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301章 南巡的準備,皇帝的經濟霸權!

回到養心殿,朱祁鈺枯坐。

拿掉了項文曜的軍權,還要拿掉于冕的軍權,這樣一來,于謙的羽翼就被剪除了。

他只能乖乖的鎮守京師,不會想什麼歪門邪道。

“傳旨,詔毛勝、李瑾、于冕率兩萬騎兵回京,隨朕南下。”

朱祁鈺緩緩開口:“再把範廣宣來。”

馮孝派人去傳旨,他小聲道:“皇爺,南下一定要帶足了兵。”

“朕曉得。”

朱祁鈺幽幽道:“你派個妥善人,出京去山西,宣舒良回京。”

舒良在山西編練了一支秘密軍隊。

此時派上用場了。

他不能只相信京營和邊軍,還需要有一支屬於完全自己的軍隊。

馮孝不解,還是安排人去辦。

預計九月初三出京,十月中旬抵達南京,第二年夏天或者秋天回來。

京師得留下一批人,負責應急用。

從他離京後,所有奏疏,都要抄送一份,送去南京,在路上時,則邊走邊辦公。

閣部擬定出兩條路,走水路或陸路。

朱祁鈺傾向於走陸路,這樣騎兵就能隨時拱衛他,但路程太長,危險難以預測。

好處是,他能親眼看一看地方各府,每到一府都要詔見地方官員。

走水路則是更安全,路程更短,也更舒適。

甚至,龍船都造好了。

正思考著呢,範廣風塵僕僕進來叩見。

八月末的京師還烈日炎炎,這是旱災的預兆,閣部正在預防旱災,對收成事極爲上心。

“賜座。”

朱祁鈺臉上露出笑容:“範卿,南巡朕欲帶著你,由你率領京營護衛朕,伱在朕身邊,朕放心。”

範廣心花怒放:“拱衛陛下,是微臣之福!”

若能得到救駕之功,他範廣真的能榮升國公位了。

“對了,你兩個兒子還在寧夏嗎?”朱祁鈺問。

“回稟陛下,臣子無能,並未立下什麼大功。”範廣道。

“別這麼說,你兒子雖無統帥之能,但也是一員良將,稍加磨礪,早晚必成名將。”

朱祁鈺道:“寧夏也沒有戰事,難以磨礪,不如去甘肅吧。”

“看看陳友手下的神英,升了多少次官了?再打下去,就要有爵位了。”

範廣再傻,也明白了,皇帝要用他,就得先防他。

他兒子熟悉寧夏,所以把他兒子調走,調去甘肅。

在陳友手下打仗,一旦他範廣有異心,那麼陳友就會立刻處死他兩個兒子。

其實還有一層深意,他家和于謙家是聯姻,皇帝防著于謙,就得防著範廣。

“臣代犬子謝陛下栽培之功。”範廣磕頭。

朱祁鈺是皇帝,他不會將自己的安危建立在所謂的信任之上,那不是信任,而是愚蠢。

他必須做出制衡,用範廣,就得先制衡範廣,讓範廣甘心做他的鷹犬,不要滋生出不該有的野心。

同時,身邊還得放一個制衡範廣的人。

就有從北疆調回來的毛勝和李瑾,這兩個人還差點,真正制衡範廣的,是從山西調回來的郭登。

“起來。”

朱祁鈺眸光陰暗:“在甘肅好好立功,自己掙個爵位回來,到時候你家一門三爵,何其榮耀?”

“範廣,你說軍中,還該帶著誰啊?”

範廣微微一愣,他不善於鬥心眼,只能如實道:“臣以爲帶忠心將領即可。”

“朕身邊哪有不忠心的呀?”朱祁鈺點他,誰不是朕這邊的武將?講武堂裡,想想啊。

這是要帶於康走?

範廣也是蠢。

“於康不行,於康要守衛京師,不能調動。”朱祁鈺當然不能調走於康了,於康是他制衡于謙的一步棋。

再說了,帶走于冕,再帶著於康,難免會讓于謙心裡不舒服。

他雖然處處制衡于謙,卻也說明他是信任於謙的。

臨走之前,還要詔見於謙,化解于謙心中的不滿。

“朕詔你來,就是通知你,整軍八萬,隨行。”

範廣苦笑:“陛下,京師沒這麼多兵啊?”

“自然會調邊軍回京,內閣會通知你的。”朱祁鈺打發範廣走了。

範廣一路上也沒琢磨明白,皇帝要帶誰呀?

當然是柳溥了!

這老貨留在京師,倭郡王也在京師,他能放心?

既然倭郡王必須留下,那麼倭郡王的全部班底,就必須帶走,再留下於謙、姚夔、張永主政,京師就不會亂。

還有一個重要人物,太子朱見深,必須帶走!

“皇爺,可讓尚食局準備餐食?”馮孝知道皇帝摳門,自然得稟報一聲。

“準備吧。”

他還在想,皇太后和常德要帶走。

有了女眷,也得在自己嬪妃中挑幾個帶走,否則,容易傳出閒話。

女眷多了,就必須走水路,走陸路的話就顯得不安全,而且需要在各府留宿,萬一傳出花邊新聞,他這皇帝的臉往哪擱?

申時,下午四點鐘,宗室諸王站在幹清宮外恭候。

欽天監,已經按照皇帝的要求,改變了計時辦法,時辰制仍不變,只是細化了小時。

到了正殿,太監打開殿門,讓諸王按照宗室排序,陸續入殿。

四點一刻,皇帝才走進來,宗室諸王跪伏兩側,皇帝坐上御座,諸王朝拜:“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平身吧。”

然而,宗室諸王看見案幾上的餐食,又小心翼翼看了眼皇帝的酒杯,那種被支配的恐懼,再次襲來。

“朕馬上就南巡了,要好久看不到諸位親戚了。”

朱祁鈺臉上帶著笑:“這不,臨走之前,朕設宴款待諸位,大家在一起,樂呵樂呵。”

諸王心裡咯噔一下,皇帝這是要帶我們走啊!

