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273章 釋奴令,漢兒不爲奴!

“大人且慢!”

胡昭後面追,沙鉉前面走,速度越走越快。

沙鉉:不聽不聽王八唸經。

胡昭:長房的事跟老夫什麼關係啊,老夫快累死了。

南昌城中。

一向低調的胡家,竟追著錦衣衛從城東走到城西。

胡昭早就累趴下了,被人用擔架擡著追。

整個南昌城都知道了。

用不了多久,南昌府謠言四起,胡儼後人向錦衣衛奴顏屈膝,毫無骨氣。

胡家的名聲會受到影響。

沙鉉也累得雙腿如灌鉛,倒不是故意領著胡昭滿城走,而是在想辦法自救。

清洗胡家之事,他沙鉉都做不好,必然失去金忠的信任。

“胡太公,要不借您頭顱一用?”

乘涼歇息的時候,沙鉉忽然湊近躺在擔架上的胡昭。

胡昭臉色急變:“大人。”

“我胡家絕不敢阻撓錦衣衛辦案。”

“您想查什麼隨便查。”

“老朽讓您去胡家裡面查,想查誰就查誰。”

他從擔架上爬起來,湊近沙鉉,開門見山道:“金提督對付我胡家,無非是覺得我胡家礙眼。”

“我胡家願意交十萬兩認罪銀。”

“然後全家閉門思過,金提督在江西一日,胡家就一日不出門。”

“您看如何?”

這是私相授受,私下談條件。

沙鉉卻看著他的臉:“還是您的腦袋更實在。”

胡昭眼淚流了出來:“去陪先父,雖是吾願,但對大人而言,並無益處呀……”

“說人話!”沙鉉聽不懂。

胡昭苦笑道:“那就明人不說暗話。”

“金提督派您來,表面是查軍械案,實則是查走私案。”

“胡家在南昌府有幾分人脈,必幫大人查個水落石出,胡家也願意主動繳納認罪銀。”

“我們胡家也願意拆分出兩支,一支去廣西,一支去湖南。”

“如此一來,金提督就看到了您的辦事能力,自然會大力提拔您的。”

“而胡家,願意給您一份應得的孝敬。”

一提錢,沙鉉眼睛一亮。

可這錢有命拿沒命花啊。

他想過所有自救的方式,好像都無效。

“說句您不愛聽的。”

“胡家門生故吏遍佈天下,您能逼胡家暫時低頭,但後果呢?”

“您想想,您一死了之,金提督真就願意承擔後果嗎?”

胡昭語氣充滿誘惑:“要不您暫且查著,派快船去湖口稟明金提督,南昌距離湖口也就兩天的路程,耽誤不了多長時間的。”

沙鉉真的心動了。

但是!

他有選擇嗎?

他想了一路,足足幾個時辰,他都沒想到,自己的活路在哪裡?

還不如痛痛快快的死了,爲兒子博一個未來!

噗!

沙鉉忽然抽出腰刀,一刀劈在胡昭的胸口。

然後,踩著胡昭的胸口,就要剁下胡昭的腦袋。

胡家扈從才後知後覺,把沙鉉圍起來,還不敢對沙鉉怎麼樣,因爲人家是錦衣衛。

他們敢對錦衣衛拔刀,就是造反!

沙鉉明知必死,就等著胡家人砍死他呢,胡家人拔刀,他保證不反抗。

結果,胡家扈從都不是傻子,沒人動彈。

不止胡家扈從懵逼,錦衣衛也懵逼了,沙鉉這是往死裡帶啊。

“走,去胡家!”

沙鉉從殺了胡昭那一刻開始,就沒有選擇了。

而消息傳到督撫府。

馬瑾嚇了一跳:“這個沙鉉瘋了?”

“壞了!”

“金忠這是要用鮮血清洗江西,他等不下去了。”

難道因爲江西封鎖時間太長,皇帝沒耐心了?

馬瑾坐鎮江西,衆所周知,江西境內錯綜複雜,督撫極難。

金忠提出一個認罪銀項目,剛開始反對的聲音很大。

認爲錦衣衛不顧生民願景,強行奪取民脂民膏,連帶著把皇帝也給罵了。

但金忠在廣信府,強制大家族析產錦衣衛雖一文不要,卻給了庶族希望,各大家族內的庶族都不太聽話。

江西所有家族立刻閉嘴,覺得繳納認罪銀也不錯。

然而,金忠又改變策略了。

馬瑾現在猶豫,他若再去胡家,等於他本人站隊胡儼,金忠不會拿他怎麼樣,但坐在奉天殿上的皇帝,會怎麼想呢?

他從基層被提拔出來,全靠陛下獨具慧眼,又委以重任,令他年紀輕輕督撫一省,都是陛下的恩情。

說他不是帝黨,沒人相信。

所以,他不能背叛自己的階層。

“來人,準備車馬!”

馬瑾站起來:“楊信在建昌府俘獲流民三十餘萬,本督撫要親自安置流民,江西一切奏報,送至建昌府。”

他不敢在南昌府呆了。

索性離開南昌府,隨金忠折騰去。

而沙鉉提著胡昭的人頭,來到胡家。

把刀架在胡錫的脖子上。

追查軍械走私案。

而消息已經傳至湖口,金忠臉上露出滿意之色:“沙鉉捨身取義,本督打算將他兩個兒子一女收爲義子女,全他恩義。”

“閆方,本督親自坐鎮南昌府!”

“你在這九江府坐鎮!”

“所有家族,按照家族產業規模,繳納兩倍認罪銀,不問緣由!”

“然後家族析產,分成三脈,一脈移去湖南,一脈移去廣西,一脈留在本地。”

“本督再派幾個人,去瑞州府、袁州府、臨江府、撫州府,按照一個標準執行!”

“三個月內,所繳認罪銀送抵京師,不得有絲毫耽擱!”

