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300章 皇帝的深意,軍糧調包案!

後設各衛所,創制屯田,以都司統攝。

每軍種田五十畝爲一分,又或百畝,或七十畝,或三十畝、二十畝不等。

軍士三分守城,七分屯種。

從項文曜督撫貴州以來,在原驛道的基礎上大加修築,並按六十里爲一驛,十里或二十里設一遞鋪,形成了以貴陽爲中心的驛道網絡,即由兩湖至貴州的鄂湘黔驛道。

由貴州至雲南的滇黔驛道;

由四川敘永經貴州畢節、烏撒到雲南的川黔滇驛道;

由重慶至貴陽的川黔驛道;

由貴陽經都勻到廣西的黔桂驛道。

僅僅兩年時間,在山巒起伏的貴州,修通了一條條通往各鎮的驛道幹線,在原有驛道上擴展,並添補修繕,每個縣、衛,接通馳道。

朝廷砸在貴州七十萬兩銀子,用來修繕驛道。

而修路的主力軍,就是貴州衛所共十四萬衛所兵,加以招募貴州本地百姓,皆付役錢。

貴州地疲人窮,六個男丁一日共賺一個銅板,土人對錢財要求不大,反而想得到中原的布、糧等等,中樞趁機賺取差價,人力成本更低。

所以,貴州修路是最難,但花的錢卻是最少的。

巔峰時期,項文曜徵召二百萬人(包括外省人),在山路中勞作,開山斷石,修通一條條主幹線。

因爲貴州窮困,所以中樞特批,貴州兵的軍田繳納十分之一,充入平糴倉,充作軍糧,算作稅賦

又因貴州軍田少、丁口多,在景泰九年皇帝下詔,貴州軍皆可在平糴倉每月支取三鬥米,作爲軍事補貼。

此事,還被項文曜大書特書,算作他在貴州的主要功績,他在奏章裡寫著,貴州軍皆能飽腹云云。

所以陶成不信。

鎮遠衛地處鎮遠府中心,鎮守左右兩翼土司的核心,怎麼可能沒有糧食呢?

陶成抽出腰刀,架在程飛脖子上:“程飛,當本將不敢殺你不成?”

“大人饒命,指揮使是好人!”那個面黃肌瘦的兵卒跪在地上。

“好人個屁,你們連肚子都吃不飽,肯定是他貪墨了你們的糧餉,伱們不必怕,本將給你們做主!”

陶成怒斥:“來人,把程飛給本將拿下,本將要當著全軍的面,將他凌遲處死!”

而鎮遠衛兵卒全都跪下,向陶成乞恩。

正說著,一羣衛所兵東倒西晃、氣喘吁吁走進校場。

陶成目光凌厲:“操練時間,這些人爲何遲到?來人,將所有人抓起來,斬!”

旋即,目光森冷地看著程飛:“你身爲鎮遠衛指揮使,朝廷將重任擔負在你身上,你貪墨糧餉、放縱士兵不點卯、不訓練,你是如何報效皇恩的?”

那些東倒西晃的衛所兵跪在地上,大呼冤枉。

陶成能聽懂點貴州方言,但聽不太明白,大步走過去,直接一腳踹在一個兵卒身上:“到時辰不訓練,還跟本將喊冤?朝廷養著你們,是讓你們偷奸耍滑的嗎?”

“大人冤枉啊!不是我們不訓練,而是不讓我們訓練啊!”

一聽這話,陶成更來氣,直接抽刀要劈了他:“你還有理了!”

“大人,是有人讓我們當役夫的……”

陶成聽錯了,叱罵道:“你是軍卒,不爲朝廷效忠,竟出去接私活?活膩味了!”

“大人,其中怕是有隱情。”歐慶攔著陶成。

陶成甩開他,環視一週跪著的兵卒,喘著粗氣道:“本將上點將臺,爾等若有冤屈,便說出來,若沒有,統統處斬!”

這要是幾年前,衛所兵不訓練是常事,連京營都不訓練,何況地方兵?

但現在不一樣了,皇帝嚴旨,各地督撫主抓軍紀,優勝劣汰,並酌情放開衛所兵戶籍,打算把衛所兵放出去。

以前說朝堂不給餉,地方兵不訓練,可以理解。

現在朝堂餉給足,還對軍田處處免徵稅賦,去年中樞還給天下軍卒發了一套棉衣,都做到這個地步了,地方兵還不訓練嗎?

“大人,此事太大,還請您不要爲吾等出頭。”程飛小聲道。

“閉嘴!”

陶成厲喝:“窩窩囊囊的,像個什麼軍人?本將上面有督撫大人,中樞有陛下撐腰,有什麼可怕的?”

“照實說來!”

程飛蠕了蠕脣,你陶成非要死,可怪不得我了。

索性,他跪在地上,使勁磕頭:“鎮遠知府王貴,私吞糧餉,驅使兵卒爲私役,請參將大人爲鎮遠衛上下做主!”

什麼?

陶成傻住了,竟有點發懵:“你說誰?”

“鎮遠知府王貴!”程飛厲吼。

所有鎮遠衛軍將磕頭!

一個個面龐上,帶著憤恨。

陶成真想抽自己一個耳光,王貴是項文曜的妾丈人!

王貴和項文曜是同榜進士,但混得遠不如項文曜,項文曜跪舔于謙,得以在中樞立足。

剛滿四十歲的項文曜,就擔任一省督撫,位高權重。

而他王貴,卻到最窮的貴州擔任知府。

所以,王貴爲了攀附項文曜,將自己的女兒,獻給項文曜當妾,王貴就搖身一變,變成了項文曜的妾丈人,頓時官運亨通。

“求大人給鎮遠衛做主!”

王貴剛來貴州時,和鎮遠衛交往還算融洽,但項文曜來了之後,直接變了,大肆剋扣軍餉,吞沒田產,用兵卒給他幹私活,一心撈錢。

陶成被架火上烤了,項文曜是他頂頭上司,只要會當官的,就知道縣官不如現管,千萬別得罪頂頭上司。

結果,他自己撞槍口上了。

“好,若爾等供述爲實,本將爲爾等做主!”

臺下軍將都看著呢,若他陶成現在縮了,以後如何統兵?