“臣願隨陛下南下!”荊王是皇帝的舔狗,第一個表明心跡。

諸王心裡日狗,皇帝是一天不折騰他們就心裡難受。

百王府剛住進去,皇帝就跟他們討要裝修錢。

確實,沒要建造宅子的錢,但這裝修錢是什麼鬼?是不是還有公攤面積啊?

皇帝開口了,誰敢哭窮?

上一個哭窮的,被抽死了,血淋淋的慘案都忘了?

諸王無奈付了一大筆裝修錢,導致諸王窮得想賣血。

現在又要把往南京折騰?這是要把我們當成豬崽兒賣掉?

見諸王沒有動靜,朱祁鈺嗤的一聲笑了:“朕的船上,沒那麼多位子,你們不必擔心。”

諸王嚇了一跳,您船上沒位子,不就是說我們要死了嗎?

“陛下恕罪!”諸王跪下磕頭。

朱祁鈺眼神玩味,他也在權衡,該不該帶走諸王。

姚夔認爲,沒有必要,諸王留在京師,對倭郡王也是威懾,而帶在路上,倘若死了、病了、逃了,皇帝的威望都有打擊。

也有朝臣覺得,帶著南巡,免得他們在京師作威作福。

朱祁鈺在吃烤熟的羊肉,蘸著蘸料,吃得津津有味,整個幹清宮裡,只剩下皇帝吃飯的聲音。

“一家人,哪有什麼恕罪不恕罪的呀?起來吧!”

朱祁鈺放下筷子:“朕要去祭祖的,你們可有話要帶給祖先的?”

他不去鳳陽祭祖,而是去南京城祭奠太祖皇帝。

諸王頓時成了苦瓜臉,敢說什麼?

可不說吧,祖宗怪不怪罪不知道,皇帝肯定怪罪他們。

“臣等對江山社稷沒有一點貢獻,不敢攪擾祖先英靈。”還得看周王。

“也對,無才無德,無功無祿,全靠祖宗庇佑。”

朱祁鈺眼神陰鷙:“既然有自知之明,那麼爾等在京中,就要謹言慎行,別給祖宗丟臉。”

諸王一聽,不用去南京了,頓時喜形於色,跪在地上磕頭謝恩。

“既然爾等留在京中,爾等之中可有賢王,可爲朕監國啊?”

一句話,把諸王嚇得汗毛倒豎,一個個撲倒在地上:“臣等無才無德,不敢禍亂朝綱,不敢,不敢!”

大明做過監國的,只有寥寥幾個人,仁宗皇帝、宣宗皇帝、襄王和景泰帝。

這裡面有三個皇帝,一個瓦罐豬。

誰敢去監這個國,那不是找死嗎?

“朕和你們閒聊天罷了,別動不動就跪下。”

朱祁鈺慢悠悠道:“你們覺得倭郡王監國如何?”

陛下,您還是賜死我們吧!

諸王誰敢起來啊,您景泰帝和倭郡王什麼關係,大家誰不知道啊?

您讓他監國,他分分鐘登基!

再說了,說您殺了他,天下人都相信,可說您把皇位讓給他,沒人信的。

“不要就知道磕頭,朕問你們話呢,回答!”朱祁鈺對諸王避而不談的態度十分不滿。

“回稟陛下,微臣以爲不設監國之位。”

周王是懂皇帝心思的。

景泰帝是怎麼上位的?

正因爲倭郡王北征,才留弟弟朱祁鈺監國,結果自己留學去了,家不要了,朱祁鈺因爲監國之權而順利登基。

所以,這監國的權力,對朱祁鈺而言,有著特殊之處。

他絕不會允許,下一個人通過監國,而獲得承嗣大統的權力,哪怕產生這一點點可能性都不行。

這也是當初他必殺襄王的原因。

因爲襄王也做過監國,而且人家是嫡子,他是庶子,天生矮一頭,所以剷除襄王,是穩定位子的必要一步。

“不設監國?那朝政如何運轉啊?”朱祁鈺問。

“陛下,微臣是藩王,不懂朝政。”

“周王,這是家宴,在家宴上說話還藏藏掖掖的嗎?照實說。”

朱祁鈺要借周王的嘴,廢除監國制度。

“中樞有內閣、有六部,內廷有司禮監。”

“即便陛下不在北京,天下也能正常運轉。”

“而且,陛下在南京,也能正常處置政務,何須用監國?”

這話說得,好似有沒有皇帝都一樣。

但沒毛病,大明皇帝不上朝,天下也能正常運轉,起碼維持五十年沒啥問題。

朱祁鈺看向諸王。

諸王七嘴八舌,都說不必監國,還建議皇帝,把太子帶去南京,見一見世面云云。

朱祁鈺才露出笑容:“諸王所言甚是啊,那就不設監國了。”

“但那樣的話,諸王可就要被閣部重臣管理了?”

“會不會覺得很委屈呢?”

宗人令是倭郡王啊,皇帝走了,南宮就要死死的守著。

那麼,管理諸王的權力,就移交到了內閣手裡。

諸王臉色一垮,只能磕頭說:“吾等在京中謹小慎微,不敢犯錯,若受到苦處,吾等可等陛下歸來,再向陛下訴苦便是。”

這番回答讓朱祁鈺很滿意,我們不是在京中混吃等死的,而是要監督朝政,若誰有不該有的心思,就寫信告訴陛下。

“諸王是懂朕苦處的。”

“但諸王畢竟是皇室子弟,朕能欺負你們,外人不行!”

“受了冤屈,寫信告訴朕,朕爲你們做主!”

“這杯酒,朕敬諸王。”

朱祁鈺敲打了諸王。

又順勢廢除監國之權。

還給諸王監督權,制衡留在京中的閣部重臣。

一箭三雕。

“臣等謝陛下隆恩!”諸王叩拜。

宴會在歡樂中收尾。

“皇爺,您這般佈置,是要在南京呆很久?”馮孝服侍皇帝更衣。

“看出來了?”