沒錯。

金忠收到了皇帝的密旨,催促他快些動手。

他已經清理了饒州府、吉安府和廣信府,建昌府清理一半。

等這幾個府清理完畢。

他會親自坐鎮贛州府,再清理贛州府、建昌府和南安府。

今年江水冰凍之前,必須全部犁清。

“提督,那胡家……”閆方小心翼翼問。

“既然做了,就要做絕!”

金忠眸光凌厲:“留一支供奉胡儼香火,其餘人殺絕!”

“但是,必須把證據蒐集齊全,不能讓中樞挑出毛病來。”

至於胡儼後人到底有沒有罪。

並不重要。

錦衣衛要用胡家,清洗整個南昌府,進而清洗江西北部。

快刀斬亂麻。

金忠登船,船上快速寫下奏報,送出江西。

等朱祁鈺收到金忠奏報時,已是六月下旬了。

胡儼家族以莫須有而被誅殺,在朝野上引起軒然大波。

言官多上奏,請皇帝罷黜廠衛,嚴懲金忠、陳舞陽云云。

民間更是失去了控制,各種報紙上辱罵金忠,大罵錦衣衛,在各地的錦衣衛都不太好過。

連帶著東廠、都知監、巡捕營也吃了瓜落兒。

“金忠,倒是能給朕惹事啊。”

朱祁鈺如今和朝臣關係融洽,正是君臣勠力同心搞建設的時候,偏偏金忠給他搞出幺蛾子。

讓朝臣失去了安全感。

胡儼是名臣呀,名臣的後人,卻遭到皇帝清算。

能不讓奉天殿上的羣臣膽寒嗎?

這種事起了先例,以後誰還有好?

連胡濙都不再支持皇帝。

“銀幣兌換如何了?”朱祁鈺忽然問。

“回皇爺,每天運去鋪面上的銀幣,剛發售就被搶兌一空,如今銀幣是供不應求。”

馮孝沒明白,金忠和銀幣有什麼關係?

“江西有多少銀子運入京師啊?”

馮孝明白了,若無金忠供應銀子,銀幣根本沒辦法發行。

“陳舞陽雖然有罪,但南直隸送上來多少銀子呀?”

從王竑在奉天殿砍殺程通之後。

這漕運,每天運都是銀子。

如今戶部、內帑的倉庫,堆積如山的是銀子。

按照金忠和王竑的密奏。

總計能得到三億兩銀子。

大明總共纔有多少銀子啊?

“皇爺,可外面那些士子並不知道朝堂的難處呀。”馮孝小心翼翼道。

朱祁鈺冷笑:“既然不知道苦,就讓他們去受受苦。”

“去把朝臣宣來。”

馮孝磕個頭,立刻去宣。

這個時辰,閣部重臣都在宮中辦公,聞聽宣詔,立刻進入養心殿。

胡濙身體恢復如初,又開始處理朝政了。

倒是于謙身體不太好,皇帝令其休沐,時間不限。

“臣等拜見陛下!”胡濙等人跪下行禮。

朱祁鈺緩緩擡頭:“還知道朕是皇帝呀?”

朝臣心頭一跳,您爲了保金忠,不至於這樣吧?

“朕還以爲,都忘了呢?”

“陛下,您是天子,臣等就算忘記自己是誰,也不敢忘記您的身份呀!”胡濙苦笑。

姚夔縮在後面,還是老太傅您來當出頭鳥吧。

“金忠抓了胡儼的後人,天下文人竟戳朕的脊樑骨,這是何道理?”

朱祁鈺不爽道:“金忠犯的罪,跟朕有什麼關係呀?”

“當朕的刀口不利?還是當朕是軟弱之君?”

“隨便唾罵朕?”

金忠是您的奴婢,他一言一行都代表著您,他犯了錯,當然找您嘍。

“請陛下聽老臣一言!”

胡濙苦笑:“老臣不說金提督所作所爲之對錯。”

“只說先胡公之功績。”

“陛下心懷萬民,想讓天下百姓都讀得起書,並打算中樞投入很多銀錢,興辦教育。”

“而先胡公,乃教育的先行者,是教諭中的楷模。”

“陛下而今惱怒天下文人,爲胡公後人發聲。”

“這不就是前人栽樹後人乘涼嗎?正因先胡公教諭萬民,蠟炬成灰淚始幹,才得道多助。”

胡濙的意思是,皇帝想重視教育,就得爲教育樹立一塊招牌,胡儼就是一塊金字招牌。

金忠卻因爲小利,把金子招牌給撕了。

難道被唾罵不是應該的嗎?

“那胡昭、胡錫,打造軍械,販賣於外,難道這樣的人,也能逃脫罪責嗎?就因爲他的父祖是胡儼?”

朱祁鈺先把屎盆子扣上。

胡濙翻個白眼,這就是您玩賴了,金忠若真拿出證據來,也不至於朝野沸騰。

關鍵金忠沒有證據呀,直接就殺人了。

這是壞了規矩,所以人人自危。

“諸卿,可知金忠今年會往中樞運送多少銀子嗎?”朱祁鈺見羣臣不以爲然,直接談利益。

“陛下,不能因小利而失去人心呀!”

姚夔高聲道:“金提督確實爲國朝解了燃眉之急,但天地君親師,乃國之根本。”

“若因小利,而放棄了根本,未來人心不附,大明日後如何存續?”

他的話,引起朝臣的支持。

錢重要,“義”更爲重要。

“上億兩銀子,在姚卿嘴裡是小利,那您去給朕弄這些錢來?”

朱祁鈺陰惻惻道:“大明稅賦一年收入多少錢?”

“養兵建城,根治黃河,改革幣制,哪樣不用錢?”

“沒有錢,你姚夔告訴朕,朕能怎麼辦?”

“陛下,老臣並未說錢不重要,而是說大義更爲重要!”姚夔覺得皇帝在偷換概念。

朱祁鈺就是硬犟:“胡儼是很多人的老師,是一代名臣。”

“但他的名聲,就允許其後人胡作非爲嗎?”

