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228章 解惑

何秋看了看天真的朱允炆,不無遺憾地說道。

“若是這種事徐徐圖之,恐怕就會半路夭折了。”

看到朱允文試圖解釋什麼,何秋直接出言打斷。

“殿下,外面有些說一條鞭法和官紳一體化納糧的人都是怎麼說的,我都大致能猜得到。”

“不外乎是對士紳太過苛刻,地方小吏推行酷烈等等,這些我都也是明白的?!?

“一旦採用一條鞭法和官紳一體化納糧,短時間內(nèi)還好,可是長時間實行下來就會成爲(wèi)另一件苛民之策,諸位皇孫可明白爲(wèi)何?”

有些膽子大的就說,“是因爲(wèi)地方的tan guan wu li嗎?”

何秋笑笑不答話,只是用鼓勵的眼神看著朱允炆,想看看他這位太孫能說出什麼驚人之語。

朱允炆考慮半天,有些猶豫地說道。

“大概就是tan guan wu li吧?”

何秋有些失望,他能看出來,朱允炆不是沒有想到,推行一條鞭法和官紳一體化納糧的阻力是什麼,只是不敢說罷了。

就單從這一點上看,朱允炆就成不了一名合格的君主,骨子裡一點擔(dān)當(dāng)都沒有,上位必然被底下的臣子所糊弄,甚至連自己手中的權(quán)力能不能用好,都很難說。

不過何秋也不得不向他們解釋道。

“tan guan wu li只是一方面罷了,甚至不是因爲(wèi)貪腐,舉例而言,一條鞭法是要全部收銀兩入庫的,但是期間的火耗就是個很容易下手的地方,除非定下火耗歸公?!?

“另外,徵收稅銀的多爲(wèi)縣中的小吏,這些人有大部分都是當(dāng)?shù)氐牡仡^蛇,就是一開始能真的執(zhí)行朝廷的政策,往後呢?他們真的就能靠得住嗎?”

朱高熾默然嘆息,這個道理以前何秋也給他們講過,不說別人,就說北平城裡的一些豪商,明面上是經(jīng)商致富,家裡還在大力培養(yǎng)士子,可是這樣的人家誰家裡沒有上千畝良田?

這樣的人有錢,有關(guān)係,是絕對不願意爲(wèi)自己名下的田畝繳納稅銀的,想著法都要把它轉(zhuǎn)移到一般的平頭百姓身上。

更不用說那些家中有人出仕的,在朝廷中身居高位的這些人的家族,他們的勢力和關(guān)係比之一般的豪商更廣,不說縣裡,就是到省裡也照樣能拉來關(guān)係,誰又敢真的把稅收到他們頭上呢?

朱高熾輕聲說道。

“那就是要刷新吏治了?有都察院和各方御史,監(jiān)管各地,如有不法,就貶黜?若是改革有功,就賞賜?”

何秋哈哈大笑。

“若是如此,吏部的天官們怎麼能忍?”

朱高熾的這個思路就和後來的張居正很像,立法考成,做法確實不錯,可是這麼一來就剝奪了很多吏部的職責(zé),把他變成了擺設(shè),是個人都忍不了。

何秋繼續(xù)說道。

“剛纔講的還是小問題,現(xiàn)在我再舉個例子,諸位都是皇孫,未來可能是要襲爵的,各家王府都有良田若干,這時候王府當(dāng)?shù)氐亩愩y徵收不足,當(dāng)?shù)毓賳T該如何處理?”

朱允炆自然地說道。

“理應(yīng)強(qiáng)迫王府補(bǔ)足錢糧,讓當(dāng)?shù)毓賳T完成徵稅任務(wù)。”

何秋笑的極爲(wèi)古怪。

“殿下覺得是你想到的這種不畏權(quán)貴,剛正不阿的官員多,還是和光同塵的官員多?”

朱允炆不說話了,他就是再傻也知道,世上的官員大都是不願意得罪藩王的,更談不上剛正不阿。

若非如此,他皇祖父又爲(wèi)何接連掀起大案,試圖扭轉(zhuǎn)士風(fēng)?

何秋接著說道。

“可能各地的王府比較少,有些地方?jīng)]有王府,那他們是不是能真的把這些稅銀完好的徵收上來?”

朱高煦遲疑著說道。

“應(yīng)該能吧?”

何秋笑的極爲(wèi)恣意。

“你想多了,當(dāng)?shù)氐拇髴艨赡芤婚T三進(jìn)士,家中的畝產(chǎn)很多,可是朝中關(guān)係很硬,在這種情況下,又有誰敢於直接逼著這家大戶交稅?”

