊充當護衛(wèi)。”劉邦說這句話的時候滿滿都是驕傲,“嘿嘿”笑了幾聲說道:“僅僅是幾個護衛(wèi),那些首領感激淋涕的模樣你們是沒看見。”

餘樊君“呵呵”了兩聲,那不過是一個很小的手段,效果確實如劉邦所說非常不錯。

帝國先後擊敗匈奴等草原遊牧族羣,廣闊草原靠近帝國的地區(qū)全部佔領。俘虜和消滅的部落不下於百個,這樣的兵鋒著實令人恐懼。

黃河源頭附近的一戰(zhàn)又殲滅匈奴二十餘萬人,甚至匈奴單于也被俘成爲階下囚,消息傳播出去的時候各方震動。

東胡原本集結二十多萬兵馬在靠近不足帝國邊境二十里的烏侯秦水。黃河源頭一戰(zhàn)的結果傳去,當天東胡兵馬就拔營遠撤距離帝國邊境百里開外,更是一再派人向駐紮在烏侯秦水下游的帝國駐軍主官解釋,他們先前駐紮的地方是爲了取水方便,絕對沒有其它意思。

後續(xù)的情況是。遼東各邊境那些本來在靠近的東胡部落來了個急剎車,也是各自掉頭,哪裡來哪裡去,原先因爲有族人蔘與齊地之戰(zhàn)呼想要報仇的兩個大部落,兩大部落的首領派來了自己的子侄輩洽談贖回被俘族人,給出了和解的信號。

帝國的光輝戰(zhàn)績自然是要傳到烏孫,連帶東胡那邊的反應也會回饋到烏孫,可以說烏孫上下是從那一刻才真正明白帝國的強大。正好此時的烏孫面臨前所未有的危機,能夠找到一根大腿抱著哪有放過的道理。

烏孫真正瞭解到帝國的強大還是在八萬騎兵抵達烏孫領地之後,何懌率軍來到烏孫。駐紮烏孫南部之後與冒頓的軍隊幾次交手,規(guī)模上或許是不太大,可是每次都是取得勝利,最爲輝煌的一次勝利是損失不到百人全殲冒頓麾下五千騎兵。

若說之前烏孫人看到帝國軍隊只感覺帝國軍隊軍裝華麗、武備完善,甚至有些人認爲華麗的模樣肯定是銀槍蠟子頭,一系列的勝利證實之下,哪怕是嘴再硬的人也是無話可說。

要知道烏孫與冒頓的軍隊交戰(zhàn)雖然也有獲得勝利,可是每次都是要付出足夠的代價才能取勝,輸?shù)拇螖?shù)就更沒臉說了。最慘的時候是一萬烏孫騎兵與冒頓的一萬五千人交戰(zhàn),最後只逃出四千餘騎。殺傷殺死冒頓士兵的數(shù)量估計還不到一千,怎麼一個慘字了得。

帝國軍隊展現(xiàn)出來的戰(zhàn)力已經毋庸置疑,勃西靡想抱帝國皇帝大腿的心態(tài)沒人敢再說三道四,烏孫面臨險惡情勢之下。得到帝國的支援和幫助才能渡過難關已經形成多數(shù)人的共識。

靡姓王族想要抱帝國皇帝的大腿,烏孫的各部落首領也不是沒有相似的心思。部落首領去抱帝國皇帝大腿估計是在級別上稍有不足,那麼交好身在烏孫的軍方最高指揮官何懌,或者是交好使節(jié)團正使劉邦總該是沒有錯的。

很多部落首領要去巴結何懌,可是何懌只是禮貌接待,對各部落首領的諸多巴結和暗示卻是反應冷淡。巴結何懌不成。各部落首領就將目標轉向劉邦。

劉邦察覺到烏孫內部有變正想要乾點什麼,各部落首領主動過來巴結,可謂是瞌睡的時候遞來枕頭,與之何懌的冷淡相比,他可謂是迴應熱情,與什麼人都能聊上幾句,認爲有用的人更是能夠用結結巴巴的烏孫語稱兄道弟。

“我始終認爲……不該肆意行事。”陳餘其實是很不想在這個時候與劉邦擡槓的,可是看到劉邦志得意滿的嘴臉就是一肚子不爽:“勃西靡不是瞎子聾子,我們會關注烏孫王庭的動靜,勃西靡怎麼可能不關注我們?正使沒來烏孫王庭之前已經是賓客絡繹不絕,來到烏孫王庭仍然是來者不拒,勃西靡該是會怎麼想?”