朱祁鈺換了身便服,活動活動身體:“南方事多,去這一次,索性徹底解決。”

“朕不想大費周章再去一次了,就這一次花費的費用,足夠征服安南了,而且導致政局不穩,唉……”

“而後世之君,應該是很難再去南京了。”

“南方事,必須由朕親手做完。”

沒錯,就爲了準備這次南巡,皇帝足足花了120萬枚銀幣!

率領十萬大軍、朝廷百官,再加上扈從,轉運物資等等,總共徵召了近三百萬人!

而且,南京紫禁城又修葺了一遍,以及政務從北京送到南京的損耗、人員的流動。

就花了這麼多錢。

120萬枚銀幣啊,蕩平安南都使不了。

但這次,他必須要去。

開海!

是朱祁鈺心心念唸的大事,這件事必然曲折不斷,一年半載肯定解決不完。

還有倭寇!鹽政!海政!商稅!士紳!等等!

都要一次性理清,新政徹底推行下去。

樂觀地看,起碼要兩年時間。

所以他連番佈置,讓權力制衡,又平衡,省著生出亂子,讓他半途而廢,必須回京。

“皇爺,您離開時間太長,容易出事的。”馮孝小聲提醒。

皇帝做的這些事,要觸動太多人利益。

他們無法殺掉皇帝,在京師搞些亂子,迫使皇帝迴鑾,是能做到的。

“若朕的兒子長大了,該多好啊。”

朱祁鈺嘆了口氣:“宮中務必妥善安置,防範有人害朕的兒子!”

能迫使皇帝回京的,最大可能是二子朱見淇病重,他必須回京,所以必須防範。

“奴婢會妥善安置的!”馮孝磕頭。

“讓許感留在宮中,無比看好宮裡,把鄭有義宣回來,西廠負責拱衛宮中。”

朱祁鈺活動完畢:“把皇后宣來吧。”

很快,唐皇后來到幹清宮,拜服在地:“臣妾見過陛下。”

聲音帶著幾分委屈。

皇帝很久都不見她了,她這個皇后當得,還不如當皇貴妃時候痛快。

朱祁鈺熟視無睹:“皇后,你若隨朕離京,淇兒自己在宮中,你能放心得下嗎?”

唐皇后腦袋嗡的一聲,皇帝還是沒原諒她,就是不肯帶她去呀。

她這個皇后,有名無實。

六宮之權,在孫太后手中,甚至常德權力都比她大。

皇帝對她黑不提白不提,若非文官幫她這皇后說話,恐怕所有人都遺忘了,宮中還有一個皇后呢!

她就想隨駕南京,因爲這能昭顯她是大明皇后!是皇帝的正妻!

可是!

皇帝連這個機會都不給她。

“臣妾不放心孩兒,願留守宮中。”唐皇后磕頭。

朱祁鈺語氣微緩:“淇兒還小,你離宮去南京,誰來照顧孩子呀?”

“而且,朕欲請皇太后南巡。”

“兩宮太后勞苦功高,朕從未孝敬過她們,這次南巡,正好請她們一同,去江南看看風景,朕也好儘儘孝心。”

“常德也要隨駕。”

猛地!

唐皇后眸中折射出驚喜之色,六宮權柄,這不就轉移到她的手上了嘛!

“陛下……”

“談妃和胡妃要隨侍的,宮中的孩兒都需要你悉心照料,你是母儀天下的皇后,朕離京後,你要爲朕守護好這宮中,守護好朕的孩子們,明白嗎?”

唐皇后哽咽,皇帝好久沒跟她說這些話了!

“臣妾願意爲陛下分憂,願意!”她不停磕頭。

朱祁鈺瞇著眼睛:“宮中諸多嬪妃,都要誕下孩兒,你是大婦,要妥善照料。”

“淇兒還小,他是朕的長子,對朕對天下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他務必不能出事。”

“還有固安,去浣衣局一年,已經有長進了,她在宮中幫助你,也能分擔你肩膀上的擔子。”

唐皇后點頭,但心中微涼。

皇帝用固安來制衡她的權力。

但是,皇帝對長子,是非常喜愛的,他對朱見淇是寄予厚望的。

“退下吧。”朱祁鈺道。

“陛下……”唐皇后想和皇帝一起坐會兒,可是這男人爲什麼如此狠心啊?

朱祁鈺善於察言觀色,卻柔聲道:“皇后,等朕回來,再和你生個孩子,你身體不好,好好調理,等朕回來。”

唐皇后心花怒放!

皇帝不氣她了,她磕頭謝恩,然後跪著不走,現在就要!

朱祁鈺這大豬蹄子,不過給她個念想罷了,他心中餘怒未消,如何能說原諒就原諒了呢?

“今晚侍寢吧。”

“陛下!”

唐皇后呆呆地看著皇帝,頓時淚如雨下,然後哭著謝恩。

皇帝終於肯原諒她了!

哪怕是利用她,她也願意,只要再生個孩子,皇帝的心就會回來的,男女之間能有什麼深仇大恨?有的話,就來一次好了!

朱祁鈺這臺播種機,又得被迫營業了。

時間幽幽,在熱河的李瑾、毛勝、于冕收到聖旨,兵權移交給李秉、宋傑、王恕三人。

他們則率兵入京,隨皇帝南巡。

宋傑多少有點不是滋味,他也是皇帝心腹呀,他也想去南京啊。

弟弟宋偉犯下了大錯,他去南京,還能幫弟弟說情。

皇帝給了他封密信,說熱河需要他云云。

作爲隨侍的李瑾三人,洋洋得意,這是皇帝的寵幸。

同時,在寧夏的範升、範炅移防甘肅,去陳友手下立功,兄弟倆歡天喜地。

房能、譚序嫉妒啊,寧夏沒有什麼戰事,只是練兵而已,沒有大功可立,還是朝中有爹好當將軍啊。

山西總兵郭登,被調回京師,隨侍南下。

和舒良一道,率軍回京。

各地邊軍,皆被皇帝趁機重新洗牌,一方面是防備軍將世家做大,另一方面則是爲皇帝巡幸南京打預防針。

同時,也宣告者皇帝對邊軍的掌控力度。

轉眼到了九月,初一。

“哀家不去!”孫太后又搞幺蛾子了。

倭郡王留在京師,她也想留在京師。

“母后,這是陛下欽命。”常德苦笑,她也不想去,但沒得商量。

孫太后冷笑:“他不是打著孝道的旗號嗎?怎麼不親自來請示哀家?反而下一道聖旨,這是什麼意思?”