“若是如此,當年楊士奇就不該致仕歸鄉,他兒子無非是老家殺了人,算什麼事呢?”

又歪樓了。

“陛下,這是兩碼事。”姚夔苦笑。

“朕看是一碼事。”

朱祁鈺冷冷道:“若金忠拿不出證據來,朕立刻下旨處死他,若拿出證據來,胡儼就抄家滅族!”

朝臣猛然一驚。

皇帝的根本目的,是對付胡儼的後人?

不對呀,皇帝對付胡昭等人,能得到什麼好處呢?

皇帝的目的是……文人!

“民間倒是風氣開放,讀書認字之後,不爲國朝效力,竟蠅營狗茍的辱罵君父!”

“朕看是反了天了!”

朱祁鈺目光陰冷:“他們能活著,是朕的先祖建立了大明朝,讓令其祖上活命!他們能認字,是朕庇護他們,給了他們好日子過!”

“結果呢,不爲朕賣命,反而暗戳戳地罵朕?”

“當朕不會殺人嗎?”

皇帝的目的,是天下文人啊!

文官對抗皇權,靠的不止是手中的權力,還有天下文人的嘴呀!

天下文人的嘴,永遠佔據道德制高點上。

不管皇帝做得對與錯,只要得罪了他們,他們就能用吐沫星子噴死皇帝,把皇帝噴成狗。

朱祁鈺一直是收權。

但文人的嘴沒法收起來呀,畢竟長人家嘴上,不能把所有人割了舌頭吧?

“陛下息怒!”朝臣驚恐。

其實朱祁鈺強勢,文臣並不絕望,因爲朱祁鈺不是永生的,早晚會死的。

只要文官不丟筆桿子,不丟天下文人的嘴巴。

等朱祁鈺一死,文官集團就會再次掌權。

皇權,是無法壓制天下人脣舌的。

“朕沒法息怒!”

朱祁鈺目光陰冷:“傳旨,改巡捕營爲黑冰臺,官職不變。”

“由黑冰臺掌握天下風聞。”

“一經發現,有文人辱罵君父,一概……去邊疆服役三年。”

“朕不是殘暴之君,不會處死他們,也不會褫奪他們參加科舉的資格,只是要管一管他們的臭嘴。”

“讓天下文人,不要坐在家裡全憑想象,胡說八道!不知民間疾苦,不知邊疆之苦!”

“責令他們去邊疆戍邊,可參與軍政大事,可任幕僚,可擔任基層軍官,可擔任基層吏員,不設限制。”

“讓他們去看看,朕這個君父,當得容不容易!”

“也看看,大明百姓活得多麼不容易!”

“別一天就知道長個嘴,亂噴糞!”

朝臣本來驚恐。

後來竟變成狂喜。

這是擴大文人權柄啊。

文人若去邊疆歷練三年,去當武將的幕僚,或者深入基層,不止能博得名聲,還能參與實政。

這樣一來,朝堂就增加一批可用之臣。

同時,文人的權柄也在擴張。

這哪是罰呀,這是獎賞啊!

等等!

這是仿唐朝制,唐朝很多文人,就去藩鎮節度使帳下擔任幕僚,難道皇帝不滿邊將,想在邊將隊伍裡摻沙子?

用文壓武?

“陛下聖明!”朝臣都是人精,立刻看到其中的好處。

“聽朕說完啊。”

羣臣在看皇帝,皇帝同樣在看羣臣,他冷冷道:“這些人,只給一次機會,若還有第二次,本人五馬分屍,其家族,貶爲匠籍,永世不得科舉!”

“陛下已經給了罪人一次機會,他們若還不知悔改,再行處置也是應該的!”耿九疇站在皇帝這邊說話。

姚夔欲言又止,王復給他使眼色。

點到爲止即可,不宜多說。

“諸卿,到時候再有人屢教不改,可就別怪朕心狠手辣了。”

朱祁鈺冷冷道:“江西諸多家族析產,根據錦衣衛奏報,這些家族竟比朕還有錢。”

“可他們居然爲富不仁,不肯接濟鄉里,也沒有搭橋修路,甚至,建昌府有流民三十餘萬,這些流民多是不肯做佃戶,逃逸成了流民。”

“你們說說,是誰搶走了他們的田地啊?”

朝臣不答。

“朕替伱們說,就是你們保著的人。”

“朕知道,你們的心思。”

“無非是把朕熬死了,文官就會再次擡頭,畢竟你們沒有傷筋動骨,朕爲了擴張漢民勢力,不停給你們擴大權力,助長你們的實力。”

“朕活著的時候,你們蜷縮起來。”

“但等朕死了,皇權就會丟掉的。”

這話能隨便說嗎?

朝臣嚇得不停磕頭。

“不必解釋,朕看得通透。”

朱祁鈺也無奈。

這是制度問題,也是人心問題。

從太宗皇帝重用文臣那一刻起,就註定了文官亂政。

漢人骨子裡好內鬥,文人和武人鬥,皇帝和宗室鬥,等武人沒了,文人和文人繼續鬥,從來沒有停下的時候。

“但你們想過嗎?”

“朕和你們,共同掌舵大明這艘船。”

“這艘船早晚有一天會沉沒的,等這艘船沉沒了,你們是想換個新主子呢?還是想修修補補,繼續維護這艘船呢?”

這是個誅心的問題。

誰敢說想換新主子呀,自然都得表忠心嘍。

“朕能做的,就是讓這艘船航行的時間更久一些。”

朱祁鈺認真道:“朕犁清大明,又析產大族,所爲什麼呀?”“還不是減輕土地兼併,讓民間變得公平,安置更多的流民,擴張漢人的生存空間,使朝堂清明,百姓過得好一些。”

“無非是讓這艘船,繼續行駛而已。”

“呵呵。”

“等朕這艘船沉了,換了新船,人家能重用你們嗎?”