鎮遠衛上下歡呼,七嘴八舌說出王貴的罪狀。

邛水司的蟲蝦卻看得分明,陶成碰到釘子了。

貴州山巒起伏,驛道交通往來,大都得靠驛夫肩挑背馱,而驛夫就由衛軍充當。

貴州爲了打仗,中樞從各地運送大批大批的軍備物資,囤積在貴州各衛。

而且,貴州通商,貴州本地的桐油,都是肩挑背馱,一點點運出去的。

軍資是役,兵部不給錢,但並不給批了一筆錢糧補貼,每月加三鬥糧食。

商旅的運輸,則是由衛所承包,然後由衛所自分,兵部不取分毫。

中樞已有廢除衛所之意,所以先讓衛所兵自謀生路,到時候再行裁撤。

但是。

在鎮遠衛。

衛所的軍糧補貼,兵卒一粒都收不到。由衛所呈報的商旅運輸,也是兵卒幹活,錢則歸王貴。

而且,鎮遠衛的軍屯,糧賦按照原稅繳納。

朝堂囤積在鎮遠衛的物資,也都被王貴高價賣給山裡土人了,導致陶成到鎮遠衛補給,得不到補給。

陶成聽得頭大,這王貴該殺啊!

可是,他是武將,是勳爵,如何去殺一個文官啊,難道自己的爵位不要了?

正吵嚷的時候,鎮遠府通判來邀請陶成赴宴。

王貴準備了席面,請陶成賞臉。

陶成讓通判先等著,交代本部人馬、及鎮遠衛軍將一番,便帶著歐慶等親衛,施施然赴宴。

“頭,你說這湯州伯,能爲咱們做主嗎?”鎮遠衛兵卒小聲嘀咕。

“但願吧。”程飛嘆息一聲,不太抱有多大希望。

“皇帝爺爺的聖旨都宣讀了,憑什麼咱們這還交那麼多糧?”

“閉嘴!”

程飛厲喝一聲:“忘了喬小五的下場了?他要入京告御狀,結果咱們在哪發現的屍體?”

“有人給咱們出頭即可,咱們可不能犯傻,再當出頭鳥。”

鎮遠衛不是沒反抗過。

而是反抗的人,不明不白的死了,他家人也跟著受牽連。

都怕了。

陶成一行,並未去府衙,而是去鎮遠最大的青.樓。

大白天的,府衙空懸。

王貴竟然在青.樓裡作樂,把席面設在青.樓裡。

“此人真不是什麼好東西。”歐慶吐槽。

陶成由通判引著上樓。

鎮遠府上下,全都作陪,王貴給足了陶成面子。

王貴年過五旬,面白無鬚,身量很高,體態勻稱,健碩有力,真是敗絮其中。

“湯州伯,可是聽了鎮遠衛些許狂言?”

王貴說話時,不怒自威:“貴州甚是窮困,陛下雖有嚴旨,但每一個有一個地方的風情,這鎮遠沒法減免稅賦,減了稅賦府衙這些公人吃什麼?鎮遠衛上下吃什麼?”

“這些錢糧,都用來給養兵了呀,爲朝廷做事了呀。”

“他們肯定誣告老夫募私役,湯州伯,您是東面來的,這段山路您走了幾天?”

“您說說,如果不使衛所兵爲役,誰願意走這難行的山路?若沒有鎮遠衛八千人走這條路,軍資如何運到鎮遠來?”

王貴訴苦:“他們肯定還說了,老夫把糧餉都貪墨了。”

“湯州伯,你去老夫家中看看,能找到一粒米,一錢銀子,老夫隨你隨便處置!”

陶成看了眼豪華的飯菜,您的錢是砸在這了吧?

“這頓伙食,是吾等幾人集資,給湯州伯的接風宴,這裡雖是青.樓,卻是鎮遠上下最好的飯館。”

“再說了,老夫知道湯州伯是軍人,此等民間的腌臢事,哪能污了湯州伯慧眼呢?”

“老夫保證,這鎮遠衛就是你湯州伯的後路,土人動不了城池分毫。”

王貴夾槍帶棒,言下之意,你得罪了我,後路可就說不準了。

陶成想到王貴和項文曜的關係,若王貴犯罪,項文曜肯定會包庇的,到時候戰敗之罪,反而落到他的頭上,得不償失。

“倉裡無糧,是怎麼回事?”陶成無奈問。

“您怎麼能信他們的話呢?”

王貴生氣道:“告訴他們有糧,他們豈不衝進去搶?這是中樞撥付下來打仗的軍糧,誰敢動分毫?老夫和他拼命!”

“不信您立刻去糧倉,糧食堆積如山,一粒都不少!”

有糧?

那似乎跟我沒關係了?

王貴是何其人精,立刻就看穿了陶成的軟弱,笑著道:“湯州伯,那程飛非漢人,而是歸化的土人。”

“去年隨江寧伯(李震)征戰,榮封指揮使,其實還是個土人。”

王貴指了指這一桌上的人:“咱們才都是漢人,是一家人。”

這話的言下之意,是陶成識相,就和我們變成一類人,否則你變成土人,可就不能和我們一桌吃飯了。

項文曜也是進士,是我王貴的同年,得罪了我,你可沒好處。

陶成陪著笑,喝了杯酒。

“馬上就是項督撫壽誕了,湯州伯,可不能忘記了呀。”王貴又敲打陶成。

老夫確實貪了,但貪的是該貪的錢,而且這錢大頭是要給項文曜的,你最好別礙著項文曜的道。

這頓飯陶成吃得窩囊。

飯後,他沒敢去鎮遠衛軍校場,而是跑到驛館裡,本以爲征伐土人,只打仗就好了,不用考慮這複雜的人事關係,可偏偏這些人情世故還是找到了他。

鎮遠衛上下都等著他呢,足足等到了後半夜,沒看見陶成人影,終究化作一聲嘆息。

陶成都不知道自己是怎麼睡著的。

四十多歲的陶成,在戰場上如軍神般指揮若定,昨晚竟蒙著被大哭一場。

清早。

“父親大人在上,兒子陶魯叩見父親!”陶成第一次賴牀,門口卻傳來兒子陶魯的聲音。

猛地,陶成一骨碌坐起來,然後又頹然躺下,他不想讓兒子看見他軟弱的一面。

重新梳洗打扮,纔打開房門。

陶魯跪在地上,對著父親行三拜九叩大禮。

“可是陛下有聖旨傳來?”陶成端著父親架子。

“回稟父親,是陛下派兒子輔佐父親征戰。”

陶成不爽道:“老子打仗,還需要你個小娃娃幹什麼?抓緊回去,在京中學習,侍奉你祖母、母親便是。”

陶魯興沖沖而來,卻被老爹一頓臭罵。

“父親大人,這是聖命。”陶魯無奈道。

“別拿聖上壓你爹,是不是你哀求聖上,允準聖上放你出京胡鬧啊?”陶成可不想讓兒子看見他虛弱的一面。

陶魯:我能說,講武堂師父說我學成了嗎?