然而。話音方落,太監急匆匆進來:“回聖母,皇爺來了。”

“什麼?”

孫太后驚得站起來,又悻悻閉上嘴,氣哼哼道:“他來就來,難道讓我這個做孃的去迎接他嗎?”

很快,朱祁鈺已經進入大殿。

剛纔還生氣的孫太后,竟換上一副笑臉:“陛下來了?用膳了嗎?哀家還沒,陪哀家一起,如何?”

“朕用過了。”

朱祁鈺道:“朕叨擾皇太后,主要是要巡幸南京了。”

“皇太后剛入宮時,尚在南京紫禁城,有多少年沒回去了?多少年沒領略江南風光了?”

“朕知道百善孝爲先,所以朕巡幸南京,造訪故都,想向兩宮太后盡一盡孝道,請皇太后隨朕南下,再看一看故都。”

常德心裡捏了把冷汗,真擔心她娘說一句不去,讓皇帝下不來臺。

卻沒想到,孫太后竟笑靨如花:“虧得皇兒還記得哀家,哀家永樂二年入宮,年方十歲,便養在張太皇太后膝下。”

“如今一回想,半生年華過去了。”

“真的想再回到哀家曾經住過的大殿看一看。”

說著,她拉住了朱祁鈺的手:“皇兒向爲孃的盡孝道,爲孃的心裡甚是歡喜。”

朱祁鈺一陣膩歪,要不是不帶著倭郡王,朕能帶著你?

常德則看傻了,這是她娘嗎?怎麼看著有點那個……賤呢?

“朕向皇太后盡孝道是應該的,朕會讓宮人做好準備,九月初三便出發。”

朱祁鈺掙脫開孫太后的手。

孫太后笑意盈盈,顯然是很滿意的。

結果,朱祁鈺前腳剛走,孫太后就變臉了:“好個居心叵測呀,他是擔心鎮兒再奪門啊!”

“娘!”常德急了。

“怕什麼?爲孃的什麼沒見過,有什麼可……噶!”

孫太后的後半截話堵在嗓子眼裡。

因爲,朱祁鈺回來了,他站在門口,施施然行禮:“忘跟皇太后說了,您在南京的寢宮,都收拾好了,朕告退。”

孫太后臉頰一陣青一陣紅,他是故意的!

他就知道哀家會咒罵他,所以回來看笑話呢!

出了仁壽宮。

Www●ttκǎ n●¢○

朱祁鈺嗤笑:“也就剩下這點本事了,由著她撒潑吧,隨侍官員的名單可擬定了?”

“皇爺,有暹羅急報。”幹清宮的太監急匆匆而來。

朱祁鈺快步回養心殿。

這是高宗本和邊永一起寫的密奏,朱祁鈺打開一看,頓時目瞪口呆:“快,把閣部重臣,全部宣來。”

半個時辰之後,閣部重臣全都驚呆了。

“陛下,這暹羅王吹牛吧?”

姚夔都懵了:“老臣查遍典籍,也沒見過畝產18石的土地啊,根本就沒有啊!”

“是啊,那畝產30石糧食的更扯了!”

王復驕傲道:“天下最精華的土地,就是大明,大明畝產4石的土地,已經是上等田了,微臣不信。”

“臣等也不信!”

朝臣都懵了,這天選之國,怎麼能是暹羅呢?明明是大明啊!

“朕信。”

朱祁鈺道:“這還是暹羅王少說呢,朕估計暹羅全是畝產30石以上的土地。”

“陛下您不能爲了開疆拓土,就騙我們吧?”耿九疇腦袋搖的跟撥浪鼓似的。

“朕想打仗就打仗,還用騙你們?”

朱祁鈺笑問:“高宗本和邊永的話,你們也不信?”

“這只是暹羅王片面之詞,未經過證實的呀,不可能呀。”耿九疇道。

“既然不信,你們就再等等,逯杲還會傳來消息的,到時候就知道了。”

朱祁鈺道:“咱們姑且當成真的,諸卿有何看法?”

“必須佔下來!不惜一切代價的打下來!”姚夔大聲道。

朝臣出奇的同意,這暹羅是老天爺追著餵飯啊。

看看大明,爲了填飽肚子,上下齊心,還吃不飽呢,人家暹羅,直接擺爛,糧食吃到吐,拿大米喂牲口,能氣死個人。

“陛下,老臣認爲天下沒有這樣的土地。”

姚夔話鋒一轉:“咱們先把暹羅的稻種拿回來,咱們試一試就知道了。”

這點朝臣同意,宋朝時候確實更新一次占城稻。

應該第二次更新。

“姚卿,就當有。”

朱祁鈺十分輕鬆,找到了產米之地,大明就不用爲糧食發愁了。

“姚閣老,打下暹羅可不容易呀。”

白圭道:“咱們距離暹羅,隔著龐大的原始森林,這些森林,和咱們大明的森林還不一樣,用火燒都燒不掉……”

陶成的奏章,中樞都看了。

夏壎也拿雨林裡的土人沒轍,只能建立商貿,彼此互通有無,以羈縻的形式統治。

人家土人還不知道,大明把我們劃進去了,還以爲自己是土大王呢。

“而且,根據邊永的地圖,暹羅是北面高南面低,咱們必須先控制高山,才能和大明接壤,問題是這些高山,咱們沒有能力控制呀!”

白圭說得是現實。

中南幾國,都是弱雞,關鍵大明打不著他們呀。

原始森林救了他們。

“走安南呢?”姚夔問。

“走安南,要經過老撾和柬埔寨,這兩個國家,也是茂密的森林,大軍無法穿行。”白圭表示很無奈。

馬昂忽然開口:“大秦用水系控制嶺南,國朝可否效仿此道?”