“你們只有在朕的手下,纔是人;換了個主子,還能當人嗎?”

朱祁鈺目光一閃:“姚夔,你說!”

“老臣對陛下忠貞不二,對大明愛之深切,老臣願用一切,維持大明這艘船正常航行。”姚夔磕頭。

“可你在保護這艘船上的老鼠。”

“它們在啃食朕的船啊,在吸大明的血呀,在挖大明的根子呀!”

“你姚夔家裡有多少錢?”

“有上千萬兩銀子嗎?”

“他們家卻有,不是一家兩家,江西很多大族,家裡都有幾百上千萬兩銀子!”

“他們哪來這麼多錢啊?”

“哪來的!”

“是攢的嗎?朕是大明第六個皇帝,手裡纔有多少錢啊?”

“是怎麼來的?用朕說透嗎?”

朱祁鈺忽然爆吼:“這樣的人,難道不該殺嗎?不該殺絕嗎?”

“天下流民上千萬人!”

“連飯都吃不飽,他們會做什麼?造反啊!爲了填飽肚子也得造反啊!”

“可這些人,家裡竟然有幾百萬、上千萬兩銀子呀!”

“若他們把銀子分出來一些,給百姓們吃一口飽飯,這天下會亂嗎?”

“用朕當暴君,來殺人嗎?”

“大明這艘船會沉嗎?”

朱祁鈺目光兇厲:“諸卿,若大明這艘船沉了,朕怎麼辦?朕可以死,但如何去面對列祖列宗?”

“太祖皇帝叱罵朕,朕該如何回答?”

“太宗皇帝質問朕,朕該如何自述?”

“你們告訴朕,朕要如何告訴朕的太祖父,朕的曾祖父,朕的祖父,朕的父皇!告訴歷代聖主,朕無能,把祖宗江山給丟了!”

“朕不當亡國之君!”

“也無顏當亡國之君!”

“那你們說,朕該怎麼辦?”

朱祁鈺慢慢站起來,站在胡濙的身前:“朕說,金忠殺得對!殺得好!”

“誰敢讓朕當亡國之君,朕就讓誰十族滅亡!”

朝臣嚇到了。

這事竟上升到了亡國的份上,說明這件事沒的談,皇帝不會聽從任何人的意見。

“傳旨!”

朱祁鈺目光森冷:“江西所有大戶,家產有千兩銀子、丁口在十人以上的大戶,必須分家!”

“以真實人口爲劃分。”

“算上婦人,丁口十人以下,拆分成兩家,一戶留在原籍,一戶移民廣西。”

“丁口十到二十人者,拆分成三戶,一戶留在原籍,一戶移民至湖南,一戶移民至廣西。”

“丁口二十人到三十人者,拆分成四戶,一戶留在原籍,一戶移民至湖南,一戶移民至廣西,一戶移民至廣東。”

“丁口在三十人到四十人者,拆分成五戶,一戶留在原籍,一戶移民至湖南,一戶移民至廣西,一戶移民至廣東,一戶移民至福建。”

不停遞增,拆分成六戶,七戶,八戶等等。

增加貴州、雲南、甘肅。

“拆分戶數後,必須析產,公平均分家產,錦衣衛負責監督,只要繳納認罪銀之後,錦衣衛不許拿一針一線!”

朱祁鈺是移民,不是要吞沒其全部家產。

只要把其家產,嫡脈、庶脈均分之後,再多家產,也是化整爲零,再行移民過去,就把大家變成小家了。

這是最穩妥的辦法,真要是打土豪分田地的話,他這皇位就坐不穩了。

朝臣沒人敢勸,也勸不了。

“移民之後,土地重分!”

“江西清理出來的百萬流民,家室尚在者,發回原籍,給均分田畝,免其五年稅賦。”

“無家室者,遷入廣東、福建,多分田畝,建造房屋,免十年稅賦。”

江西真是不清理不知道。

楊信在饒州府、廣信府清理出近十萬流民,又在建昌府清理出三十餘萬,在贛州府清理出三十多萬。

再加上其他府的流民,已經超過了一百萬人。

這些人在戶籍上沒有的黑戶。

“傳旨馬瑾,入冬內,必須妥善安置,安置好了土地,官府給他們種子,再借給他們一筆糧食,等自己種了地再分期還清。”

朱祁鈺冷冷道:“告訴馬瑾,誰敢阻攔他,用朕的天子劍,殺之!”

“移走的江西百姓,到了兩廣、湖南、福建,務必妥善安置。”

“今年的京察,將此作爲最重要的政績審查。”

兩京十七省,今年報上來的,清理出來的流民就高達一千一百多萬人。

目前以湖北、湖南、山東居多。

但根據王誠上的奏疏,最多的估計是南直隸,他預計南直隸有超過二百萬到三百萬流民。

這些流民也有丟了戶籍的佃戶。

大明統計的人口數字,是不包括佃戶的。

朱祁鈺預估現在活在大明境內的百姓,在一億以上。

這讓他極爲恐懼。

五千萬人沒有戶籍,上千萬流民,若這些人造反起來,天下頃刻間傾覆。

更令他驚恐的是,大明本就人多地少,他之前並沒覺得糧食多麼短缺。

結果,統計出人口才知道,大明處於嚴重的糧食危機之中,他必須迫切的解決糧食問題,否則大明的鉅額人口,就是一個火藥桶。

“陛下聖明!”

朝臣都沒想到,正生氣的皇帝,結果說起了政事。

有點措手不及。

“朕可一點都不聖明,若聖明,豈會流民遍地?”

朱祁鈺冷冷道:“一千多萬流民啊,朕坐在奉天殿上,都是一身冷汗。”

“爾等還在爲胡儼伸冤呢!”

“他冤枉嗎?”

“江西那一千多萬流民,有多少是他胡家的功勞?”