“雖然有官紳一體化納糧的政策在,但做官的還是不敢輕易對這樣的進(jìn)士之家動手。”

“可是大明境內(nèi),像我說的這樣的一家連著出了好幾個進(jìn)士的地方應(yīng)該很多吧?”

“雲(yún)貴地區(qū)地處偏遠(yuǎn),剛剛收回,文教極弱,就暫且不提了,江浙、福建等地,哪個地方的文教弱了?不說別的,一家出一個進(jìn)士的就不在少數(shù)?!?

“有幾人真的有魄力,真的願意和當(dāng)?shù)氐氖考澴鲗?,可是又有幾人能做到以身作則呢?”

“長此久往,縣中官吏恐怕就會把大戶該交的錢,全部轉(zhuǎn)移到百姓身上!”

朱允炆迷茫了,你何秋不應(yīng)該是大力支持改革的嗎,怎麼現(xiàn)在一直在說改革的不好?

心裡這麼想著,朱允炆有很直接的問道。

“先生現(xiàn)在的態(tài)度是不支持改革嘍?”

何秋搖了搖頭說道。

“自然是支持的,可是要改肯定是很多東西一併改了,就比如配合著一條鞭法等,把世襲的循吏改爲(wèi)可以升遷,也需要考試的吏員,是不是就能稍微減少在推進(jìn)一條鞭法時的不可靠性?”

“另外,我之前也說了,這些策略都不過是治標(biāo)之策,只能延緩?fù)恋丶鎭愕乃俣龋晕覐膩矶紱]說它是萬世之法,還是需要後繼之君再行改革的?!?

朱允炆聽的瞠目結(jié)舌,這麼大刀闊斧的改完了,未來的後繼之君還要改?

那現(xiàn)在鬧出來這麼大動靜又有何用?