“是兒子哀求陛下,得到的恩賞。”陶魯能說什麼?給老爹一個臺階下唄。

“胡鬧,豈能仗著聖上恩寵,便如此不知收斂?”

陶成舒服了,肯定是皇帝看在他的功勞份上,允準這小子出京。

陶魯想說,是陛下更看重我的才能吧?爹?

唉,我什麼時候纔能有兒子啊!

到時候肯定天天拾掇他,也品嚐品嚐當老子的滋味。

“罷了,既然是聖命,那你便在爲父身邊,好好學爲父用兵。”

陶成心中陰霾散去。

反正打完這仗,他就離開鎮遠府了,再也不來了。

鎮遠府的破事,跟他有什麼關係?

可是,歐慶進來稟報:“大人,鎮遠衛指揮使求見。”

陶成臉色瞬間僵硬:“就說本將有事在忙。”

歐慶眼中閃過一絲鄙夷。

漢人看不起土人,土人照樣瞧不起漢人唯唯諾諾的樣子,不服就幹,大丈夫怕什麼死?

“大人,程指揮使說會一直等您。”

陶成面現慍色:“他這是訛上本將了不成?讓他快點滾!他不滾,就亂棒打出去!”

歐慶也不敢說話。

陶魯小聲問:“父親大人,可是遇到了難事?”

“你懂個屁,抓緊滾出去!”陶成怒吼,當爹的這點醜事,被你知道了,豈不笑掉大牙?

陶魯吃了個釘子。

歐慶嘴快:“小公子,此事是……”

陶成快氣死了,你歐慶是跟老子作對的是吧?老子這當爹的,就這點顏面,都被你抖落沒了!

“父親大人,此事之錯,必在鎮遠知府!”陶魯斷定。

“你懂什麼?”

陶成怒吼,指了指歐慶:“把門關上,你們都滾出去!”

然後壓低聲音道:“你爹在項督撫手下爲將,若得罪了項督撫,以後的仗要怎麼打?如何建功立業?要爲全局考慮呀,自強!”

“父親大人可曾想過,項督撫未必知道呢?”陶魯道。

“呵,官官相護,哪有不知道的?”

“王貴親口說了,要給項督撫準備壽禮呢,這裡的錢,項督撫肯定收了一份的。”

陶成冷笑:“倘若我揭開了這層窗戶紙,斷了他的財路,項督撫會如何看我?”

“我是軍人,天生就是打仗的,我不懂政治,也不想參與政治。”

“就想安安穩穩蕩平鎮遠府土司,便完成陛下交給我的任務,僅此而已。”

“父親可曾想過,您這般爲王知府遮掩,想過陛下的感受嗎?”陶魯反問。

頓時,陶成滿肚子藉口,堵在嗓子眼裡。

卻撞上兒子質問的眼神,頓時惱怒道:“陛下命我蕩平土司,我陶成仗仗打勝,哪裡對不起陛下了?”

“可你對地方知情不報,也是大罪。”陶魯的話,像根針一樣刺痛了陶成。

“老子不想管嗎?可管得了嗎?”

陶成暴怒:“這天下,哪裡有什麼公平可言?”

“以前我身懷絕技,不也照樣蹉跎在衛所中間嗎?”

“若非被方總督提拔,如何纔有今日顯貴?”

“難道我看見不公平的事情就要管一管嗎?我的仕途不要了?我的爵位不要了?”

這是要跟頂頭上司作對呀,他陶成哪裡敢啊。

陶魯侃侃而談:“父親大人,您以爲盡忠職守就是對陛下盡忠嗎?”

“陛下是喜歡恪盡職守的臣子?還是爲陛下分憂解難的臣子?”

“方總督提拔您於衛所之間,您怎知程飛就不是另一個您呢?您爲何不能爲陛下挖掘軍中人才呢?”

“老子還用你個小娃娃教育?”陶成揚起手,就想抽陶魯一個耳光。

可陶魯不敢躲,也不會躲。

他認爲自己有理。

反而目光澄澈地看著父親。

“你!”

陶成憤憤放下手,他的長子非常優秀,未來光宗耀祖,就看他了。

“你不懂政治,胡亂說什麼啊!”

陶成轉過頭去,面對牆壁。

牆壁側有一面鏡子。

他不敢照鏡子,他也害怕看見此時的自己。

“爹,您榮封湯州伯,是位高權重的伯爵,您不管衛所事。”

“那天下人,誰會管這衛所事呢?”

“陛下在中樞,如耳聾眼瞎,對下面一概不知,只聽到歌功頌德。”

“屆時陛下自認爲功德圓滿,便利令智昏,放任天下糜爛下去。”

“那麼,我們現在的努力,又在做什麼呢?”

陶魯認真道:“如今君明臣清,正是你我臣子建功立業之時!”

“而這天下來之不易,您身爲伯爵,當維護天下清明,而非阻塞聖聽,讓大好形勢,葬送於微末之間!”

“你瘋了!什麼話都說!”

陶成嚇壞了,趕緊捂住兒子的嘴。

你敢說皇帝利令智昏?還耳聾眼瞎?老子看你不是活膩了,是我們整個陶家活膩了!

“父親,這是兒子出京時,陛下親口直言。”

陶魯跪在地上:“陛下不想當晚年的唐太宗,而大明的形勢,遠非盛唐可比。”

“陛下說不敢懈怠一日,更不想被阻塞視聽,叮囑兒子,將一路上見聞,全部記錄下來,交給陛下,供聖上閱覽。”

“是以兒子規勸父親,切莫毀掉親手建立的一切。”

“您一次不管,就會有第二次不管。”

“若天下人都不管,他不管您不管,伯爵不管,方伯不管,這天下公理何在?”