“這是活著的,還有多少死了的呢?”

“他胡家頭上有多少血債?算得完嗎?”

“若將這些公開,朕把胡儼的墓掘了,都不足爲過!”

朝臣臉色發苦,反正您一張嘴,說誰好誰就好,說誰壞誰就壞。

“那些文人不是道德君子嗎?”

朱祁鈺冷冷道:“朕欲發佈廢奴令,凡是會說漢話之人,絕不爲奴!”

“不管以何種方式,只要爲奴,收容之家,悉數斬首!”

朝臣臉色急變。

這可是大事啊!

當年太祖皇帝曾下過政令,所以奴婢消失了,取而代之是家丁、是義子義女,不過換了個名號而已。

“陛下,此事尚需三思啊。”胡濙苦勸。

“那些文人自詡道德君子,爲什麼枉顧朝堂法令?爲什麼欺辱百姓,逼百姓爲奴呢?”

朱祁鈺冷笑:“朕看這些人,是對自己寬標準,對朕卻嚴加標準!”

妥妥的雙標狗!

你們能雙標朕,朕也能雙標你們。

“朕決心已定,立刻傳旨!”

“年底之前,天下人家釋奴,所有身契全部失效!”

“若主家強留佃戶、家丁、義子義女者,該佃戶、家丁、義子可打死主家,免其罪責!”

嘶!

朝臣倒吸一口冷氣。

這纔是皇帝的反戈一擊。

挖天下士紳的根子!

天下士紳憑什麼掌握九成土地?不就是把百姓變成佃戶,好聽點說是佃戶,其實就是農奴。

“陛下,此事實在太大了,尚需朝臣討論,不能一時之氣,就妄下結論啊!”

胡濙苦勸。

朝臣全都磕頭,紛紛苦勸。

看看,朕挖你們的根子,不願意了吧?

你們挖大明的根子,怎麼沒問問朕,開不開心、同不同意呢?

朱祁鈺不說話了。

朝臣對視一眼,只能胡濙來勸諫:

“陛下,漢兒不爲奴,是於國於民的好事。”

“但聖明如太祖皇帝,也是循序漸進推行的。”

“老臣只說幾件事,您釋放出來的奴隸,他們如何自給自足呀?哪來多餘的土地,給他們分地呢?他們如何活下去呢?”

“還有,大戶人家釋放出佃戶,撂荒的土地如何耕種?不種土地,哪來的糧食呢?”

“由小及大,若全國土地大規模撂荒,大明可就要鬧饑荒了。”

“一旦鬧了饑荒,那些被陛下釋放的奴隸,反而會怨恨陛下,天下百姓也會人云亦云,怨罵陛下!”

“陛下就好事辦成了壞事,豈不冤枉?”

胡濙苦勸。

朝臣也跟著說,貿然釋奴,弊大於利。

想釋奴可以,必須保證先有充足的土地分配,還要保證土地不撂荒,同時,要保證大戶人家和奴隸的共同生計。

王復忽然道:“陛下此舉,莫非是想用外奴,替代漢人?”

議論紛紛的養心殿忽然一靜。

皇帝說的是漢兒不爲奴。

沒說過,不允許大戶人家使用奴隸呀?

胡濙臉色一變:“陛下是想用安南百姓,替代佃戶、家丁、義子義女等等?”

“老太傅,朕在你眼裡,就是那等不知輕重的昏君嗎?”朱祁鈺反問。

釋放奴隸,能是一句話的事情嗎?

這裡面牽扯多大的利益。

信不信,他發佈政令,天下士紳都不會看一眼的,倘若強制推行,他的皇位頃刻顛覆。

“老臣有罪,老臣知罪!”胡濙磕頭。

關鍵您搞得太嚇人了!

一副要吃人的樣子,當然就想到了,您想釋放奴隸,斷絕士紳的根子。

這是了不得的大事。

和皇帝共同掌舵的,不止朝臣,還有天下士紳。

這些士紳好事辦不好,啃食大明的血肉,挖大明的根子,可個個拿手。

“王卿最懂朕啊!”

朱祁鈺冷冷道:“大明是成也士紳,敗也士紳。”

“朕若是動了,你們還會支持朕嗎?”

這話說得太直白了。

所有官員,都是士紳的代表,他們家族就是當地最大的士紳,誰會損人利己呢?

“釋奴令,勢在必行!”

“漢兒不爲奴,朕會詔令天下,令天下人都會說這句話,漢兒不爲奴!永不爲奴!”

“但朕要改變祖制,允許百姓蓄養奴隸。”

“但有一條,會說漢話者爲漢兒,永不爲奴,不許蓄養,蓄養者,於景泰十二年始,死罪!”

現在是景泰九年,六月末。

就是說,景泰十二年開始實行。

用三年時間,給大戶抓捕奴隸的時間,也給漢奴適應新生活的時間,朝堂也要妥善安置。

“奴隸來源,讓百姓自己想去吧,反正朕允許蓄奴,天南海北,有多是天生奴婢,那些賤婢,給他們一口飯吃,已是天恩了,大明爲何不用呢?”

姚夔欲言又止。

“姚卿,說!”朱祁鈺道。

“陛下,老臣說一句不該說的話!”