“我管他怎麼想!”劉邦說得比較透徹:“咱們是客人,有主人家前來拜訪哪有拒之門外的道理。再則,勃西靡不知道烏孫已經進入風雨飄渺的窘境了嗎?他肯定知道!那麼多烏孫首領來巴結和討好,依我之見,勃西靡知道這種情況只會更加巴結咱們的皇帝陛下,畢竟陛下才是帝國的皇帝,只有陛下才能最終做主,之前咱們說什麼都不算數(shù)。”

陳餘被劉邦一串話堵得胸口發(fā)悶。他算是看出來了,劉邦這是在使用無賴戰(zhàn)術,甭管有用沒用,能不能用得上,反正是所有人先交好,該給的承諾給,至於承諾有沒有效另外說,全然就是不管信譽,最後也有點要推脫給帝國皇帝的意思,真不知道是該說沒心沒肺還是狡詐,可以確定的就是像極了痞子無賴。

另外有一點陳餘卻不得不承認,劉邦這種做法雖然無賴,可是在目前面臨的情況下卻是最有用的,不但顯得有用,且還能及時拉攏一批烏孫貴族,真正到了用得上的時候,說不準還能成爲籌碼或是奇兵。

劉邦撇開一臉鬱悶的陳餘不管,開始與韓信和餘樊君商議後續(xù),談到一般門口侍衛(wèi)卻是稟告烏孫王子難兜靡派人來請。

陳餘一聽難兜靡請劉邦,臉上鬱悶的表情換成了幸災樂禍,可是很快就收斂起來。

“也應該是請我過去了。”劉邦一臉的篤定,笑著對陳餘說:“打不打賭?我可以肯定一點,難兜靡不說說及任何首領找我的話題,只會百般籠絡,少不得又提起聯(lián)姻的事情。”

陳餘別過頭去,看都不想看到劉邦討厭的嘴臉。

餘樊君卻是“哈哈”笑了幾聲,說道:“正使剛好可以多討要一些牛羊,大雪天氣下將士們一直貓在帳篷內,討來牛羊宰殺烤一烤送給將士們,多養(yǎng)點膘也耐凍一些。”

“正該這樣!不但要向難兜靡要,還要找其餘首領!”劉邦也是一陣“哈哈”大笑,笑完一臉的揶揄:“他們正巴不得多討好我們,現(xiàn)在不敲詐,還等什麼時候。”