陶成看著一年半沒見的兒子,真的不認識了。

不是天下人都是陶魯的。

陶魯敢這樣說,那是因爲他能隨時見到皇帝,有皇帝給他撐腰,所以他不怕項文曜,甚至項文曜見著他,也得巴結他陶魯。

而陶成,纔是天下臣子的真實寫照,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皇帝的心就那麼大,能掛在心上的纔有幾人?誰願意爲了一點小事,就鬧到中樞去,讓陛下不痛快?

皇帝心在廣袤的天地,而非這些細枝末節,這點小事饒得皇帝不快,何其不智?

關鍵這是別人的事,他做得再好也是幫忙,得不到什麼實際好處的。

“自強,爲父願爲你這番話,衝冠一怒!”

從榮封伯爵後,陶成變得謹小慎微。

以前沒什麼的時候,人都能破罐子破摔;一旦變成有產階級,就會瞻前顧後了。

陶成忽然覺得自己找回了初心,那個看見歐信立下大功後,他滿心熱忱,建功立業的初心。

“父親,此事還需斟酌。”

陶魯卻道:“不如這樣,兒子先去見見王知府,和王知府談判,只要王知府願意吐出來貪墨之資,此事就到此爲止。”

“自強,你太天真了。”

陶成卻深諳官場這套:“一旦你去談,他暫時吐出來,咱們走了,他會變本加厲。”

“而且,王貴是土皇帝做慣了,非但不會吐出來,還可能殺掉你。”

“此事交給爲父!”

陶成目光凌厲:“爲父寫一封信,你親自送到項督撫手中。”

“父親……”陶魯清楚,這是他爹支走他,擔心他有危險。

“聽爲父的,爲父非莽撞人,做事自然有理有據。”陶成沒打算火併。

歐信火併文官的下場,大功被抹殺。陶成沒這麼蠢。

他在驛館中憋屈兩天,彷彿決定要離開鎮遠衛一樣,忽然下令:“歐慶,召集軍隊,隨本將去取糧!”

王貴不是準備好了軍糧嘛?

陶成率軍而來,王貴卻等在糧倉門口,看見陶成來了,臉上露出笑容。

看來陶成還算懂事,不敢管那些泥腿子的破事。

到了糧倉門口,陶成下令,讓兵卒進去搬。

“湯州伯,此事不符合規矩,每一袋糧,都必須覈驗後才能出庫,袋袋有記錄。”王貴堅持按規矩辦事。

“可以,你先搬,搬出來我們要查驗。”

王貴覺得陶成來者不善,但還是讓倉儲放糧。

陶成讓人打開一袋,發現都是今年的新糧,這就有意思了,軍資是從前年開始囤積,倉儲裡的糧食,應該是陳糧,而不是新糧。

看著堆積如山的軍糧,就更有意思了。

貴州的糧食,多是從南直隸運來的,要走很遠的山路,運了一年,也沒囤積多少。

可這倉儲裡的糧食,實在太多了。

很快,軍糧滿了。

項文曜給的條子要收回,並由倉儲大使記錄在案,一共要記成三份,一份是要送入京師戶部審查的。

王貴讓人關門,衝著陶成拱手:“請湯州伯自便。”

“王知府,還不夠吧?”

“不夠?差哪了?”王貴看向倉儲大使。

大使連說,按照條子發的,沒錯的。

陶成冷笑:“本將說的是屬於鎮遠衛的糧食,按照兩年的虧空,連本帶息還給鎮遠衛。”

王貴看著陶成,嗤地笑了:“湯州伯此話何解啊?”

陶成卻拿出一本賬本:“這是欠鎮遠衛的虧空,請王知府一併補上。”

“補不了!”王貴真沒想到,你小小一個伯爵,竟如此放肆?想斷了本府財路?想都別想!

“哦,忘了告訴王知府了,本將欲徵用鎮遠衛。”

“而鎮遠衛上下不願爲朝廷征戰。”

“蓋因朝廷欠餉,欠兩年糧餉。”

“他們跟本將討個公道,本將若不給他們個公道,此戰便沒辦法打了!”

王貴臉色一變:“湯州伯,若衛所兵不願征戰,當殺!”

“若鎮遠譁變,如何西征?”

陶成態度強硬:“你若耽擱西征大事,莫怪本將翻臉不認人!”

王貴盯著陶成,最後使勁點頭:“好,此事還請稟報督撫大人,由督撫大人決斷。”

“本將後日即刻出徵,無暇等待,本將命令你,開倉放糧!”陶成厲喝。

“丁是丁卯是卯。”

“鎮遠衛欠餉一事,不歸你湯州伯管轄。”

“而你湯州伯是客軍,我王貴乃陛下欽命的鎮遠知府,你沒有權力命令本知府!”

王貴也跟他槓上了,他是進士出身,他女兒嫁給了項文曜爲妾,還怕一個狗屁伯爵?

歘!

陶成抽出腰刀:“西征乃是陛下之命,你敢耽擱西征腳步,本將將你格殺在此,鬧到中樞去,陛下也不會爲你開恩!”

“王知府,本將命令你,立刻開倉放糧!”

“耽擱西征大事,本將饒不了你!”

王貴目光森然:“西征西征,湯州伯拿雞毛當令箭,本府這就開倉給你糧食。”

“但是,此事本府必要上書中樞,求陛下給個公道!”

“放糧!”

蕩平土司,是貴州上下第一要務,皇帝盯著呢。

王貴小貪小佔,皇帝不會殺他,但他若耽擱了西征腳步,陶成參他一本,皇帝一定會下旨誅殺他。

甚至鬧到項文曜那去,他也吃不到好果子。

“進去,取糧!”

陶成嫌棄倉儲慢,讓兵卒進去搬。

“這不合規矩……”王貴不允許。

“哪來的規矩?”

“一切都要爲蕩平土司讓道,貴州第一要務,就是蕩平土司。”

“你若影響本將西征,本將必讓你好看!”

陶成耍橫的了。

這樣一來,他肯定被冠以跋扈的惡名。

甚至,和文官良好的關係,也就此終結,畫上句號。

陶成麾下廣西狼兵衝進糧倉。

“大人,倉儲裡沒有糧食!”