姚夔磕個頭,鄭重道:“您能以強權,壓制天下士紳大戶。”

“但後世之君未必能夠。”

“屆時,漢兒不爲奴,怕是會成爲一句空話。”

“所以老臣建議,中樞不要更改祖制,只是民間默許即可,沒必要寫在律法之上。”

就是說,別把事情做絕。

給後人一個藉口。

祖制這東西,在大明就是道德制高點,朝臣就是因爲掌握了這個制高點,才處處拿捏皇帝的。

姚夔這是站在皇帝角度思考問題。

同樣的,他也不希望皇帝破壞祖制。

“姚卿所言甚是。”

朱祁鈺領情。

他拿到皇權,就破了很多祖制,己所不欲勿施於人,不能給後世之君留下太多祖制。

祖制就是用來歪的,必須堅持下去。

“說來說去,朕要鼓勵奴隸貿易興起。”

朱祁鈺很直白道:“安南情況,諸卿應該知道了。”

“安南正是雨季,廣西只抓了一批人,約莫五萬多人,正在犁平十萬大山的山路,已經打通了幾條道路。”

“但奴隸也消耗光了。”

“這些奴隸甚是好用,不必在乎死活。”

“朕若有百萬奴隸,今年就能把整個漠北建造完畢,若有五百萬奴隸,一年內就能根治黃河。”

用五百萬人的枯骨,換一條完美的黃河,不值嗎?

太香了。

“同理,安南人便少了,朕也能移漢民過去充實人口,安南就徹底變成朕的交趾了。”

朱祁鈺想得挺美:“再也不會重蹈永樂朝覆轍了。”

姚夔卻道:“陛下,奴隸雖好用,但也要吃飯的,若中原增加六百萬奴隸,要吃掉多少飯呢?”

“而且,您釋奴令一出,必然釋放出大量人口。”

“再加上清理出來的流民,老臣估計,會說漢話的人口要在一個億以上。”

“這麼多人呀,怎麼填飽肚子?”

有好處就壞處。

相輔相成。

朱祁鈺笑道:“若交趾、朝鮮能爲中樞供糧,又能養活多少人呢?還有整個漠北,種糧、畜牧,能出產多少東西?”

“姚卿,人多力量大,漢人經歷蒙元之所以不會被滅亡,就是因爲漢人足夠多。”

“等朕再清理出雲貴,又能釋放出多少耕地呢?”

“等黃河根治,水系勾連完畢,關中、河南、北直隸、山東又成了大糧倉。就算中原多出了五千萬人口,那又如何?”

“憑藉大明廣袤的土地,難道還不能供養這點人嗎?”

“若不能!”

“朕就帶著這些人,開疆拓土,去國外吃飯!”

姚夔還要辯駁。

朱祁鈺心意已決:“抓捕奴隸,也是漢化的過程,等過幾年他們會說了漢話,也就變成了大明百姓。”

漢化,是把一個民族殺得變成少數,然後把剩下的人變成奴隸,令其說學漢語,快速漢化,最終等下一代徹底忘掉自己的語言和歷史,也就成了新漢人了。

過了幾代人,就和漢人徹底分不開了。

“好了,朕心意已決。”

“由內閣草擬釋奴令,景泰十二年執行,這期間準許百姓抓捕非漢人奴隸。”

“各地布政司給釋放出來的人口,分發田畝、農具、種子,甚至安頓家室、營生。”

“若本地實在無地可分,可酌情就近移民,不可驚擾新釋放的百姓。”

“景泰十二年正月初一始,所有身契,全部失效!”

“抓捕的奴隸,朝堂會發放奴籍,漢人永不可發奴籍,永遠都不可發!”

朱祁鈺非常堅持這一點,還要修繕律法,加上這一條。

但釋奴,和人口爆炸、糧食短缺又矛盾。

朱祁鈺也覺得無奈。

抓捕外族奴隸之事,勢在必行。

光靠朝堂抓捕奴隸,能抓多少呀?

得讓天下百姓都去抓。

奴隸行業會瞬間興起的。

抓捕奴隸,也會促使海運興起,海運興起,海貿自然也就興起了,都是好事。

“都起來吧。”

跪了小半個時辰了,朱祁鈺才讓朝臣起來。

皇帝藉著發怒的由頭,辦了幾件大事。 щшш? ttκā n? ¢ O

說來說去,還是皇帝賺了。

“臣等謝陛下隆恩!”朝臣磕頭起來,揉了揉腿。

“賜座。”

朱祁鈺指著養心殿的邊牆:“以後在此設下一排座椅,朝臣可坐在這裡,和朕討論政事。”

“偏殿內也設座椅,朝臣可坐。”

朝臣一愣,皇帝這是在擡高臣權呀,是好事呀。

只要皇帝不要說暴怒就暴怒,朝臣的日子就好過嘍。

“臣等謝陛下體諒!”朝臣磕頭。

“春日時,朕從各地採購一百二十萬棵樹苗,種在京畿,如今成活率如何?”朱祁鈺問。

“回陛下。”

此事本來歸農業司的,但農業司剛剛組建,所以由工部代管,工部尚書馬昂跪在地上,道:“成活尚可。”

“以前京中毫無綠色,今年入夏之後,京中反而多了幾分鬱鬱蔥蔥。”

“等過幾年,樹木長成後,京中就會恢復剛遷都時的景象。”

馬昂的話,引起朝臣的同意。

具體奏報,他會讓工部的官員送到養心殿。

“諸卿要記住,大明庇護爾等,也要注意保護大明。”

朱祁鈺一語雙關:“一草一木,百姓得利之後,必須進行保護。”

“種樹之事,農業司要重視起來。”

“每年都要種,整個北方都要種,尤其是河南、山東、北直隸、山西、陝西這些破壞嚴重的地方。”

“要大規模種樹,保護水草,保護大明。”

“還有就是水,必須要保護,不能隨意破壞,禮部要制定出一套章程來,保護水源。”