“難,嶺南的氣候和那裡的氣候還不一樣,那裡特別炎熱,森林多得砍伐不過來……”

白圭說到這裡,忽然眼睛一亮:“咱們可以借用土人的手徹底砍伐掉森林啊!”

“怎麼砍?照你說的,那森林無邊無際。”姚夔攤手。

“只要咱們願意花錢買木材,早晚能砍光。”白圭道。

這又是一項漫長、且未必有回報的投資。

朝臣看向皇帝。

“朕覺得可行。”朱祁鈺不差錢。

白圭繼續道:“咱們在險要地勢上,修建堡壘,派大軍屯守,以此來控制這些森林。”

“白卿之策可行。”

朱祁鈺笑道:“其實,諸卿有點捨本逐末了,只要有海軍,暹羅旦夕可定。”

朝臣臉色微變,如今大明編練了五十萬水師,寶船正在建造中。

皇帝要開海的心思,已經不瞞了嗎?

“佔領暹羅,並不困難。”

“以大明現在的國力,就能做到。”

“但想徹底控制暹羅,把暹羅變成漢土,是件很困難的一件事啊。”

就是龐大的熱帶雨林,讓大明難以實控。

起碼以現在的生產力水平很難。

“至於,高宗本奏疏所言的畝產,朕倒是能測試出真假。”

朱祁鈺笑道:“只要朕願意花錢,從暹羅大肆購買稻米,並持續的買下去,就知道暹羅一年能種植多少稻米了。”

朝臣眼睛一亮,皇帝這辦法好啊。

充實大明糧食儲量。

“諸卿不也說了,是地形限制了明軍。”

朱祁鈺笑道:“那麼,朕就花錢,讓地形變成對明軍有利的地形。”

姚夔驚呼:“陛下,此言何解?”

“姚卿,朕問您。”

朱祁鈺問:“若朕不斷出錢,從暹羅購買稻米,暹羅有多少,朕收多少,您是暹羅百姓,會怎麼辦?”

“爲了賺錢,當然大肆墾荒種植呀!”

姚夔明白了。

皇帝是花錢,讓暹羅百姓給大明墾荒種植。

然後大明去接收熟地即可。

原始森林,暹羅自己就主動砍伐了,而且大明還收購木材。

“沒錯,朕是這樣想的。”

“但這樣太慢了。”

“朕要和暹羅王對賭,拿出一萬船絲綢,和暹羅王對賭,賭他一年賣給朕一千萬船的糧食!”

“暹羅王爲了賺取朕的絲綢,一定會發瘋似的開墾國內耕地的。”

“這樣一來,森林的面積就會減少。”

“等朕去接收暹羅土地的時候,就都是熟地了。”

“咱們趁著這個機會,慢慢消化安南和占城,等咱們的兵適應了那邊的氣候,安南和占城已經徹底成爲大明的疆土。”

“朕再揮師向西,吞併暹羅之土!”

“不止暹羅,中南所有國家,朕都派人去收購糧食,有多少朕收多少,越多越好!”

朱祁鈺要玩資本。

用資本,把整個國家綁上耕種的戰車,最後贏家通吃。

“陛下,那麼多糧食,咱們也吃不了啊。”姚夔心疼錢。

“哈哈哈!”

朱祁鈺大笑:“姚卿,你可太天真了。”

“咱們吃不了,可以賣回去啊。”

姚夔和朝臣愣神,啥意思?

“暹羅王若和朕對賭,一定會不吝惜百姓的性命,壓榨出最後一粒稻米。”

“到時候百姓都沒吃的。”

“咱們可以走私,把糧食高價賣回去呀。”

朱祁鈺攤攤手:“不香嗎?”

您真是奸商啊!

但從人性角度分析,統治者永遠是剝削階級,他們是不會考慮被剝削階級的承受能力的。

“但是陛下,倘若暹羅百姓賺了錢,不願意搞種植了怎麼辦?”馬文升問出一個至關重要的問題。

沒錯,人都有惰性。

錢賺夠了,當然不幹了。

“讓他們花掉不就完了。”

朱祁鈺笑道:“和平的話,有兩個辦法,讓他們花錢最快,其一賭博,大肆開設賭場,把錢拿回來;其二,毒。”

“但這兩個辦法,都不符合大明利益,大明是要收暹羅之土爲己有的,早晚會反噬貽害自己的百姓。”

“最快的辦法,是戰爭,讓他們的錢,打水漂。”

“暹羅王不是要買軍備嗎?朕賣給他們,用戰爭,榨乾暹羅的元氣。”

朝臣倒吸一口冷氣。

先膨脹暹羅王的野心,讓暹羅王擴張領土,讓他們陷入戰爭泥潭。

然後一邊種糧賣給大明,一邊用這些錢購買大明的軍備。

無論糧食,和軍備,大明都有定價權。

同時,再傾銷商品給民間百姓,榨乾他們的銀幣。

這就是大國、宗主國的好處。

“陛下,若人家不賣給咱們怎麼辦啊?”馬昂問。

“馬卿,這天下能收購糧食的,是不是隻有朕啊?”

“不賣給朕,他們賣給誰啊?”

朱祁鈺笑道:“而且,他們敢趁機擡價,朕就派大軍打他們,換一個聽話的王,給朕當狗。”

“定價權,永遠在朕手裡。”

朝臣咂摸定價權這三個字,覺得這個詞兒好,聽著就舒坦。

“陛下,那暹羅王明知道咱們有吞併之心,還會上當嗎?”馬昂又問。

“馬卿,不是誰都像大明這樣有長遠眼光的,這天下之王,多少鼠目寸光啊?”

朱祁鈺說得沒錯,就大明,鼠目寸光的皇帝有多少?

“再說了,別忘了朕的強兵啊。”

“高宗本三百兵卒,打崩了暹羅一萬精銳。”

“你們說說,他們弱成什麼樣子了?高宗本帶去的是什麼兵?大明的精銳是何等精兵?”

“只要激怒了大明,朕就隨時派兵兵臨城下。”

“說白了,他不賭也得賭!”