………

明天表弟結婚,卻是沒辦法碼字了,請假一天。

第419章 百越進軍(下)第430章 該做的準備(上)第72章 毀滅的因第415章 新晉名將第1066章 劉邦的新盤算第335章 冷笑話第253章 開始也是結束(上)第204章 誰知帝心第467章 鐵器時代第403章 奇聞第5章 原來如此第115章 亂象橫生第784章 新發(fā)現(xiàn)第31章 選鋒將至第502章 是該都挖坑埋了第241章 軍中大疫第47章 焉能言之第318章 拿定主意第683章 餘音(四)第699章 戰(zhàn)匈奴(三)第374章 痛快的瘋癲(上)第642章 韓信的北征(上)第336章 妄爲第456章 三個故事第1027章 錯誤的劇本第639章 各國動向(二)第1102章 野人什麼的第134章 心態(tài)問題第一百四十三一 觸即發(fā)第46章 初嘗練兵第1008章 刁民?第268章 以安其心第32章 箇中曲折第990章 可控和不可控第363章 生或死(下)第1019章 序幕的開始第812章 大氣磅礴第493章 道路與人口第509章 封賞與思量(下)第726章 漠南(十二)第802章 塵封往事第369章 軍隊(下)第464章 一驚一乍(上)第144章 理想之地第127章 出兵,出兵!(下)第748章 莫名第164章 提前準備與先發(fā)制人第1106章 帝國遲早丸藥第717章 漠南(三)第845章 污點與畏縮第678章 因與果(上)第218章 第一天第469章 我的旌旗,我的家臣第307章 什麼情況?第993章 東胡第646章 歡迎來到新時代(二)第243章 劍拔弩張第224章 援軍再抵第368章 軍隊(上)第116章 如此人物第813章 改革還是變革?(上)第213章 兵不厭詐(下)第973章 斬其王,滅其國!第407章 惡客第801章 普天之下皆鼓聲第594章 都挺不住了第248章 變故,始皇詔書第758章 理智與犯渾第3章 胡思亂想第561章 別樣的橫槓原理(下)第1020章 可憐?可恨?第909章 兩個時代第765章 進展第1078章 羅馬使節(jié)團第895章 凱旋與獻俘第870章 步伐有點大第13章 綿綿雨季第584章 怎麼個不幸悽慘法第125章 屋逢漏雨第1079章 漢帝國名稱的由來第831章 五年計劃(下)第637章 責任與義務(下)第527章 要“世界大戰(zhàn)”了?(九)第309章 興奮第863章 框架之內第678章 因與果(上)第158章 攻城掠地第398章 急緩之爭(下)第339章 中原諸事第742章 仁厚?第1032章 改變從正視歷史開始第1019章 序幕的開始第323章 悽慘不過吳芮第1007章 心比天高,命比紙薄第555章 秘辛(下)第1107章 都要老了第902章 似乎有點危險?第117章 我命休矣第69章 利用價值第1043章 唯強大才永恆
第419章 百越進軍(下)第430章 該做的準備(上)第72章 毀滅的因第415章 新晉名將第1066章 劉邦的新盤算第335章 冷笑話第253章 開始也是結束(上)第204章 誰知帝心第467章 鐵器時代第403章 奇聞第5章 原來如此第115章 亂象橫生第784章 新發(fā)現(xiàn)第31章 選鋒將至第502章 是該都挖坑埋了第241章 軍中大疫第47章 焉能言之第318章 拿定主意第683章 餘音(四)第699章 戰(zhàn)匈奴(三)第374章 痛快的瘋癲(上)第642章 韓信的北征(上)第336章 妄爲第456章 三個故事第1027章 錯誤的劇本第639章 各國動向(二)第1102章 野人什麼的第134章 心態(tài)問題第一百四十三一 觸即發(fā)第46章 初嘗練兵第1008章 刁民?第268章 以安其心第32章 箇中曲折第990章 可控和不可控第363章 生或死(下)第1019章 序幕的開始第812章 大氣磅礴第493章 道路與人口第509章 封賞與思量(下)第726章 漠南(十二)第802章 塵封往事第369章 軍隊(下)第464章 一驚一乍(上)第144章 理想之地第127章 出兵,出兵!(下)第748章 莫名第164章 提前準備與先發(fā)制人第1106章 帝國遲早丸藥第717章 漠南(三)第845章 污點與畏縮第678章 因與果(上)第218章 第一天第469章 我的旌旗,我的家臣第307章 什麼情況?第993章 東胡第646章 歡迎來到新時代(二)第243章 劍拔弩張第224章 援軍再抵第368章 軍隊(上)第116章 如此人物第813章 改革還是變革?(上)第213章 兵不厭詐(下)第973章 斬其王,滅其國!第407章 惡客第801章 普天之下皆鼓聲第594章 都挺不住了第248章 變故,始皇詔書第758章 理智與犯渾第3章 胡思亂想第561章 別樣的橫槓原理(下)第1020章 可憐?可恨?第909章 兩個時代第765章 進展第1078章 羅馬使節(jié)團第895章 凱旋與獻俘第870章 步伐有點大第13章 綿綿雨季第584章 怎麼個不幸悽慘法第125章 屋逢漏雨第1079章 漢帝國名稱的由來第831章 五年計劃(下)第637章 責任與義務(下)第527章 要“世界大戰(zhàn)”了?(九)第309章 興奮第863章 框架之內第678章 因與果(上)第158章 攻城掠地第398章 急緩之爭(下)第339章 中原諸事第742章 仁厚?第1032章 改變從正視歷史開始第1019章 序幕的開始第323章 悽慘不過吳芮第1007章 心比天高,命比紙薄第555章 秘辛(下)第1107章 都要老了第902章 似乎有點危險?第117章 我命休矣第69章 利用價值第1043章 唯強大才永恆
主站蜘蛛池模板: 张北县| 贵南县| 合水县| 金华市| 板桥市| 通海县| 通山县| 偏关县| 宜兰市| 巢湖市| 彭山县| 博客| 乌鲁木齐市| 泾川县| 富蕴县| 临邑县| 石台县| 临猗县| 丹棱县| 镇江市| 治多县| 古浪县| 科技| 堆龙德庆县| 仁寿县| 乌海市| 平远县| 股票| 通化市| 枣庄市| 京山县| 邵东县| 田阳县| 河东区| 连南| 万全县| 兴和县| 万宁市| 平利县| 武胜县| 静安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