朱祁鈺這番話有深意。

朝臣聽著,像是在提點他們,不能吃著大明的,卻砸大明的鍋。

“臣等知之!”朝臣叩拜。

第442章 朱祁鈺的反向求生,爲成仙獻祭朝廷第139章 欽天監,今天不下雨,朕就下你的血第206章 摳出來當泡踩,有眼無珠的東西!第65章 咔嚓!朕只是試試刀,駙馬勿驚!挨一第275章 請歷史人傑入武廟(可跳訂,純武廟第196章 排隊伺候王妃!(月票加更)第75章 京營出征,朝堂爭鋒!朕此生,定要橫第10章 太子,萬貞兒不錯,留下侍寢吧第448章 盤點景泰朝,文臣武將排名(下)第305章 抵達南京,快刀斬亂麻,引蛇出洞第40章 朱祁鎮究竟是不是皇太后親子?(三千第33章 朕殺不死朱祁鎮,還戳不死你?(求收第444章 命運啊,朕想給世界上上強度第474章 戰後復甦:皇族的親情,由校和由檢第11章 奪門開始,朕與皇太后半步不退第316章 屠龍者終成惡龍,狠狠鞭笞王誠!第18章 朕,回來了(三千字,求追讀!)第424章 馬六甲吞武萬象篇:膚色自由 身高節第365章 馬翁和談,感動大明傑出人物,過度第233章 黎鐉京師見聞錄,朕就是蔑視安南了第135章 朕做了一個夢!(端午節快樂!)第485章 【番外二:談允賢錯亂時空,今夕何第479章 終章:天下無皇,皇在心中(大結局第418章 道法之爭,老皇帝圖窮匕見,殺不殺第336章 大明帝國,前行道路上的指路明燈第101章 宮中選美!查糧行動!糧食,好多糧第130章 興河西文脈,拆分孔氏!兩軍並出,第26章 襄王!閉嘴!你連朱高煦都不如!(三第404章 蜀國楚國荊國篇:佛國和撤皇帝制的第139章 欽天監,今天不下雨,朕就下你的血第295章 平黔,剿撫一體,政治大於軍事第354章 史上最嚴出口禁令,出許進不許出!第164章第83章 朕即皇帝!壓服胡濙!大災背後,王越第14章 請皇太后站到高處,朕要和叛軍談判(第208章 強吞禿巴思部,那個令世界聞風喪膽第40章 朱祁鎮究竟是不是皇太后親子?(三千第361章 大明疆域止步於此,打不了一場國戰第430章 老朱家,沒一個好東西第457章 帝崩:爲大明而生,爲大明而死!第220章 用毛衣控制漠北還不夠,胡濙要用李第293章 清理貴州,共管吐魯番第284章 中樞震怒,朕要把南直隸上下全部殺第373章 故宮博物館,收集別人的文物,讓別第292章 景泰九年大總結,君臣無時不在鬥(第278章 王竑第二劍,劍斬士紳!(135萬大章第93章 京畿大清洗!數三聲,殺一人,殺出個第107章 于謙的淡定,瓦剌來使!貪官如豬狗第216章 陛下,纔是大明的天!第434章 世界歷史的起源,大明,根就在大明第43章 於少傅,天下可無朕,不可無君!(求第408章 虞國郤國息國沈國篇:刺殺吳王,藩第58章 清算開始!先剁手指頭!再挖錦衣衛叛第325章 明中六大奇案,紅丸案第225章 真假銀案,引蛇出洞!皇帝薅羊毛!第108章 使團刺番案!朝陽學舍掛牌!第67章 陳循,你是商人的走狗嗎!年入百萬,第3章 暴殺門達第33章 朕殺不死朱祁鎮,還戳不死你?(求收第354章 史上最嚴出口禁令,出許進不許出!第100章 敲山震虎,打擊勾欄瓦舍!你實在沒第43章 於少傅,天下可無朕,不可無君!(求第40章 朱祁鎮究竟是不是皇太后親子?(三千第190章 殺呀殺呀,殺出了大案,有人聚兵意第247章 龍擡頭運動會,真假銀案!第441章 朱祁鈺公開恐怖資產,天下人震驚又第115章 啪!于謙,你就這般求死?第110章 叫朕天朝大皇帝!你的頭,不配朕收第201章 漠北王額頭上寫著傻叉兩個字!第60章 修撰奸臣錄不如修撰昏君錄!敬妃娘娘第271章 南直隸第一劍,喋血奉天殿!第69章 送太妃去伺候先帝!太后,你聽沒聽到第368章 中華江開通,鐵路開建,保守的大楚第72章 跪下,做朕的狗!嘎哈通,你配做朕的第137章 她還要幫著漠北王造反嗎?第361章 大明疆域止步於此,打不了一場國戰第461章 大戰起,成化二十一年,朱見漭崩(第350章 皇帝和太子,天然矛盾體第4章 朕這個皇帝當得憋屈!第390章 大明版最強大腦(元宵快樂)第45章 拖下去,把天官凌遲!第320章 必須將漢化推行下去,瘦馬案餘波第190章 殺呀殺呀,殺出了大案,有人聚兵意第464章 陽明心學,登天梯上的最後一個臺階第71章 俞士悅,朕給你做狗的機會,別不珍惜第154章 驛遞系統暴雷,朕直接抽死你,實在第287章 朝鮮版奪門之變,獻朝鮮于陛下!第227章 吃這麼多,都把自己吃吐了,還在吃第235章 大明版年會,猜謎夜宴!第356章 景泰二十五年,老臣凋零,是天罰嗎第303章 鯨吞安南之戰第361章 大明疆域止步於此,打不了一場國戰第46章 朕都替英國公蒙羞!第3章 暴殺門達第364章 縱橫捭闔,吞下意大利,變成大楚帝第139章 欽天監,今天不下雨,朕就下你的血第460章 大戰起: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二第476章 戰後復甦:兄終弟及(七)第206章 摳出來當泡踩,有眼無珠的東西!