“朕是莊家,中南各國這些玩家,必須參加這場遊戲。”

“而且,修改遊戲規則的權力,定價權、參與權、作弊權都在朕的手裡。”

沒錯,明知道美元是廢紙,天下各國不都得捏著鼻子玩嗎?

關鍵這廢紙還天天作弊,各國都得忍著。

“朕沒給他們寶鈔,已經是天恩浩蕩了。”

朱祁鈺冷冷道:“惹急了朕,朕用寶鈔跟他們結算,他們敢說個屁!”

用廢紙換人家糧食?

在明人看來,是不可思議的事情。

可大美就是這麼玩的,還玩得天下各國把那廢紙當美金,當個寶似的存著。

“的確,朕現在沒能力強行吞併中南各國。”

“但朕能用經濟手段,驅使他們,爲大明打通道路,把土地養熟,最後便宜了我們!”

“高宗本說的漢化,非常重要。”

“必須讓中南各國,立刻漢化,起碼高層漢化,歸入大明的宗藩體系內,最後順理成章地被吞併。”

朝臣有些鄙夷,那些土人也配說漢話?

豈不有辱漢風?

朱祁鈺發覺他們眼神中的鄙夷:“的確,他們是又黑又醜又蠢又笨,不如明人白淨、高大,富有智慧。”

“就當大明做些善事吧,幫幫他們儘快開化。”

“實在不行,從大食擄些婦人,嫁給當地土人,讓他們生些白淨的孩子。”

大食是中亞人種,不白不黃。

而明人,雖不如歐洲人膚色白,但也是膚色偏白的。

“陛下,像暹羅、老撾、柬埔寨畢竟不是大明領土,何必在乎那些土人死活?”

姚夔滿臉厭惡:“乾脆全部變成奴隸算了,還給他們找媳婦呢,圖費心思。”

頭一次,在士大夫口中,說出瞭如此直白的話。

其實,漢人的鄙視鏈是非常非常嚴重的。

爲什麼中南各國,甚至東南亞幾國都沒有被漢化,因爲大明嫌棄,嫌棄他們沒開化,嫌棄他們長得醜。

就跟嫌棄倭國長得矮一樣,對倭國也屬於二等宗藩。

明人平均身高在164-167之間,放眼同時代,世界上算是高種族了。

而中南各國,身高普遍在140-150左右,倭國在140左右,所以明人真的有鶴立雞羣的感覺。

還有就是膚色問題。

元明清皆有西夷人當官,因爲人家膚色比較白,長得帥,這是最重要原因。

反觀中南幾國,大明嫌棄他們長得黑、長得矮,還沒開化,所以對他們不聞不問,連漢話都不願意讓他們用。

“哈哈哈!”

朱祁鈺大笑:“姚卿真性情,但云貴兩廣歸化的土人也不白,長相也和漢人有所區別。”

“那不一樣,雲貴交,自古至今便是我漢人疆土!雖非漢人,卻同屬一裔!”

姚夔無比認真道:“一族之人,豈能互相嫌棄?”

“老臣反倒認爲,可擄些白色女子,給雲貴土人成親,如此以來,他們的膚色就和咱們相近了。”

朱祁鈺反而皺眉了,混血好看嗎?

若雲貴全是混血,會不會埋下分裂的種子?

把漢人女子嫁給他們,也能改善膚色的。

再說了,白色就很好嗎?

“陛下、姚閣老,此時討論這件事是不是太早了?”王復打斷他們。

朱祁鈺和姚夔相視而笑,天地這盤棋局,在大明手裡,中樞是整盤棋的執棋人,想怎麼下就怎麼下。

“話說回來,高宗本爲國揚威,記入政績,吏部酌情升官。”

“若高宗本帶回來西夷的種子。”

“全部放在廣西栽種。”

“廣西玉米可一年兩熟,能儘快囤積種子。”

“再傳旨告訴西夷,他們有多少種子,朕要多少,價格好說。”

說到玉米。

朱祁鈺忽然想到,爲什麼到了韃清,漢人身高急劇下降呢?

是玉米、土豆、紅薯的原因?

粗糧沒有營養,所以導致身高變矮?

“對了,若暹羅願意賣糧,全部運入北京,北京大肆修建糧倉,務必做好防腐工作。”

“戶部,務必做好。”

“朕之前就說過,朕在未來,會廢除農賦。”

“這些暹羅來的糧食,會日漸取代中樞收上來的農業稅。”

“等大明囊括了中南各國,就讓奴隸去種植糧食,漢人就可以解放雙手了。”

朝臣天天嚷嚷著降稅,乞求皇帝憂國憂民。

現在皇帝要廢除了,朝臣反而擔心大明會大亂:“陛下,要囤積足夠的糧食,再行下一步,要一點點來。”

“朕曉得。”

朱祁鈺道:“穀賤傷農,從暹羅買來的糧食,不能輕易出售,維持糧食市場價格不變。”

“陛下聖明!”

此話一出,朝臣全都跪在地上。

“陛下,可否送入各地平糴倉一批?”王復問。

“不,全部運送入京,各地遇災或有特殊情況,則向中樞請命,朕會酌情批覆的。”

糧食放在北京,朱祁鈺都不太放心呢。

這要是放在地方,眨眼就沒了,根本不會用在實處的。

“內閣下旨吧,中南各國的糧食,朕全部都買。”

“價格派人去商討,定得越低越好。”

“還有就是運回來的方式,最好走海路,朕會蕩清沿海倭寇的。”

說到這裡,朱祁鈺停下來:“諸卿,朕可能在南京多待一段日子,中樞之事,就要多多勞煩諸位了。”