一個兵卒拖著麻袋出來,用刀一捅,裡面全是土。

堆積在倉儲地下的糧袋,沒有一粒糧食,都是土!

不止陶成等人懵了,連王貴也傻了。

“糧食呢?”

陶成衝進去看,竟喜形於色。

倉使下意識要逃,陶成張弓搭箭,一箭射在他後背,正中後心:“還敢跑?做賊心虛嗎?”

然後把弓箭丟給親衛,走到王貴面前,瞪著王貴:“軍糧呢?朝堂囤積在鎮遠府的軍糧呢?回答本將!”

王貴比陶成還高呢,看著威風凜凜,此刻卻瑟瑟發抖,慢慢的屈腿,神情驚恐:“本府、本府也不知道啊,糧食呢?”

啪!

陶成一個耳光甩在他的臉上:“本將還問你呢!”

王貴也懵了,他從本地財主家借來充足的糧食啊,怎麼會是土呢?

“王貴,聾了?本將問你,糧食呢?”

陶成真沒想到,竟有意外收穫!

“湯州伯,此事還需商量……”王貴都不知道,自己這是被誰坑了。

啪!

陶成一個耳光甩在他臉上:“商量個屁,糧食怎麼變成土了呢?你王貴必須給本將一個說法!”

王貴被扇了兩個耳光,臉頰火辣辣劇痛:“湯州伯,此中定有誤會,請湯州伯看在項督撫的份上,給本府幾天時間,一定查個水落石出!”

“看在項督撫的份上?項督撫和你王貴是什麼關係啊?”陶成明知故問。

王貴卻也是聰明人,立刻醒悟過來:“是你陶成?”

“閉嘴!本將的名字,也是你能直呼的嗎?”

陶成厲喝:“來人,把他抓起來,嚴加審訊!務必審問出來糧食所在!這鎮遠縣城,就算是掘地三尺,也得把糧食給本將找出來!”

王貴還要說話,但被歐慶捂住嘴,使勁拖下去了。

是你,陶成!

“傳令,立刻接管鎮遠城,任何人不許出入!”陶成下令,實行軍管。

正常來說,陶成沒有這個權力。

但這是戰時,鎮遠城是前線,項文曜就給了他特權,方便陶成運籌帷幄。

卻沒想到,陶成忽然掀桌子,算計他妾丈人。

王貴借來的糧食,絕對是真的,本地財主不敢騙他。

結果糧食丟了。

陶成消失兩天,肯定是這兩天做了手腳。

那個被陶成親手射死的倉儲大使,肯定是被陶成收買了,所以陶成才痛下殺手。

“他陶成要幹什麼啊?”

王貴渾身血淋淋的,被陶成的兵用了刑,主要是嘴說不出話來了,被灌了開水。

“爲了幾個泥腿子,他就陷害朝廷命官,他還有什麼事是做不出來的?”

“這樣的人,能是真的忠心嗎?”

“陛下呀,看看您重用的武將吧,爲禍地方,早晚必成禍害。”

“那陶成劍指項督撫,這是要奪權啊。”

可是,王貴沒有開口的機會了。

陶魯南下,此刻正在古州司裡,爲項文曜出謀劃策。

古州司被項文曜蕩平,黎平府的大土司,只剩下曹滴洞司和西山陽洞司兩個大土司了。

黎平府西面、北面完全蕩平。

項文曜已經寫了捷報,送入中樞。

卻沒想到,收到了王貴調包軍糧的消息,項文曜整個人都傻了。

陶成這是要奪權啊!

項文曜一眼看到底,王貴貪那點東西,不過小錢而已,陶成卻污衊王貴調包軍糧,這是把王貴往死裡整。

他對付的不是王貴,而是我呀!

項文曜想到了在他軍帳中侃侃而談的陶魯,目光一陰:“這對父子,想憑戰功,而奪走貴州軍權嗎?”

“他想獨吞貴州戰功啊,想把本官踢出去。”

項文曜想得更深。

他是于謙的人,陶魯是方瑛預定的女婿,約等於是方瑛的人。

而皇帝有意扶持方瑛,和于謙打擂臺,平衡于謙的勢力。

這是不是皇帝的意思呢?

皇帝很喜歡親自下場拉偏架的,而且皇帝出巡在即,于謙是一定要留在京中的。

京中需要于謙鎮撫,同時,京師也是于謙的套子,把于謙死死套在京中。

最近皇帝又啓用一批致仕的老臣,雖未登朝堂,卻時常入宮,和陛下密談。

這些人,就是給於謙預備的套子。

那麼,從京師看到貴州。

皇帝是不是擔心,項文曜在貴州立下大功,而於謙一系,得以勢力暴漲。

所以,剛從京師來的陶魯,點撥其父,借其父之手,削弱項文曜的勢力,進而達到奪權的目的。

項文曜把陶魯招來,試探陶魯一番。

“自強可有老師?願否拜入老夫門庭?”

陶魯對自己有著清晰認知。

皇帝想讓他做勳貴,那就要斬斷和文官的關係,皇帝才能放心,纔會重用他。

他躬身一禮:“謝督撫大人厚愛,學生已經拜臨漳侯和沙州伯爲師。”

“可惜了。”

項文曜開始試探陶魯,而陶魯滿嘴家國大義,爲陛下靖忠而已。

難道我會錯意了?

項文曜覺得不是,陶成做得太絕了,調包軍糧,一旦被查實,陶成的爵位肯定丟了!

可是,陶成偏偏做了。

不就是皇帝授意的嗎?

王貴肯定不能保了,還得想個辦法,遂了皇帝的心思。

這封請罪書得好好寫,必須把貴州督撫的名頭讓出來,給皇帝的人建功立業。

他項文曜當初跪舔于謙而上位,但如今皇帝勢大,他更願意傾向於皇帝,成爲名副其實的帝黨,討得陛下歡心。

另一邊,程飛等鎮遠衛上下,對陶成感激涕零。

陶成將軍糧的一部分,分給鎮遠衛,讓鎮遠衛得到些許補貼,日後等新糧入貴,一定優先補給他們。

而八月末的宮中,十分忙碌,皇帝即將南行,隨侍的人員還未完全定下來。

朱祁鈺先收到貴州軍糧調包案。

“項文曜倒是爲老不尊,納了同年的女兒爲妾。”

“還次次上書講述王貴之功。”

“朕看他是老眼昏花!”