第442章 朱祁鈺的反向求生,爲成仙獻祭朝廷第139章 欽天監,今天不下雨,朕就下你的血第206章 摳出來當泡踩,有眼無珠的東西!第65章 咔嚓!朕只是試試刀,駙馬勿驚!挨一第275章 請歷史人傑入武廟(可跳訂,純武廟第196章 排隊伺候王妃!(月票加更)第75章 京營出征,朝堂爭鋒!朕此生,定要橫第10章 太子,萬貞兒不錯,留下侍寢吧第448章 盤點景泰朝,文臣武將排名(下)第305章 抵達南京,快刀斬亂麻,引蛇出洞第40章 朱祁鎮究竟是不是皇太后親子?(三千第33章 朕殺不死朱祁鎮,還戳不死你?(求收第444章 命運啊,朕想給世界上上強度第474章 戰後復甦:皇族的親情,由校和由檢第11章 奪門開始,朕與皇太后半步不退第316章 屠龍者終成惡龍,狠狠鞭笞王誠!第18章 朕,回來了(三千字,求追讀!)第424章 馬六甲吞武萬象篇:膚色自由 身高節第365章 馬翁和談,感動大明傑出人物,過度第233章 黎鐉京師見聞錄,朕就是蔑視安南了第135章 朕做了一個夢!(端午節快樂!)第485章 【番外二:談允賢錯亂時空,今夕何第479章 終章:天下無皇,皇在心中(大結局第418章 道法之爭,老皇帝圖窮匕見,殺不殺第336章 大明帝國,前行道路上的指路明燈第101章 宮中選美!查糧行動!糧食,好多糧第130章 興河西文脈,拆分孔氏!兩軍並出,第26章 襄王!閉嘴!你連朱高煦都不如!(三第404章 蜀國楚國荊國篇:佛國和撤皇帝制的第139章 欽天監,今天不下雨,朕就下你的血第295章 平黔,剿撫一體,政治大於軍事第354章 史上最嚴出口禁令,出許進不許出!第164章第83章 朕即皇帝!壓服胡濙!大災背後,王越第14章 請皇太后站到高處,朕要和叛軍談判(第208章 強吞禿巴思部,那個令世界聞風喪膽第40章 朱祁鎮究竟是不是皇太后親子?(三千第361章 大明疆域止步於此,打不了一場國戰第430章 老朱家,沒一個好東西第457章 帝崩:爲大明而生,爲大明而死!第220章 用毛衣控制漠北還不夠,胡濙要用李第293章 清理貴州,共管吐魯番第284章 中樞震怒,朕要把南直隸上下全部殺第373章 故宮博物館,收集別人的文物,讓別第292章 景泰九年大總結,君臣無時不在鬥(第278章 王竑第二劍,劍斬士紳!(135萬大章第93章 京畿大清洗!數三聲,殺一人,殺出個第107章 于謙的淡定,瓦剌來使!貪官如豬狗第216章 陛下,纔是大明的天!第434章 世界歷史的起源,大明,根就在大明第43章 於少傅,天下可無朕,不可無君!(求第408章 虞國郤國息國沈國篇:刺殺吳王,藩第58章 清算開始!先剁手指頭!再挖錦衣衛叛第325章 明中六大奇案,紅丸案第225章 真假銀案,引蛇出洞!皇帝薅羊毛!第108章 使團刺番案!朝陽學舍掛牌!第67章 陳循,你是商人的走狗嗎!年入百萬,第3章 暴殺門達第33章 朕殺不死朱祁鎮,還戳不死你?(求收第354章 史上最嚴出口禁令,出許進不許出!第100章 敲山震虎,打擊勾欄瓦舍!你實在沒第43章 於少傅,天下可無朕,不可無君!(求第40章 朱祁鎮究竟是不是皇太后親子?(三千第190章 殺呀殺呀,殺出了大案,有人聚兵意第247章 龍擡頭運動會,真假銀案!第441章 朱祁鈺公開恐怖資產,天下人震驚又第115章 啪!于謙,你就這般求死?第110章 叫朕天朝大皇帝!你的頭,不配朕收第201章 漠北王額頭上寫著傻叉兩個字!第60章 修撰奸臣錄不如修撰昏君錄!敬妃娘娘第271章 南直隸第一劍,喋血奉天殿!第69章 送太妃去伺候先帝!太后,你聽沒聽到第368章 中華江開通,鐵路開建,保守的大楚第72章 跪下,做朕的狗!嘎哈通,你配做朕的第137章 她還要幫著漠北王造反嗎?第361章 大明疆域止步於此,打不了一場國戰第461章 大戰起,成化二十一年,朱見漭崩(第350章 皇帝和太子,天然矛盾體第4章 朕這個皇帝當得憋屈!第390章 大明版最強大腦(元宵快樂)第45章 拖下去,把天官凌遲!第320章 必須將漢化推行下去,瘦馬案餘波第190章 殺呀殺呀,殺出了大案,有人聚兵意第464章 陽明心學,登天梯上的最後一個臺階第71章 俞士悅,朕給你做狗的機會,別不珍惜第154章 驛遞系統暴雷,朕直接抽死你,實在第287章 朝鮮版奪門之變,獻朝鮮于陛下!第227章 吃這麼多,都把自己吃吐了,還在吃第235章 大明版年會,猜謎夜宴!第356章 景泰二十五年,老臣凋零,是天罰嗎第303章 鯨吞安南之戰第361章 大明疆域止步於此,打不了一場國戰第46章 朕都替英國公蒙羞!第3章 暴殺門達第364章 縱橫捭闔,吞下意大利,變成大楚帝第139章 欽天監,今天不下雨,朕就下你的血第460章 大戰起: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二第476章 戰後復甦:兄終弟及(七)第206章 摳出來當泡踩,有眼無珠的東西!
主站蜘蛛池模板: 陆丰市| 连山| 天台县| 鲜城| 光山县| 信丰县| 莒南县| 汨罗市| 德兴市| 禹城市| 桐梓县| 渭源县| 益阳市| 萨迦县| 中江县| 郁南县| 亚东县| 天气| 高青县| 高密市| 临颍县| 澎湖县| 盖州市| 济南市| 天气| 祁阳县| 蓝山县| 大方县| 东乌| 班玛县| 牙克石市| 庄浪县| 广灵县| 涞水县| 措勤县| 济源市| 特克斯县| 郸城县| 阿图什市| 社旗县| 塔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