從皇帝的佈置,就看得出來,皇帝要在南京很長時間。

“臣等必爲大明江山殫精竭慮!”朝臣拜服在地。

第131章 皇帝的話,得反著聽!第376章 崑崙封禪,打假歐洲,思想碰撞,民第202章 收回世券,罵死成國太夫人!(七夕第323章 這是朕的大明第39章 三根人蔘下肚,該吐真言了(求收藏)第160章 想裂土分王?就憑你姓朱?一羣豬狗第69章 送太妃去伺候先帝!太后,你聽沒聽到第235章 大明版年會,猜謎夜宴!第407章 廢太子,穩定朝局,緩解危機第338章 兩年,東南聯軍覆滅,平暹之戰第314章 使團抵達印度,不重文化的印度第266章 計劃趕不上變化,邊境向南推,開疆第207章 明軍雄起,截斷禿巴思部!放大皇帝第124章 她比我奶奶就小六歲!你們端起飯碗第200章 覆盤土木堡,這叫打仗?乾脆抹脖子第51章 三江感言—致我最可愛的讀者朋友們!第109章 火燒宣府!萬民之罪,加於我身!天第434章 世界歷史的起源,大明,根就在大明第238章 景泰九年第一場朝會,佈局東南諸國第83章 朕即皇帝!壓服胡濙!大災背後,王越第281章 有仇報仇,血債血償!政治大於軍事第258章 天降三龍,殺哪個?留哪個?皇太后第60章 修撰奸臣錄不如修撰昏君錄!敬妃娘娘第61章 戲水!陛下,你的手……朕最後一枚銅第235章 大明版年會,猜謎夜宴!第99章第27章 把這個豬狗不如的東西,剖了!(三千第342章 大明最嚴女子保護法,爲大明女權保第224章 名單裡的秘密,先帝的死因!第11章 奪門開始,朕與皇太后半步不退第4章 朕這個皇帝當得憋屈!第68章 朕讓你的九族,日日夜夜和狗爲伴!涕第82章 那東西留著沒用了,切了就切了,送去第132章 你們不要聖人的臉,朕還要呢!賜爵第465章 北方加高工程竣工第161章 動動你們的豬腦子吧,再不動就壞死第8章 仁壽宮前,凌遲處死!第43章 於少傅,天下可無朕,不可無君!(求第95章 蛐蛐喜歡吃你!黑吃黑,大人,跪下!第91章 先拿隆福寺開刀,管你和尚 道士,殺第8章 仁壽宮前,凌遲處死!第21章 這不行那不行,這皇帝當的有甚意思!第389章 皇帝正在奪走孩子們的童年,歷史最第423章 德法荷英:人口空心化和勇士們第382章 文娛大聯動,辦傳統文化樂園第174章 煌煌大明,光芒普照大地!大赦天下第62章 陳循站在第三層上!該死的商賈,敢欺第286章 王越南下,星夜破城!銀行的誕生第138章 皇太后,朕踩著你,也踩著整個大明第125章 閹了,留在宮中當狗!(均訂加更)第35章 你要清名,朕給你!(求收藏!)第319章 去地府問問,閻王爺的規矩能不能改第455章 至暗時刻:朱祁鎮死亡真相(八)第17章 朱祁鎮,看招(吃飯勿看,求追讀!)第98章 京中百官,家中有女者,皆入宮伺候!第152章 朕可不是仁宣二帝,朕若有疾,便殺第199章 湯太妃摔個四仰八叉!太妃讓朕難堪第182章 朕要讓漠北人,對景泰帝的恐懼深入第14章 請皇太后站到高處,朕要和叛軍談判(第182章 朕要讓漠北人,對景泰帝的恐懼深入第440章 傳國玉璽現世,但它是真是假朕說了第287章 朝鮮版奪門之變,獻朝鮮于陛下!第156章 欺君之罪的下場!林朱鬥法,敲打方第312章 我明人豈能面朝黃土背朝天的種地?第370章 屎一樣的波面,奧斯曼發狂,歐羅巴第123章 嚇尿褲子了?今年,朕要讓邊軍穿上第240章 改革吏治,元宵賜蟒服!第404章 蜀國楚國荊國篇:佛國和撤皇帝制的第228章 雙帝會,仁道霸道之爭,請漠北王執第427章 人造塔里木湖,大明第一富,浙江第282章 槽你孃的,你們兩個是徐達的串種吧第135章 朕做了一個夢!(端午節快樂!)第158章 天降騎兵,畏威而不懷德!紅薯 土豆第29章 摳了眼珠子!陛下乃千古仁君!第67章 陳循,你是商人的走狗嗎!年入百萬,第153章 三年犁清地方,方能重拳出擊!(均第434章 世界歷史的起源,大明,根就在大明第87章 你敢欺(輕)辱(bo)哀家?第337章 十三件大事第53章 請聖母用包子!第211章 雞同鴨講,這些人都是漠北王讓殺的第407章 廢太子,穩定朝局,緩解危機第397章 建立紫光閣,宋國篇:島嶼上的平頭第426章 鳳麟省滄海省聚窟省呂宋省篇:人口第63章 搞錢!徵收保護賦!願有來生,還做你第141章 啪!廢物!你朱祁鎮就是個廢物!第426章 鳳麟省滄海省聚窟省呂宋省篇:人口第238章 景泰九年第一場朝會,佈局東南諸國第183章 把他的腦袋劈開,看看裡面是否全是第224章 名單裡的秘密,先帝的死因!第223章 改變歷史,重建鄴城和晉陽,熱河簡第333章 狡詐兇殘,纔是明軍的底色第455章 至暗時刻:朱祁鎮死亡真相(八)第19章 皇爺,奴婢不能伺候你了第16章 朱祁鎮,你就是個不忠不孝不仁不義不第6章 拖出去,杖斃!第113章 搶!邊將可開關搶掠漠北!束腳陋習第414章 巡視南方,天壤之別第335章 迴鑾,日新月異的大明!中學爲本,第401章 燕國大順國越國襄國豫國:金融和戰