朱祁鈺呵斥:“傳旨,清查貴州上下軍糧,所有軍戶的糧餉,分毫不許差!”

朝臣卻覺得此案蹊蹺。

紛紛想到了于謙。

皇帝要南巡了,最放心不下的兩個人,一個是朱祁鎮,一個是于謙。

所以,作爲于謙的人,項文曜在貴州軍政大權,皇帝是擔心的,所以需要換掉項文曜。

而項文曜也聰明,看穿皇帝的深意,主動請罪,請辭督撫之位。

“陛下,此時正是戰時,貿然清查軍糧,會引起地方動盪,不利於地方安穩。”

姚夔建議:“不如等戰後,挾大勝之威,清查貴州各府庫錢糧。”

朝臣皆認爲,不該貿然清查軍糧。

其實,這個是幌子。

朱祁鈺有點不爽,問他們:“那王貴,該怎麼處置啊?”

“請陛下按照律法處置!”王復開口。

這算是重罰了。

朱祁鈺卻道:“那可是便宜他了,查清楚他貪了多少,折算成價,讓他在貴州擔任役夫,一分一毫地給朕賺回來,讓他家世代給朕賺,直到還清爲止!”

果然!

皇帝沒處死王貴,說明陶成是他授意的。

王貴確實有罪,但天下官員,哪個不貪?就說那陶成,替換出來的軍糧,不就進了他的口袋嗎?

貪,不是罪。

站錯隊,纔是大罪。

“至於項文曜,作爲督撫,到了貴州第一件事,竟是納妾,就這麼瑟急嗎?”

“他多大歲數了,納個大閨女,還能行了嗎?那大閨女不早晚紅杏出牆啊?”

“朕看他是老不正經!驕奢淫逸,色不自矜!”

“到了貴州,功績沒多少,納妾第一名,督撫什麼貴州,督撫納妾去吧!”

朱祁鈺借題發揮:“好在他算是懸崖勒馬。”

“知道大義滅親,心中還有朝廷。”

“這樣吧,就從了他的心思,讓他退下來,貴州換個督撫。”

朱祁鈺沉思人選:“嶽正,你出京,繼任貴州督撫。”

被點名的嶽正渾身一抖,沒想到餡餅砸自己頭上了!

看來上次大戰,于謙遺忘了他嶽正,導致他寸功未立。

所以,在皇帝心裡,嶽正心中怨懟于謙,所以把嶽正扶持到于謙對立面去。

“謝陛下隆恩!”

嶽正心知肚明,貴州大勢已成,他去就是撿功勞。

“項文曜雖有罪,但未耽誤戰事,其人也算立下大功,暫時擔任副督撫,軍政大權暫歸嶽正。”

朝臣看透了,皇帝這是在安撫項文曜。

但軍政大權,絕不能歸項文曜,萬一于謙造反,第一個響應于謙的,一定是項文曜。

所以,皇帝在出京之前,務必拿掉項文曜的軍政大權。

用和于謙不對付的嶽正代替項文曜。

“貴州只有陶成一路,未免太慢了,調趙輔南下,暫任貴州參將,蕩平貴州。”

這是擔心嶽正軍事實力不夠,無法抗衡項文曜。

所以用趙輔來制衡項文曜的軍事實力。

同時,拆分項文曜的軍事勢力,攙和進去趙輔這顆第三方勢力,讓在貴州的于謙勢力和方瑛勢力,都無法徹底做大。

皇帝的治政水平,明顯高了一籌。

在朝鮮事上,也是看出皇帝的高明來。

如今在貴州事上,更是提前做準備,步步爲營,到了棋局最後,殺了條大龍,事半功倍。

“陛下聖明!”

朝臣畢竟是朱家臣子,在限制于謙的問題上,沒有異議。

總不能皇帝剛去南京,後腳于謙在紫禁城登基了吧?

“還有,再有督撫,和本地官員產生關聯者,一概詔回中樞!十年不予高官厚祿!”

朱祁鈺冷冷道:“各地官員寂寞,從家中帶個侍妾過去。”

“都是五六十歲的人了,注意注意身體,別死在牀上,讓人笑話!”

朝臣赧然,皇帝的嘴真夠損的。

不就是朝臣想讓皇帝帶著皇后出宮嗎,也想讓朱祁鎮留在京中,所以皇帝發邪火。

帶皇后出宮,說明帝后相得益彰,等著朱見淇移居東宮後,名正言順,這是爲您考慮呀。

而倭郡王,更是不能出現一點意外,絕不能丟了!

“朕管著兩京二十二省,還得管著你們的私生活,想累死朕嗎?”

“臣等有罪!”朝臣等跪在地上。

“無事退朝吧。”

朱祁鈺說完,直接走下御座,往殿外走去。

“陛下……”姚夔還想說話。

皇帝已經走下丹墀了,剛巧掠過他,朱祁鈺猛地停下腳步:“還有事?”

“陛下,老臣認爲倭郡王不宜出京。”姚夔壯著膽子說。

朱祁鈺慢慢蹲下來,看著姚夔:“姚卿,你幫著朕看著他嗎?”

姚夔渾身一抖。

朝臣全都趴伏在地,不敢動彈。

“老、老臣願爲陛下看著!”姚夔幾次都建議皇帝,不要帶走倭郡王。

路上風險高,難以控制風險。

萬一倭郡王丟了,那纔是大事呢。

而在京中,有京營、有各衛駐守京師,還有留守官員,在中樞處事,不會出現錯漏的。

“若……”

朱祁鈺話沒說完,姚夔打斷:“若倭郡王失蹤,老臣願用全家性命,報效陛下!”