本來心中就不欲改革的朱允炆更加不喜歡改革了。

看著半晌不說話的朱允炆,何秋也能看出來他心裡在想什麼。

可是何秋也確實沒有辦法,土地問題在封建社會實在就是一個死結(jié),單靠他一人,想要把這個問題解決了,那是不可能的。

何秋能做的就是拖,通過提出的一條鞭法等外加開海,商稅改善大明的財政,隨後讓知行書院的學(xué)子們成長起來,試著實行大明版的工業(yè)革命。

就連一條鞭法這些,若是想好好落實,少不了讓朱棣這類英主上臺,也只有這種人,纔不至於被手下矇蔽,讓這些措施名存實亡。

何秋覺得,就算是等到朱棣上位,自己又有金手指,能在自己去世前看到工業(yè)革命的曙光,蒸汽機(jī)的現(xiàn)世可能就很難了。

畢竟在古代社會,想要做到蒸汽機(jī)的密封實在太難了,何秋很是悲觀,甚至不怎麼抱希望。

第97章攻佔豐臺第15章:朱高煦也難逃真香定律第217章 御史出京第24章 紅薯面世第297章 胥民第180章 捷報(上)第346章 案情第36章 求雨第146章 我是知識的搬運工第120章 來個小電扇第341章 西苑舊景第362章 李景隆的打算第210章 斥責(zé)第197章 風(fēng)雨將至第339章 霸道第83章 瞭解農(nóng)事第245章 狗咬狗第269章 查案第221章 全身而退的藍(lán)玉第157章 地震前兆第134章 離京第53章 真香第47章 成了第345章 打臉第268章 藍(lán)玉的教誨第69章 大炮第58章 二十萬斤生鐵第344章 微服私訪第83章 瞭解農(nóng)事第279章 至昆明第136章 到北平第103章 生擒咬朱第51章 酸辣土豆絲第333章 審覈第79章 拆琉璃窗第234章 錦衣衛(wèi)指揮使第98章 背水一戰(zhàn)第264章 李景隆的努力第250章 畫虎不成反類犬第230章 指點太孫第255章 朱棣的奪嫡之心第132章 籌備書院(下)第111章 蘿莉養(yǎng)成第331章 舊城改造第110章 軟刀子殺人第152章 安全演練第248章 夫妻情話第124章 入京奏對(上)第8章:營救還是暗殺第14章:收購小麥製造泡麪第214章 狀告晉王(上)第208章 教導(dǎo)皇孫第292章 一年第35章 五千斤生鐵第56章 歐冶子後人第326章 著書立說第2章:你在教我做事?第248章 夫妻情話第295章 朝中議論第28章 一株千金第296章 正式出巡第9章:熱武器和冷兵器的對決第286章 土司到來第96章 有味道的女人第229章 太孫舅舅第59章 藍(lán)玉來訪第81章 跟朱棣結(jié)盟第97章攻佔豐臺第87章 炮彈的威力第29章 爽快人第161章 蒙學(xué)字典第226章 背後的大魚第324章 永樂第44章 朱元璋的渴望第306章 遵化(下)第145章 席宴第310章 民間疾苦第225章 可怕的猜測第63章 意想不到的招攬第175章 後勤事(上)第147章 知行學(xué)派(上)第58章 二十萬斤生鐵第153章 考試第234章 錦衣衛(wèi)指揮使第324章 永樂第245章 狗咬狗第362章 李景隆的打算第101章 香皂推廣第191章 震驚蒙古人的高爐(下)第358章 下手整頓第343章 狩獵第33章 阿拉伯?dāng)?shù)字第3章:簽到提取shou雷第21章 轟然開槍第9章:熱武器和冷兵器的對決第109章 老朱,把你女兒嫁給我唄第273章 事態(tài)擴(kuò)大第102章 上架銷售第97章攻佔豐臺
第97章攻佔豐臺第15章:朱高煦也難逃真香定律第217章 御史出京第24章 紅薯面世第297章 胥民第180章 捷報(上)第346章 案情第36章 求雨第146章 我是知識的搬運工第120章 來個小電扇第341章 西苑舊景第362章 李景隆的打算第210章 斥責(zé)第197章 風(fēng)雨將至第339章 霸道第83章 瞭解農(nóng)事第245章 狗咬狗第269章 查案第221章 全身而退的藍(lán)玉第157章 地震前兆第134章 離京第53章 真香第47章 成了第345章 打臉第268章 藍(lán)玉的教誨第69章 大炮第58章 二十萬斤生鐵第344章 微服私訪第83章 瞭解農(nóng)事第279章 至昆明第136章 到北平第103章 生擒咬朱第51章 酸辣土豆絲第333章 審覈第79章 拆琉璃窗第234章 錦衣衛(wèi)指揮使第98章 背水一戰(zhàn)第264章 李景隆的努力第250章 畫虎不成反類犬第230章 指點太孫第255章 朱棣的奪嫡之心第132章 籌備書院(下)第111章 蘿莉養(yǎng)成第331章 舊城改造第110章 軟刀子殺人第152章 安全演練第248章 夫妻情話第124章 入京奏對(上)第8章:營救還是暗殺第14章:收購小麥製造泡麪第214章 狀告晉王(上)第208章 教導(dǎo)皇孫第292章 一年第35章 五千斤生鐵第56章 歐冶子後人第326章 著書立說第2章:你在教我做事?第248章 夫妻情話第295章 朝中議論第28章 一株千金第296章 正式出巡第9章:熱武器和冷兵器的對決第286章 土司到來第96章 有味道的女人第229章 太孫舅舅第59章 藍(lán)玉來訪第81章 跟朱棣結(jié)盟第97章攻佔豐臺第87章 炮彈的威力第29章 爽快人第161章 蒙學(xué)字典第226章 背後的大魚第324章 永樂第44章 朱元璋的渴望第306章 遵化(下)第145章 席宴第310章 民間疾苦第225章 可怕的猜測第63章 意想不到的招攬第175章 後勤事(上)第147章 知行學(xué)派(上)第58章 二十萬斤生鐵第153章 考試第234章 錦衣衛(wèi)指揮使第324章 永樂第245章 狗咬狗第362章 李景隆的打算第101章 香皂推廣第191章 震驚蒙古人的高爐(下)第358章 下手整頓第343章 狩獵第33章 阿拉伯?dāng)?shù)字第3章:簽到提取shou雷第21章 轟然開槍第9章:熱武器和冷兵器的對決第109章 老朱,把你女兒嫁給我唄第273章 事態(tài)擴(kuò)大第102章 上架銷售第97章攻佔豐臺
主站蜘蛛池模板: 马尔康县| 井研县| 琼中| 炎陵县| 镇康县| 广西| 施秉县| 扬中市| 南靖县| 霍山县| 崇礼县| 朝阳区| 蒲城县| 和平县| 浙江省| 岚皋县| 龙里县| 安陆市| 滨海县| 米脂县| 盱眙县| 祁东县| 新郑市| 沁水县| 揭西县| 滨州市| 亚东县| 乐平市| 九寨沟县| 那坡县| 方山县| 嫩江县| 旌德县| 临颍县| 什邡市| 湄潭县| 昌吉市| 榆林市| 舞阳县| 平山县| 吴旗县|