第131章 皇帝的話,得反著聽!第376章 崑崙封禪,打假歐洲,思想碰撞,民第202章 收回世券,罵死成國太夫人!(七夕第323章 這是朕的大明第39章 三根人蔘下肚,該吐真言了(求收藏)第160章 想裂土分王?就憑你姓朱?一羣豬狗第69章 送太妃去伺候先帝!太后,你聽沒聽到第235章 大明版年會,猜謎夜宴!第407章 廢太子,穩定朝局,緩解危機第338章 兩年,東南聯軍覆滅,平暹之戰第314章 使團抵達印度,不重文化的印度第266章 計劃趕不上變化,邊境向南推,開疆第207章 明軍雄起,截斷禿巴思部!放大皇帝第124章 她比我奶奶就小六歲!你們端起飯碗第200章 覆盤土木堡,這叫打仗?乾脆抹脖子第51章 三江感言—致我最可愛的讀者朋友們!第109章 火燒宣府!萬民之罪,加於我身!天第434章 世界歷史的起源,大明,根就在大明第238章 景泰九年第一場朝會,佈局東南諸國第83章 朕即皇帝!壓服胡濙!大災背後,王越第281章 有仇報仇,血債血償!政治大於軍事第258章 天降三龍,殺哪個?留哪個?皇太后第60章 修撰奸臣錄不如修撰昏君錄!敬妃娘娘第61章 戲水!陛下,你的手……朕最後一枚銅第235章 大明版年會,猜謎夜宴!第99章第27章 把這個豬狗不如的東西,剖了!(三千第342章 大明最嚴女子保護法,爲大明女權保第224章 名單裡的秘密,先帝的死因!第11章 奪門開始,朕與皇太后半步不退第4章 朕這個皇帝當得憋屈!第68章 朕讓你的九族,日日夜夜和狗爲伴!涕第82章 那東西留著沒用了,切了就切了,送去第132章 你們不要聖人的臉,朕還要呢!賜爵第465章 北方加高工程竣工第161章 動動你們的豬腦子吧,再不動就壞死第8章 仁壽宮前,凌遲處死!第43章 於少傅,天下可無朕,不可無君!(求第95章 蛐蛐喜歡吃你!黑吃黑,大人,跪下!第91章 先拿隆福寺開刀,管你和尚 道士,殺第8章 仁壽宮前,凌遲處死!第21章 這不行那不行,這皇帝當的有甚意思!第389章 皇帝正在奪走孩子們的童年,歷史最第423章 德法荷英:人口空心化和勇士們第382章 文娛大聯動,辦傳統文化樂園第174章 煌煌大明,光芒普照大地!大赦天下第62章 陳循站在第三層上!該死的商賈,敢欺第286章 王越南下,星夜破城!銀行的誕生第138章 皇太后,朕踩著你,也踩著整個大明第125章 閹了,留在宮中當狗!(均訂加更)第35章 你要清名,朕給你!(求收藏!)第319章 去地府問問,閻王爺的規矩能不能改第455章 至暗時刻:朱祁鎮死亡真相(八)第17章 朱祁鎮,看招(吃飯勿看,求追讀!)第98章 京中百官,家中有女者,皆入宮伺候!第152章 朕可不是仁宣二帝,朕若有疾,便殺第199章 湯太妃摔個四仰八叉!太妃讓朕難堪第182章 朕要讓漠北人,對景泰帝的恐懼深入第14章 請皇太后站到高處,朕要和叛軍談判(第182章 朕要讓漠北人,對景泰帝的恐懼深入第440章 傳國玉璽現世,但它是真是假朕說了第287章 朝鮮版奪門之變,獻朝鮮于陛下!第156章 欺君之罪的下場!林朱鬥法,敲打方第312章 我明人豈能面朝黃土背朝天的種地?第370章 屎一樣的波面,奧斯曼發狂,歐羅巴第123章 嚇尿褲子了?今年,朕要讓邊軍穿上第240章 改革吏治,元宵賜蟒服!第404章 蜀國楚國荊國篇:佛國和撤皇帝制的第228章 雙帝會,仁道霸道之爭,請漠北王執第427章 人造塔里木湖,大明第一富,浙江第282章 槽你孃的,你們兩個是徐達的串種吧第135章 朕做了一個夢!(端午節快樂!)第158章 天降騎兵,畏威而不懷德!紅薯 土豆第29章 摳了眼珠子!陛下乃千古仁君!第67章 陳循,你是商人的走狗嗎!年入百萬,第153章 三年犁清地方,方能重拳出擊!(均第434章 世界歷史的起源,大明,根就在大明第87章 你敢欺(輕)辱(bo)哀家?第337章 十三件大事第53章 請聖母用包子!第211章 雞同鴨講,這些人都是漠北王讓殺的第407章 廢太子,穩定朝局,緩解危機第397章 建立紫光閣,宋國篇:島嶼上的平頭第426章 鳳麟省滄海省聚窟省呂宋省篇:人口第63章 搞錢!徵收保護賦!願有來生,還做你第141章 啪!廢物!你朱祁鎮就是個廢物!第426章 鳳麟省滄海省聚窟省呂宋省篇:人口第238章 景泰九年第一場朝會,佈局東南諸國第183章 把他的腦袋劈開,看看裡面是否全是第224章 名單裡的秘密,先帝的死因!第223章 改變歷史,重建鄴城和晉陽,熱河簡第333章 狡詐兇殘,纔是明軍的底色第455章 至暗時刻:朱祁鎮死亡真相(八)第19章 皇爺,奴婢不能伺候你了第16章 朱祁鎮,你就是個不忠不孝不仁不義不第6章 拖出去,杖斃!第113章 搶!邊將可開關搶掠漠北!束腳陋習第414章 巡視南方,天壤之別第335章 迴鑾,日新月異的大明!中學爲本,第401章 燕國大順國越國襄國豫國:金融和戰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安阳市| 武隆县| 马公市| 马尔康县| 灵川县| 东宁县| 五原县| 丹棱县| 永新县| 崇信县| 文成县| 康定县| 图片| 阿拉善盟| 高阳县| 九江市| 合阳县| 孟村| 新巴尔虎右旗| 安徽省| 连州市| 定结县| 青海省| 拉萨市| 平罗县| 城市| 阜平县| 博乐市| 克拉玛依市| 修武县| 清镇市| 安仁县| 绥芬河市| 汾西县| 嘉义县| 尼玛县| 田阳县| 华容县| 油尖旺区| 永顺县| 林甸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