這是表明心志呢。

“臣等願用一家老小的性命保證!”朝臣齊聲高呼。

朱祁鈺一腔怒火,竟莫名其妙地散去了。

“明日再定吧,朕再斟酌斟酌。”

朱祁鈺站起來,走出大殿。

不帶走朱祁鎮,他不放心啊。

不止朱祁鎮,連帶著宗室諸王,統統帶出京。

“馮孝,晚間備下宴席,宣宗室諸王覲見。”

“奴婢遵旨。”馮孝跪在地上。

第88章 流民如虎,僧道是馬蜂窩,惡人還需惡第54章 上架感言!第93章 京畿大清洗!數三聲,殺一人,殺出個第111章 請北孔移居捕魚兒海!請南孔移居撒第278章 王竑第二劍,劍斬士紳!(135萬大章第479章 終章:天下無皇,皇在心中(大結局第221章 用燭臺幫漠北王修理睫毛!第375章 第一次波蘭戰爭,第一次奧斯曼戰爭第373章 故宮博物館,收集別人的文物,讓別第153章 三年犁清地方,方能重拳出擊!(均第101章 宮中選美!查糧行動!糧食,好多糧第185章 挖士紳的根子,坐看土司攻伐,大明第283章 烈火焚空,暴擊倭寇!官啊官,心裡第98章 京中百官,家中有女者,皆入宮伺候!第146章 小產真相,錢王妃發瘋,卻把最溫柔第122章 寧願讓天下百姓餓死,也要給你家造第144章 太祖的子孫,怎麼能都是廢物呢?朕第196章 排隊伺候王妃!(月票加更)第29章 摳了眼珠子!陛下乃千古仁君!第102章 胡濙,你來決定,朱軫是死是活!要第191章 袞袞諸公,一幫蠢物!魑魅魍魎,全第281章 有仇報仇,血債血償!政治大於軍事第261章 溺殺女嬰,滅絕人倫,臉上刺字,全第268章 景泰九年的大明,把安南王變成傻子第220章 用毛衣控制漠北還不夠,胡濙要用李第213章 朕若有不虞,就讓大明陪葬!第221章 用燭臺幫漠北王修理睫毛!第82章 那東西留著沒用了,切了就切了,送去第185章 挖士紳的根子,坐看土司攻伐,大明第390章 大明版最強大腦(元宵快樂)第218章 秋天的第一件毛衣,金忠遭難!第116章 公主薨逝,你們駙馬爲什麼不跟著去第362章 不利於團結的話不要說第370章 屎一樣的波面,奧斯曼發狂,歐羅巴第77章 飛翔的感覺!死了多可惜,朕就願意看第481章 【番外一:朱祁鈺的模擬器(1)】第387章 華夏神論,西歐風雲,朱佑杬的雄起第193章 爹,求求您,愛女兒一次!第286章 王越南下,星夜破城!銀行的誕生第366章 大明房地產爆發,外國月亮比國內圓第441章 朱祁鈺公開恐怖資產,天下人震驚又第91章 先拿隆福寺開刀,管你和尚 道士,殺第456章 至暗降臨:朱祁鎮的自白(完)第404章 蜀國楚國荊國篇:佛國和撤皇帝制的第65章 咔嚓!朕只是試試刀,駙馬勿驚!挨一第81章 陛下,陳循的心是黑的啊!這纔是皇權第159章 誰能使大明變強,爲朕所用,朕就允第69章 送太妃去伺候先帝!太后,你聽沒聽到第361章 大明疆域止步於此,打不了一場國戰第404章 蜀國楚國荊國篇:佛國和撤皇帝制的第58章 清算開始!先剁手指頭!再挖錦衣衛叛第424章 馬六甲吞武萬象篇:膚色自由 身高節第336章 大明帝國,前行道路上的指路明燈第110章 叫朕天朝大皇帝!你的頭,不配朕收第331章 用刀劈出工業革命之路,強勢開海,第482章 【番外一:朱祁鈺的模擬器(2)】第194章 鞭死荊州王,把寧王凍成冰雕,碎碎第4章 朕這個皇帝當得憋屈!第334章 大明劊子手,奴才參見侯爺第157章 人菜癮大又愛裝的朱祁鈺!第236章 年夜飯殺器,麻辣火鍋!第78章 陳循!你去幫幫太子!太子和首輔互噴第25章 來人,把這個亂臣賊子剮了!(求收藏第449章 大限將至:大明版圖第309章 明中六大奇案,妖書案(15萬)第48章 查!查查這些混子是怎麼混進太醫院的第447章 盤點景泰朝,文臣武將排名(上)第318章 捅破天,那就抱著皇帝一起死!皇帝第249章 屎溺裡的糞球戰爭,封禪崑崙!(吃第272章 請天子劍殺官!請胡家主動認罪,莫第249章 屎溺裡的糞球戰爭,封禪崑崙!(吃第69章 送太妃去伺候先帝!太后,你聽沒聽到第308章 飛踏加砸頭,漢宗案牽扯出來的黨爭第281章 有仇報仇,血債血償!政治大於軍事第258章 天降三龍,殺哪個?留哪個?皇太后第185章 挖士紳的根子,坐看土司攻伐,大明第242章 朱大陰陽師祁鈺:朕噴死你們這幫廢第9章 如果奪門之變提前上演會怎麼樣?第485章 【番外二:談允賢錯亂時空,今夕何第239章 元宵節,殺人夜(中秋快樂!)第356章 景泰二十五年,老臣凋零,是天罰嗎第158章 天降騎兵,畏威而不懷德!紅薯 土豆第74章 汪汪汪!把陳循推入屎坑!和胡濙做政第468章 大戰再起:大明絕唱,張居正之後,第348章 大明有變廢爲寶 點石成金的能力,爲第354章 史上最嚴出口禁令,出許進不許出!第388章 老皇帝的家底兒第312章 我明人豈能面朝黃土背朝天的種地?第29章 摳了眼珠子!陛下乃千古仁君!第253章 含山公主:太祖皇帝會不會掀開棺材第163章 滿都魯詐死?是示敵以弱?還是天佑第469章 大戰終:大明撈個寂寞(四)第456章 至暗降臨:朱祁鎮的自白(完)第148章 求求陛下了,快削藩吧別 別抽了,疼第127章 出家人不打誑語?啪!把你的字給摘第17章 朱祁鎮,看招(吃飯勿看,求追讀!)第431章 以萬物爲芻狗,權鬥不看蒼生第27章 把這個豬狗不如的東西,剖了!(三千第331章 用刀劈出工業革命之路,強勢開海,
第88章 流民如虎,僧道是馬蜂窩,惡人還需惡第54章 上架感言!第93章 京畿大清洗!數三聲,殺一人,殺出個第111章 請北孔移居捕魚兒海!請南孔移居撒第278章 王竑第二劍,劍斬士紳!(135萬大章第479章 終章:天下無皇,皇在心中(大結局第221章 用燭臺幫漠北王修理睫毛!第375章 第一次波蘭戰爭,第一次奧斯曼戰爭第373章 故宮博物館,收集別人的文物,讓別第153章 三年犁清地方,方能重拳出擊!(均第101章 宮中選美!查糧行動!糧食,好多糧第185章 挖士紳的根子,坐看土司攻伐,大明第283章 烈火焚空,暴擊倭寇!官啊官,心裡第98章 京中百官,家中有女者,皆入宮伺候!第146章 小產真相,錢王妃發瘋,卻把最溫柔第122章 寧願讓天下百姓餓死,也要給你家造第144章 太祖的子孫,怎麼能都是廢物呢?朕第196章 排隊伺候王妃!(月票加更)第29章 摳了眼珠子!陛下乃千古仁君!第102章 胡濙,你來決定,朱軫是死是活!要第191章 袞袞諸公,一幫蠢物!魑魅魍魎,全第281章 有仇報仇,血債血償!政治大於軍事第261章 溺殺女嬰,滅絕人倫,臉上刺字,全第268章 景泰九年的大明,把安南王變成傻子第220章 用毛衣控制漠北還不夠,胡濙要用李第213章 朕若有不虞,就讓大明陪葬!第221章 用燭臺幫漠北王修理睫毛!第82章 那東西留著沒用了,切了就切了,送去第185章 挖士紳的根子,坐看土司攻伐,大明第390章 大明版最強大腦(元宵快樂)第218章 秋天的第一件毛衣,金忠遭難!第116章 公主薨逝,你們駙馬爲什麼不跟著去第362章 不利於團結的話不要說第370章 屎一樣的波面,奧斯曼發狂,歐羅巴第77章 飛翔的感覺!死了多可惜,朕就願意看第481章 【番外一:朱祁鈺的模擬器(1)】第387章 華夏神論,西歐風雲,朱佑杬的雄起第193章 爹,求求您,愛女兒一次!第286章 王越南下,星夜破城!銀行的誕生第366章 大明房地產爆發,外國月亮比國內圓第441章 朱祁鈺公開恐怖資產,天下人震驚又第91章 先拿隆福寺開刀,管你和尚 道士,殺第456章 至暗降臨:朱祁鎮的自白(完)第404章 蜀國楚國荊國篇:佛國和撤皇帝制的第65章 咔嚓!朕只是試試刀,駙馬勿驚!挨一第81章 陛下,陳循的心是黑的啊!這纔是皇權第159章 誰能使大明變強,爲朕所用,朕就允第69章 送太妃去伺候先帝!太后,你聽沒聽到第361章 大明疆域止步於此,打不了一場國戰第404章 蜀國楚國荊國篇:佛國和撤皇帝制的第58章 清算開始!先剁手指頭!再挖錦衣衛叛第424章 馬六甲吞武萬象篇:膚色自由 身高節第336章 大明帝國,前行道路上的指路明燈第110章 叫朕天朝大皇帝!你的頭,不配朕收第331章 用刀劈出工業革命之路,強勢開海,第482章 【番外一:朱祁鈺的模擬器(2)】第194章 鞭死荊州王,把寧王凍成冰雕,碎碎第4章 朕這個皇帝當得憋屈!第334章 大明劊子手,奴才參見侯爺第157章 人菜癮大又愛裝的朱祁鈺!第236章 年夜飯殺器,麻辣火鍋!第78章 陳循!你去幫幫太子!太子和首輔互噴第25章 來人,把這個亂臣賊子剮了!(求收藏第449章 大限將至:大明版圖第309章 明中六大奇案,妖書案(15萬)第48章 查!查查這些混子是怎麼混進太醫院的第447章 盤點景泰朝,文臣武將排名(上)第318章 捅破天,那就抱著皇帝一起死!皇帝第249章 屎溺裡的糞球戰爭,封禪崑崙!(吃第272章 請天子劍殺官!請胡家主動認罪,莫第249章 屎溺裡的糞球戰爭,封禪崑崙!(吃第69章 送太妃去伺候先帝!太后,你聽沒聽到第308章 飛踏加砸頭,漢宗案牽扯出來的黨爭第281章 有仇報仇,血債血償!政治大於軍事第258章 天降三龍,殺哪個?留哪個?皇太后第185章 挖士紳的根子,坐看土司攻伐,大明第242章 朱大陰陽師祁鈺:朕噴死你們這幫廢第9章 如果奪門之變提前上演會怎麼樣?第485章 【番外二:談允賢錯亂時空,今夕何第239章 元宵節,殺人夜(中秋快樂!)第356章 景泰二十五年,老臣凋零,是天罰嗎第158章 天降騎兵,畏威而不懷德!紅薯 土豆第74章 汪汪汪!把陳循推入屎坑!和胡濙做政第468章 大戰再起:大明絕唱,張居正之後,第348章 大明有變廢爲寶 點石成金的能力,爲第354章 史上最嚴出口禁令,出許進不許出!第388章 老皇帝的家底兒第312章 我明人豈能面朝黃土背朝天的種地?第29章 摳了眼珠子!陛下乃千古仁君!第253章 含山公主:太祖皇帝會不會掀開棺材第163章 滿都魯詐死?是示敵以弱?還是天佑第469章 大戰終:大明撈個寂寞(四)第456章 至暗降臨:朱祁鎮的自白(完)第148章 求求陛下了,快削藩吧別 別抽了,疼第127章 出家人不打誑語?啪!把你的字給摘第17章 朱祁鎮,看招(吃飯勿看,求追讀!)第431章 以萬物爲芻狗,權鬥不看蒼生第27章 把這個豬狗不如的東西,剖了!(三千第331章 用刀劈出工業革命之路,強勢開海,
主站蜘蛛池模板: 大城县| 土默特右旗| 阳西县| 衡阳市| 平乡县| 卢氏县| 师宗县| 鞍山市| 高唐县| 汝州市| 白沙| 钦州市| 连山| 那坡县| 岳阳市| 大庆市| 沁水县| 清徐县| 共和县| 凤山县| 桃园市| 光泽县| 磐安县| 资阳市| 邯郸市| 布拖县| 白河县| 托里县| 绍兴县| 菏泽市| 荔波县| 甘泉县| 香港 | 同心县| 唐河县| 漠河县| 睢宁县| 肇州县| 大同市| 延边| 吴旗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